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软实力的量化比较研究共30页文档
中美日三国软实力到底有多大差距?
中美日三国软实力到底有多大差距?那小兵:最近中国某个门户网站搞了一个问卷调查,问中国与美国谁的软实力更强大,结果中国网民中92%说美国的比中国强大,您如何看待这个结果?安德鲁:这的确令我惊讶,为何那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软实力强大?为何美国人自己没有觉得自己那么强大?这恐怕是对于什么是软实力有不同的认知。
我认为中国人对于实力的定位从头到尾都与美国人不同,这可以从类似关于“什么是强国”的调查中看出。
从一开始中国人就把船坚炮利当成是强大,把经济收入当成是国力,把人均文凭水平当成是文明水平,这与中国人唯物主义价值观有强烈关联。
回顾数千年基本没有脱离过这个套路,打打杀杀政权轮回也无非都是争夺这类权力,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层次。
同时,中国人对于西方的理解也都仅仅从表面力量入手,最终得出的结论也都是达尔文主义的“优胜劣汰”,却对于什么是“优胜劣汰”背后的规律一知半解。
中国人具有典型的粗放思维特点,一旦触及到与自己原有观念不一致的内容便不再深究,避免心理上承受自我贬低。
相反,西方人对世界的认识来自对前人的不断否定与批判,这种反思方式不断颠覆旧有的成见,形成永不满足的智慧饥渴心态,相比中国人,西方人更愿意在内心批评自己,中国人表面谦虚之下掩盖着太多面子成分。
就这个问题而言,美国人并不觉得自己很强大,相反,他们觉得有太多要改造的的事情。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中国人的面子都包括什么,两千年前儒家成了中国人的面子,两千年后马列主义成了中国人的面子,一旦某种思想成为宗教性东西必然无法自我批判,只能不断费尽口舌自我维护,日益僵化,直到给生活带来灾难。
西方人把形而上和形而下非常清晰的区分开来,形而上的东西是宗教信念和审美体验,形而下的是科学与法治,两者互不干扰,互为动力,这就是思维方式早就的软实力。
那小兵:的确我们发现中国人在批判美国和西方时喜欢引用“某国轰炸他国,某国曾屠杀什么人”等等历史事件,但西方人不但不否定,而且自己批判自己比中国人骂的更彻底深入,这让中国人很纳闷。
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精)
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内容提要」作者从认知和经验两个视角比较了中美软实力。
在认知视角下,从软实力具有的多重二元属性出发,包括绝对性与相对性、独立性与相关性、政府性与非政府性、国际性与国内性、因果性与构成性,比较中美两国在这些属性中的不同认知取向。
在经验视角下,采用民意调查数据,对目前中美软实力的现状进行了比较。
通过对上述两个视角的比较,就中国软实力建设提出了若干思考,包括在认知上由更多强调软实力的一元属性向二元属性平衡的转变,并保持在不同软实力领域建设上的平衡等。
「关键词」软实力;硬实力;认知;经验;比较「作者简介」方长平,196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现为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北京邮编:100872)自美国学者约瑟夫。
奈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 )"学说以来,有关软实力的讨论和研究风靡全球。
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思想可以追溯到摩根索、瑙尔和克莱因等学者的著作,而奈则是最早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软实力概念,包括它的内涵、来源、功能及其与硬实力的关系。
「1」根据奈的阐释,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强制和利诱手段获取你所要东西的能力",它的来源一般存在于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合法及道德威信时)。
应该说,奈的软实力概念既为各国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重要政策工具,也为国际学界讨论软实力问题特别是国别软实力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分析工具。
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和平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以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代表的中国硬实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而且中国的软实力也越来越引起国际学界的兴趣。
西方关于中国的软实力研究最近几年明显升温。
「2」但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差异,西方学者难以客观地看待中国的软实力发展现状;即使承认中国软实力上升,但着眼点还是为提醒西方政府如何应对中国软实力上升可能带来的问题以及西方政府的应对之策。
软实力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研究
软实力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研究随着世界日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多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
本文将从软实力的概念、特点,以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和探讨。
一、软实力的概念和特点软实力最初由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 ·尼伯特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指的是一种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有利于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获得支持和影响力的力量资源。
在尼伯特看来,硬实力指的是“硬坚挺、尖锐的实力资源”,如军事力量、经济实力等。
而软实力则是一种非常规的,通过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影响他国,塑造自己形象、增强吸引力的资源。
软实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非常规性:软实力是指利用柔和的手段来影响他国,这种手段是非常规的,比如文化交流、宗教交流、体育、艺术等。
2、无后效性:相比硬实力,软实力的效果更持久,不容易被对手颠覆,因此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国家关系的调整往往具有更长远的影响。
3、兼容性:软实力不仅仅是国家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还与自身的文化、制度、价值观息息相关,更具有人性化、文化性和普遍性。
4、互补性:软实力和硬实力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一个国家即使在硬实力方面强大,如果缺乏软实力的支持,往往难以获得其他国家的信任和支持。
二、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的形势已经从单纯的大国博弈向着多维化的方向发展,软实力作为一种全新的影响工具,对国际社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
1、促进国际合作:软实力的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国家形象,改变国民心态,增强彼此的信任,从而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塑造国家影响力:软实力的影响可以加强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形象,在国际舞台上更有话语权,从而实现国家的战略利益。
3、推动文化交流:软实力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方式,可以帮助国家感化对手、争取同情,为国家间的和解、友好、交流与合作搭建中枢,从而减少冲突和战争。
中美学者关于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理解的对比分析
正如前文提到,国内关于 “软实力” 的研究 成果颇丰,这里就不一一叙述①。就中国在东南亚 “软实力” 这一具体问题来说,笔者从数据库的检 索中检索到的文章有: 卢继鹏的 《软实力与中国 对东南亚外交》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 年 第 4 期) 、陈显泗的 《论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 ( 《东南亚研究》2006 年第 6 期) 、张锡镇的 《中 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和中美关系》 ( 《南洋问题研 究》2009 年第 4 期) 。而海外学者关于中国 “软实 力” 的研究也相当丰富②,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两份美国国会关于中国东南亚 “软实力” 的研究 报告: 《中国在东南亚的 “软实力”》、 《中国外交 政策与其在南及洲和非洲的 “软实力”》 (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Soft Power’in South America,Asia,and Africa) 。近年来,关于中美两国在东南亚 的软实力比较研究也有一些新的文章,如谭笑的 《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 “软实力” 比较》,该文章 对中美两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进行了比较,以及陈 瑶的 《美国对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认知———以 国会研究处报告和民意调查为中心的分析》 ( 《厦 门大学学报》 ( 哲社版) 2009 年第 4 期) 。
中国在东南亚 “软实力” 的理解。
[中图分类号] D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6099 ( 2011) 05 - 0064 - 05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Scholars' Percep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 in Southeast Asia
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军事软实力
织强 誊懿 瓣嚣 瓣 # § l 潞§ 嚣 瓣 瓣 辑秘 黪 螽
从 文 化 视 角 看 中 美 军 事 软 实 力
高嵩 李 大 成 南京 20 0 ) 10 3 ( 京 政 治 学 院 江 苏 南
中图分类号 : O(0 209 0 7 — 1 1 0 - 2 X 2 1 ) — 0 3 0 实 际的民族 , 不大善于思考 。他们凡 事考 虑眼前 的利益 . 而不大 追求长远的利益。他们所重视的 , 是够得到 、 摸得着 、 切实存在并 能用金钱估价的东西 ” 谋求 眼前利益 的最大化开始成为美 国的 传统思维方式 .美 国的军 事软 实力 也深深受 到了杨基 文化的影 响 。应该看到 , 美国之所 以在军事硬实力举世无双 的情况下依然 大力发展军事软实力 .一方 面是为 了更大限度地提升 其整体军 事实力 .另一方面是 因于其不断运用军 事硬实力来达到 目的而 损害了其 国际形象 .而希望通 过大力发展军事软实力来修 复国 际社 会对其军事实力的认知 .这也正是 扬基文化所倡导 的实用 主义哲学观 的具体体现 二、 文化包容与文化渗透 : 中美军事软实力不同的传播方式 军事软实力价值 的体 现在与对 内的凝 聚功能和对外的传播 功能。 在军事软实力对外传播 的过程 中 . 中美军事 软实力有着截 然不 同的传播方式。中国的军事软实力在对外传播过程中 . 更加 注重 文化包容 和文化交流 , 以达 到求 同存 异 、 作共存 的 目的 ; 合 美 国军事软实力在对外传播 过程中 .更加注重文 化渗透和文化 控制 。 以达 到影 响和威慑他国的 目的 中国作 为军事文 化思想发 源较早 而又著述 颇丰 的国度 . 在 军事文化 中~贯体现着文化包 容的特性 .流传至今 的历代 兵书 战策 . 也都蕴藏着丰富的军事软实力 内涵 。建构于中国传统文化 和军事文化基础之上 的军事软 实力 . 在对外 传播的过程 中. 并非 强制地将 自己的软性力量凌驾 于他 国之上 .也从未通过强制性
中美软实力对比剖析!
日期:2015年 4月 20 日目录一、软实力的内涵与要素 (3)(一)软实力的理论视角 (4)(二)软实力的内涵 (4)(三)软实力的要素 (4)二、中美软实力的对比 (5)(一)中美软实力比较:认知的视角 (5)1. 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的独立性与相关性 (6)2. 软实力战略实施主体的政府主体性与非政府主体性 (6)3. 软实力战略实施层次的国内性与国际性 (7)(二)中美软实力比较:经验的视角 (7)1. 美国软实力:从巅峰到相对衰落 (7)2. 中国的软实力:稳步上升 (8)三、中美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9)(一)美国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10)(二)中国在软实力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10)结语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5)中美软实力对比摘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软实力”就成为了中外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
随着软实力理论的逐渐发展和成熟,软实力研究从理论分析向实证应用方面延伸与拓展,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两国不仅关注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同时也注重本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共同推进与协调发展,从而有利于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与战略目的。
本文分别从认知和经验的视角出发,对美国的软实力与中国的软实力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从而对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和软实力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中国;美国;软实力;比较;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使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成为理解国际关系变化和外交政策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仅是国际关系历史现实的产物,更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化发展态势的集中体现。
[1]根据奈的阐释,软实力概念既为各国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重要政策工具,也为国际学界讨论软实力问题特别是国别软实力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分析工具。
中美软实力比较
• 文化 • 美国文化:1776年建国,由早期的移民把 欧洲文化带来的。 • 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 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 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强调通过个人 奋斗、个人自我设计,追求个人价值的最 终实现。
• • • •
美国文化五大象征: 1、自由女神像 又称“自由照耀世界” 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持 《美国独立宣言》,脚 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 和锁链。她象征着自由、 挣脱暴政的约束。
• 今年早些时候,在澳大利亚架设全国宽带 网络的方案中,政府不允许华为参与。华 为在印度进行商业扩张,也吃了闭门羹。 现在受到美国政府的阻挠。10月9日,加拿 大一位政府高官暗示出于国家安全考虑, 政府的通信系统可能不会使用华为设备。 而欧盟也在准备发起调查。
• 快速发展:2012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027亿 元,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一的电 信设备制造商。进入美国市场会冲击思科 和阿尔卡特朗讯。 • 华为不透明的所有制结构和讳莫如深的文 化损害了它的声誉。它需要进行大幅度的 开放,来减轻西方的恐慌之情。
• • • • • • •
“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 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 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 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 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 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 制定和控制能力。 • 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
2、芭比娃娃
• 3、山姆大叔 • 美国人的别称,代 表美国文化中诚实 可靠、吃苦耐劳的 精神。
• 4、《美国哥特式》 • 美国人格兰特 伍德 1930年的绘画作品 • 描绘了美国开发初期 普通农民的形象。
• 5、野牛镍币 • 是对美国西部开发的 牺牲品野牛和印第安 人的纪念。 • 象征在开发美国的过 程中美国人民勤劳耕 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中美软实力运用的比较
《美国研究》2011年第3期中美软实力运用的比较王希 首先,请允许我对美国研究所成立30周年表示祝贺。
在中国的美国研究中,美国所是一面旗帜,代表了中国的美国研究的力量与方向。
30年来,美国所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美国研究》在提高国内美国研究的学术质量方面更是功不可没。
感谢黄平所长的邀请。
我因接到通知的时间较晚,来不及准备专门的发言稿,只能从近期思考和研究的题目中选一个来讲。
美国研究所认为软实力的题目比较合适。
既然这样,我就利用这个机会谈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①一 “软实力”及其研究众所周知,“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最先是由美国政治学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S.Nye Jr.)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
它的最初涵义是指美国拥有的影响国际政治和经济事务的其他能力,如美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司法管辖力、美国大众文化对世界各国民众的影响力等,这是一种相对于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的“第三维”实力。
奈后来把“软实力”进一步描述为一种“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奈说,如果一个国家“代表着其他国家所期望信奉的价值观念”,它的“领导(世界)潮流①我对“软实力”问题的关注起源于1999年对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媒体表现的观察,后来逐步将美国的公民建设、美国国家价值观的构建、中国“软实力”的内容与形式等纳入思考范围。
与本文相关的一些想法曾发表在下列文章中:王希:《民主的非民主化》,《读书》1999年10月号,第9~14页;《有关中国国际形象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1期,第5~8页;《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利益”问题》,《美国研究》第17卷第2期(2003年夏),第9~30页;《美国的自由与限制:“一切皆有可能”已成过去》,《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7月21日,第33页;《海外学者与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对外传播》2010年第10期,第5~8页;《软实力的硬内容:国家制度和核心价值观》,载李希光主编:《软实力与中国梦》,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版,第43~51页。
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评估
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评估来源:时间:2011-3-17 点击:32谭笑刘炳香(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北京100091)摘要:冷战后,软实力的重要性开始上升。
对中美两国而言,国力的竞争将更多的集中在“软实力”领域。
本文在对“软实力”内涵进行分析与梳理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状况进行了衡量与评估,同时就该评估对推进中国-东盟关系有何启示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软实力;中国;美国;评估中图分类号:D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392(2010)03—0029—08“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变化,即国家权力的可转换性、强制性和有形性不断下降,软权力的重要性开始上升”。
[1](P156~165)这对中美两国而言,意味着国力的竞争将更多的集中在“软实力”领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之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已上升为国家意志。
而东南亚地区作为中美两国重要的地缘战略区,是二者进行权力博弈的重要舞台,其在冷战后两国国力护持与延展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鉴于此,本文从“软权力”理论的在内涵方面的最新发展出发,对中美两国在东南亚地区的“软实力”状况进行总体性的分析与评估。
一、“软实力”的内涵权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马克斯·韦伯认为权力是“在交往中一个行为者即使在遇到抵抗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管这种可能性以什么为基础”。
[2]在权力系统中提炼出的“Soft Power”又译为“软权力”或者“软实力”、“软力量”。
第一个提出并比较系统地讨论软力量(但没有使用这个概念)的是意大利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安东尼·葛兰西。
在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意大利的政治进行考察后,葛兰西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最有效的统治工具并非是诸如武装部队和警察的硬力量,而是其占霸权地位或上升至霸权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3](P7)。
中美软实力的量化比较研究PPT课件
2024/10/16
-
13
中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 1、龙 • 龙是中华民族奋发精
神的象征,中国人也 称为“龙的传人”。
2024/10/16
-
14
• 2、孔子
•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 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024/10/16
-
15
• 3、长城
• 显示了2000多年前 中国人民的高度智 慧、不怕苦的精神、 高超的军事科学水 平和高度的科学文 化。
2024/10/16
-
16
• 4、秦兵马俑 世界最大的地下军 事博物馆。
2024/10/16
-
17
• 5、故宫 故宫建于 1406 -1420 。
2024/10/16
-
18
中国文化象征
• 汉语、故宫、长城、苏州园林、秦始皇、 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莫 高窟、唐帝国、丝绸、瓷器、京剧、少林 寺、太极拳、大熊猫、《西游记》、天坛、 毛泽东、针灸、中国烹饪、对联。
2024/10/16
-
26
• 从文化吸引力角度讲,中国以儒家文化为 代表,美国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
• 2007年世界上有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家为5个 (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和朝鲜);
• 有基督教文化传统的国家为84个;
• 以国家为单位,儒家文化的国际普及率约 相当于基督教文化的6%。
2024/10/16
-
2
2024/10/16
-
3
• 中国的软实力主要得益于: • 跨国公司的发展 • 不断发展的旅游业 • 大学的迅速扩张与排名的提升
2024/10/16
-
4
•
管理学热点问题研究论文:软实力
管理学热点问题研究论文:软实力第一篇:管理学热点问题研究论文:软实力博弈与对决,在近现代,经过了几百年的刀枪剑戈的硬碰硬,上下高低的较量一番后,格局早已出现并稳定,现代似乎难有大变。
然而博弈从未停止,厌倦了真刀真枪的血雨腥风,当下流行的却成了江底的漩涡,风平浪静却杀机四伏,未见血人已亡,惨烈不输以往。
大背景大环境,谁也逃不出谁也躲不了。
国家、民族、企业、个人。
软实力较量,已在我们的方方面面。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美国大片、法国时装、日本动漫、韩国连续剧等等这些我们所熟知的事物再令我们拍手叫好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软实力的作用,经济的硬指标是体现文化软力量的重要标志。
现在,中国电影在票房上节节攀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在逐渐提升着。
但是在与西方国家甚至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却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韩剧《大长今》婆婆妈妈、缠缠绵绵之中,中国人认识了韩人性格和韩国文化,与此同时,韩国手机和汽车更热销了;日本政府也早已提出,21世纪是“软实力”较量的时代,单凭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拼斗,已难赢得各国尊重。
日本饮食业更提出“软实力”战略,希望以“生鱼片”和“寿司”为先导,开辟外交新局。
而美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和军事霸权,也掌握着最大的媒介和文化霸权。
西方的媒体“软实力”远超其经济“硬实力”。
《人民日报》中的一篇文章《打开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之门》中写到“全球文化态势与格局“西强东弱”,其主要原因是西方经济实力和传播手段拥有绝对优势,导致信息和文化单向流动。
我国虽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但因文化传播能力相对薄弱,影响了民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可见度和竞争力,从而无法将其转化为强大的国家软实力”。
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大批极具中国特色的文艺表演如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中华武术、杂技艺术等,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在外国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文化软实力对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一些其他方面的的文化软实力对我国同样有着不小的影响,如中国人的信誉,数百年没有侵略过别国和欺负过弱小。
中美文化之争提高文化软实力天津工业大学电气110
PPT文档演模板
中美文化之争提高文化软实力天津工 业大学电气110
PPT文档演模板
中美文化之争提高文化软实力天津工 业大学电气110
节日文化
PPT文档演模板
中美文化之争提高文化软实力天津工 业大学电气110
中美影视文化之争
• 电影王国
好莱坞(Hollywood), 本意上是一个地名的概 念,港译“荷里活”, 是全球最著名的影视娱 乐和旅游热门地点,位 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市 区西北郊。
PPT文档演模板
中美文化之争提高文化软实力天津工 业大学电气110
中华文化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
是世 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 时间最长的文明。
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 ,若从黄帝时代算起, 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 出,中华民族有“三十 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 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 国家史”。举世公认, 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 明古国之一。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中美文化之争提高文化软实力天津工 业大学电气110
PPT文档演模板
好 莱 坞 四 大 天 王
中美文化之争提高文化软实力天津工 业大学电气110
PPT文档演模板
中美文化之争提高文化软实力天津工 业大学电气110
PPT文档演模板
中美文化之争提高文化软实力天津工 业大学电气110
PPT文档演模板
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 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经
验 •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 自由包容的态度
自由包容的态度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审查 委员会指出《无人区》 几大漏洞,作为国家公 民安全的维护者——警察 ,在《无人区》里愚蠢 而又无能。
这是违背生活真实与艺 术真实的
中美软实力比较_阎学通
1978 199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20 年 , 但其软实 力并无明显提高 。 进入 21 世纪后 , 日本在上述三个 方面都不亚于中国 , 但其软实力却不如中国 , 世界上 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量远远超过学日语的 。 冷战期 间 , 苏联在政治开放 、 企业国际化和保持民族文化方
① 王京滨 :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 — — 对大阪产业大学大学生 问卷调查结果的考 证 ” , 《世 界经 济与 政治 》 , 2007 年第 7 期 , 第 30 页。 ② 门洪华 : “中国软实 力评 估报 告 ( 上) ” , 《国 际 观察 》 , 2007 年第 2期 , 第 21页 。 ③ 郑永年 、张弛 : “ 国际政治中的 软力量以 及对我国 软力量的 观察 ”, 《世界经济与政治 》 , 2007年第 7 期 , 第 8 -11页 。 ④ 方长平 : “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我 国的启示 ” , 《世界经济 与政治 》, 2007年第 7 期 , 第 22 -25 页 。 ⑤ 门洪华 : “中国软实 力评 估报 告 ( 下) ” , 《国 际 观察 》 , 2007 年第 3期 , 第 38页 。 不过 , 在 “ 国际制 度 ”要 素中 , 门 洪华倒 是给出 一个效果衡量结果 。 他说中国在 I M F 中 的投票权排第八 位 , 在世界 银行中的投票权 排第 五位 。 这 就使 我们可 以衡 量中 国 在 “ 国 际制 度 ”要素上的软实力 。 ⑥ 我们并不否认有些建议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⑦ 王京滨 :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 — — 对大阪产业大学大学生 问卷调查结果的考 证 ” , 《世 界经 济与 政治 》 , 2007 年第 7 期 , 第 35 页。
美国对中国软实力的评估及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启示_唐彦林
— 15 —
本期聚焦 而传统文化价值观 、准则和格言 , 特别是那些与儒 家思想相关的都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可以提升的更 ⑥ 具根本和普遍意义的文化贡献 。 约瑟夫·奈曾形 象地描述了近年来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 “ 中国的传 统文化一直深具魅力 , 而今它也正在进军全球通 俗文化的领域 。 华语影片《卧虎藏龙》 在非英语电 影中票房价值最高 , 篮球明星姚明具有同迈克尔· 乔丹旗鼓相当的潜力 , 中国举办 2008 年奥运会 , 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过去 10 年间由 3 . 6 万增长 到 11 万 , 2008 年中国接纳了 1700 万外国游客 , 在 世界各国建立的孔子学院超过 170 所 。 当美国之 音将中文广播的时间从每天 19 小时削减到 14 小 时的时候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却将其播出时间增 ⑦ 加到每天 24 小时 。 ” 在看到中 国软实力建设取 得长足进 展的同 时 , 美国学者也普遍认为 , 制约中国发展软实力的 因素仍然较多 , “ 中国的全球软实力将仍然是有限 的 , 既出于中国的政策偏好 , 也与其他国家以自我 利益为中心有关 。 中国将继续优先解决自身明显 的国内经济不平等 、基础设施问题 、 政治转型压力 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 而不会过于关注在全球的 ⑧ 表现” 。 因此 , 中国大多数的软实力建设和影响 还是和安全相关的 。 某种意义上还是被动反应型 的 , 缺乏更多的积极建构的意图 。 华盛顿战略与 国际研究中心在《中国软实力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 两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竞争》 的报告中 , 对中 国的软实力状况进行了评估 。 报告认为 , 中国国 内正在进行有关软实 力的来源和使 用原因的争 论 。 目前中国缺乏协调的国家软实力战略 , 中国 自身的软实力是防御性的和被动反应的 , 是为了 ⑨ 减轻别的国家的中国威胁论意识 。 有的美国学 者认为 , 美国学术界对中国软实力的研究还很欠 缺 。“ 有关中国崛起的分析和讨论几乎完全集中在 实力不断增长的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 。 然而软实 力的来源 — — —包括文化 、 政治意识形态和外交 — — — 作为强国地位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在被逐步 地认识到 。 在有关中国的讨论中 , 软实力这一主题 要么是缺少 , 要么被误用 , 这是很奇怪的 。 虽然中 国运用软实力在许多方面还是受约束的 , 但它的软 ⑩ 实力来源是相当可观并且需要精细研究的 。 ” 2. 中国推动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措施及 目的 2008 年 , 美国的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和韩 国的东亚研究院合作对美国 、中国 、 日本及韩国等 国家进行了国家软实力的比较调查 。 其中 , 中国 1 软实力各组成部分在受访国家中的排序如下 :
中美软实力比较
国内动员力是指一国使用非强制性手段所能动 员起来的国内政治支持 。当一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 策立场得不到本国民众的广泛支持时 ,其政策主张 就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因此一国政府能否动 员起国内的政治支持 ,直接关系到其软实力在国际 事务中的影响力 。政府的动员能力可分为对社会上 层的动员力和对社会下层的动员力两个方面 。
中国既有软实力研究的成果及不足
中国学者已经从多种角度对软实力进行了研 究 。据总结 , 2007年以前中国学者对软实力的研究 可归为四类 :“soft power”的汉译问题 、软实力的由 来与发展 、软实力的基本内涵和软实力理论的缺陷 。 其中关于软实力基本内涵的讨论最多 ,学者们在软 实力的定义 、来源 、分类 、特性 、作用及其与硬实力的 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① 2007年软实力问题依 然是研究热点 ,诸多国际关系专业杂志和报刊都登
② 门洪华 :“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 (上 ) ”,《国际观察 》, 2007 年第 2期 ,第 21页 。
③ 郑永年 、张弛 :“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以及对我国软力量的 观察 ”,《世界经济与政治 》, 2007年第 7期 ,第 8 - 11页 。
④ 方长平 :“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经济 与政治 》, 2007年第 7期 ,第 22 - 25页 。
此外 ,缺少定量分析的基础还导致提高软实力 的政策建议缺乏有效性 。有学者提出 ,保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一种 手段 。① 制度的吸引力的确是软实力的一个指标 , 但在目前国际形势下 ,社会主义仍处于低潮 ,中国的 社会主义制度能对世界上多少国家产生吸引力是该 项政策确立的前提 。我们并不否认中国制度的吸引 力 ,但问题是 ,在国际环境和中国制度两者不变的情 况下 ,中国制度国际吸引力上升的根据是什么 ? 一 些学者建议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使之成为国际主 流文化 ,从而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这种想法很好 ,但 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是社会发展长期自然积累的结 果 ,国家政策对提高文化国际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 微。
中美软实力量化比较研究32页PPT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免费下载】论我国与美国文化软实力差距
蓝皮书认为,我国尚未出现能在国际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或媒体集团,“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
例如,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的设备、技术以及手段、方式,与国际一流媒体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中国目前还存在着对外宣传面太宽,目标不清晰,公共外交与外宣人员缺乏,外事、外宣、内宣诸部门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未能很好地利用民间资源,导致在许多事件上中国在西方的国际形象比较负面,甚至有“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出现。
文化软实力·提升 传统文化玩“现代” 产业集群“抱团” 如何提高我国文化的软实力?专家给出了具体答案——发展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培育中国文化的魅力。
当下世人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感知,仍然主要停留在中华民族悠久恢宏的传统文化上,在很多场合,我们习惯于向世人展示的,也多为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
要以文化产业集群化带动文化“软实力”提升,因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其自身独特的性质,文化产业集群能加大知识外溢的力度和深度,产生异常明显的外部经济效应。
此外,还要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贡献度,发展良好的国际关系,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努力掌握国际话语权。
提升文化软实力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提升文化软实力,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文化,能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和谐的环境。
而且文化本身也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经济价值。
第三,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升国际地位。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也只有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增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我们的了解和认同,赢得他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