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
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
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明代重要文论家对《三国演义》的评论,比较辩证地考察了历史题材小说中历史与虚构关系。
关键词:《三国演义》;小说;历史“小说感兴社会之效果,殆莫过于《三国演义》一书矣。
”语出清末民初黄人所撰《小说小话》,说的是罗贯中小说影响之大。
且不赘述它对明末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和清朝君臣的影响;只看清末“西人之居我国者,稍解中文即争读《三国演义》;偶与论及中国英雄传记则津津乐道者,必此书也”。
或看今人由此阐发出领导艺术、人才学、谋略学等范畴及在国内上映八十四集《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而引起的讨论热,足见它的魅力方兴未艾。
但是历史演义小说毕竟不是历史本身,我们必须把握历史与文学、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
因为它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是以西晋史学家陈寿撰著的《三国志》作底本写成的通俗文艺读物。
本文分析明代文论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中所体现的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看法。
一般而言,探析《三国演义》的真实与虚构问题,首先得弄清小说采用的素材即历史资料,是否可信;小说作者对他所描写的历史人物是否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不含有较大的偏见。
显然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较为客观地评论小说家发掘历史材料、探索历史背景、描写历史事件和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形象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又有哪些不足,甚至是重大的失误。
而历来研究者往往更多的是拘泥于细枝末节,单从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事从而作出简单判断,研究小说艺术再现历史人物及历史发展真实风貌的功能方面则稍微欠缺。
当然还是有些文论家卓有见识,能够理解作者罗贯中是如何运用辩证的方法,适当地采用些虚构的情节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而又能使这些虚构的情节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不出现太大的矛盾冲突。
从而使读者能够从思想上进入特定的三国时代氛围,并“尚友古人”,和小说中自己喜爱的人物产生共鸣。
这才是具备洞见识力的文论家超越世俗浅见之处。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参照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文,也借鉴了《后汉书》《晋书》中若干纪传,并旁采《世说新语》《搜神记》《三国志平话》等古籍。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然而,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其中的历史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将就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其中融合了大量的历史元素。
小说中的人物以刘备、曹操、孙权等为代表,以东汉末年时期的政治动荡、战争纷争为背景展开。
小说虽然描述了战争的激烈场面,但其中的历史真实性往往存在偏差。
例如,在小说中,关羽被描绘为个人勇猛无敌的形象,但实际上关羽对历史的影响力并没有小说中那么大。
这一点是历史记载所无法证明的。
其次,三国演义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和虚构元素。
为了更好地展示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作者常常对历史事实做出修改和虚构。
例如,小说中的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而在小说中,刘备、孙权和曹操三位主要角色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往往超出了历史事实。
这是作者为了吸引读者和增加戏剧性而对历史事实进行了美化和改编。
然而,正是这种艺术虚构的手法,使得三国演义成为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紧凑有趣,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
而这些艺术手法本身也是创作者的创造和想象力的体现,无论历史真实与否,艺术虚构在文学作品中都能产生独特的美学价值。
此外,尽管三国演义中存在一些历史虚构的成分,但其中仍有大量的历史细节和事件确有其实。
小说中描绘的东汉末年的政治动乱、战争纷争等,大部分都有历史基础。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读者可以一窥中国历史上这一时期的风云变幻、英雄豪杰的光辉。
虽然小说中的细节可能有所增删和虚构,但总体上可以说,三国演义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参考资料。
总结起来,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其中存在大量的虚构情节和人物形象。
尽管如此,艺术虚构的手法使得小说成为一部文学经典,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历史真实与否,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虚构与意识形态探究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虚构与意识形态探究引言引出《三国演义》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巨著,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自问世以来,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读者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虽然被称为《三国演义》,但其内容实际上是基于中国历史上的一段特定时期——三国时代的虚构故事。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虚构和其中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呢?历史虚构的出现历史虚构在《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性•《三国演义》所描绘的历史事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但同时也在很多方面进行了虚构和夸大。
这是由于作者罗贯中的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造成的。
作者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希望通过精彩的故事和英雄人物的形象来满足当时社会人民对英雄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借此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历史虚构和夸大的情节。
虚构的英雄形象与历史记载的差异史书与《三国演义》之间的差异真实存在,尤其是其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
很多历史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被赋予了超凡的智慧、勇气和决断力,使得他们成为了乃至整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
而在历史记载中,尽管这些人物也有卓越之处,但他们一般不会被如此夸大地赞颂。
例如,著名的刘备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和领导者,但他并没有那么无所不能。
历史虚构的目的虚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
《三国演义》并没有只是简单地记述三国时代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塑造出一种宏大的英雄史诗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正义与邪恶的激烈对决、忠诚与背叛的人性较量,以及人们对权力和理想的追求。
这些故事不仅提供了娱乐和想象的乐趣,更给予读者一种道德和精神上的指引。
意识形态的体现思想和价值观的阐述《三国演义》中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一定反映。
在故事中,正直善良的人物往往能获得成功和尊重,而邪恶虚伪的人物最终会受到惩罚。
这种价值观的阐述体现了作者对于正义、忠诚和仁爱等传统儒家思想的追求。
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虚构历史小说的研究分析
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虚构历史小说的研究分析在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虚构历史小说的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作为文学作品,它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融入了作者自身的艺术构想和虚构元素。
因此,在研究《三国演义》时,我们需要同时关注其中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历史真实与虚构的辨析《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斗争和英雄们的传奇故事。
然而,虽然小说所描写的历史事件基本与史实相符,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虚构和艺术处理。
首先,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和事件经过了艺术加工,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著名的赤壁之战,在历史上是刘备、孙权联合击败曹操,而在小说中则出现了周瑜的火攻策略,使得故事更具戏剧性。
其次,小说中的一些情节也是虚构的,例如刘备取益州的过程、吴国孙权让位给刘备等。
这些情节的虚构并不影响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反而弥补了历史资料的不足,使得故事更加完整。
因此,我们在研究《三国演义》时需要明确其中的历史真实和虚构,并加以区分和分析。
二、历史真实的价值与意义虽然《三国演义》是一部虚构的历史小说,但其中仍包含了许多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这部小说了解到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和英雄人物的事迹。
首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基本符合历史记载,如刘备忠诚仁德,曹操威武果断等。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
其次,《三国演义》还反映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局势、文化风貌等方面的内容,使我们能够了解到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背景。
比如小说中对三国时期的战争策略、文化交流等加以描写,使得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小说来了解当时社会的变迁和历史事件的发展。
三、虚构历史小说的艺术魅力《三国演义》作为一部虚构历史小说,它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创造性的想象力和故事的连贯性。
名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名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啊,那可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呢。
很多名家对它都有独到的见解。
毛宗岗就对《三国演义》做了很多批注,他就像是一个特别细心的寻宝者,在《三国演义》这个大宝藏里挖掘出了好多闪光点。
他批注的版本让我们能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这部作品。
就好比我们去参观一个大花园,没有导游讲解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花花草草的表面美丽,有了毛宗岗这个“导游”,我们就能知道这朵花为什么种在这儿,那棵树背后有什么故事。
他把《三国演义》里那些细微的情节、人物的小心思都给我们剖析出来了。
这就像拆一个精美的机械小玩意,他把每一个零件的作用都告诉我们了。
难道你不觉得这样看《三国演义》会更有趣味吗?鲁迅说过“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我们做蛋糕,本来面粉、鸡蛋、糖按比例放进去,能做出美味的蛋糕,可要是糖放太多了,就甜得发腻了。
诸葛亮太聪明了,聪明到有点不真实。
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大胆啊。
它把诸葛亮刻画成智慧的化身,就像把一颗星星擦得超级亮,亮到有点刺眼。
可这颗刺眼的星星却在整部书中闪闪发光,引领着蜀国的命运。
你说要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多智谋,那蜀国还能在三国鼎立的局势里撑那么久吗?易中天品三国又让更多的人对《三国演义》有了新的认识。
他像是一个在老房子里翻出旧宝贝的人,把《三国演义》里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历史真相、人物关系又重新梳理了一遍。
他在讲述的时候啊,就像拉家常一样,把那些高高在上的历史人物拉到我们面前。
比如说曹操,以前我们可能就觉得他是个大反派,可易中天一讲,我们才知道曹操也是个复杂的人,有他的雄才大略,也有他的心狠手辣。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幅画,以前只看到画的正面,易中天把画翻过来,让我们看到了背面的笔触和颜料的痕迹,原来这幅画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这些名家的评价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们理解《三国演义》的一扇扇门。
我们看《三国演义》,如果只是自己闷头看,就像在黑暗里摸索,只能摸到个大概形状。
名人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什么
名人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什么1、看这本书(《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
—— ***2、《三国演义》是那段历史的一座人才宝库,也是一部活的兵书,是一座军事大课堂。
——袁阔成3、《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
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
——金庸4、《三国演义》在表现着中国人民艺术天才的许多长篇小说之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它可说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俄)科洛克洛夫5、《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
——(日)吉川英治6、《三国演义》有一面可疑的旗帜:忠义;两颗有毒的药丸:伪善与权谋。
这是我对《三国演义》的定义。
——易中天7、一部《三国》,有时是“暴力”的蒙汗药,有时是“极权”的挡箭牌,有时又是“诡计”的密钥机,而这段动乱历史的创伤记忆被装潢为“分合之道”。
——潘知常8、《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小说把中国的人心推入黑暗的深渊,使中国人原是非常纯朴、非常平和的心灵发生变形、变态、变质,变得愈来愈可怕。
——刘再复扩展资料《三国演义》在故事架构和人物塑造上,有着很明显的倾向性,即“拥曹反刘”的倾向,全书的节奏主要沿着蜀汉走,诸如第一回就是刘关张闪亮登场。
在作者看来,蜀汉集团就是价值取向的终极。
然而,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作者极力讴歌维护的理想的高大上集团,却无情地失败了,等于是价值的终极端被撕毁了。
刘备的死、关羽的死、张飞的死、诸葛亮的死,这些章节的文字都能显示出作者的叹息之情,甚至还是书的 *** 部分。
关羽死了,还不罢不休,追吕蒙之命,惊破曹操之胆,这当中其实寄托了作者的不甘。
而对于曹操的死,则未免有微词,一方面肯定曹操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又说:“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作者寄托了理想的蜀汉集团,没有对得起作者的主观愿望,在历史的潮流中以失败者的姿态被淘汰了,从文学的角度而言,这就叫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了。
【三国历史】《三国演义》虚与实
【三国历史】《三国演义》虚与实由于《三国演义》是基于史实加工而成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它一问世,就有人研究它到底有几分真,三百多年来最权威的说法是章学诚的“七实三虚”,这已被大部分学者接受。
近年来,就虚实问题先后出版了盛巽昌的《三国演义》(补正本)和张国光的《三国演义》(文史对照插图本)。
最近有人另立高见,认为《三国演义》五分真都不到。
文中言之凿凿,似成一说,但毕竟是一面之词,仅算一家之见。
由于没能分析全书,所以每出一说,均有支持者,不乏反对者。
1.史实与虚构的划分我自幼酷爱《三国演义》,亦喜《三国志》,有时为之而通宵达旦,每逢绝处常常拍案称奇。
最近终于将传记体的《三国志》改成编年史的《三国志》,并完成了《<三国演义><三国志>对照本》。
该书的排版方式为:左边是《三国演义》,右边为裴注的《三国志》,中间夹了一点《资治通鉴》资料。
到了这一步应该说《三国演义》中的史实一目了然,其实大谬不然,全书排完后才发现史实与小说并不一致的方式很多,但不少地方是真中夹假,一时无法定论,大致有如下类型:一.《三国志》简略,《三国演义》详细《三国志》中记载了某一件事,但很简略,廖廖数字;而《三国演义》则长篇大论,通情达理,且是某一回中的重头戏。
以三请诸葛亮为例:《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仅有12字: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而《三国演义》则从第三十七回中开始,至三十八中,用了整整一回篇幅,近4,900字来描写“凡三往”。
从这一例中可以看到,刘皇叔是去了三次隆中,也见到诸葛亮,这些全为史实,但远非《三国演义》所说的如此活灵活现,那么这一件事能说有几分真呢?二.《三国演义》更换角色《三国志》原有记载,而到了《三国演义》中却换了主角。
常常把他人的功劳贴到某人的脸上,或者把某人干的坏事栽赃到大白脸的头上,这类例子颇多,下面仅举二个例子。
如《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虽非全为事实,但确有详载,相差亦不太大。
著名作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著名作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一、背景介绍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它描绘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斗争和英雄们的壮丽事迹。
本文将从中国著名作家的角度出发,对三国演义进行评价。
二、张爱玲:史诗般的魅力张爱玲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她在小说创作中表达了对三国演义的积极评价。
她认为,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更是一部史诗般的作品,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智慧的启示。
张爱玲特别欣赏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各类英雄形象,她认为这些形象充满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构成了一个真实而又立体的历史世界。
在张爱玲看来,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不仅仅是历史人物,更是人类精神的象征。
正是这些英雄们的壮丽事迹,激励着后人去追求真善美,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张爱玲认为,三国演义通过对英雄们的描写,展示了人性在复杂环境中的抉择和斗争,体现了人类精神的高度。
三、鲁迅:社会现实的映射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也非常独特。
他将三国演义视为一个社会现实的映射,通过对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风貌的描绘,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局和人心的百态。
鲁迅指出,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们既有伟大的品质,又有深深的缺陷。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他们不得不以残酷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残酷性和无情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鲁迅认为,三国演义通过对这些英雄形象的刻画,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类本性的复杂。
四、金庸:史诗般的想象力金庸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之一,他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也非常高。
在他的作品中,金庸常常以三国演义为素材,将其中的英雄形象引入到武侠世界中,创造出充满想象力和冒险精神的故事。
金庸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形象具有史诗般的魅力和想象力。
他特别欣赏三国演义中的谋略和智慧,认为这些英雄们的智勇才智,是他所推崇和追求的完美人格。
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常常以这些英雄形象为基础,创造出许多儿时读者所熟知和喜爱的角色。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读后感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读后感《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著,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爱好者来说,就像是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
每次翻开它,都仿佛能听到金戈铁马的厮杀声,看到烽火连天的战乱画面。
要说这《三国演义》啊,最让我着迷的还得是它那出神入化的历史虚构艺术。
历史是骨架,而虚构则是血肉,二者完美融合,造就了这部不朽的经典。
在书中,许多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就拿关羽来说吧,“温酒斩华雄”这一情节,把关羽的勇猛无畏展现得淋漓尽致。
华雄在当时可谓是威名赫赫,众多诸侯的大将都败在了他的手下。
而关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在众目睽睽之下主动请缨出战。
曹操为他斟了一杯热酒,关羽却豪迈地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这寥寥数语,把关羽的自信和霸气表现得恰到好处。
等关羽提着华雄的首级归来时,那杯酒竟然还是温热的。
这一细节描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关羽的武艺高强,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英雄气概。
还有“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为了寻找刘备,一路上冲破重重关卡,斩杀了多名敌将。
每一场战斗都描写得紧张激烈,让我们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
但仔细想想,历史上真的有这么多巧合和惊险的战斗吗?或许未必。
然而,正是通过这些虚构的情节,关羽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再说诸葛亮,那更是被作者描绘成了智慧的化身。
“草船借箭”这一经典桥段,让人拍案叫绝。
诸葛亮凭借着对天气的准确预测和过人的智谋,不费吹灰之力就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支箭。
那江面上大雾弥漫,诸葛亮坐在船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仿佛就在眼前。
还有“空城计”,面对司马懿的大军压境,诸葛亮竟在城楼上淡定弹琴,吓退了敌军。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啊!虽然这些情节可能在历史上并未真实发生,但它们却让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令人敬仰。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的知识竞赛。
赛前,大家都觉得我们班的实力比不上其他班,夺冠的希望渺茫。
但我和队友们并没有气馁,我们一起制定策略,互相鼓励。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赏析读后感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赏析读后感《三国演义》,这本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我读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要说这书中的历史虚构艺术,那可真是妙趣横生。
它不像正史那般严肃刻板,而是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仿佛就在眼前鲜活地演绎着。
就拿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来说吧。
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江面上雾气弥漫。
诸葛亮带着一队草船,悠哉悠哉地驶向曹操的军营。
曹操生性多疑,看到江面上模模糊糊有船只靠近,以为是敌军来袭,便下令万箭齐发。
那箭像雨点一样射向草船,诸葛亮却在船里淡定自若地喝着小酒,与鲁肃谈笑风生。
等到草船上插满了箭,诸葛亮便带着满满的“战利品”凯旋而归。
这一幕,把诸葛亮的智谋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仔细想想,现实中真能如此顺利吗?曹操的军队难道就没有一点察觉?但正是这种虚构,让故事充满了紧张刺激和悬念,让我们对诸葛亮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有“空城计”,也是让人拍案叫绝。
司马懿带着大军兵临城下,诸葛亮却在城楼上悠然抚琴,城门大开,只有几个老兵在扫地。
司马懿见状,心生疑虑,担心城中有埋伏,竟然下令撤军。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才能想出这样的计策啊!但从现实角度来看,司马懿难道就不能派一小队人马进城试探一下?可要是那样,这精彩的情节不就没了嘛!这种虚构,把诸葛亮的临危不惧和司马懿的谨慎多疑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惊心动魄的场景之中。
再说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那叫一个英勇无敌。
关羽一路过关斩将,无人能挡。
每一场战斗都描写得精彩绝伦,让我们看到了关羽的忠义和勇猛。
可细细琢磨,这一路上的关卡难道就没有任何通信联络?关羽就能这么一路畅通无阻?但正是这样的虚构,塑造了关羽这个英雄形象,让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忠义典范。
这些虚构的情节,虽然与真实的历史有所出入,但却让《三国演义》变得更加引人入胜。
它让那些历史人物不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形象。
著名作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著名作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著名作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一、张晋
张晋是中国近代文学家,他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杰出的历史小说,也是伟大的历史史诗。
他说:“古今中外小说,没有比《三国演义》更动人的了。
这部作品不仅巧妙地混合了戏剧与叙事,传神地描绘了人物形象,更融入了古代智慧,是一部无可比拟的文学名著。
”
二、郭沫若
郭沫若是中国当代文学家,他把《三国演义》比喻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颗流芳百世的明珠。
”他认为,《三国演义》在写作、构思、观念、情节、人物形象、历史铺垫、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成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绝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杰作之一。
三、鲁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他把《三国演义》比喻为“国之骄兵!”他说:“三国演义,谁不爱?句句活生生,行行洋洋,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第一奇葩。
”他认为,《三国演义》与其它文学作品不同,在那些重要地方,它有着它独特的语言风格,句句明快,行行富有哲理,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之一。
- 1 -。
著名作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著名作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文学经典巨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
自问世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广泛关注与喜爱。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其所包含的三国历史、人物、事件、故事等,展示了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特点和精髓。
因此,它深受许多著名作家的喜爱与高度评价。
本文主要介绍几位著名作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鲁迅: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表现力最高、最为传统的一部作品”。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小说的杰出代表作品之一。
他对小说文学的观点是,小说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思想,它可以描绘社会现实,并能够表现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
他认为,小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被称为真正的中国小说。
而《三国演义》在这方面表现极为突出。
鲁迅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表现力最高的小说,因为它充分地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如典故、意象、象征、比喻等,使得小说的形象鲜明而全面。
此外,他还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体现之一,它能够让读者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唤起人们对于中华文明的认识与感受。
金庸:《三国演义》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写照,也是中国文学的典范之一”。
金庸是中国20世纪的文学巨匠,他的文学作品被广泛阅读,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对《三国演义》的评价是,它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完备写照,也是中国文学的典范之一。
他认为,《三国演义》的价值在于它描绘了一个复杂的社会世界,展示了人们之间的权力、财富、爱情、信仰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作为一位武侠小说大师,他对小说中武功、武器等的描写也十分赞赏。
金庸还认为,《三国演义》的语言非常精妙,充满了诗意,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精神文化。
他认为,《三国演义》的语言韵味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即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此外,他还强调了《三国演义》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认为它是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文学巨著。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元素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元素《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虚构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豪杰与智勇之间的斗争。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元素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国演义》虽然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但是其中的大部分情节和人物都是虚构的。
这是因为《三国演义》并非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而是一部文学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罗贯中对历史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和改编,以突出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因此,读者在阅读《三国演义》时,需要明确其所包含的历史与虚构元素的区别。
然而,虽然《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和人物是虚构的,但是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通过对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梳理和整理,作者在文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元素,使得作品更加具有历史的真实感。
例如,作品中描写了赤壁之战、官渡之战、长坂坡之战等著名的历史战役,这些战役都是三国时期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
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虚构描写,作者成功地将历史与虚构元素相结合,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除了历史事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是虚构和历史相结合的产物。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丰满多样,有刘备、关羽、张飞等忠诚仁义的英雄形象,也有曹操、孙权、刘备等复杂多变的政治家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虽然在历史上并非完全如作品中所描写,但是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虚构和创造,使得他们更加具有个性和魅力。
同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念,对于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外,《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与虚构元素的结合还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和评价上。
作品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观念。
例如,作品中对刘备的赞美和曹操的贬低,对赤壁之战的解读等。
这些解读和评价虽然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有所偏差,但是却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虚构和解读,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读后感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读后感说起《三国演义》,那可真是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经典之作!小时候,我就被电视剧里那些金戈铁马、英雄豪杰的故事深深吸引。
长大之后,再读原著,又有了一番全新的感受,尤其是对于其中历史虚构艺术的运用,更是让我觉得妙不可言。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巧妙地将历史事实与虚构情节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三国世界。
比如说,诸葛亮的空城计,那可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历史上或许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一幕,但在小说中,诸葛亮在城头悠然抚琴,司马懿却心生疑虑,最终选择退兵。
这个情节把诸葛亮的智慧和沉着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读者的心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跌宕起伏。
还有那个“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一路过关斩将,好不威风!虽然历史上可能没有这么夸张的经历,但通过这样的虚构,关羽的忠义和勇猛被放大到了极致,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典范。
这种虚构不仅没有让我们觉得离谱,反而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就拿我自己的一次经历来说吧,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玩三国角色扮演的游戏。
我扮演的是诸葛亮,当时我们设定的场景就是要抵御敌军的进攻。
我学着书中诸葛亮的样子,故作镇定地指挥着“将士们”,心里其实紧张得要命。
结果没想到,还真把对方给唬住了,让我们赢得了那场游戏。
从那以后,我对《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智慧就更加佩服得五体投地。
再比如说貂蝉这个人物,她在小说中以美貌和智慧周旋于董卓和吕布之间,最终成功地铲除了董卓这个大奸臣。
虽然貂蝉在正史中的记载并不详细,但在《三国演义》中,她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她的美丽、勇敢和机智,让人难以忘怀。
还有赤壁之战,那火攻的场面,那智谋的较量,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虽然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可能没有小说中描写得那么神奇,但正是这些虚构的细节,让这场战役成为了千古传颂的经典。
《三国演义》中的这些虚构情节,就像是一道道美味的佐料,为原本就丰富的历史大餐增添了更加浓郁的味道。
它们让那些历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名字和遥远的传说,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的辨析》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的辨析1. 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描绘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然而,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既有真实的历史记录,也有虚构的情节。
本文将对《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进行辨析,并探讨其影响。
2. 历史真实性2.1 真实人物与事件《三国演义》以马良、刘备、曹操等历史人物为基础,并描绘了黄巾起义、赤壁之战等真实的历史事件。
这些人物和事件在历史记录中有明确的记载,可以被认定为真实存在。
2.2 修改和夸张然而,在讲述这些真实人物和事件时,小说对他们进行了修改和夸张处理。
例如,曹操被塑造成聪明但狡诈的形象,刘备被描绘为仁爱善良的君主。
这些修改和夸张加深了角色个性,并丰富了故事情节,但同时也破坏了历史真实性。
3. 虚构的情节3.1 塞入的虚构人物除了真实的人物之外,小说中还塞入了一些虚构的人物,如关羽、张飞等。
这些人物虽然在小说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赢得了读者们的喜爱,但他们并没有在历史上确切存在。
3.2 发生变化的事件《三国演义》对历史事件进行了修改和虚构,以增加戏剧性和叙事效果。
例如,《赤壁之战》被描绘成火海惊涛,豪杰争霸;而在实际历史中,则是一场普通的水战。
这种改动使故事更加紧凑有趣,但与真实事件存在偏差。
4. 影响与意义4.1 激发历史兴趣尽管《三国演义》中存在大量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但这部小说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它激发了读者们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并推动了学术研究与讨论。
许多读者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开始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一步探索真实的历史资料。
4.2 塑造历史观念虽然小说中存在大量虚构的情节,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塑造历史观念和价值观的文化载体。
《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与他们根据作者意图所具备的品质,对读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促使人们思考和讨论领导能力、忠诚、家族关系等方面的价值观。
5. 结论《三国演义》在既有真实性,又有虚构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为后世人留下的,不只是对历史兴亡、人世浮沉的无限嗟叹,同时也为后代文学家进行艺术创作留下了丰富的素材。
史学家陈寿在辑录历史编写《三国志》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的这部史学著作竟然成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名篇《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简称,它又被称为《三国志传》、《三国志传通俗演义》、《三国英雄志传》、《三国全传》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和最高成就的代表。
《三国演义》主要依据陈寿《三国志》及南北朝时期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又广泛地吸收了《后汉书》中的人物传记及其他史料才创作完成。
历史演义小说,是古典小说中一类以历史事件与人物为题材的小说作品,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
它通过文学特有的艺术手段,塑造历史人物形象,反映历史,表达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感受,寄托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但是,为了求得人物形象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统一,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作者也会加入必要的想象和虚构。
《三国演义》的“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经清代大学者章学诚提出后,历来学者均表示赞同。
《三国演义》题下署名为“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明确地表现了小说“依史以演义”的独特文学样式。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在创作过程中,对《三国志》中记载的历史事实既有所认同、继承,也有所选择、加工。
而“演义”则道出了作者罗贯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主观价值判断。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已经全然不是历史中的本来面目,故事情节也时常对历史事件进行夸张渲染,甚至移花接木:历史上的诸葛亮纵然聪明,也完全不像小说塑造的那般呼风唤雨、神机妙算;而“草船借箭”的故事也远远没有小说中描绘的那样犹如神助。
《三国演义》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将历史的“实”与文学的“虚”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特别是作者能依存史料又能灵活运用史料,体现了罗贯中丰富的想象和创作才能。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赏析读后感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赏析读后感《三国演义》这本书,那可真是太精彩啦!读完之后,心里就像翻起了千层浪,久久不能平静。
说起这历史虚构的艺术,那可真是妙不可言。
在书中,那些人物仿佛就活灵活现地站在咱跟前,他们的故事更是扣人心弦。
就说那诸葛亮吧,在历史上他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但在《三国演义》里,作者把他的智慧简直是渲染到了极致,什么空城计、草船借箭,那真是把诸葛亮的聪明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次读到这些情节,我都忍不住拍大腿叫好,心里想着:“这诸葛亮,咋就这么神呢!”还有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那场面描写得,让我感觉自己就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挥舞着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地一路冲杀。
每一个敌人在他面前都像是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
可后来仔细想想,这其中多少是虚构的成分呀,但就是这些虚构,让关云长这个形象更加高大威猛,成了忠义的象征。
我还记得有一回,读到赤壁之战那段。
曹操率领着大军南下,那气势汹汹的样子,好像一下子就能把孙刘联军给吞了。
可周瑜和诸葛亮联手,巧施妙计。
先是用反间计让曹操杀了蔡瑁、张允,断了他的水军臂膀;然后又有苦肉计,黄盖那一顿打挨得哟,真是让人心疼,可也正是这一打,骗得曹操深信不疑;最后诸葛亮借来东风,火烧连营,那大火烧得满天通红,曹操的大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这一系列的情节,紧张刺激,让我读得是目不转睛,连口水都忘了咽。
在这些虚构的情节里,我能感受到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深敬意和喜爱,同时也能看到作者为了让故事更加精彩所付出的心思。
比如说,貂蝉这个人物,在正史上可能只是寥寥几笔带过,但在《三国演义》中,她却成了王允巧施连环计中的关键人物。
她的美丽、聪明和勇敢,为了国家大义甘愿牺牲自己,让人不由得对她竖起大拇指。
其实,这种历史虚构的艺术,就像是给历史这道大餐加上了各种美味的调料。
原本可能有些平淡的史实,经过一番虚构加工,变得有滋有味,让人回味无穷。
它让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变得亲近可感,仿佛我们能够亲身经历一般。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赏析读后感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赏析读后感《三国演义》,这本经典之作,就像一个装满了历史风云和英雄传奇的大宝藏。
读完之后,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时代,心中满是感慨。
在这本书里,历史与虚构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作者巧妙地运用虚构的手法,为那段历史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戏剧性。
比如说,诸葛亮的空城计,那叫一个惊险刺激!司马懿带着大军兵临城下,而诸葛亮却在城楼上淡定弹琴,城中看似空无一人,实则暗藏玄机。
这种虚构的情节,把诸葛亮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的心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
还有那赤壁之战,火烧连营的场面简直太壮观了!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本就惊心动魄,而在小说中,作者通过虚构的细节描写,让这场战役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诸葛亮借东风,这一情节虽然虚构,但却让人感觉仿佛真有上天相助,给整个战役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
关羽为了寻找刘备,带着嫂子一路奔波。
这一路上,那是困难重重啊!每一关的守将都不是吃素的,可关羽是谁?那是义薄云天的关二爷!他挥舞着青龙偃月刀,毫不畏惧。
第一关,东岭关,守将孔秀,这家伙自不量力,非要拦住关羽,结果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
第二关,洛阳太守韩福,暗箭伤人,可惜还是没能挡住关羽的脚步,关羽手起刀落,又解决一个。
第三关,汜水关,守将卞喜,这家伙阴险狡诈,在镇国寺设宴,想要谋害关羽,幸好有关羽的警觉和超强的武艺,才没让他得逞,又是一刀,卞喜也归西了。
第四关,荥阳,太守王植,表面热情款待,背地里却让人放火烧关羽的住处,关羽发现后,怒斩王植。
最后一关,黄河渡口,守将秦琪,这个家伙更是嚣张,看不起关羽,结果被关羽轻松斩杀。
这一路上,关羽经历了无数的危险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这种忠诚和勇气,真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在这个情节中,作者对关羽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每一场战斗的描写都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能看到关羽那威风凛凛的身影,听到他那豪迈的怒吼。
拓展阅读:名人谈《三国演义》
名人谈《三国演义》金庸与池田演绎三国池田: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三国演义》的魅力根源究竟来自何方?其宏大舞台是由何处开始的?其人物形象之栩栩如生表现在哪一方面?金庸: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之极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
近代的文学批评家们从纯文学观点来看,认为《红楼梦》的价值更高,我也觉得是如此。
毛泽东主席认为《红楼梦》有攻击封建意识的革命意义,从阶级立场来说,把《红楼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一生以性格粗豪出名、战功赫赫的许世友将军,也说要研读《红楼梦》。
但我相信,许将军读了之后,对于“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样回肠荡气的情景一定会老大不耐烦,必定更加欣赏“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周公瑾赤壁鏖兵”那样的场面。
它的布局和气氛安排也是高明之极,例如刘备三顾茅庐,一步一步把本书的主角诸葛亮从喧天的锣鼓声中引出场来;又例如“草船借箭”的写箭,“借东风”的写风,一步逼一步地扣得极紧。
池田:原来如此,充分发挥戏剧效果,甚至在微小之处也下功夫。
金庸: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全面站在刘备的蜀汉一方,决不承认蜀汉居然会比东吴、魏国先亡,为此和我大哥激烈辩论了几个小时。
大哥没办法,只好搬出他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来,指着书上清清楚楚的几行字,证明蜀汉为邓艾、钟会所灭,我才悻悻然服输,生气大半天,流了不少眼泪。
其实,邓艾、钟会灭蜀和姜维被杀等情节,《三国演义》中也写得很详细的,但自诸葛亮在五丈原归天,以后的故事我就没有心思看下去了。
池田:特别是决定与魏王决一雌雄而跃马挺进五丈原,以此切切之心境而写以“臣亮言”开始的《出师表》,令人流泪而读不下去。
人们在诸葛亮身上所寄托的思念,正是祈愿正义必胜的万古不易的人类心理啊!吉川的小说《三国志》事实上是以“孔明之死”而结束的。
先生您在写作过的许多部武侠小说中,曾描写过许多具有魅力的人物。
依照您的创作经验,《三国演义》的人物中,哪一位最吸引您?金庸:《三国演义》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赵云,我一直觉得他远远胜过了关羽、张飞。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读后感
三国演义历史虚构艺术读后感《三国演义》,这本波澜壮阔的历史巨著,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神秘宝库。
每次翻开它,都仿佛置身于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年代。
说起三国,那可真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时代。
各路豪杰纷纷登场,斗智斗勇,展现出无尽的智慧和勇气。
然而,在沉浸于这精彩故事的同时,我也不禁对其中的历史虚构艺术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书中的许多情节和人物形象,经过了作者的精心雕琢和想象,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就拿诸葛亮来说吧,他在书中简直被描绘成了智慧的化身,无所不能。
那空城计,真叫一个绝!诸葛亮独坐城头,悠然抚琴,城门大开,却能吓退司马懿的数十万大军。
这情节,初读时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后来仔细琢磨,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历史上的战争,真能如此轻松地凭借一人之力扭转乾坤吗?或许这正是作者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而进行的虚构创作,虽然夸张,但却让人物形象深深烙印在读者心中。
还有那关云长的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威风凛凛,神勇无比。
每一场战斗都描写得惊心动魄,让人忍不住为关羽捏一把汗。
可细想下来,这一路的关卡设置和敌人的表现,似乎都太过凑巧,仿佛是为了成就关羽的威名而特意安排的。
但这种虚构,却让关羽的忠义和勇猛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象征。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讨论《三国演义》。
大家对其中的虚构情节争论不休,有人觉得虚构得太过离谱,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有人则认为正是这些虚构,才让三国的故事更加精彩动人。
我当时就想,这也许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所在吧。
它既依托于历史的框架,又在其中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和创作,让我们在感受历史厚重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文学艺术带来的乐趣。
比如说赤壁之战,那场面描写得可谓是惊天动地。
诸葛亮巧借东风,周瑜火烧连营,曹操大败而归。
读起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和紧张气氛。
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真的有这么多神奇的情节吗?也许未必。
但作者通过这样的虚构,让这场战役成为了三国历史中的一个经典瞬间,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三国演义》的流布和接受情况而言,它很能体现明人对历史与小说之问辩证关系的认识轨迹。及至诸如《忠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通俗小说创作后,可供参照的文本资源与角度就更加丰富。要真正识别史实部分与小说艺术成分确实不易,故我们要结合三国历史来阅读和评论《三国演义》,分清小说中的叙述和描写哪些与史实相吻合;哪些是移花接木和对历史的夸大和缩小;哪些完全是虚构,这样才能较为正确地鉴赏和评品《三国演义》。注释:
一般而言,探析《三国演义》的真实与虚构问题,首先得弄清小说采用的素材即历史资料,是否可信;小说作者对他所描写的历史人物是否做到了“不虚美、不隐恶”,不含有较大的偏见。显然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较为客观地评论小说家发掘历史材料、探索历史背景、描写历史事件和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形象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又有哪些不足,甚至是重大的失误。而历来研究者往往更多的是拘泥于细枝末节,单从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事从而作出简单判断,研究小说艺术再现历史人物及历史发展真实风貌的功能方面则稍微欠缺。当然还是有些文论家卓有见识,能够理解作者罗贯中是如何运用辩证的方法,适当地采用些虚构的情节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性,而又能使这些虚构的情节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不出现太大的矛盾冲突。从而使读者能够从思想上进入特定的三国时代氛围,并“尚友古人”,和小说中自己喜爱的人物产生共鸣。这才是具备洞见识力的文论家超越世俗浅见之处。
浅谈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1-11-28 08:53:00 ] 编辑:studa11071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明代重要文论家对《三国演义》的评论,比较辩证地考察了历史题材小说中历史与虚构关系。
关键词:《三国演义》;小说;历史
[1]朱一玄:《三国演义资Fra bibliotek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9页、第650页.
参见蔡景康《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版,第95页.
参见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品》(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页.
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参照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文,也借鉴了《后汉书》《晋书》中若干纪传,并旁采《世说新语》《搜神记》《三国志平话》等古籍。同时也取材于《资治通鉴》,而胡三省的注解更有助于读者理解三国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就为小说作者按时问顺序编写三国的历史小说提供了借鉴。民间传说、历史文献、三国故事剧本、正统官修史书的因素夹杂在一起。可见《三国志通俗演义》历史与虚构相伴而生,也可见时人在历史观问题上的混乱之因缘。
张尚德驳斥把历史小说视为多余的观点,对于明代历史小说和小说理论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他重申蒋大器的一些基本观点,指出“史氏所志,事详而文古,义微而旨深”。因此“非通儒耳而通其事,因事而悟其义,因义而兴乎感”。他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引里说,史氏所志,事详而文古,义微而旨深,非通儒宿夙学,展卷问鲜不思困睡,故好事者,以俗近语,隐栝成编。欲天下之人,入耳而通其事,因事而悟其义,因义而兴乎感。不待研精覃思,知正统必当扶,窃位必当诛,忠孝节义必当师,奸贪谀佞必当去。是是非非,了然于心目之下,裨益风教广且大焉,何病其赘耶?客仰而大唬曰:有是哉?子之不我诬也。是可谓羽翼信史而不违者矣。简帙浩瀚,善本甚艰,请寿诸梓,公之四方,可乎?余不揣谫劣,原作者之意,缀俚语四下韵于卷端,庶几歌咏而有所得欤。于戏!牛溲马勃,良医所珍,孰谓稗官小说不足为世道重轻哉?
蒋大器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考证国史,写作态度非常严谨;同时有所加工,完全可以视做史实。他在这里把史与诗放在同等地位。内容信实,文字好读。书成之后,“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所以虽然有虚构因素,然而就影响而言,应当不逊于传统的诗教作用。在语言方面,《三国演义》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特点,“人人得而知之”,不像历史着作那样“理微义奥”。因此,他认为此类历史小说,既可以帮人们认识历史,又能帮人们区分忠奸善恶,还可以吸取历史教训。由于此书作者有一定的历史素养,艺术技巧也很高,塑造了一系列风云人物,又生动地描写了多个政治斗争和重大战役,对三国历史按年代先后作了鸟瞰式的叙写。这样此书虽然不大为正统史学家重视,但却很受群众欢迎。蒋大器一方面摆脱了正统史学家的偏见,明确指出历史小说的特点,特别是强调了与正史的区别,指出历史演义小说可以在必要时加工虚构,为以后张尚德的进一步提出“羽翼信史说”作了准备。同时蒋大器在序中阐述了自己所尊奉的儒家的历史观:他推崇孔子修《春秋》“立万万世至公至正之大法”,和孟子的言仁义而不言利;至朱熹的《通鉴纲目》“亦由是也;岂徒纪历史之事而己乎?”这就是说:史书是为“劝惩警惧当世”而作,它不仅是为了纪往事。为此他特别强调此书是贯穿了尊蜀汉,特崇孔明,并尊刘、关、张,贬抑孙权和极端反对曹操的思想。
明代蒋大器作序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小说成熟的标志。蒋大器在序里第一次论述了历史小说的基本特点,肯定了他的社会作用。他明确指出《三国演义》忠实于基本历史事实,做到了“夫史非独纪历代之事”,因而“亦庶几乎史”;另一方面,它又对历史材料“留心损益”,对某些人物、情节有所取舍和虚构,表现出与历史着作不同的特点。他说:历代之事,愈久愈失其传。前代尝以野史作为评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士君子多厌之。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则三国之盛衰治乱,人物之出处臧否,一开卷,千百载之事,豁然于心胸矣。其问亦未免一二过与不及,俯而就之,欲观者有所进益焉。予谓诵其诗,读其书,不识其人,可乎?读书例曰:若只读到古人处,便思自己忠与不忠,孝处,便思自己孝与不孝,至于善恶可否,皆当如此,方是有益。若只读过,而不身体力行,又未尝读书也。
历史演义小说“羽翼信史而不违”,即不违背历史真实,但又不能与历史完全等同,否则历史演义小说也就成了多余。他认为它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教育作用,其“稗益风教,广且大焉”,不能因其是“稗官小说”就认为“不足为世道所轻重”。
自《三国志通俗演义》后,历史演义小说大量流布,且作者在如何对待历史事实和艺术虚构关系问题上看法不一。小说理论上,有熊大木和可观道人为代表的争论。前者在《新刊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序里对所谓历史演义小说“不可紊之以正史”的观点进行了驳斥,申明在尊重历史基本事实的同时可以“用广发挥”。后者则在《新列国志叙》里说在“敷衍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基础上,必得“大要不敢违其实”。其实他们并无根本分歧,只不过是各自的侧重不同。当然,这也刚好说明明人在此问题上尚未彻底弄清楚。此后谢肇涮进一步提出“凡为小说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然亦要情景造极为止”。另有袁于令提出小说之幻和史志之真的异质,须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阐明历史演义小说在选取历史素材时必须尊重基本历史事实,也可润色删削,这些文论就比较辩证地考察了历史与虚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