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

合集下载

节能型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节能型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工艺软件包开发研究” 专题列入 了重大科技攻关 项 目。近年来在分析国内外尿素生产技术优势的 基础上 , 对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进行 了大量的改 进, 使我国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指标 接近国外 大型汽提法工艺, 达到了提高装置产能和技术水
平 、 低能耗 、 降 消除污染 、 全稳 定运 行 的 目的 。 安
送人蒸发系统 。尾气通过高效安全 的尾气净氨处 理后 , 氨含量 < %才能放空 。 1 从低压循环系统来的尿素溶液送人逆流降膜 式预浓缩器 , 以中压分解气作热源进行预浓缩 , 将 尿液浓度从 6 %提高到 8% 。用膨胀蒸 汽和蒸 7 5
汽冷 凝液 作 热 源对 8 % 尿 液 进 行 2段 加 热 再 浓 5
解气改引至新增加 的真空预浓缩器作热源 , 使尿
液浓度从 7 %浓缩 至 8 %; 新上 1 0 3 ⑤ 套低压深
度水 解 解 吸系统 , 尿素 装 置排 出的 工艺 冷凝 液 将
原 湘 江氮 肥厂 总工 程师 钱镜 清在 不 断总结 各 小 型尿 素 厂 的生产 实践 基础 上并 结合 中型尿 素装 置 的实践 经验 , 出 了蒸 汽 单 耗 可 与 汽 提工 艺 装 提
工艺创新 、 应用概况及前景展望 。
关键 词 尿素水溶 液全 循环技术 ; 能 ; 节 改造 ; 用 ; 应 展望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工艺是 2 O世纪 6 O年 代的技术, 国外早 已淘汰或采用新技术进行 了改 造 , 前新建尿素装置及大型尿素装置 的改造大 目 都采用新 型的 C : O 汽提和氨汽提工 艺技术 。我 国 16 引进 荷兰 Sa i ro 司水 溶 液 全 循 9 6年 tmc bn公 a 环法尿素装置 , 国内中小 型尿素装置多采用水溶 液全循环生产 , 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创新发展 已历 经了 5 , 0a无论在工艺设计 、 设备制造 、 操作技术 和生产管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虽然能耗 偏高 , 但装 置建设 投资少。早在 “ 十五 ” 规划 中,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降低氨耗的措施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降低氨耗的措施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降低氨耗的措施0 前言我国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消耗指标制定得较高,质量指标也低于国际水平。

中型装置合成塔用氧防腐时,氨耗定为580 kg,用空气防腐时585 kg;小尿素装置1986年设计时为600 kg。

在实际生产中,中尿装置初期610~620 kg;小尿素装置为620~630 kg。

但三天的考核测定表明,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中型装置1980年预分离工艺装置(鲁南化肥厂)为584.5 kg,1981年预蒸馏工艺装置(四川化工厂)为586.8 kg;小尿素装置河南辉县1987年4月实测值为598.4 kg。

实际生产中氨耗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原始设计没有深度水解装置。

从现在的使用情况看,增加深度水解装置后,吨尿能回收5.5 kg 氨。

(2)运转设备(“三机一泵”即CO2压缩机,高压氨泵,高压一甲泵,尿素熔融泵)检修频率高,柱塞填料泄漏量大,装置运转周期短,排放损失量大。

(3)主要工艺设备设计质量较差。

如合成塔转化率低,蒸发分离系统分离效果差,中尿装置解吸塔的设计比小尿装置差,开车时不正常,解吸量小;上下设备之间的位差不足。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降低氨耗的措施。

有些中尿装置氨耗已降到575 kg,这些厂如再使用深度水解技术,氨耗能达570 kg,与国际其他工艺一致了,生产管理好的小尿素厂氨耗达到580 kg。

采取国内开发的各种降耗措施,以降低装置气相、液相、固相(粉尘损失)排放的氨和尿素的含量,并可保证排放环保质量。

笔者认为各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分步实施已有成熟的技改措施,降低氨耗和使装置的环保指标接近国际水平,使企业效益和环保效益同步增长,也是装置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

1 小尿素装置各处损失情况根据各厂氨耗指标600 kg的制定依据,同时定期测定装置的损失量,找出差距,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1.1 气相损失(析氨)(1)造粒塔出塔空气中氨和尿素粉尘含量塔径9 m造粒塔58330 m3/h,60~70℃,64 m高度,排放含氨30 mg/m3,1.75 kg/h;含尿素100 mg/m3,5.83 kg/h;吨尿素损失氨0.3 kg。

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工艺

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工艺

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冶金化工系)题目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工艺专业应用化工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0年6月25日-2010年10月10日目录摘要 (1)第一章概述 (2)1.1尿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 (2)1.1.1尿素的物理性质 (2)1.1.2尿素的化学性质 (2)1.1.3尿素的用途 (2)1.2尿素的生产方法简介 (3)1.2.1水溶液全循环法 (4)1.2.2汽提法 (4)1.3水溶液全循环法和CO2汽提法两种方法的比较 (4)1.3.1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的优、缺点 (5)汽提法尿素工艺的优、缺点 (6)1.3.2 C021.3.3尿素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6)第二章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的原理 (9)2.1化学反应 (9)2.2反应原理 (9)第三章水溶液全循环法的生产工艺流程 (11)3.1原料的准备 (11)3.1.1氨 (11)3.1.2二氧化碳 (11)3.2尿素的工艺流程图 (11)3.3原料的净化与输送 (13)3.3.1二氧化碳脱硫与压缩原理 (13)3.3.2液氨的净化与输送 (13)3.4尿素的合成 (14)3.4.1液氨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尿素 (14)3.4.2合成尿素的理论基础 (14)3.5中压分解与吸收 (14)3.6低压分解与吸收 (15)3.7尿素溶液的蒸发与造粒 (15)第四章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6)4.1物料衡算 (16)4.1.1数据采集 (16)4.1.2基本物料衡算 (16)4.2热量衡算 (17)4.2.1数据采集 (17)4.2.2基本热量衡算 (18)第五章生产尿素的工艺条件及主要设备 (19)5.1生产尿素的工艺条件 (19)5.1.1温度 (19)5.1.2氨碳比 (20)5.1.3水碳比 (20)5.1.4操作压力 (20)5.1.5反应时间 (21)5.2生产尿素的主要设备 (21)5.2.1脱硫塔 (21)5.2.2合成塔 (21)5.2.3高压混合塔 (23)5.2.4中压分解加热塔 (23)5.2.5中压分解分离塔 (23)5.2.6中压吸收塔 (24)5.2.7氨冷凝器 (24)5.2.8低压分解精馏塔 (25)5.2.9低压吸收第一氨基甲酸铵冷凝器 (25)5.2.10低压吸收第二氨基甲酸铵冷凝器 (25)致谢 (27)参考文献 (28)摘要受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的农业发展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占据着主要的地位,化肥在农业中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

10万吨年水溶液全循环法制尿素

10万吨年水溶液全循环法制尿素
在尿素工业生产中,反应物料对设备材料的腐蚀相当严重,反应温度升高则腐蚀加剧:尿素合成反应温度选择。不仅仅要考虑最大平衡转化率与最大反应速度,还必须考虑到尿素合成塔衬里材料耐腐蚀性能的温度限制。目前尿素合成塔衬里材料通常采用AISI316L尿素绥不锈钢,这种材料要求工作温度不超过190℃,这个温度与最大平衡转化率温度相距不远.据此,考虑到反应温度的弹性范围,水溶液全循环法年产10万吨尿素装置的尿素合成反应温度为188±2℃。
(4)压力 由于以下原因,要求尿素合成塔操作压力高于其顶部的平衡压力2---3MPa:
a.尿素合成塔底部尿素与水量较少,塔底物料蒸汽压高于塔顶物料蒸汽压。
b.CO2原料气体含有一定惰气,操作压力应力反应物系平衡压力与惰气分压之和。
c.由于受停留时间限制,反应达不到平衡,故物料的实际分压高于平衡压力。
(3)水碳比 进入尿素合成系统的水分除对CO2转化率产生不利影响外,还必须在尿碳比对尿素生产的合成及能量消耗等做比较。
对水溶液全循环法,CO2转化率取64%,一段吸收条件在P=1.765MPa(绝),t=90-95℃时,一段甲铵液中CO2与H2O的比例约为34:25,据此可求得尿素合成反应物水碳比为0.65。实际上水碳比正是控制在0.65~0.7的范围内。
(2)氨碳比 氨碳比对尿素合成反应影响很大,采用过量氨除提高合成效率,减轻设备腐蚀,控制副反应外,还是实现尿素合成塔自热平衡,维持反应不超温的重要手段。因此,采用适当的过量氨,有利于尿素合成反应。
氨碳比过高时,使尿素反应物系平衡压力上升,增加了压缩原料CO2气体、液氨及一段甲铵液的动力消耗。对于一定容积的尿素合成塔,氨碳比过高,缩短了反应物系停留时间,还会破坏尿素合成塔的自热平衡,使反应温度下降,CO2转化率随之下降。同时,在过量氨回收的加热冷凝过程,既增加了蒸汽与冷却水的消耗,又使得回收设备庞大,基建费用增加。氨碳比高到一定程度后对增加CO2转化率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选择适宜的氨碳比,需由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对于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氨碳比为4左右较为适宜。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高压圈改造的可行性评价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高压圈改造的可行性评价
由表 1数据 可 知 : 压 圈改造 后 , 高 高压 圈 系统 出料 中尿 素质 量分 数 为 4 .0 , 于 传统 水 溶 液全 循 07 % 高 环工 艺 , 但低 于氨 汽提 和 C 汽提 工艺 , 以高 压 O 所 圈 系统 的合 成 、 解 及 回收 效 率 还 不 能 达 到 氨 汽 分 提和 C 汽提 工艺 的水 平 。 O
小 氮肥
第3 9卷
第 8期
2 1 年 8月 01
水 溶 液 Biblioteka 循 环 法尿 素 装 置 高压 圈改造 的 可 行 性 评 价
李公伟 ( 南心连 心化 工有 限公 司 新 乡 433 ) 河 57 1
产量 为 6 0td 改 造 后 产 量 达 到 8 0 td 0 / , 0 / 。在 增
1 4 各 厂 消耗数 据分 析 .
是 6 0td 新增 的高压设备能力均按 -0 0t 0 , / 1 0 d /
设计 , 划改 造后 产量 达 到 90td 由于 蒸 发 系 计 0 / 。 统未 进行 相应 改造 , 发负 荷过 重 , 蒸 实际 产量 只能
达到 60td 但 中压分解 吸收系统负荷 明显降 9 , / 低 。生产 消耗 方面 : 造后 吨氨蒸 汽 消耗 降低 改
物料 , 该 “ 备 ” 出一 定 组 分 的尿 素 溶 液 。这 而 设 产 样 就可 以对各 种 尿素 工艺 的高压 系 统进行 同一尺
以下数据 : ①第 1 尿素合成塔进塔物料为氨碳比 34 , .0 水碳 比 02 C 2 化 率 6 .% ; 第 2尿 .8,O 转 81 ②
素 合成 塔进 塔 物 料 为 氨碳 比 37 水 碳 比 13 .2, .4, C 化率 5 .% ; 汽 提塔 的 出气 物 料 为 甲铵 O转 93 ③

国内尿素合成工艺研究

国内尿素合成工艺研究

科技专论国内尿素合成工艺研究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山西长治) 崔保命【摘 要】介绍了用于尿素合成的水溶液全循环法、二氧化碳汽提法、氨汽提法的工艺及其流程特点、适用范围,并从几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尿素合成;工艺水溶液全循环法;二氧化碳汽提法;氨汽提法;比较分析尿素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其发展速度已超过了其他氮肥品种。

我国尿素装置主要有水溶液全循环法、二氧化碳汽提法和氨汽提法三种生产工艺。

本文在此简要进行分析。

一、三种尿素合成工艺技术及优缺点1.水溶液全循环法1.1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特点及优缺点该法合成塔操作压力19.6MPa,温度188℃,NH 3/CO 2分子比为4.0,CO 2转化率约64%。

出合成塔溶液经中、低压分解,二段蒸发造粒得尿素产品。

由于中压分解压力低,分解气的热量除在一段蒸发加热器下段回收少部分冷凝热外,其余大部分热量由于冷凝温度低,只有用冷却水移走。

因此该法蒸汽消耗高,每吨尿素耗蒸汽约1.7吨。

该法无高压分解回收流程,为此高压设备少,投资费用低,但公用工程总体水平消耗较高,且装置规模较小。

近年来,国内的中、小尿素装置进行了一系列技改,从降低蒸汽消耗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使蒸汽消耗有所下降。

2. 二氧化碳汽提法2.1二氧化碳汽提法的工艺特点及优缺点二氧化碳汽提法的特点是在最佳氨碳比的条件下,使合成压力降到最低。

同时,在合成压力下进行CO 2汽提和冷凝,产生的冷凝热可副产蒸汽作为蒸汽喷射器的动力蒸汽及系统保温。

2.2二氧化碳汽提法工艺优缺点汽提法工艺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的未反应物回收方式,使尿素生产的辅助能耗大幅度降低。

二氧化碳汽提法克服了传统水溶液全循环工艺的一些缺点,同时减少了设备,简化了流程。

另外,池式冷凝器与传统的降膜式冷凝器比较,合成塔容积减少了40%;因而减少了尿素装置框架的高度;同时增大了传热系数及传热温差,减少了传热面积;增大了操作弹性。

如何提高尿素合成塔的转化率

如何提高尿素合成塔的转化率

如何提高尿素合成塔的转化率1、有较高的合成塔操作温度,对水溶液全循环法来说,188 ℃±2 ℃;对于工业纯钛衬里的合成塔,可以适当提高合成塔操作温度;对于CO2汽提工艺来说在180 ℃~185 ℃。

2、控制好氨碳比(NH3/CO2分子比)过量氨的存在能提高尿素合成转化率。

NH3/CO2分子比 2 3 4转化率% 40 54 67.5NH3/CO2比每增加0.2转化率就增加1.0 %~1.5 %。

但氨碳比不宜大于4.5。

对水溶液全循环工艺来说,最佳的氨碳比为4.0;对于NH3或者CO2汽提工艺来说在3.0~4.0。

3、尽可能降低水碳比(H2O/CO2分子比)尿素合成塔进料中水碳比每增加0.1 %,尿素合成转化率就降低1 %左右。

尿素生产总是力求将水碳比降到最小限度。

对水溶液全循环法来说,水碳比控制在<0.7;对于NH3或者CO2汽提工艺来说在0.35左右。

4、尽量提高二氧化碳纯度,以利于转化率的提高原料二氧化碳的纯度对转化率有明显的影响。

因为二氧化碳气中惰性气量的增加,将降低气相中氨的分压,造成液相中氨浓度下降,减少了反应物浓度,使转化率下降。

CO2,%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转化率下降,% 5.6 5.0 4.4 3.7 2.9 2.2 1.3 0提高二氧化碳纯度的方法主要有:采用二氧化碳气体脱H2技术;尿素合成塔等高压圈设备采用新的耐腐蚀衬里,如采用Sandvik和Stamicarbon共同开发的Safrex双相不锈钢材料,减少或者停止二氧化碳气体中防腐空气的加入。

5、减少物料在尿素合成塔内的返混和保证物料在尿素合成塔内停留时间在40分钟~60分钟。

如:采用高效、新型的尿素合成塔内件,可以减少物料在尿素合成塔内的返混,提高转化率;采用Stamicarbon最新技术,即池式冷凝器/池式反应器的技术,既扩能,又提高尿素合成转化率。

鄂尔多斯联合化工有限公司60/104大化肥项目就是采用Stamicarbon池式冷凝器/池式反应器的技术设计了一个新的高压圈,将原流程为日本TEC(东洋工程公司)的全循环改良C法1500吨/日二套装置,扩为3500吨/日。

60kta尿素生产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初步设计

60kta尿素生产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初步设计

60kt/a尿素生产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初步设计毕业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尿素产品的用途 (1)1.2尿素的性质 (1)1.3尿素生产的原料和工艺原理[1] (2)1.4设计流程 (2)1.4.1工艺流程简图 (2)1.4.2全溶液水循环法生产尿素流程叙述 (3)1.5计算依据[3] (4)1.5.1尿素合成塔 (4)1.5.2一段分解分离器 (4)1.5.3二段分解塔 (4)1.5.4成品尿素含量 (4)第二章物料衡算 (5)2.1物料流程简图 (5)2.2合成塔 (5)2.2.1已知数据及反应框图 (5)2.2.2物料计算 (6)2.2.3合成塔物料平衡数据表 (7)2.3一段分解分离器 (7)2.3.1反应框图与已知数据 (7)2.3.2物料计算 (8)2.3.3一段分离器物料平衡数据表 (8)2.4二段分解塔 (9)2.4.1反应框图与已知数据 (9)2.4.2物料计算 (10)2.4.3二段分解塔物料平衡数据表 (11)第三章热量衡算 (12)3.1合成塔 (12)3.1.2尿素合成塔热平衡计算项目 (12)3.1.3合成塔热量计算 (12)3.1.4合成塔热量平衡数据表 (15)3.2一段分解分离器 (15)3.2.1计算依据[6] (15)3.2.2一段分解分离器热量计算 (15)3.2.3一段分解分离器热量平衡数据表 (17)3.3二段分解塔 (17)3.3.1计算依据 (17)3.3.2二段分解塔热量计算 (17)3.3.3二段分解塔热量平衡数据表 (18)第四章设备设计及选型 (20)4.1合成塔特性 (20)4.1.1合成塔设计条件[8] (20)4.1.2合成塔的有效容积 (20)4.2一段分解加热器 (20)4.2.1一段分解加热器设计条件 (20)4.2.2一段分解加热器传热面积S1 (21)4.3一段分解分离器的作用 (21)4.3.1设计条件 (21)4.3.2计算过程 (21)4.4二段分解加热器的作用 (23)4.4.1设计条件 (23)4.4.2二段分解加热器传热面积S2 (23)4.5二段分解塔的作用 (23)4.5.1全塔的理论板数及其他参数 (24)4.5.2计算浮阀塔塔高和塔径 (26)4.5.3溢流装置 (28)4.5.4塔板流体力学的验算 (30)4.5.5塔板负荷性能图 (33)4.6辅助设备及附属设备的选择 (38)4.6.1裙座 (38)4.6.2人孔 (38)4.6.4基础环 (38)4.6.5引出通道管 (38)4.6.6接管 (38)4.6.7附接管和法兰的结构简图 (41)第五章 设备一览表 ..................................................... 43 设 计 综 述 ............................................................. 44 参 考 文 献 ............................................................. 45 附图纸 .................................................................... 46 致谢 . (47)第一章 绪 论1.1尿素产品的用途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化学肥料的生产,它在农业和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尿素工艺流程 PPT课件

尿素工艺流程 PPT课件
第三节 合成尿素工艺流程
尿素生产流程有多种,最早实现工业化的方法是不循环法 和部分循环法,后来被水溶液全循环法代替,又出现各种 气提法流程。虽然方法、其实现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不 同,但生产原理是相同的。主要介绍尿素生产的工艺流程、 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
一、不循环法和部分循环法
尿素生产工业化早期实现的是不循环和部分循环流程,两 种方法在生产尿素时必定伴有大量副产物生成,此种流 程已不再采用。
5
(二)溶液全循环改良C法
1.工艺流程(见296-297页图)
日本三井东压/东洋工程全循环改良C法,是传统水溶液全 循环法的改进,生产低缩二脲含量尿素产品,也生产常规 尿素产品。
2.主要设备(尿素合成塔)
尿素合成塔操作条件:压力23-25MPa、温度190-200℃, 氨碳比4,水碳比0.37,转化率约72%,外壳应用保温材料 改良C法的尿素合成塔采用高径比为18的空塔,用钛作衬 里,耐高温腐蚀。
❖ 2.P:P降低使甲铵分解,对过量氨蒸出及吸收有利,气 ❖ 提效率提高,但为节省能耗,常选用P气提=P合成。 ❖ 3.液气比:即进入气提塔尿素液与CO2的重量比。它由
合成反应本身的加料组成确定,不可任意改变。生产中为保 证每根管子内的正常流量,防止管子造成严重腐蚀,一 般 气提塔内液气比控制在4左右。 ❖ 4.停留时间:生产上以接近1min为宜。
二、水溶液全循环法
❖(一)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
❖(二)溶液全循环改良C法
1
(一)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
1.工艺流程(见294页图)
2.主要设备(尿素合成塔)
合成塔工艺操作条件:压力20-22MPa、温度190-200℃,氨碳 比4-4.5,水碳比0.6-0.7,转化率约62-64%,应符合高压 容器要求,外壳应用保温材料 大中型尿素工厂采用衬里式合成塔 合成塔外筒为多层卷焊受压容器,内部衬有一层耐腐蚀的 不锈钢板,隔离尿素甲铵腐蚀介质,外壳保温,防止热量 外散。 优点:容积利用率高,耐腐蚀材料用量少,操作方便。 最早采用空塔,不设置内件,塔高径比较大。后采用高径 比小的塔,常设置混合器或筛板等内件,减少返混的影响。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流程概要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流程概要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流程概要尿素(H2NCONH2),又称脲或碳酰胺,白色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在60.055。

尿素大量存在于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尿液中。

尿素溶于水、乙醇和苯,几乎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尿素含氮量居固体氮肥之首,达46%以上为中性速效肥料,施于土壤中不残留使土壤恶化的酸根,而且分解出来的二氧化碳也可为植物所吸收。

尿素在工业上的用途亦很广泛,可用于制造脲醛树脂、聚胺酯等高聚物的原料,(用作塑料、喷漆、粘合剂)。

还可作多种用途的添加剂(用作油墨材料、黏结油等),尿素还可用于医药、林业、制革、动物饲料、石油产品精制等方面。

第一座以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尿素的工业装置是德国法本(I·G·Farben)公司于1922年建成投产的,采用热混合气压缩循环。

1932年美国杜邦公司(Du pont)用直接合成法制取尿素氨水,并在1935年开始生产固体尿素,未反应物以氨基甲酸铵水溶液形式返回合成塔,是现今水溶液全循环法的雏形。

中国的尿素工业发展始于1958年,先由南京永利宁厂建成日产10吨尿素的半循环生产法装置,其后又在上海吴泾化工厂建成年产1.5万吨的半循环法装置。

1975年中国第一套二氧化碳汽提法装置亦在上海吴泾化工厂建成投产。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兴建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60万吨尿素联合生产装置的大型化肥生产厂。

至今已建成30余套大化肥生产装置,成为我国主要生产尿素的基地。

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工艺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原料的压缩和净化,尿素的合成,中低压分解吸收,解吸,蒸发造粒。

一、原料的压缩和净化1、二氧化碳(CO2)的压缩和净化二氧化碳来自脱碳,其浓度为65.7%(V),含氧量0. 5 %(V),硫化物<15mg/M3,CO2通过一分离器后进入CO2压缩机一段,由二段出口去脱硫槽,降低SO2气中的含量至10 mg/M3以下,回到压缩机三段,再经三、四、五段压缩达到20.7Mpa,送到尿素合成塔。

中国式改良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

中国式改良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
Q-1100中国式改良型水溶
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
高级技术顾问 钱镜清
2009 2009年5月
前言
1、中国尿素工业化生产开始 2、中国尿素工业化生产发展 3、中国尿素工业化生产的特殊性
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2
Q-1100中国式改良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的技பைடு நூலகம்要点 1、在一段分解系统预蒸馏流程和预分离—预蒸馏流程的开发 2、扩大蒸发系统生产能力的技术开发工作。 3、本工艺中采用中国自开发的各工序相关技术
3本工艺中采用中国自开发的各工序相关技术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在一段分解系统预蒸馏流程和预分离预蒸馏流程的开发11预蒸馏工艺的开发12预蒸馏工艺主要技术优势121改善了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系统工艺水量平衡的条件122由于改善了系统水平衡条件所获得的功效123预蒸馏工艺蒸汽消耗下降的原因13预分离一预蒸馏工艺的开发131本工艺是进一步开发中国自创的预分离预蒸馏工艺所能发挥的增产节能技术132如何使用好预分离器14利用好一吸外冷器141一吸外冷器的作用142在预分离预蒸馏工艺中一吸外冷器担负更多的吸收任务143使用好一吸外冷器15此工艺的综合效益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扩大蒸发系统生产能力的技术开发工作
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3
1、在一段分解系统预蒸馏流程和预分离—预 蒸馏流程的开发
1.1预蒸馏工艺的开发 1.2预蒸馏工艺主要技术优势 1.2.1改善了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系统工艺水量平衡的条件 1.2.2由于改善了系统水平衡条件,所获得的功效 1.2.3预蒸馏工艺蒸汽消耗下降的原因 1.3预分离一预蒸馏工艺的开发 1.3.1本工艺是进一步开发中国自创的预分离—预蒸馏工艺所能发挥的增 产节能技术 1.3.2 如何使用好预分离器 1.4利用好一吸外冷器 1.4.1一吸外冷器的作用 1.4.2在预分离-预蒸馏工艺中,一吸外冷器担负更多的吸收任务 1.4.3使用好一吸外冷器 1.5此工艺的综合效益

尿素生产技术

尿素生产技术

改良C法(日本)
改良C法,是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的改进,生产低缩二 脲含量尿素产品,也生产常规尿素产品。
改良C法--操作条件
合成塔: 温度:190-200℃,压力:23-25MPa,氨碳比:4,水碳比: 0.37,转化率:72%。 合成塔为高径比18的空塔,用钛衬里,耐高温腐蚀。
分解塔:
高压分解(1.7-1.9MPa,165℃:其热量由塔外的热虹吸式
尿素合成塔内, NH 3/CO2的摩尔比和H2O/ CO2的摩尔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反应。
合成后的气液混合物进入预分离器,一段分解, 进行气液分离,将分离气相后的尿液送入二段 分解,进一步将混合物中的气相除去。
净化后的尿液依次进入闪蒸器、一段蒸发、二 段蒸发浓缩,最后得到尿素熔融物,用泵输送 到尿素造粒塔喷洒器,经在空气中沉降冷却固 化成粒状尿素,并通过尿素塔底刮料机用运输 皮带送往储存包装车间。
流程:合成塔出口液进预分 离器自然减压进行气液预分 离,它的液相进一段分解塔7。 气体送入一段蒸发器19下部。
主要设备--预分离器6
一段分解塔出口气体也引入预分离器。 预分离器有改造为预精馏塔的,内装填料,
气液逆流接触,可降低出口气体的温度和水 分。 气体送入一段蒸发器19下部,充分利用了预 分离器出口气体的冷凝热,部分气体冷凝并 放出热量,供尿液蒸发用。
第三章 尿素生产技术
(1)不循环法;
(2)半循环法(部分循环法、高效半循环) ;
(3)全循环法
热气全循环法
全循环法
矿物油全循环法 尾气分离全循环法
水溶液全循环法 发展:改良C、D法,二氧化碳汽提法,氨汽提法及联尿法等。
水溶液全循环法的流程图
惰气洗涤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改造总结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改造总结
板, 将底部 的旋流 改造成混 流 。
液全循 环法 尿素 生产设 备合理配 置 和部 分重 新制
作而 整体考 虑 。 自 20 04年 5月投产 以来 , 过不 经 断地挖 潜 和技术 改 造 , 2 尿素 装 置 生产 能 力 由原
来 的平 均 3 0 td提 高 到 现 在 的 5 0 td 以上 。 5 / 4 / 两套 生产装 置改 造 中积 极应 用 了新 技术 , 改造 使
O 前 言
姜堰 市化肥有 限责 任公 司有 两套 尿素 生产装
置 , 尿素装 置 的尿素合成 塔 为 2 ’ 自 19 1 0 m , 9 3年 3月投产 以来 , 经过不 断地 改造 和 完善 , 该装 置 使
现生产 能 力 达 到 平 均 4 0 td以 上 , 高 产 量 达 1 / 最

小氮肥
第3 6卷
第 5期
20 0 8年 5月
时通过 调整预精 馏 塔 的塔盘 和溢 流 堰 的高 度 , 解
水达 到可 能低 的温度 ) 。
速, 转速 由 30rri提 高到 30rrn 吸气 量提 0 / n a 3 a , /i 高 到 5 . mn 1台为 5 mi, 75m / i; 5m / n3台并联 运
行。
成 混流 +舌形 板 , 新合理 分布 了多孔 板 。 重
将 液氨泵 的原 4级调 速 改 造成 变 频 调 速 , 且 把行 星减 速器 改 造成 圆柱齿 轮 减 速器 , 变其 齿 改 轮模 数 和速 比 ( 1台为 10: . , . l 2 1台为 1: 0 , 1 1 ) 将 缸径 和柱 塞直径 由 8 0mm扩 大 到 8 m, 单 8m 使 泵 运行 满足 4 0 td尿素 的生 产需 要 。 3 /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节能降耗综合技改总结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节能降耗综合技改总结

[摘 要]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 (1#尿素装置) 存在蒸汽、电力、 液氨单耗较高以及放空尾气中氨含量较高等问题,经过近 1a的考察、论证,在借鉴新型水溶液全循环法 尿素生产工艺的基础上,于 2012年 5月份对 1#尿素装置实施节能降耗技改:通过增设甲铵分离器,提高甲 铵液浓度,降低一甲液的 H2O/CO2,以提高尿素合成塔的 CO2转化率,降低分解系统负荷,减少中压分解 系统蒸汽用量;使用新型真空预浓缩器及水解系统新工艺,将以往无法利用 (或利用不充分) 的低品位热 能予以回收利用,使整套尿素装置的热能利用更加充分;精洗中压尾气,以回收原料 (氨),使放空尾气 中的氨含量降至 03%左右,减少污染物排放。本技改项目完成后,经过不断的调整、改进,1#尿素装置 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生产弹性增大,综合能耗大幅下降,达到了预期的节能降耗目标。
·2·
中 氮 肥
第 5期
意义。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
能化工)1#尿素装置 (产能近 800t/d) 采用水 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2#、3#尿素装置采 用 CO2汽提法尿素生产工艺。1#尿素装置由于蒸 汽、电力消耗较高,夏季生产时放空量较大和放 空尾气中氨含量较高等问题,有逐渐被淘汰的趋 势。为此,中能化工于 2011年决定就如何降低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的综合能耗进行立项研 究,经过近 1a的考察、论证等准备工作,在借 鉴新型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工艺的基础上, 于 2012年 5月份对 1#尿素装置实施了节能降耗 技改,由于前期准备比较充分,系统停车 20d 就完成了改造工作。以下对有关情况作一总结。
[关键词]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节能降耗;综合技改;问题分析;技改方案;技改内容;技术创 新点;技改效果

尿素的生产方法

尿素的生产方法
一、典型尿素生产方法的简评 1. 水溶液全循环法
该法是20世纪60年代的经典生产工艺。 该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①能量利用率低 ②一段甲铵泵腐蚀严重; ③流程过于复杂。
1
2已分解未转化的大部分甲铵和 游离氨,残余部分只需再经一次低压加热闪蒸分解即可。
3
②高压冷凝器在与合成等压条件下冷凝气提气,冷凝温度较高, 返回合成塔的水量较少,有利于转化率的提高。
③二氧化碳气提法中的高压部分,不仅可以节省设备和动力,而 且操作稳定、可靠。
④由于采用二氧化碳气提,操作压力较低,因此节省了压缩机和 泵的动力消耗,同时也降低了压缩机、合成塔的耐压要求。
⑤在合成塔出口处尿素熔融液中尿素含量高于其他方法。
2
3. 氨气提法
①用230℃的气体氨进行气提,使气提系统和中压分 解系统的物料含氨量较高,有利于设备耐腐蚀。
②二氧化碳有65%直接进入合成塔,而另外35%二氧化 碳与气提气一并进入甲铵冷凝器,移出热量后再返回合 成塔,这样使合成塔内物料的温度维持在190℃.
③经氨气提后的溶液,又进行三段分解。 ④15.5MPa高压甲铵冷凝液,由喷射泵带入合成塔, 可以使操作稳定。

尿素知识讲座

尿素知识讲座

• (二)、岗位任务:
1、总控:将液氨与CO2气体及循环回收的氨基甲酸铵溶液在一定的压力和 温度条件下合成,并对未反应物进行两段分解、两段吸收,使之循环回收至 合成塔,重新参与合成。 2、蒸发:将二分塔出来的尿液经向蒸一、二段蒸发系统真空加热提浓至 99.7%的熔融尿素,送往造粒塔加工成固体尿素 3、泵房:泵房承担尿素生产工艺流程中的液体输出任务,泵房操作工负责 各类泵起动和停车的操作,并维持各类泵的正常运行 4、质检:按照分析规程每小时对尿素成品缩二脲、水分、粒度进行分析监 控,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出公司,并根据所需要的重量、速率输入智能微机, 由测量变送装置指挥动力机械设备完成成品尿素的包装,负责重量的调试及 监控,对尿素内在质量及外观包装质量进行检测监督,并根据产品等级指挥 包装人员进行分类堆放工作、产品标识,同时做好每班产品(等级)数量统 计工作。
尿素知识讲座
主讲:李宏 尿素事业部 二00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概述
一、尿素合成生产简介及特点性质 二、尿素合成的原理 三、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流程 四、尿素合成塔的结构及检漏技术 五、安全环保、案例
一、水溶液尿素全循环法简介
• (一)、尿素装置的简介:
股份公司1#2#系统水溶液尿素全循环法装置共有两套,目前其年生产 能力分别为15万吨尿素(1#系统)和20万吨尿素(2#系统),1# 装置1991年投产,原设计能力4万吨尿素, 2#装置1996年投产, 813尿素装置为目前流行,消耗较低的二氧化碳气提法,设计能力13万 吨尿素,经过不断进行改造,目前其年生产能力达到了30万吨尿素
(二)、物料衡算:
• 根据反应式计算:理论上每吨尿素需
氨567公斤; 二氧化碳733公斤; 电159度; 蒸汽1.5吨; 冷却水178吨; 空气5米3.

尿素的合成工艺

尿素的合成工艺

第四步尿素溶液加工,实际上是尿素溶液浓缩 结晶造粒生产尿素颗粒成品或液态尿素的过程。 造粒塔排放的粉尘和NH3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但对水环境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尿素合成塔结构和流程
尿素合成塔是氨和 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 的场所,是整个尿素装 置的核心设备。尿素合 成塔的结构是圆柱形的 塔体,内设若干块阻止 物料返混的塔板。可以 看成是由若干个串联的 、混合的小室组成。虽 每个小室接近理想混合 型,但就整个塔来说, 其流动状况却接近理想 置换型。
铵处于在高温情况下容易分解为氨,二 氧化碳,因而使尿素的转化率下降,所 以尿素在合成过程中操作压力一般应大 于其它的平衡压力。平衡压力值是不固 定的,它随着物料组分不同,NH3/CO2、 H2O/CO2及温度不同,平衡压力也不同。
(3)氨碳比
用过量氨的过量率及氨碳比(NH3/CO2) 两种形式表示。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加反应物 NH3的浓度,反应有利于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必然能够 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过量氨的优点: 过量氨的优点: a、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必然增加尿素的转化率。 b、 可以与反应生成的水作用,降低水的活度,使平衡向 生成尿素和方向进行。 c、 过量氨可以控制合成塔自然和维持最合适的反应温度 d、 系统内过量氨还可抑制其他副反应,并能降低腐蚀作 用。
(1)水溶液全循环法
水溶液全循环法是将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用 水吸收生成甲铵或碳酸铵水溶液返回合成系统的 生产方法。 未转化物需两段分解,三段吸收。流程较长 且分解压力不高,分解气的冷凝热除小部分被利 用外,其余须用冷却水移走,能耗较高。此外, 循环甲铵液量大,甲铵泵易腐蚀,且发生结晶堵 塞时,操作维修麻烦。
(1)温度 是吸热较弱,速度较慢。随
着温度上升,甲铵脱水反应平衡常数增 大;甲铵脱水反应速度 也加快。因此, 提高温度对尿素的反应有利。但是必须 指出,温度不能随意的升高,在测定温 度与转化率关系中表明,在某一温度下 转化率有极大值。当超过此温度后平衡 转化率反而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溶液全循环法在尿素生产中,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的方法很多,其中水溶液全循环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水溶液全循环法采用两段减压加热分离与回收,即中压分解与回收和低压分解与回收,其中中压分解与回收的量约占未反应物总量的85%~90%,因此,中压分解与吸收的好坏将影响全系统的回收效率及经济技术指标。

在中压分解与回收系统中,中压吸收塔是系统的关键设备,中压分解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由该设备吸收返回合成塔,因此该设备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尿素消耗和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下面就中压吸收塔的操作加以讨论,以达到优化操作的目的。

1 操作压力的控制氨与二氧化碳的吸收过程,不仅是一个气体溶解在液体中物理吸收过程,而且还伴有体积减小的化学反应,2NH3+CO2—→NH2COONH4+Q,因此,增加压力,不仅对物理吸收有利,还有利于甲铵生成反应的平衡;另外经中压吸收塔吸收后的气体送氨冷凝器冷凝,此时中压吸收塔的操作压力除了应满足吸收液平衡蒸汽压外,还应大于氨冷凝器中使氨冷凝的最低压力,后者主要取决于氨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温度,因为气氨约在40℃下冷凝,对应的饱和蒸汽压为1.585 MPa,加上惰性气体的存在,气氨冷凝条件要求中压吸收压力为1.7~1.8 MPa;由于中压吸收与中压分解组成了中压循环回收系统,所以在中压吸收压力选择上必须考虑中压分解条件,而压力大并不利于甲铵的分解,故在满足吸收和氨冷凝所必须的压力前提下,应选择较低的压力。

综合以上的因素,中压吸收操作压力选择在1.6~1.8 MPa左右。

2 操作温度的控制因为NH3与CO2在吸收塔中的溶解和生成甲铵的反应都放出热量,所以操作温度低对吸收有利,因系统操作压力已固定,溶液中的水碳比受系统水平衡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任意改变,所以溶液中的温度就决定中压吸收系统的状态,而溶液中的温度又决定了溶液中的氨碳比,氨碳比高温度低,气液平衡时气相中二氧化碳含量低,吸收情况好。

如果中压吸收塔溶液温度维持100℃时,精洗中部温度将达到70℃左右,塔顶气相出口二氧化碳将会增高很多,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正常情况下一般控制在90~95℃左右。

鼓泡段的温度控制可分直接与间接两种:直接控制就是通过调节回流氨量与塔底加热器来控制;间接控制是通过调整合成塔即中压分解塔一段蒸发系统的操作指标来进行调节。

正常情况下通过改变回流氨量就能很好地调节,不正常时将这两种调节手段灵活采用,才能稳定操作。

3 水碳比的控制中压吸收塔溶液中的水碳比影响了合成塔进料中的水碳比,因此吸收溶液中的水碳比降低,对提高合成塔CO2的转化率有利,当吸收溶液中水碳比增加时,有两种控制方法。

(1)当进合成塔原料中氨与CO2量不变时,如果吸收液中的水碳比增大,则进合成塔的物料中的水碳比增大,使二氧化碳转化率下降,未反应物的回收量增多,如果还要保持原来的吸收溶液中的浓度,就需要增加吸收剂的水量,则系统的循环水量增加,返回合成塔的甲铵溶液量也增加,使物料在合成塔内停留时间缩短,转化率下降,当转化率下降到某一数值后,系统开始形成恶性循环,此时只有减少未反应物的回收量,将多余的中压吸收液排至系统外以调整系统达到新的平衡。

(2)由于吸收液中水碳比上升,引起合成塔二氧化碳转化率下降。

未反应物增加,如果不增加吸收剂水量,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中压吸收液浓度,降低甲铵液的水碳比,也可以使合成塔转化率又重新上升,使系统达到新的平衡,改变中压吸收溶液的水碳比时,要考虑合成塔进料的水碳比,甲铵溶液中水碳比下降,甲铵熔点升高,不饱和度降低,溶液中易析出甲铵结晶,同时气相中二氨化碳含量升高,吸收情况不好,所以中压回收溶液既要考虑合成塔的二氨化碳转化率,又要考虑中压吸收塔二氨化碳的吸收效率。

4 氨水、回流氨的控制中压吸收塔塔顶与塔底回流氨的分配比例一般是顶部占80%、底部占20%。

实际情况可随负荷变化而适当调整,在低负荷时,塔底回流氨可不加,顶部回流氨量应使中压吸收塔顶部进料中氨水浓度维持在90%~95%左右,顶部加氨过少,氨浓度过低,则出塔气体温度升高,出口气相中水蒸气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加氨过多,氨浓度过高,溶解二氧化碳能力下降,易析出结晶,因此顶部回氨量,不可随意改变,在维持顶部适宜氨量的基础上,其余的回流氨应从底部回流,底部回流氨直接进鼓泡段,便于及时调节温度。

5 加水量的控制中压吸收塔鼓泡段为不饱和甲铵溶液,当溶液的温度与吸收压力固定后,其溶液状态就由溶液中的水碳比来决定,当温度压力及合成负荷一定时,甲铵溶液的组分可以由加入中压吸收塔的水量来调节,进入中压吸收塔的水量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由中压分解器带入,它受分解压力、温度、以及合成塔物料组分的影响,这部分水在操作过程中是不能直接控制的,第二部分水是由低压吸收塔第一吸收冷凝器甲铵液带入的,它主要受甲铵液与冷凝吸收器加水量的影响,当低压分解中的甲铵分解率及总氨蒸出率一定时,为了保证与反应物彻底回收及尽可能的降低系统总水量,因此甲铵液带入的水量也基本固定;第三部分水是由低压吸收第二冷凝器的氨水经惰性气体洗涤器进入中压吸收塔顶部带入的,这部分水受到低压两个吸收冷凝器中氨的分配与第二吸收冷凝器加水量的影响。

它既要保证中压吸收塔内甲铵液的浓度,又要保证精洗段的洗涤效果,同时还要保证低压吸收氨的合理分配。

因此当系统负荷一定时,这三部分水量是互相对应的,以构成系统水平衡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第一部分水量每吨尿素约为160 kg,第二部分水量每吨尿素约为80 kg,第三部分水量每吨尿素约为40~60 kg。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尿素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氨和二氧化碳,应该合理控制中压吸收塔的操作温度、压力,控制吸收塔的水碳比及加水量,控制吸收塔回流氨的比例,从而使系统达到高产低耗、安全、长周期稳定运行的目的。

在尿素生产中,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的方法很多,其中水溶液全循环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水溶液全循环法采用两段减压加热分离与回收,即中压分解与回收和低压分解与回收,其中中压分解与回收的量约占未反应物总量的85%~90%,因此,中压分解与吸收的好坏将影响全系统的回收效率及经济技术指标。

在中压分解与回收系统中,中压吸收塔是系统的关键设备,中压分解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由该设备吸收返回合成塔,因此该设备操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尿素消耗和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下面就中压吸收塔的操作加以讨论,以达到优化操作的目的。

1 操作压力的控制氨与二氧化碳的吸收过程,不仅是一个气体溶解在液体中物理吸收过程,而且还伴有体积减小的化学反应,2NH3+CO2—→NH2COONH4+Q,因此,增加压力,不仅对物理吸收有利,还有利于甲铵生成反应的平衡;另外经中压吸收塔吸收后的气体送氨冷凝器冷凝,此时中压吸收塔的操作压力除了应满足吸收液平衡蒸汽压外,还应大于氨冷凝器中使氨冷凝的最低压力,后者主要取决于氨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温度,因为气氨约在40℃下冷凝,对应的饱和蒸汽压为1.585 MPa,加上惰性气体的存在,气氨冷凝条件要求中压吸收压力为1.7~1.8 MPa;由于中压吸收与中压分解组成了中压循环回收系统,所以在中压吸收压力选择上必须考虑中压分解条件,而压力大并不利于甲铵的分解,故在满足吸收和氨冷凝所必须的压力前提下,应选择较低的压力。

综合以上的因素,中压吸收操作压力选择在1.6~1.8 MPa左右。

2 操作温度的控制因为NH3与CO2在吸收塔中的溶解和生成甲铵的反应都放出热量,所以操作温度低对吸收有利,因系统操作压力已固定,溶液中的水碳比受系统水平衡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任意改变,所以溶液中的温度就决定中压吸收系统的状态,而溶液中的温度又决定了溶液中的氨碳比,氨碳比高温度低,气液平衡时气相中二氧化碳含量低,吸收情况好。

如果中压吸收塔溶液温度维持100℃时,精洗中部温度将达到70℃左右,塔顶气相出口二氧化碳将会增高很多,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正常情况下一般控制在90~95℃左右。

鼓泡段的温度控制可分直接与间接两种:直接控制就是通过调节回流氨量与塔底加热器来控制;间接控制是通过调整合成塔即中压分解塔一段蒸发系统的操作指标来进行调节。

正常情况下通过改变回流氨量就能很好地调节,不正常时将这两种调节手段灵活采用,才能稳定操作。

3 水碳比的控制中压吸收塔溶液中的水碳比影响了合成塔进料中的水碳比,因此吸收溶液中的水碳比降低,对提高合成塔CO2的转化率有利,当吸收溶液中水碳比增加时,有两种控制方法。

(1)当进合成塔原料中氨与CO2量不变时,如果吸收液中的水碳比增大,则进合成塔的物料中的水碳比增大,使二氧化碳转化率下降,未反应物的回收量增多,如果还要保持原来的吸收溶液中的浓度,就需要增加吸收剂的水量,则系统的循环水量增加,返回合成塔的甲铵溶液量也增加,使物料在合成塔内停留时间缩短,转化率下降,当转化率下降到某一数值后,系统开始形成恶性循环,此时只有减少未反应物的回收量,将多余的中压吸收液排至系统外以调整系统达到新的平衡。

(2)由于吸收液中水碳比上升,引起合成塔二氧化碳转化率下降。

未反应物增加,如果不增加吸收剂水量,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中压吸收液浓度,降低甲铵液的水碳比,也可以使合成塔转化率又重新上升,使系统达到新的平衡,改变中压吸收溶液的水碳比时,要考虑合成塔进料的水碳比,甲铵溶液中水碳比下降,甲铵熔点升高,不饱和度降低,溶液中易析出甲铵结晶,同时气相中二氨化碳含量升高,吸收情况不好,所以中压回收溶液既要考虑合成塔的二氨化碳转化率,又要考虑中压吸收塔二氨化碳的吸收效率。

4 氨水、回流氨的控制中压吸收塔塔顶与塔底回流氨的分配比例一般是顶部占80%、底部占20%。

实际情况可随负荷变化而适当调整,在低负荷时,塔底回流氨可不加,顶部回流氨量应使中压吸收塔顶部进料中氨水浓度维持在90%~95%左右,顶部加氨过少,氨浓度过低,则出塔气体温度升高,出口气相中水蒸气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加氨过多,氨浓度过高,溶解二氧化碳能力下降,易析出结晶,因此顶部回氨量,不可随意改变,在维持顶部适宜氨量的基础上,其余的回流氨应从底部回流,底部回流氨直接进鼓泡段,便于及时调节温度。

5 加水量的控制中压吸收塔鼓泡段为不饱和甲铵溶液,当溶液的温度与吸收压力固定后,其溶液状态就由溶液中的水碳比来决定,当温度压力及合成负荷一定时,甲铵溶液的组分可以由加入中压吸收塔的水量来调节,进入中压吸收塔的水量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由中压分解器带入,它受分解压力、温度、以及合成塔物料组分的影响,这部分水在操作过程中是不能直接控制的,第二部分水是由低压吸收塔第一吸收冷凝器甲铵液带入的,它主要受甲铵液与冷凝吸收器加水量的影响,当低压分解中的甲铵分解率及总氨蒸出率一定时,为了保证与反应物彻底回收及尽可能的降低系统总水量,因此甲铵液带入的水量也基本固定;第三部分水是由低压吸收第二冷凝器的氨水经惰性气体洗涤器进入中压吸收塔顶部带入的,这部分水受到低压两个吸收冷凝器中氨的分配与第二吸收冷凝器加水量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