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本主义相关问题

合集下载

人本主义教育观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人本主义教育观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和 复 杂性 。
响和制约 . 人 具 有整 体 性 、 完整性 、 独特性 、 创造 性 、 主动性 以 及 可 以对 自 己的未 来 作 出能动 的选 择 ; 人 的本 性 由经 验 、 潜 意 识 和 情感 所 蕴育 . 但不 为 这 些 因 素所 限定 , 人 具 有 追求 自我 选
二、 当今 高 校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面 临的 问题 与 挑 战
人本 主 义教 育 观强 调 以人 为 本 . 让人 的 个性 得到 自由充 分 的发展 , 重 视对 学 生 的尊 重 和 爱 护 。新 世 纪 、 新 时代 高校 思 想
心 理 学在 教 育 思想 上 的 集 中体 现 人本 主义 心 理 学 兴起 于 2 0 世纪 5 0年代 的美 国 . 6 0 7 O年 代 得 到 迅 速 发 展 。 其 主要 观 点
其次 , 随着 社 会 多 元 经 济 和 多元 文化 的 发展 , 高校 学 生 的 世 界 观 、人 生 观 和 价值 观等 方 面 发 生 了 巨大 的 变 化 受 商 业
化、 社会化 、 多 元 化 的 开 放 性 社 会 文 化环 境 的影 响 . 传 统 的 以
为: 心 理 学 的研 究 对象 应 该 是 “ 健康人” 而非“ 病态人” 的经 验 ,
政 治 教 育 工作 能 否 做 到 以人 为本 . 面 临一 系 列 的问 题 与挑 战
( 一) 从学生的角度看 , 学 生 的思 想 状 况更 加 复 杂 化
经 验 本 身及 其 对个 体 的 意义 居 于 首 位 :成 长 与发 展 是 人与 生 俱 来 的 自然 天性 . 其中. 自我 的充 分 发 挥 和实 现 是 人 的基 本 需
高校 的根本 任 务 是 培养 人 才 .全 面 推进 素质 教 育 .培 养 德、 智、 体、 美 全 面 发 展 的 高 素 质 的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建 设 者 和 接 班 人 人本 主 义 教 育观 强 调 以 学 生 为 中心 . 发展 学 生 的 自我 潜能 . 从 根本 上 说 就是 以人 为 本 。 如 何 把 以 人 为本 的教 育理 念 贯彻 到 高校 思想 政 治 教 育工 作 中 .让 高 校思 想 政 治 教 育工 作

人本主义的困境和出路

人本主义的困境和出路

人本主义的困境和出路贾立安人本主义是中国的正义民主,是中国特色的人权,是中国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中国政治思想最精彩、最主流的部分,是历代王朝政权合法性的终极依据、制定国策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曾经保持了上千年世界领先地位的基本缘由和奥秘。

早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就发表了“人权宣言”:人为万物之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这在《尚书》里的句子,记载了中华人本主义的源头。

随着武王伐纣,周人君临华夏,周公制礼作乐,人本主义得到制度化的落实,“人权宣言”化为礼乐文明,开始了“文质彬彬”的先进时代。

但到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人本主义和制度的联系中断了,人权已无托身之所,已是没家的游魂。

恰好这时,中国出现了圣贤大哲:孔子和孟子。

孔子是人类历史上,倡导人本主义的第一大师。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他的为人,“自强不息,仁者爱人”是他的两大主张。

孟子则是孔子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发展者。

他们的人权思想既有人格独立,又有共同富裕,还有持续发展。

而在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才完成“人格独立”,经过十月革命、罗斯福新政和世界人权宣言,才确立“共同富裕”,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环境恶化,核子威胁,资源枯竭,人类随时有灭顶之灾,才萌发“持续发展”。

如果说孔孟的人权思想一步到位,是因为圣贤个人的创作,那么西方的人权观念分三步行走,是因为历经五百年的血雨腥风,才逼上梁山,是人民大众的能动,集体反省的结果。

在人权上,孔孟意见一致,但在主权上,孔子语焉不详,孟子则明确主张“主权民授”。

在中国历史上,孟子第一个站在人民立场以求政治问题的解决,第一次亮出主权合法性思想,认定只有人民才是政治的发动力,才是国家主权的根源,才享有同意权、罢免权和革命权。

按照孟子的意见,禅让该是中国特色的“选举民主”。

孟子反对政权的私相授予,坚持“荐人权”在天子,“同意权”归百姓。

虽说“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但“天子能荐人于天,暴之于民”。

因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所以名为“天与”实为“民归”。

人本主义教育观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人本主义教育观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Vol.10No.22013年2月第10卷第2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Feb.2013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从根本上说就是以人为本。

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理论概述人本主义教育观是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思想上的集中体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其主要观点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而非“病态人”的经验,经验本身及其对个体的意义居于首位;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遗传、风俗习惯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具有整体性、完整性、独特性、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可以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潜意识和情感所蕴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限定,人具有追求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和健康人格的人生目标。

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本性、潜能、价值、经验、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1]。

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教育理论,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

它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涵:(一)主张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反对无目的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观最为关注的不是建立一套成型的技术,而是成长的目标,倡导如何做人、成人的教育。

正如马斯洛所言“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个性能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发展”[2]。

人本主义心理学相关知识

人本主义心理学相关知识

(1)研究对象人本主义心理学明确提出要以心理健康的人或健康人格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使是对心理不健康的病人,也要努力寻找他们健康的内在本性。

马斯洛对心理健康概念作了明确的说明:(1)心理健康是一种强烈的信念,即相信人类有自己的基本性质和心理结构框架,我们可以像对待人体结构那样来研究它;人类也有由遗传决定的需要、能力和倾向,其中一些跨越了文化的界线,是全人类共有的,还有一些则是具体的个人所独有。

这些需要是善的或中性的,而不是恶的。

(2)完美的心理健康和正常而有益的发展在于实现人类的这种基本性质,在于充分发挥其潜能,在于遵循其轨道逐渐向成熟发展。

这是内在的心理发展,不是外部的行为塑造。

(3)心理病理现象是使这种基本性质遭到否定、挫折或扭曲的结果。

因此凡是有助于实现人的内在本质的就是好的,凡是阻挠或否定这种基本性质,甚至改变自我实现过程的,就是坏的或者是心理变态。

另外,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内在意识经验。

意识经验能向心理学家提供重要的信息,使他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了解那些对人类来说最有价值的、关于人的内在本性的信息和此时此刻的内在体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潜能和价值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把心理学研究与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尝试解决现代社会人类价值观丧失而引发的社会和心理问题。

(2)研究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强烈反对把人机械化、客观化的静态研究倾向,主张用动态的整体研究的方法研究实际社会生活的人。

马斯洛认为心理学应该采用整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人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发挥作用的,因此对人的研究必须既考虑行为的内在的、固有的决定因素,又考虑外在的、环境的决定因素。

弗洛伊德只注重第一点,而行为主义者只注重第二点。

这两种观点需要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合的结果便是对人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和个案研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不赞同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倾向,而提倡现象学描述。

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主张把实证研究的方法与现象学和存在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

人本主义视角下开放教育学生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人本主义视角下开放教育学生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简称“开放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校园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对学习对象、教育资源、教育过程、教育时间实行全面开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开放教育正是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各类学习需求,为求学者提供方便灵活学习方式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开放教育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放教育学生的特征开放教育在办学理念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取消和突破了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没有太多限制,为所有求学者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为社会大众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凡有志向参加学习且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学生均可以申请入学,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以由学生根据需要来决定。

开放教育中教与学相分离的特征,使得开放教育学习成为自主性很强的一种学习形式。

在远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与老师和同学相分离,较少的面对面集中授课环节使师生和生生之间缺少了情感交流,使学生感觉没有学习氛围,缺少凝聚力和校园归属感,对学校缺少认同,这使得远程教育机构必须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注,加之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多为成人在职学生,他们边工作边学习,工学矛盾突出。

另外,学生的成分也相对复杂,求学目的不尽相同,使得当前开放教育学生工作的内涵也表现出许多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工作的新特征。

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关于人本主义的若干问题——为考察世纪之交的哲学走向而作

关于人本主义的若干问题——为考察世纪之交的哲学走向而作

关于人本主义的若干问题
为考察世纪之交的哲学走向而作
【作 者】刘永富
提要 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作为最终根据、最高目的去考察、去处理所知的一切。人本主义的思想几乎渗透在从古到今的西方各种哲学之中,而并非仅仅是与所谓的科学主义相对的一种思潮。不过由于对人的理解不同,人本主义又分为不同的类型。马克思主义既与人本主义有共同点,又超越人本主义。
从事感觉活动的人与从事思维活动的人
有的人本主义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感觉,即人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感觉活动,因而作为一切之本的人是有感觉的人,一切都是由人的感觉建立起来的,人无论知道什么、处理什么归根到底都是在知、在处理感觉。前述普罗塔戈拉的作为万物的尺度的人实际上是感觉着的人,近代经验论实际上也把人主要看作感觉着的人。有的人本主义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思维。在这种人本主义看来,包括人自身在内的一切只有经过思维的批判考察才能成立,才不是幻觉。以思维的人为一切之本就是唯理论的人本主义。实际上,完整的人既是感觉的人,又是思维的人。在人的一切所知之中,有些是通过感觉被知的,有些是通过思维被知的,无论否定了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奠基人色诺芬尼就曾批判道:人们只是按照自己的特点理解神;如果动物也有它们所崇拜的神的话,那么动物也是按照自己的特点来塑造自己的神的。这实际上已经道出了2000多年后的费尔巴哈思想的真谛。后来的智者学派的普罗塔戈拉又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即事物是什么与不是什么都是由人确定的,在事物那里不存在是什么与不是什么的独立标准。
关于解决问题的方式
各种人本主义解决问题的方式的不同往往同它们对作为一切之本的人的理解的不同联系在一起。如果把人理解为个人,那就会把一切问题归结为个人问题,就会从个人出发处理一切问题;而如果把人理解为整个人类,那就会从全人类的角度去考察、处理问题;如果把人从根本上理解为认识者,就会把一切问题归结为认识问题;而如果把人从根本上理解为实践者,就会从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处理问题;如果把人理解为自然的、生物意义上的人,那就会把一切问题归结为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然需要的问题;而如果把人理解为社会的、历史的人,则会把一切问题归结为社会问题与历史问题,即把一切问题放到社会关系与历史过程中去考察。下面我们以费尔巴哈和斯宾诺莎为例具体说明上述不同。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人才测评试题与答案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人才测评试题与答案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一、定义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是以人为本研究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亦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科学。

简而言之,因强调以人为本体的价值观而得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整体人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

二、特点因其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三、代表人物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其理论基础包括三个方面:性善论(或人性本善论),潜能论(或机体潜能论)和动机论或需要层次论。

主要观点是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而另一代表人物罗杰斯(C.R.Rogers),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包括人格理论、以人为中心疗法和会心团体治疗。

其主要观点则是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

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四、主张1. 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

并且正常的人,重视人的心理活动,强调影响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注意研究自己的情感,学会正确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

当然,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学习者展示其真实的内心世界,促进学习的发展。

2. 强调人的因素,以学习者为中心。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我国成人教育-问题与思考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我国成人教育-问题与思考

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我国成人教育:问题与思考摘要:以人本主义为视角,剖析了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

关键词:人文主义;成人教育;问题;建议作为当代重要的西方思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可估价的影响。

纵观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本文拟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剖析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人本主义教学观20世纪的西方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感到了精神世界的空虚和无助——科技文明将教育变为了一种强制性的义务,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一种更有用、更适应科技文明的工具,结果导致了人的个性和主体性的逐步丧失。

然而,随着社会各种矛盾和危机的爆发与加剧,人们逐渐认识到,加强教育的人性和人道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举足轻重。

鉴于此,人本主义教育观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推崇。

人本主义教学观的代表人物当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

他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法,并结合这一方法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观。

该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发展。

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将人机械化和生物化,提倡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重视学习的内部动力和学习者的潜能,注重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强调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积极意义,把促进和完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

具体而言,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主要包括四个维面。

(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罗杰斯在其著作《学习的自由》(2006)中指出,人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那么他才是可靠和有教养的人。

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

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取决于静止的知识。

这一论述阐明,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完整人的教育,应该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从而培养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二)课程教学观人本主义学者主张,学校课程应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学问为中心。

人本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人本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人本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人本管理作为一种高阶的现代组织管理理念和方法,它的发生、发展是西方社会在组织管理实践中对人性认识不断深化的产物。

在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从西方引进的人本管理思想和做法几乎在各种类型的组织中得以应用。

但是,因为对人本管理的内涵和价值缺乏认真和深入的思考,导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影响了人本管理的实施效果。

所以,本文拟对人本管理的内涵、价值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的人本管理实践有所助益。

一、人本管理的内涵及意义“以人为本”是人本管理的核心价值观,是统领各种管理举措的基础性管理理念。

首先,人本管理中的“人”是组织中的全体员工,既包括组织的普通员工、专业技术人员,也包括组织各阶层管理者。

其次,人本管理中的“本”是指组织中的人是组织的“根本”和“目的”。

即人是组织的主体和组织力量的源泉,组织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满足人的需要。

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通俗地讲,就是“依靠人”、“关心人”、“开发人”和“凝聚人”的思想和方法。

人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可以概括为“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改善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二是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三是有利于形成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四是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国内组织在实施人本管理中常见的问题1.维护员工的基本利益不力。

人本管理的基本点在于维护员工的基本利益,保证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稳步改善。

但是,由于许多组织面临产业结构调整、设备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加剧等困难,加上组织经营管理思想的陈旧落后,无法有效地实施人本管理,致使员工的基本利益经常得不到有力保障。

比如,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频发拖欠员工工资、挪用或克扣员工养老金等损害员工权益的行为。

又如,在企业改革中常常把裁员作为甩掉包袱的手段。

另外,张口“人本管理”,闭口“人性化管理”;只讲生产效益,不讲对员工的责任,对员工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漠然置之等等。

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摘要: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

由于其理论体系的缺陷及实施的条件与我国当前教学实际的差距,使得人们对其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动力、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质疑和困惑。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课堂教学自我实现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愉快教学、成功教学、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力求培养学生健全人性的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领域形成了很大的声势,这使得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目前教育领域内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仍然是两张粘连甚少的“皮”。

到底什么是“人本主义教育”,“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本主义精神”,这对于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如何理解、关注它,是实践贯彻无法跨越的第一步。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是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而使人本主义教育成为一种思潮的直接原动力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它的教育理念如下:(一)强调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知识的获得。

从这点来讲,人本主义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时存在着很明显的区别;(二)强调自我概念和个性同一性的发展。

如果一个教师接受学生,那么他就会以任何一种方式来告诉学生,他们是有价值、有能力、自我导向的,并期望他们做出与其自我导向相一致的行为,获得与其价值相当的成绩;(三)强调交流。

即教师应该掌握“有效的人际关系、诚恳的人际交流的原则和技巧”[1];(四)强调个人价值的认识和发展。

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施条件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它只有切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才能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贯彻,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一)对教师的要求。

相对于传统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作为个体的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技巧。

这种教育提倡教师应该成为使学生学习便利的工具,是一个促进者而不是好教训人的教育者。

还提倡为了胜任这一职责,教师应该被训练成为敏感的、会关心人的、真诚的并具有同理心的人。

2022黑龙江教招知识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22黑龙江教招知识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22黑龙江教招知识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_一、知识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

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等同于一般动物学习,学习只是外在的行为变化,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

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学习者的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

人本主义认为,凡是有机体都具有一定内在倾向,即以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来发展自我的潜能。

由于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式严格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

通常认为的学习涉及到的内容对学生自己是没有个人意义的,它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人无关,是一种无意义学习。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并不是罗杰斯所指的有意义学习。

罗杰斯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而且是学习者所作出的一种自主、自觉地学习,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与认知主义观点不同的,认知主义中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强调的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人本主义的有意义学习强调的是新学习内容与学习者本身的联系,与学习者本身的联系是指与学习者本身的需要、意愿、情感体验之间的联系。

人本主义辅导理论(2014.9)

人本主义辅导理论(2014.9)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学生心理辅导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学生心理辅导
作业
看电影《心灵捕手》 思考题: 1、前两位咨询师为什么没有建立起关系? 2、最后一位咨询师怎样建立起关系的? 3、第一次在咨询室发生了什么? 4、湖边的谈话发生了什么? 5、咨询关系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生心理辅导
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是机体的经验和自我概念之间的不一 致、不协调。 未进入自我概念的躯体体验和需求并未消失,常常会表现 出来。但是在这些情况下,行为似乎不是个体“拥有”的。 (对比弗洛伊德的潜意识) 例如:不敢看黑板的女生 罗杰斯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协调存在,但只有当这种 不协调很严重时,心理障碍才会发生。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学生心理辅导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学生心理辅导
课后作业:
观察一位中学生30分钟,问题:他(她)在干什 么?他(她)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内心状态?你要 怎样跟他(她)说话才能真正地沟通并让他(她) 接受你?尝试一下。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生心理辅导
三、心理辅导步骤
1、来访者前来求助。 2、向来访者说明心理辅导的情况。 3、鼓励来访者情感的自由表现。 4、辅导员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 5、来访者成长的萌动。 6、接受和认识来访者积极的情感。 7、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 8、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 9、疗效的产生。 10、疗效的扩大。 11、来访者的全面成长。 12、辅导结束。
口婆心的父母,不耐烦的孩子)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生心理辅导
2、此时此地 即活在当下,全心全意去感受。 人不应该成为过去经验的牺牲品,虽然过去经验会对我们 产生很大影响,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只有生活在此时此 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不幸的老妇人) 全心全意地活在当下,才是最完全地享受和拥有了生命。 (心猿意马) 活在当下,就是从主观世界的假象中走出来的方法。 活在当下,可以生发出新的力量,每天、每时每刻都是新 的。 活在当下,觉察当下,就是从主观世界的假象中走出来的 方法。

人本主义习题.doc

人本主义习题.doc

人本主义习题62.卡尔-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点的演变过程为A.个人中心治疗一来访者中心治疗一非指导性治疗B.非指导性治疗一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个人中心治疗C.指导性治疗一非指导性治疗一来访者中心治疗D.指导性治疗一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个人中心治疗E.来访者中心治疗-个人中心治疗-非指导性治疗答案:B63.以下概念不是卡尔•罗杰斯提出的是A.会心团体B.个人转归C.来访者中心D.造型倾向E.个人中心F.答案:B66.符合卡尔-罗杰斯基本人性观的是A.人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有正面的人生取向B.人有追求美好生活、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本性C.人是建设性和社会性的,值得信赖,可以合作D.人有潜在的能力足以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E.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罗杰斯人性观的基本内容是:人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有正面的人生取向;人有追求美好生活、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本性;人是建设性和社会性的,值得信赖,可以合作;人有潜在的能力足以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人有能力自我引导,迈向自我实现。

故上述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67.提出“人性的发展和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即造型倾向”观点的人是A.皮亚杰B.马克思C.达尔文D.罗杰斯E.阿德勒答案:D68.罗杰斯认为人的生存动机不包括A.克服自卑B.不断成长C.实现自己D.探索自我E.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答案:A解析:罗杰斯认为人最基本的生存动机是:全而发展自己的潜能、不断成长和实现自己,而克服自卑是阿德勒对人的生存动机的看法,故A不属于罗杰斯的观点。

69.个人中心治疗的基本假设是A.自我的协调不一致是心理出现异常的原因B.克服内心的冲突是治疗的关键C.人在本质上是可以信赖的D.人的社会性是其痛苦的来源E.自我概念是人成长的首要问题答案:C解析:个人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是:人在本质上是可以信赖的。

它包括人是能够了解自己、解决自己的困扰,只要有适宜的环境气氛,就能体验到那些以前被自己否定和扭曲的感觉, 学习接纳自己,朝着自我引导的方向成长。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作者:- 发布时间:2007-5-7 13:35:40 阅读:893次(一)基本理论观点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 50年代在美国兴起来的,它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中吸取其哲学的基础,提倡从人的主观意识经验出发,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动机决定论,被称为心理学中有别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传统的第三势力。

一般说来,这一学派理论具有四个共同的认识:1、强调人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反对还原主义,着重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

2、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每一个体的自由选择和主动性,人们能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其自身存在的意义。

3、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4、人性研究的重点是意识经验,应该遵循现象学途径。

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反对把人看作是简单的生物人、自然人,而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

它认为人的行为不象动物,并不全是环境条件作用的结果,而是自由的、能够独立自主的、具有无限潜能的,并且每一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各种变化;能理解自己的需要和经验;能分析自己的行为;也能作出抉择并对此承担责任。

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处于具有良好成长氛围之中,例如有温暖和同情支持的父母以及家人,每个人就都会发现他的真正的自我,实现他的全部创造性与潜能。

但是,一个人如果遭到虐待或受到重大的生活经历中的挫折与否定时,自我就会发生创伤或裂痕,内在的潜能不能发挥出来,而且还会受到损害。

这样,人们就不会是一个真正自我实现的人,而可能是一个自我防御和心理失调的人。

马斯洛(A. H. Maslow)、罗杰斯(C.R.Rogers)均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

人类都具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各种潜能的趋向,人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

”这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罗杰斯还提出了“自我概念”,认为它是在人自我发展过程中,在与环境或别人的接触与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和看法。

人本主义试题

人本主义试题

人本主义试题一、单选1、下列哪个思想对人本主义影响巨大A、实证主义B、理性主义C、现象学D、存在主义2、下列哪位是存在主义的先驱A、海德格尔B、萨特C、陀思妥耶夫斯基D、克尔凯廓尔3、人生三阶段不包括下列哪个A、道德B、宗教C、理性D、感官4、下列哪位是人本主义学者A、康德B、黑格尔C、斯宾诺莎D、罗洛·梅5、下列哪个不属于需要层次论的需要A、求知B、金钱C、审美D、安全6、人本主义疗法不适合下列哪类人群A、一般心理问题B、精神失常C、内归因D、认知偏差7、自我存在有几个阶段A、5B、6C、7D、88、人本主义发源于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9、罗洛·梅开创的是A、当事人中心疗法B、聚焦心理疗法C、分析心理疗法D、存在心理疗法10、下列哪个不是罗杰斯对人性的看法A、建设性B、积极性C、破坏性D、创造性11、克尔凯廓尔认为人在本质上是A、乐群的B、孤独的C、抑郁的D、创造的二、填空1、人本疗法的核心是以()为中心2、人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与()的空前暴涨3、存在是一种()4、自我异化是由于()的出现而导致的5、不符合自我防御的信息会被()和()6、自我是在与他人环境的()中形成的7、自我重整需要()、()和()8、自我与世界的联系是()9、咨询师的定位是()三、简答1、功能充分发挥的人2、条件价值3、生命的趋向四、论述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罗洛·梅的原始生命力理论3、人本疗法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一:1、D 2、D 3、C 4、D 5、B 6、B 7、C 8、B 9、D 10、C 11、B二、1、当事人2、物质(生产)、信息3、趋向4、条件价值5、忽略、歪曲6、互动7、减少条件价值、增加他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增加自我的无条件积极关注8、积极关注9、精神助产士三、1、功能充分发挥的人是理想状态的人,指个体完全信赖自己的机体,依靠自己的直觉和体验来做出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个体能清晰地感受自己的内部体验,并毫无防御地接受外部信息和他人评价。

人本主义论述题

人本主义论述题

人本主义论述题
人本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个体的价值和尊严。

人本主义强
调认为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应该被尊重和保护。

这一思想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人本主义最初兴起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它是一种强烈反对中
世纪教会传统的思想。

人本主义的兴起引发了许多文学、艺术和文化
方面的变革,并推动了科学、技术、教育和政治的进步。

人本主义的核心概念是人类的尊严和价值,以及每个人都应该被
看作是独立的、自主的和有尊严的存在。

这一观念也对现代社会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人权和民主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人本主义的理念仍然被广泛应用和宣扬。

它推崇
个体权利的平等、尊重和认可,倡导个体自由、多样性和创新性。


各种领域中,这一思想一直在为人们提供自由和平等的机会,支持每
个人的追求和探索。

总之,人本主义是一种重视个体及其价值的哲学思想,促进了人
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

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思想依然引领
着我们,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人本主义内容的是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人本主义内容的是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人本主义内容的是
人本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伦理观念和哲学体系,强调个体
的自主性、尊重和平等。

在现代社会,人本主义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

在以下选项中,有一些内容并不符合人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利益最大化在商业和经济领域,很多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意味
着以获取金钱和权势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个体的尊严和幸福。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应当关注每个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不是只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暴力和压制暴力和压制是人本主义的对立面。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
由和尊严,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压制。

在社会中,如果有人被剥夺了基本的人权和自由,那就违背了人本主义的核心理念。

3.种族歧视和歧视种族歧视和歧视他人是与人本主义背道而驰的行为。

人本主义主张每个个体都应该受到平等和公平的对待,不论其种族、性别、宗教或其他身份认同。

因此,种族歧视和歧视行为是违背人本主义原则的,应该被摒弃。

4.忽视环境保护人本主义不仅关注人类个体的利益,还应该关注整个
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是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都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忽视环境保护将对人类自身和其他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与人本主义的价值观相悖。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人本主义的理念,尊重每个个体的尊严、自由
和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避免上述不符合人本主义的行为,我们能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公正和尊重的社会环境。

愿人本主义的理念能够在世界各地得以普及和实践,让每个人都能过上自由、平等和尊严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本主义的思考问题1.人本主义兴起的背景2.马斯洛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3.马斯洛内在学习理论4.罗杰斯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5.罗杰斯的有意义自由学习6.罗杰斯有意义自由学习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自由学习区别7.人本主义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模式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的精神状态也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人受制于物而无能为力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急需借助心理学,从而使得临床心理学、心理诊疗、社会心理学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人们开始认识到,一切不安的源在于人缺乏对自身内在价值的认识。

但是传统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贬低人性和非人性化的倾向,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学派,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作为心理学核心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阐述。

人本主义心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

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学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2.3.马斯洛学习理论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前提。

强调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人的目的,人本主义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即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

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

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

马斯洛把完善的人性教育作为人本教育的基本内容。

通常人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即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

自我实现追求的内容是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包括真理、美、新颖、独特、公正、严密、简洁、善、效率、爱、诚实、单纯、改善、秩序、文雅、成长、清洁、宁静、和平等。

如果能实现这些价值,便可以达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马斯洛关于教育原则的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五个方面:(1)自我同一性原则教育应该使学生寻找内在的同一性,减少或消除学生内心的矛盾和精神上的分裂。

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即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2)启发性原则此原则主要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不仅要通过知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控制、逻辑思维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交流、优美人格的形成、自我的充分自由的体现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美育原则重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

(4)超越性原则对自我的超越,即超越自私,超越自我中心,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

此外,还有对文化的超越,能够以某种超脱的和客观的态度对自己出身于其中的文化进行审查,就是要培养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人。

(5)价值原则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价值感,应该挖掘、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意义。

4.罗杰斯学习理论的理论基础罗杰斯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者主张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不存在于事物本身,而是由个体按个人的知觉赋予其意义的。

罗杰斯认为,生长和发展是一种不断趋向自主、不断摆脱外部控制的过程。

人们往往认为,只要把教材编好、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就会很好地学习。

但在罗杰斯看来,意义不是内在于教材之中的,而是个人赋予教材以意义的。

罗杰斯学习理论的特点,在于他试图把认知与情感合二为一,以便培养出完整的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该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如行为表现、认知过程、情节障碍)割裂开来加以分析。

由于人本主义主要是在对新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常常被人称为是第三势力心理学。

在他们看来,要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理解行为者所知觉的世界,即要指导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在了解人的行为时,重要的不是外部事实,而是事实对行为者的意义。

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他的信念和知觉。

当他看问题的方式不同时,他的行为也就不同了。

卡尔·罗杰斯像奥苏贝尔一样,可以把学习分为两类,它们分别处于意义连续体的两端。

一类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

另一类是意义学习。

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与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的内涵是不同的,前者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是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

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即成了能够充分利用我们自己所学阳刚和阴柔方面的能力来学习的人。

他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外部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获得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清楚的某些方面。

罗杰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十条学习原则。

1、人类本来就有学习的潜能;2、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3、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4、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就比较容易觉察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5、当对自我的威胁很小时,学生就会用一种辨别的方式来知觉经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6、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7、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8、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与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9、当学生以自我批评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10、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把它们结合进自己的变化过程去。

罗杰斯对学习原则论述的一个核心,是要让学生自由学习。

他列举了10种在他看来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

它们是:1、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2、提供学习的资源;3、使用合约;4、利用社区;5、同伴教学;6、分组学习;7、探究训练;8、程序教学;9、交朋友小组;10、自我评价。

罗杰斯对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方法持激进的批评态度,主张采用开放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开放教育,如果实施恰当的话,始终有助于达到创造性、自我概念、对学校的态度、好奇心和独立性等方面的目标。

5.罗杰斯的有意义自由学习(1)意义学习与无意义的学习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

学习者要记住这些无意义音节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它们是没有生气、枯燥乏味、无关紧要、很快就会忘记的东西。

所以,它们一方面不容易学习,另一方面又容易遗忘。

罗杰斯认为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

另一类是意义学习。

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意义学习能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

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即成了能够充分利用我们自己所有阳刚和阴柔方面的能力来学习的人。

判断是意义学习还是无意义学习的依据是学习对于个人来说是否是有意义的。

只是与学习者的某个部分(如大脑)有关,而与完整的人无关,学习者是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的。

(2)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

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

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

自我评价是使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直负责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

当学生必须对确定哪些准则是重要的,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负起责任时,他也就真正学会了对自己及自己的发展方向负起责任来6.罗杰斯有意义自由学习与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自由学习区别罗杰斯主张的意义学习,指使人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事实的积累,这种学习与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的内涵不同,前者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整个人的学习,而后者只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知识的积累+个体情感态度的卷入=意义学习:罗杰斯眼中的意义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知识之外,学生还获得了其他方面的成长。

这就是罗杰斯所提出的意义学习,他认为,学习不仅仅只涉及事实的累积、知识的增长,它应该还能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情感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能与个体各部分经验融合在一起。

奥苏伯尔的意义接受理论: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在奥苏贝尔看来,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主要适用于个体获取知识,丰富自身的认知结构。

它强调新旧知识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在教学实践中,恰到好处地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

因此我们说,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一种认知取向的学习观。

奥苏贝尔和罗杰斯关于意义学习的理论的提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两者之间既存在着重要区别,也有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都提出了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关注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的转化以及个体知识的内化,使他的有意义言语学习呈现出浓郁的认知学派的特色;而罗杰斯则注重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的合二为一,强调知识对于个体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出鲜明的人本主义精神。

两种意义学习理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基础不同。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以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为背景,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观则以哲学的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方法论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