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检查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超声检查指南

指症

根据现有资料报到,乳腺超声检查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实质性与囊性肿块的鉴别,而就是

可以针对具有形态改变的病灶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依照美国放射学院指南与中国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实践,乳腺超声适用于下列情况, 1.可触及与不可触及的病灶的确认、特征描述与鉴别诊断。超声可以对临床检查与钼靶的结果进一步评估。

2.引导乳腺病灶的介入操作。

3.对乳腺植体的评价。

4.年轻(小于30岁)、哺乳与妊娠女性的常规乳腺检查。

5.术后乳腺、放疗后乳腺与乳腺病灶化疗后检查,包括制订术后放射治疗计划。

设备与方法

乳腺超声检查使用高频线阵探头,这些探头带宽范围为5~10MHz、5~12MHz、8~15MHz, 5~17MHz与8~17MHz,全部中央频率≥8MHz。探头宽度从38mm到超过50mm。目前市面上的彩色超声仪器均可配置这样的浅表探头。目前的乳腺超声成像技术包括了常规灰阶成像,彩色与能量多普勒成像,空间复合成像,三维重建成像,以及弹性成像。造影增强对比成像目前尚未取得成熟的应用。

通常,患者取仰卧位或者对侧斜卧位(如果乳腺过大,倒向同侧,则身体向对侧倾斜),检查侧手臂尽量上抬外展抱头,充分暴露乳腺及同侧腋下。检查者以探头做扇面(以乳头为中心,进行360°的钟表指针样旋转)或者矩形(探头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完在乳腺表面的

矩形范围内移动)扫查全部乳腺。扫查区域应当存在重叠,并且包括乳晕与腋下。如果患者在某一体位时有清晰的肿块感觉,可以使患者采用特殊体位进行超声检查,如直立或者坐位等。对于可疑的病灶,超声检查者必要时应该进行肿块的体检,并且在相关的报告中记录。

检查中应该调节聚焦范围与增益设置,并且选择合适的预设以确保在获得合适的灰阶同时有足够的对比度来鉴别肿块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细微的回声差异。如果要测量位于皮表或者皮内的肿块,使用薄的弥补性衬垫或者足够量的导声胶可以使浅表肿块位于探头的聚焦区域内。

图像的存储应该包括有:患者的姓名与身份识别号码(医疗记录号码、生日或其它),设备的名称与设置,乳腺的方向(左或右),病灶距乳头中央的距离,钟面形式的标记,以及探头的各种切面位置标识(如横断面、长轴或者矢状面、倾斜位,放射状切面等)。对于病灶应该至少记录两个不同方向的切面,首先就是病灶的最长径线切面,其次就是与之垂直的切面,如果有可能,可以记录冠状面(三维情况下)。对于超声没有异常的乳腺,可以仅存储各象限的放射状切面,在统计时表示患者做过超声扫查。

病灶的测量应该选取最长径线的切面进行,然后就是与之垂直的切面上进行二次测量(三维情况下可在冠状面上进行第三次测量并记录)。肿块边界清晰时按照边界测量,肿块边界模糊时,应该记录肿块的边缘部分与周边的声晕,虽然声晕不一定包含肿瘤细胞,而只就是结蒂组织反应性增生,或者就是纤维腺体实质组织的压缩,但就是应当作为肿块的边界部分一并测量。

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记录病灶区域的血流情况,包括:血流测量的仪器预设值,PI 与RI(按照上海市超声质控中心的血流测量标准)。同样,还可以记录肿块的弹性情况(包括弹性预设值,弹性指数彩图)与三维空间情况(包括全部肿块在内的整体三维资料)。

乳腺超声图像描述

为了将超声图像、报告个体化与标准化,按照ACR的超声BI-RADS®以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的乳腺超声规范化要求,首先对于超声报告中可能出现的描述性用语进行统一定义。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个体在超声图像上的表现存在差异,因此,通常以接受检查的患者自身乳腺内脂肪组织的回声强度定义为等回声。弱于该类的回声强度定义为低回声,如纤维腺瘤内部的回声; 强于该类的回声强度定义为高回声,如纤维腺体组织或者韧带(cooper韧带等)的回声;没有回声表现定义为无回声,如囊肿内部的回声;高亮度定义为强回声,如超声下钙化灶的回声。

正常乳腺组织

乳腺整体超声表现有均匀与不均匀两种。均匀的乳腺在声像图上表现为连续的、一致的脂肪、韧带与纤维腺体组织回声,没有间断的、局限的低回声与高回声出现。不均匀的乳腺可以就是局部的或者弥漫性的,在声像图上表现为小区域的回声增强或者减低,这就是由一些小的纤维腺体组织、脂肪结节与导管结构引起的,属于正常的范畴,较常见于年轻的与钼靶下致密腺体型的女性。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就是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可以从不同的切面上观察到有别于正常结构(肋骨或

者脂肪结节)的病灶。对于肿块的描述,需要从以下各项特征入手。

(A)形状:肿块在声像图上的形态。

1)规则:有圆形与椭圆形两种。圆形定义为球形,圆形或者球状的,其上下径应该等于左右径;椭圆形定义为卵形或者椭圆形,整体形态上可以包括两三个波动或曲折。

2)不规则:所有的既不就是椭圆形也不就是圆形的肿块均定义为不规则形态。

(B)方向:肿块最长轴与皮肤线的关系。

1)平行:病灶最长轴与皮肤线近似于平行(夹角小于15°),又称为水平或者“宽大于高”。

2)不平行:病灶的长轴与皮肤线不完全平行(夹角大于15°),又称为垂直或者“高大于宽”。

(C)边缘:病灶或者肿块可疑明确的的边缘部分在声像图上的表现。

1)光整:肿块的边缘部分比较容易界定或者比较明显,在病灶与正常组织间有突然的转变。

2)不光整:肿块的边缘部分难以清晰的界定,病灶与正常组织间缺乏明显的转变。一共有四种模式,可以同时出现其中若干项。

i)模糊:肿块与正常组织间很难做出清晰的分界,肿块的边界难以界定。

ii)成角:肿块的边缘部分有尖锐的转角,通常形成锐角。

iii)小叶:肿块的边缘有短小的环形波纹,呈扇贝样或者齿轮样。

iv)毛刺:肿块的边缘有自肿块放射出的锐利的线条样。

(D)边界:病灶与周围组织间的交界的部分在声像图上的表现。

1)清晰:病灶与周围组织间有明确的界限,肿块的边缘部分可以清晰的定义。

2)不清晰:病灶与周围组织间没有明确的界限,通常有一个高回声或者低回声区间过度。

(E)回声模式:肿块的内部回声,按照乳腺超声回声模式的定义,内部回声可以就是单一的,也可以就是多种复合的。在描述时,应当逐一记录均匀的回声种类或者不均匀回声的种类。

1)均匀:定义为任何一种回声单独出现,有高回声,低回声,等回声与无回声四种。

2)不均匀:如果出现几种回声模式的混合,则称为混合回声或者回声不均。

(F)后方声像特征:对比于周围同等深度的正常组织,肿块后方的组织回声特征。该项特征代表了肿块在声学传导方面的特性。

1)增强:表现为肿块深部柱状的回声增强,因为声波传导通过肿块没有受到阻碍。

2)不变:肿块深部没有声影或者增强。

3)衰减:肿块后方表现为暗区,即声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