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及其工作原理详解

合集下载

汽车安全气囊工作原理

汽车安全气囊工作原理

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引言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它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迅速充气并形成一个保护性的气囊,减轻乘员在碰撞中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少伤害。

本文将详细解释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触发机构、充气装置和气囊等关键部件的功能和协同工作过程。

1. 传感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通常包含多个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变化。

主要的传感器包括碰撞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碰撞传感器:通过检测碰撞力大小和方向来触发安全气囊系统。

常见的碰撞传感器有机械开关、压电式和惯性式等。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加速度变化,以判断是否发生了碰撞。

它可以通过测量车辆加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触发安全气囊。

•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囊充气后的压力情况,以确保气囊能够正常充气并保持适当的压力。

2. 触发机构触发机构是安全气囊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负责在碰撞发生时将气囊迅速充气。

触发机构通常由电子控制单元(ECU)和点火装置组成。

•电子控制单元(ECU):作为安全气囊系统的主要控制中心,ECU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来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安全气囊。

一旦判断需要触发,ECU会通过点火装置来激活充气装置。

•点火装置:点火装置是触发机构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它通过提供高能电流来激活充气装置。

当ECU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它会发送电流给点火装置,从而产生高温火花,引燃充气装置中的化学物质。

3. 充气装置充气装置是安全气囊系统中负责将空气迅速注入到汽车安全气囊内部的部件。

主要的充气装置包括发生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

•发生器:发生器是充气装置的核心部件,它通常由化学物质组成,如钠氖化合物或铝粉。

当发生器受到点火装置的激活时,化学反应会迅速产生大量热能和气体。

•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是安全气囊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将化学反应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转换为可用于充气的低温低压气体。

这样可以确保安全气囊在充气过程中不会过热或破裂。

汽车安全气囊的原理与使用建议

汽车安全气囊的原理与使用建议

汽车安全气囊的原理与使用建议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重要的 pass 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必要的保护,以减少车祸可能造成的伤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一些建议,帮助车主正确使用和维护汽车安全气囊。

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汽车安全气囊采用了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气囊三个主要部件。

下面将对每个部件的功能和协同工作进行阐述。

1. 传感器传感器是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核心组件,用于感知碰撞和车辆状况。

常用的传感器有加速度传感器和车辆倾斜传感器。

当车辆发生碰撞或遭受严重影响时,传感器会感知到车辆的运动变化,并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

2.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中枢,负责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作出决策。

一般情况下,当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或剧烈摇晃时,控制单元会发出触发信号,指令气囊立即展开。

此外,控制单元还可以精确控制气囊的展开时机和力度,以适应不同碰撞情况。

3. 气囊气囊是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保护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在车辆碰撞时提供气垫,减缓乘员身体碰撞车内硬物的力度,从而减少伤害。

气囊一般设置在驾驶员和乘客的方向盘、仪表板、车门等部位。

在发生碰撞时,控制单元会通过装置将气囊迅速充气,使其迅速展开,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保护。

二、正确使用汽车安全气囊的建议正确使用汽车安全气囊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护作用。

以下是几点使用建议:1. 系好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是相辅相成的安全装置,只有同时使用它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

因此,在驾驶或乘坐汽车时,务必系好安全带,以防止碰撞时被气囊击打造成二次伤害。

2. 禁止激活儿童安全座椅气囊展开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不适合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乘客。

为了有效保护儿童,应将其安置在后排,并将后排安全带正确系好,避免将儿童安全座椅放置在配备安全气囊的座椅上。

3. 禁止安装非原装气囊汽车安全气囊是专业厂家根据车辆设计和测试的保护装置,因此严禁私自更换或安装非原厂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概述与工作原理

汽车安全气囊概述与工作原理

汽车安全气囊概述与工作原理概述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系统装置.通俗简单的就是说,保护不是主动的,只有在发现碰撞之后,这个系统才会起作用.汽车安全气囊是在发生碰撞后,非常短的时间内,ECU发出点火指令,气体发生器起爆释放气体,气袋重启后冲破cover而形成一个袋体,使像前冲的乘员不至于撞到方向盘或者仪表板或者其他汽车零部件上.其实就是一个用能量制约能量的过程,通俗说就是以暴制暴,呵呵,所以说是被动的.气囊起爆后是一个袋体就像一个充气的气球,能抵消很大一部分由于碰撞而对司乘人员向前的冲量和能量,从而达到保护作用.安全气囊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在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应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英文名称中强调了安全气囊是辅助性的设备,应该与安全带配合工作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作用当汽车与障碍物碰撞后,称为一次碰撞,乘员与车内构件发生碰撞,称为二次碰撞,气囊在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缓和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工作原理典型的气囊系统包括二个组成部分:探测碰撞点火装置或称传感器,气体发生器的气囊或称气袋.当传感器开关启动后,控制线路即开始处于工作状态,并借着侦测回路来判断是否真有碰撞发生.如果讯号是同时来自两个传感器的话才会使安全气囊开始作用.由于汽车的发电机及蓄电池通常都处于车头易受损的部位,因此,安全气囊的控制系统皆具有自备的电源以确保作用的发挥.在判定施放安全气囊的条件正确之后,控制回路便会将电流送至点火器,借着瞬时快速加热,将内含的氮化钠推进剂点燃.在近乎爆炸的化学反应快速发生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无害的以氮气为主的气体,将气囊充气至饱满的状态,并借着强大的冲击力,气囊能够冲开方向盘上的盖而完全展开,以保护驾驶者头部不受伤害.同时在推进剂点燃的过程之中,点火器总成中的金属网罩可冷却快速膨胀的气体,随即气囊可由设计好的小排气口排气,以发挥逐渐缓冲功能,并避免在车身仍继续移动时阻碍碰撞后的视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传感器只有在满足了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工作.安全气囊的传感器的设计有很多种,有一部分是采用摆锤或杠杆式开关,还有的是弹簧负载的转轮式,此外还有用水银开关的产品.但不论感测器开关型式如何,都必须有足够的撞击力才能使得开关启动,同时这个撞击力必须来自正的方向才行.通常这个撞击力约等于以时速25公里至50公里左右碰撞固定物所产生的结果.当汽车受到这种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在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就可检测到车速突然减速,并将这一信号迅速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电脑在经过分析确认之后,才会引爆安全气囊包内的电热点火器,使气囊发生迅速膨胀.据计算,正规的安全气囊必须在发生汽车碰撞后的秒内微处理器开始工作,秒内点火装置启动,秒内高压气体进入气囊,秒内气囊向外膨胀,秒内气囊完全胀大,此刻之后,驾车者才会撞上气囊.可见,气囊的打开与否与撞击角度和撞击速度都有关,一般来说在汽车翻转、轻微碰撞、侧面碰撞或后面碰撞时,气囊均不会打开,比如桑塔纳2000升级版在车身正面左右各30度以内受到重创时才会打开安全气囊.再有一点,对于撞击速度而言,安全气囊系统测定的是撞击后车辆的减速度,因此,在做安全碰撞实验时,一般都是让车笔直地撞在不能移动且不能变形的墙上.安装在方向盘中的安全气囊和充气系统充气系统使用固体推进剂和点火器缺陷虽然安全气囊在一些实际的碰撞事故中证明它确实具有降低乘员伤亡的功效,但也发现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1.气囊可能在很低的车速时打开.汽车在很低车速行驶而发生碰撞事故时,安全带即可保护乘员,完全不需要安全气囊展开起保护作用.如果这时展开气囊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还可能因安全气囊的展开加重碰撞伤害.2.气囊的启动会对乘员造成伤害.安全气囊系统启动时将冲开气囊盖板,并且在瞬间展开充气,很可能对乘员造成冲击.3.当乘客偏离座位或座位上无人或是儿童乘坐时,气囊系统的启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一定的伤害.从安全气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可知,现有安全气囊的基本设计目标是用来对付严重交通事故的,但在一些不太严重的事故中,系统反应过度,反而会对驾乘人员施加作用过大,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注意事项1.在使用汽车安全气囊之初,专家提醒这种新设备应与安全带一起使用.由于安全气囊只有在速度高于16公里/小时的正面撞击中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仍然需要使用安全带.只有安全带能够在侧面撞击尽管现在侧气囊日益普及、追尾以及二度撞击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虽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就目前来说,安全气囊仍需要结合膝式/肩式安全带使用才能发挥作用2.不要在气囊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物品.因为气囊会在紧急状况下引爆,所以不要在气囊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物品,以防引爆时被气囊抛射出去而伤害乘员.另外,在室内安装CD、收音机等附件时,要遵守厂家的规定,不要随意修改属于安全气囊系统范围内的零件和线路,以免影响气囊正常工作.3.儿童使用气囊时更要注意.目前很多气囊都是针对成年人设计的,包括气囊在车内的位置、高度等.气囊在充气时,可能给前排儿童造成伤害.建议把儿童安排在后排中间位置并固定好.保养维修1.安全气囊是一次性产品.在碰撞引爆后,安全气囊就不再具有保护能力,而须送回维修厂家重新更换一个新的气囊.因车型不同,安全气囊的价格也不相同.重新安装一套新气囊包括感应系统和电脑控制器,大致需要5000元到1万元左右.2.注意安全气囊的日常维修.车辆的仪表盘上装有安全气囊的指示灯,在正常情况下,点火开关转到ACC位置或者ON位置时,警告灯会亮大约四五秒钟进行自检,然后熄灭.若警告灯一直亮着,则表明安全气囊系统有故障,应立即维修,以免出现气囊失灵或误弹出的情况.来源中国汽车用品网-。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运用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运用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运用安全气囊是车辆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能够迅速充气,保护驾驶人和乘客免受撞击的伤害。

下面本文将介绍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运用。

一、工作原理安全气囊是由氧化铝、碳酸钠和硼酸等粉末组成的灭火剂,是一种借助化学反应来释放大量气体的装置。

安全气囊的充气装置通过感应车辆碰撞后的加速度改变,并通过车载传感器检测车辆碰撞的冲击力来识别事故。

一旦车辆发生严重碰撞,安全气囊的充气装置就会迅速引燃安全气囊中的化学物质,进而迅速充气使安全气囊膨胀起来。

安全气囊膨胀后,能够有效地吸收碰撞带来的冲击力,从而起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作用。

二、运用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被动安全装置,通常被安装在车辆的驾驶座和乘客座位置,以及车辆的门板和车身侧面等位置。

它能够在车辆发生事故时承受碰撞的冲击力,减缓人体受到的伤害,并且降低其生命安全受到的风险。

除了在车辆中使用外,安全气囊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航空领域也使用安全气囊来保护机组人员和乘客。

此外,安全气囊还能够应用于一些高风险作业场所的安全保障领域。

总之,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工作原理是在车辆碰撞后迅速充气减缓冲击力,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伤害。

安全气囊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保障人类生命安全的一种重要技术。

在汽车行业中,安全气囊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一项必备技术。

自从1970年代被广泛应用以来,安全气囊已经成为了汽车事故减少和生命保障的重要技术手段。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气囊在汽车行业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不断更新和升级。

在传统的安全气囊中,传感器负责监测与呈现碰撞事件的信息,但是现在的高新技术让安全气囊的应用更加灵活。

例如,现代汽车安全气囊与车载摄像头、车辆防撞雷达等设备进行联动,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触发方式,通过预测车辆碰撞风险的特征,提前展开安全气囊,增加保护范围和减少人员受伤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气囊的安全性和效率。

安全气囊的科学原理

安全气囊的科学原理

安全气囊的科学原理
安全气囊的科学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1. 碰撞传感器:车辆中安装了碰撞传感器,它会感应到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并向气囊系统发送信号。

2. 气体发生器:气囊系统中包括了一个气体发生器,通常是一个基于化学反应的装置。

当碰撞传感器触发时,气体发生器会迅速生成大量气体,用于充气气囊。

3. 包裹气囊的布料:安全气囊通常由一个包裹在车辆座椅或车身中的布料构成。

布料通常是由强度高、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制成,以确保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承受高压的气体。

4. 速度传感器:安全气囊系统中还包括了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的速度和方向。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气囊系统判断何时触发气囊,以及充气的力度和方向。

当发生碰撞时,碰撞传感器会感应到碰撞的力度,并向气囊系统发送信号。

气体发生器会立即启动,释放大量气体,充入气囊中。

通过充入气囊的气体产生较高的气压,气囊能够迅速充气并充分膨胀,进而提供额外的保护,减少乘客和驾驶员碰撞时身体与车辆内部构件之间的接触。

由于充气速度非常快,气囊能够迅速膨胀,以在碰撞发生前将乘客和驾驶员从车辆内部的硬物上分离开来,降低其碰撞到车辆内部构件的几率。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气囊仅仅是在车辆碰撞发生时才会触发,且它并不能完全消除碰撞给乘客和驾驶员带来的伤害,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碰撞造成的伤害,提供更安全的乘坐环境。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中非常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之一,它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我们了解汽车安全和正确使用安全气囊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就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碰撞侦测、气体生成、扩展和缓解。

1. 碰撞侦测:安全气囊的工作是基于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急剧减速,为了侦测到碰撞,车辆中安装了碰撞传感器。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传感器会对碰撞的撞击力进行监测和感应。

2. 气体生成:一旦传感器侦测到碰撞,信号会传递到车辆中央控制单元(ECU),ECU会立即触发气囊装置。

气囊装置中含有气体发生器,发生器中包含化学物质(如钠氢化合物)和内部有一个引爆机构。

当气囊装置接到触发信号后,引爆机构会引燃化学物质,气体发生器就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3. 扩展:气体生成后,充满气体的安全气囊就会迅速膨胀。

膨胀的气囊从方向盘、仪表板、车门边等位置迅速展开,以避免乘客和驾驶员直接撞击硬物表面,减少受伤的可能。

4. 缓解:安全气囊展开后,迅速失去气体,这是因为气囊上有小孔,使气囊释放气体,以避免乘客窒息。

当安全气囊失去气体后,乘客会缓慢地从气囊上滑下,以减少发生二次碰撞的可能。

二、使用方法:1. 调整正确的驾驶姿势:驾驶员应该调整座椅和方向盘的位置,使之与自己的身体匹配,这样在碰撞时安全气囊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座椅调整时,应将座椅倾斜到后方,以便安全气囊能够在展开时顺利接触驾驶员。

2. 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气囊并不是取代安全带而存在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正确佩戴安全带可以防止驾驶员和乘客在发生碰撞时向前飞出造成二次碰撞,同时也可以保护乘客不会被安全气囊击打到。

3. 注意乘坐位置:一般来说,安全气囊是为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设计的,后排乘客在发生碰撞时不会直接受到安全气囊的保护。

因此,如果后排座椅上有儿童乘客,应尽量将其安置在后排座椅上,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汽车安全气囊及其工作原理详解

汽车安全气囊及其工作原理详解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详解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使得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主要有操纵稳定性、制动性能、平顺性等,被动安全是指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汽车保护乘员的能力,目前主要有安全带、安全气垫、防撞式车身和安全气囊防护系统(Airbag RestraintSystem,以下简称安全气囊)等。

由于现实的复杂性,有些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被动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性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造价不高,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

为了说明安全气囊的基本原理,这里首先说明汽车发生事故时造成乘员伤亡的原因。

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的结果导致汽车速度急剧下降,速度从35km/h降到零的时间约150ms左右;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的碰撞称之为二次碰撞,由于惯性的作用,当汽车急剧降速时,乘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于是就发生了乘员和方向盘、仪表板、挡风玻璃等之间的碰撞,从而造成了乘员的伤亡.汽车安全气囊的基本思想是,在发生—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袋子,使乘员扑在气袋上,避免或减缓二次碰撞,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

由于乘员和气袋相碰时,因振荡造成乘员伤害,所以一般在气囊的背面开两个直径25mm 左右的圆孔。

这样,当乘员和气整相碰时,借助圆孔的放气可减轻振荡,放气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可以很快地吸收乘员的动能,有助于保护乘员。

安全气囊一般由传感器(sensor)、电控单元(ECU)、气体发生器(inflator)、气囊(bag)、续流器(clockspring)等组成,通常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做在一起构成气囊模块(airbag module)。

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

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

汽车安全气囊原理及工作过程1. 安全气囊的基础知识说到汽车安全气囊,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那种“嘭”的一声,瞬间鼓起来的场景。

没错,就是这种充气的“保护伞”,在危急时刻像超级英雄一样保护我们。

那到底安全气囊是怎么工作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个话题,轻松得像开车兜风一样!1.1 什么是安全气囊?简单来说,安全气囊就是一种用于减轻撞击伤害的装置,主要是通过快速充气来为乘客提供缓冲。

当车子发生碰撞时,这些气囊像小气球一样瞬间鼓起来,形成一个软软的保护层,让乘客不至于直接撞上车内的硬物,真是“智勇双全”啊!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安全气囊,车里的我们就像在战场上,随时可能被“轰”的一声击中,那可就惨了。

1.2 安全气囊的类型安全气囊可不止一两种哦!常见的有驾驶员气囊、乘客气囊,还有侧面气囊、窗帘气囊等。

这些气囊各有各的用处,正如“千军万马,各显神通”。

驾驶员气囊在前面保护你,而侧面气囊则像是身边的护卫,给你额外的保护。

在发生侧撞时,侧面气囊会迅速充气,像是给你的身体加了一层盔甲,真是让人心里踏实。

2.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好吧,接下来我们要聊聊安全气囊是怎么“发力”的。

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可简单得很,但听起来却挺酷的。

2.1 碰撞传感器首先,车里有个小家伙叫做碰撞传感器,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这家伙就像个侦探,一直在监视着周围的环境。

当它侦测到碰撞发生时,立刻发出信号,告诉气囊“快点!我们有危险了!”一旦传感器发出警报,气囊就开始准备“出场”了。

2.2 气体发生器然后,就该轮到气体发生器上场了。

这东西可是个“真材实料”的角色,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

你想想,它就像是个“火箭发射器”,一开火,瞬间将气体喷射到气囊里,让气囊快速充气。

一般情况下,整个过程不过几毫秒,简直是“闪电行动”,让人惊叹不已。

3. 安全气囊的工作过程好,到了关键时刻!当气囊充气后,它们就像春天的花朵,瞬间绽放,形成一个柔软的屏障,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2024年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三篇)

2024年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三篇)

2024年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大致来说,安全气囊就相当于在碰撞发生时,有人及时在你面前塞了一个枕头,但是这个枕头要怎么塞,就需要一套相当精密的系统来工作了。

首先,要通过感应器,检测到车体受的冲击力大于设定值;然后,电脑启动充气元件中的电爆管,点燃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它们可以在0.03秒内给气囊充气,使气囊瞬间变成一个大气球,冲破方向盘或中控台上的面板,填满驾驶员前方的空间,起到缓冲作用。

简单来说,这气囊就是被炸出来的,而炸出来的力量有多少呢?据测算,气囊弹出的速度大致是320KM/H,产生的撞击力约有180公斤--相当于两个胖子跳起来踩在你脸上。

好啦,现在你知道了,其实你平时开车的时候,确实就是带着几个炸弹在开。

只不过,正常情况下,只要传感器工作正常,这个炸弹是不会自己爆炸的。

车内安全气囊保证正确坐姿气囊才能起到保护作用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其实真的不只是这几个气球而已。

它在设计之初,就是跟预张紧安全带和安全座椅这些装备是整体考虑的。

也就是说,你只有以正确的姿势坐在座椅上,并正确使用安全带固定好自己的身体,安全气囊才能起到正常的保护作用。

所以,有的人开车不系安全带就等于时刻要面临着被安全气囊打脸的风险;更多的是新手上路,因为太紧张,背一直是挺得直直的,脸凑在前面,恨不得能把头放到中控台上去开车--这正是要出大事的节奏啊。

放松身体,把座椅调到最舒服的位置,把背牢牢地靠在座椅靠背上,半舒展手和脚,并且系好安全带,这样你买的那些4安全气囊+侧气帘之类的牛逼配置,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注重儿童乘车安全此外还必须要提的一点就是儿童。

在你买到新车时,一般都会看到副驾驶座的遮阳板上会贴有厂家的警告标志--请不要将儿童座椅放在这里,气囊弹出将会造成严重损伤。

现在许多家长都知道要为小朋友购买专用的儿童安全座椅了,但或许多少都会有人忽视这条警告信息。

安全气囊的巨大冲击力,对成人来说,正常坐姿下拍到脸上只是有点痛而已,但对小朋友来说,却往往能造成致命伤害。

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感器:安全气囊系统中配备了多个传感器,用于持续监测车辆各项参数,例如车辆的减速度、碰撞力度、车速等。

这些传感器会将获取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

2. 控制单元:安全气囊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决策,以确定是否需要触发安全气囊。

控制单元通常采用复杂的算法和逻辑来判断碰撞的严重程度。

3. 点火装置和发射器:当控制单元判断需要触发安全气囊时,会向点火装置发送信号。

点火装置会产生电火花,使气体发生器内的固体化学物质迅速燃烧,产生大量高温气体。

4. 充气袋:当点火装置激发气体发生器时,高温气体将迅速充满充气袋。

充气袋通常由聚氨酯或其他类似材料制成,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形成一个柔软的保护层。

5. 安全带及其他安全装置:安全气囊系统工作时,同时也配备了安全带预紧装置、锁紧装置和座椅调节装置等,以最大程度地提供乘员的保护。

总体而言,当发生碰撞或急剧减速时,车辆上的传感器会捕捉到相关信息,控制单元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安全气囊。

当需要触发时,点火装置将引燃气体发生器,产
生高温气体充满充气袋,从而提供额外的保护。

安全带和其他安全装置也会协同工作,以提高乘员的安全性。

安全气囊 原理

安全气囊 原理

安全气囊原理安全气囊是汽车上的一种被动安全装置,是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身体不受到严重伤害的重要装备之一。

它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过程,快速充气,形成一个充气空间,保护车内乘员。

安全气囊原理:安全气囊的原理是车辆发生紧急制动或碰撞时,车载传感器会自动启动并感应到车辆的冲击量,然后将信号发送给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再将指令发送给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就会迅速产生气体,将空气袋充气迅速弹出,避免乘员头、胸部直接碰撞到车辆结构或安全带上,进而避免乘员受伤。

安全气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安全气囊包括气囊模块、传感器、气囊控制单元、气体发生器几部分组成。

其中,气囊模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气囊组成,根据不同的车型和坐椅位置,气囊模块也可以很灵活的调整。

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感应车辆发生碰撞或急停的冲击方式,传回信息给安全气囊的控制单元。

气囊控制单元:气囊控制单元是安全气囊的“大脑”,它会根据传感器的信息,快速判断车辆碰撞的方向、强度、位置以及乘员位置、速度等,然后掌控蓄电器的电压,使气体发生器迅速释放气体,使气囊迅速充气。

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是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喷入气囊的装置。

通常被称为发生器,主要是由发生装置、阀门、管道、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一般发生装置中是由安全药剂、传火装置和辅料组成。

安全气囊工作过程:当驾驶员和乘员发生碰撞时,气囊控制器所搭配的传感器会在车辆发生碰撞的1/30秒内,测量出碰撞的速度、时间、百度等信息,数字转化为控制指令发送,并控制气囊发生器启动,气囊发生器在1/20秒内完成气囊充气动作,将气囊完全充满空气,在保护驾驶人和乘员的安全同时,将气囊再缓慢地放气,以此减少他们的受伤程度。

整个过程快速进行且高度敏感和准确,驾驶人和乘员所经历的时间仅仅是几百分之一秒。

安全气囊的保养:安全气囊的保养需要定期送检车辆检修站,检查及更新其零配件,以保证安全气囊在车辆的使用中随时保持在可靠状态。

如果发现是安全气囊存在问题,必须及时更换,以保障行车安全。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安全气囊是一种车辆安全装置,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并迅速排气,从而在碰撞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减轻乘员的伤害。

本文将详细讨论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1. 碰撞感知器:安全气囊系统中的碰撞感知器能感应到车辆的碰撞或撞击,并将信号发送给中央控制单元。

2. 中央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单元接收到碰撞感知器的信号后,会立即计算出是否需要触发安全气囊系统。

3. 充气装置:如果中央控制单元判断需要触发安全气囊系统,它会向气囊的充气装置发送信号,启动充气装置。

4. 充气剂:充气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在接收到信号后能产生大量的气体。

充气剂会快速释放气体并将安全气囊充气。

5. 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充满气体后会迅速膨胀,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填充车内空间形成保护屏障,以保护车内乘员免受碰撞造成的伤害。

6. 排气装置:安全气囊在触发后会迅速排出气体,以便乘员尽快离开车辆。

二、安全气囊的使用方法1. 坐姿:正确使用安全气囊非常重要。

乘员应该坐直,背紧靠着座椅背,双脚放平,双手放在座椅上方,以避免在触发安全气囊时被击打。

2. 系好安全带:安全气囊并不能替代安全带的功能,因此驾驶及乘车人员应始终系好安全带。

安全带能在事故中有效保护身体,而安全气囊则是在事故发生时起到辅助的作用。

3. 不要靠近方向盘:驾驶员使用安全气囊时应保持与方向盘充足的距离,建议至少保持25厘米的距离。

这样可以避免在安全气囊充气时受到过大的冲击。

4. 小心乘车的儿童:儿童乘坐车辆时应该坐在后排,并尽量放在后排中央位置,远离安全气囊装置。

过于接近的乘员可能在事故中受到安全气囊的伤害。

5. 不要改装安全气囊:任何人都不应该尝试对车辆的安全气囊系统进行改装或修理。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资质的技术人员才能负责处理安全气囊系统的问题。

总结:安全气囊是一项重要的车辆安全装置,能够在车辆碰撞时提供额外的保护。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碰撞感知器、中央控制单元、充气装置、充气剂、安全气囊和排气装置的紧密协作来实现的。

汽车安全气囊分类和功能浅析

汽车安全气囊分类和功能浅析
增加安全气囊的可靠性:提高气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误报和漏报的情况
优化气囊设计:改进气囊的形状、材料和充气方式,以更好地保护乘客
汽车安全气囊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7
技术创新方向预测
多功能集成:将多种安全功能集成到单一的安全气囊中,提高其综合性能
快速响应技术:提高安全气囊的响应速度,减少碰撞后的伤害程度
智能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安全气囊的智能化水平
轻量化设计:采用更轻的材料和设计,降低安全气囊的重量和成本
产品升级方向预测
多功能化:增加其他安全功能,如侧面保护、头颈保护等
环保化:使用可回收材料和无害气体发生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增加AI技术,实现更精准的碰撞预测和气囊响应
轻量化:采用更轻的材料和设计,减少气囊对乘客的冲击
汽车安全气囊的功能
03
保护乘员安全
减少碰撞时对乘员的伤害
缓冲碰撞时的冲击力
防止乘员从车内飞出
保护乘员头部免受伤害
防止二次碰撞
防止二次碰撞的定义
防止二次碰撞的重要性
防止二次碰撞的原理
防止二次碰撞的措施
检测碰撞事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碰撞判定机构:根据碰撞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的安装位置:车门、座椅、方向盘等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碰撞后,迅速触发气囊弹出,保护乘员安全
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项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项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项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项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
保护乘员安全:安全气囊能够减少碰撞时对乘员的冲击和伤害
机械式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汽车安全气囊解析

汽车安全气囊解析

汽车安全气囊解析在汽车行业中,安全气囊是一项重要的 passent 方法,它能有效地保护驾驶者和乘客在碰撞时受到的伤害。

本文将对汽车安全气囊进行解析,包括其工作原理、分类和发展趋势。

一、工作原理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当车辆发生碰撞或冲击时,安全气囊能够迅速充气,形成一道柔软的防护屏障,减少碰撞对乘员的伤害。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感应装置和充气装置两个部分。

感应装置通过车辆上的传感器来检测车辆碰撞的动态,并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

一旦传感器检测到碰撞,控制单元会迅速启动安全气囊系统。

充气装置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充气装置,控制单元将尽快向安全气囊发送气体,使其充气膨胀。

充气气体通常是一种无毒的气体混合物,如氮气。

二、分类根据安全气囊的位置和作用部位,可以分为驾驶员气囊和乘客气囊。

驾驶员气囊一般位于方向盘上方,用于保护驾驶员头部和胸部,减轻碰撞冲击。

乘客气囊主要位于前排乘客的仪表板上方,起到同样的保护作用。

此外,还有侧气囊,用于保护乘员在车辆侧面碰撞时的安全。

侧气囊通常位于座椅靠背或车门内,能够迅速充气,接触乘员的侧身部位,起到缓冲和保护作用。

三、发展趋势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气囊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以下是未来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1. 多功能气囊:为了更好地保护乘员,未来的安全气囊可能会集成多种功能,如头部保护、腰部保护等。

2. 主动安全气囊:除了在碰撞时发挥作用,未来的安全气囊可能会通过传感器等主动感知技术,提前预警并主动充气,避免碰撞发生。

3. 智能化气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安全气囊可能会具备智能化功能,根据乘员的身体状况和位置自动调整充气力度和位置,实现更精准的保护。

4. 轻量化设计:为了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和减少碰撞时的能量传递,未来的安全气囊可能会采用轻量化材料和设计,既保证了安全性,又减少了车辆的整体重量。

综上所述,汽车安全气囊是现代汽车行业中重要的安全装置之一,其通过感应装置和充气装置的配合工作,能够有效减少驾驶者和乘客在碰撞时受到的伤害。

汽车安全气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检修

汽车安全气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检修

汽车安全⽓囊的结构和⼯作原理与检修1、汽车安全⽓囊的结构和⼯作原理现代汽车安全⽓囊系统由碰撞传感器、缓冲⽓囊、⽓体发⽣器及控制单元(电脑)等组成。

汽车⾏驶过程中,传感器系统不断向控制单元发送速度变化(或加速度)信息,由控制单元(中央控制器)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如果所测的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或其它指标超过预定值(即真正发⽣了碰撞),则控制单元向⽓体发⽣器发出点⽕命令或传感器直接控制点⽕,点⽕后发⽣爆炸反应,产⽣ N2⽓体或将储⽓罐中压缩氢⽓释放出来充满碰撞⽓袋。

乘员与⽓袋接触时,通过⽓袋上排⽓孔的阻尼吸收碰撞能量,达到保护乘员的⽬的。

2、安全⽓囊的种类根据安装的位置及保护对象不同,主要分为:对驾驶员进⾏保护的驾驶员⽓囊,装在⽅向盘内,防⽌驾驶员与转向盘、仪表板及前挡风玻璃发⽣碰撞;对前排乘员进⾏保护的乘员⽓囊,装在仪表板内,防⽌乘员与仪表板、前挡风玻璃发⽣碰撞;对车内乘员的头部进⾏保护的头部⽓囊,在车辆发⽣翻转或侧撞时,对乘员的头部加以保护;对车内乘员靠车门⼀⾯进⾏保护的侧⽓囊,在车辆发⽣翻转或侧时,对乘员的侧部加以保护,⼀般装在座椅靠背的侧⾯,对后排乘员进⾏保护的⽓囊,⼀般安装在前排座椅的靠背上后部或头枕内部,防⽌乘员与前排座椅发⽣碰撞。

由于后排乘员受到的伤害程度较轻,后三种安全⽓囊⼀般只在⾼级轿车上使⽤。

3、安全⽓囊的维护(1)切勿在⽓囊袋盖上或周围放置物体或企图将它打开。

(2)切勿修改属于安全⽓囊系统的零件及线路,切勿⾃⾏更改前保险杠及车辆前部车⾝结构。

(3)在安全⽓囊膨胀以后,可将展开的⽓囊折叠好放置于⽅向备⽤盖⼝及仪表板内,应尽快更换。

(4)打开点⽕开关后,诊断装置会开启安全⽓囊指⽰灯6- 8s,然后⾃动熄灭。

安全⽓囊指⽰灯不亮,或闪烁不定,或持续亮着,说明安全⽓囊系统有故障。

(5)维护操作时应⾸先将电瓶线负极拆下,等待 60s 后进⾏,另外,需将拆下的负极线⽤绝缘胶布包好以便绝缘。

(6)在喷漆操作时,应将SRS- ECU,时钟弹簧,安全⽓囊模块,带预紧机构的安全带等部件拆下,以下是各部件正常⼯作的极限温度:SRS- ECU,时钟弹簧,安全⽓囊模块等为 93℃;带预紧机构的安全,温度为 90℃。

简答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简答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一、碰撞检测汽车安全气囊系统通过碰撞检测传感器来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

这些传感器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前部、侧面和尾部,以检测来自不同方向和角度的碰撞。

当传感器检测到碰撞时,它们会向安全气囊系统发送信号。

二、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安全气囊系统控制单元接收到碰撞信号后,会迅速启动安全气囊系统。

控制单元会根据碰撞的严重程度和车辆的行驶状态,决定是否触发安全气囊。

如果触发条件满足,控制单元将激活气体发生器。

三、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

当控制单元激活气体发生器时,气体发生器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将充入气囊。

气体发生器通常由硝酸盐或其他化学物质组成,当受到热量或电流的作用时,会迅速产生气体。

四、气囊展开当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后,气囊会迅速展开。

气囊通常由柔软的织物材料制成,可以保护乘员免受碰撞时的冲击。

当气囊展开时,它会充满气体并膨胀,形成一个保护屏障。

五、失效安全设计为了确保安全气囊系统的可靠性,系统采用了失效安全设计。

这意味着即使某些部件出现故障或失效,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工作或触发。

例如,如果碰撞传感器或控制单元出现故障,系统可能会触发备份传感器或采取其他措施来确保安全气囊能够正常展开。

此外,系统还具有自检功能,可以检测并报告任何故障或异常情况。

总之,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碰撞检测传感器检测碰撞信号,然后控制单元根据碰撞的严重程度和车辆的行驶状态来决定是否触发安全气囊。

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后,气囊迅速展开,形成一个保护屏障来保护乘员免受碰撞时的冲击。

此外,系统还具有失效安全设计和自检功能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物理解释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物理解释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物理解释
安全气囊是汽车中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它通过快速充气和缓慢放气的过程,来保护乘车人员在发生碰撞时的头部和胸部免受严重撞击的伤害。

其主要工作原理可以用物理学原理解释如下:
1. 碰撞感应:车辆中的安全气囊系统通常配备有碰撞传感器。

当发生车辆碰撞时,这些传感器会检测到车辆的速度突然改变或受到冲击,从而启动安全气囊系统。

2. 加速度感知:碰撞传感器会测量车辆产生的加速度。

在具体工作中,通常会使用压电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将压力转化为电荷,通过测量电荷的大小来获得加速度的信息。

3. 快速充气:当碰撞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后,会迅速触发气体发生器(通常是以固态化合物爆炸产生气体的),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气体。

4. 缓慢放气:气体进入安全气囊后,安全气囊会迅速充气膨胀以保护乘客免受撞击,防止头部和胸部碰撞到车辆内部的硬性部件。

然后,安全气囊缓慢放气,以减少人体撞击后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小伤害。

5. 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车辆和乘车人员会获得相互作用的力,由于安全气囊的充气和放气过程需要时间,因此安全气囊能够延迟乘车人
员与车辆内硬件的碰撞时间,从而减小乘车人员所受到的冲击力,降低头部和胸部的伤害程度。

通过快速充气和缓慢放气的过程,安全气囊能够在车辆碰撞时减小乘车人员身体部位与车辆内硬件之间的碰撞力,从而有效地保护乘车人员免受严重伤害。

安全气囊的作用及工作原理_使用安全气囊的注意事项

安全气囊的作用及工作原理_使用安全气囊的注意事项

安全气囊的作用及工作原理_使用安全气囊的注意事项随着国民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相应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日益严重。

在汽车上装备安全气囊,正是解决行使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气囊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安全气囊的作用装上气囊后,当汽车受到大于16千米/小时一32千米/小时的速度撞击时,由一种叫传感器的装置感觉出这一撞击,并发出信号,使点火装置点火,而氮气固体粒子释放出氮气,并立即充满原来折叠着的气袋,这个过程在千分之5.5秒一6.5秒内完成,保证汽车在还没有被撞瘪之前,膨胀起来的气囊能够垫在方向盘和司机之间,防止伤害司机。

50年代末,福特和通用汽车公司试验过充气安全装置。

碰撞试验表明:为保护撞车时人的安全,必须在40毫秒内把气袋充满气,这在当时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福特公司采用了安全带等措施,安全气囊研究被束之高阁。

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科尔却大力支持气囊的研究。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通用汽车公司开发出的安全气囊,是当时汽车上最复杂的机电系统。

但是,几年后的事实表明,销售情况并不好,三年多只有1万辆汽车上装有这种安全气囊。

1990年3月1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公路上两辆小汽车对面相撞,相对速度是100千米/小时,由于两辆车都装了气囊,开车人只受了轻伤,能自己离开现场。

两辆面目全非的汽车被拉到该州拉克斯维尔市公路安全保障车辆研究中心永久珍藏了起来,因为这是两辆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之间第一次相撞车记录。

这次偶然事故推动了安全气囊的使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安全气囊发展很快,现在的汽车,有的还装有正面和侧面安全气囊。

欧洲一些汽车制造商正在研究安全气囊的“智能型触发系统”,不但能保证撞车时可产生足够的气体,又保证散发出的毒气对人体伤害最小。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气囊也能推广到摩托车上。

英国莲花工程公司已研制成一种摩托车驾驶员防撞气囊,并在英国交通研究室受检验。

汽车安全气囊的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汽车安全气囊的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汽车安全气囊的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中的被动安全装置,它在发生碰撞事故时能够迅速充气,并为乘坐车辆的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并提供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原理汽车安全气囊主要由气囊、感应装置和气体发生装置三部分组成。

1. 气囊:气囊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的,通常位于驾驶员和乘客的方向盘、仪表板、门板和座椅等位置。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气囊会迅速充气并膨胀,形成一个缓冲区域,为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

2. 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主要负责检测车辆碰撞的严重程度,并触发气囊的充气。

常见的感应装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撞击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等。

3. 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是将气囊充气的关键部分,它会在感应装置触发之后,迅速将气体释放进入气囊内,使其膨胀。

在汽车发生事故时,如正面碰撞或侧面碰撞,感应装置会检测到车辆的减速度发生变化。

一旦检测到碰撞严重程度超过预定的阈值,感应装置便会向气体发生装置发送信号,气体发生装置会迅速将气体释放进入气囊内,使其充气。

充气后的气囊能够迅速抵抗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以减轻驾驶员和乘客的伤害。

二、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安全带:安全气囊并不能替代安全带的功能,它们是作为一体的被动安全系统而存在的。

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和乘客都应当佩戴安全带,并正确系好,安全带的使用能够更好地保护乘车人员。

2. 儿童乘坐位置:儿童应当坐在汽车后排,并采用适合其年龄和体重的儿童安全座椅。

儿童安全座椅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并保证儿童在安全气囊充气时不会受到伤害。

3. 调整座椅位置:驾驶员和乘客应合理调整座椅位置,确保正常的驾驶姿势,并让离安全气囊较近的距离保持在10英寸以上。

过于靠近安全气囊可能会导致在气囊充气时受伤。

4.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气囊灯亮起或气囊包裹破损等,应及时寻求专业维修。

汽车安全气囊工作原理分析

汽车安全气囊工作原理分析

汽车安全气囊工作原理分析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可以迅速充气,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有效的保护,降低碰撞事故的伤害程度。

本文将对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

一、安全气囊的基本构架安全气囊主要由感应装置、控制单元和气囊装置三部分组成。

1.感应装置感应装置是安全气囊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检测车辆的碰撞信号。

它一般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将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力或压力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送给控制单元。

2.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智能核心,负责接收感应装置传来的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强弱和变化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安全气囊。

控制单元一般由微处理器、电路板和程序算法组成,它通过预设的算法进行计算和判断,当检测到车辆发生碰撞时,立即触发安全气囊的充气机制。

3.气囊装置气囊装置是安全气囊系统中最直观的部分,它由气囊和充气装置组成。

一般来说,汽车的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都配备有气囊装置,并分别安装在方向盘和仪表板上。

二、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感应装置会立即感知到碰撞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接收到信号后,会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计算和判断,判断出是否需要触发安全气囊的充气机制。

1.信号识别与判断控制单元首先会根据感应装置传来的碰撞信号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控制单元会设定不同的触发阈值。

如果事故严重,控制单元将判断出需要触发安全气囊;如果事故相对较轻,控制单元则不触发安全气囊。

2.气囊充气机制当控制单元判断需要触发安全气囊时,会发出信号激活充气装置。

充气装置利用高速燃烧产生的气体填充气囊,并迅速充满气囊。

在仅需几毫秒的时间内,充气装置能够使气囊充满空间,并迅速达到最大的膨胀状态。

3.气囊的保护与缓冲安全气囊充气后,能够迅速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缓冲和保护。

当车辆碰撞时,驾驶员或乘客的身体会因惯性继续运动,但安全气囊能够迅速充气,并形成一个缓冲区域,有效减缓人体碰撞到车内部件的冲击力,降低受伤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详解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使得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主要有操纵稳定性、制动性能、平顺性等,被动安全是指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汽车保护乘员的能力,目前主要有安全带、安全气垫、防撞式车身和安全气囊防护系统(Airbag RestraintSystem,以下简称安全气囊)等。

由于现实的复杂性,有些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被动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性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造价不高,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

为了说明安全气囊的基本原理,这里首先说明汽车发生事故时造成乘员伤亡的原因。

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汽车和障碍物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的结果导致汽车速度急剧下降,速度从35km/h降到零的时间约150ms左右;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的碰撞称之为二次碰撞,由于惯性的作用,当汽车急剧降速时,乘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于是就发生了乘员和方向盘、仪表板、挡风玻璃等之间的碰撞,从而造成了乘员的伤亡.汽车安全气囊的基本思想是,在发生—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乘员和汽车内部结构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袋子,使乘员扑在气袋上,避免或减缓二次碰撞,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

由于乘员和气袋相碰时,因振荡造成乘员伤害,所以一般在气囊的背面开两个直径25mm 左右的圆孔。

这样,当乘员和气整相碰时,借助圆孔的放气可减轻振荡,放气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因此可以很快地吸收乘员的动能,有助于保护乘员。

安全气囊一般由传感器(sensor)、电控单元(ECU)、气体发生器(inflator)、气囊(bag)、续流器(clockspring)等组成,通常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做在一起构成气囊模块(airbag module)。

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并将感受到的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当它判断有必要打开气囊时,立即发出点火信号以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接收到点火信号后,迅速点火井产生大量气体给气囊充气。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如图6,1.2所示。

安全气囊最重要的指标是可靠性,如果不该点火而点火打开气囊称毒为误点火:如果应该点火而没有点火称之为漏点火,如果点火太晚则称之为迟点火,无论是误点火、漏点火、还是迟点火都是不能允许的。

为了提高安全气囊系统的可靠性,防止电源线在碰撞中断线、电池遭到破坏,系统中备有储能电容或电池,以保证即使掉电也能够开气囊。

为了监测传感器、电子电路、气体发生器;系统一般还有故障诊断模块、并设有信号灯于予以显示.图6.1.3是本田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布置图,这个系统有左右挡板传感器各一个,还有一个传感器放在含有诊断模块的控制器中,气囊有司机席(Driver Side)正面碰撞气囊和乘客席(Pssseneer Side)正面碰撞气囊,另外还有警告灯。

当发生前面碰撞时,两个挡板传感器中只要有一个闭合,诊断模块就会根据送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认为有必要点火后时即发出点火信号使气囊充气。

图6.1.4是Ford公司Tempo/Topaz汽车安全气囊的组成与布置图,这个系统有五个传感器,分为两组,一组是碰撞传感器,由三个机械电子传感器构成,另一组是安全传感器,由两个机械电子传感器构成,三个碰撞传感器分别放在保险杆的两侧和散热器的顶上,两个安全传感器中的一个放在散热器的顶上,另一个放在仪表板下,其电路如图6.1.5所示。

两个安全传感器并联,三个碰撞传感器并联,然后通过安全气囊进行串联。

当三个碰撞传感器中的‘个和两个安全传感器中的一个闭合就让气囊点火充气。

在这个系统中,控制器可以理解为传感器的连接关系。

图6.1.6是一单传感器安全气囊系统的示意图,其中1是传感诊断模块,2是乘客侧(passengerside)气囊;3是指示灯;4是司机侧(driver side)气囊。

这个系统只有一个电子式传感器,控制器和传感器都做在一起。

当发生碰撞事故时,控制器对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认为有必要点火就分别打开司机侧气囊和乘客侧气囊,否则就继续分析和判断,传感诊断模块放在仪表板的下面。

安全气囊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降低撞击对车内乘客造成的伤害。

很多人将安全气囊等同于SRS,这是不准确的,其实安全气囊只是SRS的一种。

SRS是英文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的缩写,中文含义是辅助防护系统,常见的辅助防护系统有安全气囊和安全带。

在很多汽车的转向盘上和仪表板右侧杂物箱上方都标有SRS或AIR BAG,这表示有安全气囊安装在此处。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安全气囊系统主要包括碰撞传感器、气囊电脑、系统指示灯、气囊组件以及连接线路,气囊组件主要包括气囊、气体发生器以及点火器等。

(1)碰撞传感器对于各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车辆,碰撞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尽相同,而且碰撞传感器的名称也不统一,例如有些碰撞传感器按照工作原理也称为加速度传感器。

①按照用途的不同,碰撞传感器分为触发碰撞传感器和防护碰撞传感器。

触发碰撞传感器也称为碰撞强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时的减速度或惯性,并将碰撞信号传给气囊电脑,作为气囊电脑的触发信号;防护碰撞传感器也称为安全碰撞传感器,它与触发碰撞传感器串联,用于防止气囊误爆。

②按照结构的不同,碰撞传感器分为机电式碰撞传感器、电子式碰撞传感器以及机械式碰撞传感器。

防护碰撞传感器一般采用电子式结构,触发碰撞传感器一般采用机电结合式结构或机械式结构。

机电结合式碰撞传感器是利用机械的运动(滚动或转动)来控制电气触点动作,再由触点断开和闭合来控制气囊电路的接通和切断,常见的有滚球式和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

电子式碰撞传感器没有电气触点,目前常用的有电阻应变式和压电效应式2种。

机械式碰撞传感器常见的有水银开关式,它是利用水银导电的特性来控制气囊电路的接通和切断。

③对于早期的汽车,一般设有多个触发碰撞传感器,安装位置一般在车身的前部和中部,例如车身两侧的翼子板内侧、前照灯支架下面以及发动机散热器支架两侧等部位。

随着碰撞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些汽车将触发碰撞传感器安装在气囊电脑内。

防护碰撞传感器一般都与气囊电脑组装在一起(图1),多数安装在驾驶舱内中央控制台下面。

图1 带有碰撞传感器的气囊电脑(2)气囊电脑它是气囊系统的核心部件,大多安装在驾驶舱内中央控制台下面(图2)。

气囊爆炸后,在气囊电脑中会存储碰撞数据和故障码,这些故障码用普通仪器无法清除。

为了保证气囊工作的可靠性,很多汽车生产厂家建议气囊电脑一次性使用。

但是气囊电脑的价格很高,因此很多具有气囊电脑数据修复功能的仪器被开发出来,通过读取并修复碰撞数据,可以实现气囊电脑的再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配件市场上存在将修复电脑作为新配件销售的情况,购买配件时应注意。

图2 帕萨特B5气囊电脑气囊系统有2个电源,即汽车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和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电路由电源控制电路和若干电容器组成。

当汽车发生碰撞导致蓄电池和发电机与气囊系统断开时,备用电源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6 s)可以维持气囊系统供电。

在维修气囊系统时应注意备用电源的作用,在断开蓄电池电源后仍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使备用电源放电,具体等待时间请参阅相关维修手册。

(3)气囊指示灯安装在仪表板上,用于指示气囊系统功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正常情况下,打开点火开关后,气囊指示灯应点亮几秒钟后熄灭。

如果气囊指示灯不亮、一直亮或在行驶途中突然点亮,表示气囊系统有故障,应及时检修。

(4)气囊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气囊可以分为正面气囊和侧面气囊(气帘),或者分为驾驶员气囊、前排乘客气囊以及后排乘客气囊。

为了提高乘客的安全性,有些轿车还在座位侧面和车门内侧等部位安装了安全气囊。

①气囊采用尼龙制成,内层涂有聚氯丁二烯,用以密封气体。

气囊静止时被折叠成包,安放在气体发生器上部和气囊饰盖之间,气囊饰盖表面模压有浅印,以便气囊充气爆开时撕裂饰盖,并减小冲出饰盖的阻力。

气囊背面或顶部设置有排气孔,当驾驶员压在气囊上时,气囊受压后便从排气孔排气。

图3 驾驶员安全气囊②驾驶员气囊安装在转向盘的中央(图3),气囊大小因制造公司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例如在欧洲和日本的很多地方,驾驶员安全带是强制使用的,因此欧洲车和日本车的驾驶员安全气囊较小,一般充气后为40 L。

图4 前排乘客气囊③前排乘客气囊(图4)安装在前排乘客座椅正前方,仪表板上的杂物箱和仪表板之间。

由于乘客气囊距离乘客的距离比较远,因此乘客气囊的体积比驾驶员气囊的体积大。

为了避免前排乘客气囊不必要爆炸造成浪费(例如座椅上没有乘客),可以通过开关或仪器将前排乘客气囊关闭(图5)。

(5)气体发生器功能是在点火器引爆点火剂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爆开。

气囊发生器使用专用螺栓固定在气囊支架上,只有使用专用工具才能进行装配。

气体发生器自安装之日起,应10年更换1次。

①为了便于安装,驾驶员气囊气体发生器一般都做成圆形。

目前,大多数气体发生器都是利用热效应产生氮气充入气囊。

②前排乘客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为长筒形,其工作原理与驾驶员侧气体发生器相同。

(6)点火器安装在气体发生器的中央位置,作用是在触发碰撞传感器和防护碰撞传感器将气囊电路接通时,引爆点火剂,产生热量使充气剂分解。

(7)气囊系统线束连接器及保险机构为了便于将气囊系统线束与其他电气系统线束区别开,目前大多数汽车的气囊系统线束采用黄色连接器(图6),也有采用深蓝色或橘红色连接器。

连接器采用了导电性能和耐久性能良好的镀金端子,并设计有防止气囊误爆机构,以保证气囊系统可靠工作。

图6 气囊线束采用黄色连接线①从气囊电脑到点火器之间的连接器采用了防止气囊误爆的短路片机构(铜质弹簧片,又称为短路弹簧片)。

当连接器拔开时(插头拔下或插头与插座未完全结合),短路片自动将靠近气囊点火器一侧插头或插座的2个引线端子短接,防止静电或误通电造成气囊误爆。

②为了保证转向盘具有足够的转动角度而又不致于损伤气囊组件的连接线束,在转向盘和转向柱之间采用了螺旋线束,即将线束安装在螺旋形弹簧内。

在不同汽车制造厂提供的维修手册中,螺旋线束的名称各有不同,例如也称为螺旋弹簧、游丝或游丝弹簧。

螺旋弹簧在转向盘和转向柱之间安装时,需要注意安装位置和方向(图7),当拆卸和安装转向盘时,应将转向柱固定在“直向前”的位置,以免损坏螺旋线束。

安全气囊系统的检修(1)安全规范除原设计的线束外,严禁将其他线束接到气囊系统线束上;禁止使用万用表以及其他能产生电源的仪器检测点火器;存放安全气囊时,应按照气囊向上和连接器向下的方式放置,万一误爆时,这样放置的危险性较小;不要试图用工具打开安全气囊的气袋或点火器,并禁止对其加热;维修焊接前应拆掉蓄电池正极;连接电气线束前,认真检查线束是否处于断电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