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序列简介
磁共振序列名称
![磁共振序列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aec84e2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f.png)
磁共振序列名称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图像。
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时,需要通过不同的磁共振序列来获取不同类型的图像。
磁共振序列是指在磁共振成像中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脉冲序列,包括激发脉冲、相位编码、读出梯度以及回波信号等。
磁共振序列的选择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所需的解剖学信息和研究目的等因素来确定。
在磁共振成像中,常见的磁共振序列包括:
1. T1加权序列:T1加权序列是一种以长TR(重复时间)和短TE(回波时间)为特征的序列。
在这种序列中,脂肪和水的信号强度相对较低,而肌肉和脑脊液的信号强度相对较高。
因此,T1加权序
列在检测解剖学结构和病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T2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是一种以长TR和长TE为特征的序列。
在这种序列中,水的信号强度相对较高,而脂肪的信号强度相对较低。
T2加权序列可以检测到水肿、炎症和肿瘤等病变。
3. 弥散加权序列:弥散加权序列是一种以梯度脉冲和长TE为特征的序列,可以检测水分子的弥散。
在这种序列中,弥散的水分子信号强度较高,而受限制的水分子信号强度较低。
弥散加权序列可以检测脑梗死、白质疾病和神经纤维损伤等。
4. 脂肪饱和序列:脂肪饱和序列可以抑制脂肪信号,使得其他
组织的信号更加明显。
这种序列对于检测肝脏、胸部和盆腔等部位的病变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选择合适的磁共振序列对于正确诊断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同时,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磁共振序列,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和进行治疗。
磁共振基本序列 及 不同厂家磁共振常用序列
![磁共振基本序列 及 不同厂家磁共振常用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c38cca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f.png)
磁共振基本序列及不同厂家磁共振常用序列磁共振基本序列T1序列T1序列(T1-weighted sequence)是一种常见的磁共振成像(MRI)序列,其信号强度与物质T1弛豫时间相关。
T1弛豫时间较长的物质会使T1序列的信号强度较高,而T1弛豫时间较短的物质则会使信号强度较低。
因此,T1序列对于显示结构、软组织的骨髓脂肪等组织有很好的区别度。
T2序列T2序列(T2-weighted sequence)也是MRI中常用的序列,其信号强度与物质的T2弛豫时间相关。
相对于T1序列,T2序列对流体信号和水分含量较高的组织(如脑脊液、肌肉等)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而对于含有骨髓脂肪的组织,则其信号强度较低。
PD序列PD序列(Proton Density-weighted sequence)是利用物质自身的质子密度进行成像的MRI序列。
这种序列的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出物质的超微小结构,适合用于观察软组织和结构,特别是对肌腱、肌肉、脑部白质的成像比较明显。
FLAIR序列FLAIR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equence)是MRI序列中的一种特殊技术,适用于检查脑部及脊髓等组织液体的情况,如水肿等。
这种序列使用一个反转脉冲来消除脑脊液信号并加强白质病变的显示。
不同厂家磁共振常用序列GE医疗GE医疗推出的MRI机型中常用的磁共振序列有:•FIESTA序列:三维编码的动脉磁共振成像(MRA)序列,适用于检查颈部、脑部及腹部的血管结构。
•ASSET序列:采用并行成像技术,可以提高成像速度和精度。
•2D MERGE/FSPGR序列:适用于检查脑部病变及异常区域。
菲利普菲利普的MRI机型中常用的磁共振序列有:•Black Blood TSE序列:该序列适用于心血管领域,可以显示出较小的心脏病变。
•TSE/PDWI序列:适用于检查脑部血管和白质结构。
•3D TOF序列:该序列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颈动脉和大脑血管的狭窄和堵塞情况。
磁共振的常用序列特点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的常用序列特点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001d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f.png)
磁共振的常用序列特点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的常用序列特点及临床应用主要包括:
1. SE(自旋回波)序列: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序列,安全、简单、无创,敏感性高,对钙化灶及脂肪显示好。
2. F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像特别清晰,可作脂肪一水图
像反转,对颅骨、肌肉及关节显露较好。
该序列对含水量高、脂肪少
及钙质沉积少的病变显示效果优良。
3. STIR(短回声反转恢复序列):对于脂肪抑制效果良好的SE序列
来说,图像更为清晰。
4. 快速成像序列:如3D-TOF和VIBE(体积波影成像)等,对颅脑、
脊柱、脊髓、关节、肌肉及血管等的成像效果较好。
磁共振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诊断各种炎症性疾病、退行性疾病、外伤和出血等,还可以评估肿瘤的良恶性,以及进行肿瘤的介入治疗等。
此外,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还可以用于脑血管造影。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磁共振序列
![磁共振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6363411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b.png)
磁共振序列磁共振(MR)是一种核磁共振技术,它利用电磁场和磁场来创建出特定模式的能量场,以及特定的时序应用,可以用来检测和显示各种物理特性。
下面是磁共振序列的详细介绍:1. 超声回声(Ultrasound):超声回声是通过传导磁波到体内,引起局部表层组织出现振动,形成体内能量,从而被其他组织反射回来,最后在设备上形成相应的回声,以及显示出组织内部的一些样貌。
2. 频域磁共振(FDMR):频域磁共振也称为时间磁共振,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侧向”和“层对层”的磁共振序列,来检测不同的物理特性,比如脂肪含量、细胞结构和病灶的形态变化等。
3. 时间磁共振(TDMR):时间磁共振序列经常是2个及以上的MR序列,这些序列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叠加使用。
主要目的是改变能够活动的空间尺度,来改变时间分布,从而获得更加清楚的图像。
4. 集成的时间磁共振(ITSSE):集成的时间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将多个MR序列结合为一个分析项目的新技术。
它能提供准确的、高分辨率的组织结构信息,使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和定位病变和异常组织状态。
5. 组合性磁共振(CMRI):组合性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应用不同MR序列来更好地提取特定信息的MR技术。
它主要是将更多的数据集收集在一起,利用互补信息来提取隐藏的结构信息。
6. 动态磁共振(DMR):动态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在一定时期内检测病灶形态变化或病灶内重要部位的状态变化。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诊断师和治疗师更准确地识别和确定病变,并帮助实施最佳的治疗方案。
7. 温度磁共振(TMR):温度磁共振技术可以帮助诊断师测量体内组织的温度变化,以及病变灶的形态变化,为诊断师提供成像的基础信息,识别特殊疾病的风险。
8. 受控MR(CMR):受控MR技术能够检测重要部位内活动的病变,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痉挛病变等,它可以帮助诊断师更准确地识别和定位病变,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总之,磁共振序列技术在可视化、诊断和治疗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精确的MR特性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描绘和识别人体内各种病症和结构,为医疗领域提供了重要支持。
磁共振常用序列及其特点
![磁共振常用序列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a3f6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9.png)
磁共振常用序列及其特点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它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原理对人体的组织进行成像。
磁共振成像序列是磁共振成像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序列可以提供不同的图像信息。
接下来,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磁共振成像序列及其特点。
1.T1加权序列T1加权序列是一种根据组织的T1弛豫时间(组织放松到63.2%的时间)来加权的序列。
在T1加权序列中,脂肪组织呈亮信号,而水分组织呈暗信号。
T1加权序列主要用于显示组织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对于检测病灶较好。
2.T2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根据组织的T2弛豫时间(组织放松到37%的时间)来加权,脂肪组织呈暗信号,而水分组织呈亮信号。
T2加权序列主要用于显示炎症和液体聚集的情况,对检测水肿、脂肪肉芽肿等有很好的效果。
3.T1增强序列T1增强序列是在注射对比剂后进行成像的,对比剂可以增强组织和血管的可视化。
在T1加权序列中,对比剂呈亮信号,可以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对于检测血管瘤、癌瘤等有很好的效果。
4.T2液体抑制序列T2液体抑制序列是通过特殊的脉冲序列抑制水分信号,突出其他信号的序列。
在T2液体抑制序列中,脂肪组织呈亮信号,而水分信号被抑制,可以用于显示骨髓炎、脂肪浸润等情况。
5.弥散加权序列弥散加权序列根据自由扩散过程对T2弛豫时间进行加权,可以提供组织的弥散信息。
弥散加权序列主要用于检测脑部卒中、肿瘤等疾病,可以提供无创评估组织水分分布和细胞完整性的信息。
6.平衡态序列平衡态序列是一种T1加权和T2加权的混合序列,同时考虑了T1弛豫时间和T2弛豫时间对信号的影响。
平衡态序列可以提供较好的组织对比度,常用于检测关节半月板损伤等结构。
除了上述常见的磁共振成像序列外,还有许多其他序列,如快速成像序列(如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快速反转恢复序列等),磁共振波谱成像序列等。
磁共振各序列
![磁共振各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6d83bd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8.png)
磁共振不同序列的原理与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用于医学领域。
磁共振成像利用磁场、梯度磁场和射频脉冲与人体内的水分子进行相互作用,通过检测信号来获取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在磁共振成像过程中,各种序列的选择对于获得准确的图像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磁共振序列及其原理和临床应用。
1. T1加权图像T1加权图像是一种基本的磁共振成像序列,常用于显示组织的解剖结构。
T1加权图像主要利用不同组织中的原子核自旋松弛时间的差异来实现图像对比的调节。
在T1加权图像中,脂肪信号较高,水信号较低。
这种序列在显示解剖结构清晰、脑脊液与囊性病灶显示良好方面具有优势。
临床应用上,T1加权图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位置、体积和浸润程度,对于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2. T2加权图像T2加权图像是另一种常用的磁共振成像序列,可用于显示组织的水分含量和水分子热运动。
T2加权图像中,水信号较高,脂肪信号较低。
相比于T1加权图像,T2加权图像对于肿瘤、炎症和水肿等病变的显示更为敏感。
临床上,T2加权图像常用于检测和评估炎症损伤、水肿、水样囊肿等疾病。
此外,T2加权图像还对于评估心肌梗死的范围和程度、颅内结构及脊柱椎管疾病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3. 弥散加权图像弥散加权图像是一种显示组织内部微小结构及水分子弥散状况的序列。
弥散加权图像通过测量水分子在组织中的扩散来提供不同的对比。
在该序列中,组织中的限制性扩散产生低信号,而自由扩散则产生高信号。
临床上,弥散加权图像常用于脑部和肝脏的评估。
特别是在脑卒中早期诊断、定位和判断卒中灶的大小、肝脏病变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
4. 动态对比增强序列动态对比增强序列是一种通过注射对比剂并连续扫描来观察组织对比剂的分布和动力学变化情况的序列。
动态对比增强序列可以帮助医生区分不同病变类型、评估血供和血管情况。
核磁共振的序列是什么?(320)
![核磁共振的序列是什么?(320)](https://img.taocdn.com/s3/m/64d2bd0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8.png)
核磁共振的序列是什么?(320)一、核磁的序列是什么?答:1.【资料一】明白了磁共振的成像原理,才能明白序列一个的序列由5个方面组成分别是射频脉冲、层面选择剃度、相位编码剃度、频率编码剃度、mr信号。
以扰相GRE为例,上面是它的先后顺序。
能讲好久。
建议一本书《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作者是杨正汉。
2.【资料二】扫描序列是指射频脉冲、梯度场和信号采集时刻等相关参数的设置及其在时序上的排列。
MR成像主要依赖于四个因素:即质子密度、T1、T2、流空效应,应用不同的磁共振扫描序列可以得到反映这些因素不同侧重点的图像。
目前最基本、最常用的脉冲序列为SE序列,其它还包括GRE序列、IR序列等。
1)自旋回波(spin echo,SE)首先发射一个90。
的射频脉冲后,间隔数至数十毫秒,发射1个180。
的射频脉冲,再过数十毫秒后,测量回波信号。
是MR成像的经典序列,特点是在90。
脉冲激发后,利用180。
复相脉冲,以剔除主磁场不均匀造成的横向磁化矢量衰减。
SE序列的加权成像有三种:A、质子密度N(H)加权像:参数选择:长TR(1500ms~2500ms)短TE(15ms~30ms)。
采集的回波信号幅度与主要质子密度有关,因而这种图像称为质子密度加权像。
B、T2加权像:参数选择:长TR(1500ms~2500ms)长TE(90ms~120ms)。
采集的回波信号幅度主要反映各组织的T2弛豫差别,因而这种图像称为T2加权像。
C、T1加权像:参数选择:短TR(500ms左右)短TE(15ms~30ms)。
采集的回波信号幅度主要反映各组织的T1驰豫差别,因而这种图像称为T1加权像。
特点:1、图像信噪比高,组织对比良好;2、序列结构简单,信号变化容易解释;3、对磁场不均匀敏感性低,没有明显磁化率伪影;4、采集时间长,容易产生运动伪影,难以进行动态增强。
2)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在一次90。
RF激发后利用多个(2个以上)180。
复相脉冲产生多个自旋回波,每个回波的相位编码不同,填充K空间的不同位置。
磁共振检查序列总结
![磁共振检查序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87267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0.png)
磁共振检查序列总结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和详细的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
磁共振检查序列是MRI检查中的不同影像模式,用于观察不同类型的组织和病变。
下面是对常见的磁共振检查序列进行总结:1.T1加权序列:在T1加权序列中,脂肪组织显示高信号强度,而水和其他组织则显示低信号强度。
这一序列用于观察正常的解剖结构,例如骨骼、脂肪和肌肉,以及一些组织的病变。
2.T2加权序列:在T2加权序列中,水分子显示高信号强度,而脂肪和其他组织则显示低信号强度。
这一序列对于观察液体积聚、水肿和炎症非常有用。
它还用于检测肿瘤、脑卒中、神经病变等。
3.重建梯度回波(GRE)序列:GRE序列利用梯度来对信号进行重新编码,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它对于检测血管病变、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速异常非常有用。
4.脂肪饱和序列:脂肪饱和序列通过使用特殊脉冲来抑制脂肪信号,使其他组织更加突出。
这一序列在检测肿瘤和炎症等病变时非常有用。
5.反转恢复序列:反转恢复序列使用一个特殊的反转脉冲来抑制某些信号,然后使用梯度来恢复它们。
这一序列对于检测脑脊液中的病变和脑梗死等方面非常有用。
6.弥散加权序列:弥散加权序列通过对水分子的随机热运动进行观察,来提供有关组织微观结构的信息。
这一序列对于观察白质疾病、脑卒中等有很好的应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磁共振检查序列,如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用于观察血管结构和血流状况;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I),用于观察大脑功能活动等。
总之,磁共振检查序列根据不同的信号特点和应用领域,可以提供丰富的解剖和功能信息,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不同的序列可以互相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影像学资料,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核磁flair序列
![核磁flair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0edf3c4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1.png)
核磁flair序列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FLAIR(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序列是一种常用的核磁成像技术,主要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FLAIR序列通过使用特定的脉冲序列和参数,能够抑制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信号,突出显示其他脑组织的病变和异常信号。
FLAIR序列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磁共振技术获取图像信号,并通过调节脉冲序列和时间参数来实现对不同组织信号的抑制和突出。
与传统的T1和T2加权序列相比,FLAIR序列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分辨率,能够更准确地显示脑组织的异常信号。
FLAIR序列的脉冲序列包括两个主要步骤:反转恢复(Inversion Recovery, IR)和回波(Echo)。
首先,通过应用一个特定的反转恢复脉冲将所有核磁共振信号反转,然后等待一段时间,使脑脊液信号得到抑制。
接下来,通过回波脉冲采集图像信号,将其他脑组织的异常信号突出显示出来。
FLAIR序列的优势在于其对脑脊液信号的抑制。
脑脊液在传统的T1和T2加权序列中会产生高信号,对于一些病变的检测和评估会产生干扰。
FLAIR序列通过抑制脑脊液信号,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其他组织的异常信号,如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等。
FLAIR序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例如,在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中,FLAIR序列可以显示出梗死区域的高信号,帮助医生判断梗死的位置和范围。
在脑肿瘤的评估中,FLAIR序列可以显示出肿瘤周围的水肿区域,提供更准确的肿瘤边界信息。
此外,FLAIR序列还可以用于诊断其他脑部疾病,如脑炎、多发性硬化症等。
除了诊断和评估脑部疾病,FLAIR序列还可以用于研究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FLAIR序列图像的分析,可以提取脑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和灰白质比例,进而研究脑发育、老化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核磁共振各序列特点
![核磁共振各序列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48289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4.png)
核磁共振各序列特点
1. T1加权序列:T1加权序列对物质的长T1信号较敏感,较好地显示了组织的解剖结构,如灰质、白质、脑脊液等。
在T1加权序列中,灰质呈现为中等亮度,白质呈现为较暗的信号,而脑脊液呈现为黑色信号。
2. T2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对物质的长T2信号较敏感,因此可以显示出许多疾病的病变,如水肿、炎症、肿瘤、卒中等。
在T2加权序列中,灰质呈现为暗信号,白质呈现为中等亮度的信号,而脑脊液呈现为明亮的信号。
3. 短T1抑制序列(STIR):STIR序列对T1时间短的信号敏感,可将脂肪等组织的信号抑制,从而使得病变区域更加清晰地显示。
在STIR序列中,脂肪组织呈现为暗信号,而其他组织呈现为明亮的信号。
4. T2星形加权序列(T2*):T2*序列对短T2*(T2星形)信号敏感,可用于检测出铁沉积、血液等病变。
在T2*序列中,铁沉积呈现为暗信号,而血液呈现为明亮的信号。
5. 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DWI序列对组织中的自由水分子的弥散运动敏感,可用于检测出卒中等病变。
在DWI序列中,病变区域呈现为明亮的信号。
磁共振基础序列
![磁共振基础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49a4737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9.png)
磁共振基础序列
磁共振基础序列包括自旋回波(SE)序列、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梯度回波(GRE)序列和反转恢复(IR)序列等。
这些序列在磁共振成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调节来获取不同的图像信息,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自旋回波(SE)序列是最常用的磁共振序列之一,它利用射频脉冲激发组织中的氢原子核,然后使用不同的回波时间(TE)和重复时间(TR)来获取不同的图像信息。
SE序列可以产生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图像,适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
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是一种改进的SE序列,它通过减少扫描时间提高了成像效率。
FSE序列适用于快速动态成像和实时成像,例如在心血管和腹部成像中广泛应用。
梯度回波(GRE)序列利用磁场梯度来产生图像对比,因此不需要等待自旋回波的形成。
GRE序列可以产生快速的图像,适用于血流成像和功能成像。
反转恢复(IR)序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IR序列,它通过在射频脉冲之前和之后施加反向磁场来增加组织对比度。
IR 序列常用于脑部、脊柱和肝脏等器官的成像。
除了以上基础序列外,还有一些更复杂的磁共振序列,如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波谱成像(MRS)等。
这些序列可以提供更多的组织生理信息和代谢信息,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mag序列
![磁共振mag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9db43c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5.png)
磁共振mag序列
磁共振(MRI)的MAG(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序列是一种用于血管成像的技术。
它通过利用磁共振成像的原理,生成血管的图像。
MAG 序列通常使用对比剂来增强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
对比剂可以是通过静脉注射的钆对比剂或通过口服的对比剂。
对比剂在血管内流动,使血管在图像中显示得更清晰。
在MAG 序列中,磁共振成像系统会发送一系列射频脉冲,并接收来自组织的磁共振信号。
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重建,可以生成血管的三维图像。
MAG 序列可以用于诊断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脉狭窄、血管畸形等。
它还可以用于手术前的规划和评估,以及治疗后的监测。
MAG 序列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运动、呼吸等。
因此,在进行MRI 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安静和稳定。
核磁共振各序列特点
![核磁共振各序列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6dcc3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5.png)
核磁共振各序列特点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可以获得人体内部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
NMR成像的过程中,会使用不同的序列来产生不同的图像。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NMR序列及其特点:
1. T1加权序列:该序列利用组织信号的T1弛豫时间来产生图像,对脂肪组织有较好的强化效果,常用于对结构分析。
2. T2加权序列:该序列利用组织信号的T2弛豫时间来产生图像,对水分子含量较高的组织(如水肿)有较好的强化效果,常用于对炎症和水肿的检测。
3. 矢量图序列:该序列利用磁场梯度产生的矢量图像,可以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用于检测小的结构和病变。
4. 体液抑制序列:该序列可以抑制体液信号,使得肿瘤等病变的信号更明显。
总的来说,不同的NMR序列可以产生不同的图像,用于不同的病变检测和结构分析。
在具体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序列来获得最佳的成像效果。
- 1 -。
磁共振检查序列及磁共振序列分类、特点和临床应用
![磁共振检查序列及磁共振序列分类、特点和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21a37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c.png)
磁共振检查序列及序列分类、特点和临床应用磁共振序列序列具有一定带宽、一定幅度的射频脉冲与梯度脉冲有机组合。
射频脉冲与梯度脉冲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不同的序列,不同序列获得的图像有各自特点。
磁共振序列分类1、自由感应衰减序列:脉冲激发后直接采集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2、自旋回波序列。
用射频脉冲产生回波的序列。
3、梯度回波序列。
用读出梯度切换产生回波的序列。
4、杂合序列。
同时有自旋回波和梯度回波的序列。
1、SE序列特点最常用T1WI序列,组织对比良好,SNR较高,伪影少,扫描时间为2-5分钟。
T2WI和PDWI加权像扫描时间太长几乎完全被快速SE序列取代。
临床应用:常用于颅脑、脊柱及关节软组织。
2、快速SE序列西门子:TSE 。
GE:FSE。
飞利浦:TSE。
特点快速成像,FSE序列一次90°射频脉冲激发后采集多个自旋回波,且对磁场不均匀性不敏感。
组织对比度降低,图像模糊,脂肪组织信号强度提高,组织T2值有所延长,SAR值增加。
3、单次激发FSE序列西门子:SS-TSEGE:SS-FSE飞利浦:SSh-TSE特点快速,单层图像采集只需1秒以内,一次90°脉冲激发后利用连续的聚焦脉冲采集填充K空间所需的全部回波信号。
软组织T2对比差,T2加权太重,除水外其他组织信号几乎完全衰减。
临床应用:胆管成像MRCP、MRU,MRM。
4、半傅里叶采集SS-FSE西门子:HASTE。
GE:SS-FSE。
飞利浦:SSh-TSE+half scan。
特点快速,有利于软组织成像,几乎无运动伪影和磁敏感伪影,T2WI 对比不及SE、FES。
临床应用:颅脑、脊柱超快T2成像,MRCP、MRU,心脏成像,腹部屏气T2WI。
5、快速恢复(翻转)自旋回波序列 FRFSE西门子:TSE-Restore。
GE:FRFSE。
飞利浦:TSE DRIVE 。
DE:驱动平衡。
特点:更短TR、增加效率、一般只用于T2WI或PDWI。
临床应用:采用FRFSE序列,减少TR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图像质量。
核磁共振检查常用序列简介
![核磁共振检查常用序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80ed40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73.png)
核磁共振检查常用序列简介核磁共振检查常用序列简介之前在专栏文章《》中介绍了一些读MRI图像时比较常见的参数,其中涉及了比较多的专业名词,初次接触这方面知识的读者阅读起来可能觉得比较晦涩困难。
在这篇文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序列,对此()会在本文做专门的补充介绍。
核磁共振扫描(即)的序列是指,具有一定带宽、一定幅度的射频脉冲与梯度脉冲的有机组合。
而射频脉冲与梯度脉冲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不同的序列,不同的序列获得的图像有各自的特点,也有其对应的应用范围。
序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旋回波序列(SE),这是最为传统、最为稳定的序列。
它对磁场均匀性的要求很低,提供可靠的高对比图像,但是扫描速度慢,实际工作中多只用于T1加权成像。
(什么是加权成像,详见《》。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这是在自旋回波序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快速成像序列,其速度是SE序列的数倍到数十倍。
TSE的图像质量略差于SE,多用于T2加权成像。
梯度回波序列(也叫场回波,FE),梯度回波的扫描速度明显快于SE,其优势是对出血非常敏感,局限性在于对磁场均匀性要求较高。
反转恢复序列(IR),反转恢复序列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水抑制(FLAIR)常用于脑的多发性硬化和脑梗塞等病变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当这些病变与富含脑脊液的结构邻近时,优势更为明显;第二,脂肪抑制(STIR),STIR主要抑制影像中的脂肪信号,用于更好的显示被脂肪信号遮蔽的病变,还可鉴别病变组织中的脂肪与非脂肪结构。
平面回波序列(EPI),这是一种超快速成像序列,可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获得一幅完整的图像,但相对的,图像的质量较低。
EPI主要用于弥散、灌注、脑皮质功能成像。
血管造影序列(MRA),MRA采用时间飞逝法(TOF)或相位对比法(PC)使流动的血液成像。
对MRA体层图像进行MIP重建,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血管分支及其走行。
不太了解核磁共振成像的网友有时候会把MRI和MRA混淆起来,其实两者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MRI指的就是核磁共振成像,而MRA只是核磁共振扫描序列的一种,在此顺便做一个特别的解释。
磁共振序列解读
![磁共振序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4b828c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f.png)
磁共振序列解读磁共振序列是指在核磁共振成像(MRI)中使用的一组特定的脉冲序列和参数。
这些序列决定了MRI图像的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磁共振序列及其解读:1. T1加权序列:T1加权序列使用长TR(重复时间)和短TE(回波时间),以强调组织的长T1弛豫时间,如脂肪和液体。
在T1加权图像中,脂肪呈现为亮信号,而水和其他组织则呈现为暗信号。
这种序列适用于解剖学结构的显示。
2. T2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使用短TR和长TE,以强调组织的长T2弛豫时间,如液体和炎症区域。
在T2加权图像中,水和炎症区域呈现为亮信号,而脂肪和其他组织则呈现为暗信号。
这种序列有助于检测病变、水肿和炎症。
3. T2星状序列:T2星状序列是一种特殊的T2加权序列,通过使用长TE和梯度回波(GRE)得到。
它可以显示磁敏感性伪影,如金属植入物周围的信号失真。
在T2星状图像中,金属植入物周围的区域呈现为黑色信号,而其他组织则呈现为亮信号。
4. 脂肪抑制序列:脂肪抑制序列通常用于抑制脂肪信号,以提高对其他组织的对比度。
常见的脂肪抑制序列包括脂肪饱和和化学抑制。
这些序列对于检测病变中的液体或增强剂非常有用。
5. 弥散加权序列:弥散加权序列用于评估水分子在组织中的自由扩散程度。
通过使用多个不同的梯度方向和强度,可以获得弥散加权图像。
这些图像可用于评估脑卒中、肿瘤和白质疾病。
总之,磁共振序列是通过使用不同的脉冲序列和参数,以及特定的图像处理技术,来产生MRI图像的方法。
每种序列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解释方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疾病。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cd842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b.png)
磁共振常用序列解读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在MRI中,不同的序列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以便医生更好地诊断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磁共振序列及其解读:1.T1加权成像(T1WI):这种序列对组织的T1弛豫时间敏感。
在T1WI上,脂肪和骨髓质通常显示为高信号,而骨皮质和空气则显示为低信号。
2.T2加权成像(T2WI):这种序列对组织的T2弛豫时间敏感。
在T2WI上,骨髓质通常显示为高信号,而脂肪则显示为低信号。
3.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这种序列对组织中氢质子的密度敏感。
在PDWI上,脂肪和骨髓质通常显示为高信号,而水和蛋白质则显示为低信号。
4.流体动力学成像(FHI):这种序列可以检测组织中流动的液体,例如血液或脑脊液。
在FHI上,流动的液体显示为高信号,而静止的液体则显示为低信号。
5.扩散加权成像(DWI):这种序列可以检测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情况。
在DWI上,水分子的扩散情况可以反映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6.灌注加权成像(PWI):这种序列可以检测组织中的血流灌注情况。
在PWI上,血流灌注的情况可以反映组织的代谢和功能状态。
7.增强成像(CEI):这种序列通常在注射造影剂后进行,以便更好地观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在CEI上,增强的组织通常显示为高信号。
以上是磁共振成像中常见的序列类型,每种序列都有其独特的成像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序列来获取所需的信息。
核磁共振序列简介
![核磁共振序列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62bd3b6f46527d3250ce08e.png)
自旋回波(SE)序列
自旋回波序列通过下列方法获得不同加权图像: T1加权: TR短(500ms),TE短(20ms) T2加权: TR长(2000ms),TE长(120ms)
质子密度加权: TR长(2000ms),TE短(20ms)
多回波SE序列
一个180°脉冲只能产生一个回波信号,若在一个脉 冲周期内施加多个180°脉冲,在每个180°脉冲后,得一 个回波,直到信号消失。回波之间的时间可以是相等或 不等。每个回波所得到的图像性质是不同的。在一次成 像中得到同一层面的不同加权性质的图像。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4 日星期 一上午 1时18 分54秒0 1:18:55 20.12.1 4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1时18 分20.12. 1401:1 8December 14, 2020
IR序列
180°脉冲反转脉冲结束后,无Mxy的存在,Mz开始恢复,等Mz 过了0点后,在时刻 t=TI (Time of Inversion反转时间),再施加 一个 90°脉冲(此后的脉冲方式同SE),再施加180°脉冲,就可以 得到回波信号。IR序列的TR一般为1800~2500ms,而 TI=400~600ms。
2020 1:18:55 AM01:18:552020/12/14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4/
谢 谢 大 家 2020 1:18 AM12/14/2020 1:18 AM20.12.1420.12.14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4-Dec-2014 December 202020.12.14
磁共振各序列
![磁共振各序列](https://img.taocdn.com/s3/m/c131ef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1.png)
磁共振各序列
磁共振成像是通过使用不同的序列来对人体进行扫描,从而提供不同类型的图像信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磁共振序列:
1. T1加权序列(T1-weighted sequence):这种序列对脂肪组
织显示较为明亮,对水分和其他组织显示较为暗淡。
适用于解剖学评估和结构分析。
2. T2加权序列(T2-weighted sequence):与T1加权序列相反,这种序列对水分和其他组织显示较为明亮,对脂肪组织显示较为暗淡。
适用于检测液体积聚、病变和肿瘤等。
3. 脂肪抑制序列(fat suppression sequence):通过特殊的脉冲序列对脂肪信号进行抑制,从而增强其他组织的显示效果。
适用于检测肿瘤、炎症和肌腱损伤等。
4. 弥散加权序列(diffusion-weighted sequence):通过测量水
分子在组织中的微小运动来获取图像信息,适用于检测脑部缺血和脑卒中等疾病。
5. 动脉旋转磁共振序列(time of flight sequence):通过脉冲
序列的选择性饱和来实现动脉血液和静脉血液之间的对比,适用于评估血管病变和动脉瘤等。
6. 对比增强序列(contrast-enhanced sequence):在扫描过程
中使用对比剂来增强血管和病变区域的显示效果,适用于肿瘤检测和评估血管病变。
这些磁共振序列各具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病情或需要选择适合的序列进行扫描。
你做过核磁共振检查吗?知道检查序列吗?来了解一下序列吧
![你做过核磁共振检查吗?知道检查序列吗?来了解一下序列吧](https://img.taocdn.com/s3/m/301ed29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2.png)
你做过核磁共振检查吗?知道检查序列吗?来了解一下序列吧自旋回波序列自旋回波(spin echo,SE)序列是在90°脉冲结束后施加180°的复相脉冲,剔除了主磁场不均匀造成的横向磁化矢量衰减。
SE序列结构简单,图像具有良好的信噪比和组织对比,对磁场的不均匀敏感性低,磁化率伪影少,是MRI检查的经典序列。
其缺点是成像时间较长(尤其是T2,一般需十几分钟),体部成像时易产生伪影,同时难以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目前,SE序列为获取T1WI的标准序列较少用于T2WI和质子密度成像。
快速自旋回波(FSE或TSE)序列以前称为弛豫增强快速采集(RARE)。
与SE序列不同之处在于,FSE序列在每个重复时间(TR)周期的90°脉冲后连续施加多个180°脉冲,分别对应不同的相位编码,并产生图像,因此明显缩短了数据采集时间,且不受磁场均匀性的影响。
FSE序列的主要缺点是图像的模糊效应,受模糊效应影响和T2弛豫的污染,FSE-TWI图像质量不如SE-T1WI,因此一般不作为常规TWI,但可用于T1对比要求低的部位(如脊柱、大关节、骨与软组织)。
有时为了缩短扫描时间,也用于体部屏气扫描、多期增强扫描和耐受性差的患者。
FSE-T2WI依据回波链长度(即FSE序列在一个周期内的回波数,ETL)可分为短、中、长3种。
ETL越长,成像速度越快,但T2对比渐次降低;ETL越短,T2对比越好,但成像速度则渐慢。
短ETL(2~10ms)的FSE-T2WI已成为颅脑T2WI常规序列,配用呼吸触发和脂肪抑制可作为腹部脏器T2WI常规序列长ETL (>20ms)的FSE-T2WI主要用于水成像和呼吸不均匀患者体部屏气T2WI。
为了兼顾扫描速度和T2对比,在FSE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部分傅立叶相位编码(分数激励次数)和更短的回波间隔时间而衍生了多个序列。
常用的有:快速恢复FSE(FRFSE)序列、单次激发FSE(SS -FSE)序列、半傅立叶单次激发FSE(HASTE)序列,其应用多限于超快速T2WI、腹部检查屏气快速T2WI、屏气或呼吸触发水成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旋回波(SE)序列 自旋回波(SE)序列
自旋回波序列通过下列方法获得不同加权图像: T1加权: TR短(500ms),TE短(20ms) T2加权: TR长(2000ms),TE长(120ms) 质子密度加权: TR长(2000ms),TE短(20ms)
多回波SE序列 多回波SE序列
一个180°脉冲只能产生一个回波信号,若在一个脉 冲周期内施加多个180°脉冲,在每个180°脉冲后,得 一个回波,直到信号消失。回波之间的时间可以是相等 或不等。每个回波所得到的图像性质是不同的。在一次 成像中得到同一层面的不同加权性质的图像。
长TR、长TE——T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权像 、
T2长的组织,图像为强信号,如脑灰质; T2短的组织,图像为弱信号,如脑白质。 一般讲:组织T1时间长者,其T2时间也较长,所以T1和T2 图像一般互为反像。
质子密度加权像
选取长TR(2000ms)和短TE(30~40ms),减少T1和T2 对图像影响,则信号强度与组织质子密度有关。 组织质子密度相差不大,则其对比度不强(10%-15 %)。但有较高的信噪比,用于观察细小结构的组织。
横向弛豫过程
信号不是在90°脉冲作用 之后马上采集。由于质 子间相互作用及主磁场 不均匀性,导致 Mxy迅 速下降,采集不到信号 。
自旋回波方法(Spin Echo,SE) 自旋回波方法
1955年Hahn提出了一种可以在均匀度不是十分理想的磁场条件 下得到横向弛豫时间T2* 的方法,
SE 序列
自旋回波序列是一个以90°-180°-180°的脉冲序列, 90°脉冲间隔时间——TR(Time of Repetition,重复时间), 90°至回波时间——TE(Time of Echo,回波时间)。
180°脉冲反转脉冲结束后,无Mxy的存在,Mz开始恢复,等Mz 过了0点后,在时刻 t=TI (Time of Inversion反转时间),再施加 一个 90°脉冲(此后的脉冲方式同SE),再施加180°脉冲,就 可以得到回波信号。IR序列的TR一般为1800~2500ms,而 TI=400~600ms。
多回波 SE 序列
由于TR长(2000ms),短TE回波与质子密度有关(CSF是 灰色白,灰质为灰白,白质为灰);随TE延长,质子密度作 用逐渐减弱,而T2 因素逐渐增大;当TE很长时,图像为很 重的T2 加权像(CSF为强信号,灰质为次强信号,而白质为 灰黑色。
SE特点 SE特点
T1加权像: TR越短,T1对比越强,但信号下降; TE越短,T2影响越小,信号强度越高。 T2加权像: TR越长,T1影响越小; TE越长,则T2加权越重,但信号下降。
T1加权像
减少T2对图像的作用,可以使用短TR(400-600 ms),以增 强不同组织的T1对比度 TE越短越好,由于磁共振仪限制(为了避免接收线圈饱和) 和定位脉冲作用,一般TE在5~30ms之间。
T1加权像
短TR、短TE——T1加权像 、 T1像特点: 组织的T1越短,恢复越快,信号就越强;组织的T1越长, 恢复越慢,信号就越弱。 脑白质:300 ms 脑灰质:500 ms CSF: 2100 ms
IR序列特点 IR序列特点
IR序列具有强T1对比特性; 可设定TI,饱和特定组织产生具有特征性对比图像 (STIR、FLAIR); 短 TI 对比常用于新生儿脑部成像; 采集时间长,层面相对较少。
SE 与 IR 序列比较
SE序列TR/TE=2000/30, 60,90,120
IR序列TR/TE=1500/15, TI=100,200,300, 400,500
质子密度加权像
质子密度加权像 长TR、短TE——质子密度加权像 、 质子密度 图像特点: 组织的 ρH 越大,信号就越强; ρH 越小,信号就越弱。 脑白质:65 % 脑灰质:75 % CSF: 97 %
脑部组织的T1、T2和ρ值 脑部组织的
ρ (%) 脑白质 脑灰质 脑脊液 65 75 97 T1 (ms) 300 500 2100 T2 (ms) 95 105 245
T2加权像
将T1对图像的作用减少到最小。 增加TR(2000 ms),能使T1不同的组织都能得到充分 恢复,使信号对 T1的依赖性就减小。 长TE可以将组织的不同T2特性能充分体现出来,以增 加图像对T2的依赖,一般TE=120ms左右。
T2加权像
脑白质:95 ms 脑灰质:105 ms CSF: 245 ms
TE对MRI的作用 对 的作用
在TE期间,信号按 T2*时间常数衰减。TE长,Mxy衰减得多; TE短,Mxy衰减得少。
组织R的T2短,衰减快,L的T2长,衰减慢;用长TE(80100ms),L的衰减慢,L信号强(T2差异) ——T2加权。 TE越短,T2加权越弱;TE越长,T2加权越强 越短, 加权越弱; 越长 越长, 加权越强。 越短
TR对MRI的作用 对 的作用
在每个TR期间,Mz是按 T1 时间常数恢复。TR长,Mz恢复 充分;TR短,Mz没有得到充分的恢复。
组织R(T1短),L(T1长),若TR短(500ms),R比L恢复快,R的 信号强,两者构成对比(T1不同造成)——T1加权。 TR越短,T1加权比重越大;TR越长,T1加权越弱 越短, 加权比重越大; 越长 越长, 加权越弱。 越短
预脉冲
成像中,纵向磁化矢量(Mz)和横向磁化矢量(Mxy)是两个 相互相存的量,上一个脉冲序列的Mz恢复值,也就是下一 个脉冲序列的Mxy初始值。
预脉冲
第一个序列的90°脉冲作用时,Mz最大(Mz0),倒向XOY平面 时, Mxy也最大。由于TR有限,所以Mz恢复也有限,此后序列 90°脉冲作用时,Mxy在逐渐减小,约(4~5)个序列结束后,M才 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开始进行数据采集。将此称为预脉 冲。
SE 与 IR 序列比较
T1加权SE序列 TR/TE=500/30
IR序列TR/TE=2500/15, TI=100
STIR序列 STIR序列(Short TI Inversion Recovery) 序列(Short
在IR恢复过程中,组织的Mz都要过0点,但时间不同。利 用这一特点,对某一组织进行抑制。 如脂肪,取TI=0.69T1(T1 为脂肪弛豫时间),使脂肪的信号 强度正好过0点,就接收不到它的信号。突出其他组织。IR成 像时间长,信噪比弱。
FLAIR序列 FLAIR序列
大脑轴向像(FSE FLAIR 61/2分钟)
FLAIR
FLAIR序列 FLAIR序列
T1 FLAIR
T2 FLAIR
IR序列 IR序列
脑部IR的T1加权可使灰白质的对比度更大。 眼眶部STIR能抑制脂肪信号,增加T2对比,使眼球后球 及视神经能更好显示。 脊髓采用FLAIR技术能抑制脑脊液搏动产生的伪影,以利 于显示颈、胸段脊髓病变。 肝部微小病变,使用IR能处到较好显示。 关节使用IR能同时提高水及软骨的敏感性。
HomeWork
T1加权像特征 T2加权像特征 多回波SE序列的图像加权特征 MRI信号抑制,常见方法 MRI STIR FLAIR MT
STIR序列 STIR序列
STIR序列 STIR序列
STIR
T2
STIR序列 STIR序列
常规 膝盖矢状像(FSE脂肪抑制, 小FOV,层厚3.4mm)
STIR序列 STIR序列
Fat suppressed FSPGR liver on the 1.5T.
FLAIR序列 FLAIR序列
当T1非常长时,几乎所有组织的Mz都已恢复,只有T1 非常长的组织的 Mz 接近于0,如水,液体信号被抑制, 从而特出其他组织。 FLAIR(Fluid Attenuation IR) 常用于对CSF抑制。
回波(Echo) 回波
FID:由90°脉冲作用后直接产生的,Mxy从大到小。 Echo:180°脉冲作用结果,信号(Mxy)是从小到大然后再从 大到小,体现了 M 相聚与相散的变化;由于Mxy是按时间常 数T2指数衰减的, TE的长短决定了信号对 2的依赖程度。 的长短决定了信号对T 的依赖程度。 的长短决定了信号对
反转恢复序列(Inverse 反转恢复序列(Inverse Recovery,IR)
由于TE有限,SE序列的 T1像质量不理想。IR序列是 用来得到最佳T1像的成像序 列。 IR序列是由一个180°反转 脉冲使 Mz0 反转,此后脉冲 同SE序列。
180°- 90°-{180°-Echo}n
IR序列 IR序列
与回波信号强度有关的参数
RF作用后(90°脉冲),Mz开始恢复(与T1有关),Mxy开始衰 减(与T2有关)。当下一脉冲周期开始时,其初始值与上一周期 结束时的状态有关。所以TR与TE的选择与MRI信号有关。
TR对信号的影响 对信号的影响
当第二个序列作用时,前序列作用后的Mz还未恢复至平 衡状态,若进行测量,信号会依赖T1。 TR的长短会影响信号对 1的依赖程度 的长短会影响信号对T 的依赖程度。 的长短会影响信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