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某植物的非糯性和糯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相对性状。

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现用纯种非糯性和纯种糯性植株杂交获得F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橙红色花粉粒占1/4B. 如果让F1植株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中有3种类型C. A、a为等位基因也可以在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D. 若含a基因的花粉50%死亡,则F1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1:2:32.某甲虫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有角对无角为显性,但是有角只在雄性个体中表现,而雌性个体无论是何种基因型都表现为无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虫的有角和无角与性别关联,因此为伴性遗传B.基因型都为Aa的雌雄甲虫杂交,后代无角:有角=1:3C.有角与无角昆虫杂交后代中雄性出现无角,则雄性亲本基因型一定为AaD.两只无角的昆虫杂交,后代雌雄甲虫一定表现为无角3.番茄的单式花序和复式花序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决定,花的颜色黄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B、b决定。

将纯合的单式花序黄色花植株与复式花序白色花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均为单式花序黄色花。

将F1分别作母本和父本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番茄的复式花序和黄色花为显性性状B.黄色花基因与白色花基因不遵循分离定律C.F1自交后代中复式花序白色花植株占1/16D.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有2/3不育4.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

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

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现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5.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早年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了“镶嵌显性”这一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检测含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对于孟德尔成功揭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可有效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B.分析生物性状时,由简单到复杂,先后对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C.实验过程中对结果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增加准确度、可信度D.创造性地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方法,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3.“割双眼皮”是一个非常盛行的医疗美容小手术,很多成年人选择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单眼皮变成双眼皮。

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某日,生物兴趣小组成员遇到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但不确定是否为“割的”)带着一双儿女(是双胞胎,且哥哥为单眼皮,妹妹戴着墨镜未能观察到其眼皮性状)在逛街,他们根据遗传学的相关原理作出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该对夫妇及儿子的眼皮性状表现可作为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的依据B.哥哥为单眼皮,其双胞胎妹妹一定也为单眼皮C.若妹妹也是单眼皮,则该对夫妇一定都是割的双眼皮D.若母亲是割的双眼皮,则妹妹一定携带单眼皮基因4.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携带绿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2可以存活。

现用纯合紫茎植株与纯合绿茎植株杂交,F1全为紫茎,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A.3∶1B.7∶1C.5∶1D.8∶1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6.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雄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型一致,雌羊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型一致。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小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0 小题,每小题5 分,共50 分)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性状相同,遗传因子不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2、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能彼此分离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分离比为3 : 1C F i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 : 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3、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A.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B.雌配子:雄配子=1 : 3C A雌配子:a雄配子=1 : 1D .雌配子:雄配子=1 : 14、种皮圆滑豌豆和皱缩豌豆杂交,F1全是圆滑,F2中皱缩的有1 815株,圆滑的有()A.925 株B.5 445 株C.3 702 株 D .1 815 株5、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 自交得F2,F2 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 ,与F2 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 :1 :1 :1C R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 F1 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发育成新个体6某生物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 aB: AB: ab= 1 : 2 : 3 : 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A 30%B 26%C 36%D 35%7、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 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A ②④B ④⑤C ①③D ②⑤8、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试题含答案
A.人类B.水稻C.酵母菌D.水仙
3.在一个人为组成的高茎豌豆种群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1:3,让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B.5:1C.9:3:3:1D.13:3
4.以下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直毛与卷毛B.人的酒窝与雀斑
C.西瓜的红瓤与黑色种皮D.豌豆的黄色子叶与绿色豆荚
C.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
D.两亲本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32
二、多选题
11.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下面各项中,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包括( )
A.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科学地设计实验,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16.某雌雄同株作物的花色(紫色、粉色、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的宽度由一对等位基因(D与d)控制。如表是某校研究小组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组别
亲本组合
紫花
宽叶
粉花
宽叶
白花
宽叶
白花
宽叶
粉花
窄叶
白花
宽叶

紫花宽叶×紫花窄叶
9/32
3/32
4/32
(3)现欲鉴定一株粉花宽叶植株是否为纯合子,请简要描述鉴定方法及预测结果和结论: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C
3.D
4.A
5.A
6.A
7.D8.BFra bibliotek9.A10.D

高中生物_必修二_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_必修二_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选择题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A.杂交B.测交C.检查染色体D.观察性状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

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A.F1×隐性类型→检测F1的基因型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4.隐性性状是指()A.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B.杂种F1中未显现的性状C.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5.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雌配子︰雄配子= 1︰1 B.雌配子︰雄配子= 1︰3C.A雌配子︰a雄配子= 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卷毛B.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兔的长毛与短毛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C.避免小球损坏D.小球可再次使用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A .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B .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 .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D .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A .全部是患者B .全部是正常C .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D .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高一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试题

高一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试题

高一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试题1.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豚鼠,一次产生了100万个精子,其中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精子数目为()A.100万个B.50万个C.25万个D.0个【答案】B【解析】设显性由基因A控制,隐性由a控制,杂合豚鼠的基因型为Aa,减数分裂时,产生A 精子和a精子为1:1,所以100万个精子中含有A和a精子各有50万个,选B。

2.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是( )A.Ddrr或ddRrB.DdRRC.ddRRD.DdRr【答案】A【解析】从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3∶1∶1中可确定两种性状的比例,一种性状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另一种性状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已知甲水稻基因型为DdRr,则乙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或ddRr。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解决基因自由组合的问题。

3.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答案】C【解析】选项A、B、D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选项C不能说明成功的原因。

因为无目的、无意义的大量实验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他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也反过来说明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会通过孟德尔的实验分析成功的原因。

高三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典型例题【例1】小麦易倒伏(D)对抗倒伏(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

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Tt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用抗病但易倒伏的纯种品种和易病却抗倒伏的纯种品种杂交,来培育抗病又抗倒的高产品种。

请回答:(1)F2中,选种的数量大约占F2的()A.9/16 B.3/16C.1/16 D.4/16(2)抗病又抗倒个体中,理想基因型是()A.DT B.DC.ddTT D.Ddtt(3)F2选种后,理想基因型应占()A.1/3 B.2/3C.1/16 D.2/16(4)F2代选种后,下一步应()A.杂交B.测交C.自交D.回交【例2】下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据此回答(注:6号不携带致病基因):(1)该病是一种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

(2)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则Ⅱ4和Ⅱ5的基因型依次为和。

(3)Ⅲ9与Ⅲ10婚配,后代子女患病的几率是。

(4)若该病的携带者在人群中占0.2%,当Ⅲ10与Ⅲ11婚配时,预计后代患病的几率是。

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人的正常肤色与白化病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经过A、观察→问题→假设→演绎→实验→结论B、问题→观察→假设→实验→演绎→结论C、问题→观察→实验→分析→假设→结论D、观察→问题→实验→演绎→假设→结论3.遗传因子为Aa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下列哪项最有可能A、性状表现是1:2:1B、遗传因子组成是1:2:1C、性状表现是2:1D、遗传因子组成是3:1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是A、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他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B、F1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C、F2的各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D、以上都是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检测题(含答案)
12.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再生下一个孩子患病的几率是( )
A.5/8B.3/8C.3/4D.1/4
13.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XbY。推测这对夫妇将来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2.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 AA、Aa、aa 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 和 Bb 控制红色,bb 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有 6 种表现型
B.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 3 种表现型
答案二:实验过程:让纯合抗病紫色植株与易感病白色植株杂交,得到F1,让F1与纯合易感病白色植株杂交得到F2,观察及统计F2的表现型和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抗病紫色:抗病白色:易感病紫色:易感病白色=1:1:1:1,则花色基因与抗病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抗病紫色:易感病白色=1:1,则花色基因与抗病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现选用宽叶红花花茎顶的纯合品种做母本,窄叶白花花叶腋的纯合品种做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宽叶红花花叶腋。若F1自交实验结果是宽叶红花花叶腋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则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控制花色及花的位置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交叉互换,叶型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2)中的F1自交实验的结果中,窄叶白花花茎顶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

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

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一、选择题1. 遗传因子是指哪种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2. 遗传因子的发现是通过什么实验得出的?A. 血型实验B. 显微镜观察C. 大豆实验D. 遗传交叉实验3.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以下哪种物质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4. 基因是指遗传因子的哪个部分?A. 编码区域B. 调控区域C. 3'非编码区域D. 5'非编码区域5. 染色体上携带的遗传信息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传递?A. DNA复制B. RNA合成C. 蛋白质合成D. 细胞分裂二、填空题1. 遗传因子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 遗传因子通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传递遗传信息。

3.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______________。

4. 遗传因子的发现是在______________年由______________首次提出的。

5. 染色体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

三、判断题1. 基因是DNA的特定序列,并负责编码蛋白质生成的。

2. R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DNA只是遗传物质的复制模板。

3. 遗传因子主要通过蛋白质合成的方式传递遗传信息。

4. 遗传因子的发现对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 染色体是真正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四、简答题1. 详细阐述遗传因子的组成和结构。

2. 试述遗传因子的发现历程。

3. 什么是基因表达?通过哪些步骤实现基因表达?4. 简述染色体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5. 简述遗传因子对生物遗传特征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复习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通过完成这些习题,你可以加深对遗传因子相关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解决生物遗传问题的能力。

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遗传因子的发现试题_及答案

遗传因子的发现试题_及答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2.YyRR的基因型个体与yyRr的基因型个体相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为A.1∶1B.1∶1∶1∶1C.9∶3∶3∶1D.42∶42∶8∶83.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为隐性,都是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一切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同时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A.3/4、1/4B.1/2、1/8C.1/4、1/4D.1/4、1/84.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 B.4种,1∶1∶1∶1 C.2种,3∶1 D.2种,9∶7 5.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

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TTSS×ttSSB.TTss×ttssC.TTSs×ttssD.TTss×ttSS6.3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

得F2种子556粒(以560粒计算)。

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选项 A B C D基本相符的是基因型YyRR yyrr YyRr YyRr个体数140粒140粒315粒140粒7.如图所示,表示纯合体细胞的是8.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1.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

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A. 3∶1B. 5∶1C. 8∶1D. 9∶12.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且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 6~14厘米B. 6~16厘米C. 8~14厘米D. 8~16厘米3.纯种甜玉米与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的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这说明( )A.“甜”是显性B.“非甜”是显性C.子粒混杂D.与传粉有关4.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遗传因子未知)的实验,得到结果如下表,如果亲本一栏中杂交组合Ⅳ中的灰色雌鼠和杂交组合Ⅱ中的灰色雄鼠交配,子代表现为()A.都是灰色B.都是白色C. 3/4是灰色D. 1/4是灰色5.下列哪项不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DdFf的个体产生的配子()A. AbDFB. abdfC. aBdFD. abdF6.下图表示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模拟实验过程,对该实验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桶内两种颜色小球大小轻重须一致B.甲、乙两桶内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但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一定要相等C.抓取完一次记录好组合情况后,应将两桶内剩余小球摇匀后继续实验D.该实验须重复多次7.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该图找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 RrMm、RrmmB. RrMm、RRmmC. RRMm、RrmmD. RRMM、RRmm8.对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B. 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C. F2出现4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D. F2出现4种性状表现类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9.下列关于遗传因子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B.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C.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D.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为隐性性状10.已知玉米某两对等位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真题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真题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真题单选题1、某牵牛花植株与另一红花宽叶牵牛花(AaBb)杂交,其子代表型之比为3红花宽叶:3红花窄叶:1白花宽叶:1白花窄叶,此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和表型是()A.Aabb 红花窄叶B.AAbb 红花窄叶C.AaBb 红花宽叶D.aaBb 白花宽叶答案:A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和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某牵牛花植株与另一红花宽叶牵牛花植株(AaBb)杂交,其后代中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是3:3:1:1,分析子代中红花:白色=3:1,宽叶:窄叶=1:1,说明前者是自交(Aa×Aa),后者是杂合子测交(Bb×bb),所以与AaBb杂交的“某植株”基因型为Aabb,表型为红花窄叶, A正确。

故选A。

2、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后代中纯合体所占比例的变化曲线是()A.B.C.D.答案:D分析:Dd自交一代后,基因型为DD、Dd和 dd三种,其比例是1/4 .12/和1/4,再自交一代,DD自交后仍是DD,比例为1/4;Dd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DD、Dd 和dd,比例分别为1/4 .12/和1/4; dd自交后仍是dd,比例为1/4。

将上述三项合并后,DD为3/8,Dd为1/4,dd为3/8。

依此类推,自交n代后,杂合体Dd为1/2n,则纯合体所占比率为:1-1/2n。

由以上分析可知,杂合体(Dd)连续自交n代,F n中杂合体的比例为1/2n,纯合体的比例为1-1/2n,随着n的增大,杂合子的比例越来越小,纯合体的比例越来越大,且无限接近于1,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卷(精选文档)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卷(精选文档)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卷(精选文档)(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卷分值:90分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1.现有一粒绿色(yy)圆粒(Rr)豌豆,它们的相对性状是黄色、皱粒。

已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该豌豆种植并自花授粉结实(称子1代);子1代未经选择便全部种植,再次自花授粉,收获了n枚子粒(称子2代)。

可以预测,这n枚子粒中纯合的绿色、圆粒约有()A.2n/3B.3n/8C.n/2D.n/42.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3.下列几组杂交,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 )A.DD×Dd B.DD×dd C.Dd×Dd D.Dd×dd4.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E、e与F、f所控制,只有当E、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

下列选项中都符合条件的亲本组合是()A.EeFf×Eeff EEFf×eeff B.EeFf×eeFf EeFF×EeffC.EeFf×eeff EeFF×Eeff D.EeFf×Eeff EeFf×eeFf—1—5.基因型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A.3/8B.1/4C.5/8D.1/86.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不能产生的配子是..A. YR B. Yr C. yR D. YY7.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A. 30% B. 26% C. 36% D. 35%2.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中RR、Rr、rr的比例分别是( )A. 1∶2∶1 B. 4∶4∶1 C. 3∶2∶1 D. 9∶3∶13.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性状相同,遗传因子不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4.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B. 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 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5.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马的白毛和鼠的褐毛6.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7.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为9黑6黄,母鼠c 产的仔全为黑色。

那么亲本a、b、c中为纯合子的是( )A. b和c B. a和c C. a和b D.只有a8.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去雄后自然授粉④去雄后人工授粉⑤授粉后套袋隔离⑥授粉后自然发育A.①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9.玉米幼苗绿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现用两个杂合子自交所产生的种子作实验种子,将400粒播种在黑暗处,另400粒播种后置于有光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阶段测试一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1.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不包括哪个?A。

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B。

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

C。

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

进入配子中的遗传因子一定能形成受精卵并遗传给后代。

2.以下哪组杂交实验能判断性状间的显、隐性关系?①高茎×高茎→高茎②高茎×矮茎→高茎③高茎×矮茎→高茎+矮茎④高茎×高茎→高茎+矮茎⑤矮茎×矮茎→矮茎A。

1B。

2C。

3D。

43.下列杂交实验中,发生了性状分离的是哪个?A。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豌豆。

B。

豌豆的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杂交,后代均为黄色圆粒。

C。

短毛兔与长毛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D。

红眼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后代中既有红眼果蝇,又有白眼果蝇。

4.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XXX假说的内容?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5.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什么?A。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B。

雌配子∶雄配子=1∶3.C。

A雌配子∶a雄配子=1∶1.D。

雌配子∶雄配子=1∶1.6.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哪个?A。

F1显隐性之比为1∶1.B。

F2显隐性之比为3∶1.C。

F2的基因型之比为1∶2∶1.D。

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7.以下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③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白兔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水稻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

杂交、自交、测交。

B。

杂交、杂交、杂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1 .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方案 (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2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3个白化病孩子和1个正常孩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夫妇双方都是杂合子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小孩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C.白化病为隐性性状D.本题的3∶1正好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分离比3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4 .Y(黄色)和y (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A.♀yy×♂yyB.♀Yy×♂yyC.♀yy×♂YYD.♀Yy×♂Yy5 .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 ( )A.黑马为显性纯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B.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C.黑马为隐性纯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D.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6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 ) A.3∶1B.5∶1C.9∶6D.1∶17 .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条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条染色单体中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8 .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9.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

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1∶1∶1∶1B.2∶2∶1∶1C.3∶1∶3∶1D.9∶3∶3∶110.已知某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 ( )A.1/2B.5/8C.1/4D.3/411.(2014·广州模拟)灰兔和白兔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 )A.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C. 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12.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

现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2中杂合褐色∶黑色为 ( )A.1∶3B.2∶1C.1∶2D.3∶113. 某育种专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受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

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为 ( ) A.2/10 B.7/10C.2/9D.7/914.某动物的体色有褐色的,也有白色的。

这两种体色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Z 与z、W与w控制。

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该动物的体色就表现为褐色。

现有一对动物繁殖多胎,后代中褐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值为7∶1。

试从理论上分析,这对动物可能是下列哪一组合 ( )A.ZzWw×ZzWwB.ZzWw×ZzwwC.Zzww×zzWwD.zzWw×zzww15.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的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一个基因型为AaBb 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孩子占3/8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孩子占1/416.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3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D.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17.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A.1/3B.1/4C.1/9D.1/1618.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

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是 ( )A.PPQq×ppqqB.PPqq×PpqqC.PpQq×ppqqD.PpQq×Ppqq19.牵牛花有红色和白色,叶有阔叶和窄叶之分,红色(R)和阔叶(B)分别是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RrBb与rr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A.4种、2种B.6种、4种C.4种、8种D,2种、4种20.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高等植物体自交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同B.各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等C.后代共有9种基因型D.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9﹕3﹕3﹕121.(16分)下面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12.根据自由组合规律,填下列空格。

(注:白色W对黑色w显性,长毛L对短毛l显性)家兔P:WWLL(白、长)×wwll(黑、短)↓↓配子:()()↘↙F1:基因型()表现型()并回答:⑴F1的雄兔能产生_______种配子,这些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F1互交,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按理论推算,如获得F2小兔64只,则表现型为黑色长毛有___________只,在这些黑色长毛兔中纯种有___________只。

22.豌豆子叶的颜色黄、绿由基因Y、y控制,圆粒、皱粒由基因R、r控制。

现用黄圆豌豆和绿圆豌豆杂交,发现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对每种性状作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

试回⑴杂交后代中,黄色豌豆与绿色豌豆之比是__________,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之比是__________。

⑵后代属于双隐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豌豆,它是______________体。

⑶亲本中黄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绿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⑷杂交后代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的比例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黄皱占___________。

素)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呈性,第一代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2)Ⅱ6和Ⅱ7若再生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

(3)Ⅲ10和Ⅲ11结婚(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

23.(8分)现有纯种红皮、抗病和纯种白皮不抗病两大蒜品系(白皮蒜的大蒜素含量高于红皮蒜)。

假设:红皮(A)对白皮(a)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显性。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抗病大蒜品系具有显著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该性状显性纯合时植株不能存活。

用杂合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其后代大蒜中抗病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

(2)现以杂合红皮、抗病大蒜为亲本进行自交,以获取白皮、抗病大蒜。

推断其自交后代发育成熟,白皮、抗病大蒜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答题卡一、选择题21.(16分)家兔P:WWLL(白、长)×wwll(黑、短)↓↓配子:()()↘↙F1:基因型()表现型()⑴F1的雄兔能产生_______种配子,这些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F1互交,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按理论推算,如获得F2小兔64只,则表现型为黑色长毛有___________只,在这些黑色长毛兔中纯种有___________只。

22.⑴杂交后代中,黄色豌豆与绿色豌豆之比是__________,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之比是__________。

⑵后代属于双隐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豌豆,它是______________体。

⑶亲本中黄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绿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