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观的传播
新媒体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嬗变与策略
新媒体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嬗变与策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新媒体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传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新媒体视域出发,探讨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嬗变与策略。
一、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嬗变1. 新媒体带来的机遇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传播的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新媒体还为传播主体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使得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2. 传播内容的多样化新媒体时代,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传统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更加喜欢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对于生态文明的传播来说,传播内容也需要更加多样化,以满足用户的多样需求。
3. 传播形式的转变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播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从传统的线下宣传到线上社交传播,再到移动端的传播,每一次变革都为生态文明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会。
4. 受众的互动性新媒体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变得更加互动性。
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博客等平台来与传播主体进行互动,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
二、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策略1. 结合新技术,创新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我们需要结合新技术,创新传播方式,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来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
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制作生态文明的体验活动,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了解用户需求,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个性化推送内容。
2. 优化内容,提高传播效果在新媒体时代,内容是王道。
为了提高生态文明的传播效果,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内容,使得传播更加生动、有趣和具有影响力。
可以通过制作生态文明的微电影、纪录片等形式来提高用户体验,也可以通过制作互动的游戏或者活动来吸引用户参与。
3. 加强互动,提升传播效果在新媒体时代,互动性是传播的重要特点。
我们需要加强互动,提升传播效果。
生态文明 八观
生态文明八观生态文明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和行动指南。
它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文明观,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面将从八个方面介绍生态文明的观点。
第一观:生态优先观。
生态优先观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推动绿色发展,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工作。
第二观:绿色发展观。
绿色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要以绿色方式为导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我们要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城市和乡村。
第三观:循环发展观。
循环发展观要求我们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
我们要推广“三废”资源的回收利用,加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
第四观:低碳发展观。
低碳发展观要求我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们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发展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第五观:资源节约观。
资源节约观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我们要加强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第六观:生态保护观。
生态保护观要求我们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第七观:社会共治观。
社会共治观要求我们加强社会治理,形成政府、市民、企业等各方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我们要加强法治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文明格局。
第八观:文明新风观。
文明新风观要求我们树立文明新风,倡导绿色环保、节约资源、文明礼貌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教育与宣传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教育与宣传策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地球未来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进程中,教育与宣传策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塑造公众意识、引导行为改变、推动社会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关键力量。
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知识系统地传授给下一代。
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将生态文明纳入课程体系,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可以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气候变化的原理和应对措施;在社会科学课程中,可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以及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样的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能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责任感。
高等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高校可以开设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专门的人才,如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管理等领域的专家。
同时,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工程、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中,推动创新解决方案的产生。
例如,工科专业可以研究如何开发更环保的技术和工艺,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经济专业可以探讨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对于企业员工,可以组织环保培训,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环保意识和操作规范;对于社区居民,可以举办环保讲座和活动,传授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实用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此外,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生态文明的相关信息,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宣传策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的宣传能够引起公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大众媒体是宣传的重要渠道之一,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以及网络新媒体。
媒体可以通过制作和播放环保主题的纪录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最新动态。
如何推动绿色文化传播
如何推动绿色文化传播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推动绿色文化传播已成为当务之急。
绿色文化不仅关乎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未来。
那么,如何有效地推动绿色文化传播呢?首先,教育是推动绿色文化传播的基础。
我们应将绿色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要设置相关的课程和活动。
对于幼儿,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让他们初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比如教导孩子们节约水电、爱护花草树木。
在中小学阶段,增加环境科学、生态学等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绿色知识,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宣传、植树造林等。
在大学,可以开设绿色文化相关的专业和选修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同时鼓励学生开展绿色文化研究和创新项目。
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至关重要。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举办各类环保讲座、培训和展览,面向广大民众普及绿色文化。
利用社区、企业和农村的活动场所,开展绿色文化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例如,可以在社区举办绿色生活方式的讲座,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能源消耗、合理消费;在企业组织环保培训,让员工了解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绿色生产方式。
媒体在绿色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应加大绿色文化的报道力度,开设专门的环保栏目,深度报道环境问题和绿色发展的案例。
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为绿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可以成为传播绿色文化的新阵地。
通过制作有趣、易懂的环保短视频,吸引广大网民的关注和分享。
一些环保博主、网红也可以发挥自身影响力,带动粉丝参与环保行动。
文艺作品也是推动绿色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电影、电视剧、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都可以融入绿色文化元素。
比如拍摄环保主题的电影,讲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创作环保歌曲,用动人的旋律传递绿色理念;出版环保题材的书籍,引发读者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这些文艺作品能够以情感人,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自觉接受绿色文化的熏陶。
新闻业如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新闻业如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关乎着人类的未来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业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新闻业能够通过广泛的传播,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繁多,但往往缺乏对生态文明相关问题的深入了解。
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报道形式,如新闻报道、专题节目、深度评论等,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内涵、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传递给大众。
例如,报道环境污染事件,让公众了解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介绍生态保护的成功案例,激发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积极性。
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
新闻业的监督作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者”,能够及时发现并曝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现象。
无论是企业的违规排放、非法的资源开采,还是政府部门在环保政策执行上的不力,新闻媒体都有责任和能力将其揭露出来。
这种监督不仅能够对违法违规者形成舆论压力,促使其改正错误,还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政策的完善和执法的加强。
例如,一些媒体对某些化工企业偷排污水的追踪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最终促使企业整改,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该行业的监管。
新闻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经验和做法。
新闻媒体可以通过报道和交流活动,促进这些经验的分享和传播。
比如,报道某个城市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方面的创新模式,其他城市可以借鉴和学习;介绍某个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的技术突破,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思路。
通过这种交流,推动各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共同进步,形成合力。
新闻业还能够引导社会舆论,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在面对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公众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论,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
如何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日益扩大。
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不仅能够快速、广泛地传播环保理念,还能激发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以下是一些利用新媒体推广环保意识的有效方法。
一、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是推广环保意识的绝佳场所。
1、建立官方账号环保组织、机构或个人可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建立官方账号,定期发布环保相关的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包括环保知识科普、环保活动宣传、环保新闻报道等。
通过持续不断地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粉丝群体。
2、发布吸引人的图文和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图文并茂和生动有趣的视频往往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可以制作精美的环保主题图片、海报,或者拍摄引人入胜的环保短视频。
例如,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对比环境污染前后的景象,讲述普通人的环保故事等。
同时,要注意图片和视频的质量,以及文案的简洁明了和富有感染力。
3、发起话题和互动通过发起与环保相关的话题,如“环保行动从我做起”“拒绝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引导用户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如环保知识问答、环保挑战等,鼓励用户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二、网络直播与线上讲座网络直播和线上讲座具有实时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能够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环保知识和理念。
1、举办环保主题直播可以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志愿者等进行直播,分享环保经验、讲解环保政策、介绍环保技术等。
在直播过程中,设置观众提问环节,及时解答观众的疑问,增强与观众的互动。
2、开展线上讲座利用在线会议平台,组织环保线上讲座。
讲座的内容可以涵盖环保法律法规、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
提前宣传讲座的时间、主题和嘉宾,吸引更多的人报名参加。
三、环保主题的网络游戏和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发环保主题的游戏和应用程序也是一种创新的推广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实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也是全球性的议题。
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我们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推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一、宣传主题。
本次宣传活动的主题为“生态文明,人人有责”。
通过这一主题,旨在强调每个人都应该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唤起全社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和行动。
二、宣传内容。
1. 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数据和事实展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关注。
2.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传达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3. 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引导人们依法维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监管和保护。
4. 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激励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观念,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5. 强调个人行为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垃圾分类、节约资源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良好习惯。
三、宣传方式。
1. 利用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和专题节目,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3. 利用宣传栏、横幅、海报等宣传物料,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传递到社区、学校、企业等各个角落。
4.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环保志愿者等开展讲座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
5. 制作宣传片和公益广告,通过影视作品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生态环境的美好与脆弱,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四、宣传效果评估。
为了确保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我们将建立健全的宣传效果评估机制,通过定期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社会各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宣传工作。
弘扬生态文化宣传措施
弘扬生态文化宣传措施1. 引言生态文化是指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强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加强对生态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制定一系列恰当的宣传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弘扬生态文化的宣传措施,旨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环境保护的广泛参与。
2. 线上宣传措施2.1. 社交媒体推广通过广泛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新浪博客等,将生态文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群。
可以发布关于生态文化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此外,可以通过举办话题讨论或者线上活动的方式,与用户互动,增加用户参与度。
2.2. 建立生态文化网站创建专门的生态文化网站,定期发布生态文化的相关新闻、文章、活动信息等。
网站应该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内容应该丰富、具有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访问和关注。
同时,可以设置在线学习平台和社区讨论板块,供用户学习和交流。
2.3. 利用大数据分析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分析用户的浏览、搜索和消费行为等数据,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兴趣。
根据分析结果,精准定位目标用户群体,为他们提供符合他们兴趣和需求的生态文化宣传信息和活动推荐。
3. 线下宣传措施3.1. 举办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可以组织举办生态文化主题的演讲、讲座、展览等活动,邀请环保专家、学者和活动从业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理念。
这些活动可以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参与,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化的传播。
3.2. 设立生态文化奖项设立生态文化奖项,表彰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这不仅可以激发公众的环保热情,还能够推动生态文化的发展。
可以通过举办颁奖仪式和宣传报道来扩大奖项的影响力。
3.3. 推出生态文化教育项目在学校和社区等地方,推出生态文化教育项目,让学生和公众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生态文化的价值。
通过开展艺术比赛、科普讲座、户外考察等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化的认知水平。
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内容
生态文明知识宣传内容生态文明是指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
它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下面,我们将从生态环境保护、低碳生活、资源回收利用以及生态意识培养四个方面来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宣传。
首先,生态环境保护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大家都知道,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和生态破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切实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源、空气质量和土壤的健康。
此外,我们还应当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着力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其次,低碳生活是促进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低碳生活是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我们可以选择步行、骑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减少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节约用水、用电,避免浪费资源。
此外,减少食品浪费也是低碳生活的重要方面,我们应该根据需求合理购买食品,避免浪费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三,资源回收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养成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好习惯,将可回收的废纸、塑料、玻璃等材料分类投放到指定回收桶中。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再利用废物制作手工艺品、家居用品等,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资源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培养生态意识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关键。
我们需要从小培养正确的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一起合作,开展生态教育和环保活动,让每个人都能够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此外,政府也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得到有效推动。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改变自己的行动方式,才能够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保护生态环境,过上低碳生活,回收利用资源,培养生态意识,共同为建设美丽的家园而努力!。
宣传生态文明的意义
宣传生态文明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宣传生态文明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现状、阐述宣传生态文明的意义、探讨宣传生态文明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增加读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和现状近年来,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等现象不断加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二、宣传生态文明的意义1.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宣传生态文明可以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认识到自身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才能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通过宣传生态文明,可以普及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
使人们了解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环境恶化的危害性,进而增强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宣传生态文明的方法1.开展生态保护活动宣传生态文明需要结合实际,通过开展各种生态保护活动,如植树节、环保志愿活动、环保科技创新等,以实际行动呼吁人们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升生态环保意识。
2.推广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发展理念是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引导人们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等,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案例分析1.北京市生态文明宣传案例北京市通过开展生态文化周系列活动,包括生态摄影展、生态科普讲座、生态文艺演出等,成功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生态环保行动。
同时,北京市还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契机,组织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甘肃省生态文明宣传案例甘肃省通过实施“绿色甘肃”行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如何传承与传播的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应注重融入生态环境,强调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教育、媒体、旅游等途径,将传统文化传播给更广大的群众,提高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实现。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结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崇尚自然、尊重生态的思想,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维护生态环境。
相应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为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奠定基础教育是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的基础。
通过学校教育,将传统文化纳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
同时,也需要注重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授传统文化,并能够将其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三、媒体传播助力传统文化的弘扬媒体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更广大的人群。
在传播过程中,媒体应注重选择性的传播传统文化,突出其与生态环境的关联,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旅游业发展为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提供机遇旅游业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开发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将传统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机遇,通过旅游收入,可用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五、社区参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社区是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场所。
通过组织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艺术表演、手工制作等,吸引社区居民的参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中国积极倡导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中国实践中的运用。
一、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和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内涵包括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等。
在实践中,中国秉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将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着力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发展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将绿色发展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其次,中国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此外,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法规和标准,治理污染问题。
三、党的领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党组织积极引导和推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治理生态环境的局面。
四、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必须有机结合。
在中国的实践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例如,加快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大环境监管等。
五、生态文明观在城乡发展中的运用中国的城乡发展中也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在城市发展中,政府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在农村发展中,推动绿色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
通过这些举措,中国在城乡发展中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明显成效。
六、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国际影响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不仅在国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态文明宣传内容
生态文明宣传内容
生态文明宣传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
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共同参与绿色家园的建设。
2.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强调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倡导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3.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强调自然资源的宝贵性,呼吁人们共同珍惜并合理利用资源,营造生命绿色。
4. 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强调树立大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5.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呼吁人们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
6.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文明理念,呼吁人们追求绿色时尚。
7. 提倡绿色生活,实施清洁生产。
强调绿色生活和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呼吁人们积极参与绿色生活和清洁生产。
8.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强调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9. 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强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呼吁大家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10. 保护蓝天碧水,建设美丽家园。
强调保护蓝天碧水
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这些宣传内容旨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摒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我们应该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彰,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四、树立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我们应该树立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提倡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等,都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践行的行动。
五、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我们应该在教育、宣传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素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六、增强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宣传等途径,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让这些意识深入人心。
七、提倡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出行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方面之一。
我们应该提倡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如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高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的途径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的途径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几个途径:1. 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教育活动:大学可组织丰富多样的生态教育活动,包括讲座、研讨会、户外实践等。
通过生态教育活动,可以向大学生传递生态文明理念,深入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 引入生态文明课程:学校可以将相关生态文明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文明概念、原理、方法,并学习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和职业中。
3. 加强社会实践:大学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特别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参与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念。
4. 整合课程资源与社会资源:学校可以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建立生态文明培训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与生态环保部门合作,每年都可以组织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态环保的措施和效果。
5. 引入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讲解某个地区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存在的困难及解决途径,引导学生思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应对策略。
6.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与创新:鼓励大学生参与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创新活动。
通过科研和创新实践,学生可以深入研究生态领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经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观念。
7. 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管理中:学校可以将生态文明观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中,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环保规定,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出生态文明的习惯和意识。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有机结合,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注重实践体验。
生态观念的自觉与传播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义
尤其 2 0世纪 ,从 实 证科 学 发 展 而 来 的 技 术 力 量 和 手 段 达 到前 所 未有 的高 度 ,并 试 图 创 造 和 解 决 一 切 问题 。 凭借 技
对 世界范 围内的各种积弊忧心如焚 。他远见卓识 以富有生态 区建设的 意义
大 地母 亲 于死 地 ,如果 克服 那 导致 自我毁灭 的放肆 的贪 欲 ,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何去何从 ,这就是今天人
增 长 方 式 及 能 源政 策提 出 发 人 深 思 的 批 评 。作 者 还 认为 科
象 。欧美工业革命后 ,虽然积 累了大量资产 ,丰富了物质生
活 , 这 不 啻 为 自然 与 环境 的劫 难 。恩 格 斯 曾在 《 但 自然辩 证 法 》中提 到 : 我们 统 治 自然 界 , 不 像 征 服 者 统 治 异 民族 一 “ 决 样 , 不 像 站 在 自然 以外 的人 一样 , — 相 反 地 , 们 连 同我 决 — 我 们 的 肉 、 和 头 脑都 是属 于 自然 界 , 在 于 自然 界 的 ; 们 对 血 存 我 自然 界 的整 个 统 治 , 在 于 我 们 … … 能 够认 识 和 正确 运用 自 是
出 :人 类 一 方 面 在 创 造 高 度 文 明 ;另 一 方 面 又在 毁 灭 自己 的
文明。…
罗 马 俱 乐 部 借 助 系 统 力 学 模 型 理 论 研 究 “ 球 均 衡 状 全 态 ”的 变化 , 而 提 出 了 “ 于 人 类 困境 的报 告 … ‘ 长 的 极 进 关 增 限” 。…它 警 示 世人 要 关 注 地 球 的承 载 能 力 。 国学 者 杰 里 说 美 米 ・里 夫 金 和 特 德 ・ 华 德 依 据 著 名 的 熵 定 律 所 生 发 的新 霍 物 质 “ 界 观 ” 考 量 了社 会 生 活 各方 面 , 其 是 对 世 界 经 济 世 , 尤
自然环境知识: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自然环境知识: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自然环境知识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知识体系,涉及自然地理、生物环境、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
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的变迁和世界观的转变,保护和传承自然环境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化是指自然和人类相互作用、相生相伴,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是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感悟和思考的结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承与发展的意义传承和发展自然环境知识和生态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知识和生态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相处的结果,是人类智慧和追求自然和谐共生的体现。
它们是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同时,保护和传承生态文化也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增进人类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二、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当前,全球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知识和生态文化面临着被遗忘、淡化的危险,严重影响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一些人们更为注重物质生活,忽略精神传承的现状下,生态教育缺失,致使生态保护越来越难以实现。
三、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为了促进自然环境知识和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生态教育,将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使传统生态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可以通过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方式推动生态文化的发展。
在生态旅游场所建造的文化展馆、生态度假区等项目中,充分展示当地生态文化,让游客领略到当地风土人情与生态之美。
此外,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传统的生态资源利用进行保护和修复,防止因人类原因对生态系统产生的破坏,保卫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最后,可以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利用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对传统生态文化进行保存和传播,保护生态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体验。
四、结语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进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如何在植树节中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
如何在植树节中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植树节,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植树活动日,更是我们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的重要契机。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当思考如何通过实际行动和宣传教育,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行动中来。
首先,我们要明确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内涵。
生态文明价值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它要求我们摒弃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转而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在植树节中,我们通过亲手种下一棵树,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一片绿色,更是在身体力行地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
那么,如何在植树节中有效地弘扬生态文明价值观呢?加强宣传教育是关键。
在植树节来临之前,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广泛宣传植树节的意义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制作生动有趣的宣传视频,展示树木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比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
同时,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线上线下的讲座,深入解读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方法,让人们从理论上对其有更清晰的认识。
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等,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社区可以组织居民一起参与植树活动,在活动中,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解植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同时向居民传达生态文明的理念。
例如,在选择树苗时,要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避免盲目种植;在植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边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不造成额外的破坏。
企业也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
许多企业在植树节期间会组织员工参与植树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比如,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循环经济。
在植树节当天,可以举办大型的植树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生态文明建设下传播生态文明论文-生态文明论文-文体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下传播生态文明论文-生态文明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生态发展需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基层民众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升程度,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发展的快慢、成效的好坏。
一是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生态文明教养水平,并相应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审美素质;二是可以改善社会公众在现实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三是可以产生熏陶、浸染生态文明行为的良好教育效果,形成有利于创建生态文明的环境。
缺乏对基层的生态文明传播,会直接造成民众生态知识贫乏、生态意识淡薄,从而缺乏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和热情。
基层民众观念的偏差和行为的不当,也会逐级引发一系列具体问题,最终综合体现在生态环境恶化方面。
可见,只有加强基层生态文明传播,才能真正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群众、绝大比例领域保持良性互动,才能避免国家政策在基层的虚化、异化,才能使生态文明传播在基层试点基础上不断突破、在难易结合中稳步推进,才能真正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的科学发展。
二、要培养大批基层生态文明传播人才任何一项事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源于人才队伍。
在生态文明传播的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大量的、经常的。
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生态文明传播人才肩负着生态道德教化、生态知识传播、提高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以及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社会进步的历史使命。
大量基层生态工作者、生态教育者、生态理论研究者应该成为生态文明传播的职业传播者、生态文明的行为变革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传播和沟通,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每一处城乡、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公中,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给农村、农民带来变化,实现变革。
生态文明传播人才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及时培养出一大批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对生态文化有着深厚感情、掌握丰富的生态知识、具有一定传播能力的人才,实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组织、实践和推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文明观的传播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赵松波2011年4月18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传播学在社会学体系的地位越来越清晰,可以成为社会学系统中一门基础性知识来领受,传播实践比以往任何时期更紧密地伴生于人类的所有活动。
作为传播的内容的信息不仅具有不灭性,而且还具有生长、弥散和不可控性质,作为引领生态文明文化的群体,在推动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认识和研究传播工具、传播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明确意识到的生存式样系统,既包括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被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在一定时期中为社会群体与共同认同。
然而生态文明的发展却又受到人类利益驱动的扭曲与曲解,这也是生态文明先行者首要面对的客观现实,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虽然都遵循理性主义的原则,但它们却有着与人类切近需求不同的理性内容。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经济理性,对于传播的效度也往往取决于传播者、媒体、传播形式与受众,有效地传播生态文明的规则、价值、思想和实践是推动生态文明深植人心的重要任务。
研究与探索生态文明传播工具与技术,就是建立世界性的生态文明符号系统、运用简捷、清晰、有效的交流与传播手段,建立生态文明典型性角色与范式,推动全人类树立生态文明自我意识,从而推动国际社会共同步入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健康世界。
生态文明是一个时态价值尤为突出的文化理念,其定义一方面扬弃地肯定了社会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人类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造成的“现代性危机”。
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发展史、生态文明传播史。
从人类产生,便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创造的文明,总是与支撑文明的环境息息相关的,总是离不开文明的传播。
传播,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手段。
离开了传播,公众无从了解组织,组织也无从了解公众。
如果我们把生态文明观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主体,把公众看作公共关系工作的客体,传播就是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理念为公众所接受,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传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误解,也往往是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的。
因此,推动生态文明的传播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更要尊与驾驭重传播规律,建立符合公众利益的生态文明符号系统,还要充分利用传播手段,赢得公众的认同和舆论的支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益。
美国社会学家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
”因此,符号是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
”符号是由能指、所指、意指三方面构成的载体,传播也就是能指、所指和解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文字、图片、声音等符号集中地来传达信息形成传播力的过程。
因此符号学被纳人传播学,而获得了更为明确的意义,符号的界定也具有了真实和明确的意义: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与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等要素相连接和并列的一个要素,必须负载和传播信息,必须物化在物质实体—媒介上才能被人所感知,进入传播过程。
符号作为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它与传播的密切关系,也深刻地反映在符号类别与传播方式的联系与互动上。
符号在文化冲突中异变,只有灌注了社会文化意义的符号,才能实现广泛认可和交流的价值。
因此在对符号进行研究时应打开视域,解放思想,由符号的表性探及隐性的内涵,反过来再由隐性的文化内涵观照表性的视觉符号。
但任何一种渠道也无法穷尽对符号中隐藏文化密码的解读,更重要的是认识到符号之外的外延符号,才是解开符号现代社会文化密码的密钥。
生态文明观进入人类社会价值体系,避免不了的是政治机器的认同与执行。
中国的“新发展观”形成和“生态文化”建设也是自上而下的“政治社会化”带动“社会政治化”的过程,这其实是一种生态文化哲学理念的传播的过程。
生态文化哲学理念的传播过程是一个生态政治社会化带动生态社会政治化战略。
具体来说,就是观念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现代生态科学文化哲学理念,体悟人民传统俗文化和人民生活的朴素生态之道,成为克服现代性的异化生存方式,取得生命的内在自由的生态文化的先进主体,在公共领域进行生态文化的政治社会化的话语传播的实践,从而建构生态政治的合法性。
即通过传播生态文化哲学理念的广义的生态文化教育活动,逐渐转变个人本位的现代性政治秩序为后现代生态社群为本位符合“生态正义”的绿色政治差序格局。
“甦”——运用符号系统建构生态文化内涵。
甦的意思是“息也,死而更生也。
”——《广韵》,非常直观地表述了“中国生态文明学派”即“甦家”以人类与自然和谐永续为宗旨、以实现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期盼人类未来能够跨过天文地质周期性出现的大冰期而永远蘩茂的意愿。
甦是生态文明社会形态的表征、甦是文明与愚昧、进步与落后、高尚与粗俗的分水岭。
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应始终秉承“天地一体、万物同源”、“生态文明,道法自然”的宇宙观;摒弃千古征战“小我大”的恶习,保持心态生态相宜、营造全球和谐、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厚德载物、惠及子孙,衍渡冰河,生生不息。
甦家主张人类社会是生态文明社会,人应是生态人,居应是生态居,生活应是生态生活,产业是生态产业,经济是生态经济,环境应是天地和谐、生克平衡的秀丽生态环境。
甦是甦家所崇尚的理想境界,技术变革不只是改变生活习惯,而且要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但是,崇尚与自然和谐共生依然是人类智慧目标。
甦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最高境界、人类首先与伦理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偷底线。
全球生态文明观是甦家的哲学体系。
体悟人民生活的传统文化之道,传播的先进生态文化和哲学观念,克服现代性的异化的生存方式,取得内在的生命和心灵的本真自由,从而培养千百万生态文化教育的先进文化主体,要成功地传播生态文化哲学理念,建设生态文化,培养尽量多的生态文化的先进教育主体是关键。
地域生态文明观走向整合的全球生态文明观,才能更好地传递生态文明的普世意义,高度重视信息传播工具,信息传播精确性决定传播工具的质量。
传播的速度越快,信息在空间运动的时间越短,所跨越的空间距离越大,信息所产生的影响就越深远。
当前,人类对信息的心理反应速度加快,在即时性传播成为全球化功能的当今,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传播工具对于传播生态文明观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Beij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ao SongboIn April 18, 2011Toda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 the dissemination of Science in social science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ear.It can becomes a basic knowledge of social system to receive,whose transmit practice is more close to activities than any previous period of human beings.As the content of the transmission,information is not only immortality, but also growing, diffusional and uncontrollable As the group to lead the cult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understanding and reaserching the dissemin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tooland is very necessar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s clearly conscious of living style system, including both phenotypic patterns and contact pattern; it has to be whole groups to share the tendency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for the social groups with a common identity. However, driven by the distortion and distor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human interest , which is the pioneer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imary face of the objective reality,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ecological rationality although follow the rational principle, but they have a different rational content in human close needs. In the realistic society, people often are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validity is also depends on the disseminator, media, communication and audience, the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rule, value, thinking and practice is to promot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important task in the heart deeply.Th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municational tools and techniques, are the establishment of worl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mbol system, useing the simple, clea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ans, and build zoology civilization typical roles and paradigm of humanity, establish zoology civilization consciousness, so as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gether into the health significance of the world with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tense value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cultural ideas, its definition hand discard certain social development to human society and positive significance, but also denied the human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caused by" the crisis of modernity".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a histor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als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munication history. From the human,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human civilization, always with the support environment of civiliz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transmission of civilization.Dissemination, is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also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public relation work the important means. Left the dissemination, the public will not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public will not understand. If we tak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tch as the public relation work the main body, regards as the public relation workobject, the dissemination is between the two mutual connection link and the bridge. The idea was accepted by the public, rely heavily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public misunderstanding, also often is because the information caused by poor. Therefore, promot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mmunication not only need to have clear objectives, to respect and to control heavy propagation law in the public interest, establish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mbol system, but also make full use of means of communication, has won public recognition and the public opinion support, obtain good transmission efficiency.American sociologist Lundberg thinks:" communication can be defined as the intermediary and convey meaning through symbols." Therefore, symbol is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 the elements, i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to convey the message" and to refer to some kind of intermediary." The symbol is a signifier, signified, denoting the three aspects of a carrier, transmission is also can refer to, refers to the reconciliation reader interaction process, text, pictures, sounds and symbols to convey information to form concentrated force dissemination process. Therefore, semiotics is, communication studies, and to obtain a more specific meaning, symbol defined also has a real and clear meaning: the symbol i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media, the receiver is connected and parallel elements such as an element, must load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must be materialized in the material entity - medium can be perceived, into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As a symbol of information o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de, it and communication in close relationships, but also profoundly reflected in the symbol type and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the connec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symbol changes in cultural conflicts, only with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ymbols, in order to achieve wide recognition and exchange value. The symbol for the study should be open view, emancipatory thought, by the symbol table of and the implicit meaning, which in turn by the recessive culture on the form of visual symbols. But any kind of channels is not exhaustive of symbols in the hidden cultural code interpretation,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recognize symbols outside the extension symbol, is the symbol of modern social culture to cipher ke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ew into the human social value system, to avoid the political machin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China 's"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top-dow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driv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 process, which is a kind of ecological culture in the dissemination process philosophy. Ecological culture and philosophy of communication is a process of ecological politics socialization drive ecological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ategy. Specifically, is the concept of intellectuals, learning the western modern ecological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culture idea, understanding people's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and people living the simple ecological road, become overcome alienation ofmodernity survival way, made of the inner life of the ecology of freedom culture and advanced subject, in the public domain for ecological cultur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practice, thereby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philosophy of general ecologic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gradually transformed the individual standard of modern political order as postmodern ecological community as the standard to meet the "ecological justice" green politics pattern of difference sequence." Sue" -- the use of symbols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Sue means " breath also, back from the dead." --" Guangyun", very intuitive presentation of the " China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chool " or " home" to the mankind and natural harmony sustainable for the purpos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society as the goal, look forward to future human to cross astronomical geology recurrent large glacial and fan Mao will forever. Sue i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a social form characterization, Sue is civilization and ignorance, advanced and backward, noble and vulgar watershed. Su thinks: human behavior should always adhering to the " heaven and earth together, all things identi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ao follows nature" of the universe; abandon the eternal battle" small big" vices, maintain the mentality of ecological fitting, create global harmon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cial commitment: our descendants, Yan crossing glacier, life and growth in nature. Su argued that human society is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eople should be zoology, population should be ecological habitat, life should be ecological life, industrial ecological industry, economy is ecological economy, environment is harmonious, and overcomes the beautifu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alance.Sue is home advocate the ideal state, technical change not just change the living habits, but also to change the thinking mode and evaluation mode, however, advocating harmony with nature is still the wisdom of human target. Sue's realm is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highest state of matter and spirit of unity of the highest realm of human first and ethics, the highest level, is the human survival to steal the bottom line. The global outlook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home system of philosophy.Understanding the people's lif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pread of advanced ecological culture and philosophy, to overcome the alienation of modernity 's survival way, inner life and mind of true freedom, thus cultivating millions of ecological culture education of advanced culture, to be successfully transmitted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philosoph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culture as much as possible ecological culture and advanced education is the key.Reg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utlook toward integrating global outlook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transfer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ool,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tools. Spread faster, information on the spatial motion of the shorter period of time, across the space distance is large, the information generated by the more far-reaching influence. At present, human right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action speed, instant communication in globalization become function today, based on high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propagation of tool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ew has an important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