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点 用地规模预测

合集下载

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

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
式, 可操作性不强 。
式中 : u指 目 标年农村建设 用地 总规模( 公顷) ; P指 目标年
农村人 口数 ; A指一人均建设用地标 准( 平方米 ) 本文预计 2 0 1 5年茌平 县的农 村人 口数 P = 2 4 . 9 7 2万 , 按照 《 镇规划标 准》 ( G B 5 0 1 8 8 — 2 0 0 7 ) ,确定茌平县农村居 民人均建 设用地面积为 1 5 0 m ' / 人 ,由此预测 2 0 1 5年茌平县农村居 民点
提高 , 越来 越多 的农 村人 口涌 向城镇 , 并 且 国家 近几 年一直提 倡土地综合整治 , 提 高土地集约利用 程度 , 所以农村 居 民点用 地的减少将成 为今后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 运用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的数值差异明显 , 但是综合分 析两 种方法 的特 点以及未来农村社会发 展趋 势 ,预测茌平县 2 0 1 5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 9 7 9 3 . 2 9公顷 。
镇居住的农村人 口中 , 迁人又拆 房的百分 比。 2 0 0 9年茌平 县的农村居 民点用地 规模 为 1 2 3 9 0 . 0 8公顷 ,
用率低 ; 空心村现象 ; 违规用地 , 盲 目向村外扩展 。农村建设用
地整治存在 巨大潜力。
为 了缓解城市建设用 地需求 与耕地保护 之间的矛盾 , 以社 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契机 , 茌平县应该积极 引 导推进农村建设用 地整治 , 提高农村 土地利用 效率 , 将节余 出 的土地更好地用 于城市 的发展 建设 , 优化城 乡空间布局 , 促进 城乡之间要 素的合理流动 , 构建城乡一体化 的发展新局面 。
4 结术语
从各方获得 的数据可 以发现 , 目前 茌平 县农 村居民点建设 过程 中存在着诸 多问题 , 譬如 : 农村居 民点 占地 面积大 , 土地利

小城镇住宅用地规模预测方法研究

小城镇住宅用地规模预测方法研究

小城镇住宅用地规模预测方法研究摘要:小城镇住宅用地规模预测能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空间,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理论和方法的探讨,能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县级土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文章选取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住宅用地规模预测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用地;灰色系统模型;多元线性回归;灰色关联度分析;高家堰镇1研究意义1.1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学学科的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用地规模则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住宅用地规模是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对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2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是一个年轻的规划,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

有关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特别是住宅用地规模预测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探讨,能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理论和方法,对增强县级土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作用。

1.3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正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增强规划的市场适应能力。

从综合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住宅用地规模预测,既防止住宅用地盲目扩张,又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空间,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1.4指导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通过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高家堰镇住宅用地规模的重要影响因子,并分别预测了规划近期和规划远期的住宅用地规模,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编制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参考和借鉴。

2研究思路住宅用地规模影响因素包含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宜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对住宅用地规模进行预测,但运用该模型的必要条件是原始时间序列非负性单调。

基于P—S—R模型法的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以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为例

基于P—S—R模型法的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以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为例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i s a n d i t a l s o e v a l u a t e d t h e p r e d i c t e d r e s u l t s . I t ’ S e x p e c t e d t h a t i t wi l l p r o v i d e c o n s t r u c t i v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or f r e l a t e d p r a c t i c e .

Ta k i n g Ur b a n a n d Ru r a l Ov e r a l l P l a n n i n g i n Ch a n g s h o u Di s t r i c t o f Ch o n g q i n g a s a n Ex a mp l e
的增长趋 势, 进 而探 讨 了 在P — S — R模型 的基础 上通过 多因子分析 预测城 乡 居 民 点建设 用地规 模 的新方法 , 同时评 价 了 预测 结果 , 以期 为相关 实践提供 建设性
意见。
Ke y wo r d s : Ur b a n a n d Ru r a l P l a n n i n g ; Ur b a n a n d Ru r a l S e t t l e me n t ; Sc a l e P r e di c t i o n ;
城 乡总体规 划中建设 用地 的规 模 和分布 提 出了新的要求 , 在 此背景下, 通过对 重
庆 市长 寿 区城 乡 居 民 点现 状 建 设 用地 分
布特征 的评 述 , 提 出依托 人 口单 因子评
价 方 法不 能 准 确 、 客 观 地 预 测 建 设 用地

第七章 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

第七章 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
不同规模城市数及占城市总数比重的变化 不同规模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 5.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居民点规模
一、居民点规模的衡量
1、居民点人口规模
综合特征,有三种计算标准
2、居民点用地规模
分建成区、规划区、行政区用地规模
3、居民点活动规模 4、居民点辐射规模
经济活动规模或产业活动规模 居民点的影响范围或吸引范围
10万以上 10万以上
①2000人、 ①3000人、 非农占50% 非农占70% ②1000人、 ②2500人、 非农占75% 非农占85%
1984年
10万以上
县政府所在 地; 乡政府所在 地,按人口
1986年
6万人,2 亿元产值
未变
1993年
分类指导 原则
基本为变
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
②居民点划分层次:城市—城镇—乡村三 层次组成
S=2(A/N)1/2
第二节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
(二)世界城市化
• 1.城市化开始于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由发达的工业国向发 展中国家扩展。
• 2.当今世界城市化
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 城市化趋势明显。
• 3.发达国家郊区城
市化或逆城市化的出 现。
• 4.发展中国家城市
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 民为主的形式,即生 计城市
城镇体系
2、居民点是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总称
3、居民点的发展
人类住区
第一节 居民点和居民点用地
(二)居民点的分类 1.国外的分类:没有统一的城镇划分标准,一般以人口下限数量、
职业构成和人口密度等指标中的一项为标准加以划分,但具体数值 不具有可比性。
2、我国的分类
①划分标准历经数次变动

选择+判断

选择+判断

第一章判断题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对)2.人类可以通过移山填海、围湖造田等增加土地面积。

(错)3.土地具有增值性,所以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土地回馈人类的报酬就会增加。

(对)4.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对)5.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因此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就是该区域内的全部土地。

(错)6.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决定了土地市场不是实物交易意义上的市场。

(对)单选题1有人说,对土地的投资是风险最小的投资,这主要体现了土地( C )。

A.报酬递减的可能性B.永续利用的相对性C.增值性D.经济供给的稀缺性2 (B)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第一资源,是各种资源之首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 D.气候资源多选题1.土地权利是多个权利的集合,包括土地的[ ABCD ]等。

A.所有权B.使用权C.租赁权D.抵押权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有(ABCDE )A.后备土地资源有限B.土地类型多样,山地多于平地C.土地面积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D.水土资源不平衡E.森林覆盖率低3.国家领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ABCE)A.领陆B.领水C.领空D.专属经济区E.领陆和领水的底层土第二章判断题1. 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均是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

(对)2.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对)3. 所有地租都是剩余劳动的产物,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对)4. 垄断地租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错)5. 级差地租来源于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业部门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之差;垄断地租来源于社会其他部门工人创造的价值。

(错)6.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社会因素。

(错)7.土地没有价值但是有价格,土地价格通过地租表现出来,(对)8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是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基本形式。

居民点 用地规模预测

居民点 用地规模预测

参考文献
• 关于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预测_刘灵辉 (规划指标,回归) • 基于参数法的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预测_以长沙市为例_方威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用地__以湖南省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为例_麻战洪 • 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_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_ 马骥 •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_刘云刚 •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综述_张建 •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_基于湖北仙桃 市的实证_胡贤辉
人口数量与人口生育政策城市规划特殊优惠政策人的选择重大工程项目布局1历史推断法根据居民点用地不同时期扩展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未来每年用地扩展数量据以确定规划期居民点用地规模2规划指标法3分区测算法4模型预测法依据国家标准gb13790对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采取双因子控制即以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来表示分区依次预测扣除区内现有用地潜力估算各区用地增加数汇总后即得全市用地规模应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方法有趋势预测回归预测和线性规划模型预测等1历史推断法根据居民点用地不同时期扩展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未来每年用地扩展数量据以确定规划期居民点用地规模2规划指标法3分区测算法4模型预测法依据国家标准gb13790对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采取双因子控制即以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来表示分区依次预测扣除区内现有用地潜力估算各区用地增加数汇总后即得全市用地规模2规划指标法1历史推断法2规划指标法按历如史惯性计算城市用地年均增加075135km2以2000年该市用地规模13856km2为基准预计20002010将增加75135km22010年用地规模为146011520km2
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民点规模等相关知识回顾 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 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方法 用地规模预测的框架及一般步骤 参考文献 总结

3.1 详细规划-居民点用地规划

3.1 详细规划-居民点用地规划
地下水按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成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其中,对居民点意义重大的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基本上是深入成因,大气降水是其补给的来源,所以潜水位及其动态与地面状况有关。承压水是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受地面影响较小,也不易污染,因此往往是主要水源。
地下水按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成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其中,对居民点意义重大的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基本上是深入成因,大气降水是其补给的来源,所以潜水位及其动态与地面状况有关。承压水是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受地面影响较小,也不易污染,因此往往是主要水源。
反磁力吸引体系布局的原理:组建地区性生产综合体
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的布局,目前在世界各国已有初步的尝试。在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等世界特大城市,尝试了建立反磁力吸引的卫星城。这些卫星城镇功能各异,但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卫星城镇功能的发展看,经历了卧城、半独立的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三个阶段。在卫星城镇发展中,必须防止城镇的不断蔓延,造成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连成一片,达不到预期的反磁力效果。
在居民点规划布局中为了减轻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对生活居住区的危害,一般工业区按当地主导风向应位于居住区的下风向。
分析、确定居民点主导风向和进行用地分布是,特别要注意微风与静风频率。在一些位于盆地或峡谷的村镇,静风往往占有相当比例。如果只按频率大小的主导风向作为分布用地的依据,而忽视静风的影响,则有可能加剧环境污染之害。
避免在强震区别建设城市。一般规定,在地震烈度7度以下,工程建设不需特殊设防;在9度以上地区则不宜选作城市用地。
在居民点规划时,应按照用地的设计地震烈度及地质、地形情况,安排相适宜的城市设施。如在地下有断裂带的地面上,设置100米宽的居住区卫生防护带等。

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

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

1、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9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 ,蔬菜占有量160 kg ,预测到201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2hm ,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2hm ,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2m 和802m ,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 解:(一)、求该地规划年耕地用地需求量。

已知,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9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 ,蔬菜占有量160 kg ,粮播种单产15000kg/2hm ,蔬菜播种单产30000kg/2hm ,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

公式:()()复种指数粮食播种单产人均粮食占有量总人口粮食用地⨯÷⨯= ()()复种指数蔬菜播种单产人均蔬菜占有量总人口蔬菜用地⨯÷⨯=82÷⨯=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所以:粮食用地=(900000×500 kg )÷(2×15000kg/2hm )=15000 2hm蔬菜用地=(900000×160 kg )÷(2×30000kg/2hm )=24002hm又已知,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所以, 经济作物需求耕地为:150002hm ÷0.8×0.2=37502hm综上可知,该地规划年耕地的总需求量=150002hm +2400 2hm +37502hm =21150 2hm(二)、求该地规划年居民点用地需求量。

已知,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90万,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002m 和802m 。

依据公式:人均用地指标城市化水平总人口城市居民点用地⨯⨯= ()人均用地指标城市化水平总人口农村居民点用地⨯⨯=-1 则:村镇人口占地=900000×35%1002m =31502hm城市人口占地=900000×65%×802m =46802hm所以,居民点用地需求量为=(31502hm +46802hm )=783002hm。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本专题论证报告是在充分分析论证城市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和自身的优劣条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从全省和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出发,依据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结合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全县的现状发展基础,把握节约用地和科学合理用地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发展目标及规模,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城市新世纪加快发展的可能,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一、某某市概况某某市位于####中部,东经114°02”;-114°19”;,北纬33°46”;-34°14”;。

东西宽20.87km,南北长57.5km,总面积868.5km2,其中耕地面积100.5万亩,总人口61.37万人。

全县辖****五镇七乡,382个行政村,2292个自然村。

某某市位于333等四地市交汇处,地方铁路某某省铁路和某某省由西向东横贯,**省道、***省道,8***省道,****省道,从境内穿过。

距规划的**高速10公里,某某市位于某某省经济辐射圈之内,发展前景良好。

二、分析与预测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某某省城市化“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发展规划》;3、《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4、《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某某市县城总体规划》。

三、规划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分析与预测某某市全县总面积868.5平方公里,2001年底,全县人口总数为61.37万人,人口密度为707人/平方公里,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5.7万人,农业人口55.7万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8亩。

(一)县域人口增长规模预测2001年底某某市总人口为61.37万人,非农业人口56673人,城镇人口11.1万人,城镇化水平18.1%。

某某市域总人口,1995-2001年变动情况见下表表1某某市域总人口历年变动情况表从总的看来,人口增长速度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同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结合县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速度,确定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5‰,中期人口自然增长率5‰,远期人口自然增长率4‰。

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

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

四、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1、沾溪镇镇区人口规模预测沾溪镇城镇人口基数确定,以现状建成区用地与人口相对应的原则来统计。

根据沾溪镇的实际情况,现状城镇人口基数为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中除包括城市规划区内户籍人口以外,还包括城镇规划区内暂住人口;流动人口不计入城市人口规模。

站溪镇人口用地情况一览表现村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人)合并前村名洋泉湾7.692 3700 洋泉湾、赤光坪、王家湾、小塘伍家洲 6.22 2910 廖家坝、永隆湾、伍家洲九螺坊 3.732 2523 堆洲坪、久河、九螺坊泉水井 5.027 1820 李家巷、山田村双塘 5.74 1849 鸡公塘、石门塘长田坊 4.005 2214 太平、长田坊、邹家湾卫红7.314 3334 刘家坪、福堂湾、肖车塘沾溪8.476 3953 龙湾村、梓楠洲、贺家坪、沾溪杉木村10.119 2774 杉木村、西村、稻田村白沙洲 5.827 1950 石洞巷、殷家洲(1)、人口规模现状规划区范围主要包括沾溪村、石洞港村、殷家洲村、军田冲、春山湾、石桥湾、罗家坪。

现状总人口约为3950人,其中包括非农业人口375人,农业人口2920人,通勤人数500人,流动人口155人。

(2)、镇区人口规模预测参照《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选取综合分析法、指数增长法两种方法对桃江县站沾溪镇镇区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分析。

综合分析法根据人口综合自然增长率以及机械增长数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Pt=P0(1+r)n+P·n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r——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n——预测年限。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至2007年,沾溪镇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2%左右,考虑到城镇未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参照国家制定的人口政策,初步将沾溪镇的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定为12‰,中期定为8‰,远期定为5‰。

居民点布局及用地规划研究

居民点布局及用地规划研究

居民点布局及用地规划研究摘要:人多地少、国土资源非常紧缺是我国人地关系的主要特点。

根据现有国家政策来看,国家将土地作为尤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着手实施“紧缩地根”政策。

从土地市场来讲,既保证经济发展,又同时保证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需要有赖于改善土地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价值。

上升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看则需要“开源”和“节流”并行,各类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和解决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

而农村居民点布局及用地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土地资源;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1我国居民点的概念、类型居民点是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置各类建筑群、街道网、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社会公共设施、绿化系统等的综合地类,也是工商企业、文化教育事业单位集中的地方、劳动力集中的场所。

1.1 居民点体系的发展及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出现农村居民向城镇集聚并改变其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

但其绝不就是放开让农民涌进城。

他是以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为基础的,从而生产、生活方式、观念向城市文明的转变。

城市化的真正含义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他实际上是一个工业、人口集聚过程。

1.2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①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评价。

主要有三种类型:大体合适;稍微滞后型;隐性超城市化型严重滞后型。

在这其中片面倾斜重工业的发展模式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长期形成的城乡户籍制度城乡隔离政策限制人口向城市转移。

②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在目前学术界对城市化道路分类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城市重点论“龙头战略”,中等城市重点论“中间凸起战略“,小城镇重点论“遍地开花战略”。

在这些理论当中,都对小城镇的作用予以了肯定,小城镇就是3万人以上尚未设市建制的县城和镇。

他能够实现农业产业化,连接城乡两个市场,吸收农业劳动力。

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一个金字塔型的。

文章认为我国城市化道路应该走优化布局,改善质量,全面推进和立体发展之路。

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

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

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成为了关乎城市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课题。

合理的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

一、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的重要性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例如,通过合理规划居住用地,可以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拥堵,提高居民的生活便利性;规划商业用地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良好的用地规划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在规划过程中,可以预留出足够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而且,合理的规划能够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不同收入群体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和设施。

二、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规划应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考虑居民的生活习惯、出行方式、文化娱乐需求等。

要提供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创造舒适、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

2、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预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风貌。

4、整体性原则将城镇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综合考虑居住、商业、工业、公共服务等各类用地的相互关系,实现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

三、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的影响因素1、人口因素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是影响用地规划的重要因素。

人口的增长会导致居住用地需求的增加,同时不同年龄段和收入水平的人口对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类型的需求也不同。

2、经济发展因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会影响用地的需求和布局。

土地利用规划第07章居民点用地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第07章居民点用地规划

三、居民点用地
人类住区是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 要物质基础。居民点用地是一种重要的 土地消费形式,一定要以可持续消费观 为指导,合理规划居民点用地,是土地 资源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内容。居民点用地规划的行政管理重点 在于合理地确定居民点用地规模与布局, 协调好居民点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 的关系。
二、居民点的分类(续)
4.1986年设市标准作了较大调整 5.1993年国务院对1986年的设市标 准又作了调整,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则和增加 了考察指标 居民点分类中除划分城乡居民点以外,还有 城镇之别。在我国居民点体系由城市—城镇一 乡村三层次组成,每个层次面未统分。城市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大城市(50— 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 和小城市(<20万人)。城镇分县城和集镇 (建制镇和乡(场)镇)。乡村分中心村、基 5 层村和村落。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一 五”时期国家重点工业项目的陆续完成, 我国城市化进程出现了第一个高峰,全 国城市数量曾达到208个。 1960—1964年我国城市化进 — 程中断,跌人低谷,城市人口比例从1 9.7%急剧下降至14%。 直至1980年城市人口由于自然增 长原因才回升19%的历史最高水平。
二、居民点的分类
至今世界上尚没有统一的城镇划分标 准,一般以人口下限数量、职业构成和 人口密度等指标中的一项或数项为标准 加以划分,但具体数值不具有可比性。 我国城乡居民点划分标准历经数次变动: 1.1955年国务院公布第一个标准 2.1963年国务院修改上述标准 3.1984年撤消人民公社,恢复乡作 为县以下的乡村基层行政单位。国务院 4 第三次颁布设镇标准
32
(二)运输重心法
当投资项目厂址的其他因素基本相同, 运输费用作为厂址选择的重要因素,可 用重心来选择厂址。以原材料运输费用 为例,设某项目所需的多种原材料由各 地供应,已知各原材料产地在某段时间 内(如1年)的供应量为Q;各原材料 产地的相互位置为已知,并把它们标明 在直角坐标图上,根据坐标公式可计算 得“重心坐标”位置,此点的运输费用 最小。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预测方法[汇总]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预测方法[汇总]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二)、土地利用历史变化趋势(三)、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四)、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效益(五)、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开发利用潜力二、要求1、收集有关资料。

2、核实各类土地面积。

3、注意与有关专题研究的内容相协调、相衔接。

主要分析方法有动态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一、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案例:根据1996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汇总, 全省(广东省)土地总面积1797.52 万公顷, 其中,已利用土地1671.22 万公顷, 土地利用率为92.97%。

土地利用现状如下:1. 农用地全省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等农用地面积共1527.40 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84.97%。

①耕地。

含灌溉水田、旱地和菜地等, 共327.22 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8.20%。

其中, 灌溉水田223.90 万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68.42% ; 旱地86.51 万公顷, 占26.44% ; 菜地3.71 万公顷, 占1.14% ; 其它13.1 万公顷, 占4.0%。

②园地。

包括果园、桑园、茶园、热作园等, 共78.96 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439% 。

园地中以果园和热作园为主, 其中果园57.09 万公顷, 占园地面积的72.30% , 全省各地均有分布。

热作园11.47 万公顷, 占园地面积的14.53%, 主要分布在粤西的湛江和茂名两市。

桑园主要分布在西江和北江流域茶园主要在山区。

③林地。

林地是本省面积最大的用地类型, 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

林业部门统计面积为1083.6 万公顷,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1032.3 万公顷。

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6.3%。

④专用牧草地。

共 2.83 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0.16%。

⑤水面。

包括淡水产养殖、水库、河流、湖泊、坑塘水面等共86.09 万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4.79%。

2. 建设用地全省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水工用地共143.82 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00%。

3.1 详细规划-居民点用地规划

3.1 详细规划-居民点用地规划

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
从卫星城镇功能的发展看,经历了卧城、半独 立的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三个阶段。在卫星城镇 发展中,必须防止城镇的不断蔓延,造成中心城市 与卫星城镇连成一片,达不到预期的反磁力效果。
北京卫星城圈层示意图
资料来源:/k/2009-8/1555767.html
在居民点规划布局中为了减轻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 对生活居住区的危害,一般工业区按当地主导风向 应位于居住区的下风向。
气候条件
分析、确定居民点主导风向和进行用地分布是, 特别要注意微风与静风频率。在一些位于盆地或峡 谷的村镇,静风往往占有相当比例。如果只按频率 大小的主导风向作为分布用地的依据,而忽视静风 的影响,则有可能加剧环境污染之害。
地震
避免在强震区别建设城市。一般规定,在地震 烈度7度以下,工程建设不需特殊设防;在9度以 上地区则不宜选作城市用地。
在居民点规划时,应按照用地的设计地震烈 度及地质、地形情况,安排相适宜的城市设施。 如在地下有断裂带的地面上,设置100米宽的居住 区卫生防护带等。
矿藏
矿藏的分布与开采,影响到居民点用地的选择 和城市布局的形态。在居民点规划中,要查清矿藏 的分布并预测其开采量,确定开采的延及范围,这 是居民点布局的一大重要依据。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按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成上层滞水、 潜水和承压水三类。其中,对居民点意义重大的主要 是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基本上是深入成因,大气降水 是其补给的来源,所以潜水位及其动态与地面状况有 关。承压水是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受地面影响 较小,也不易污染,因此往往是主要水源。
水文地质条件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的,可以建镇;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

城镇总体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实例一、人口与城镇化现状分析(一)镇域现状人口1、户籍人口数截至2012年底,XX镇户籍人口总数共31059人,其中户籍农业人口28761人,户籍非农业人口2298人,户籍户数共8321户,户均人口3.73人。

2、登记暂住人口截至2012年底,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共154人。

3、镇域人口总数截至2012年底,XX镇域总人口共31213人,其中户籍人口31059人,全镇登记外来暂住人口数共154人。

XX镇历年人口变动情况一览表(单位:人)资料来源:XX派出所(二)镇区现状人口至2012年底,XX规划镇区范围内共有人口约0.6万人。

其中:1、XX居委人口2298人。

2、登记外来暂住人口154人。

3、镇区周边与镇区呈连片发展、联系紧密的部分自然村人口(包括XX村、^),约3500人。

二、镇域人口规模预测(一)镇域户籍人口增长预测XX镇户籍人口数据具有较好连续性,假定户籍迁入迁出制度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影响户籍人口增长外部环境不发生较大变化,我们采用多种数学方法对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综合确定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1、线性回归模型P t = a + bt 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线性回归公式:P t = 321.43t -614695.73根据线性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6万人,2030年为3.78万人。

2、对数回归模型P t = a*Ln(t) + b 式中 P t:第t年末的人口 t:年份将2003-2012年的户籍人口资料输入EXCEL软件,通过软件的趋势分析功能,建立人口与时间变化之关的对数回归公式:P t = 645305.51*Ln(t)–4876743.35根据对数回归公式,预测XX镇户籍人口2020年为3.46万人,2030年为3.78万人。

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

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规 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规划成果总结
城镇体系规划
通过规划,形成了等级规模 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 布局有序的城镇体系,推动 了区域协调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
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和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了土 地利用效率,保障了城镇发 展的用地需求。
1 2
城镇化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人口规模不断 扩大,对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长。
土地资源稀缺
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尤其是优质耕地资源稀缺,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
3
人地关系失衡
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空间被压缩,人 居环境恶化,人地关系失衡问题日益严重。
规划目标与原则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和交通效率。
推动智能交通发展
鼓励采用智能交通技术和设备,提高交通管 理和服务水平。
公用设施用地规划
保障公用设施用地需求
根据城市公用事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公用设施用地。
提高公用设施服务水平
通过优化布局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提高公用设施的服务 水平。
PART 05
城镇居民点用地规划实施 保障措施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政策保障
制定完善的用地政策
明确用地性质、规模、布局等要求,为规划实施提供政策依据。
加强政策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方式,向公众普及用地规划政策,提高公众的 认知度和参与度。
强化政策执行

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

人口和用地规模预测

第二部分:六安市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2011—2020)第一章六安市总人口规模预测一六安市人口现状⑴全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561170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95344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41739人,下降5.74%,年平均下降0.59%。

全市普查登记的户籍人口为711844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66036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514798人,增长7.80%,年平均增长0.75%。

⑵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739089户,家庭户人口为536476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1人减少0.43人。

⑶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61086人,占50.98%;女性人口为2750615人,占49.02%。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12下降为104.02。

⑷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93514人,占17.70% ;15-64岁人口为4020557人,占71.65%;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7630人,占10.65%。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0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49个百分点。

⑸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4361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53873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23603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69686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374人上升为434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6042人上升为960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3472人上升为3984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9285人下降为30238人。

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

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

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作者:赵彤彤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4年第01期摘要:本文首先结合自然增长法和趋势分析预测出茌平县2015年人口总数,在此基础上,根据规划、城镇化率等影响农村居民点规模的因素,对2015年茌平县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进行了预测,为下一步茌平县进行土地整治潜力测算提供数据支持,是统筹城乡用地、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茌平县0 绪论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政府制定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以及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构成建设用地的主体之一,因此做好农村居民点的规模预测和布局,对于是耕地保护、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居民点用地(rural settlement area)是指不设镇建制的集镇和村庄居民点用地[1]。

具体说来是建制镇以下的乡和村,以及零散农户、工副业生产、畜圈和晒场等生产设施占用的土地,也包括村内村旁树木和村内道路占地 [2]。

1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1.1 茌平县概况茌平县位于黄河下游鲁西平原,为聊城市辖县,系山东省改革开放试点县。

地处北纬36°22′~36°45′,东经115°54′~116°24′。

东邻齐河县,西接聊城市市政府所在地东昌府区和临清市,南连东阿县,北靠高唐县。

县域面积112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0万。

西南距聊城35公里,距离山东省省会济南75公里。

2009年茌平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2390.08公顷,而全县的总农村人口为51.45万人,人均占地240.82平方米,严重超出农村建设用地标准。

1.2 数据来源本文大部分数据来源于《聊城年鉴》(2001-2010),《茌平县统计年鉴》以及茌平县人民政府网站,茌平县农业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
• 客观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规模经济、 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会历史 和政治条件 • 主观因素:人口数量与人口生育政策、城市 规划、特殊优惠政策、人的选择、重大工 程项目布局
三.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方法
按历如史惯性计算,城市用地年均增加0.75~1.35km2,以2000年 用地规模138.56km2为基准,预计2000—2010将增加7.5~13.5km 2010年用地规模为146.01~152.0km2. 根据居民点用地不同时期扩展数据加以分析确定未来 1、历史推断法 每年用地扩展数量,据以确定规划期居民点用地规模
间接预测:主要运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的驱动因素来预测未来的用地规模,如通 过预测人口再结合各种用地法规和标准的 人均用地指标得到总的用地规模,多元统 计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 但是,无论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模型,这 两类方法都必须基于历史数据,因此不可 避免地存在如下两方面的不足:默认平均的 即理想的,默认历史的即未来的。在实际 拟合过程中,多数研究方法都试图达到误 差最小,这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也默认了 解释力最强的模型即是未来的趋势,这不 符合城市化的非线性特征。
总结
通过对用地规模的预测,不难发现用地 规模预测和人口、人均用地,GDP等因素密 切相关。在人口定量化的过程中常采用主 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分 析方法。研究视角和方法也趋于多元化, 不在单纯从趋势外推和历史数据考虑。
谢谢观赏
2 2、规划指标法 、规划指标法
依据国家标准GB137—90对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 用地指标采取“双因子控制”,即以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和允许调整幅度来表示 分区依次预测,扣除区内现有用地潜力,估算各区用 地增加数,汇总后即得全市用地规模
3、分区测算法
4、模型预测法
应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方法有趋势预测、回归预测 和线性规划模型预测等
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
--民点规模等相关知识回顾 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 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方法 用地规模预测的框架及一般步骤 参考文献 总结
一.中国居民点分类体系图(回顾)
城市 城市居民点 特大城市---人口大于100万人 大城市----50万~100万人 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 小城市---小于20万人 县城 建制镇 集镇
预测方法的探讨
核心无非是直接预测和间接预测两类方法。 直接预测:其基本思路是运用以往的土地利用 数据和变化特征,假定其符合类似的时间趋势 或转换规则,通过拟合模型中的各种参数对未 来土地利用进行预测,如指数增长模型等时间 序列模型以及CA和多智能体方法—不过后两种 方法在转换/决策规则的确定上往往已经参考了 很多其他驱动因素,故并非严格的直接预测;
居 民 点
农村居民点
城镇
中心居民点
一般居民点(基层村、自然村)
居民点规模相关内容
■居民点规模具有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活动规模和 辐射规模。 ■由于居民点用地规模(F)为居民点人口规模(P)和 人均居民点用地标准(N)的函数,即 F=f(P●N) 可以用P和N间接预测居民点未来用地规模,也可以 用相应方法(如用地指标法和数学模型法)直接预测。 ■居民点人口规模存在三种计算标准: (1)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2)城市行政辖区人口 数量(3)城市建成区人口数量。 ■居民点用地规模分为:建成区用地规模、城市规划 区用地规模和城市行政管辖区用地规模。
参考文献
• 关于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预测_刘灵辉 (规划指标,回归) • 基于参数法的物流园区用地规模预测_以长沙市为例_方威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用地__以湖南省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为例_麻战洪 • 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_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_ 马骥 •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_刘云刚 • 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力研究综述_张建 •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_基于湖北仙桃 市的实证_胡贤辉
四.用地预测的理论框架
预测的一般步骤
• 确定所在区域城市人口
式中,yn预测年份的城市人口数,y0预测基年的人口数,n时间段,m年 自然增长率,k年机械增长率,m+ k年综合增长率。
• 确定研究城镇节点的城市人口 • 根据城镇人口与城镇 建设用地的关系确定研 究对象的用地规模
built表示建成区面积,P表示非农业人口 数,a,b为常系数,E为随机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