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转换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必然与偶然:能否思想与有无意义——现代西方哲学范式转换

必然与偶然:能否思想与有无意义——现代西方哲学范式转换

论文标题:必然与偶然:能否思想与有无意义——现代西方哲学范式转换论文作者张文喜论文关键词,论文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论文单位,点击次数125,论文页数180~186页2001年2001月论文免费下载/paper_67839691/一、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说起马克思的题为《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博士论文,是“在极其现实的意义上对感性的活生生的世界抱着一种狂热的冲动来理解黑格尔哲学的”(注:转引自[日]城zhǒng@①登《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尚晶晶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

这一事实首先在对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重新评价中获得了它极其显著的表达。

马克思认定,“…自我意识的自由‟既是整个伊壁鸠鲁哲学的原则,也是他的自然哲学的原则;并且伊壁鸠鲁的一般哲学原则排除了对自然界和人的实在作神秘的与悖谬的说明。

”(注:《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译文集》,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第73页。

)基于此,马克思认为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两者之间的自然哲学的重要差别之一是:德谟克里特把必然性看作现实性的反思形式,并把它运用于现实。

也就是说,在德谟克里特看来,具有原子撞击和直线运动的必然性是命运,是法律,是天意,是世界的创造者。

一切均是必然的。

伊壁鸠鲁则与他相反,断然主张:“必然性是不存在的,有些事物是偶然的,另一些事物则取决于我们的任意性。

”德谟克里特与伊壁鸠鲁这样两种相反的观点,决定了德谟克里特用决定论说明自然界,而伊壁鸠鲁则轻视实证科学,认为现实始终是偶然的,是停留在可能性上的东西。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伊壁鸠鲁的立场和他的自然哲学。

其理由在于:第一,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主张唯有感性的现象世界才是真实的对象,才是客观的现实。

第二,伊壁鸠鲁为保证人的自由,给主体的选择留有余地,承认自由的自我原因,强调偶然的因素。

当然,马克思也批评了伊壁鸠鲁轻视实证科学的态度。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概念与传统公共性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经历了演变并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视角与现实问题有着密切联系,其变革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观念在当代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社会发展中重视。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对当代社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持续探讨其意义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观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概念、范式变革、当代启示、社会建设、现实问题、演变、持续意义、实践意义、差异、联系、借鉴意义。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概念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概念源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马克思认为,公共性是指整个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管理方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私有制导致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工人群体被剥削无法享有公共财富的权益。

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概念强调社会财富应该是全体劳动人民共有的,社会生产资料应当属于全社会共同管理和控制。

这种公共性的经济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概念与传统的资本主义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是主导,个人私人财产权利受到保护,财富分配不平等,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

而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概念强调共同所有和管理的理念,旨在消除社会的阶级分化和不平等现象,追求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性概念意味着对个人私有制的限制和对公共财产的重视,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根本批判和替代。

1.2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公共性观念的差异传统的公共性观念主要侧重于政治权力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结合,强调了公共领域的规范性和秩序性。

在这一范式下,公共领域被视为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舞台,政治权力和社会道德规范被认为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基础。

而马克思主义对公共性的理解则更着重于社会关系的再现和社会变革的动力。

2现代西方哲学的流变及启示上

2现代西方哲学的流变及启示上

收稿日期:20050915作者简介:谢地坤(1956) ),男,江苏南京人,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和西方近现代哲学。

2006年第2期总第26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 f Jiangsu A d m i n istration Institute N o .2,2006G enera lN o .26Ó哲学研究Ó现代西方哲学的流变及启示(上)谢地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摘要:19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哲学必须适应时代而予以范式转型的内在需要,使黑格尔哲学过渡到现代西方哲学,并使之出现了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的分野。

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明显地不同于过去那种包罗万象、一统天下的哲学,它分化多元,演变迅速。

我们要在准确把握西方哲学本质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它的成果,努力把哲学研究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作出贡献。

关键词:西方哲学;流派;学说;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60(2006)02000507在我们试图认识和把握现代西方哲学时,首先遇到一个难题,就是黑格尔以后的西方哲学到底是如何过渡和发展到现代哲学的。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学术界在最近一些年有这样的看法:在黑格尔以后的几十年间,欧洲哲学杂乱无章、没有头绪,这个时期是欧洲哲学萧条凋零的岁月,只是到了19世纪末胡塞尔建立现代现象学,当代西方哲学才得以真正确立。

但是,如果我们不澄清欧洲哲学在这个转型时期的基本脉络,我们就不可能说明胡塞尔的现象学和当代西方哲学的由来。

这里遇到的第二个难题,就是现代西方哲学纷繁复杂,派别林立,更由于当下的各种西方哲学思潮本身还在发展变化,尚无定论,所以,当我们面对它们的时候,常常犹如雾里看花、莫衷一是。

如何认真解读、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现代西方哲学,确实是我们必须面对并且要予以正确解答的问题。

浅析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

浅析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

浅析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摘要】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马克思对理性主义哲学的批判开始,探讨了其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否定,以及对辩证法的探索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

马克思在经济学领域的思考也为其哲学思想转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章指出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对当代世界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启示我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要注重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理性的质疑。

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现实意义在于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社会现象,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提醒我们要关注人类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理性思考并追求真理。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理性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影响、启示、现实意义。

1. 引言1.1 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意义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种转变不仅影响了哲学领域,更影响了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

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提出了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不仅是一次理论上的革命,更是一次实践上的革命,它为工人阶级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引领着人类思想的变革,对当代世界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理解社会、把握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背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是一个深刻而重要的过程,其背景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社会。

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渐确立,社会阶级的分化更加明显,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这种社会现实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他转变其哲学观念,试图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

十九世纪的欧洲哲学界也是一个思想交锋激烈的时代。

在康德和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影响下,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思想盛行,它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解释都带有明显的抽象性和思维主义色彩。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当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马克思对公共性的重新定义是他的一个重要贡献。

在马克思之前,公共性主要被理解为社会中公众的共同利益和参与。

马克思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概念,他认为社会中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

马克思将公共性重新定义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和参与。

这个重新定义不仅使公共性的概念更加具体和现实,而且也为后来的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进行了重新界定。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人领域主导了经济生活,而公共领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相对边缘化的。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公共领域应该是社会中集体讨论和决策的场所,而不仅仅是政府的机构和组织。

他主张将经济生活纳入公共领域,让人们共同参与和决策社会事务。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在于,要通过扩大公共领域的范围,加强公共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性,使大众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马克思还提出了公共财产的概念。

他认为,生产资料和财富应该成为社会共同拥有的公共财产,而不是个别人的私人财产。

这一观点体现了对经济和社会公平的追求,同时也是对私有制的批判。

在当代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大和资源不平等的问题依然存在。

马克思的公共财产观念对于当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深入分析当前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原因,并寻求建立更为公正和合理的财产制度。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并通过推动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公共财产的构建来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

在当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公共领域的范围和力量,加强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实现更好的公共性。

我们也应该关注经济和社会的公正,重视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变革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 论”范式的转换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马 克 思 哲 学 的 基 本 观 点 03 存 在 论 范 式 的 转 换 04 马 克 思 哲 学 与 存 在 论 范 式 的 具 体 融 合 05 转 换 的 意 义 和 影 响 06 面 临 的 挑 战 和 问 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社会存在包括物质生产、经济基础、 社会结构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共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存在论的结合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现代存在论的基本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存在论的共同点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存在论的结合方式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存在论在实际生活 中的பைடு நூலகம்用
转向“实践论”
转换的影响:对后世哲学 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存
在主义、现象学等
对未来哲学发展的启示: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关注
人的存在和价值
对未来哲学发展的影响: 推动哲学研究的多元化和 开放性,促进不同哲学流
派的交流与融合
6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如何实现马克思哲学与现代存在论的有机融合
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核心 思想
马克思哲学的影 响:对现代存在 论的启发和影响
借鉴和融合:现 代存在论对马克 思哲学的吸收和 融合
共同点:关注人 的存在和价值, 强调实践和历史 性
4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 具体融合
劳动与人的存在
马克思哲学中劳动的概念:劳 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实现
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
劳动与人的存在的关系:劳动 创造了人的存在,劳动是人的
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马克思哲学实践范式及其理论图景的当代诠释-最新年文档

马克思哲学实践范式及其理论图景的当代诠释-最新年文档

马克思哲学实践范式及其理论图景的当代诠释(一)时下,有人认为在哲学界聚合着一种不折不扣的实践崇拜,并导致了整个思想界的精神低迷。

实践成为哲学界使用频率最高、普适性最广的一个概念,赢得了异常凸显且十分耀眼的学理层级。

作为马克思哲学之始源、始因与始基,实践承载了太多的理论蕴含、承诺了太多的本体意义,以至于在学界形成了某种约定俗成的内识性决议:马克思哲学即实践哲学,换言之,讲哲学就是讲实践,实践简直成了哲学的同义语。

究其原因乃在于,在实践概念上,的确人为地堆砌了各种各样的非法建筑,凝聚了一切本源性、自明性、自足性的能量能力与关系,放大了的实践指向写满了马克思哲学旗帜的各个空间,膨胀了的实践魅力吞噬了哲学的所有问题:从真理性及其检验到各种深层次矛盾的分析,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最新需求到民族复兴、社会发展的一切理论期许,实践几乎能为我们提供理论创新所需要的一切程序与根本动力,能解决所有理论上无法解决的疑难,能奠定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自我展开的理论根基,还能生成方方面面的价值与意义。

它犹如万能之“筐”,可容纳一切不可思议的怪异与神秘;又犹如神奇之“梯”,可使诸多维度上毫不相干的东西彼此贯通、实现统一。

总之,实践为哲学举行了一次彻底的思想洗礼,使一切原本神秘的东西不再神秘,使诸多有重大争议的问题瞬间迎刃而解,再也用不着为之枉费心机;一句话,被崇拜的实践成了哲人自我神圣化的新的理性上帝。

主张对实践进行“祛魅”并使马克思哲学发生后实践转向的学者呼吁,建立在传统主客体关系理论上的实践图式及其理解方案,难以解释人类活动的一切隐喻。

比如,很容易忽视主体际交互活动以及一些人称之为“形式实践”的东西(在劳动世界之外、不以社会分工组织却更能捍卫人的尊严的活动,如参政、教育活动等),唯有超越过于世俗与低下的实践视界(劳动视界)和所谓的科学理论所主张的实践思维与实践逻辑,才能与今天的后现代主义的时代要求相匹配、相统一。

鉴于此,必须对传统的实践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以防止用理想化的实践视域取代实际的实践视域,对认识实践或理论性实践本身作出足够的反思,以区分出真正的实践与仅仅是劳动意义上的实践(或仅仅是理论上的实践)之间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及其意义-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及其意义-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及其意义19世纪40年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在哪些方面实现了根本变革?这些变革的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变革马克思主义在整个哲学史和认识论上的深刻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哲学的研究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唯物论和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之间由分离走向了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对以往旧唯物主义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简单相加与堆砌。

它是在对以往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做出了具有思维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创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经说过:“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1]16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从而能够将辩证的观点融入旧唯物主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二者的结合。

但同时也指出“在它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

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

”[2]218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在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同时又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不仅实现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更在于发现了存在于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中,能够用于剖析和透视社会结构与整个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视角,这对马克思哲学的其他方面的变革也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的哲学不但使哲学在理论发展上达到了质的飞跃;而且更重要的是,正是由于这种统一立足于实践和现实生活,从而使他的哲学能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而指导实践活动的展开和发展。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由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彻底转变。

自古希腊以来,在西方哲学界中占主流地位的便是一种过分崇尚理论,而贬低实践活动,蔑视让哲学回归现实生活的理论倾向。

浅析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

浅析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

浅析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转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大致从1841年其博士论文完成到1845年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为止,恩格斯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一文件的完成也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转变的完成,这一思想转变“造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哲学革命,并在当代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走向社会政治舞台马克思在完成博士论文后希望在大学谋一教职,成为哲学教授,然而正在这一时期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成员鲍威尔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由于他在思想上的极端性,遭遇到虔诚派,保守派甚至是自由派的某些方面的激烈攻击,鲍威尔的大学教授职位不保,马克思作为鲍威尔集团中的主要理论家,思想家,鲍威尔的解雇也就明确的意味着马克思进入大学任教的可能性被打破,也即意味着马克思进行纯哲学研究的道路成为不可能,在这一情况下,1842年初,“在大学任教的愿望破灭以后,马克思通过为《莱茵报》撰稿以及任该报主编开始直接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

”即开始实际的参与到当时的新闻界,政论的工作中去并很快表现出其突出的才能。

二、与“自由人”的决裂“自由人”实际上是以鲍威尔兄弟为首的,持非常坚定的自我意识立场的人,马克思当时作为青年黑格尔派左翼的成员,他与“自由人”的思想观点是十分接近的,但在这一过程中,鲍威尔受到了不公正对待,虔诚派,保守派,自由派的某些部分都对鲍威尔进行了很尖锐的攻击,导致鲍威尔的大学教授职务被免除,这使得“自由人”变得极其尖锐,极其的愤怒,对基督教德意志世界充满怨恨,他们甚至把鲍威尔被解雇这一事件看成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他们对当局的抗争的尖锐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一种主观主义的哲学在受到压制的时候所迸发出的愤慨和怒火是多么的强烈,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自由人”把《莱茵报》当做机关报,不断的把一些尖锐的,刻薄的文章发给马克思,并对马克思发号施令,这时的马克思实际上和自由人已经开始发生分歧,但作为《莱茵报》的主编,马克思固然也发表了一些“自由人”的文章,但这些文章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主观主义的极端的形式,这种极端的形式由于鲍威尔受到压迫而表现的更加极端,马克思认为这样来讨论宗教、政治问题是完全不恰当的,马克思并不是为了保住《莱茵报》主编的位置故意为之,而是马克思在其基本的观点上和“自由人”产生了分歧。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摘要本文主要讨论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首先介绍了“存在论”范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并探讨了它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关系。

接着,通过分析马克思对唯物论的质疑,探讨了他对“存在论”的批判。

最后,阐述了马克思对“存在论”范式进行转换的重要性以及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存在论、范式转换、批判、影响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存在论”范式是指以沃尔夫勒姆·冯·埃森巴赫为首的德国哲学学派所创立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

这种哲学主张,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它与我们的主观思维没有任何关系。

因此,真理并非由我们的思维创造,而是存在于外部客观世界中。

这种思想在国际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现代哲学中的一大流派。

马克思哲学在这种范式中属于一种批判性的思想。

他认为,“存在论”范式所主张的客观世界与我们的主观思维毫无关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他认为,人类思维的发展是由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来的,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因此,我们的主观思维与客观世界是有关联的,而不是毫不相关的。

马克思认为,唯物论是对“存在论”范式的一个重大质疑。

唯物论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思维的。

通过对唯物论的分析,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因此,人类思维的变化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来,这一思想对“存在论”范式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马克思对“存在论”范式的批判不仅使哲学界开始对这种范式进行重新审视,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对唯物论的贡献,导致了哲学范式的转变。

马克思逐渐将客观世界与人类主观思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进而构建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

这种范式认为,客观世界只能通过人类主观思维的观察与理解来进行认知。

因此,真理是在人类认识主体和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而得出的。

论马克思对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

论马克思对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

论马克思对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摘要]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哲学新形态,它宣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实现了哲学由过去单纯地解释世界向内涵解释世界的改造世界的革命性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的基础是马克思对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

马克思终结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对“是什么”的追问,从而转向了对“怎样是”和“如何是”的诉求。

向“如何是”和“怎样是”转变的过程就是对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只有提问方式的变革才会使哲学思考的致思取向发生转变,才能实现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宗旨,因而对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础性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提问方式;变革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哲学新形态,它宣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终结,实现了哲学由过去单纯地解释世界向内涵解释世界的改造世界的革命性转变。

一、马克思对传统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哲学是追根究底之学,哲学之所追问,无非是“是什么”和“如何是”、“怎样是”。

把哲学之追问放置于哲学史的纵坐标中,传统哲学是对“是”和“是什么”的追问。

综观传统哲学,“是”(bein)是其广泛使用的核心概念,早在巴门尼德那里,“是”就作为哲学术语了。

传统哲学对“是什么”的追问应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以相似的方式讨论过“是”、“不是”、“所是”或“是者”,之后,亚里士多德提出,哲学就是关于“是者之为是者”的学问,中世纪神学甚至以“是”指称万能的上帝,黑格尔也声称,他的《逻辑学》的范畴体系的开端是“是”。

古希腊哲学以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为开端,由此开始了世界的本原、始基等问题的哲学思考,直到苏格拉底之前,他们在探寻世界本原问题上还未形成一个确定的“对象”,如“无限”、“气”、“火”、“原子”等等。

所有这些关于世界本原的说法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一种流动性、非确定性。

也就是说,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在世界本原上尚未形成一个抽象的、普遍性的概念,而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期,特别是柏拉图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理念”(idea),并确定理念论,标志着从此以后世界的本原均被归结为一个最普遍的,同时也是最空洞的、最抽象的概念上,如“实体”(substance)、“绝对精神”等等。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_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_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检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王雨辰摘 要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把握不够的根源,在于把东、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种理论传统形而上学地对立起来,一般性地比较二者在具体理论观点上的差异的哲学研究方法,以及资料评介式的研究方式。

要真正认识和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及其当代价值,就应该实现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即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不同理论传统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用问题式研究方式代替资料评介式的研究方式,注意区分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于西方其他左派思潮的理论特质。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传统;哲学研究方法论基金项目 教育部中央科研基本费项目(2009 001)作者简介 王雨辰,1967年生,哲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

中图分类号 B0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6198(2010)02-0014-06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如何从总体上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而提炼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问题却显得相对不足,而这恰恰是深化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

本文拟从哲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为了不使论题产生歧义,本文将严格区分 西方马克思主义 和 国外马克思主义 两个概念。

按照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共识,本文的研究对象只包括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的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分析学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包括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和后马克思主义思潮。

一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总体上展现为对其思潮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资料引进和评述,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摘要】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是一篇探讨马克思对公共性的理解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影响的文章。

马克思的观念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马克思的公共性观念也面临着现实挑战,需与当代社会相互关系相结合。

马克思的公共性观念对当代社会带来了启示,其变革的深刻意义和当代价值也十分重要。

通过对马克思的公共性观念进行探讨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公共性的贡献,以及其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公共性、观念、范式变革、当代启示、理解、影响、应用、挑战、相互关系、社会、启示、深刻意义、当代价值1. 引言1.1 马克思的公共性范式变革及其当代启示马克思的公共性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努力构建一个更加民主和包容的公共领域。

马克思的公共性观念在现实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政治权力的滥用、经济体制的不公正以及信息传播的失衡等问题。

这些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以保障公共领域的民主性和包容性。

马克思的公共性观念与当代社会密不可分,他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公共性观念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的思想呼唤人们关注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提出改革和革新的路径。

马克思的公共性观念强调人们的自由表达权和参与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包容的社会。

马克思的公共性观念强调了社会交往和合作的重要性,倡导人们之间的团结和和睦,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马克思对公共性的理解马克思对公共性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他对社会的整体性和共同利益的认识上。

马克思认为,公共性是指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利益和价值,是人们共同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需求的体现。

在马克思看来,公共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只有通过共同劳动和合作,才能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马克思认为,公共性不仅包括经济领域的公共财产和资源,也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析社会批判理论范式的三种转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析社会批判理论范式的三种转向
在此基础上,葛兰西认为,霸权统治从来都是不稳定的,它会随着阶级利益冲突和文化观念差别而变化,因而,统治阶级的文化霸权一直在接受着工人阶级的挑战。并且,无产阶级应当夺取“文化领导权”。但是,无产阶级的直接目标并不是夺取国家领导权,而是先在市民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逐步破坏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进而夺取国家领导权。在霸权创造和斗争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是统治集团的“管家”,其主要职能是在市民社会领域履行统治集团的“文化领导权”。
马克思指出,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尖锐对立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追逐利润的欲望驱使和价值规律的强制作用下,一方面是资本不断集中,各国人民被卷入世界市场;与此同时,贫困、异化和剥削程度不断加深,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因此,现代工业有了不可避免的周期运转——“沉寂状态、逐渐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崩溃、停滞、沉寂状态等等” [4],而每一次经济危机都预示并酝酿着更加严重的下一次危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每个社会都有着“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因此,他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激情昂扬地宣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5]
葛兰西所谓的“文化霸权”又称文化领导权,是指作为民间组织的“市民社会”与作为国家政权的“政治社会”,在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领域,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辩证关系。
与马克思不同,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不是“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代名词,而是指民间社会组织集合体,它与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的“政治社会”共同构成西方国家的上层。国家机构除了维护和实现本阶级的强制性权力之外,还承担“教育者”的职责,凭借在市民社会中对从属阶级的知识与道德的领导,获取广大人民群众对现有统治权威的认同。“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存在着调整了的相互关系。假使国家开始动摇,市民社会这个坚固的结构立即出面。”[6]另外,葛兰西认为,资产阶级取得霸权地位,其前提是在不同程度上为对抗阶级的文化和价值提供空间。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巩固不在于消灭工人阶级的文化,而在于联系工人阶级的文化形式,并且吸收其形式逐渐更新、组建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的演进及启示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的演进及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演 进的逻辑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演进的逻辑是沿着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的路 径展开的。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演进的过程中,对物的消费的研究是 基础性的,它为我们从符号消费的角度出发理解消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铺垫。
(一)物的消费理论
物的消费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演进的基础。这一理论从物的 维度出发对消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我们理解消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支持鲍德里亚观点的案例和事实不胜枚举。在当今社会中,奢侈品消费就是 一个很好的例子。奢侈品通常代表着高品质、高价格和高档的社会地位,它们不 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是代表着一种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此外,随 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和消费行为,来表达 自己的社会地位、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观。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演 进的启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演进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思考空间。从 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的转变过程表明了人们对商品的认识逐渐深入和丰富,同时 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首先,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演进为我们提供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 反思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视角和方法。通过研究物与人的关系、物的消费与人的 发展等重要议题,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问 题所在。
参考内容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 亚消费文化理论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现象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物的消 费到符号消费,消费文化理论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本次演示中,我 们将深入探讨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从物的消费出发,逐步剖析符号消费的 意义和应用。
物的消费是消费文化理论的基础,它是指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在现代 化进程中,物的消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物的消费也带来了一系列问 题,如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消费观念的反思。

“重新理解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

“重新理解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

摘要: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流行着一种趋势:“重新理解马克思”。

其主要理论构架在于分辨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立”的两条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路线,剔除恩格斯的解释路向,渲染现代西方哲学转型的“进步说”。

不顾“语境的非法移植”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置于这种逻辑话语中,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种种理论样态。

这样一种依靠“西文本”的“学术性诉求”而嫁接出的理论“成果”本身能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些什么?对此,把“重新理解马克思”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哲学范式转型问题联系起来,深入流行话语的根基处,阐释与剖析了三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令人困惑的现象。

关键词:对立论;哲学范式;倒退说;马克思哲学界有一种说法,那就是以教科书改革为标志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划分为“教科书时代”、“教科书改革时代”、“后教科书时代”。

其中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教科书成为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与反思中急需突破的藩篱,缘由在于它部分地丢弃或歪曲了马克思本人一些重要的思想论述。

然而纵观教科书改革这三十年来所发生的哲学论争以及哲学范式的转型所带给学术界的整体印象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与阐释力并没有增强,而是不断地被边缘化。

这应该算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一个“难题”,对此破解的通道有二:一是“回到马克思”,在深度耕犁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试图“回到”或“走近”马克思,在重返马克思的阅读中,改变以往一些僵化的理解。

二是“重新理解马克思”,其实这与前一种有着共同点:“重读马克思”。

不同点在于,“重新理解马克思”通常认为教科书是与马克思本人完全不同的、以恩格斯为始作俑者的一种旧哲学范式下的“旧解读模式”。

“重新理解马克思”就是要通过“中介式方法”,即在现代哲学范式转型后的“进步”的格式塔话语逻辑下,让另一条马克思本人的“新解读模式”显现出来。

国内哲学界如此流行的话语,就笔者研究看来,有诸多的困惑,在此撰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求教于哲学界方家。

刍论马克思哲学引领西方现代哲学研究域转换

刍论马克思哲学引领西方现代哲学研究域转换
不难发现! 传统哲学的宇宙本体是抽象的! 是 一种形而上的存在" 它关注的是+天国, 的存在! 追 问的是彼岸世界的真理" 现实的人在传统哲学中不 是同样被当作抽象存在! 就是直接被忽视" 但在马 克思看来! 哲学作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它必然 是时代的现实问题的解答" 而时代最直接的现实问 题就是人的生存问题" 因此! 马克思认为必须把哲 学的研究主体从宇宙本体转向到现实的人身上! 关 怀人类的生存状况" 马克思把哲学研究主体确立为 现实的人! 首先体现在他把现实的人放在社会历史 的主格上! 即认为现实的人是开展所有探讨的前 提" 其次! 把哲学研究的动机# 手段# 目的等都落 实到现实的人身上! 也就是要求哲学成为研究现实 问题的+实证科学," 再次! 把研究主体确认为现实 的人! 意味着哲学研究要关怀人类! 关怀人的生存 状况" 马克思的哲学就是关怀人类# 关怀人的生存 状况的哲学! 它不仅批判资本主义的非人性存在! 要求改变这种现状! 而且着力为人类能够实现最完 美的状态! 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方法论指 导和目标指向是后现代主义的 + 重写现代 性,! 都没有超出马克思所开辟的新研究域! 没有 超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视野" 这就是说! 马克思以 实践为特质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引领了西方现代哲学 研究域的转换"
一 研究主体从宇宙本体转向现实的人 马克思确立的以实践为特质的新唯物主义哲学 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哲学的历史性转向! 这种转向成 功地引领了西方现代哲学研究进入全新的研究域" 这种研究域转换首先体现在研究主体方面! 即从传 统哲学的宇宙本体转向现实的人" 纵观西方哲学史! 传统哲学的研究主体主要是 宇宙本体! 而不是现实生活世界中的现实的人" 在 古希腊罗马时期! 哲学基本上是关乎客观世界的哲 学! 研究主体是宇宙本体" 在早期的自然哲学中! 这种研究主体主要是客观的自然世界! 哲学家们围 绕着客观的自然世界转! 努力寻找客观世界的原因 或规律" 但随着巴门尼德把这种研究主体抽象化为 +存在, + 一, 等之后! 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主体就开 始走向形而上学! 研究主体变得越来越抽象! 并在

西方哲学真理观的范式变革:过程及其实质

西方哲学真理观的范式变革:过程及其实质

㊀㊀2018年9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学㊀术㊀交㊀流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pt.,2018总第294期㊀第9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cademicExchange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erialNo.294㊀No.9㊀外国哲学研究[收稿日期]2017-11-08[作者简介]许春艳(1973-),男,湖北恩施人,博士研究生,河南理工大学后备军官学院讲师,从事哲学基础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㊂西方哲学真理观的范式变革:过程及其实质许春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2)[摘㊀要]虽说真理是哲学不变的主题,但哲学在变,真理也在变,随着哲学的变革,其真理观念也在发生着范式变革㊂在传统本体论哲学看来,真理就是对事物背后那个最高存在的追问和把握,也即去把握世界的本体,它可以是自然㊁存在者㊁理念等,世界由其而来,并因其而得到解释和理解,它是这个世界万事万物的最终根据㊁终极原因㊂把握到了这个最高存在,才算真正认识了这个世界,才形成了真理㊂而认识论哲学则认为本体论哲学的真理是人所无法企及的,我们只能认识进入意识之中的对象,真理就是意识自身的功能,也即对自身的反思㊂它不再要求我们的认识符合外在的客观存在,而是要求外在的客观存在必须符合我们的理性规定和意识逻辑,否则就无法进入我们的意识,其存在就是不合法的,就是假的㊂在语言哲学看来,世界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我们只能把握进入语言之中的世界㊂语言才是真理的真正所在,真理就是语言的意义和使用规则,离开语言本身,真理是不存在的,由此,真理成为语言内部的问题,要么是语言内容的融贯问题,只要语言系统本身是不矛盾的,它就是真理;要么认为真假是语言的使用问题,脱离了具体的使用环境,语句便无所谓真假㊂[关键词]真理;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生存论[中图分类号]D5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9-0075-08真理是哲学史上最显赫的字眼,它既是人们的永恒追求,也是哲学探索的根本目标㊂然而,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哲学经历了多次变革,真理观也是如此㊂随着哲学的发展,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也更加深化,形成了一系列范式的真理观㊂揭示和探究西方哲学真理观的范式变革,不仅有助于人们清晰认识真理观念的演变历程,同时也有利于人们把握真理的精神,领悟到真理是有历史的,它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注解㊂㊀㊀一、本体论哲学的真理范式从古希腊哲学看,最晚从赫拉克利特开始,真理就已经明确进入到哲学思考之中,成为 思 的根本任务㊂赫拉克利特认为: 思想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㊂ [1]25这句话表明在赫拉克利特看来:其一,思想和智慧的最大优点就是发现真理,向人们宣示真理,便于人们按照真理的要求去生活,去行事,它是我们万古不变的 道 ;其二,真理就是对自然的表述,人要按照自然的规定行事,听自然的话㊂但这个自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自然,它是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㊃57㊃东西, 自然喜欢躲藏起来 ,它就好比深埋地下的金子,需要艰深的 思想劳作 才可能认识它㊂[1]26到了巴门尼德这里,具体区分了真理之路与意见真理,这一区分影响深远,几乎影响了整个后来西方哲学对真理的看法㊂巴门尼德在‘论自然“中,借助智慧女神之口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研究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条则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㊂走这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㊂ [1]31真理之路就是遵循存在者之路,意见之路是遵循不存在者之路㊂真理就是智慧,就是最可靠的东西,它是理性的结果;意见也许有用,但它不可靠,是经验的产物㊂什么是存在者?巴门尼德也有明确的说明: 存在者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能消灭,因为它是完全的㊁不动的㊁无止境的㊂ [1]32在巴门尼德那里,存在者有四个特点:其一,存在者是永恒的,它不生不灭,与世界同在,它不是被生产出来的,因为存在者自己不能生产自己,非存在者从逻辑上又不能生产出存在者,无中不能生有,没有出生,也就没有毁灭,它没有时间维度,是永恒的;其二,存在者是完全的,是一个大全,也即存在者具有自身需要的一切属性,它自给自足,无须外求,是独立的,不依赖其他异己的东西;其三,存在者是静止的,它 被巨大的铁链捆着 ,并且这条铁链是 必然性 的,所以它动弹不得;其四,它是无限大的,也即无止境的,它和整个世界一样大,因为如果它有边界的话,它就是不完满的,就是有缺陷的㊂与此相反,非存在者就是有时间限度的㊁有生灭的㊁不完全的㊁会变化的㊁有空间维度的㊂由此以来,我们就可以知道,非存在者就是我们的大千世界,我们面对的各种可视可听的事物,它们都是有出生和死亡的,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度;它们都是不完满的,依赖于别的事物而存在,不能独立存在;它们都是会变的,除了生死之外,还会改变自己的形状㊁位置,甚至转化为他物;它们都占据一定的有限空间㊂由此两个世界的构建就呼之欲出,它正式完成于柏拉图的手里㊂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用著名的洞穴隐喻 来解释两个世界的存在㊂一个是现实世界,这是一个杂多的世界㊁可感的世界,它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切事物㊂但是在柏拉图看来,现实世界是生灭无常的㊁是会变化的㊁是暂时的,基本上等同于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所说的现象㊂甚至,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㊁是虚幻的㊂柏拉图的 洞穴隐喻 中,那些世代居住在 洞穴 里面的囚徒所看到的东西其实都是一种影像,一种真正的事物借着光的投影㊂而真正的事物属于另一个世界,那就是理念的世界㊁光明的世界㊂在柏拉图那里,理念世界是永恒的㊁不变的㊁真实的㊁完美的㊂我们这个可感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投影㊂柏拉图分别用了 模仿说 和 分有说 来解释两个世界的关系㊂ 模仿说 是指理念世界是原本的东西,是 原版 ,现实世界是 仿制品 ,是 复印版 ㊂而 分有说 则把理念世界看作光辉十足的太阳,可感的事物都是因为分享了理念世界的 光辉 才存在,理念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 型相 ㊂通过两个世界的划分,我们可以知道,在柏拉图那里,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不可靠的,因为现实世界本身是无常的㊁变化的㊁暂时的,甚至是虚幻的,而只有把握了理念世界才能形成有效的认识,才能形成真理㊂但是,获得真理又必须从现实世界开始,人是不能直接去接触和把握理念世界的㊂我们主要是通过认识的无限回溯,一直追溯到现实事物存在的最初源头即最根本的依据才算获得真正的认识,也即真理㊂在柏拉图那里, 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借助 阴影 和 映象 的数学推理,以及逐步上升的辩证法,最后认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是善 [2]㊂不过,数学推理和辩证法不是一般人所能掌握的,只有哲学家才有这种能力,只有哲学家才能够获得真理㊂跟随真理生活,就是让哲学家成为 国王 ,来领导民众㊂紧接柏拉图之后真理理论的集大成者就是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几乎是无人能比的,他不但第一次给哲学规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那就是 存在 ,而且他也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他几乎对西方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有重大建树㊂在真理问题上,他明确规定追求真理是哲学的本质, 哲学被称为真理的知识自属确当 [3]37㊂也即哲学就是关于真理的科学,是一门表述真理性知识的学科㊂亚里士多德还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其中理论知识的地位最高,它就是真理性的知识,因为它是关于 原理和原因的知识 [3]4㊂而研究事物的原理和原因正是哲学的唯一任务,是其他学科所不涉及的㊂[3]5理清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和真理的关系,对于我们研究亚里士多德对真理的定义是必需的㊂在真㊃67㊃理的定义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符合论的典型代表,在他看来, 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相符合 [3]37㊂这一定义出自他的‘形而上学“一书,形而上学本身的意思是 物理学之后 ,即形而上的学问㊂那么事物的 实是 就必须从形而上的角度去理解,指事物存在的真实根据与原理㊂只有找到事物存在的真实根据和原理,我们才有可能把握事物,获得关于其的真正认识,也即真理㊂由此,对原因的研究就成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重要内容,在其中,他把事物存在的根据(原因)分为四类,分别是形式因㊁质料因㊁动力因和目的因㊂至此,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哲学真理范式形成,它是本体论的㊂从内容上来看,这种本体论的真理范式大致有三个方面的特征㊂首先,它追求的是终极实在,认为真理就是对终极实在的把握㊂赫拉克利特要求 拨开 对我们呈现的迷雾,找到那隐藏的 自然 ,这个 自然 是万古不变的 道 ㊂巴门尼德要求我们去认识那唯一存在的东西,它是圆满的㊁不变的㊁永恒的㊂柏拉图则认为哲学要认识的是理念世界,认识那个最高的理念,居住于理念世界的 灵魂 ㊂亚里士多德则要求真理去认识 第一原理 ,世界存在的终极原因㊂自然㊁存在者㊁最高理念㊁第一原理,这些东西共同的特点是它们在传统本体论哲学看来是存在的,而且是最高的存在,它们是一种终极性的事物㊂其次,它是一种还原思维下的真理,要求回溯到事物的本源㊂它预设或者承诺那些最先存在的㊁原初存在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最根本的,也才是最真实的㊂这些原初的事物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只有把所有的思考和探究回归到这个最初的存在上,我们才算完成了思的任务,真理也才最终获得㊂ 自然 就是赫拉克利特那个最初的东西,它派生出万物㊂在巴门尼德那里,存在者与世界同在,它不是由别的东西生产出来的㊂同理,柏拉图的最高理念也是如此,次一级的理念因为分有了它才存在,可感事物因为分有了最低级的理念才存在㊂亚里士多德对原因的回溯也要追究到第一原因,最后甚至把第一原因归为 上帝 或者 神 ㊂最后,它在两极对立中立足于一极,是绝对主义一元论真理观㊂这种本体论的真理范式都把世界分为两极,隐藏的自然与生灭无常的事物㊁存在者与非存在者㊁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㊁形而上的存在与形而下的存在㊂但是这种两极对立又是虚假的,它其实立足于一极,它把世界一分为二,但是二者又不是对等的,在地位上有差异,前者都是非本真的㊁无常的㊁变化的㊁转瞬即逝的;而后者都是本真的㊁常在的㊁静止的㊁永恒的㊂后者天然具有统御前者的权力,也即前者要臣服于后者,前者是后者的派生物㊂在真理问题上,传统本体论认为真理都是一元的,也即只有一个,它和谬误是绝对对立的,非真即假㊂因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我们的真理是对世界本原的正确认识,它也只能有一个㊂㊀㊀二、认识论哲学的真理范式在西方哲学史中,人们一般把近代哲学称为认识论哲学,认为西方哲学在近代实现了由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变㊂[4]虽然,这种概括未必完全恰当,一些学者就认为认识论哲学的背后也含有本体论的承诺㊂[5]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肇始于笛卡尔的近代哲学和传统哲学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区别,属于不同的哲学范式㊂作为哲学 伴侣 的真理,在这场哲学转向中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呈现出一种新的形象,它由对事物背后最高存在的认识和反映,逐渐变成了意识自身的结构和功能㊂我们知道,近代哲学肇始于笛卡尔哲学,笛卡尔哲学开始于怀疑,它要摧毁过去一切知识的大厦,在新的地基上重建近代科学的基础㊂摧毁一切旧知识和打扫 地基 的过程就是怀疑的过程㊂在笛卡尔看来,过去的一切知识都是不可靠的,都是可以怀疑的,因为都没有找到可靠的支点,我们在认识和反映外在世界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某种 邪恶精灵 的欺骗,它安排给我们的都是幻觉和假象㊂我们必须找到知识的 阿基米德支点 ,那个无可置疑的东西㊂经过无限怀疑,笛卡尔发现,有一个东西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 我在怀疑 ,而我在怀疑,那么我就存在,即 我思故我在 ㊂在这里,知识的本源和基础不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内在的意识,也即 思 ㊂我们知道笛卡尔提出的最具特色的哲学方法是直观,认为直观是把握知识(真理)的根本哲学方法㊂那么什么是直观呢?在笛卡尔看来, 直观一词,指的不是感觉的易变表象,也不是进行虚假组合的想象所产生的错误㊃77㊃判断,而是纯净的心灵而专注的构想,这种构想容易而且独特,使我们不致对我们所领悟的事物产生任何怀疑 [6]㊂具体而言,直观具有四个特点:其一,直观把握的不是可感的表象;其二,直观不是一种肤浅逻辑的组合;其三,直观是一种心灵的构想;其四,心灵构想所领悟到的事物是可靠的,是知识和真理㊂当然由此可知,在笛卡尔看来,我们的真理来源于心灵,也即来源于意识,是意识的构想㊂如果笛卡尔这种先验论的认识论还不够明显的话,康德对知识的表述就明显得多㊂他号称在知识论上实现了一场 哥白尼革命 ㊂在康德看来,我们以前的知识大厦之所以是不稳固的,甚至被休谟等怀疑论者所否定和摧毁,是因为 大家都是认定我们的知识必须依照对象 ;而现在,我们可以换一个基本前提试试,那就是 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 [7]243㊂以前,我们总是主体围绕着客体转,让我们的意识去如实反映客体;而现在,我们不妨颠倒过来,让客体围绕着主体打转㊂让客体进入到我们先天的范畴之中,意识行使着 审判大权 ,符合我们先天范畴或先天形式的就放进去,否则就驱赶出来,不能进入我们的认识领地㊂ 理性必须一只手拿着原则,拿着那些唯一能使符合一致的现象成为规律的原则,另一只手拿着按照那些原则设计的实验,走向自然,去向自然请教,当然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老师爱讲什么就听什么,而是以法官的身份,强迫证人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㊂ [7]241也许在笛卡尔那里, 我思 是一切知识的起点,是知识的第一原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 我思故我在 这一支点推导的逻辑体系之上,抛开这一体系,我们无法确定所获得的认识是否可靠㊂但是,笛卡尔还没有表露出意识具有控制知识和形式的能力,它所有的只是一种判断力和构造知识的构造力,也许杂多的材料是随意进入的㊂而康德则赋予了意识的绝对控制权,我们所得的认识和知识,是我们提前设计好了方案(先验的观念),然后按照自己所设计的方案造出的东西㊂[7]241真理的标准掌握在先验意识之中,先验意识是客观事物是否具有存在权利的 裁决者 ,符合其要求的就是真的,就有存在的权利,否则就是假的,应该被 驱逐出境 ㊂康德获得真理的过程是费心思的,也是曲折的,胡塞尔对此进行了彻底改造㊂在胡塞尔看来,我们的意识里就有知识和真理体系,真理无须借助外在世界,意识可以是完整的,而且必须是完整的,它自己给予自己对象,也即真理就在意识之中,是意识本身固有的㊂ 我们的科学(即哲学,胡塞尔一向认为他的哲学是真正的科学)探讨作为意识之客观东西和作为在主观样式中呈现的东西的各种客观性质㊂意识的主观和意识本身不能与意识的对象性东西分开去考察,而是相反地,意识在自身中就具有被意识对象本身㊂ [8]为什么胡塞尔必须这么彻底呢?很明显,从逻辑上说,它能解决意识的真理性问题,也即我们有认识真理的能力问题,因为意识的对象存在于意识内部,是意识自己给予自己的,是意识自己的东西(先验观念)㊂作为意识本身具有的东西,意识当然能够对其考察清楚,有能力去全面把握它㊂考察人的意识是否有认识真理的能力是哲学认识论转向的根本动机所在,从这一意义上说,胡塞尔基本上从理论上完成了哲学认识论转向的任务,是终结者㊂我们知道,胡塞尔哲学在方法上搁置了其他哲学方法,提出了现象学方法㊂ 现象学方法是一种使意识得以彻底反思自身的方法,其基本手法是把在本质上不属于意识本身的一切东西都排除到意识之外去,只剩下先验我思所拥有的纯粹内在的东西㊂ [9]概言之,现象学方法的本质就是意识只考察自身,把一切都还原为意识本身来进行反思㊂认识论哲学的真理范式和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真理范式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可以把它视为一种独立的哲学真理范式㊂从内容来看,这种真理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㊂首先,它是主体性的真理观㊂近代认识论哲学是一种主体形而上学,这种主体是一种理性的主体㊂这正是它的解放属性,因为它面对着的主要是中世纪哲学的神学主体,人是神的仆从和附属,理性主体则张扬人的主体性㊂在此之前,知识的起点是上帝,上帝的启示,一切以上帝和‘圣经“为最高标准,是一个权威和信仰的时代㊂ 我思故我在 则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这就是理性和思想的时代,以人的理性为最高判断标准,人取代了上帝的位置,人运用逻辑和理性可以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大厦㊂不过在笛卡尔那里,为真理提供最高担保的依然是上帝,康德则在知识领域内取消了上帝的担保,认为人的先天范畴和形式就是最高的 法官 ,可以行使审查外在世界能否进入认识领地的最终权力㊂胡塞尔则以彻底的先验唯心论态度宣布:一切都在我的意识之中, 意识有什么世界就有什么 [9]㊂㊃87㊃其次,它是一种先验论的真理观㊂哲学认识论的真理观主要是一种先验真理观,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甚至与经验无涉的㊂笛卡尔那个 能思 的 我 是先验的,是逻辑推出来的,先验地认定 他 的存在,然后依靠这个支点进行逻辑外推和构建㊂康德的逻辑是先验逻辑,康德建构知识论依靠的是先天的形式和范畴,它们是先验的,不依赖于任何经验,通过这些先验的范畴来统一杂多,形成我们的知识㊂胡塞尔更是彻底的先验论者,在他看来,我们的意识是先验的㊁意识的对象也是先验的,它是完满的㊁独立的,意识在建构知识时不需要和外界发生联系,它只需要返回自身,对自身进行反思即可㊂最后,它是一种独断论的真理观㊂人们常说康德哲学是一种独断论,其实整个近代认识论哲学都具有某种独断论意味㊂笛卡尔的 我思主体 ㊁康德的 先天法官 ㊁胡塞尔的 内在意识 等,其实都是一种先验主体,都是不与其他主体交流的, 我 的理性是真理的最高标准,是真理的准绳㊂ 他者 可以是我思 的对象,但 他者 不是与我并列的主体,这最终将难以避免将 他者 主体地位的虚无化㊂如果说在中世纪神学中,上帝是独断的,它是完满的㊁自足的,那么在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理性的自我也是完满的㊁自足的,这是 人取代上帝位置 之后的一种附随现象㊂ 我 只有摒弃自我的完满性㊁自足性,主动融入与 他者 的 共在 与 交往 之中,才可能再往前一步㊂㊀㊀三、语言哲学的真理范式哲学从追溯这个世界的最高存在是什么,到考察我们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我们的认识能力如何,发生了认识论转向㊂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在何种 意义 上算是认识了世界,这是认识论哲学所无法涵盖的,也是认识论转向之后逻辑上的继续㊂认识世界需要一个载体,真理也需要载体,这个载体就是语言㊂归根结底,人们认识的世界,我们所能把握并能与人分享的世界是理论上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㊂[10]于是,西方哲学在20世纪又发生了一场转向,这就是语言学转向,语言哲学开始兴起㊂[11]13从源头来看,语言哲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主要是弗雷格和罗素,他们都以对语言的哲学分析见长㊂[11]23-24不过在语言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哲学本身也发生过内部的转向,也就是从人工语言向日常语言的转变㊂因此,语言哲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工语言哲学,另一类是日常语言哲学㊂人工语言哲学重视对人工语言的建构和分析,被称为人工语言学派,我们可以看到弗雷格㊁罗素㊁艾耶尔㊁卡尔纳普㊁塔尔斯基等,都属于这一学派;日常语言哲学注重日常语言的分析,认为真正的哲学语言是日常语言,人工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他们被称为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摩尔㊁莱尔㊁奥斯汀㊁斯特劳森,以及后期的维特根斯坦等㊂在真理问题上,人工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虽然都注重在语言中寻找真理,在语言系统内部解决真理的认识和判断问题,但两者还是有着重大差异的㊂人工语言学派主要是从语义学入手,以意义理论为抓手来解决真理问题;而日常语言学派更多地是从语用学入手,以语言的使用语境为抓手来解决真理问题㊂罗素在真理问题上主要追求一种 永恒的真理 ,也即逻辑真理㊂在罗素看来,逻辑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它具有必然性㊁客观性,甚至先验性,这种真理不与事实发生联系㊂ 这种普遍真理是纯形式的,并且属于逻辑㊂因为这种普遍真理不提任何特指的事物,甚至不提任何特指的性质或关系,它完全独立于存在世界的偶然事实之外,在理论上无需有关特指事物或有关其性质和关系的任何经验,它就能够被认识㊂ [12]当然,罗素也提到事实真理,所谓事实真理,也就是我们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真,要通过经验的事实对其进行验证㊂但他认为这种真理具有偶然性,不可靠,也不具有普遍性㊂毕竟经验事实是偶然的㊁私人的㊂既然真理是逻辑真理,这种真理的判定也主要是逻辑的,也即形式的,是通过逻辑推演来完成的㊂比如逻辑的重言式,这种重言式就是永真式,它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的,给它代入任何命题,它都是真的㊂重言式是最符合逻辑真理观念要求的,被称为 永恒的真理 ㊂比如: 如果p蕴含q,且q蕴含r,则p蕴含r ,可以用纯符号刻画为:(pңqɡqңr)ң(pңr)㊂这就是一条重言式命题(或推理),p㊁q㊁r这些命题函项无论取值如何变化,整个命题的值不变,都是真值㊂㊃97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衣俊卿,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
西 方 马 克 思 主义 研 究 在 新 时 期 中 国 哲 学 演 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进入新世纪的几年 间,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全方位研究又开始 “ 升温 ” 。 从总体上看, 近期的研究依旧承继了 &$ 世纪 %$ 年代后期和 "$ 年代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特 点, 例如, 关于其是否属于马克思主义的争论、 关 于其不同流派的评介、 关于其关注的重要问题的 梳理、 关于其特征的揭示, 等等。 相比之下, 新世纪初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 究的突出进展是研究视域的拓宽。 一方面, 许多 学者加强了 &$ 世纪 ’$ 年代后出现的新马克思主 义流派的研究, 例如, 对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 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经过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化表述, 特别是经过列宁的 《 唯 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 和斯大林的 《 论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 马克思主义不仅经历了体 系化, 而且经历了自然科学化。 结果, 在马克思那 里关于人和实践的具体的和历史的分析, 到了后 来的哲学教科书那里, 失落了历史和实践的丰富 性, 很大程度上变成了 抽象的、 普 遍的原理和结 论。 在这一原理体系中, 人的实践、 价值和意义的 特殊地位, 以及个性和个别化方法的地位都往往 被忽略。 在斯大林那里, 人的活动是与自然无异的 “ 一种被必然性所支配的活动, 他断言, 历史唯物 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 生活, 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
"%$ ” 继续发展的前提, 就比无用更糟糕。 可见, 问题
的研究中, 把经典作家的结论和原则当作普遍有 效的经验, 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变的原理去 套用和剪裁现实的情形依旧比比皆是。 情形之二, 消解哲学维度的实证化的研究。 与 上述情形相对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另一极端上的 误区, 即完全丢掉哲学的形而上的反思维度, 或是 满足于对一些给定的理论进行论证, 或是停留于 对一些具体问题的非哲学的思考。 结果, 这种理论 联系实际把哲学从根本上消解掉, 变成与经济学、 政治学、 社会学等无异的实证研究, 不仅使哲学, 而且使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都失去了 反思性和批判性的维度。 情形之三, 表面化、 形式化的回归生活世界。 应当说, 很多研究者明确反对上述教条化、 标签式 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范式。 新时期中国哲学研 究的重大进步是自觉地回归生活世界的导向, 具 体表现在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哲学、 人学、 生活世 界理论、 文化哲学等领域的研究。 但是, 令人遗憾 的是, 由于我们目前的实践哲学和生活世界理论 还没有彻底实现从纯粹意识哲学范式向马克思的 实践哲学范式的回归, 所以, 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展 示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构想所具有的那种感染力 和理论深度, 大多数理论表述依旧呈现为关于实 践、 人的生存、 生活世界等等的一般特征的抽象概 括和理论描述。 结果, 人们没有把生活世界当作人 的实践活动在其中得以展开、 人的社会结构在其 中得以生成的意义结构和文化结构, 而是重新抽 象为思辨的理论范畴。 例如, 在关于人和实践的研
"&$ ” 象, 应用于研究社会, 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
我们把视野转入中国语境看, 马克思主义哲 学演化过程中从实践哲学范式向意识哲学范式的 转换, 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解和研究的消极 影响更甚, 形成了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 普遍的 “ 抽象化 ” 顽症。 究其原因, 中国几千年的农 耕文明和自然经济积淀了特有的 “ 经验化 ” 的思维 方式和文化模式。 同西方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相比, 这种经验化的思维方式的突出特征是缺乏理性活 动的内在的自觉的反思性维度, 表现为强调 “ 是什
哲 学 研 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转换及其启示
衣俊卿
内容提要
新世纪初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突出进展是研究视域的拓宽, 目前存在
的一个重要缺陷是缺乏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哲学范式转换的意义的认识。 在西方哲 学发展中思辨理论哲学范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世纪下半叶西方许多哲学流派开始向实践 哲学或文化哲学范式回归, 其中, 卢卡奇所开创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 “ 文化转向 ” 一方面具有 深刻的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根源, 另一方面体现了西方哲学理性和文化精神演进的重要趋势, 通过把关于人的自由和创造性的文化价值的形而上的思考和关于人的生存境遇的现实的文 化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理论范式。 关键词 哲学范式 西方马克思主义 文化转向
"’$ ” 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但是, 在我们
烈批判 了那种为理 论研究 寻找普 遍适用的 灵丹 “ ) “ 妙药 ( 莫里逊氏丸 ” 的作法, 他指出, 任何一种 社会哲学, 只要它还把某几个论点奉为自己的最 终结论, 只要它还在提供莫里逊氏丸, 它就远不 会是完备的; 我们最需要的不是空泛的结论, 而 是研究。 结论要是没有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发展 过程, 就毫无价值, 这一点我们从黑格尔那时就 已经知道了; 结论若本身固定不变, 若不再成为
!
江苏社会科学
!""# 年第 ! 期
方马克 思主义所代 表的哲 学范式 转换的意 义的 认识。 例如, 一些人依旧不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 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 一些人接受西方 马克思 主义的具体 理论观 点而从 总体上对 其评 价不高等, 实际上都与人们固守传统哲学范式和 传统评价标准有重要的关联。 因此, 阐释西方马 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特点, 不仅对于深化西方马 克思主义的研究, 而且对于在新的文化历史条件 下展示马克思学说的当代价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领域的特殊性和个别性, 使之成为数学化和理念 化的无限自然世界图景中的一个案例。 结果导致 了生活世界和人的存在之被遗忘, 形成了以黑格 尔绝对理念为标志的泛逻辑化的理性主义对于人 类思想的专制。 不可否认, 这种以追求普遍性和宏 大叙事为特征的纯粹意识哲学或思辨理论哲学对 于人类意识和人类精神的自觉曾起过重要的推动 作用, 但是, 它在其 “ 自然科学化 ” 的进程中也的确 走入了远离生活世界、 否认差异性和否认人的自 由的抽象化的理论误区。 从哲学范式看, 马克思本人的学说不仅在研 究对象方面, 而且在研究范式上都属于真正意义 上的实践哲学。 马克思对于思辨哲学体系深恶痛 绝, 在研究人的实践和历史运动时从不把实践和 历史本身的运动机制抽象和提升为外在于历史、 高悬于历史之上的普遍逻辑和必然性, 而是立足 于揭示它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活动机制, 揭示实 践活动的自由本质和具体的社会制约条件。 马克 思在批判德国哲学时多次直指它的思辨意识哲学 “ 范式的弊端。 哲学, 尤其是德国哲学, 爱好宁静孤 寂, 追求体系的完满……就像一个巫师, 煞有介事
"&$ 状况不属于 “ 被边缘化 ” , 而属于 “ 自我放逐 ” 。 当
“ 然, 自我放逐 ” 并不是有意逃避现实的结果, 而是 我们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受思辨理论哲学的 抽象化范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验化范式的双重 纠缠的结果。 可以列举几种典型的情形。 情形之一, 教条化、 标签式的理论联系实际。 “ 恩格斯曾明确指出,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 而 是它的最终结果; 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 和人类历史, 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 不是自然 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 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
并不在于理论研究的抽象方法, 而在于意识哲学 的普遍化和抽象化的范式。 理论研究, 特别是哲 学研究, 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合理的理论抽象; 关 键的问题既不在于理论研究是否应当进行抽象, 也不在于理论研究对象的选择, 而在于理论研究 的范式特征。 具体说, 当我们得出的抽象概念中 包含着 “ 许多规定的综合 ” 和“ 多样性的统一 ” , 当 我们的理论结论中包含着 “ 使它得以成为结论的 发展过程 ” , 那么, 我们的理论研究就是具体的; 而当我 们在普遍的 知识和 原理中 抽象掉这 些多 样性和过程性, 我们的理论研究就犯了抽象化的 毛病。 在这种意义上, 真正的实践哲学和文化哲 学范式的个别化研究方式的注重点正在于对 “ 许 “ 多规定的综合 ” 、 多样性的统一 ” 和使结论 “ 得以 成为结论的发展过程 ” 的突出强调; 而纯粹意识 哲学或理论哲学范式则往往在自然科学的普遍化 研究方式的统治下抽掉内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从这样的视角出发, 对于目前我国马克思主 义哲学 研究中的某 些严重 困惑和 窘境可以 有比 较深刻的认识。 例如,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的“ 学术性 ” 和“ 现实性 ” 、 理论和现实 但是,
一、 哲学范式转换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性
通 过 对西 方 哲 学 史 和 马 克 思 主义 哲 学 演 进 历程的反思, 我一直强调哲学范式转换对马克思 学说这 种具有强烈 的现实 关怀和 价值追求 的实 践性理论的极端重要性 " # $ 。 在某种意义上, 目前学 术界关 于西方马克 思主义 的定位 和评价方 面的 许多争议, 以及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的学术性和现实性问题的激烈争论 " ! $ , 虽然折射 出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 但是, 对于哲学范式的 重要性都缺乏自觉的和足够的认识。 而实际上, 在很多时候, 对于哲学研究而言, 重要的不仅在 于研究什么, 更在于如何研究。 换言之, 如果在研 究范式上存在缺陷, 即使我们变换了对象和主 题, 问题依旧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这是因为, 哲 学范式不是指某种具体的哲学分析方法, 而是指 哲学的总体性的活动方式, 它涉及到哲学理性活 动的各个基本方面, 是指哲学理性分析、 反思和 批判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和路数。 从 哲学 演化 的内 在机 制来 看, 我们 可以 说 , 从古希腊起, 在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 同的哲学范式: 一种是追求普遍性知识的、 思辨 的理论哲学或意识哲学范式; 一种是关注生命的 价值和意义的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范式。 前者强 调严密的理性逻辑、 普遍的真理和知识体系, 在 理论形态上表现为形而上学和认识论; 后者强调 人的天职和使命、 正当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在理 论形态上表现为实践哲学、 文化哲学或社会哲学 等。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 特别是实验科学的发展, 哲学在很大程度上经历了 “ 自然科学化 ” 的过程, 理论哲 学或意识哲 学范式 在很长 时间内成 为哲 学的主流, 它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因果现象、 必 然性、 线性决定特征、 还原性、 可计算性、 普遍性 等, 放大为统一的、 一元的、 无限的世界的普遍规 律, 由此建立起以理性逻辑、 绝对真理、 普遍规律 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体系; 同时, 又通过 抽象化除去生活世界、 伦理道德世界、 人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