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Human Geography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具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具有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和实际操过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城市与区域的规划咨询、管理等工作;具有优秀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未来精英人才;以及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

二、培养要求系统掌握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的基本原理、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地理学专业前沿问题、知识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熟练掌握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收集和分析数据资料的传统与现代技术方法,以及初步分析数据资料的专业技能;学习数、理、化、计算机及人文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达到规定要求。

三、主干学科地理学四、核心课程(共15门)人文地理学、地图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统计分析、遥感概论、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人口地理学、产业地理与规划、交通规划与交通地理、都市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属于地理学中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因此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课程实习与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学习的内容,增加0.5-1天的短途实践教学。

本教学计划中有短途实习的课程有: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都市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产业地理与规划、服务与金融地理学等课程主要专业实践技能教学:本计划中主要专业实践技能的课程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掌握自然地理相关内容的野外观察分析方法、提高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时间10天左右。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英文名:Human Geography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专业代码:070503方案制定负责人:代合治方案编写执笔:刘志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在日照校区地理与旅游学院。

我校2000年始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该专业于2013年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理学学科门类中地理科学类中的本科专业。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管理,掌握城乡规划基本内容和技能,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能够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相关工作,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坚实学科专业基础与卓越创新创业能力、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与宽广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形成能够从事城乡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能力。

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如下:1.掌握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了解城市规划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乡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等国家政策法规;2.掌握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和GIS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野外调查与资料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3.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相应等级;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公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5.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安徽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

安徽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

安徽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聊聊安徽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这个可是咱们未来成为城市规划师、地理学家的必经之路哦!听我慢慢道来,保证让你对这个专业有个全面的了解。

咱们要明确一点,这个专业可不是什么小儿科,它涉及到的知识面可是非常广泛的。

你可能会问:“那这个专业到底学什么?”简单来说,这个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经济地理等等。

这些知识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所以咱们得付出努力,才能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

咱们来看看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

安徽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包括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呢,就是那些咱们都需要学的,比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等。

专业课程则包括了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而实践课程则是让咱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比如实地考察、实习等等。

说到实地考察,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因为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咱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经验。

而且,这些实践经验对于以后找工作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哦!当然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学习过程中,咱们要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不要把压力都放在考试成绩上。

毕竟,知识是用来武装自己的,而不是用来折磨自己的。

放松心情,好好学习,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安徽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虽然学习过程可能会有些辛苦,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成果。

而且,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规划设计院还是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有大量的需求。

加油吧,伙计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师、地理学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制图、识图的能力; (2)具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技
能,具有分析、归纳、整理能力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撰写学术论文的
能力; (3)具备城市与区域调研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城乡规划的基本技能。 (4)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素质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团队合 作的精神;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
三 考查 六 考试 三 考查 六 考试 五 考试 六 考查 七 考查 1-12周 四 考查
业 选 修 课 (42
专业英语 小计
城市地理学 计量地理学
32130121 2 32 32
2
29 493 397 96
32130322 3 48 48
4
32130323 3 48 48
3

经济地理学
32130324 3 48 48
42 学分。 4.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共计 34 学分,其中集中实践教学 14 分。表四所列第二
课堂部分仅包含院系举行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的活动,第二课堂其它活动参照 《平顶山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执行。学生参加院系级学校组织的第 二课堂活动不低于 9 学分。
30 546 471 75
周学 时 4 4 2 3 3 6 3 4 3
开课 考核 备注
学期 方式
一 考试 D 二 考试 D 三 考试 D 四 考试 D 一 考试 D 一 考试 D 二 考试 D 三 考试 D 四 考试 D
表三 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表
课程类别
专 业 必 修 课
任 意 选 修 课 专
课程名称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3篇)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3篇)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3篇)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共3篇)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城乡规划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规划师基本训练,能从事城乡规划及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素养,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2、具有一定的政治思维、经济分析和领导艺术才能,能很好地综合与1/12页协调城市规划中各种问题,了解城市规划、经济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3、具备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环境心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学、旧城更新与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城市道路与综合交通规划、城市景观规划的原理和方法。

4、具备较强的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社会综合调查和分析研究、计算机辅助绘图、社会交往与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5、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法规与相关技术规范以及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和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科技研究、项目策划和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学制与学分基本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修读年限为4―7年,总学分180 。

四、学位授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五、主干学科:城乡规划六、专业主干课程与学位课程1、专业主干课程城乡规划原理(二)、建筑设计(一、二、三)、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乡总体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乡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2、学位课程城乡规划初步、建筑设计(二)、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乡总体规划设计。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八、毕业条件学生在4―7年内修满本专业规定的180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湖北工程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九、专业教学进程表(续上表)2/12页十、双学士学位专业培养方案十一、主要课程简介城乡规划原理(二)、建筑设计(一、二、三)、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城乡总体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乡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城乡与区域规划建设的实际需要,具备人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城市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开发、城乡区域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综合素质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具有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军事训练,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2、能力要求: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3、知识要求:掌握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相关法规政策及专业与应用的最新发展;掌握遥感、GIS、计算机和绘图等相关工具方法;掌握文献检索、查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进行学习的方法;掌握课题方案设计、资料调查收集、归纳分析、撰写论文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达到规定的等级;具备应用本专业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和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能力。

三、授予学位按教学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位条件规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学制:4年;毕业总学分:150;课内总学时:2560。

必修课:101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5学分,占总学分 36.7 %;专业必修课:46学分,占总学分 30.7 %。

选修课:49学分,其中专业限选课:27学分,占总学分 18.0 %。

专业任选课:14学分,占总学分 9.3 %;公共选修课:8学分,占总学分 5.3 %。

五、专业核心课程、应用课程、创新课程、专业主要发展方向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科学与人文素养【目标1】,系统掌握地理科学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目标2】,系统掌握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目标3】,系统掌握城乡、土地等空间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目标4】,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获得较多训练【目标5】,对当前学科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目标6】,具备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目标7】,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决策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理学和英语基础:具有扎实的理学基础知识,良好的英语能力,有广泛的学科适应能力;(2)专业基础:掌握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能分析和解释一般的地理及城乡发展问题;(3)专业应用: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各种资料,具备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相关领域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4)科学研究:能够基于地理学、城乡规划等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应用GIS等现代工具,结合城乡发展问题以及社会需求,在导师指导下,在相关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5)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人文地理及城乡规划管理等领域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6)团队合作: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7)沟通和交流: 能够就人文地理与城乡发展规划相关领域的科学和应用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专业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备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本能力;(8)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Ⅰ 自然地理学Ⅱ 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资源管理旅游规划学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50+6+4授予学位理学学科专业类别地理科学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说明辅修:29学分。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熟练掌握GIS和RS应用、城乡规划与设计、土地评价与规划等专业技能,能在政府决策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具备雄厚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地理学理论知识,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应用前景;2.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和应用技术,熟悉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的常规和最新软件的应用,能够熟练运用地理学定量研究方法;3.了解城乡规划、国土资源与规划范畴与工作内容,熟练掌握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相关的3S技术、制图相关软件及地理学计量方法,掌握不同环境与尺度下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城乡规划等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4.接受良好的基础和专业英语的基本训练,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具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基本素质与能力;5. 熟知野外调查、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等信息寻获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和整理,掌握科研项目建议书及学术论文撰写的基本技能,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二、学分要求及分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读学分分布表毕业总学分:151分;副修:35分;双学位:60分。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按计划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基本信息:(一)主干学科:地理学、规划类(二)专业代码:070503(三)专业定位:应用型(四)专业主干课程:本专业必修课程突出专业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选修课程主要体现专业特色(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与规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英文名称和专业代码
专业英文名称: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专业代码:070503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具有较强的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工作实践能力,掌握人文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

三、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相近专业如城
市规划、环境科学及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的运用地图学、计量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等分析方法对人文地
理与城乡规划方面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3、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语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
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
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了解中国城乡建设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初步从事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城市规划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丰富的
人文科学素养及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学分要求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辅修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31学分。

五、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7版本科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7版本科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适应能力强、 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够在规划、国土、房地产、交通、环境等行业从事 研究、设计、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卓越人才。学生毕业后 5 年应达到以下目标: (1)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关注当代全球和社会问题,具
regulations, policies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in the planning fields, and be conscious of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legal, safety and ethical constraints in planning practices. 7.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8. Have good ideological quality, physical quality, psychological quality, cultural cultiv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comply with engineering ethics and code of conduct in practices. 9. Have a good sense of team and cooperation spirit, and be able to fulfill the role of either a member or a leader in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10. Have good oral and written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have a certai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be able to communicate and exchange ideas in a cross-cultural context. 11.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decision-making methods in the fields of land, regional, urban and rural,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be able to apply them i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text. 12. Have the desire and ability for lifelong learning, able to employ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o track and acquire information, and be familiar with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frontiersand trends of Human Geography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0503专业名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Planning)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专业技能的培训,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应用前景,了解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2. 掌握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归纳、整理相关数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3. 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4.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5.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五、主干学科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六、专业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一、培养目标(一)总体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规划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专业技能素质:本专业要求了解地理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以及规划类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系统地掌握经济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掌握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计算机、数学模型方法、地图和制图、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我国资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前沿问题、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具有课题方案设计、资料调查收集、归纳分析、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处理公共关系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4.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二、培养途径与手段(一)培养途径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本专业在大学一、二年级,注重城乡、国土资源、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以及园林规划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按照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在三、四年级加强专业应用技术的培养,以增强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丰富专业内涵。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代码:学科门类:理学二、专业定位专业性质:理学,非师范类专业层次:本科建设目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

本专业坚持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教案工作为中心,学科建设为引领,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课程建设为基础,构建和完善实践教案体系和教案质量监控体系,积极探索和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案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真正体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特色,并通过科研、教研与教案的融合和互动,发挥地域优势和交叉学科优势,使本专业成为在我省高校中具有鲜明特色,适应云南地区新农村建设、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桥头堡建设需要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与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获得较多训练,对当前学科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区域规划、经济规划、城镇规划、不动产评估、乡村规划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四、人才质量规格、素质结构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和思想分析和理解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学会理性、辩证地分析问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师德修养,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关心国家大事,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具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能力结构()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和原理,具有认识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解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由资 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而来。该专业依托人文地理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较 强的学科实力和显著的特色优势。
湖北大学于 1942 年创建地理专业,70 余年来一直从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研究;20 世纪 80 年代形成了“湖北省农业资源与综合农业区划”和“湖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标 志性成果;1988 年开始进行旅游研究,旅游规划在省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1991 年开始研 发湖北省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并较早进行城市与区域的研究。1996 年湖北大学获得人文地理 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 年人文地理学科成为校级重点学科,2007 年人文地理学科成为 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紧密结合城乡规划实践,发展至今,形成了 4 个特色优势:旅游规划与开发、农村可持续发展、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2006 年始招收本专业本科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好评。
课程总学时
384 424 400 416 400 464 288 0 2776 100.0%
合计
课程周学时
24 26.5 25 26 25 29 18 0
通识教育必修课 10 6 10 7
0
0
0
0
33 18.1%
学科基础必修课 12 13 7
6
6
0
2
0
46 25.2%
专业基础必修课
0
6
3
9
6
3
0
0
27 14.8%
三、主要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原理与应 用、管理学原理、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地理、世界 地理、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规划制图等。
四、学制及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2-
五、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表

学时分配

Proportion
学 期 课程编码 Course Code
学 分
学 of Course

Hours
讲实实
授践验
双学位 课程 Double Degree
备注 Remark
Courses
Experiment Practice Lecture Hrs Crs Semester
Course Nature Course Type
0 464 16.7%
必修 专业方向必修课
0
0
0
0 80 48 0
0 128 4.6%
课程 师范教育必修课
0
0
0
0
0
0
0
0
0 0.0%
校企共建必修课
0
0
0
0
0
00Biblioteka 00 0.0%学 必修课总学时 384 424 352 416 304 112 32 0 2024 72.9%

必修课周学时
24 26.5 22 26 19 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Cultivation of Ethic Thought and 6017000001 1 3 48 32 16
Fundamentals of Law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A Concise Outline of Chinese 6017000002 2 2 32 32
Modern History
必修 课程
专业方向必修课
0
0
0
0 4.5 2.5 0
0
7 3.8%
师范教育必修课
0
0
0
0
0
0
0
0
0 0.0%

校企共建必修课
0
0
0
0
0
0
0
0
0 0.0%
必修课总学分
22 25 20 22 16.5 5.5 2
0 113 61.9%

选修 通识教育选修课
选修至少 8 个学分
8 4.4%
课程
开设专业类选修课 0
0 2.5 0 5.5 21 14.5 0 43.5 23.8%
实验 课堂实践实验环节 2.5 0.5 2.5 3.5 3 2.5 1.5 0
实践
环节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1
0
0
1
2
1
4
8
16 8.8% 17 9.3%
合计
开设总学分
182.5 100.0%
-3-
课课 程程 类性 别质
六、课程计划表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类 别
课程类别
第一 第二 学期 学期
第三 学期
第四 学期
第五 第六 学期 学期
第七 学期
第八 学期
总计
百分比 %
通识教育必修课 192 112 176 128 0
0
0
0 608 21.9%
学科基础必修课 192 216 128 128 128 0 32 0 824 29.7%
专业基础必修课
0 96 48 160 96 64 0
2
0
选修 通识教育选修课
课程
开设专业类选修课 0
选修至少 8 个学分对应课程学时 0 48 0 96 352 256 0 752 27.1%
实验 课堂实践实验环节 64 16 80 112 96 80 48 0 496 17.9%
实践
环节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2 周 0 周 0 周 2 周 4 周 2 周 8 周 16 周 34 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6017000003
3
专业编号:110826 专业代码:0705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 地管理,具有城市与区域调研、规划设计、空间分析、综合应用等核心能力,能在城乡规划、 国土与住房、土地利用规划、旅游规划、环境规划等方面(或领域)从事调研分析、规划设 计、评估咨询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所需数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1-
2.系统地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 3.了解地理学、城市科学、资源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 法; 4.掌握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规划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5.了解我国区域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 6.了解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前沿问题、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