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讲解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摘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
作为审美个体的人通过不同的人生体验, 得到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 喜剧、悲剧就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 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然而, 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一、喜剧的分类1、行为喜剧:这一类喜剧主要是讽刺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
这种形式于 17世纪由莫里哀首创,此后形成道德喜剧。
2、低级喜剧:它不完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种滑稽材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逐、争吵、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 。
演出自始至终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幽默喜剧:这种喜剧往往把人的某一种品质夸张到极致,如嫉妒、贪婪、或饶舌, 这种高度类型化手段使人物性格显得单一而鲜明。
4、浪漫喜剧: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幽默于恐惧或避讳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
在中国,属于这种风格的主要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
它的特征是冷冷的调侃, 皮笑肉不笑的嘲讽, 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含着悲剧因素。
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中首创的。
易卜生在 19世纪末就曾坚定的表示,悲喜剧比悲剧更能发人深省。
(二、喜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1、喜剧的本质是美的本质在审美形态的渗透和展开,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
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 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
具体来说, ①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 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 体现了人的非本质, 他们用另一个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质遮掩起来; ③喜剧是一个不断的解蔽奇珍的过程, 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 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 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愉悦性, 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 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悲剧美、喜剧美
谢谢大家
悲剧美
1,观看视频《辛德勒的名单》 说出观后感? 2,欣赏音乐《一个华沙的幸存 者》
美学中的悲剧美? 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 它是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 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 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 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 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 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沉次的审 美感受。
喜剧美是音乐美中一个独具特色的 范畴。它在综的喜剧美,主要表现为幽 默与谐虐,人们从中获得更多的是 轻松愉快、活泼诙谐的感受。 戏剧、舞蹈、器乐音乐中用拟人化 的手法表现一种特别的喜剧 效果。
1,欣赏音乐《跳蚤之歌》 2,欣赏音乐《看秧歌》,哼唱主 旋律,体验喜剧美给人的愉悦感 3,总结喜剧美的特点 1 2
戏曲 音乐中的悲剧美?
音乐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 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它把现实生 活中的悲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 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 在苍凉悲愤或慷慨激昂的感受中 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欣赏歌曲《松花江上》,结合歌词从听 觉上感受悲剧美。
喜剧美
音乐的喜剧美是人类乐观主义精神的 生动表现。它是对美的肯定的基础上 对旧事物的鞭打,对丑恶的否定。 喜剧引起的直接效果就是笑。 观看视频体会喜剧美的效果
浅析美学中的喜剧美和悲剧美(美学论文范文)
浅析美学中的喜剧美和悲剧美一、浅析喜剧美喜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它指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的一类戏剧。
在喜剧中,主人公一般以滑稽、幽默及对旁人无伤害的丑陋、乖僻,表现生活中或丑、或美、或悲的一面。
由于喜剧表现的对象不同,艺术家的角度不同,手法不一致,所以,喜剧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其中包括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欢乐喜剧、正喜剧、荒诞喜剧与闹剧等。
一般说来,讽刺喜剧以社会生活中的否定事物为对象。
欢乐喜剧则强调人的价值,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
正喜剧从表现生活的否定方面变为表现生活中肯定的方面,笑不再用来针砭人的恶习、缺点、卑下,而主要用来歌颂人的美德、才智、自信。
荒诞喜剧则把人生最深层的苦难与将死扭曲,送进颠倒的喜剧王国。
而闹剧一般属于粗俗喜剧之列,即通过逗乐的举动和蠢笨的戏谑引人发笑而缺少深刻的旨趣意蕴。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喜剧的特点。
在感受上的特点是笑;在内容上的特点是“可笑性”(值得笑),指内容上的虚伪、滑稽和愚蠢。
(单纯的高兴开心不是喜感);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喜剧有一个对“可笑”表示笑的旁观者。
旁观者要对“可笑”表示笑,那他必须具有某种超越性。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鄙夷说”来解释喜剧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喜剧是我们对有弱点的对象的一种鄙夷的态度所形成的。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霍布斯提出喜剧的本质是一种“突然的荣耀”,他认为,笑的情感是在见到旁人的弱点,却突然想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点时,所引起的一种“突然的荣耀”的感觉。
随后是失望说和“乖讹说”。
“失望说”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观点,他认为,可笑的事物大半是不伦不类的配合,我们根据通常的事理所做的期望或预料是如此,而结果却不是如此,甚至正好与预期的、期望的相反。
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笑。
因此,笑是期望失落的表现。
当然,这种期望的失落不至于过渡严重,才能引起笑的效果。
持“乖讹说”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斯宾塞,所谓“乖讹”,就是不合常理、不协调,这些不合常理、不协调的对象,在那些按照正常的规律作判断的人眼里,就构成了可笑的对象。
(完整word版)浅谈悲剧、喜剧的审美异同
浅谈悲剧、喜剧的审美异同摘要:作为文学样式的悲剧、喜剧不同于生活中的悲喜剧。
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理论,通过对历史上不同的悲剧与喜剧观点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悲剧与喜剧均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社会实践;都是人类创造的活动的展现,在创作上悲喜剧可熔于一炉。
参6。
关键词:文艺美学;悲剧;喜剧;本质悲剧、喜剧植根于人类社会实践,都是人类创造的活动的展现.作为审美意义的悲剧、喜剧不同于生活中的悲剧、喜剧.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和喜剧与生活中的悲喜剧,以及作为文学样式的悲喜剧是不同的。
美学上谈悲剧和喜剧是从人民的审美需要来讲的.本文就此谈谈作为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喜剧的异同.1、美学史上的悲剧、喜剧观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1]在美学史上主要有两种悲剧概念:一种是亚里士多德;一种是黑格尔的悲剧观。
有关喜剧的说法主要有二种,一是康德把剧看作是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二是伯克森运用生命机械化学说解释喜剧。
作为戏剧的悲剧、喜剧并不单纯等于悲剧、喜剧,美学上的悲剧、喜剧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形式,比如,电影、电视、小说、诗歌等.1。
1 关于悲剧观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直接效果是哀伤怜悯,但最后的效果是净化,就是使我们丢掉悲伤的情绪,造成审美的升华,审美的愉快。
他的悲剧观基本内容是:悲剧的根本因素在于情节,悲剧是有一种长度的行动。
他认为,美具有整一性,太大与太小都不易于观察,一定长度的行动就是情节.[2]在具体讲到情节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悲剧的情节是按必然律与可能律要发生的事情.他认为悲剧的主人公是比我们好一点的一种人的落难,这里的好人不是高不可攀的人,也不是坏人,这种好人是比我们好一点的人。
因为比我们好一点的人与我们相类似,必然引起我们的联想.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悲剧情节发生的必然机制,抓住了悲剧主人公的基本特征。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是古希腊悲剧思想典范,它从摹仿说入手,隐约接触到审美对象的悲剧,悲剧来于生活,是对生活悲剧的摹仿,但是它有最大的不足,这就是不能从人类的实践来探讨美的根源与本质。
悲剧美学和喜剧美学作文
悲剧美学和喜剧美学作文哎呀呀,今天来聊聊悲剧美学和喜剧美学呀,嘿嘿。
悲剧美学呢,就像是心里被揪了一下,哎呀,让人觉得好难过呀。
就像那些故事里,英雄最后没有胜利,善良的人受到了伤害,嘿呀,这时候心里就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呢。
看着看着可能就会想哭,哎呀,眼泪止不住地流呀。
可是呢,悲剧美学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呀,它会让我们更懂得珍惜,更能体会到生活中那些不容易呀。
再说说喜剧美学吧,哈哈,那可太有意思啦!看到那些搞笑的情节,就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呀,嘿呀。
喜剧就像是一颗开心果,能把我们的烦恼都赶跑呢。
喜剧里的人物总是那么有趣,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哎呀,让我们笑得肚子都疼啦。
悲剧美学和喜剧美学,一个让我们伤心,一个让我们开心,嘿嘿,都是艺术里很重要的部分呀。
哎呀,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啦,嘿呀!哈哈!。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思考讲解
对于美学中惨剧和喜剧的思虑纲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
作为审美个体的人经过不同的人生体验, 获取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 喜剧、惨剧就是反应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盛情识形态。
文学艺术中的惨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本源现实生活, 是现实生活的反应和表现。
但是 , 又不可以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 ,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重点词 :惨剧喜剧审美(一、喜剧的分类1、行为喜剧 :这一类喜剧主假如奚落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点、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
这种形式于 17 世纪由莫里哀开创 ,今后形成道德喜剧。
2、初级喜剧 :它不完整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样风趣资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赶、争执、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
演出从头至尾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风趣喜剧 :这种喜剧常常把人的某一种质量夸张到极致,如妒忌、贪心、或饶舌 , 这种高度种类化手段令人物性格显得单调而鲜亮。
4、浪漫喜剧 :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 ,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风趣于惧怕或避忌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
在中国, 属于这种风格的主假如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
它的特点是冷冷的讥讽, 皮笑肉不笑的讽刺, 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括着惨剧要素。
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 中开创的。
易卜生在19 世纪末就曾果断的表示,悲喜剧比惨剧更能振聋发聩。
(二、喜剧的实质和审美成效1、喜剧的实质是美的实质在审美形态的浸透和睁开 ,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
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 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讽刺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
详细来说 , ①历史上陈腐生活方式的消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根基 ; 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 , 表达了人的非实质 , 他们用另一个实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实质遮盖起来 ; ③喜剧是一个不停的解蔽奇珍的过程 , 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 ; 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 , 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欢乐性 , 逢迎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 ; 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 ,喜剧艺术的实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美学》专题六:悲剧与喜剧
——鲁迅
悲剧的涵义: 作为美学范畴或美的特殊表现形态的悲剧,亦可称为悲、悲剧性或悲剧美。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中那些肯定性的社会力量在矛盾斗争中遭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引发人们在同情悲愤中探索追求,在强烈的情感激荡中奋发向上的审美对象。
”
悲剧的基本特征 英雄人物或美好的事物被毁灭,充满强烈的悲壮感。 悲剧作为美学范畴,根本特点在于悲,悲的越深,哀的愈甚,愈能产生悲剧性的审美效果,不悲不能称之为悲剧。
讽刺喜剧和幽默喜剧的融合 讽刺喜剧与幽默喜剧也并非是完全不可调和的。对于同一戏剧对象,作者可能既给予辛辣的讽刺,又倾注很大的同情,以达到幽默。比如阿Q,作者既对他的无赖、流氓行径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又对他的受人欺凌,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破灭,最终被人迫害致死贯注极大的同情。
同一部喜剧,对于不同的读者群,可能意味着不同类型的作品。譬如《堂吉诃德》,青少年读者可能仅从中读出了可笑和愚蠢,从而认定其是一部讽刺喜剧,而中老年读者可能从中更多读到的是对少年时代理想的缅怀和对黄金时代飘逝的无力追赶和无奈,品位出作者的同情和含着泪的微笑。
正因为幽默喜剧中所蕴含的这种丰厚复杂的感情,它在美学意义上更为完善:使人们将判断与同情相结合,将沉醉与思考相结合。可以说,幽默的目的是审美和沉思。
刘姥姥进大观园(87版)
刘姥姥进大观园(新版)1 刘姥姥进大观园(新版)2
对刘姥姥的描写,就混合了极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她身为穷人、不得不求亲靠友、供人耍笑的同情,又有为自己为富公子时对刘姥姥式人物轻视的愧疚,还有对所有笑着的人物即将的命运深深的无奈。因此,这里的笑声,是掺了泪的笑声,因而厚重异常,铸就了真正的幽默,真正的不朽。
弗洛伊德认为,受压抑的生命本能,尤其性的冲动和欲求,是一切艺术创造的原动力,艺术根本上就是人类原欲借助逃避现实的幻想所实现的升华、宣泄和象征性满足。悲剧恰就是人类突破乱伦禁忌,释放强烈的欲望,体现无意识原罪的最佳效应形式。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P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
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
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
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
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
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席勒的戏剧美学思想——从喜剧理论和喜剧美学理论谈起
美 的快 感 ; ( 4 ) 悲剧 和喜 剧 。也许 这个 遗稿 片 断是
席勒写作《 论美书简》 的手稿 , 拿出这 四个 比较关 键的问题作 了一个简单的笔录。 就在席勒专门谈 论 悲剧 与 喜剧 的片 断 中 , 我 们 可 以窥 见 席 勒 的喜 剧 理论 的轮 廓 和总 体 面貌 。 首先 , 席勒 论 述 了悲剧 和 喜剧 的 目的 以及 达 到 目的的途径 。 他说 : “ 二者都抱定给精神提供 自 由的目的, 但是 , 喜剧借助于道德的冷漠来达到这 个 目的 , 悲剧则 通过 自律来 达到这个 目的 。” 【 1 ] 无论是 悲剧 还是 喜剧 , 作 为一种 美 的艺术形 式 , 在 席勒那里 , 都是要给人类提供精神 的自由。这个 观点 , 是贯穿于席勒人性美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核
席勒的戏剧美学思想
— —
从喜剧理论和喜 剧美 学理论谈起
张 玉 能
( 华 中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 ,湖 北 武汉 4 3 0 0 7 9 )
摘
要: 席 勒一生 没有写过 一部喜剧 作品 , 也 没有一篇 喜剧专论 论文 。 他有 限文 艺理论 史上 最为独 特的喜 剧理论 和喜剧 美学 理论 。席 勒认为 , 从 戏剧 的题材 和对 象上来 看 , 悲剧应 该高 于喜 剧 ; 然而, 从 戏剧 的表 现 自由来 看 , 喜剧 应该 高于悲剧 。喜剧 是美 的心 灵 的表现 , 喜剧 可 以使 人保持心 灵 的 自由 , 喜剧使人 趋 向更 高的 目的。喜剧 的 目的一旦达 到 , 就可 以使得 一切悲剧 成为 多余 。席勒 的喜剧理 论和 喜剧美 学理论 结束 了古典形 态 的贬抑喜 剧性 和喜剧 艺术 的喜 剧理论 , 让 喜剧性 和 喜 剧艺术得 到 了应 有的地 位 、 崇 高的 目的和伟大 的功 能。 关键词 : 席勒 ; 戏剧美学思想 ; 戏剧 ; 喜剧 ; 喜 剧理论 ; 喜剧美学理论
真正的悲剧——从美学的角度分析《雷雨》
真正的悲剧——从美学的角度分析《雷雨》《雷雨》是剧组家曹禺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一部很有影响力的悲剧作品,这部作品在文学、戏剧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研究这部作品也会对我们有着很多借鉴意义和启发。
而在这里,我则选取美学的角度来分析《雷雨》的悲剧。
在这里我所说的悲剧,是美学中美感经验的一种,它和喜剧相互对立,是审美活动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间经验状态。
而《雷雨》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悲剧感,而在这里我要探究的也是这一点。
《雷雨》中的命运悲剧《雷雨》的作者曹禺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
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 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 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运命, 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
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是理解的———捉弄, 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机遇的, 或者环境的———捉弄……”,还说:“我不能断定《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 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
……在这斗争的背后或有一个主宰来使用它的管辖。
这主宰,希伯来的先知们赞美它为‘上帝’,希腊的戏剧家称它‘命运’, 近代的人撇弃了这些迷离恍惚的观念,直截了当地叫它为‘自然的法则’。
而我始终不能给他以适当的命名, 也没有能力来形容它的真实相。
因为它太大,太复杂。
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宇宙这一方面的憧憬。
”,这句话,也就揭示出作者在创作《雷雨》时就是在创作一个“命运悲剧”。
命运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它认为人生是由神决定的或由某种冥冥之中的命运所支配的,这种命运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决定的,无法掌握也无法逃避,这种命运往往是注定了一个人的毁灭或不幸。
而“芸芸众生在欲望和命运的苦难中, 徒劳地挣扎搏斗, 最终还是在劫难逃。
”①这样造成的不幸人生,就是一种悲剧。
而在《雷雨》中,人物也是在收着命运的拨弄,侍萍在三十年后回到周公馆又和周朴园相遇是命运,而她的女儿又在周公馆做女佣是命运,四凤又重蹈母亲的覆辙爱上了周公馆的少爷是命运,四凤和周萍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却相爱甚至还有了孩子是命运,这一切巧合都显示着命运的安排。
如何理解美学中的悲剧或悲剧性
如何理解美学中的悲剧或悲剧性?悲剧则是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去揭露丑恶。
这是我们对悲剧最直接的一个了解。
但悲剧在美学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本质?悲剧是美学基本范畴之一,是与喜剧美相对的特殊表现形态。
它是指现实生活或艺术反映中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肯定性社会力量,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冲突中,遭到不应有、但又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从而引发悲痛、同情和奋发感受的一种审美形态及其特性。
悲剧从两个方面揭示矛盾冲突:一方面正面的事物在毁灭中显示其价值,在暂时失败中预示着未来的胜利;另一方面反面事物在其暂时胜利中暴露了它的虚弱和必然灭亡。
如果说真正的喜剧接近悲剧,那么真正的悲剧则同时预言着旧事物最后喜剧的到来。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美。
悲剧是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
他经常表现为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具有强大的实际力量的旧势力对新生力量暂时的压倒,表现为带有一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失败和挫折,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灾难、困苦……等等,在严重的实践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
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
它是对社会力量的实践斗争的积极肯定。
它与悲观、悲惨、消沉等完全是不同的。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悲剧理论中提出:第一,“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第二,悲剧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物。
他说:“悲剧是对于比一般人好得人的模仿”,“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第三,悲剧所引起的对人的恐惧与怜悯之情,在积极方面能起“陶冶”作用。
他说:“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在道德上震撼人心的同时给人以审美享受,提高人的思想境界。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奠定了悲剧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以后,在悲剧理论方面最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11页word文档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P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
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
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
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
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
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美学基础 4 悲剧与喜剧
悲剧与喜剧
悲剧美
一、美学史中的悲
悲,又称为悲剧、悲剧性。作为审美范畴 的悲剧,是广义的悲剧;作为戏剧的一种 样式的悲剧,是狭义的悲剧。美学有关 “悲”这一审美范畴的研究,是以艺术中 的悲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
1、古希腊的悲剧理论
在美学史上第一次对悲剧下定义的 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形成的基础 是希腊灿烂的悲剧艺术。希腊悲剧 最早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 祀活动中的合唱,即“酒神颂”。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
《俄狄浦斯王》描写了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 突。在亚里士多德以前,关于悲剧的起源希腊 人认可的是“命运说”,他们习惯用命运来解 释悲剧的根源,认为命运是超越于人之外的, 不可抗拒的力量。亚里士多德抛弃了命运说, 提出“过失说”作为悲剧的根源,不是在外在 的力量中,而是在人自身内部寻求悲剧的原因, 这比命运说前进了一步,但没有深刻揭示悲剧 的社会本质和社会根源:那就是发展中新旧势 力的矛盾、冲突的结果。
黑格尔对悲剧理论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从矛盾冲突出 发来研究悲剧。悲剧的结局虽是一种痛苦,然而也是 矛盾的调和与理想的胜利。因此,悲剧所产生的心里 效果不只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恐惧和怜悯”,而是 愉快和振奋。黑格尔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 造成的,而是两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力量的冲突,这是 一种进步。但是,在黑格尔的悲剧理论中,抹杀了是 与非、正义和非正义之间的区别,看不到悲剧冲突是 新旧两种势力的冲突,具有局限性。此外,黑格尔认 为悲剧冲突不是通过斗争,而是通过调和来解决,这 也体现黑格尔哲学的妥协性。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
亚里士多德提出他的悲剧理论的“过失说”。他指出, 悲剧的各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通过情节的安排, 悲剧可以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在情节的安排 上,悲剧不应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不应写坏人由 逆境转为顺境,也不应写极恶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 因为这些情节都不能引起怜悯与恐惧。
悲剧的美学意义
悲剧的美学意义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的一种。
悲剧的产生,是一切社会矛盾恶化导致的必然和最终结果,具有阶级性和强烈的因果关系。
在不断积聚的进程中,这种结果,这种斗争和对抗犹为突出。
悲剧和美学在其对立的角度中极其和谐且高度的统一,古典悲剧多见于阶级性,由阶级压迫为主,其间穿插着各群种之间冲突所产生的事件。
而现代悲剧则突出人性,突出现代社会各种客观的残酷和不稳定性。
这两者有本质和起因的不同,然而,两者若从美学的角度比较,他们实际存在的状态及悲剧发生后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冲击都是相同的,具有难以言喻以及无法拯救的深刻感和其他事物难以超越的精神冲击。
悲剧作为一个探察生命,探视社会的组成部分,从侧面折射出他固有的发人深省的存在意义以及产生悲剧的根源所在,精辟的揭示出两个矛盾对立面各自的崇高和下作,直观的反映出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水火不融的本质,社会角色的不平衡感,在美学上带给我们以震撼,压抑以及无法遏止的低沉和感慨。
悲剧的力量宏大,他们给我们带来对世界对事件的批判,从各个角度揭示出人性和社会的阴暗。
他唤起的冲击具有连续性,在某一个时期和阶段会持久的左右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部落和民族的情绪。
悲剧和喜剧是对立的,互相违背的,一个是让善良有益的事物遭受不幸、磨难,让他们在苦难中挣扎。
而喜剧则是让丑恶不良的事物遭受不幸、磨难,让他们挣扎。
一些人喜爱喜剧,这是无可厚非的,从心理上讲,这是一种对自己蒙蔽悲惨现实的自我安慰。
正因为这种安慰,人们会产生一种快感。
但是,一旦用来蒙蔽现实所用的手段失去作用,那么这种悲惨的现实便将展现在眼前。
曾经习惯于躲避这种不幸现实的人可能因为无法躲避而放弃生活。
而悲剧的意义,是让人们直视悲惨的现实,以使人减少对不幸的悲哀感。
这正与喜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喜剧隐瞒不幸,逃避悲哀时,悲剧却让大家直视不幸,面对悲哀。
因而,最后,悲剧让人面对不幸时,所感受到的悲哀感将减少,他们将会更有信心面对困难,认识困难,改善困难,最终征服困难。
悲剧美学和喜剧美学作文
悲剧美学和喜剧美学作文
悲剧美学。
哎,悲剧这东西,让人看了心里真不是滋味。
就像那晚上的月光,冷冷清清地照在舞台上,看得人心里发慌。
那些英雄啊,总是被命运玩弄,拼死拼活地抗争,结果还是落得个悲惨下场。
但话说回来,这种无力感反而让人觉得更真实,更打动人心。
悲剧嘛,就是要展现人性在困难面前的真实反应,那种对生命的执着,对命运的不甘,都让人忍不住想为他们打抱不平。
喜剧美学。
哈哈,喜剧这东西,就是让人笑个不停的。
每次看喜剧,都觉得心情特别舒畅,好像生活里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
那些角色啊,一个个都特逗,动作夸张,说话也搞笑,看得人忍不住笑出声。
喜剧嘛,不一定非要讲啥大道理,就是要让人开心,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就像给生活加点调料,让人在忙碌和压力中找到点乐趣和希望。
浅析悲剧与喜剧的美学观
浅析悲剧与喜剧的美学观摘要:就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然而,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悲剧说成是不幸的痛苦的事件,然而严格说来,这只是一些“悲惨的事件”,并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
文学中的悲喜剧有他们自己的羡学观。
关键词:文艺悲剧喜剧美学一、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审美(1)正如我们常说的,悲剧是一种非常严格的艺术审美形式。
它的首要任务是描述尖锐而激烈的社会冲突,并能代表党的进步和正义的暂时毁灭,从而激发人们高尚的审美意识。
(2)艺术中悲剧都涉及人与人或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悲剧的发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3)艺术中的悲剧英雄必须代表正义的力量。
策略可能有缺陷,但道德人格必须是完美的。
总之,我们可以给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内涵作如下陈述:悲剧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其中,“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民意的正义、进步的力量,或是善良、光明、美好的杰出代表,就是那种既符合真、又体现善的崇高势力;“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旧势力暂时占据优势,阻止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理想的实现与追求,并使它们遭受暂时的挫折与失败,使其合理要求得不到实现。
鲁迅先生关于悲剧也有过一句著名的论断:“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是从悲剧的最终结果上来认识悲剧的本质的,悲剧最终是以“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而结束的。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正是符合历史必然要求的东西,正是这种有价值的人生的被毁灭,客观上赋予了人生以一种非常严肃的意义,进而使人们在同情与怜悯之中萌生了对善良、正义和真理的渴望,形成了一种悲剧性的审美效果。
二、文艺中的喜剧美学喜剧属于戏剧的一种类型,他有自己特定的美学涵义:(1)他是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一切喜剧性的审美现象。
同悲剧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与艺术美学中的喜剧也是不一样的,艺术中的喜剧具有强烈的审美形态,既表现了现实中的喜剧性冲突,又表现了主体的审美态度(2)剧情发生排除偶然性,并且集中表现喜剧性本质(3)艺术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否定性与批判性,它是美对丑,善对恶的彻底胜利。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 P 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
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
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
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
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
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漫谈美学里的悲剧与喜剧
转载漫谈美学里的悲剧与喜剧原文地址:漫谈美学里的悲剧与喜剧作者:春秋文子提到"悲剧"和"喜剧"许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当作为审美形态的时候,就并不仅限于"悲剧艺术"和"喜剧艺术"了,它们还广泛地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人的存在实践中。
先来说悲剧,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惟有"一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黑格尔认为悲剧的特性根源于两种对立理想和势力各自凭借足以自我辩护的理由所展开的冲突,这种冲突以同归于尽的结局达到在"永恒正义"前的和解。
恩格斯认为悲剧性冲突的实质是"历史必然的要求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悲剧美的内涵,在于体现人的存在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的过程。
具有正面价值的存在实践,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的冲突中受侵害、被毁灭,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但又被人的存在的勇气与理想力量,被更强烈的历史感与宇宙感所克服和超越,因而由痛感转化为快感,引起情感深层的激荡、振奋,这样就获得特殊形态的审美体验。
悲剧作为审美形态在人类古代社会就已经存在,悲剧的出现是以作为戏剧的悲剧形式的兴盛为基础的。
古代希腊社会就产生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著名悲剧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几乎都渗透着"命运"观念的主题,因此古希腊的悲剧也称之为命运悲剧,也正是命运主题为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确立了基本的内涵。
在实践存在论美学看来,人存在于世界,面对自然,社会,面对无止境的未知世界,冲突、对立在所难免。
因此,基于人的有限性的"命运观"自然就产生,人把与自己对立、冲突的不可知因素,全部归于命运;而相应的,面对命运的摆弄,是盲目顺从,还是奋起抵抗,就构成了人生境遇;而对命运抗争的失败,也就形成了悲剧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摘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
作为审美个体的人通过不同的人生体验,得到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喜剧、悲剧就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然而,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
(一)、喜剧的分类
1、行为喜剧:这一类喜剧主要是讽刺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
这种形式于17世纪由莫里哀首创,此后形成道德喜剧。
2、低级喜剧:它不完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种滑稽材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逐、争吵、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
演出自始至终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幽默喜剧:这种喜剧往往把人的某一种品质夸张到极致,如嫉妒、贪婪、或饶舌,这种高度类型化手段使人物性格显得单一而鲜明。
4、浪漫喜剧: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幽默于恐惧或避讳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
在中国,属于这种风格的主要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
它的特征是冷冷的调侃,皮笑肉不笑的嘲讽,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含着悲剧因素。
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中首创的。
易卜生在19世纪末就曾坚定的表示,悲喜剧比悲剧更能发人深省。
(二)、喜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
1、喜剧的本质是美的本质在审美形态的渗透和展开,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
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
具体来说,①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体现了人的非本质,他们用另一个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质遮掩起来;③喜剧是一个不断的解蔽奇珍的过程,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愉悦性,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2、喜剧属于戏剧的一种类型,他有自己特定的美学涵义:(1)他是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一切喜剧性的审美现象。
同悲剧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与艺术美学中的喜剧也是不一样的,艺术中的喜剧具有强烈的审美形态,既表现了现实中的喜剧性冲突,又表现了主体的审美态度(2)剧情发生排除偶然性,并且集中表现喜剧性本质(3)艺术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否定性与批判性,它是美对丑,善对恶的彻底胜利。
从创作者创作心理角度来看,他是人对生命的乐感及自娱入世情怀的折射。
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说明其实喜剧它是没有悲剧那种悲怆性的体验的,而是一种自我胜利的优越感。
当旧事物被历史实践所抛弃时,人们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审视那些已经失去存在依据的旧事物。
还加之以其智慧的微笑,在审美上嘲笑它们,并通过这种喜剧意味的笑来否定、揭露丑恶的脆弱,从而达到对美的肯定。
所以喜剧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是人对自己力量和尊严的充分自信。
(三)、悲剧的分类
1、命运悲剧:这一类的悲剧表现了英雄人物与至高无上的神的旨意或者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悲壮而有徒劳的抗争。
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宇宙、对自然知之甚少,坚信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于是,悲剧的主人公大都是神或英雄,他们崇尚事迹和精神能够净化人
们的心灵。
戏剧创作也同样与命运的不可改变性有着必然的联系。
悲剧《俄狄浦斯王》就是一部典型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代表作,所谓命运“代表着一种人对其无能为力反而被其支配的巨大的客观势力‟。
”这里的客观势力是指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神灵崇拜或族权、君权崇拜至高无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人们无法克服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实。
2、性格悲剧:这类悲剧的起因是由于人物的内在缺陷和性格弱点,但是人在厄运中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
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在戏剧领域的表达。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悲剧作品,这一时期神学的地位不断下降,对人的价值的认知不断提升,尊重人,尊重生命,追求价值等观念深入人心,肯定“人”,“叫人觉醒、发扬主体性的戏剧”主题表达在戏剧《哈姆雷特》的台词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哈姆雷特》的最大成功在于它对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性格描写。
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思想深邃而行动软弱的人,让具有如此典型性格弱点的人作为复仇任务的承担者,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戏剧冲突的曲折性,由于哈姆雷特的性格原因使得剧情异常复杂、激烈、难于琢磨和出乎观众的预料。
3、社会悲剧:主要反映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矛盾计划,人与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体制、伦理规范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而导致的悲剧,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精神。
(四)、悲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
1、悲剧的本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渴望一个合理的结局一个理想化的要求的时候,但是却并没有实现,而整个矛盾冲突使作品表现出一种崇高的集中的形态美。
崇高和悲剧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处于矛盾激化状态,在这一斗争中,审美客体暂时压倒审美主体,使得主体的内在本质无法得以施展和表现,但斗争必将显示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从历史的维度看悲剧表现的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进步事例与阻碍历史前进方向的反动势力的矛盾。
二、从道德伦理看悲剧表现的是善与恶的斗争,通过善的被否定摧残来显示它的美学意义。
三、从性格上表现平凡人物的悲情经历。
2、(1)我们常说的悲剧,他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艺术审美形态,其首要任务是描写尖锐激烈的社会冲突,并且能代表进步正义的一方的暂时毁灭,以激发人们崇高的审美感。
(2)艺术中悲剧都涉及人与人或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悲剧的发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3)艺术中的悲剧主人公必然代表正义的力量,策略上可能有缺陷,但伦理人格上必须是完善的。
悲剧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其中,“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民意的正义、进步的力量,或是善良、光明、美好的杰出代表,就是那种既符合真、又体现善的崇高势力;“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旧势力暂时占据优势,阻止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理想的实现与追求,并使它们遭受暂时的挫折与失败,使其合理要求得不到实现。
鲁迅先生关于悲剧也有过一句著名的论断:“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是从悲剧的最终结果上来认识悲剧的本质的,悲剧最终是以“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而结束的。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正是符合历史必然要求的东西,正是这种有价值的人生的被毁灭,客观上赋予了人生以一种非常严肃的意义,进而使人们在同情与怜悯之中萌生了对善良、正义和真理的渴望,形成了一种悲剧性的审美效果。
(五)、总结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进步。
悲剧与喜剧在内涵和形式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随着人们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悲剧和喜剧的效果将有新的独特的理解。
如对于悲剧主人公的失败或灭亡的命运,也不止停留在一般的怜悯同情上,而是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即在内心里产生这样的欲念:为了人类的理想,为了我们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斗争。
这样悲剧在更高的意义上就成为催人向上的力量。
再就喜剧来看。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艺术的喜剧表现往往也以正面人物为主人公,但此时并不是以讽刺和否定为主,而是亲切地微笑着表现正
面事物的风味,肯定和赞扬美的事物,有时候也通过善意的笑声使人们意识到自己也有类似的缺点和错误,在笑声中人们悄悄地和自己的过去告别,并从中获得否定自己的错误走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勇气。
在和平社会环境里,喜剧将成为人们越来越喜爱的审美形式,人们向往轻松愉快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
提高喜剧的审美格调和品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要注意表现人民内部生活的喜剧,要用幽默来衬托正面人物的优秀品质,用喜剧活跃人民的精神生活在创造先进精神文明过程中要时刻体现积极、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