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知识清单复习 第4篇 爱莲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篇爱莲说

知识清单

一、重点字词

1.重点实词

(1)世人盛.爱牡丹盛:特别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污秽)

(3)濯清涟

...而不妖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4)中通.外直.通:贯通

直:挺直

(5)不蔓.不枝.蔓:生枝蔓

枝:长枝节

(6)香远益.清益:更,更加

(7)亭亭

..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8)鲜.有闻鲜:少

2.古今异义

(1)亭亭净植.

古义:立

今义:种植

(2)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今义:合适,应当

3.一词多义

(1)鲜:①陶后鲜有闻少

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艳

(2)之:①水陆草木之花的,助词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表舒缓语气,不译

(3)出:①出淤泥而不染从……长出来

②不复出焉出去

(4)远:①香远益清远播,形容词作动词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远远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不蔓不枝

蔓,在文中意思为长枝蔓

枝,在文中意思为生枝节

(2)形容词作动词

香远益清

远,在文中意思为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二、成语积累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出淤泥而不染

三、名句积累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四、关键句子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里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而我却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只可以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浮地去玩弄它啊。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5.(2014·安徽)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6.(2014·安徽)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五、文意理解

1.《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来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世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品质。

2.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我更看中它的精神价值,莲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象征。莲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把莲花喻为君子,给人以圣洁的形象。

3.作者以莲自喻,表明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表明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4.本文写莲,同时还写到了菊、牡丹,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这里运用了衬托手法,用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了莲的高贵(高洁)品质。

5.文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的什么品质?

表现了莲花的高洁傲岸,冰清玉洁。

六、文章中心概括

作者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中考真题与名师预测

一、(2014·枣庄)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侵晓

..窥檐语临近拂晓

(2)可爱者甚蕃.多

(3)芙蕖则不然.这样

(4)自夏徂.秋往,到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D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3.【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

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景仰,不受人狎利用。

4.翻译下面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则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污秽。

(2)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分内之事,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

5.【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思念故乡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情感。

6.【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

用具体的词,更为直观可感;写景叙事化,更富动感;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莲荷一片临风而举的最基本特征;字字用得妙,尤其是“一一”二字;还表现了诗人不断扩展,默默欣赏的情感。

二、(2015·河北名师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