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问题指向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健康的应激体验中介模型研究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作为社会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但是,在不同的压力应对方式中,哪一种对心理健康更为有利呢?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比如主动面对压力、寻求社会支持、培养健康的休闲爱好等。
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排解压力,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与此相反,另一些大学生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比如逃避、逃学、沉迷于网络和游戏等。
这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往往能更好地适应压力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他们倾向于正视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主动与压力抗争,并在面临挫折时不轻易放弃。
这种积极的心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增强自尊,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反,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通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态度。
他们倾向于逃避问题,逃避压力的同时也逃避解决问题的责任,这种逃避心态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负面情绪,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发展。
此外,积极应对方式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积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更愿意向他人寻求帮助和支持,他们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烦恼。
这种社会支持不仅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还可以得到实质性的帮助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相反,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大学生往往选择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甚至习惯于将自己的问题隐藏起来。
这种缺乏社会支持的做法,不仅让他们无法从外界得到正面的能量和影响,还可能使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进一步恶化其心理健康问题。
在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中,值得注意的是,积极与消极并不完全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有时,人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来应付不同的情境和压力。
例如,在面临长时间的繁重学业压力时,有些学生可能会选择适度地与朋友聚会放松自己,这是一种既积极又健康的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摘要:通过对湖南长沙335名高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例较大(约1/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挫折对个体造的不良影响,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又能使大学生更容易选择积极的挫折应对方式。
关键词: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17-02当前,我们的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系列困绕与难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工作压力越来越重,抑郁、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困扰着人们。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
因此,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奋斗与选择的困惑、学业的压力、爱情失利等等这些应激源时,更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尤其是其近些年来,大学生自杀、凶杀事件频繁发生,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应对方式是个体处理应激情境的一种手段,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拟对高校大学生的挫折应对方式及其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帮助高校大学生养成科学的应对方式,同时也希望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以长沙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样本资料来源于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08bsh048)的调查数据中长沙市高校大学生样本。
共计样本335个,其中男性153人,女性182人。
(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包括自编问卷调查表、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自编问卷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人基本情况。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关系研究
心理卫生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关系研究曹亚杰1,司继伟2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检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
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应付方式问卷和压力反应问卷(SRQ)对河南2所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大学生主要生活事件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男生生活事件部分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学生人际关系得分最高;主要采用成熟应对方式,男生求助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大学生应激反应符合正常水平。
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间显著相关;不成熟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应激反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5.8%),成熟应对方式中介效应不显著。
结论 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应激反应间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适应,心理学;应激;精神卫生;学生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1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9817(2010)01 0053 03Correl a tion Bet ween L ife Events ,Copi ng Style and Stress Reacti on Am ong Co ll ege Students /CAO Ya jie *,SI Ji w e i .*De part men t of Education S cience ,Anyang N or m al C oll ege ,Anyang (455002),H e nan P rovince ,ChinaA bs tract Ob jective T o exp lore rel ati on s a m ong li fe events ,cop i ng styl e and stress reacti on ,and t o ch eck m ed i ati ng effect of cop i ng st yle.M et hodsB y using Adolescen t Self R ati ng L ifeE ventsC heck L i s t(ASLEC),C op i ng StyleQu esti onary and S tress Res pon s e Questionnaire (SR Q ),500college st ud ents fro m t w o un i versities i n H enan w ere s urveyed .R esultsS t udy stres s and i n t erpersonal relati ons h i p w ere p ri m ary life events ofcollege st ud ents .Boy students ' score of li fe even ts f act ors w ere h i gher t han girls .Grade One students got t he h i gh est score i n i n terp ers on al relati on s h i p.M at u re cop i ng styl e w erem ai n ly u sed .M ale st uden ts used help seek i ng less t han f e m ales si gn i fi cantl y .Stress reacti on of college st uden ts w as i n nor m al leve.l Life events and cop i ng s t yle w ere s i gn ifi can tly correl ated w it h stress reaction .I mm at u re cop i ng st yle h ad parti alm ed i ati ng eff ectb et w een life even t s and stress reacti on(35.8%).M at ure cop i ng styl e m ed i ati ng effect w as not si gn i fi cant .C oncl usion C op i ng st y l e h as parti alm ed iati ngeffect bet w een life even ts and stress reaction .K ey w ords L ife change events ;Adaptati on ,ps ychologica;l Stress ;M en t al h ealt h;S t uden ts作者简介 曹亚杰(1978- ),女,河南焦作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oc
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作者:吴善玉赵红姬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4期[摘要]为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应激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和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应激心理健康[作者简介]吴善玉(1970- ),女,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护理学院社区护理教研室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护理学及护理统计学;赵红姬(1969- ),女,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护理学院人文护理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护理学。
(吉林延吉133000)[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95-02近年来,大学生生活应激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应激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因某种刺激或事件被感知并被评价后,引起个体较大、较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与变化。
过于强烈和持久的生活应激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有相关关系,是影响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①。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学习压力,还面临着竞争挑战、挫折、矛盾、冲突等多种压力。
当这些压力过大,应激状态时间持续过长,势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校(延边大学)大学生生活应激状况、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对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医学部不同专业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300份。
整个实施过程中,在教师协助下,学生明确填写量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答卷由调查人员检查无遗漏者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9%。
其中医学专业546名,护理专业448名,其他专业201名;男生456名,女生739名,平均年龄21.7岁。
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作用
心理弹性对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作用摘要采用梁宝勇、程诚编制的“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梁宝勇和郝志红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和郑日昌、邓丽芳和张忠华等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4所大学6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可以缓冲心理应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心理弹性部分中介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
关键词心理弹性,心理应激,心理健康,中介作用。
1 引言心理弹性是一种能够使个体在压力、危机、挫折或创伤下仍能积极适应、茁壮成长的心理品质。
是个体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弹性不仅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韧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
心理弹性的研究从崭新的视角聚焦于人们积极品质与能力,以此应对压力情境或克服逆境,它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近20余年来最热门的心理学研究课题之一。
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研究证明应激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适度的应激可以提高个体适应生活的能力,但强烈持久的应激。
会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梁宝勇,1994)。
相关研究也证明,应激并不必然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虽然心理应激与身心困扰症状显著相关,但大多数研究发现两者只有较低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多在0.12-0.40之间(梁宝勇,1994)。
因此。
在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可能有某些调节或中介因素发挥着缓解或减少应激对心理健康消极影响的作用。
研究已经证实,心理弹性是个体健康适应应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心理弹性作为个体的保护性资源能够抵御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并促进积极的心理结果,维护和提升身心的健康水平。
心理弹性和心理困扰呈显著负相关,并且心理弹性可以直接预测心理困扰,在心理健康中起到重要作用。
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中所起的具体作用是一个热点问题。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目录一、内容概述 (2)二、文献综述 (2)1.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概述 (4)(1)定义及分类 (5)(2)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6)2. 交往焦虑研究现状 (7)(1)交往焦虑的概念及表现 (8)(2)交往焦虑的测量与影响因素 (9)3. 中介模型与调节机制相关研究 (11)(1)中介模型理论概述 (11)(2)负性生活事件、中介变量与交往焦虑的关系 (13)(3)调节机制在其中的作用 (14)三、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工具 (17)(1)量表选择 (18)(2)数据分析方法 (19)3. 数据收集与处理 (20)四、研究结果 (21)1. 负性生活事件对交往焦虑的影响 (22)2. 中介变量的作用 (23)3. 调节机制的分析 (24)五、讨论与分析 (25)1. 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的关系探讨 (27)2. 中介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28)3. 调节机制的作用路径及影响因素 (29)六、结论与展望 (30)1. 研究结论总结 (32)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局限 (32)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33)一、内容概述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期揭示负性生活事件对交往焦虑的影响机制以及可能的调节因素。
本研究首先对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进行了界定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涵。
通过构建交往焦虑量表,对大学生的交往焦虑状况进行了评估。
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即负性生活事件越多,个体的交往焦虑水平越高。
通过引入调节变量,如自我效能感、自尊和人际关系等,对中介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这些变量在负性生活事件与交往焦虑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摘要]为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应激水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章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得出了相应的结果和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应激心理健康近年来,大学生生活应激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应激是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因某种刺激或事件被感知并被评价后,引起个体较大、较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反应与变化。
过于强烈和持久的生活应激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加重都有相关关系,是影响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①。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学习压力,还面临着竞争挑战、挫折、矛盾、冲突等多种压力。
当这些压力过大,应激状态时间持续过长,势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本研究旨在了解我校(延边大学)大学生生活应激状况、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基础性资料,对1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校医学部不同专业各年级学生发放问卷1300份。
整个实施过程中,在教师协助下,学生明确填写量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答卷由调查人员检查无遗漏者为有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1.9%。
其中医学专业546名,护理专业448名,其他专业201名;男生456名,女生739名,平均年龄21.7岁。
(二)研究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②和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欣等根据我国国情翻译修订的《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③进行测试。
(1)SCL-90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饮食睡眠及其他10个因子,该量表实行5级评分制(1~5分)。
(2)学生生活应激问卷(SLSI),共51题分为两大部分:应激源包括挫折、冲突、压力、变化和自我强加的5个维度;应激反应包括生理、情绪、行为和认知。
大学生问题指向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健康的应激体验中介模型研究
附图 大学生应激体验对问题指向应对方式 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模型
·172·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16 No.2 200以焦虑抑 郁等心理症状为研究重点, 而较少关注其与正性心 理状况( 例如生活满意度) 的关系, 这也是近年来阻 碍应对研究取得更大进展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 提示, 沉思型应对方式得分较低, 较多的使用反应型 和抑制型问题指向应对方式的个体, 会有更高的心 理应激, 更高的心理症状和较低的生活满意度, 这与 国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 的[6]。而应激体 验与生活满 意度显著负相关, 与 SCL- 90 得分显著正相关, 提示 应激体验与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关系。这与以往的研 究 结 果 是 一 致 的[16]。
中图分类号: R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611(2008)02- 0170- 03
A Per ceived Str ess Mediating Model Study About Pr oblem- focused Styles of Coping in Univer sity Students Affect Mental Health
模型研究结果显示: 所有的问题指向应对方式 都通过应激体验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提示应激体 验可能是问题指向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一个 中介变量, 所谓中介变量是指模型中的变量之间在 作用次序上存在着先后顺序。在逻辑上具有因果关 系, 即存在自变量一中介变量一因变量这一事件序 列[17]。 应 激 体 验 对 心 理 症 状 和 生 活 满 意 度 有 直 接 的 作用, 而不同的问题指向应对方式首先影响个体的 应激体验, 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Chang 等 人的研究表明, 应激体验经常作为许多人格变量与 心理健康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7, 8], 这对我们进 行大 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作者:何欢尹伊群陈南希徐馨玥徐子悦吴梦姣来源:《管理观察》2020年第31期摘要:目的:旨在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方法:电子问卷及量表并发布,最终数据分析处理。
结果:首先是尽管在学校已经开展了相关疫情心理疏导的前提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其次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关系,应对方式中成熟型受试人更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不成熟型受试人更容易被焦虑抑郁情绪所困扰。
结论: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要及早重视、及早干预,引导大学生转变自身应对方式——由不成熟型向成熟型转变,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關键词:大学生;新冠疫情;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1 绪论1.1研究意义面对重大突发事件,部分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1]。
毕丹[2]认为:“面对‘非典疫情’的突然爆发,高校学生中第一反应为‘感到焦虑’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2.0%,‘不相信’和‘恐慌’占总人数的17. 1%和16. 5%。
”郑文军和唐峥华[3]认为:“在情绪反应方面,多数学生(79.0%)处于轻到中度的焦虑状态,15.4%的被试其焦虑程度达到中度及以上(重度)程度,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由此可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极易引发高校大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究竟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研究[4]指出自信与心理状态和应付方式关系密切。
张小璐[5]等研究者就新冠肺炎疫情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做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状况与“性别和地区间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的关系。
目前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一是居家隔离,社交活动受限;二是对线上教学方式的不适应。
两方面因素使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慌、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2研究目的了解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心理状况,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系统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
大学生压力、社交焦虑、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大学生压力、社交焦虑、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一、概述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
这些压力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行为的出现,其中手机成瘾现象尤为引人关注。
手机成瘾是指个体过度依赖手机,无法控制自己的使用行为,导致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社交焦虑也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感到紧张、不安和恐惧。
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对于缓解压力、降低焦虑和促进健康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压力、社交焦虑、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压力可能通过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选择,进而增加手机成瘾的风险;而社交焦虑则可能使个体更倾向于通过手机进行社交活动,从而加剧手机成瘾的程度。
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和社交焦虑对手机成瘾的负面影响。
目前关于这四者之间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缺乏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系统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包含压力、社交焦虑、社会支持和手机成瘾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深入探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背景介绍:大学生面临多重压力,社交焦虑现象普遍,手机成瘾问题日益严重。
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重压力。
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以及自我成长的压力等交织在一起,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现象尤为普遍,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强烈的不安、恐惧或担忧,担心自己的表现会被他人评价或嘲笑。
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人际关系复杂、竞争激烈以及自我认知的不成熟,社交焦虑现象尤为普遍。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基础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基础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的基础研究。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和特点、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构建、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研究方法的探讨,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
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帮助大学生有效处理心理危机具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目前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未来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完善,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基础研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意义与启示、不足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在面对高强度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冲突、职业发展困惑等各种挑战时所出现的一种心理困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不仅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良后果。
为了更好地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开展相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当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的基础研究还比较缺乏,对于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估模型和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构建合理的指标模型,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和人格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的基础研究,旨在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和特点,深入探讨其发生机制和表现形式,为构建心理危机应激指标模型奠定理论基础。
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所起的中介作用
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所起的中介作用【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路径分析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心理弹性既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应对方式;中介作用心理弹性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一般是指个体暴露于消极生活事件中却能使其生理和心理功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健康水平的能力,也指个体能灵活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1]弹性个体具有乐观、积极应对和性格坚韧等典型特征,这些优势特征有助于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3]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然而较少有研究探讨二者之间关系的潜在机制问题。
鉴于已有大量研究发现,弹性个体更有可能较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较少使用消极应对方式,而应对方式能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可以推测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中可能起中介作用。
因此,本研究针对大学生群体,采用路径分析方法,尝试探讨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实证依据和指导。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采用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一般健康问卷-28(ghq-28)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陕西3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4份,有效率为93%,调查结果采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人口学变量对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在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功能紊乱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在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功能紊乱上年级差异显著。
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在社会功能紊乱上,大一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大四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
2、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心理弹性、心理健康问题、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会功能紊乱、严重抑郁与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它们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见表1。
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
① 工作角色压力量表 J该 问卷 主要根据董 敏 :
敏 编制 的公 务员 工作 压 力源量 表 修订 而 成 。原量 表共 l 条 目, 7个 主要 包 括工作 压 力 、 角色 冲 突和角 色模 糊 3
个 维度 。根 据 文献查 阅 和本 次 课 题 事 先 访 谈 结 果 , 大
结果 , 重新 组合 的工 作 角色 压力 量表 主要 包 括 l 条 0个 目, 角色模 糊 和角色 冲 突各 5个 条 目, 内部一 致性 信 度 均达 0 8以上 。量 表 采 用 5等级 计 分 , . 总分 越 高 表 示
角色 压力 越大 。
因此 , 研 究 以 山西 省 太 原 市 大 学 生村 官 为 调 查 本
1 究对 象 .研
对 象和方 法 发 放 问 卷 5 0份 , 收 有 效 问 卷 6 回
4 6份 , 中男 性 14人 , 性 2 2人 , 生 子女 8 8 其 9 女 9 独 1人 ,
非 独生 子女 45人 , 均 工作 时 间 2年 零 2个月 左 右 。 0 平
2 究方 法 .研
【 关键词 】 大学生村官 工作压 力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心理学、 管理学和医学等许多领域研究已证实 , 工 作压力已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个体身心健康 、 工作 绩效
和生 活质 量 的一 个 隐形 杀 手 。许 多 实证 研 究 表 明 , 长 期 慢 性职 业压 力不 仅 与 个 体 心 理 健 康有 关 , 与社 会 且 支持 、 对方 式 密 切 相 关 【 。应 对方 式是 指人 们 对 应 1 J
() 1 调查 工具
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有关 的情绪 困扰而采用的方法 、 手 段或 策略 , 括认 知 评 价 和 行 为努 力 。 良好 的应 包 对方式可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 而抑郁 的个体往 往倾 向于采 用消 极 的应对 方式 。以往研 究 内容 和方 法 上主要存在两个局限: 压力 内容 主要是指工作负荷过 度 , 大学 生村 官 的工作 角色 压力 完全 两个 概念 ; 究 与 研
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
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引言:医学院校的学习环境严苛,对学生提出了高要求和巨大压力。
尤其是新生阶段,新环境、新学科、新任务都可能给大一新生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因此,研究大一新生的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可以帮助学校和个人更好地理解新生的心理需求,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一、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过去的研究发现,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压力知觉是指个体对环境中的压力刺激的感知和认知程度,而生活满意度则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状况的评价。
在医学院校的大一新生中,他们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自我管理压力。
这些压力的存在对新生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产生了影响。
当新生认知到自己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时,往往会出现负面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情绪会影响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在面对压力时,个体通常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
有效的应对方式可以帮助个体减轻压力,提高生活满意度。
逃避、逃避、求助、应对四种常见的应对方式。
通过选择逃避和逃避的方式来应对压力,在短期内可能会减轻个体的情绪症状,但长期来看会更加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增加压力。
而积极寻求帮助和积极应对的方式可以帮助个体获得外界的支持和资源,增强应对能力,改善心理和生活状态。
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可以看出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当个体能够以积极应对的方式来面对压力,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困难,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三、应对方式的转变和提升新生面临着许多压力,在应对方式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轻压力:1. 寻求支持:与同学、老师、辅导员等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压力和困扰。
这样可以获得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减轻压力的负担。
2. 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技巧:设定合理的目标,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的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合理的时间规划可以帮助更好地应对学业压力。
大五人格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大五人格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文献综述 (4)3. 研究目的与问题提出 (6)4. 研究方法与流程 (7)二、文献综述 (9)1. 大五人格理论概述 (10)2.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2)3.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 (13)4. 调节变量的作用分析 (15)三、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16)1. 研究假设 (17)2. 模型构建 (17)3. 理论框架 (18)四、研究方法 (20)1. 参与者选择与数据收集 (21)2. 测量工具与技术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3)五、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2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6)2. 方差分析 (27)3. 相关分析 (28)4. 回归分析 (29)5. 结果讨论 (30)六、结论与展望 (31)1. 研究结论 (33)2. 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33)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4)一、内容概览在当前的教育和心理科学背景下,社会对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而人格特质作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受到了广泛关注。
特别是大五人格模型,以其全面、稳定的人格特征分类,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来深入探讨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聚焦于大五人格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并发现人格特质在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人格特质并非孤立存在,它与个体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增强个体的心理韧性,提高其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消极的人格特质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如焦虑、抑郁等,进而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复杂。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种关系,研究者们提出了调节中介模型的概念。
该模型认为,人格特质通过影响某些心理过程或中介变量,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生活应激源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
【社会医学】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年4月第36卷第4期(总第370期)生活应激源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代际传递的心理机制及干预研究"(17BSH095);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心理学视角下陕西农村家 庭贫困代际传递的研究"(17JK0123);陕西省重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髙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研分析"(2016Z077)程利娜-黄存良',郑林科2(1.陕西理工大学,陕西汉中723000; 2.西安石油大学)[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在生活应激源与抑郁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方法:采用生活应激源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应对方式量表、抑郁量表对603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
结果:生活应激源分别与心理资本、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中性应对方式和抑郁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分别与消极应对方式和中性应对方式呈显著负 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抑郁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和中性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值为0. 281,并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结论:生活应激源除了对抑郁产生直接预测作用外,还通过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对抑郁产生间接预测作用。
[关键词]生活应激源;抑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链式中介[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663(2019)04 - 289 - 04Studying on The Effect of Life Stress on College Students ' Depression Mediated by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p ing Style. /Cheng Li - na , et al. //The Chinese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ined mediating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ping style between life stress anddepres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6034 cases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Scale of Student - Life Stress ,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 Coping Style Scale and Depression Diagnosis Scale. Results Life Stress was negatively relatedto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 ,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negative coping style , neutral coping style and depres si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negative coping style and neutral coping style ,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posi tive coping style. Depression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positive coping style ,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negative coping style andneutral coping style. Chained mediating valu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coping style was 0. 281 , which was significant. Conclu sion Life Stress can not only directly predict depression , but also indirectly predict depression mediated by psychological capitaland coping style.Author's address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Hanzhong , P. R. ChinaKey words life stress ; depression ; psychological capital ; coping style ; chained mediation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虽然生理年龄已步入了成人行列,但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时,很 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也是抑郁的高发人群⑴。
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对抑郁的研究
公关论坛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对抑郁的研究文/杨泽华摘要:本研究为了探讨陕西省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应对方式对抑郁的研究,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了陕西省某五所综合类大学的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就业压力与抑郁之间有中介效果,且该效果为部分中介效果。
关键词:就业压力;抑郁;应对方式;大学生引言大学这一阶段学生的抑郁在所有的学生时代最为严重,因此,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影响抑郁的因素及解决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待为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及实证支持。
此外,根据素质压力三模型理论,中介变量主要包括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控制感等,在本研究中认为,应对方式是值得考察的中介变量。
因此,本研究主要以陕西五所大学的大三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抑郁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的联系。
一、研究背景有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已经变成了公众所关心的一大重点问题。
根据调查,73.3%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压力。
70.9%的大学生缺乏对压力的正确认识,14.7%的大学生在压力下并不成熟。
因此,就业压力被定义为由外部事件或刺激引发的内部感受,这决定了大学生可以影响他们的就业。
大学毕业生在生活上的转变容易产生抑郁,研究表明,在抑郁中比例约为34.6%~41.3%的青少年晚期的大学毕业生中呈年增长模式[1]。
所以在对抑郁影响因素及发生规律的探究势在必行,对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有很大帮助。
此外,根据素质压力三模型理论,中介变量主要包括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控制感等。
在本研究中认为,应对方式是值得考察的中介变量。
应对方式被定义为个人面临困难和压力时所实施的认识和行动模式,它发生于个体安定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后。
这是个人对压力的固定反应,是解决问题或危机时个人一种习惯性或理想的方式。
因此,本研究主要以陕西五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抑郁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的联系。
大学生压力知觉对焦虑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大学生压力知觉对焦虑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目的与问题提出 (4)1.3 研究假设与预期成果 (5)二、文献综述 (5)2.1 压力知觉的概念与理论 (7)2.2 焦虑的概念与理论 (7)2.3 压力知觉与焦虑的关系研究 (9)2.4 中介变量在压力知觉与焦虑关系中的作用 (10)三、研究模型与假设 (11)3.1 研究模型构建 (11)3.2 主要研究假设提出 (12)四、研究方法 (13)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14)4.2 变量测量与工具 (15)4.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15)五、实证分析 (16)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7)5.2 相关性分析 (17)5.3 回归分析结果 (18)5.4 中介效应检验 (19)5.5 调节效应检验 (19)六、结果讨论 (20)6.1 压力知觉对焦虑的影响 (21)6.2 中介变量的作用 (22)6.3 调节变量的影响 (23)七、结论与建议 (24)7.1 研究结论总结 (26)7.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26)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8)一、内容概括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压力知觉对焦虑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情绪调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假设认为,大学生对压力的知觉越强烈,其焦虑水平越高;具体而言,压力知觉会通过情绪调节方式影响焦虑。
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数据收集,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压力知觉与焦虑间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在这两个变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旨在揭示大学生体验压力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大学生压力知觉与焦虑之间的关联,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学生面临的不再只是学习负担,更多的是一种全方位的压力体验。
这些压力可以源自学业、人际、就业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应对是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
应对是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降低外界刺激带来的压力,从而有利于保持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分类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付方式的影响因素上。
应对方式以积极取向为主,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变化,第三,积极主动的问题应对方式与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消极回避的情绪应对方式与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说明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如果更多采用积极主动的问题应对方式,他们体验到的负性情绪(抑郁、焦虑)就越少;反之,更多采用消极回避的情绪应对方式,则体验到的负性情绪越多。
提示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起调节作用。
大学生就业压力、积极主动的问题应对方式、消极回避的情绪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
可见,大学生感受到越大的就业压力,他们的情绪状态就越糟糕,体验到的负性情绪(抑郁、焦虑)就越多,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差。
同时,大学生采用相应的应对策略又进一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越倾向于采取积极主动的问题应对方式,就越少表现出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反之,他们越是采用消极回避的情绪应对方式,就越强烈地体验着抑郁和焦虑情绪。
应对(coping),是压力与身心健康的中介变量,现有的研究表明,。
应对方式的分类,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应对的类型,应对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主要采用的应对方式应对就业压力的方式。
(1) 大学生应对应对是个体面临应激情境时为减少压力或伤害而作出的认知或行为努力。
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大学生应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对方式评定量表的编制、不同群体应对方式的差别研究、应对方式的相关影响因素上。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为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
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个体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
以往应对方式的测量研究采用最多的是自我报告法中的问卷法,主要采用两种不同的概念取向:特质取向和情境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问题指向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健康的应激体验中介模型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的问题指向应对方式,应激体验与不良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
方法:以380 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指向应对方式量表, 知觉压力量表, 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他们的问题指向应对方式,应激体验与不良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进行模型设定和验证。
结果:不同的问题指向应对方式有不同的情绪状况和生活满意度,问题指向应对方式通过应激体验间接作用于不良情绪和生活满意度。
结论:应激体验可能是问题指向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
【关键词】应对方式; 应激; 焦虑; 抑郁; 结构方程模型; 大学生【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problem-focused styles of coping, perceived stress, emotional disorder and life satisfaction. Methods: 380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collected as sample. They were tested with PF-SOC, PSS-10,LSIB and SCL-90. Results: The different of problem-focused styles of coping maybe have different emotion condition and life satisfaction. It may be that the links between problem-solving style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re fully mediated through perceived stress. Conclusion:stress maybe is a mediating variable between problem-focused styles of coping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Key words】Coping style ;stress ; Anxiety ; Depression ; SEM; University students问题指向应对方式是指一个包括认知,行为和情感应对倾向的人格变量[1]。
Heppner基于此概念提出其主要包括三种解决方式:沉思型,反应型和抑制型. 沉思型包括一个与系统的处理问题有关的认知-情绪维度;反应型包括一个非理性的而且通常会阻碍问题解决的认知-行为-情绪维度;抑制型则包括一个否认或者逃避问题的认知-行为-情绪维度[1]。
许多研究发现这些问题解决方式与心理健康(包括焦虑,抑郁以及其他一些心理症状)之间有重要的联系[1] [2],例如:较多的使用反应型和抑制型问题指向应对方式的人有更多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3]。
Nezu等人发现具有较高的问题解决缺陷的人有更高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问题[4] [5]。
然而近年来Chang等学者认为个体对应激的体验可能比问题解决方式与心理健康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6],因为:第一,以往的研究表明,应激体验是许多人格变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7] [8];第二,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可能造成不一样的应激体验[9],最后,许多研究也表明应激体验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10] 所以其提出应激体验有可能是问题解决方式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6]。
以往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与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症状的关系,而很少考虑问题解决方式和应激体验与正性心理健康(例如生活满意度等)的关系。
而且国内相关的研究还很少。
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研究问题解决方式,应激体验,心理健康(包括正性和负性两个方面)之间的具体关系;且进一步弄清应激体验在问题解决方式与心理调试之间的作用机制,为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被试来自湖南2所普通大学,有效样本380个,其中女生占52.6﹪,男生占47.4﹪,92.0﹪为汉族学生和8.0﹪为少数民族学生。
年龄范围:17岁到25岁,平均年龄21岁5个月。
男女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施测程序数据采集的方式采用集体测试。
在进行测量前,所有参加测试的大学生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学生填答人口学资料,问题指向应对方式量表[11],知觉压力量表[12],生活满意度量表[13]和症状自评量表[14]。
每个教室由2个研究者监督整个测试过程并收集问卷。
1.3 研究工具1.3.1 问题指向应对方式量表(PF-SOC)该量表由Heppner等人编制,共18个条目,分为三个分量表:(沉思型,反应型和抑制型),研究发现较多的使用反应型和抑制型问题指向应对方式以及较少使用沉思型应对方式的个体提示有更多的问题-解决缺陷[6]。
在本次研究中,各分量表α系数的范围在0.82 -0.89 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3。
均符合测量学要求。
1.3.2 知觉压力量表(PSS-10)该量表由Cohen等人编制,有多个版本,本次研究采用的是10个条目的版本。
PSS-10 是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的压力测量工具 ,由10个反映针对压力的体验的问题构成, 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近一个月来的实际感受回答,得分越高表明感知压力越高。
在本次研究中,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1。
符合测量学要求。
1.3.3 生活满意度量表(LSIB)生活满意度量表由Neugarten等人编制,包括三个独立的分量表,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其中一个分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B,得分从0(满意度最低)到22(满意度最高)。
在本次研究中,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3。
符合测量学要求。
1.3.4 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由Derogatis编制,包括90 个条目的精神症状自评表,能准确的反映各症状的程度。
每项采取评分制: 1- 无症状; 2- 偶有轻微症状; 3- 有该症状, 轻到中度: 4- 常有中到重度症状; 5- 很频繁且很严重的症状。
分数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4 统计方法Person相关检验采用SPSS12.0版本进行,结构方程的建模采用AMOS 5.0版本完成。
2 结果2.1各量表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1.沉思型问题指向应对方式分量表与感知压力量表总分成显著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总分成显著正相关,而与SCL-90量表总分成显著负相关;而反应型和抑制型reactive, and suppressive problem-solving styles两个分量表与沉思型问题指向应对方式分量表,生活满意度总分成显著负相关,而与感知压力量表总分,SCL-90量表总分成显著正相关。
2.感知压力量表总分与生活满意度总分成显著负相关,而与SCL-90量表总分成显著正相关。
2.2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2.2.1模型建立本研究采用了侯杰泰建议的模型建立策略,先设定多个模型,通过模型比较得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相对有效和节俭的模型[15]。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思路[16], 在模型设定中考虑到以下可能性: (1) 假设问题指向应对方式与应激体验均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
(2) 根据以往的研究,理论上可以认为问题指向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应激体验起全部中介作用的可能性(3)有研究表明问题指向应对方式量表中的反应型分量表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因素[6], 因此其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对整个模型的贡献显著性需要考察。
根据以上的理论考虑, 本研究设定了理论上可以接受的3个相互竞争的模型:M1:问题指向应对方式与应激体验均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
M2:所有的问题指向方式都通过应激体验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
M3:问题指向应对方式中的.沉思型和抑制型两个分量表通过应激体验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而反应型分量表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
通过模型比较分别对这3个模型进行考察, 最终竞争确定数据拟合较好并且相对节俭的模型结构。
如表2所示:根据模型选择的原则,模型2作为相对最优的模型在模型竞争中获胜,模型2详见图1。
3 讨论以往针对问题指向应对方式的研究多以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为研究重点,而较少关注其与正性心理状况(例如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这也是近年来阻碍应对研究取得更大进展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结果提示,沉思型应对方式得分较低,较多的使用反应型和抑制型问题指向应对方式的个体,会有更高的心理应激,更高的心理症状和较低的生活满意度,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提示我们针对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减少对应激的体验以及增加生活满意度进行心理干预时,应该包括对其问题指向具体的应对的方式的干预。
而应激体验与生活满意度成显著负相关,与SCL-90得分成显著正相关,提示应激体验与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关系。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7]。
模型建立结果显示:所有的问题指向应对方式都通过应激体验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
提示应激体验可能是问题指向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应激体验对心理症状和生活满意度有直接的作用,而不同的问题指向方式首先影响个体的应激体验,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
Chang等人的研究表明,应激体验经常作为许多人格变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一个中间变量[7] [8],这对我们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而国外有文献报告问题指向应对方式中的反应型分量表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这与我们接受的模型有所不同,Triandis曾指出,文化能影响个体使用的应对方式,在不同文化结构的社会中,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体验与表达[18]。
尽管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应激体验在问题指向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中的中介地位, 对于该模型的研究, 还需要综合考察其他因素的参与。
此外, 本研究所得的结果尚需在以后更大样本的研究和纵向研究中进一步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1.Heppner, P. P., Cook, S. W., Wright, D. M., & Johnson, W. C. Jr., (1995). Progress in resolving problems: A problem-focused style of cop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2, 279–293.2.Chang, E. C., D’Zurilla, T. J., & Sanna, L. J. (Eds.). (2004). Social problem solving: Theory, research, and training.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3.Heppner, P. P. (1988). The Problem-Solving Inventory.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 4.Nezu, A. M. (1986). Negative life stress and anxiety: Problem solving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Psychological Reports,58, 279–283.5.Nezu, A. M., & Ronan, G. F. (1988). Social problem solving as a moderator of stress-related depressive symptoms: A prospective analysi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5, 134–138.6.Chang, E. C., Sanna, L. J.,Riley,M. M.,Thornburg,A. M.,Zumberg,K. M., &Edwards,M. C.(2007).Relations between problem-solving style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young adults:Is stress a mediating variabl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 ,135–1447.Chang, E. C., Watkins, A. F., & Banks, K. H. (2004). How adaptive and maladaptive perfectionism relate to positiveand negative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Testing a stress-mediation model in black and whit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1, 93–102.8.Chang, E. C. (2000). Perfectionism as a predictor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psychological outcomes: Examining a mediation model in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 18–26.9.Neville, H. A., Heppner, P. P., & Wang, L. (1997). Relations among racial identity attitudes, perceived stressors, and coping styles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5, 303–311. 10.Bonner, R. L., & Rich, A. R. (1988). Negative life stress, social problem-solving self-appraisal, and hopelessness:Implications for suicide research.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2, 549–556.11. Heppner, P. P., Cook, S. W., Wright, D. M., & Johnson, W. C. Jr., (1995). Progress in resolving problems: Aproblem-focused style of cop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2, 279–293.12 Cohen, S., & Williamson, G. (1988). Perceived stress in a probability sam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S. Spacapam & S. Oskamp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health: Claremont Symposium on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Newbury Park, CA: Sage.1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长沙: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77-791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长沙: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15.侯杰泰,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及分析策略.心理学探新,1999,69(19):54-5916.李旭, Gail Huon , 钱铭怡.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思路和步骤.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 , 9(2) : 149 – 152.17.Petra ,H & Franz, P(2006).Perceived stress, coping, and adjustment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Volume 38, Issue 4, April 2006, Pages 409-41518. Triandis, H. C. (1996). The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of cultural syndro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407-415表1 问题指向应对方式,应激体验与不良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表2 三个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数模型χ2/ df NFI CFI GFI TLI RMSEAM1 4.18 0.79 0.90 0.90 0.89 0.09M2 1.72 0.93 0.94 0.92 0.94 0.03M3 3.32 0.89 0.85 0.93 0.90 0.90NFI : 规范拟合指数(Bentler - Bonett normed fit index) ; CFI : 比较拟合指数(comparitive fit index) ; GFI : 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 of - fit index) ; TLI : Tucker - Lewis指数(Tucker - Lewis index) ; RMSEA: 近似误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图1 模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