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西东。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失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能见到阳光。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臵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宝贵。

”其言之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烟雾都散净了,天空和远山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完整word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晋朝太元年间,武陵的居民以捕鱼为生。

一次,他们沿溪而行,迷失了方向。

突然,他们发现了一片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间没有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让渔民们感到非常惊异。

他们继续前行,想要穷尽这片林子。

林子尽头,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仿佛有光芒。

他们离开了船,走进了洞口。

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但是走了几十步之后,突然变得开阔起来。

这里土地平坦,房屋整齐,有优美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林。

道路纵横交错,鸡犬相闻。

这里的男女穿着和外人一样,黄发垂髫,看起来非常快乐。

他们看到渔民,非常惊讶,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渔民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村民们就邀请他们回家,设宴招待。

村里的人听说有外来的人,都来问讯。

他们自称是先祖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带着妻子和同乡来到这个荒凉之地,再也没有出去过,与外人隔绝。

他们被问及现在的时代,却不知道汉朝、魏晋时期的事情。

他们详细地讲述了他们所知道的一切,让人们感到惊叹。

其他人都邀请他们到家里,招待他们。

过了几天,他们告别离开了。

这些人说:“这件事不足为外人道。

”他们离开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开始了旅程。

到了郡城,他们向太守报告了这件事。

太守派人跟随他们的指引,但是却迷失了方向,无法找到桃花源。

南阳的XXX是一位高尚的士人,听说了这件事情,很想去一探究竟。

但是他最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因为他病逝了,后来也没有人再问津这个桃花源了。

在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打渔为生的人,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这景色感到十分惊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

(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初二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初二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

初二下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及翻译《木兰辞》【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马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翻译】织布机的声音唧唧作响,木兰在窗前织布。

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到木兰的叹息。

问她在想什么,问她在回忆什么。

她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回忆什么。

昨晚她看到了征兵的告示,可汗在大规模征兵,军书有十二卷,每一卷上都有她父亲的名字。

她父亲没有成年的儿子,木兰没有哥哥,她愿意去买马和马具,从此代替父亲出征。

她在东市买了一匹好马,在西市买了马鞍,在南市买了马勒,在北市买了马鞭。

早晨告别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到父母呼唤她的声音,只听到黄河的流水声。

早晨离开黄河,晚上到达黑山,听不到父母呼唤她的声音,只听到燕山的战马嘶鸣。

她跋涉千里去打仗,像飞一样越过关山。

北方的寒气传来金柝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耀着铁甲。

将军在百战中死去,壮士十年才归来。

她回来见皇帝,皇帝坐在明亮的大厅里。

她得到了十二次的奖赏,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可汗问她想要什么,木兰不需要尚书郎的职位,她只希望骑上千里马,送她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出城去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正在梳妆;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正在磨刀准备宰杀猪羊。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解释、翻译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解释、翻译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解释、翻译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解释、翻译《马说》原文+解释+翻译+重点问题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解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2.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解释: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因此。

虽:即使。

名:名贵的。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祇(zhǐ):只是。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

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

以:用。

称:著称。

翻译: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3.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

解释: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吃一顿;食,吃。

或:有时。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翻译: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4.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解释:食马者:食,通“饲”,喂。

其:指千里马,代词。

翻译: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5.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解释:是:这样,指示代词。

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汇总

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汇总

00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 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

八下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加注释《论语》十则孔子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此句意为:学习了知识并时常复习它,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释】孔子说:复习旧知识并从中悟出新的道理,这样的人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3.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注释】孔子说:知道的人不如爱好的人,爱好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孔子说:不到愤懑的时候不启发,不到困惑的时候不点拨。

如果举一个例子,不能推知其他三个,就不再教导了。

6.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注释】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感到厌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

8. 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注释】孔子说:我曾经整天思考,但不如片刻所学到的东西。

9.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

智慧的人善于变通,仁德的人内心宁静。

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0.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释】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德的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宁愿牺牲生命也要完成仁德。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完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释及翻译

(完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注释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注释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注释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1.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 - 396)。

2. 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

3. 缘:沿着,顺着。

4.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5. 异之:对这种景象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6. 穷:尽,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7. 林尽水源: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

8.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9.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才,仅仅、只。

10.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11. 俨然:整齐的样子。

12. 属:类。

13.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

交通,交错相通。

14.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5. 悉:全,都。

16.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7. 乃:于是,就。

18. 具:详细。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原文+译文)三峡(作者:郦道元)【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之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船这样快啊。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这里)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趣味无穷)啊。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异常凄惨悲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就凄凉得令人眼泪打湿衣裳。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篇古诗文+译文(超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1篇古诗文+译文(超全)001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其翻译

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烟雾都散净了,天空和远山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是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飞奔的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茂密碧绿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意,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冷冷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不住地啼。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见到阳光。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小船)随着江流飘行,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苍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互比高远,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风尘烟霭全部散尽,天空与山峰显露出同样清澄的颜色。

让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任凭它或东或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水路,奇峭的山峰奇异的流水,天下独一无二。

江水全都呈现出一片青苍之色,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动的鱼和细细的卵石,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两岸夹峙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耐寒常青的树木。

山依恃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

争着向高处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千百座峰峦。

泉水冲击着石块,发出泠泠的声响;好鸟彼此和鸣,织成嘤嘤的谐美旋律。

蝉儿则无休止地鸣叫不停,猿猴则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在仕途上鹰一般冲天直上的人,望一眼这么美的峰峦就会平息热衷名利的心;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遮蔽天日,即使白天也像黄昏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会漏下一些光斑。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21《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漂浮,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词句注释: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漂浮: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亮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假设:好似。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好像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八年级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

八年级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文言古诗文及译文《桃花源记》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打鱼作为职业。

他沿着溪水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他遇到了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地上)花草新鲜美好,落花繁多。

渔人对这种景象感到很诧异。

又向前划去,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在那里)就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从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中)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这中间(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的人)看见渔人,就非常吃惊,问他从哪里来。

(渔人)详细地回答他们。

(那里的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备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村里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这个渔人一件件向(桃花源中的人)讲述自己知道的事情,(他们)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的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渔人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开。

这里面的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在路上)处处做记号。

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访太守,报告了这些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了路,再不能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位志向高洁的名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

没有实现,不久就患病去世了。

以后就再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小石潭记》自小山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流水声,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我)心里为之高兴。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

八下文言文及注释以下是八年级下册部分文言文及其注释,以供参考:1.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全,都。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天下独绝:极顶,最。

急湍甚箭:湍,急流。

甚,胜过,超过。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

在昼犹昏:犹如,如同。

疏条交映:互相掩映。

游人虽未盛:虽然。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2.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亦不详其姓字:知道。

闲静少言:安静。

不慕荣利:羡慕。

忘怀得失:在意。

环堵萧然:房屋四壁如一堵堵墙环绕。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箪瓢屡空:盛饭的箪和舀水的瓢都经常是空的。

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3. 《马说》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匹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是马也,虽善饮者而不能尽其意:这样的马,即使有好酒的人也难以尽情驾驭它。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英特的素质不能从外部表现出来。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

安求其能千里也:(又)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爱好,喜爱。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手自笔录:亲手抄写。

弗之怠:不放松抄写工作。

走送之:给跑腿,给送书。

录毕,走送之:抄写完毕,跑着给送去。

或遇其叱咄: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就更为恭顺。

益恭:更恭敬。

5. 《小石潭记》水尤清冽:格外地。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斗折蛇行:(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像蛇一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咬合在一起。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 《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给亭子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之,代词,“它”。

太守自谓也,省略句,“谓”后省略宾语“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古诗词6《小石潭记》柳宗元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词句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近,靠近。

岸,岸边。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皆:全,都。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下,向下照射。

布:照映,分布。

澈,穿透,一作“彻”。

20.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

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1.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

俶尔,忽然。

22.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翕:迅疾。

2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明灭可见,若隐若现。

灭,暗,看不见。

24.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差互,互相交错。

25.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悄怆,忧伤的样子。

邃:深。

26.以其境过清: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

以,因为。

其,那。

清,凄清。

27.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就离开了。

居,待、停留。

乃,于是……就。

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

去,离开。

28.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9.龚古:作者的朋友。

30.宗玄:作者的堂弟。

31.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隶而从,跟着同去的。

隶,作为随从,动词。

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

小生,年轻人。

翻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

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

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7《岳阳楼记》范仲淹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词句注释:1.记:一种文体。

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

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念)。

2.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

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本文末句中的“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点明作文的时间。

3.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任岳州太守。

滕子京,名宗谅,子京是他的字,范仲淹的朋友。

谪守,把被革职的官吏或犯了罪的人充发到边远的地方。

在这里作为动词被贬官,降职解释。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做郡的长官。

汉朝“守某郡”,就是做某郡的太守;宋朝废郡称州,应说“知某州”。

巴陵郡,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这里沿用古称。

“守巴陵郡”就是“守岳州”。

4.越明年:有三说,其一指庆历五年,为针对庆历四年而言;其二指庆历六年,此“越”为经过、经历;其三指庆历七年,针对作记时间庆历六年而言。

5.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政,政事。

通,通顺。

和,和乐。

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6.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百,不是确指,形容其多。

废,这里指荒废的事业。

具,通“俱”,全,皆。

兴,复兴。

7.乃:于是。

8.制:规模。

9.唐贤今人:唐代和当代名人。

贤,形容词作名词用。

10.属(zhǔ):通“嘱”,嘱托、嘱咐。

予:我。

作文:写文章。

以:连词,用来。

记:记述。

11.夫:那。

胜状:胜景,好景色。

12.衔:包含。

13.吞:吞吐。

14.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汤汤,水流大而急。

15.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际涯,边。

(际、涯的区别: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

16.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晖,日光。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1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此,这。

则,就。

大观,雄伟景象。

18.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备,详尽,完备。

矣,语气词“了”。

之,助词,的。

19.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20.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潇水是湘水的支流。

湘水流入洞庭湖。

南,向南。

极,尽,最远到达。

21.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22.多:大多。

会:聚集。

2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到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情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览,观看,欣赏。

得无……乎,大概……吧。

24.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

下文的“至若”,同此。

“若夫”近似“像那”。

“至若”近似“至于”。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5.开:(天气)放晴。

26.阴,阴冷。

27.排空,冲向天空。

28.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辉,日光。

29.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岳,高大的山。

潜,隐没。

形,形迹。

30.行:走,此指前行。

31.樯(qiáng)倾楫(jí)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樯,桅杆。

楫,船桨。

倾,倒下。

摧,折断。

32.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冥冥,昏暗的样子。

33.则,就。

有:产生……的(情感)。

3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去,离开。

国,国都,指京城。

忧,担忧。

谗,谗言。

畏,害怕,惧怕。

讥,嘲讽。

35.萧然:凄凉冷落的样子。

36.感极,感慨到了极点。

而,连词,表顺接。

37.至若春和景明:至于到了春天气候暖和,阳光普照。

至若,至于。

春和,春风和煦。

景,日光。

明,明媚。

38.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

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39.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面光色交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

一,一片。

万顷,极言其广。

40.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指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游泳,或浮或沉。

游,贴着水面游。

泳,潜入水里游。

41.岸芷(zhǐ)汀(tīng)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芷,香草的一种。

汀,小洲,水边平地。

42.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43.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或,有时。

长,大片。

一,全。

空,消散。

44.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45.浮光跃金: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

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有些版本作“浮光耀金”。

46.静影沉璧: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

这里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

沉璧,像沉入水中的璧玉。

47.互答:一唱一和。

48.何极:哪有穷尽。

何,怎么。

极,穷尽。

49.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旷,开阔。

怡,愉快。

50.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

宠,荣耀。

辱,屈辱。

偕,一起,一作“皆”。

51.把酒临风: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