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外用方剂

合集下载

骨伤科外用敷药

骨伤科外用敷药

骨伤科外用敷药正骨七吊散[组成]白芥子300克,五加皮350克,生大黄300克,自然铜30 0克,香白芷300克,楠香木300克,山栀子300克,姜黄末200克,煅乳香150克,没药150克。

[用法]诸药依法共研为细末,烘干备用。

按伤患处范围大小,酌情用药。

使用时以冷茶叶水加金霉素眼膏半支,共搅拦成浓糊状,涂抹伤患处,后用不易吸水之纸或塑料薄膜包盖,再用绷带包扎。

若治疗陈旧性挫伤则加入少量白酒搅拌。

一天换药一次。

[特点体会]本方系外用药,专治软组织挫伤及伤筋,骨折早期。

全方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时切勿专用酒搅拌,否则易致皮肤过敏瘙痒。

应用本方治疗停药后,局部皮肤会遗留浅黄及浅紫黑相兼之色,此系栀子与自然铜之色所致,几天后自然逐渐消失。

皮肤破损或开放性骨折须待创口愈合后方可使用。

本方一般无副作用,若偶有皮肤过敏,可用肤轻松软膏擦抹患处,则可痊愈1、消瘀止痛膏【药方组成】生木瓜、生栀子、地鳖虫、乳香、没药各30克,生大黄15克,蒲公英60克。

【功效】消瘀退肿,凉血止痛。

【主治病证】损伤初期肿痛剧烈者。

【用法】共为细末,用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2、定痛膏【药方组成】芙蓉叶4份,紫荆皮1份,独活l份,生南星l份,白芷1份。

【功效】祛风,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共研细末,用姜汁、水、酒调煮热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软膏外敷。

【说明】处方源于《疡医准绳》。

3、兰色敷药【药方组成】黄荆子(去皮,炒黑)8份,紫荆皮(炒黑)8份,全当归2份,木瓜、丹参、羌活、赤芍、白芷、片姜黄、独活、天花粉、怀牛膝、威灵仙、木防己、防风、马钱子各2份,甘草半份,秦艽、川芎、连翘各l份。

【功效】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病证】寒湿痹痛。

【用法】共研细末,用蜜糖或饴糖调拌如厚糊状,敷于患处。

【说明】处方源于《中医伤科学》。

5、紫荆皮散【药方组成】紫荆皮、天南星、半夏、黄柏、草乌、川乌、当归、川芎、乌药、补骨脂、白芷、刘寄奴、牛膝、桑白皮各20克。

骨伤科外用敷药

骨伤科外用敷药

骨伤科外用敷药正骨七吊散[组成]白芥子300克,五加皮350克,生大黄300克,自然铜30 0克,香白芷300克,楠香木300克,山栀子300克,姜黄末200克,煅乳香150克,没药150克。

[用法]诸药依法共研为细末,烘干备用。

按伤患处范围大小,酌情用药。

使用时以冷茶叶水加金霉素眼膏半支,共搅拦成浓糊状,涂抹伤患处,后用不易吸水之纸或塑料薄膜包盖,再用绷带包扎。

若治疗陈旧性挫伤则加入少量白酒搅拌。

一天换药一次。

[特点体会]本方系外用药,专治软组织挫伤及伤筋,骨折早期。

全方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时切勿专用酒搅拌,否则易致皮肤过敏瘙痒。

应用本方治疗停药后,局部皮肤会遗留浅黄及浅紫黑相兼之色,此系栀子与自然铜之色所致,几天后自然逐渐消失。

皮肤破损或开放性骨折须待创口愈合后方可使用。

本方一般无副作用,若偶有皮肤过敏,可用肤轻松软膏擦抹患处,则可痊愈1、消瘀止痛膏【药方组成】生木瓜、生栀子、地鳖虫、乳香、没药各30克,生大黄15克,蒲公英60克。

【功效】消瘀退肿,凉血止痛。

【主治病证】损伤初期肿痛剧烈者。

【用法】共为细末,用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2、定痛膏【药方组成】芙蓉叶4份,紫荆皮1份,独活l份,生南星l份,白芷1份。

【功效】祛风,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共研细末,用姜汁、水、酒调煮热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软膏外敷。

【说明】处方源于《疡医准绳》。

3、兰色敷药【药方组成】黄荆子(去皮,炒黑)8份,紫荆皮(炒黑)8份,全当归2份,木瓜、丹参、羌活、赤芍、白芷、片姜黄、独活、天花粉、怀牛膝、威灵仙、木防己、防风、马钱子各2份,甘草半份,秦艽、川芎、连翘各l份。

【功效】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病证】寒湿痹痛。

【用法】共研细末,用蜜糖或饴糖调拌如厚糊状,敷于患处。

【说明】处方源于《中医伤科学》。

5、紫荆皮散【药方组成】紫荆皮、天南星、半夏、黄柏、草乌、川乌、当归、川芎、乌药、补骨脂、白芷、刘寄奴、牛膝、桑白皮各20克。

骨科常用外敷方

骨科常用外敷方
用法:各药适量,共研细末,用黄酒或白醋调成软膏敷患处。
尤其适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和急性滑膜炎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之症亦用于疮疡初起之红肿热痛轻度烫伤
骨科常用外敷方
给大家推荐一个骨科常用外敷方,需要的可以保存
组成:大黄﹑当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花﹑透骨草﹑威灵仙﹑山栀﹑白芷﹑儿茶﹑薄荷和冰片。
功效与适应证: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逐瘀通经。
适用于跌仆损伤﹑积血成瘀之积块不散﹑关节瘀滞等。尤其适用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和急性滑膜炎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之症,亦用于疮疡初起之红肿热痛﹑轻度烫伤。

世代相传中医骨折7种经典外用方药

世代相传中医骨折7种经典外用方药

世代相传中医骨折7种经典外用方药1.双柏散(黄耀燊方)侧柏叶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泽兰1份。

功能:活血解毒、消肿止痛。

骨折初期局部肿痛,有热瘀互结之势者尤为适用。

2.赤小豆散(经验方)赤小豆6份、芙蓉叶4份。

用于跌打损伤初期,消肿功效甚佳,且对皮肤之刺激性较小,甚少引起皮炎。

以上药方于临床使用是先将各药研为细末,过100目筛,以白醋或蜂蜜调为稍稀糊状,涂于棉布上敷贴;亦常将之制成软膏备用。

制软膏之工艺是:麻油熬至150℃两小时。

待油温降至100℃以下后,将处理好的药末按每斤油与150克药、90克蜡比例下料,并不断搅拌,冷却即得。

(现常以凡士林煮膏用于临床,但麻油为低分子脂肪酸之油类,易为皮肤所吸收,且刺激性亦较小,实为上乘之药膏基质)3.定痛散(经验方)樟脑4份、冰片4份、细辛2份、薄荷2份。

对于创伤疼痛有一定止痛效果。

以上各药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密封保存。

用时以蜂蜜或蛋清调为糊状,外用。

由于骨折复位之后,需外固定,一般来说骨折处需2调后才有纤维性粘连,骨折始较稳定,故2周内最好不要松解外固定,以免骨折再度移位,特别是不稳定的骨折,因此,骨折初期的外用药以维持较长时间而不干结的软膏剂型为宜。

为了避免因更换外用药而松解外固定,肖老有时也在夹板间隙注入外药液,使之渗透于里衬之上,发挥药效,而又不必松解外固定。

骨折外固定期内,外用药导致接触性皮炎较为常见,是外界各种物品在接触的皮肤部位发生的皮肤炎性症状,中医有称“药膏风” 。

接触性皮炎之发病有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类。

原发性刺激是接触物品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发病时间的快慢和反应程度的轻重与刺激物的性质、浓度、接触部位皮肤情况和接触时间长短等有关。

过去,有人用白花丹外敷,此物含有矾松素,有腐蚀性,敷用15-30分钟后即引起皮炎,起疱。

另一种变态反应是接触物并无强烈刺激,且也不是每个接触者都引起皮炎,只是少数人接触物品后,因禀性不能耐受,通过免疫机理而发生皮炎,这类病人一旦已对某物品是致敏状态,再次接触该物品时,就发生迟发性反应性皮炎,故此,这类病人开始敷药时不会发病,约敷至5天以后,则发病。

骨科外用秘方

骨科外用秘方

骨科外用秘方以下秘方来自民间中医,偶得之,尝验证确有特效,曾有双足腓胫骨粉碎骨折恢复未出三个星期,远非西医术所能比及。

共十一则,均为骨伤科外用方,基本概括了治伤科各种骨折秘方,计有黑膏方、红膏方、药醋方、地龙散、破伤风御风膏、复骨散、南星散、逐瘀消肿散、羊胆接骨丹、五色散、粉碎骨折壹天接合方。

秘方本非余所创,不敢私藏独享,特献于此供诸君参阅:一:黑膏方槐花、乳香、没药、儿茶、龙骨、檀香、山慈菇、血珀、血余、陀僧、煅然铜、川白蜡、生地、赤芍、土别、当归、血竭、钩藤、防丰、加皮、红花、川芎、樟脑、续断、牛夕各二钱,为细末,白芨末一两五。

将上药末搅匀,用猪油四两拌和装入有盖瓷盅封口后,用炭火煮约半小时,出白烟后再慢火煎十分钟,待凉后放至潮湿地方十天,启用时加梅片一两五拌匀。

二:红膏方降香、白芨、灵仙、血竭、乳香、没药、儿茶各二两为末,白蜡四两、松香二两、猪油二斤。

将白蜡松香猪油同熔化,待冻后搅成糊状,加入上药末和梅片一两、樟脑三两拌匀。

如白蜡一时找不到可用凡士林和蜜蜡代替。

三:药醋方山甲、南星、白蔹、白凡、细辛、赤芍、桔梗、续断、碎补、红花、归尾、加皮、生地、防丰、地骨皮、花粉、甘草、牛夕、桂枝、白芷、姜黄、白芨、钩藤各二钱,加黑米醋同煎上药。

四:地龙散地龙十条、琥珀一钱、象皮(煅)一钱、梅片一钱、珍珠粉一钱、金蚂蟥十条、土别一钱、田七一钱、乳香一钱共为末,用蛋清调药适量敷之,每三天换一次。

五:破伤风御风膏(内服方之一)生地、荆芥、当归、吴于、银花、蔓荆子各二钱,白芷一钱、川芎一钱、石膏一钱煎服。

六:复骨散松节二两研末、生鸡仔一只(半斤至一斤),把松节炒焦,再将生鸡仔(干,勿粘水)去净毛捣烂,然后与松节炒用,加酒三四两煮滚饮酒,然后将渣与白芨末一两和匀敷伤处二天(小儿不饮酒只敷药)。

主治双脚粉碎性骨折(即双足腓胫骨折)一次见效,后用其它消肿接骨药至全愈。

七:南星散南星二钱、枝子二钱、乳香二钱、没药二钱、姜黄二钱、大黄二钱、生半下一钱、田七五分、黄连三钱、川芎一钱、梅片三分、驳骨丹三钱各药生研为末,水调煮热敷之。

骨科的外用方剂

骨科的外用方剂
生川乌4份 生草乌4份 生南星4份 生半夏4份 当归4份 黄金子4份 紫荆皮4 份 生地4份 苏木4份 桃仁4份 桂枝4份 僵蚕4份 青皮4份 甘松4份 木瓜4份 山柰4份 地龙4份 乳香4份 没药2份 羌活2份 独活2份 川芎2份 白芷2份 苍术2份 木鳖子2份 穿山甲片2份 川断2份 栀子2份 土鳖虫2份 骨碎补2份 赤石脂2份 红花2份 牡丹皮2份 落得打2份 白芥子2份 细辛1份 麻油320份 黄铅粉60份
侧柏叶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泽兰1份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早期,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
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用时以水,蜜糖煮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四黄膏
(《证治准绳》)
黄连1份 黄柏3份 大黄3份 黄芩3份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创伤感染及阳痈局部红
共研细末,布袋装,煎水熏洗患处。
消瘀止痛药
(《中医伤科学讲义》经验方
木瓜60 栀子30 大黄150 蒲公英60 蔗虫30 乳香30 没药30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骨折伤筋,初期肿胀疼痛剧烈者。
共研细末,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双柏散膏
(《中医伤科学讲义》)
侧柏叶2份 黄柏1份 大黄2份 薄荷1份 泽兰1份
为细末,老葱汁调和,敷患处。
定痛膏
(《疡医准绳》)
芙蓉叶4份 紫荆皮1份 独活1份 生南里1份 白芷1份
祛风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疮疡初期肿痛。
共研细末。用姜汁、水、
酒调煮热敷;可用凡士林调煮成软膏外敷。
清营退肿膏
(《中医伤科学讲义》)
大黄2份 芙蓉叶2份 黄芩1份 黄柏1份 天花粉1份 滑石1份 东丹1份 凡士林适量

外、骨科协定方

外、骨科协定方

祛毒洗剂(外用)黄柏# 10 金银花# 10 泽兰# 10 炙乳香# 10 紫花地丁# 10 炙没药# 10 大黄# 10 风湿骨痛方紫草# 10 制草乌# 10 制川乌# 10 白芷# 10 土鳖虫# 10 生杜仲# 10 木瓜# 10 牛膝# 10 川芎# 20 鸡血藤# 20 羌活# 20 续断# 20 独活# 20 秦艽# 20 麻黄# 30 防风# 30 当归# 30 骨科伸筋外洗方当归# 30 独活# 30 海风藤# 30 海桐皮# 30 红花# 30 牛膝# 30 羌活# 30 秦艽# 30 伸筋草# 30 苏木# 30 透骨草# 30 威灵仙# 30 延胡索# 30 炙乳香# 30 生艾叶# 30 白芷# 30 骨伤二号白芍# 10 红花# 10 炙乳香# 10 炙没药# 10 续断# 10 赤芍# 10 生地黄# 10 当归# 10 骨伤三号红花# 10 生杜仲# 10 续断# 10 牛膝# 10 白芷# 10 生地黄# 10 川芎# 10 当归# 10 骨伤一号生甘草# 10 海风藤# 10 醋山甲# 10 桃仁# 10 天花粉# 10 大黄# 10 当归# 10 关节炎痰阻络汤蒺藜# 9 丹参# 12 清半夏# 9 白芷# 4.5 独活# 6 炒僵蚕# 9 土鳖虫# 9 炒牛蒡子# 9 腰舒汤全蝎# 3 熟地黄# 10 桑寄生# 10 制川乌# 6 川牛膝# 10 丹参# 10 烫狗脊# 20 当归# 10 党参# 10益气活络汤炙甘草# 6 桑枝# 30 白芍# 12 当归# 12 防己# 12 独活# 12 羌活# 12 桂枝# 12 麸炒白术# 12 党参# 15 黄芪# 30 接骨续断汤炙没药# 6 炙乳香# 6 延胡索# 6 鸡血藤# 20 红花# 5 桃仁# 9 赤芍# 9 当归# 9 炙甘草# 6 炒杜仲# 9 五加皮# 9 川牛膝# 9 独活# 9 荆芥# 6 防风# 9 羌活# 6 桑枝# 12 续断# 10 苏木# 10 泽兰# 6 烫骨碎补# 12 丹参# 6 身痛逐淤汤香附# 6 炙没药# 6 醋五灵脂# 30 当归# 20 川芎# 15 防己# 10 川牛膝# 10 炙甘草# 10地龙# 10 红花# 10 桃仁# 10 秦艽# 10 独活# 10 羌活# 10 通经除痹汤连翘# 30 制川乌# 10 地龙# 10 威灵仙# 10 海风藤# 15 鸡血藤# 15 姜黄# 10 炙没药# 10 炙乳香# 10 当归# 15 丹参# 15 肾石方金钱草# 30 海金沙# 10 醋鸡内金# 10 郁金# 12 川木通# 10 滑石# 10 延胡索# 12 车前草# 30 萹蓄# 10 瞿麦# 10 白花蛇舌草# 30 石韦# 15 炒王不留行# 10。

骨科外用药物配方

骨科外用药物配方
用法:1日二至三次,每次服5-10毫升。并可外用
木瓜250生香附250独活250白芷250自然铜250 羌活250川芎250木香150川贝150续断250小茴 香150甲珠150安桂150制川乌150厚朴150乳香 150制草乌150血竭100没药150紫荆皮200当归 400
制法:共研细末
➢ 生南星120g 生川草乌80g
生半夏15g
乌药30g 白芷30g 羌独活各20g 三棱20g
何首乌20g 威灵仙30g 木通15g
苍耳子20g 桂枝20g 木瓜15g 穿山甲50g
杜仲30g 生地120g 金银花30g 泽兰30g
归25g 五加皮30g 郁金15g 大黄30g
地榆20g 川芎20g 五倍子15g 牛膝20g
适应症: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乳香80没药80自然铜80血竭80甲珠80木瓜80安 桂80川芎80木香50续断80独活80制川乌50羌活 80小茴80炙草乌7斤白酒浸泡10天 功用:活血止痛、祛风除湿
适应症:跌打肿痛、风湿拘挛、四肢麻木、骨节酸 痛
小茴香15g 补骨脂30g 黄连20g 红花20g
莪术20g
➢ 功用: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化瘀止痛 ➢ 主治:一切跌打损伤
➢ 制法:5斤香油、950g黄丹熬制而成。
生地50g防风60g 冰片30 赤芍50 羌活60 延胡索60 红花50 白芷60 广香60桃仁50乳没各120伸筋草
30川芎50 土鳖虫40 栀子60 骨碎补60 姜黄50 自然铜100 白酒5斤 制法:以上药物和白酒浸泡7天后外用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功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适应症:新旧骨折、扭挫伤、风湿痹痛。
用法:白酒或医用凡士林调敷患处。

骨科外用方剂

骨科外用方剂

早期用药外用方剂组成功效及适应症七厘散血竭 30 麝香0.36 冰片0.36乳香活血逐瘀,定痛止血。

(伤科七厘散《良 4.5 没药 4.5红花 4.5朱砂 0.36治跌打损伤,淤滞作方集腋》)儿茶 7.2痛,割伤出血。

双柏散膏侧柏叶 2份黄柏 1 份大黄2份薄荷 1活血解毒,消肿止痛。

(《中医伤科学讲份泽兰 1份治跌打损伤早期,疮疡义》)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四黄膏黄连 1 份黄柏3份大黄 3份黄芩 3份活血解毒,消肿止痛。

(《证治准绳》)治创伤感染及阳痈局部红祛瘀消肿膏血竭9 儿茶6没药9 乳香9 元胡12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临床正骨学》)川椒 6 麝香 1.5冰片 1.5赤小豆 30适用于跌打损伤初期,地龙 30局部肿胀疼痛。

栀子散栀子当归各等份消肿化瘀,适用于损伤(验方)初期,肿胀疼痛。

消肿止痛膏姜黄羌活干姜栀子乳香没药祛瘀消肿止痛。

治损伤(《外伤科学》经初期瘀肿疼痛者验方)海桐皮汤海桐皮 6透骨草6乳香6没药6当舒筋活络,行气止痛。

(《医宗金鉴》)外归5 川椒10川芎3 红花3 威灵仙3治跌打损伤疼痛。

用甘草3防风3白芷3消瘀止痛药木瓜 60栀子 30大黄 150 蒲公英 60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中医伤科学讲蔗虫 30乳香 30没药 30用于骨折伤筋,初期肿义》经验方胀疼痛剧烈者。

双柏散膏侧柏叶 2份黄柏 1 份大黄2份薄荷 1活血解毒,消肿止痛。

(《中医伤科学讲份泽兰 1份治跌打损伤早期,疮疡义》)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定痛散当归川芎白芍升麻防风官桂各3g 山定痛消肿,舒筋和络,(《伤科汇纂》 )柰 9g 紫丁香根红花各15g麝香跌打仆伤。

0.9g定痛膏芙蓉叶 4 份紫荆皮 1 份独活 1 份生南祛风消肿止痛。

治跌打(《疡医准绳》 )里1份白芷 1份损伤、疮疡初期肿痛。

清营退肿膏大黄 2 份芙蓉叶 2 份黄芩1份黄柏 1清热祛瘀消肿。

骨科各类痛症外敷药方(不收藏后悔)

骨科各类痛症外敷药方(不收藏后悔)

骨科各类痛症外敷药方(不收藏后悔)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专中药热敷方。

主治病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炎,骨质增生,半月板损伤,关节积液,急性关节顿挫伤,关节韧带拉伤,无名关节痛。

主治部位:四肢关节药物制备方式:将配方所有药物粉碎至麦粒大小,或更小些也可,用50度酒搅拌至手抓不散且又不出水为宜,而后装至纱布袋子内(袋子布料选择应类似于医用绷带或更细为好),上锅蒸热(中火至5分钟)后取出直接放于患部,外用塑料方便袋等完全包裹严实,外用棉被包裹,身体不动待一小时后取下。

稍加按揉即可。

基础配方:川乌20g、草乌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艾叶、红花各9g,透骨草30g,花椒6g,药物加减:关节疼痛加元胡80g。

肿胀难消加茯苓80g大黄50g。

活动不利者加红花50g当归50g。

骨质增生加土鳖虫20,土元20,水蛭20,关节积液加生半夏30,生南星30。

红肿刺痛加薄荷10,冬瓜皮20。

关节变形且活动受限加虎杖30乳香30没药30。

关节游走疼痛加当归(酒浸)30、黄芪(蜜炙)20、赤芍20、防风30、炙甘草20、生姜30。

参考疗效:一般情况下按此药方治疗可在一个星期内感觉症状减轻。

说明:因为本方是提供给患者自己在家简单治疗所用,所以疗效不会和在专业的诊所相同,如有疗效欠佳请先查阅是否绝对按本方的方式治疗,另外提醒大家取方治疗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以免出现操作失误。

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中药热敷方主治病症: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骨质增生,落枕,积液,项背沉重,肩周炎,胸椎部位疼痛。

神经衰弱,高血压,失眠,脑供血不足,主治部位:颈椎部位,上肢部位,胸椎部位以上。

药物制备方式:将配方所有药物粉碎至麦粒大小,或更小些也可,用50度酒搅拌至手抓不散且又不出水为宜,而后装至纱布袋子内(袋子布料选择应类似于医用绷带或更细为好),上锅蒸热(中火至5分钟)后取出直接放于患部,外用塑料方便袋等完全包裹严实,外用棉被包裹,身体不动待一小时后取下。

中药外敷治骨关节病9方

中药外敷治骨关节病9方

中药外敷治⾻关节病9⽅⼀、治颈椎病:三七10克,川芎 15克,⾎竭15克,乳⾹15克,姜黄15克,没药15克,杜仲15 克,天⿇15克,⽩芷15克,透⾻草15克,威灵仙15克,川椒5 克,麝⾹2克。

将前12味药共研细末,加⼊150毫升⽩酒⽕煎成糊状,或⽤⽶醋拌匀为糊状,摊于纱布上,并将麝⾹撒在上⾯,敷于息处。

⼲后可将药重新加醋调成糊状再⽤,每剂药可连⽤ 3~5天,15次为1个疗程。

功效:活⾎通络,消肿⽌痛。

适⽤于治疗各型颈椎病。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当归、狗脊各120克、⽯楠藤150克,⽊⽠、⽜膝、伸筋草、⾻碎补、丹参、苍术、桂枝、桑寄⽣、透⾻草、五加⽪各100克,红花、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千年健、威灵仙、寻⾻风各50克,制川草乌各30 克,⽶醋适量。

将上药共研为粗末,分2份备⽤,取1份以⽶醋拌和以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度,⼈锅炒温度达50"C~60~C,分别装2个30厘⽶x20厘⽶的布袋,轮换热敷腰突部位,凉后加醋加温,⽇敷3~4次,4天l剂, 8天为1个疗程。

功效:活⾎散寒,通络⽌痛。

适⽤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治肩周炎:⽼⽣姜300克,细⾟80克,⽩酒100毫升。

将细⾟研为细末与⽣姜捣烂,放锅内炒热,⽽后下⽩酒调匀再炒,放于纱布上,趁热敷肩周疼痛部位。

每晚1次,连续1~2周。

功效:活⾎通络,散寒⽌痛。

适⽤于治疗肩周炎。

四、治膝⾻性关节炎(⼜称膝退⾏性关节炎、膝增⽣性关节炎、⽼年膝):制川乌、制草乌、⾁桂、威灵仙、⼲地龙、穿⼭甲、宣⽊⽠、桃仁、三棱、莪术、当归、秦艽、透⾻草各等量,麝⾹少许。

将上药择净,共研细末,加⼊黄酒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膝关节疼痛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每天换药1次,连续7~10天。

功效:活⾎散寒,通络⽌痛。

适⽤于治疗膝⾻性关节炎。

五、治膝关节滑膜炎:川芎、红花、⼟鳖⾍、⽜膝、穿⼭甲、伸筋草、⼤黄、乳⾹、没药各20克,桃仁15克,威灵仙、羌活、独活、⽢草各10克,⽶醋适量。

中医骨伤敷药方子

中医骨伤敷药方子

一、消瘀止痛类【一】消瘀止痛膏【药方组成】生木瓜、生栀子、地鳖虫、乳香、没药各30克,生大黄15克,蒲公英60克。

【功效】消瘀退肿,凉血止痛。

【主治病证】损伤初期肿痛剧烈者。

【用法】共为细末,用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说明】处方源于<中医伤科学>。

【二】定痛膏【药方组成】芙蓉叶4份,紫荆皮1份,独活l份,生南星l份,白芷1份。

【功效】祛风,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共研细末,用姜汁、水、酒调煮热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软膏外敷。

【说明】处方源于《疡医准绳》。

【三】兰色敷药【药方组成】黄荆子(去皮,炒黑)8份,紫荆皮(炒黑)8份,全当归2份,木瓜、丹参、羌活、赤芍、白芷、片姜黄、独活、天花粉、怀牛膝、威灵仙、木防己、防风、马钱子各2份,甘草半份,秦艽、川芎、连翘各l份。

【功效】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病证】寒湿痹痛。

【用法】共研细末,用蜜糖或饴糖调拌如厚糊状,敷于患处。

【说明】处方源于《中医伤科学》。

【四】乳香膏【药方组成】乳香、松香、枫香、五倍子、狗骨(煅)各30克,锅底墨、小麦面各150克。

【功效】消瘀止痛。

【主治病证】跌打损伤等。

【用法】研为末,好酒调糊,热敷痛处。

【说明】处方源于《证治准绳》。

【五】紫荆皮散【药方组成】紫荆皮、天南星、半夏、黄柏、草乌、川乌、当归、川芎、乌药、补骨脂、白芷、刘寄奴、牛膝、桑白皮各20克。

【功效】祛风,消肿,止痛。

【主治病证】跌打仆伤肿痛未破者。

【用法】共研细末,用饴糖调敷。

【说明】处方源于《疡医准绳》。

【六】消肿散【药方组成】黄柏、川黄连各60克,侧柏叶150克,透骨草、穿山龙、骨碎补、芙蓉叶、天花粉、紫荆皮、菊花叶各90克,煅石膏240克,木南星180克。

【功效】消肿定痛。

【主治病证】损伤初期。

【用法】共研成细末,用蜜水各半,调成糊状,每日敷贴1次,每次8小时。

【说明】处方源于《林如高正骨经验》。

【七】活血散【药方组成】乳香、没药、三七、沉香各30克,无名异、赤芍、血竭、桂枝、白芷、羌活、紫荆皮、续断、栀子、骨碎补各60克,楠香150克,五加皮90克。

骨科外用方剂

骨科外用方剂
活血行气止痛。治扭挫伤肿痛
把药浸泡在酒中,1周以后,去渣取酒即可。外涂黑患处,亦可在施行理伤手法时配合使用。
五黄散
(《证治准绳与》)
黄丹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乳香各等量
清热化瘀,治挫伤热毒肿痛。
共为细末,用水或饴糖调成膏外敷。
金黄膏(散)
(《医宗金鉴》)
大黄2500g 黄柏2500g 姜黄2500g 白芷2500g 制南星500g 陈皮500g苍术500g 厚朴500g 甘草500g 天花粉5000g
伸筋草9g 海桐皮9g 秦艽9g 独活9g 当归9g 钩藤9g 乳香6g 没药6g 川红花6g
舒筋活血止痛。治损伤后筋络挛缩疼痛。
水煎,温洗患处。
上肢损伤洗方(《中医伤科学讲义》)
伸筋草15g 透骨草15g 荆芥9g 防风9g 红花9g 千年健12g 刘寄奴9g 桂枝12g 苏木9g 川芎9g 威灵仙9g
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治跌打损伤疼痛。
共研细末,布袋装,煎水熏洗患处。
骨科外洗一方(《外伤科学》)
宽筋藤30g 钩藤30g 金银花藤30g 王不留行30g 刘寄奴15g 防风15g 大黄15g 荆芥10g
活血通络,舒筋止痛。治损伤后筋肉拘挛,关节功能欠佳,酸痛麻木或外感风湿作痛等。用于骨折及软组织损伤中、后期或骨科手术后已能解除外固定,作功能锻炼者。
共为细末,饴糖或蜂蜜调敷。凡士林调煮亦可。
后期用药
外用
方剂
组成
功效及适应症
用法
二号洗药
(《临床正骨学》)
川乌 草乌 花椒 艾叶 苍术独活桂枝防风红花 刘寄奴 透骨草 伸筋草各9克
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四肢骨折、脱位、伤筋等损伤后期,局部僵硬,挛缩酸痛者。

骨科外用方剂

骨科外用方剂
生川乌4份 生草乌4份 生南星4份 生半夏4份 当归4份 黄金子4份 紫荆皮4 份 生地4份 苏木4份 桃仁4份 桂枝4份 僵蚕4份 青皮4份 甘松4份 木瓜4份 山柰4份 地龙4份 乳香4份 没药2份 羌活2份 独活2份 川芎2份 白芷2份 苍术2份 木鳖子2份 穿山甲片2份 川断2份 栀子2份 土鳖虫2份 骨碎补2份赤石脂2份 红花2份 牡丹皮2份 落得打2份 白芥子2份 细辛1份 麻油320份 黄铅粉60份
制乳香1份 制没药1份 玉带草1份 四块瓦1份 洞青叶1份 虎杖1份 五香血藤1份 天花粉2份 生甘草2份 叶下花2份 叶上花2份 虫蒌粉2份 大黄粉2份 黄芩2份五爪龙2份 白及粉2份 红花1份 苏木粉2份 龙胆草1份 土黄连1份飞龙掌血2份绿葡萄根1份 大红袍1份 凡士林适量
消退肿止痛。治各种闭合性损伤肿痛。
伸筋草9g 海桐皮9g 秦艽9g 独活9g 当归9g 钩藤9g 乳香6g 没药6g 川红花6g
舒筋活血止痛。治损伤后筋络挛缩疼痛。
水煎,温洗患处。
上肢损伤洗方(《中医伤科学讲义》)
伸筋草15g 透骨草15g 荆芥9g 防风9g 红花9g 千年健12g 刘寄奴9g 桂枝12g 苏木9g 川芎9g 威灵仙9g
生草乌120g 生川乌120g 羌活120g 独活120g 生半夏120g 生栀子120g 牛大黄120g 生木瓜120g 路路通120g 生蒲黄90g 樟脑90g 苏木90g 赤芍60g 红花60g 生南星60g 白酒10000g米醋2500g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肿胀疼痛。
先将乳香、没药、血竭、三七等药用香油浸,继用慢火煎2小时,改用急火煎药至枯去渣,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再煎,达浓稠似蜜糖起白烟时,放入东丹,继煎至滴水成珠为宜。离火后加入冰片、樟脑调匀,摊于膏药纸上即成,外贴患处。

骨病外敷好疗效,关节炎中药配方首次公开,给家人收藏

骨病外敷好疗效,关节炎中药配方首次公开,给家人收藏

骨病外敷好疗效,关节炎中药配方首次公开,给家人收藏
“骨病外敷”是治疗颈椎病、关节炎、腰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病最常用的手段,中医推崇“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在临床中我常使用的一个治疗膝关节炎的效方,用了很多年,临床统计疗效显著,药物组成:大黄15克,马钱子15克,威灵仙15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忍冬藤15克,桂枝15克,红花15克,独活15克,牛膝15克,当归15克,生川乌15克,生草乌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五加皮15克,刘寄奴15克,羌活15克,骨碎补15克,白芥子5克,研细末备用,以白酒,醋调成黏糊状外敷患处,上面覆盖保鲜膜,用TDP照射,每次一小时,每天一次,两周一疗程。

一般一个疗程都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

配合艾灸效果更好
膝关节炎的艾灸治疗配穴:双膝眼鹤顶阴陵泉阿是穴委中委阳三阴交等,膝关节炎使用外敷疗法+艾灸疗法,效果独特,凡关节没有出现变形者,一般1个疗程好转,3个疗程可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用药
外用
方剂
组成
功效及适应症
用法
七厘散
(伤科七厘散《良方集腋》)
血竭30 麝香0.36 冰片0.36 乳香4.5 没药4.5 红花4.5 朱砂0.36 儿茶7.2
活血逐瘀,定痛止血。治跌打损伤,淤滞作痛,割伤出血。
共研细末,米酒调服,每服0.2g,日服1-2次,或调敷患处。
双柏散膏
(《中医伤科学讲义》)
活血通络。用于损伤后期软组织硬化或粘连。
上药置大铁锅内,再加入麻油4500g,用文火将药炸透存性,过滤去渣,再人锅内武火烧熬,放黄蜡1500g、梅片60g,用木棍调和装盒。用手指蘸药擦患处,用适量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患处。
三色敷药
(《中医伤科学讲义》)
黄荆子(去衣炒黑)8份 紫荆皮(炒黑)8份 全当归2份 木瓜2份 丹参2份 羌活2份 赤芍2份 白芷2份 片姜黄2份 独活2份 甘草半份 秦艽1份 天花粉2份 怀牛膝2 份 川芎1份 连翘1份 威灵仙2份 木防己2份 防风2份 马钱子2份
共研细末,以水,蜜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祛瘀消肿膏
(《临床正骨学》)
血竭9 儿茶6 没药9 乳香9 元胡12 川椒6 麝香1.5 冰片1.5 赤小豆30 地龙30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适用于跌打损伤初期,局部肿胀疼痛。
以上各味共研细末,以蜜或饴糖调敷伤处
栀子散
(验方)
栀子 当归 各等份
消肿化瘀,适用于损伤初期,肿胀疼痛。
为细末,老葱汁调和,敷患处。
定痛膏
(《疡医准绳》)
芙蓉叶4份 紫荆皮1份 独活1份 生南里1份 白芷1份
祛风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疮疡初期肿痛。
共研细末。用姜汁、水、
酒调煮热敷;可用凡士林调煮成软膏外敷。
清营退肿膏
(《中医伤科学讲义》)
大黄2份 芙蓉叶2份 黄芩1份 黄柏1份 天花粉1份 滑石1份 东丹1份 凡士林适量
活血行气止痛。治扭挫伤肿痛
把药浸泡在酒中,1周以后,去渣取酒即可。外涂黑患处,亦可在施行理伤手法时配合使用。
五黄散
(《证治准绳与》)
黄丹 黄连 黄芩 黄柏 大黄 乳香各等量
清热化瘀,治挫伤热毒肿痛。
共为细末,用水或饴糖调成膏外敷。
金黄膏(散)
(《医宗金鉴》)
大黄2500g 黄柏2500g 姜黄2500g 白芷2500g 制南星500g 陈皮500g苍术500g 厚朴500g 甘草500g 天花粉5000g
侧柏叶2份黄柏1份大黄2份薄荷1份泽兰1份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早期,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
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用时以水,蜜糖煮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四黄膏
(《证治准绳》)
黄连1份 黄柏3份 大黄3份 黄芩3份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创伤感染及阳痈局部红
消肿止痛,祛风湿,利关节。治损伤初、中期局部肿痛,亦治风寒湿痹痛,
共研细末。用蜜糖或饴糖调拌如厚糊状外敷。
四黄散(膏)
(《证治准绳》)
黄连1份 黄柏3份 大黄3份 黄芩3份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创伤感染及阳痈局部红肿热痛者。
共研细末,以水、蜜调敷或用凡士林调制成膏外敷。
茴香酒
(《中医伤科学讲义》)
茴香15g 丁香10g 樟脑15g 红花10g 白干酒300g
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早期,疮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局部包块形成而无溃疡者
共研细末作散剂备用,用时以水,蜜糖煮调成厚糊状外敷患处。亦可加入少量米酒调敷,或用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定痛散
(《伤科汇纂》)
当归 川芎 白芍 升麻 防风 官桂各3g山柰9g 紫丁香根 红花各15g 麝香0.9g
定痛消肿,舒筋和络,跌打仆伤。
共研细末,酒或醋调敷伤处。
消肿止痛膏
(《外伤科学》经验方)
姜黄 羌活 干姜 栀子 乳香 没药
祛瘀消肿止痛。治损伤初期瘀肿疼痛者
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60%软膏敷患处。
海桐皮汤
(《医宗金鉴》)外用
海桐皮6 透骨草6 乳香6 没药6 当归5 川椒10 川芎3 红花3 威灵仙3 甘草3 防风3 白芷3
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治跌打损伤疼痛。
温化痰湿,消肿止痛。治疮疡阴证未溃者。
共研细末。掺膏药上,贴患处
伤筋药水(《中医伤科学讲义》)
生草乌120g 生川乌120g 羌活120g 独活120g 生半夏120g 生栀子120g 生大黄120g 生木瓜120g 路路通120g 生蒲黄90g 樟脑90g 苏木90g 赤芍60g 红花60g 生南星60g 白酒10000g 米醋2500g
清热祛瘀消肿。治骨折、软组织损伤初期,或疮疡焮热作痛。
共为细末,凡士林调煮成膏外敷
消肿散
(《中医伤科学》)
制乳香1份 制没药1份 玉带草1份 四块瓦1份 洞青叶1份 虎杖1份 五香血藤1份 天花粉2份 生甘草2份 叶下花2份 叶上花2份 虫蒌粉2份 大黄粉2份 黄芩2份 五爪龙2份 白及粉2份 红花1份 苏木粉2份 龙胆草1份 土黄连1份 飞龙掌血2份 绿葡萄根1份大红袍1份 凡士林适量
活血通络止痛。治筋络挛缩,筋骨酸痛,风湿麻木。
药在酒醋中浸泡7天,严密盖闭,装入瓶中备用,患处热敷或熏洗后,用棉花蘸本品在患处轻擦,日擦3~5次。
活络油膏(《中医伤科学讲义》)
红花60g 没药60g 白芷60g 当归240g 白附子30gv钩藤120gv紫草60g 栀子60 黄药子30g 甘草60g 刘寄奴60g 牡丹皮60g 梅片60g 生地240g 制乳香60g 露蜂房60 大黄120g 白药子30g
共研细末,布袋装,煎水熏洗患处。
消瘀止痛药
(《中医伤科学讲义》经验方
木瓜60 栀子30 大黄150 蒲公英60 蔗虫30 乳香30 没药30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骨折伤筋,初期肿胀疼痛剧烈者。
共研细末,饴糖或凡士林调敷。
双柏散膏
(《中医伤科学讲义》)
侧柏叶2份 黄柏1份 大黄2份 薄荷1份 泽兰1份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感染阳证,跌打肿痛。
研细末。用酒、油、菊花、金银花膏、丝瓜叶或生姜等捣汁调敷,或按凡士林8份、金黄膏2份的比例调制成膏外敷。
丁桂散(《中医伤科学讲义》)
丁香 肉桂各等份
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治阴证肿疡疼痛。
共研细末,加在膏药上,烘热后贴患处。
桂麝散(《药蔹启秘》)
麻黄15g 细辛15g 肉桂30g 牙皂10g 半夏25g 丁香30g 生南星25g 麝香1.8g 冰片1.2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