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依恋

合集下载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依恋发展的阶段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依恋发展的阶段

山东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依恋发展的阶段如前所述,在乳儿后期,依恋开始建立。

随着婴儿期的到来,依恋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婴儿期依恋的发展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依恋发展的后两个阶段。

1.依恋关系明确期(7~12个月至24个月)在此阶段,婴儿对于特殊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

由于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此点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当有安全需要时,又返回看护人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

此阶段的婴儿不但形成了分离焦虑──离开照看者时感到不安,而且形成了陌生焦虑──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

他们以反抗、紧握、恐惧等对待与亲人分离。

2.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2岁以后,婴儿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

例如他现在能够忍耐父母迟迟不给予注意,也能够忍耐同哥哥、姐姐或同电话铃声和家务竞争注意的需要,还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他相信父母将会返回。

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学科重要考点归纳十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点62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①背景:封建的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②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③影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考点63洋务运动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影响①背景:面临内忧外患,出现洋务派和顽固派;②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③时期:19世纪60-90年代④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⑤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⑥历程: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

⑦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⑧失败根本原因:只引进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⑨积极作用:a.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婴幼儿依恋理论

婴幼儿依恋理论

婴幼儿依恋理论依恋是对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联系,从婴儿的角度看,与安全的需要有关。

新生儿和婴幼儿早期处于一种无助状态,生存的本能让他们寻找保护者。

依恋是他们天生的行为,为的是唤起注意,使一个依恋对象能留在身边,在危险和不安全情境下提供保护作用。

当婴儿焦虑啼哭之时,母亲适切的响应,例如温柔的怀抱,或慈爱的笑容,能帮助他疏导冲动的情绪,减少痛苦不安的感受,让他感到被爱和安全。

这种母婴之间的交流是母亲和孩子之间联系的情感纽带,它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关系。

妈妈对孩子的爱抚、亲吻和晃动都是在履行一个母亲的职责——教会孩子去爱。

婴儿通过这个情感纽带感受和理解了母亲的爱,并得到他们成长与发展所需要的保护、支持和舒适,这样有助于婴儿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和自我信任感,能在孩子心里形成安全感,婴儿和母亲之间也会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系。

婴儿依恋的主要对象是母亲,但也有可能是其他照顾者。

近来的研究显示,父亲和其他固定的照顾者也可能成为婴儿依恋的对象。

2 依恋理论产生的背景2.1罗猴实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著名动物心理学家Harry F. Harlow从 1958 年到 1966 年做了一系列的罗猴实验,研究依恋关系会对婴儿产生什么影响。

在实验中他们发现,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被养育,生后孤独长大的猴子,行为十分反常。

它们不具备与其他罗猴进行很好相处的能力,缺乏性兴趣,如果当了妈妈也不知道护理、保护孩子,有的会虐待甚至丢弃自己的孩子。

如果用一个合适替代物来代替母亲时,小猴子会和这个替代物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依恋关系,得到正常的发展。

他们做了两个代理妈妈:一个是铁丝缠绕的“金属母猴”,胸前安置了橡皮奶头,可以让幼猴吃到奶,另一个是柔软的、温暖的没有奶瓶的“绒布母猴”。

实验结果发现幼猴大部分时间是依偎在温暖的“布母猴”身旁,只有在饥饿时才跑到“金属母猴”那里去进食[1]。

在另一个实验中,Harlow把一个木制的大蜘蛛放进笼子里,幼猴显得十分紧张,“布母猴”喂养的小猴会立刻跑到“母亲”身边,紧紧地抱住她,似乎找到一个安全的依靠。

依恋的心理名词解释

依恋的心理名词解释

依恋的心理名词解释依恋是指人们对于与他人的情感关系的愿望、感受和行为反应。

它是人类在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对于个体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依恋既是人类天生的需求,也是人际关系中的核心基础之一。

一、依恋的起源依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婴幼儿期。

在婴幼儿期,个体对于满足生理需求、获得安全感和情感满足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

通过亲子关系的建立,婴幼儿形成了与主要照顾者的特殊依恋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原初依恋。

二、依恋的类型依恋的类型可以通过研究者约翰·鲍尔比的分离焦虑实验进行划分。

根据该实验的结果,人们将依恋分为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三种类型。

安全依恋的个体对于亲密关系持有积极而健康的态度。

他们能够向主要依恋对象寻求安慰和支持,并且在情感上感到安全和稳定。

这种依恋类型通常源于婴儿和主要照顾者之间的良好互动,以及后续的积极亲子关系。

回避依恋的个体通常对亲密关系持有冷漠、疏离或回避的态度。

他们倾向于自给自足,避免依赖他人,并且对于情感表达持保留态度。

这种依恋类型可能源于婴幼儿时期缺乏关爱与安全感,或者是主要照顾者不可靠的关系模式。

焦虑依恋的个体对于亲密关系持有依赖、不安全的态度。

他们对于他人的需求和期待有着强烈的控制欲,容易担心被拒绝、被遗弃或失去亲密关系。

这种依恋类型的来源可能是由于婴幼儿期主要照顾者的不可预测和不一致的反应,导致个体无法建立稳定的情感依托。

三、依恋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依恋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安全依恋与较好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有关,使个体能够积极建立和维护健康的关系。

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则与较高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可能导致负面情绪和无助感增加,难以有效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成年阶段,个体的依恋类型会对他们的恋爱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安全依恋的个体更容易建立稳定和满意的恋爱关系,他们在沟通、支持和信任方面表现更出色。

而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的个体则可能出现恋爱冲突、人际不信任和情感不稳定等问题。

依恋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依恋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依恋的名词解释心理学依恋:幼儿对其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特别是母亲的爱与信任。

当一个孩子很小时,他们便开始依恋那个给予他们无限关怀的人--母亲。

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依恋,所以婴儿的潜意识里已经产生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种爱与友情有些不同,是单纯的、绝对的、义无返顾的,是完全没有条件的。

换句话说,只要妈妈在身边,我就会感到温暖;只要妈妈在身边,我就能得到保护。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婴儿也像成年人一样需要温暖,需要被保护。

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喜怒哀乐,但他们更加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而母亲,可以为他们挡住大部分风雨,让他们感觉到安全,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是有人关心的,有人疼爱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学会独立,独立去面对各种事物,独立去处理各种问题,独立去选择未来的路。

随着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还会自主地选择亲密伙伴。

那些年龄大的哥哥姐姐,往往就成了孩子最好的朋友。

在父母身边时,他们要么呼之即来,要么挥之即去;但是,他们心目中的“第一位”永远是他们的妈妈。

一旦离开妈妈,他们马上就会找妈妈。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在刚开始时很依赖妈妈,过几天后,又会因为爸爸或者其他原因离开妈妈,然后又哭闹不止,闹个不停。

对于那些过早失去妈妈的孩子,他们最初的感情体验是在爸爸身上获得的,比如送礼物给奶奶等非血缘性行为表示出来的拒绝均证明女孩曾遭受挫折并且具备较低的不安全型依恋类型(回避型)。

所谓依恋,简言之,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个人互相区别辨定的欲望及向彼此靠近的倾向。

它包括日益扩展的对另外个人的参照标准的形容词化描述——她是谁?哪些东西使你感兴趣?…?每次成功都鼓舞你抓住下一次机遇(…)什么叫做困难?(…)何时才适合求助……将新异刺激纳入规范集合,称作依附/寻觅模式。

也许你发现旁边座位上坐着一位陌生的妇人,她今晚似乎穿戴整齐,却总用帽衫盖头遮脸…总想摸黑溜进厨房偷吃点剩饭菜。

甚至连计算器都拿错!(这真令人讨厌)你决定走动一番!为什麽呢?下班後窝著超级痛苦呀!(…)听到公司广播操音乐背景声响起,电视传来熟悉节奏「啦啦啦」……如果我现在就死掉多好!…也许这种现象也存在於我们对家人及情人的感情中,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瞭解各种层面的依恋情结及发现解决办法。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依恋的类型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依恋的类型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精讲:依恋的类型最广泛使用的评价依恋类型的方法为"陌生情境"技术。

最先使用它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她通过对婴儿的依恋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型(约占20%)为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

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

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B型(约占70%)为安全型,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

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

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

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

C型(约占10%)为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

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婴儿属于哪种依恋类型,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及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在其他方面的行为。

例如B型儿童倾向于和父母有良好关系。

他们更常遵守一些规则,也更愿意学习新的东西。

这些儿童也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C型儿童则经常用焦虑和反抗来对付父母的帮助。

他们很难从父母的经验中得到教益。

如果母亲刚刚返回,这些儿童也许用尽所有时间在同母亲生气和亲昵之间交替,而不是同母亲玩。

A型儿童似无特殊问题,但是因为他们的被动性,也许使父母在某些方面对他们丧失信心。

这样的区别一直延续到学龄期。

B型儿童喜欢直接同教师接触,他们发现,直接接触可以引起教师的注意。

A型和C型则频繁地请求帮助,但很少对得到的感到满意。

其中A型和C型寻求注意的方式不同:C型显示长期的抱怨;A型则间接通过羊肠小道接近教师,他们总是被动地等待教师通知。

依恋名词解释

依恋名词解释

依恋名词解释依恋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在关系中表现出的一种情感和行为模式。

依恋理论最早由约翰·鲍威尔·鲍林和玛丽·安斯沃斯·安斯沃斯提出,后来由其他心理学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以下是对依恋的解释。

依恋是指一个人对于他人的依赖和信任,以及对于与他人的情感联系的关注和渴望。

依恋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通常从婴儿期开始发展,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

依恋行为包括求助、寻求安慰、依赖、亲近、寻求亲密关系等。

依恋关系通常形成在亲密关系中,例如父母与子女、伴侣间的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在婴幼儿期,父母的关爱和支持对婴儿的依恋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依恋关系培养了婴儿对信任和安全感的需求,有助于其建立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依恋分为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回避依恋和焦虑依恋等几种类型。

安全依恋是指个体对于他人的依赖和信任感,能够与他人建立健康和稳定的亲密关系。

不安全依恋则多表现为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敌意,通常是由于早期的伤害和忽视所导致。

回避依恋在面对亲密关系时往往避开和回避,表现出疏离和冷漠的态度。

焦虑依恋则具有过度依赖和忧虑的特点,对于他人的远离和分离有着强烈的恐惧。

依恋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助于个体的自尊发展、自我探索以及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建立。

相反,不良的依恋关系可能导致个体的自我怀疑、焦虑和沮丧等心理问题。

此外,个体对他人的依赖和信任程度也会影响其在社交关系和工作中的表现和满意度。

对于那些存在依恋问题的个体,依恋理论也提供了治疗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通过建立和破坏模式、倾听和理解的方式,帮助个体重新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提高他们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此外,依恋治疗还包括个体对于早期伤害和忽视的回忆和处理,促进个体对于自身依恋模式的认识和改变。

综上所述,依恋是个体在关系中表现出的一种情感和行为模式。

依恋关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不良的依恋关系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一、幼儿依恋的意义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

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

为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依恋感,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依恋的类型及行为特点Ainsworth与同事(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③不安全依恋,矛盾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

回避型依恋与矛盾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传统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

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及教师的引导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幼儿社会教育 依恋名词解释

幼儿社会教育 依恋名词解释

幼儿社会教育依恋名词解释一、依恋的概述:(1)名词解释: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婴幼儿通过依恋行为表达依恋关系。

依恋行为主要表现为微笑、哭啼、吮吸、抓握、依偎、跟随等。

(2)特征:※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如婴儿期更容易对父母形成依恋,学前期更容易对同伴产生依恋。

依恋行为,是指幼儿与照料者之间情感联系相关的各种行为,并提示必须确保与被看护者的密切接触,提供安全和舒适,以及有一个可供实施探究行为的地方。

亲子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依恋安全感的建立非常有助于儿童积极、愉快情绪情感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儿童形成对他人的同情感,并对儿童自信心自尊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

由于婴儿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模式不同,依恋有不同的类型。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早期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淡漠型依恋、缠人反抗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陌生情境测验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

回避型依恋与反抗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混合型依恋表现出前两者的混合行为,被看作是最不安全的类型。

由于以上差别,研究者将安全型依恋视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把其他三种依恋视为消极、不良的依恋。

研究发现,早期属于安全依恋型的幼儿4岁时被学前班教师评定为自尊心强、交际能力强、受欢迎、富有同情心等;非安全型的孩子则是孤独的、与他人无联系的、不团结的、易发脾气的[3]。

张文新发现在一岁时被划为安全型依恋的幼儿较不安全型幼儿能在以后社会能力和认知方面如自我认知、社交能力、好奇心、问题解决的坚持性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142304004 心理1403班陈小莺1、依恋的定义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是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婴儿在不高兴时会趋近这个人,在陌生人引起焦虑时,婴儿喜欢得到这个人的照料,如果强迫同这个人分离,婴儿会表示不满。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2、依恋的发展依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主要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养育条件的存在是依恋形成的首要前提,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依恋形成于婴儿6-8个月,分离焦虑和怯生的出现是依恋形成的标志。

2.1依恋发展的阶段(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前依恋期➢出生~2、3个月➢以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的发展为标志—婴儿从出生起开始用哭泣信号来发动与他人的联系—第二个月开始则用微笑来进行联系➢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所有人与婴儿接触,如拥抱、与他说话,都能引起他兴奋➢未形成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3~6个月➢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种反应则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应更少,但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依恋关系确立期➢6个月~3岁➢开始对母亲依恋,出现分离焦虑—母亲离开时,开始通过哭喊表示抗议(视频)—母亲在时,则安心地玩,探索环境,将其作为安全基地➢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4)伙伴关系阶段➢依恋关系成熟期➢3岁以后➢能理解分离的原因,容忍与母亲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越来越主动进行各种接触,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2.2依恋理论每种依恋理论都对依恋的基础和相关行为有不同的看法。

幼儿依恋概念

幼儿依恋概念

幼儿依恋概念
幼儿依恋概念一直是心理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依恋的形成始于幼儿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依恋是一种情感联系,通过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亲密互动建立起来,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依恋关系的质量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为幼儿提供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其能够更好地探索世界和建立人际关系。

相反,一个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则可能导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父母和照顾者在幼儿期的陪伴和关怀至关重要。

幼儿依恋的形成主要受到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影响。

父母的情感支持和关怀能够促进幼儿的安全依恋形成,而忽视和虐待则可能导致幼儿依恋关系的不安全。

在幼儿期,父母应该注重与孩子的亲密互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帮助幼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除了父母,幼儿园和其他照顾者也对幼儿的依恋关系产生影响。

在幼儿园中,照顾者的专业性和关怀态度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促进其社交能力和自我认知的发展。

因此,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积极促进幼儿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为其提供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

在幼儿依恋的发展过程中,父母和照顾者的陪伴和支持至关重要。

他们的关怀和爱意味着幼儿的安全和信任,帮助幼儿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中茁壮成长,迎接未来的挑战。

名词解释依恋的概念

名词解释依恋的概念

名词解释依恋的概念依恋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在重要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依附和信任。

依恋关系形成于婴儿和主要照顾者之间,随后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和延续。

这种关系对于个体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依恋理论最早由英国精神分析医师约翰·鲍德温(John Bowlby)提出,并由他的学生海曼斯(Mary Ainsworth)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模式,认为这种模式会对儿童的情感状态、个性特点和日后的人际关系产生长期影响。

依恋关系通常可以分为安全型、不安全型和消极型三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得到照顾者的关怀和支持时感到安全和满足,他们相信他人是可靠和值得信任的;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则常常表现出担心被拒绝、抓住或被忽视的情绪,他们的信任度较低;消极型依恋的个体则常常表现出对他人的冷漠和排斥,他们经常被自己的需求和冲突所困扰。

依恋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涉及到多种因素。

首先,婴幼儿期的肌肤接触和满足需求的及时响应是形成安全依恋的基础。

这种身体上的亲密接触可以帮助婴儿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其次,主要照顾者的情绪调控能力、反应灵敏性和愉悦度也对依恋关系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照顾者的情感支持和陪伴能够帮助婴儿调节情绪、认识自己的需要,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随着儿童成长,依恋关系逐渐扩展到其他重要人际关系中。

学校、朋友和爱情关系等都可以成为依恋的对象。

这些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例如,研究表明,安全依恋的个体通常在学业成就、自尊、情绪调节等方面表现更好,他们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然而,依恋关系也可能出现问题和困境。

例如,不安全型和消极型依恋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中更容易出现冲突、猜忌和攻击性行为。

他们常常在追求亲密关系时表现出过度依赖或回避的行为。

这些问题可能源于早期依恋关系的失衡或创伤经历,也可能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对于那些存在依恋问题的个体,心理治疗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依恋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依恋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依恋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依恋的名词解释心理学: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

也就是说,依恋是儿童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感情上逐渐形成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关系。

这种情感联结,使得个体在与依恋对象相互作用时感到安全愉悦,在面临压力时通过接近依恋对象获取安慰。

作为一种社会情感,依恋的形成与维持既有其内部心理机制,也有其外部行为表现。

在婴幼儿阶段,儿童的依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固定倾向的行为:(1)想接近某人;(2)与该人分离时紧张不安;(3)重逢时高兴或轻松起来;(4)即使没有紧密接触,也喜欢朝向此人,听其声,观其行,与之交往(Macobby)。

总的来说,寻求亲近是儿童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表征。

学前儿童心理学名词解释 (1)

学前儿童心理学名词解释 (1)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各年龄段上儿童所表现出来的、与其它年龄段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

关键期: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即为新生儿期,是儿童从胎生活转变为胎外生活的阶段。

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

动觉强化:是指用一种运动所产生的动觉刺激来强化这种运动与无关刺激物的联系的学习方式。

亲子关系:父母与儿童之间进行的交往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系。

认知:是人的全部认知过程及其品质的总称,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和言语等方面。

认知发展:是指人一生中认识活动的变化,在学前心理学中,具体指学前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及其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规律性变化。

空间知觉:指对客体的空间位置,空间特性及空间关系的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

物体知觉:指对物体自身的空间属性的知觉。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的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注意:它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的一种积极状态,构成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形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

“感觉好”偏好现象:就是选择性反应的一种表现,是指婴儿对某些感觉信息比较喜好,注意它们的时间较长,但这是无意识、被动的。

习惯化:随着刺激物出现频率的增加而对它的注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

延迟模仿:它不是指直接模仿眼前事物(原型),而是指在原型消失后进行的模仿。

客体永久性观念:指的是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认为主体)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幼儿期健忘:回忆幼年事物之能力的现象就是幼儿期健忘。

儿发心第11章 儿童依恋与同伴交往

儿发心第11章 儿童依恋与同伴交往

多给同伴交往创造机会,有助于“去自我中心化”, 有利于适应集体生活,适应社会。
同伴交往
三、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采用“同伴现场提名法”,可了解 某一儿童在同伴社交中的地位。这样可 以判断某个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 。 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 和一般型四种基本类型。
四、 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单向社交;婴儿的交往更多集中在玩具 或物品上,而不是婴儿本身。
2.简单互动时期(1周岁—2周岁) 婴儿之间有了直接接触; 对同伴行为作出 反应,进行观察模仿
3.互补性交往时期:2岁后
单独游戏→社会性游戏(婴儿间合作的游戏、 互补或互惠的行为)
由于缺乏交往技巧,不懂得合作与分享,经常不欢而散。




赛尔曼把儿童友谊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 谊。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顺从自己的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 明显的功利性 (“新疆枣”)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 互诉秘密;强烈排他 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择友严密, 友谊稳固。
这类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探究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 陌生焦虑。母亲离开时儿童相当忧伤,但重逢时又难以被安 慰。实际上,这些儿童抗拒母亲的安慰和接触。他们的行为 表现出一种愤怒的矛盾心理,对母亲缺乏信心,不能把母亲 当做“安全基地”
母婴依恋的形成:

母婴依恋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先天遗传本能 决定的,还是母婴交往的时间量或质决定的 呢?
争 执
伊克曼1975年关于“同伴交往”的研究:
10-12个月;16-18个月、22-24个月三组婴儿分 别与母亲、陌生的同伴和同伴的母亲放在一起,结果 表明,即使是10个月的孩子也喜欢和同伴玩。16-18 个月,22-24个月的婴儿与同伴游戏的数量明显多过 母亲。

儿童依恋理论

儿童依恋理论

❖ 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 创始人,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学家
❖ 理论来源 自身经历及培训经历
精神分析学的影响
A.战前在 Priory Gate 工作对 适应不良儿童的观察和研究 B.《一个两岁儿童到医院》 C.在精神分析培训中
临近学科的影响
-达尔文进化论、
-Lorenz 在 1935 年发现,小鹅即使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也会跟随母 亲(或者母亲的替代物)——印刻现象
▪ 以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反应为基础,安斯沃斯将婴 儿 分 成 了 三 大 类 和 八 个 亚类:A 型:焦虑 - 回避型依恋。B 型:安全型依恋。大约占 70%。C 型:焦虑 - 反抗型依恋。
Thank you!
鲍尔比-依的理论
▪ 依恋理论是一个动机理论 ▪ 依恋理论是一个社会——心理相互作用的关系理
论 ▪ 依恋理论是不同记忆系统对经验的编码和表征的
理论 ▪ 依恋理论是一个关于焦虑的理论 ▪ 依恋理论是一个防御理论 ▪ 依恋理论是一个解释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理论
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依恋具有生物学的基础,是一套 生物学上的本能反应,它是人类长 期进化的结果,其作用在于保护幼 小后代,为他们提供一种心理安全 感。 ❖人类进化过程中使婴儿产生了一 种先天的倾向,即婴儿具有在无力 照顾自己时发出信号(哭、笑、依附 等) 以吸引成人接近,从而满足自 己各种需要的倾向,同时成人也具 有对这些信号做出适当反应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依 恋。
安斯沃斯-依恋理论之母
▪ 为了能在自然背景下进一步检验正常母婴关系的发展,她计 划在乌干达进行一项对母婴互动的纵向自然研究。她的研究 结果表明了母亲和婴儿之间互动的类型与母亲对婴儿的反应 性水平有关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陌生人在场:惧怕陌生人,不与之交往。
类型总结
安全型依恋---70% 回避型依恋---10% 矛盾型依恋---20% 回避型、矛盾型依恋又统称为不安全依恋
影响形成不同依恋类型的因素
父母对孩子采取的养 育方式 婴儿的气质
学生完成任务
案例活动:一位幼儿教师的观察日记 案例背景:甜甜07年9月26日入托,她在进入托班后一个月,每天早上妈妈一离开她就表现的 十分焦躁,哭个不停,有攻击性行为很难平静下来,与其他幼儿游戏交流几乎为零,而在入 托前她一直由妈妈带。通过了解得知,平时妈妈每天带着她在收银台工作,很少外出,即使 偶尔出去,也是“特立独行”,把孩子紧紧抱在手上,很少让甜甜与其他幼儿产生足够的互 动。 2007年10月25日观察记录一: 9点半,小朋友刚做完早操都在活动,甜甜哭着搂着妈妈来上 幼儿园,走进教室。我笑着迎上去,“哇——”甜甜看到我就大哭起来,“怎么了,昨天不是 来过了吗?这个是新老师。”甜甜全然不理会妈妈的话,哭不停。“乖,你跟着老师,妈妈 很忙要回去工作了。”我考虑到她妈妈要工作,试图去把她抱过来,她伸手就把我脸上抓了 一道红印,又转过去抱着妈妈,妈妈表现得很尴尬,忙着跟我说抱歉,又对甜甜凶起来,用 力地把甜甜放在地上,甜甜又一次大哭起来,抱着妈妈的腿不放手,最后妈妈还是急于工作 的事情,硬把她放下,扬长而去,甜甜看着妈妈的背影哭个不停…… 2007年10月31日观察记录二:早上9点,妈妈抱着甜甜走进教室,她就大哭起来,好不容易 才从她妈妈身上把她拽下来。妈妈说要回去给她拿午睡的被子,就急急地走了,妈妈走后, 甜甜一直哭个不停。十分钟后,妈妈抱着被子回来了,此时甜甜正坐在小椅子上看其他孩子 玩,看到妈妈回来,“哈——”拍起手来,待妈妈走到她身边,她扑进妈妈的怀里,她慢慢平 静下来。妈妈借机去放被子,甜甜看到妈妈要走又哭起来,我走上前安慰可她全然不理会, 等我想抱起她时,伸手把我抓了一把,看着妈妈走的方向抽泣,妈妈不理她,去午睡室弄被 子。五分钟后妈妈从房间出来,甜甜又一次拍起手来,看着我用手指着妈妈,跑了过去,妈 妈将她抱起跟我交代事情,甜甜一直抱着妈妈,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妈妈还是要回去了,甜 甜再一次焦虑起来,我抱起她,带她去玩,尽量让她的情绪平静下来。 2007年10月31日观察记录三:午餐时间,孩子们都坐在一起吃饭,我和阿姨正在喂饭,甜甜 早早地吃好了,她坐在一边看,这时我出去了一下,甜甜明显不安起来,一个陌生的老师上 前安慰她,可是她的焦虑更加严重,我进来了,甜甜看到后就拍手笑起来,可我没有理会她, 甜甜哭了起来,陌生老师将她抱起,安慰她不要哭,可没有效果,我走过来抱起她,甜甜马 上破涕为笑。 2007年11月1日观察记录四:晨间活动,小朋友都在自由活动,甜甜坐在一边,看到别的小 朋友玩得很开心,她也很开心,我上前“甜甜,你也去玩好不好?”“不”说着转过身不看 我,我把她转过来,“玩具可好玩啦!你去玩一下,就一下好不?”她没答应,可我还是拉 到小朋友中间去。“你们和甜甜一起玩好吗?”“好!”让甜甜坐下后我陪在她身边,给他 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系 玩具,可她拿着玩具一直看着其他孩子,可是又不会主动地去和他们交往。我离开,三分钟
二、依恋的测量和类型
(一)依恋的测量
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 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儿童日常生活典型 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 儿童依恋关系的现状。
安斯沃斯的陌生情境
(二)依恋的类型
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
矛盾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
父母在场:把父母看作安全保障,能安心地游戏 和探索 。 亲子分离:情绪出现困扰 ,产生分离焦虑。
亲子重聚:易抚慰;寻求和母亲亲近和接触。
陌生人在场: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 能顺利 地与陌生人交往。
回避型依恋
父母在场:无反应,表现冷淡。 亲子分离:不难过,无分离焦虑。 亲子重聚:回避父母或不及时打招呼。 陌生人在场:像对待父母一样。
矛盾型依恋
父母在场:亲近父母,但不愿探索。 亲子分离:极度痛苦,似乎离不开母亲。 亲子重聚:难以抚慰;既想寻求与母亲接触, 又在母亲亲近时生气地拒绝和反抗。
课堂总结 依恋的类型 影响依恋形成的因素
作业
课本P135页“复习与思考”第4,5题
第四章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亲子关系---依恋
本节课主要内容
依恋的含义
依恋的测量与类型
依恋的影响因素 早期依恋关系对儿童后期发展的影响
一、依恋的含义
1.“依恋理论”的创始人: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毕 2.什么是依恋 是儿童对养育者最持久、最稳定的关系。 3.依恋的选择性依恋 (对象常为3或4个),依恋甚至可指向无生 命物体
案例分析
甜甜属于哪种依恋类型 ? 矛盾型依恋 可能因素 ? 母亲的养育方式 似乎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 但常错误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对孩子 态度
案例分析
幼儿教师该如何做? 1.尽可能地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 和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素养和对待幼儿教育问题的观 点。 2.让幼儿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3.关心热爱幼儿,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想尽一切办法 让他们放松,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解除幼儿的哭闹情 况。 4.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注意减轻分离焦虑。 教师可以布置富有情趣的环境,安排生动活泼的活动 提供丰富有趣的游戏材料,让孩子被活动所吸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