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的标准

合集下载

一堂好课的标准及要求

一堂好课的标准及要求

一堂好课的标准及要求一、关于“一堂好课”1.“一堂好课”的标准第一,目的明确。

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该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第二,内容精干。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视规定的教学时间,以“取其精华、削枝强干”的原则,对教学内容及教材进行取舍,明确难点,突出重点,抓住要点,切忌眉手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第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即教师管教管导,寓教育于讲、演、练之中,教育学生爱学、勤学、会学。

第四,教学互动。

即开展教学双边活动。

教学中,不启不发不好,启而不发也不好,只有启而发之,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教师才能变“自得其乐”,方能愈加显示“教学相长”之功能。

第五,生机勃发。

即教的生动,学的活泼。

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方能如饥似渴地“消化、吸收”。

第六,知能双赢。

即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亦即学懂、能会、管用,使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2.“一堂好课”的外在表现第一,教师对讲授的内容应相当熟悉,语言表达准确、精练、生动、感人。

语言表达是课堂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

内容熟悉方能如鱼得水,语言精练使人心明眼亮,生动感人才能沁人心脾。

三者体现了教师的知识水平高,教学准备工作精,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好。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语言清纯,如涓涓之水,静静流淌,娓娓动听;有的语出如似剥笋,如似抽丝,如获至宝,如数家珍;有的甚至一语道破,语出惊人,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总之,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比较精练的语言讲清楚比较复杂的问题,从而实现预期教学目的。

应特别指出的是,语言技巧要进行必要的自我训练和锤炼。

第二,板书整洁、规范、条理清晰。

板书亦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

板书布局是否合理,去留安排是否恰当,讲授与板书结合是否得当,均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

板书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整洁、美观、条理清晰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第三,教学关系密切,双方互动,有声有色。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一、目标明确
一堂好课要有明确的目标,确定好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想要传达的知识,引导学生一步步学习,所以要设定好整体的课程目标,再进一步细分为每个知识点的小目标,并根据目标完成任务。

二、内容充实
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提前准备好上课内容,查找好资料,精准备课,让课堂变得完整充实。

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适当扩充课外知识,让课堂更加精彩有趣。

三、重点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有重点、难点、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的区分,教师需要把握重点内容的学习,并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要先认真讲解重点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提升。

四、条理清晰
一堂好课一定会有清晰的条理性和分明的结构性,能够建立知识框架,让学生或者观众清晰、准确地理解知识,需要授课者能够精心设计课程,例如教学内容层次如何安排、各部分之间怎样衔接和过渡。

五、互动适宜
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部分,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有利于双方的交流探讨,形成学习共同体,还可以提高授课效率,更好地实现授课目标。

另外,授课者需要把握好互动力度,做好课堂安排。

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一堂好课,是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的课程。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很多,下面就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首先,一堂好课的教学内容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时事热点,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又要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学方法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堂好课的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同时,教学方法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再者,学生学习积极性是评价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堂好课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激励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教学效果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最终标准。

一堂好课应当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教学效果的好坏是评价一堂好课的关键,也是最能够体现教师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的方面。

综上所述,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

只有这四个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才能够评价一堂好课。

希望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重视这些方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课堂。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大标准如下:
1. 目标明确:教师在课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扣目标,使学生清楚学习的方向。

2. 重点突出:一堂课应突出重点,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3. 学生高度参与:好课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新内容生成:好课不仅需要教师传达预设的知识,还需要在课堂互动中生成新知识,这是宝贵的课堂资源,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梯。

5. 相关拓展:在课程结束时,适当的课外拓展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视野,增加求知欲,是课下学生自我提高的重要引导。

6. 启发心智:一堂好课除了知识的获取,还要对学生的心智有所启发。

适时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关注、对自我的关注、对世界的关注,更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这六大标准可以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参考,也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向。

什么是一堂好课及好课的标准

什么是一堂好课及好课的标准

什么是一堂好课及好课的标准1.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

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

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也就是平实的课。

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

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2. 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3. 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师生有效的互动性(3)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实践性(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5)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6)学生学习的反思性4. “好课”标准没有定论!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

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说得太好了,身为学生,我就最喜欢内容充实的课,可惜现在的学生都更喜欢老师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很多传统教法被定义为“枯燥”,于是更多老师把时间花在形式上,把课堂娱乐化了,一上课就上上下下嬉哈一片,短时期内似乎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兴趣,可是长时间来说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们上课就当看电影,听故事,看图片展览,根本很少注意到自己要跟着老师去思考。

反而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培养善于思考的大脑。

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 自然和谐一堂好课有很多标准,但我觉得,如果缺乏自然和谐,就难以称为"好"了。

看一看现在的公开课吧:教师知道结论---- 故弄玄虚,讳深莫测, 拐弯抹角的引导,学生也知道结论---- 开始要做出无知的样子, 一脸天真, 最后作恍然大悟状.听课的人更知道结论----"看你怎么表演".其实, 讲课的实质就是把一件事情讲给别人听, 完全没必要激情四溢, 高亢有力。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8个粉笔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8个粉笔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8个粉笔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8个粉笔:
1.精神面貌:手握钢枪上战场。

2.求知欲望:追根究底探黄泉
3.教学方式:自主互动求实效
4.教学效率:张弛有度分劳逸
5.能力训练:立竿见影搞反馈
6.目标达成:当堂检测要灵活
7.延展带动:余音绕梁怕下课
8.课堂情景:盛似联欢喜洋洋。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是教学目标明确,恰当,教学的重点,难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有良好的互动效果,师生关系和谐,有知识不是好课的唯一指标。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准确、可实现、可检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決定一堂课的信息传递量和信息的深广度。

核心内容和基本概念是否科学、准确、严谨。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学方式。

给学生以丰富的、健康的思想营养。

把新的知识内容组织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中
应在重点、难点、观点转折时设计好有效的学生参与活动。

一堂好课的30条评价标准

一堂好课的30条评价标准

一堂好课的30条评价标准一、教学内容方面1.内容准确性:课程内容准确无误,与教材、大纲保持一致,无科学错误。

2.系统性:知识点组织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前瞻性:适当引入学科前沿动态,拓宽学生视野。

4.难易程度适中:内容难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

二、教学方法方面5.启发式教学: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7.互动性: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交流频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多媒体辅助教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生参与度方面9.学生出勤率:学生按时出勤,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0.课堂讨论:学生能主动发言,提出有见地的问题和观点。

1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任务完成质量高,成员间能够相互协作。

12.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提交及时,质量符合教师要求。

四、课堂氛围方面13.秩序井然:课堂秩序良好,无干扰教学的行为。

14.情绪积极:教师情绪饱满,能感染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15.师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方面16.评价方式多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17.及时反馈:对学生表现给予及时、准确的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18.自我反思:教师课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六、创新能力培养方面19.创新意识激发:鼓励学生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实践环节设置:设置实践性强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七、教学资源利用方面21.教材选用合理:选用适合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科特点的教材。

22.教辅材料使用得当:合理使用教辅材料,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八、课程目标与达成情况方面23.课程目标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执行。

24.目标达成度高: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课程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一堂好课的8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8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8个标准1.高效的教学方法:一堂好课应该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

2.清晰的教学目标:一堂好课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清楚地告诉学生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这堂课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

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3.丰富的教学资源:一堂好课应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资料、教学设备等。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4.互动的教学方式:一堂好课应该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合理的教学设计:一堂好课应该有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

6.鼓励创新和思考:一堂好课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7.反馈和评价:一堂好课应该有明确的反馈和评价机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8.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一堂好课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总之,一堂好课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通过高效的教学方法、清晰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资源、互动的教学方式、合理的教学设计、鼓励创新和思考、反馈和评价以及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教师可以打造一堂精彩的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真正的收获。

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

教师成长|一堂好课的八个标准一、精神面貌:手握钢枪上战场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

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

这种气氛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表达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表达在课堂的物质存有与精神存有中,完全是能够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有,是一种能够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二、求知欲望:追根究底探黄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升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

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

假设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三、教学方式:自主互动求实效真正的好课,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水平,并在持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所以,评价一堂课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表达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相注重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假设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仅仅听众观众,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算好课。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
---------------------------------------------------------------------- 一堂好课需要满足以下六点标准:
1、教学目标明确,达成度高;
2、教学方法灵活,适合学生需求;
3、教学方式民主,尊重个性需求;
4、教学过程和谐,参与度高;
5、教学评价科学,面向全体学生;
6、教学理念新颖,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6、教学语言得体,双边交流顺畅。

【提示】
1.一堂好课,不是看教学热闹的程度,而是看学生思维的深度;不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不是看教学过程是否顺畅,而是看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
2.一堂好课,教学效果一定要好。

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
3.一堂好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

教师的作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教学生,而是引导、激励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结论】
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

要研究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采取科学技术,提高育人质量。

一堂好课的六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六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学目标明确、恰当教学的重点、难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有良好的互动效果,师生关系和谐。

1、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

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

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

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

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4、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

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扩展资料:老师讲得精巧、精致、精彩,应该通过使学生兴奋、活跃、积极地参与探究,转化为学生的精彩,转化为课堂的精彩。

如果老师的高、精、尖的展示,游离于课堂,间离了学生,会变成对学生的压抑,那么这样的所谓精彩要受到追问、叩问,因为一节成功的课落脚点不是教师教得好不好,而是学生学得好不好。

课堂自然是要解决问题,这样一种〃解构和建构〃的循环,不是以解决所有问题为〃能事〃的,带着问题进教室的学生,在探究合作解决了问题,同时还要带着更多问题和疑问,尤其是带着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走出课堂的
这才是真的成功。

一堂好课的五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五个标准

一堂好课的五个标准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

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

因此,我是反对借班上课的,而且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中,大家不提公开课这个词,现在又强调,上研究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

在我们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

我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

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

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让学生主动学习。

1、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时机,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

根据人们对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研究的结果,一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为整节课的二分之一以上。

2、合作学习。

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在“权威、参谋、同伴〞三重角色的选择中,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两种关系的处理中,形成良性开展的和谐关系。

须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让学生在实质性的讨论中真正地交流想法、丰富见解。

3、自主学习及差异开展。

好的课堂教学非常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成认学生开展的独特性,要尽可能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开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不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实现有差异的开展。

4、鼓励创新。

在表达现代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努力挖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形成独特的创造力。

二: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修养。

1、课堂驾驭能力。

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展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容量适当、构造清楚、时间安排合理、课堂应变能力强。

2、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演示实验以及教具的运用适时、适度,且操作标准熟练。

3、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语言标准、精练、生动;板书、板画设计合理,字体标准。

三:好课的特点。

(一)新。

1、理念新。

能够表达新课改的精神。

新课程的教学观就是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

2、思路新。

能表达省时高效的教学原那么。

3、手段新。

重视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的结合应用。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

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一堂好课,需要有标准的口诀来指导。

以下是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1. 知识点要清晰,讲解要详细。

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知识点要清晰,讲解要详细。

教师需要对所讲授的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需要详细地讲解每个知识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 互动要积极,气氛要活跃。

一堂好课的第二要素是互动要积极,气氛要活跃。

教师需要积极地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同时,教师需要营造一个活跃的气氛,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3. 练习要充分,反馈要及时。

一堂好课的第三要素是练习要充分,反馈要及时。

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地给学生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4. 资源要丰富,技术要先进。

一堂好课的第四要素是资源要丰富,技术要先进。

教师需要利用各种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同时,教师需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利用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5. 知识要实用,思维要拓展。

一堂好课的第五要素是知识要实用,思维要拓展。

教师需要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教师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6. 教学要有激情,教育要有责任。

一堂好课的第六要素是教学要有激情,教育要有责任。

教师需要对教学充满激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专业。

同时,教师需要对教育负起责任,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教育。

以上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口诀。

只有教师能够做到以上六点,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全面的教育和提高。

上好课的标准

上好课的标准

上好课的标准上好课是每位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期待的结果。

一堂上好课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增加知识的积累。

那么,上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1. 准备充分上好课的第一个标准是准备充分。

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对所教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安排。

教师还应该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具和教材,确保教学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的问题。

2. 设计合理上好课的第二个标准是设计合理。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程度和兴趣来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师还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例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兴趣。

3. 互动引导上好课的第三个标准是互动引导。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意见和分享经验。

教师还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互动引导,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 清晰表达上好课的第四个标准是清晰表达。

教师在讲解知识和概念时应该语言清晰、逻辑严密,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句子。

教师还应该使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清晰的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5. 激发兴趣上好课的最后一个标准是激发兴趣。

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和探索。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增加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

总结起来,上好课的标准包括准备充分、设计合理、互动引导、清晰表达和激发兴趣。

只有在这些标准的指导下,教师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

简述评价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

简述评价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

简述评价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
1. 充分准备和组织:讲师应该充分准备并组织课程,使其清晰、有条理并易于理解。

包括准备教材、配备适当的教学工具和引导学生有效的参与。

2. 吸引和激起兴趣:好的讲师应该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给予足够的激励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这样学生就能更愉快地学习,不会感到无趣或不感兴趣。

3. 清晰地表达:讲师应该清晰地表达讲解的内容,避免用专业术语或晦涩难懂的句子,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所学的知识。

4. 积极互动与参与:好的课程应该具有积极的互动和参与性,同学们应该是学习的主角,而讲师则应该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5. 评估和反思:在课程结束时,讲师应该适时地进行课程评估并反思。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并调整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这些标准能够评估一堂好课,让学生更易于学习和理解所学的知识,更有动力去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堂“好课”的标准
理念要新目标要明设计要精流程要畅方法要当目的要升
一、理念要新
1.理念的内涵
三大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略)
2 .理念的运用——纠正几个误区
(1)激励不过度
(2)点拨能到位
(3)“动”“静”要和谐
“动”——学生活动“静”——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学习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而是要从社会、现实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认识社会与现实的方法与手段。

因此,“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与手段,提高“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

(4)“形”“质”要统一
“形”——形式;“质”——内容
A.理论阐释:
*教学不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形式应该多样。

*课堂也不是惟一的教学场所,应该挖掘课堂教学的内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能力CYB稠油泵;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
——形式与内容应该统一。

*分数不是惟一衡量学生能力水平的指标,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动态评价——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

B.实践思考:
*小组合作≠小组合座——合座是形式,合作才是内容。

*多样评价不是不要评价——科学的评价。

*教师主导不是教师不导——教师的作用。

二、目标要明
1.存在误区:
(1)目标定位低,“识”“识”脱节。

前者指知识,后者指认识.如历史学科过多地强调历史知识的把握、历史技能的运用,忽视历史学科情感目标和道德目标的养成,目标不明当然会造成学生学习任务的模糊。

(2)舍本逐ZYB-B可调压渣油泵末。

许多教师热心于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但往往忽略掉对教学目标的探讨。

李秉德《教学论》关于模式的定义:指导思想、主题、目标、程序、策略、内容以及评价——模式的确定先要有指导思想,其次要有明确目标,然后才能考虑研究方法与策略。

2.实践思考:
*主题明确:一堂课的核心思想在教学中体现。

*思路清晰: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以后能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主体呈现: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判断教学效益的依据是学生获得哪些具体进步。

*亮点突出:教学高潮的设计;实现高潮的方法与手段
(参阅《历史教学》2005年7期P58-60“课程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的重构”)
三、设计要精——教材的再处理
1.设计原则:教材整合、主线梳理、知识内化、情感渗透。

使静态的、生硬的教材知识通过教师的再处理,内化为动态的、流畅的学科认识。

2.设计关键:问题的设计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难题:问在什么时候?
生疑处、精彩处、空白KCB-300齿轮泵处、关键处等
(2)关键:问出什么样的问题?
低思维含量与质量(如一问一答式)的问题应尽量减少,教师要尽量设计能抓住主要信息,富有挑战性、激疑性、综合性、开放性、序列性、层递性的问题。

(参阅杭报上的几个问题)
(3)方式:由谁来发问?
教师发问→学生发问(自主、探究)
3.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对教材深入了解和整体把握基础上的。

例(一道难解的题——一道必须有解的题)
*教学设计要讲究科学的依据,而不是简单的增删、修改。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选择)
四、流程要畅
1.存在问题
(1)教学过程封闭,一切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较少;教学内容死板,囿于课本知识,造成知识与现实的脱节,分数与能力的错位。

(2)教学存在随意性的倾向,活动缺少整体设计,只面向少数较好学生。

教学进度快ZYB渣油泵慢随意,忽视教学规律,或使学生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或使学生普遍吃不饱,丧失学习兴趣与愿望。

2.解决方式
(1)克服教学过程庸俗化。

以故事、民间传说来吸引甚至误导学生,造成教学流程浅薄、混乱;
(2)避免教学过程简单化。

学生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历史知识,未能挖掘历史发展的规律,提炼历史经验,造成教学流程平铺直叙,缺少起伏;
(3)纠正教学过程复杂化。

不注重铺垫,提一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高难度问题,造成教学流程艰涩不畅,影响学生思维,这些都是应该杜绝的。

3 .决定因素——教师的基本素养
(1)教学机智与敏感——教学实施与调控的能力,新课改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加,程序加深,教学过程的预设更难,需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2)教学的组织与协调——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反映,教师应该如何调控;当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映ZYB硬齿面渣油泵时,教师应该用什么策略去应对。

(3)教学评价与反思——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平定自己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活动程序的设计,以利改进。

五、方法要当
1.教学方法的使用
(1)目的: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反馈学习结果,提高教学效率
(2)形式:不在于多而在于当
2.纠正误区:
(1)克服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教学方式技术化,教学艺术缺失*机械化、程式化——强制牵引。

所有的教学程序都已经按照教师预设的轨道进行,在不经意之间扼杀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缺乏对教材的挖掘与思考——重心不明。

以动态的、浅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在不经意之间限制了自己对教材深层内容的挖掘,局限了自己对教学艺术的钻研——教学技术化不是一件好事!!!
*缺少情感——生硬呆板。

丰富的历史内涵是图片、画面不能涵盖的。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内ZYB齿轮油泵系列涵与想象,绝不是几张荷叶的图片所能代替的、父亲的《背影》也不是靠语言与图片就能体会的,需要感悟。

(2)资源共享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课件的使用为集体备课创造了条件,但课件的共享一定程度上抹杀的教学的个性与特色。

六、目的要升
(1)概念解释
目标:寻求的对象;想要达到的境界或标准。

目的:想要达到的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

(前者概念范围偏小,侧重于希望达到的教学标准;后者涵盖面更广,侧重于希望达到的教学境界、境地)
(2)学科目的
*体现人文学科的特点:关注社会、联系现实、形成感悟。

一堂好课不能只就课论课,完成教学任务,而应该有所拓展、有所关注。

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形成对社会现象的独特的看法。

(参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7一道令人警醒的日本试题、P15-19“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两文)
*培养历史学习的方法:存在现象——历史学习枯燥乏味、历史方法机械单一、历史思维僵化呆板。

学生们普遍被要求罗列和强记一些不要求思考的历2CY系列不锈钢齿轮泵型史用语、重要事项和历史事件,从而使历史学科成为一门只考查记忆力的学科,只被认作是充实人们知识内涵的一种工具。

/ktyzyb/KZYB.html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