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生态保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3、绿道形态的转变:从线性景观转向网络系统 4、绿道层次的增加:由城市层次转变为三个层次
绿道理论的发展与研究
—生态保护研究方面
小组成员:刘辰、刘挺亭、李晓鹏
一、发展历程梳理 二、国内研究情况介绍 三、基本理论简述 四、绿道的生态功能 五、绿道生态研究中的结构与作用机制 六、绿道的规划方法
(3)1985年之后,绿道出现了多目标性和多功能性的规划,主要是环境保护和提高
野生动物生境功能,兼有美学、休闲、通勤、历史文化廊道保护的功能。
法伯斯认为美国绿道理论的发展应分为五个阶段[2] (1)1867—1900年,早期景观设计师阶段 (2)1900—1940年,二十世纪前三十年致力于规划工作的景观设计师 (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包括麦克哈格、祖伯、刘易斯等设计师对绿道 规划产生影响。 (4)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为绿道命名 (5)2019年之后,国际绿道运动的发端。
本组成员查阅文献归纳绿道的思想分别起源于中国、欧洲、美国,这三者都对现代的绿道 理论的产生带了不同的影响。
两千多年前中国道上的绿道断面 (资料来源:Yu K,Li D,Li N.
凡尔赛宫平面图(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波士顿公园体系平面图(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9,76(1-4):223-239)
[1]Yu K,Li D,Li N.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9,76(1-4):223-239
一、发展脉络梳理
(一)思想起源 (二)不同的发展历程划分 (三)本组的历程划分 (四)发展特征
(一)、思想起源
目前学术界关于绿道起源的主要存在五种观点 1.北大俞孔坚认为绿道起源中国周代[1] 2.西恩斯认为绿道起源于18世纪欧洲的林荫大道[2] 3.法伯斯认为奥姆斯特德是绿道之父,并认为翡翠项链是世界上第一条绿道[2] 4.祖伯认为绿道最早出现在纽约州的阿迪朗达克公园地区,当时称为绿径[3] 5.特纳认为绿道起源诸如像古埃及礼仪性大道、河道防洪、街道绿化的林荫道等[3]
二十世纪中叶之后融合生态 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工功能
发展至今绿道具有生态保护、历史 保护、游憩美观等多方面复合作用
2、绿道服务对象的转变:从为人类服务转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从绿道起源至二十世纪中叶,无论是绿道其保护、游憩、美学、解决城市病的功能服务的 对象都是人类本身,而二十世纪中叶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维护生态本身的角度去考虑,绿道 的服务对象也逐渐由单一的人转变为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
西恩斯将绿道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
(1)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该阶段主要是通过景观轴线、
林荫大道和公园路来连接城市中主要的城市空地,其主要特征是运 动、游憩和视觉欣赏。
西恩斯照片(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2)1960—1985年,主要是沿着河流、小溪、山脊、道路、废弃铁路路线和其他廊
道的绿道,其主要特征是无机动车通过和提高野生动物生境通过。
绿道生态保研究
(四)、绿道理论发展演变的特征
综合绿道由起源到20世纪的全面综合发展,借鉴戴菲、胡剑双2019年的《绿道研究 与规划设计》中的观点归纳其演变特征如下 1、绿道功能的转变:从单一功能为主转向多功能复合
中国古代道路绿化、保护河流 欧洲古代景观轴线等单一功能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 游憩、休闲审美等功能
[2]胡剑双.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33
[3]陈福妹.绿道网络的生态环境功能及规划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28
(二)、不同的发展历程划分
由于不同学者与机构对于绿道的起源时间理解不同,因此绿道的 发展历程大家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1]胡剑双.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39
杨斌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将绿道的发展历程总结为五个阶段。 (1)功能孕育阶段,约公元前1700年至1867年,以形态、景观功能为主导。该阶 段规划形成了以轴线、广场、林荫大道等要素构成的线性景观空间。 (2)功能强化阶段,1867年至1960年,以生态、景观、游憩功能为主导。这个阶 段的绿道研究与实践注重对自然钟爱、追求绿道建设的景观、游憩的功能,以达到提 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效果。此时的绿道建设多伴随着大规模的美国公园运动、欧洲 的城市公园改造等运动而兴起。 (3)功能扩展阶段,1960年至1980年,以环保、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等功能为主。 (4)功能完善阶段,1980年以后,以功能的多维度发散,以功能体系的完善为主。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绿道的研究开始逐渐往周边学科扩展,绿道的功能也出现了明 显的多样化演变趋势。 (5)功能衍生阶段,1990年以后,以功能的地域化、特色化衍变为主导。20世纪 90年代初,绿道的研究与实践开始从少数发达国家走向全球范围,自此以后,有关 绿道的国际会议频繁召开,绿道相关的硕、博士研究成果也大量出炉,掀起了全球性 绿道研究的学术热潮。
[1]杨斌,基于绿道“基因”移植的城乡空间有机脉络重构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9: 39
(三)、本组的历程划分
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本组将绿道的发展分为以下六个历程 (1)绿道的孕育阶段,1867之前东西方在对自然有着不同的理解的基础上衍生出绿 道的初级形式。 (2)绿道的萌芽阶段,1867至1900年以波士顿公园系统为代表的美国的公园运动 掀起的早期“绿道”建设热潮。 (3)绿道的功能强化阶段,1900至1945年景观设计师的绿道规划,以欧洲大规模 绿道建设热潮为主,典型代表为奥姆斯特德兄弟, 爱里沃特和亨利莱特从事的一些绿 道的规划。 (4)绿道的功能扩展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随着国际环保主义运动 的兴盛绿道发展以环保、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为主。 (5)绿道的完善阶段,1980至2019年,绿道 发展以功能的多维度发散,以功能体系的完善 为主。绿道的研究开始逐渐往周边学科扩展,绿 道的功能也出现了明显的多样化演变趋势。 (6)绿道的国际化阶段,2019至今,绿道的研 究与实践开始从少数发达国家走向全球范围,自 此以后,有关绿道的国际会议频繁召开,绿道相 关的硕、博士研究成果也大量出炉,掀起了全球 性绿道研究的学术热潮。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3、绿道形态的转变:从线性景观转向网络系统 4、绿道层次的增加:由城市层次转变为三个层次
绿道理论的发展与研究
—生态保护研究方面
小组成员:刘辰、刘挺亭、李晓鹏
一、发展历程梳理 二、国内研究情况介绍 三、基本理论简述 四、绿道的生态功能 五、绿道生态研究中的结构与作用机制 六、绿道的规划方法
(3)1985年之后,绿道出现了多目标性和多功能性的规划,主要是环境保护和提高
野生动物生境功能,兼有美学、休闲、通勤、历史文化廊道保护的功能。
法伯斯认为美国绿道理论的发展应分为五个阶段[2] (1)1867—1900年,早期景观设计师阶段 (2)1900—1940年,二十世纪前三十年致力于规划工作的景观设计师 (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包括麦克哈格、祖伯、刘易斯等设计师对绿道 规划产生影响。 (4)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为绿道命名 (5)2019年之后,国际绿道运动的发端。
本组成员查阅文献归纳绿道的思想分别起源于中国、欧洲、美国,这三者都对现代的绿道 理论的产生带了不同的影响。
两千多年前中国道上的绿道断面 (资料来源:Yu K,Li D,Li N.
凡尔赛宫平面图(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波士顿公园体系平面图(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9,76(1-4):223-239)
[1]Yu K,Li D,Li N.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9,76(1-4):223-239
一、发展脉络梳理
(一)思想起源 (二)不同的发展历程划分 (三)本组的历程划分 (四)发展特征
(一)、思想起源
目前学术界关于绿道起源的主要存在五种观点 1.北大俞孔坚认为绿道起源中国周代[1] 2.西恩斯认为绿道起源于18世纪欧洲的林荫大道[2] 3.法伯斯认为奥姆斯特德是绿道之父,并认为翡翠项链是世界上第一条绿道[2] 4.祖伯认为绿道最早出现在纽约州的阿迪朗达克公园地区,当时称为绿径[3] 5.特纳认为绿道起源诸如像古埃及礼仪性大道、河道防洪、街道绿化的林荫道等[3]
二十世纪中叶之后融合生态 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工功能
发展至今绿道具有生态保护、历史 保护、游憩美观等多方面复合作用
2、绿道服务对象的转变:从为人类服务转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从绿道起源至二十世纪中叶,无论是绿道其保护、游憩、美学、解决城市病的功能服务的 对象都是人类本身,而二十世纪中叶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维护生态本身的角度去考虑,绿道 的服务对象也逐渐由单一的人转变为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
西恩斯将绿道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
(1)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该阶段主要是通过景观轴线、
林荫大道和公园路来连接城市中主要的城市空地,其主要特征是运 动、游憩和视觉欣赏。
西恩斯照片(资料来源:百度图片)
(2)1960—1985年,主要是沿着河流、小溪、山脊、道路、废弃铁路路线和其他廊
道的绿道,其主要特征是无机动车通过和提高野生动物生境通过。
绿道生态保研究
(四)、绿道理论发展演变的特征
综合绿道由起源到20世纪的全面综合发展,借鉴戴菲、胡剑双2019年的《绿道研究 与规划设计》中的观点归纳其演变特征如下 1、绿道功能的转变:从单一功能为主转向多功能复合
中国古代道路绿化、保护河流 欧洲古代景观轴线等单一功能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 游憩、休闲审美等功能
[2]胡剑双.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33
[3]陈福妹.绿道网络的生态环境功能及规划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28
(二)、不同的发展历程划分
由于不同学者与机构对于绿道的起源时间理解不同,因此绿道的 发展历程大家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1]胡剑双.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39
杨斌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将绿道的发展历程总结为五个阶段。 (1)功能孕育阶段,约公元前1700年至1867年,以形态、景观功能为主导。该阶 段规划形成了以轴线、广场、林荫大道等要素构成的线性景观空间。 (2)功能强化阶段,1867年至1960年,以生态、景观、游憩功能为主导。这个阶 段的绿道研究与实践注重对自然钟爱、追求绿道建设的景观、游憩的功能,以达到提 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效果。此时的绿道建设多伴随着大规模的美国公园运动、欧洲 的城市公园改造等运动而兴起。 (3)功能扩展阶段,1960年至1980年,以环保、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等功能为主。 (4)功能完善阶段,1980年以后,以功能的多维度发散,以功能体系的完善为主。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绿道的研究开始逐渐往周边学科扩展,绿道的功能也出现了明 显的多样化演变趋势。 (5)功能衍生阶段,1990年以后,以功能的地域化、特色化衍变为主导。20世纪 90年代初,绿道的研究与实践开始从少数发达国家走向全球范围,自此以后,有关 绿道的国际会议频繁召开,绿道相关的硕、博士研究成果也大量出炉,掀起了全球性 绿道研究的学术热潮。
[1]杨斌,基于绿道“基因”移植的城乡空间有机脉络重构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9: 39
(三)、本组的历程划分
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本组将绿道的发展分为以下六个历程 (1)绿道的孕育阶段,1867之前东西方在对自然有着不同的理解的基础上衍生出绿 道的初级形式。 (2)绿道的萌芽阶段,1867至1900年以波士顿公园系统为代表的美国的公园运动 掀起的早期“绿道”建设热潮。 (3)绿道的功能强化阶段,1900至1945年景观设计师的绿道规划,以欧洲大规模 绿道建设热潮为主,典型代表为奥姆斯特德兄弟, 爱里沃特和亨利莱特从事的一些绿 道的规划。 (4)绿道的功能扩展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随着国际环保主义运动 的兴盛绿道发展以环保、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为主。 (5)绿道的完善阶段,1980至2019年,绿道 发展以功能的多维度发散,以功能体系的完善 为主。绿道的研究开始逐渐往周边学科扩展,绿 道的功能也出现了明显的多样化演变趋势。 (6)绿道的国际化阶段,2019至今,绿道的研 究与实践开始从少数发达国家走向全球范围,自 此以后,有关绿道的国际会议频繁召开,绿道相 关的硕、博士研究成果也大量出炉,掀起了全球 性绿道研究的学术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