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国际关系进入新一轮的调整互动期
• 传统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问题长期以来一 直是国家间尤其是大国间结盟与对抗的基本 出发点。 • 全球性问题和非传统安全越来越成为大国结 盟的新纽带。
–传统的军事和安全同盟越来越不得人心 –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要求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全球性问题关系各国国际形象 –全球性问题日益关系各国的切身利益 –非传统安全问题关系各国在未来国际秩序中的地位
建立欧洲经济货币和欧洲政治联盟
1993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标志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问世
欧洲共同体的逐渐扩大
1995 1973 1957 1981
2004
2007
争取中
欧盟特点与影响
• 欧盟:“世界上最大、组织程度最高、 法律制度最为完善的地区经济政治集 团。”
–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 开世界
– 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 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所作的工 资按就越大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 要贡献 • 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 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 •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名称
建立时间 成员国间 差异性 性质
欧盟 1993年
北美自由 贸易区 1994年
亚太经合 组织 1989年
差异明显
官方论坛性 经济合作 组织
多为发达 发达国家和发 国家 展中国家 经济政治 联盟
经济贸易 伙伴关系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吸引外资、提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
更多参与国际竞争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2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以及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方针政策。
3认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
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环顾全球,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突出特点。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就要把握当今时代的主题,正确看待世界形势出现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矛盾、新问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世纪后期,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邓小平根据这一深刻变化,从战略的高度对世界基本矛盾和国际格局作出科学判断。
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①依据邓小平的论断,1987年中共十三大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整体复苏艰难曲折,国际金融领域仍然存在较多风险,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各国调整经济结构面临不少困难,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复杂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直。
形势与政策第8讲心得体会优秀8篇
形势与政策第8讲心得体会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形势与政策第8讲心得体会优秀8篇心得体会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我们的成长和变化,通过写心得体会,我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形势与政策第8讲心得体会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天津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知识点
第一讲国情1、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中国基本国情(三个没有变):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据、基本路线、主要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
这条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5、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6、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1)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 • • 马克思:民族平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 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平等以求和平 邓小平: “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 “社会 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 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 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 2、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且面临着新的难题和挑战。这些难题和挑 战主要表现在: • 第一,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并且成为世界 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 第二,南北问题更加突出。 • 第三,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紧张 因素。
• 3、结论: • 其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 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 其二,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 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国际局势发展 的基本态势。 • 其三,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
• 中国就将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 通过和平方式、渐进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 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 际社会实行全方位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 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有中 国特色的富民强国的现代化之路。这对国际社会 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 必将导致中国和平崛起,人类五分之一人口将摆 脱贫困,走上富裕和文明之路,从而对国际社会 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外交名片
• 2004 年8 月22 日,胡锦涛在邓小平诞辰100 周年 纪念大会上进一步表述: “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 环境,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要高举和 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 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永远做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此后, “和平发展” 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主题词,“和平发展道路”也成为 中国对外交往的名片。
当代中国与世界
•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 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基本 政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经济体制、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不断完 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 障。
• 第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软实 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 •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经在思考“中 国模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性对经济 发展的支撑,使得全世界都开始注目。 • 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提升,中国对世界重要 性的日益凸显,中国国际规则话语权将不断 提升,反过来将更好地保护和促进中国经济 的发展。在世界的许多舞台,中国已从“沉 默的角色”转化为“积极的角色”。
• 第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 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综合 国力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 化,我国城乡统筹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的 进一步提升,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 了坚实基础;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日益明晰和 政策措施不断出台,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 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 长,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 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 机遇是指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时机、境遇 和形势,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机遇期是指机遇存在并能发挥作 用的时期。战略机遇期,是指有利于战 略实施的历史阶段及其背景、环境和条 件,与一般的机遇期相比,它具有时间 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 性等特点。
• 1.战略机遇期的提出 •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学校 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纵观全局,21世 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 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这段话当年被写进了党的十六大报 告。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思考题(2014)
导论1、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就是紧紧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什么样的思想来指导的重大问题。
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这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明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论断;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结
导论1.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
4.2020年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中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能否坚持和发展中特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重大问题。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中国特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
道路(总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只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1.如何概括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人口情况:人口大国而非人才强国,文盲半文盲比例高;(2)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仍处在世界后列(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二)结论:三个没有变2.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不高。
当代中国与世界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时代主题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2.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毛泽东提出两点论。
如何判断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是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
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勇敢地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建立了全国政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防止的两点论。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
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根据这样的判断,在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中国不仅对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且对建立和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8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势不可挡
二、当代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1、历史中国和世界关系 古代中国周边交往,贡献巨大
近代中国闭关锁国,落后挨打
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三个世界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主动-被动-主动否定之否定过程
2、国际上各种错误论调
阅读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和平发展》,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 2、十八大报告第11部分。
谢谢观赏!
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二、当代中国和世界关系历史性变化 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四、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世界意义
一、当今世界发展新特点和新趋势
1、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时代主旋律
2、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 和平 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 对外开放,学习和借鉴别国长处 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 和谐世界。
第九讲
当今中国与世界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曹亚雄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当代世界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增 强学生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把握世界与中国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把握当 代中国国际战略和外交战略。 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和特点,把握 其历史意义和历史方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信念。
主要内容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 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二、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 (一)中国不世界的 联系日益紧密 • 1、现在的世界时开放 的世界,中国的发展 离丌开世界
(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 2、世界的繁荣和发展 也离丌开中国
(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 3、中国越发展,给世 界带来的机遇和贡献 就越大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 2、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 更有保障。 • 3、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叱的中华 文明焕发青春,幵不其他文明共存于交汇,必将有劣于世 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必将迚一步促 迚和谐世界的建设。
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 3、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 式。 • 4、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劢产生了积极影响 • 思考题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人文社科学院:郑显涛
一、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 • • • • • • (一)和平不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主题 1、20世纪后半期,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⑴两种社会制度关系变化: 对抗→共处不竞争 武力对抗→和平竞争 ⑵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关系变化:依赖>矛盾 ⑶国际局势相对和平 ⑷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对外开放
• (二)如何深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认识 • 第一,提供好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提升对外贸易的水平和 质量,把对外贸易的着力点从数量的扩张转到质量的提高。 • 第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把“引迚来”和“走出去” 结合起来,这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 第三,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把扩大服务产品和文化产 品出口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 • • • 1、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3、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
第八讲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PPT课件
• (六)必须把发展社会生 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 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
31
• (七)必须把提高效率 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 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 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建设。
18
3、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 改革开放是一 场新的伟大革命。
19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 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 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必由之路。
•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3
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 国内外大势呼唤我们 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 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政 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14
2、改革开放的内涵
•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
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
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
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
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
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
终走在时代前列。”
15
近一个世纪以来, 我国先后发生3次伟大革命
• 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 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 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 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胡锦涛3ຫໍສະໝຸດ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2月18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献
导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 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一、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四、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9.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一、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中国初步改变了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状况,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走向繁荣富强的国家;三、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实现了从领导革命到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转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政治教案》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政治教案》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2)掌握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3)了解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念;(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2)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3)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内涵;(2)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实践;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4. 视听教学法: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2)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3)介绍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实践;(2)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自己的看法。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
5.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结合课后资料,深入了解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实践;五、教学内容1. 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2)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
第八讲当代中国与世界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二
“再工业化”趋势。
“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是在20世纪70 年代对德国鲁尔等地区重工业基地改造时就提出来的。 “再工业化”,既不是传统制造业的恢复,也不是海 外工厂的回归,而是实现“再平衡”的一种选择;是 在一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二次工业化;其实质是以高新 技术为依托,强化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中的技术优势和 分工优势,保持重要制造业的世界领先地位。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走向复兴的俄罗斯
(1)逐渐复苏的经济
普京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战 略,加上能源价格尤其是石 油价格的飙升,俄罗斯经济 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在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已 重新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8000 多美元。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三)国际经济体系进入改革和构建的重要时期
国际金融危机使现行的 金融体系的弊端暴露无遗, 改革成为普遍共识,二十国 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改革迈 出重要步伐,全球经济治理 机制逐步向着更具代表性、 更加公平、高效的方向发展。 但国际经济体系改革十分复 杂,改革的进程将是漫长而 曲折的。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 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 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 部动荡,是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当今 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 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和平与 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求和平、 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
浅谈当代中国与世界
浅谈当代中国与世界[摘要]《共产党宣言》不仅论证了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共产主义必将取得胜利的重要理论,而且其中概括的多个方面的思想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再学习,试图从工人革命、民族、金融危机、和社会福利四个当代比较关注和有争议的方面来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前途与命运。
[关键词]无产阶级;民族;金融危机;社会福利一、工人革命的历史任务在《共产党宣言》第二节《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中,马克思揭示了“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致着我国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已经完成了这伟大的第一步,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掌握政权,成为统治阶级。
关于民主,资产阶级的“民主”是统治集团享有民主,而广大劳动人民则被剥夺了民主的权利。
近日蔓延到全美国的大规模抗议活动“占领华尔街”主要是抗议华尔街大金融机构贪婪无度、缺乏自律,这场游行反映了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所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
而一贯宣扬“民主自由”美国政府却强硬粗暴地干涉阻止这场反映民意的游行活动,这种与口径不符的行径让美国的“民主”论调孱弱摆动。
美国民众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资本主义维护的始终只能是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无产阶级民主则相反,是真正能让广大人民享有民主权利。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可见,两者的区别在于民主的主体不同。
虽然世界上只有日本公开承认自己是资本主义国家,但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权还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只是打着这样或那样的幌子,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宣传着这样或那样的民主自由,却未真正地、切实地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
而在马克思随后提出的要求中:“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当代中国与世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2、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以及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方针政策。
3、认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
一、当今世界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环顾全球,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今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突出特点。
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必须把握当今时代的主题,正确看待世界形势出现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矛盾、新问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世纪后期,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邓小平根据这一深刻变化,从战略的高度对世界基本矛盾和国际格局做出了科学判断。
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1依据邓小平的论断,1987年中共十三大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今时代主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
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
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复杂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规模正在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政策;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
同时,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
美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债和财政赤字屡创新高,引发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
欧盟经济增长衰退,主权债务危机日趋严重,面临失业居高不下、通货紧缩等多重挑战。
新兴大国虽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
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此消彼长,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
新兴大国继续保持崛起势头,联合自强的意识增强,“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日益成为全球需要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毅力攸关方。
新兴大国崛起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有利于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三是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
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前,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形成了新的科学前沿,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四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
五是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金融危机、严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凸显,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
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
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范式一起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1、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截止2011年7月,中国已同1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署10个投资自由贸易区协定,同129个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同96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已成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挤挤实践者。
中国挤挤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促进形成机遇共享、共同发展的周边合作局面,巩固并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和团结合作,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更加广泛。
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年均进口近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相关过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10%以上。
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所作的贡献就越大。
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备的产业配套格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快过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
中国坚持的科学发展之路,看不仅对中国自身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2、众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新兴经济体。
哎制造业行业也都在国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壮丽的光辉篇章,是中国为世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在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在解决朝核危机、伊朗核危机、中东问题、北非问题、苏丹问题等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全面、深入参与多边军控和裁军事务。
中国坚持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
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措施,不仅对中国的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坚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
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
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无核武器区使用火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中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领域国际合作。
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中国参与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300多个国际公约,成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是最早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节能减排力度最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1、当代众多的国际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历史潮流,提出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轨迹战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维护联合国在世界事务中的核心地位,遵循林喝过县长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
各国内部事务应由本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应得到尊重和维护。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努力建立公正、公开、合理、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使经济全球化成果惠及世界各国。
携手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21世纪成为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世纪。
文化上互相借鉴、求同存异,总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大力提倡不同文明间对话和交流,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安全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提倡创新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2、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这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中国人民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不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通过求同存异、对话协商解决矛盾分歧,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中国主张国际社会应该强化综合安全观念,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多样化安全挑战;主张增强共同安全意识,既要维护本国安全,又要尊重别国安全关切。
通过多边合作维护共同安全,建立公平有效的共同安全机制;主张应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干戈、以合作促和谐。
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
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国家,中国遵循攻击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认真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
中国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关系准则,认真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
中国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规则制定,参与全球性问题治理,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
中国主张同周边各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