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合集下载

四川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序号13项目名称: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提名单位意见由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主持的“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针对当前生猪养殖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以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营养与免疫为核心,通过动物营养及相关学科技术手段,经过近二十年的系统研究,揭示了营养与动物健康的关系,创建了抗病营养理论,阐明了提高猪抗病力的营养原理,构建了猪抗病营养参数51个,形成提高猪免疫力、缓解病原微生物危害、确保肠道健康、抗应激、防霉抗霉、挽救弱小仔猪等六大关键技术,授权专利43项,研制各类新产品30个;发表论文227篇,其中SCI论文106篇,出版专著及相关教材7部,培养博士和硕士共103人。

项目技术和成果从2006年开始应用,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评估,项目已获经济效益72.9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成果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阶段性成果已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部社会力量大北农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我国养猪业一直面临各种疫病的威胁和困扰,全国每年因病死亡约1.5 亿头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 亿元。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动物健康问题,项目组以营养与免疫为核心,系统研究了营养与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之间的互作关系,旨在通过营养措施改善猪免疫力、促进受损机能修复,以缓解疾病危害,减少用药量。

通过近二十年的研究,揭示了猪抗病营养原理,构建了抗病营养技术体系,研发系列饲料新产品,在饲料和养猪企业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成果、技术经济指标和推广应用情况如下:理论研究:创建抗病营养理论体系,揭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及其机制。

①揭示了藏猪、荣昌猪和DLY 猪抗病力及RIG-1、IPS-1等抗病基因表达差异,发现精氨酸、维生素A等营养素可上调抗病基因表达。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序号15项目名称: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提名意见:猕猴桃因风味独特、富含维生素C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因适宜丘陵山区种植而成为贫困农户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

项目组根据全球猕猴桃市场多元化需求,针对缺乏红肉猕猴桃品种和配套种植技术的实际,历时32年,系统开展了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绿色高产高效种植和溃疡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实现了优质红肉品种和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红肉猕猴桃核心育种材料发掘和育种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对丰富我国猕猴桃品种结构,突显我国猕猴桃产业特色,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精准扶贫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项目简介我国是猕猴桃原产地,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种质资源,栽培面积和产量世界第一。

80年代,猕猴桃主栽品种90%为新西兰绿肉品种‘海沃德’,90年代,新西兰培育出黄肉品种并在全世界注册了品种权,品种和高端市场被新西兰垄断。

红肉猕猴桃是我国特有的珍稀资源,红肉品种与绿肉和黄肉品种比较,突出的优势是果肉鲜红色,含糖量高,品质优良,市场接受度很高。

针对全球缺乏优质红肉品种和种植技术及溃疡病危害的实际,历时32年,以优质红肉猕猴桃品种创制为重点,集成创新配套产业化技术,培育出一批国内外授权的优质红肉猕猴桃新品种,彻底改变了新西兰猕猴桃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红肉猕猴桃的推广应用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建设健康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技术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1、收集保存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

建立了猕猴桃种质资源评价农业行业标准,收集种质资源1449份,保存种质材料29490株,面积210亩,建立了全球最大红肉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收集红肉种质资源132份、保存种质材料5280株,创建种质资源数据库,保存数据262万多条。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科技进步奖一、项目名称小麦族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二、提名意见项目组所在的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是四川省人民政府1984年批准建立的正处级专业研究机构,前期专注于小麦自身资源利用及近缘种质资源系统考察、收集、保存、评价,首任所长颜济教授曾主持获得1990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1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973(3项)、863(4项)等国家和省部级共计78项科研项目资助下,项目组传承资源研究优势特色,重点围绕小麦族资源发掘创新存在的问题系统攻关,获得了突出创新成果。

完善了小麦族种质资源库,实现了小麦族植物标本数字化,为资源的共享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发掘出丰富多样的小麦族基因资源;创新外源遗传操作方法,创制了具有外源物质的大批育种“桥梁”材料;创立了“三次连续杂交、小群体渐进选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解决了重头利用供体物种扩充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育种技术难题,为外源渗入育种提供了新范例。

该成果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已在17个国家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1篇,其中SCI收录282篇;论文被他引1597次,其中SCI他引988次、国际专著引用57次。

该项成果丰富了小麦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基础理论,为优异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已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果创新性突出、技术难度大,总体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符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社会公益类项目的授奖条件。

同意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优异资源利用是育种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手段。

小麦族属种繁多、生境多样,为麦类作物育种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基因源,但对其有效发掘利用存在诸多难题。

小麦优异资源创新需要的周期长、难度大、风险大,往往失败居多,且知识产权保护难,因此公益性、基础性特征突出。

2001年以来,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973(3项)、863(4项)等国家和省部级78项课题资助下,重点围绕小麦族资源发掘与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①理清了小麦族属种间关系,完善了种质资源库,为利用小麦族属种资源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自然科学奖序号 1项目名称:生物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功能调控及其机理研究提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该项目在国家科研计划的资助下,针对我国急需的高端植入性医疗器械在应用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构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完全降解吸收,易加工变形且能用体温、外加磁场或电场刺激控制形状记忆功能的生物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体系;揭示了高分子复合材料产生形状记忆的氢键作用机理,阐明了在生理环境下功能纳米粒子的释放对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机制;建立了生物医学评价方法,为研发高端医疗器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可解决传统植入性医疗器械不能降解吸收、外科手术繁琐和需二次手术而带来痛苦等若干重大难题。

该项目执行期间在Biomaterials等国际高影响的SCI收录期刊发表的8篇代表论文被他人引用总次数1272次,其中SCI他引次数907次;已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

研究成果多次被国际著名专家在顶尖评论期刊Chem. Rev.、Chem. Soc. Rev.、Prog. Polym. Sci.作为代表性成果被引用或详述。

部分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成果创新奖。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1、发展出一类基于功能化纳米填料的新型可降解吸收高分子复合材料,阐明了纳米填料对材料基体的形状记忆功能的调控机制,开辟了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代替传统金属材料制备植入性管状支架器械的新途径。

该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恢复温度精确调控到接近人体体温37℃,形变固定率和形状记忆恢复率都超过95%。

研究结果在生物材料领域高影响期刊发表文章4篇(Biomaterials, 2003,24,3563;2006,27,4288;2010, 31, 5182; 2011,32,2821.)。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会评专家(科技进步)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会评专家(科技进步)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初评会议评审专家名单
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组
林业组
养殖业组
科普组
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组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
油气工程组
轻工组
纺织组
化工组
非金属材料组
金属材料组
机械组
动力电气与民核组
电子与科学仪器组
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组
土木建筑组
水利组
交通运输一组
交通运输二组
标准计量与文体科技组
环境保护组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监测组
内科与预防医学组
中医组
中药组
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组
通信组
农艺组
农业工程组
资源调查组
矿山工程组
外科与耳鼻咽喉颌组
创新团队评审组。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中国政府每年颁发的最高科
技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贡献的个人、团队和机构。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两个级别,共有30个项目获奖。

其中一等奖获奖项目有:
1. "基于稳态微力学的芯片级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其应用":该项
目通过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使得石墨烯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可应用于集成电路的制造。

2. "新一代城市交通一体化综合管理与控制技术与设备":该项
目研发出了一套完整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公交调度等手段,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

3. "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应用示范":该项目致力于建
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资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等奖获奖项目有:
1. "高精度及高效率市级空间影像自动获取与地物提取":该项
目通过研发出一种新的空间影像获取和地物提取的方法,使得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更加精确和高效。

2. "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该项目研
发出了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使得电池能量密度大大提高,为电动车、储能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这些获奖项目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川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序号 5项目名称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抗风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提名意见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是国家公路和铁路交通跨越江海、深切峡谷的控制性工程,其抗风问题是设计和建造的关键控制因素。

项目组在国家自然科基金、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铁道部/铁路总公司科技计划及国内外重大桥梁工程抗风专题等四十余项科研课题的支持下,历时十余年,针对大跨缆索承重桥梁抗风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

自主研制了世界最大、性能先进的边界层风洞,创新了一系列风洞试验技术;基于大型边界层风洞试验平台,建立了高精度桥梁气动力模型和风振分析方法,发展和完善了桥梁抗风设计理论;基于试验平台和风振分析理论,提出了大跨缆索承重桥梁主梁气动外形设计准则和系统性的风振气动控制技术。

该项目创新显著,为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抗风设计提供了关键试验平台、强有力的理论及技术支撑。

研究成果直接在国内外相关企业及重大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提升了我国桥梁设计和建造水平、国际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作为现代公路、铁路交通的控制性工程,具有结构轻柔、阻尼小等特点,对风的作用敏感,抗风问题是其设计和建造的关键因素。

风洞试验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风振计算理论、控制技术是解决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抗风问题的主要手段,直接推动了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的技术进步。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和重大工程专题等四十余项课题的支持下,历时十余年,针对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抗风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在先进风洞试验平台研发与试验模拟技术、风振计算理论、气动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自主研制了世界最大、性能先进的边界层风洞,创新了一系列风洞试验技术。

首次提出了分段式扩散段、多层阻尼网和防分离网组合的新型风洞整流结构形式,解决了超宽风洞流场横向分布均匀性的技术难题;发展了适用于各类地貌紊流风的模拟装置,实现了大积分尺度近地自然风场的精确模拟(紊流积分尺度比同类风洞提高近60%);研发了闭环控制强迫振动试验系统,实现了大振幅下桥梁断面非线性气动力的高精度识别;提出了大跨度桁梁桥气弹模型模拟方法等一系列风洞试验技术,提升了抗风试验的模拟精度。

201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内容公示.docx

2018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内容公示.docx

2018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内容公示一、项目名称城市群国土空间集约利用传导决策关键技术及应用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中国科学院提名意见:本项目针对我国城市群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宏观尺度空间布局无序、中观尺度空间功能混乱、微观尺度空间利用品质低下、各自为政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现实问题,发现缺乏将城市群多尺度空间贯通起来融为一体集约利用的传导决策技术手段,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等7个项目为依托,通过近 10 年研究与实践,创建了城市群国土空间多尺度集约利用传导理论与布局优化决策方法;开发了宏观尺度的城市群空间集约拓展与布局仿真决策关键技术,构建了中观尺度的城市生态 -生产一生活空间功能识别与集约利用决策关键技术,研制了微观尺度的城市中心区空间集约优化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填补了中国城市群国土空间多尺度集约利用与优化决策的理论和技术空白。

成果被鉴定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4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5项,出版著作 11 部,发表论文201 篇,其中 SCI 收录 60篇,EI 收录 45 篇,论文被下载 29.49 万次,被引用 10827次。

先后在 7 个典型城市群和 50 多个典型城市空间集约利用中成功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成果原创性强,技术推广价值大,对推动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群发展的贡献突出,应用前景广阔。

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10 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21 项。

被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采用的重要报告26份(其中被中央总书记、总理等批示 15 份),为推动中国城市群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决策支持贡献。

成果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专题报道或现场直播 50 余次,社会效益显著。

提名该项目为 2018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技术领域。

针对我国城市群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宏观尺度空间布局无序、中观尺度空间功能混乱、微观尺度空间利用品质低下、各自为政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现实问题,发现缺乏将城市群多尺度空间贯通起来融为一体集约利用的传导决策技术手段,本项目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 7 个项目为依托,将地理学(宏观)、城乡规划学(中观)、建筑学(微观)三大不同空间研究尺度的学科理论与方法有机融合起来,通过12年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城市群国土空间多尺度集约利用传导理论与决策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解决了我国城市群国土空间集约利用效率低下的现实问题和空间集约利用传导决策的技术难题。

四川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科技进步奖序号9项目名称焦炉气(补CO2)甲烷化制天然气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提名单位意见该项目面向我国重污染工业排放气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与市场需求,在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下,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焦炉气(补CO2)甲烷化制天然气系列技术,开辟了焦炉气高效利用新途径,已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推广业绩与效益。

该项目在技术路线、高效多功能甲烷化催化剂、节能型甲烷化工艺以及气体净化-甲烷化-分离技术集成等方面具有重大技术创新:(1)技术路线创新: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对焦炉气补充CO2生产天然气产品。

既实现了对焦炉气中有效组分的充分利用,同时解决了CO2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难题,具有实际工业化应用效益。

(2)高效多功能焦炉气甲烷化催化剂研制:甲烷化催化剂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既可获得较大比表面积,还提高催化剂的活性,确保了高空速下的高活性与选择性,催化剂耐高温和抗析碳性能好,且具备甲烷化、多碳烃转化、逆变换等功能。

(3)节能型甲烷化工艺流程开发:结合开发的甲烷化工艺流程与反应器,采用低循环比、较低的甲烷化反应压力,并充分回收利用甲烷化反应热,确保甲烷化工序能量利用率高。

(4)系统技术的集成创新:在甲烷化关键技术基础上,集成焦炉气净化、气体分离等技术,形成焦炉气(补CO2)制天然气系列化成套技术,成果适应性强,满足不同规模的焦化企业利用焦炉气生产SNG、CNG或LNG三种产品的要求,技术集成度高。

该技术已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推荐技术、石油和化工行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重点支撑技术,已许可实施21套,市场占有率第一。

提名该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焦炉气制天然气是重污染工业排放气清洁高效利用的新途径。

本项目自2006年开展研发,相继突破甲烷化催化剂研制、甲烷化工艺研究、反应器开发和全流程技术集成等关键技术,形成焦炉气(补CO2)甲烷化制天然气系列化成套技术,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包括: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
148项。

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在这些奖项中,有一些项目或团队在特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贡献,如复杂电网自律-协同自动电压控制关键技术、系统研制与工程应用和中国的超
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

如需更多关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信息,建议访问中国政府网官网或中国科技部官网获取。

2018年四川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公示内容

2018年四川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公示内容
1、同行引用及评价
该项目8篇代表性论文得到了美国、英国、意大利、韩国、伊朗等国外学者以及同济大学、台湾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所等国内学者的引用和评价。代表性引用如下:
(1)伊朗学者Pourzahedi等(2017)在《Engineering Journal》引用:“Wang and Zhang carried out the seismic damag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risk assessment of occurring earthquake on mountain tunnels and offered a new method to this aim using seismic parameters, ground conditions and structural data”;“new damage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to classify and quantify tunnel damage…….In this research, they examined the behavior of tunnels in the grounds……Accordingly, this study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conducted in the field of seismic design of tunnels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2018年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公示内容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类
汶川地震山岭隧道震害形成机理与控制理论
高波,王峥峥,申玉生,朱长安
西南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科技进步奖序号12项目名称:高强超薄浮法铝硅酸盐屏幕保护玻璃规模化生产成套技术与应用开发提名意见高强超薄铝硅酸盐屏幕保护玻璃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所需的关键基础材料,其研发过程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高度复合集成,工艺技术复杂,生产难度极大,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

该项目成功开发高强铝硅酸盐屏幕保护玻璃化学组成及配方、复合澄清剂、双热点熔化工艺及脉冲式水蒸汽浅层鼓泡技术、类等比拉薄成形技术、锡槽内玻璃带稳定控制技术、保护气体“透析技术”和锡污染控制等核心技术,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超薄铝硅酸盐屏幕保护玻璃工业化制备核心技术及成套装备,在我国率先建成首条高强超薄铝硅酸盐屏幕保护玻璃生产线,稳定量产厚度0.3mm~1.1mm全系列产品,填补了我国高端触控屏保护玻璃的空白。

项目的实施,成功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与市场垄断,对推动我国玻璃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品已实现批量出口,该技术成果所生产的产品还推广应用到光热发电用高强热反射板和高速交通用高强透明玻璃材料等领域,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涉及高强超薄铝硅酸盐玻璃制备成套技术及其在高端信息显示产品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显示产业快速发展,电容式触控屏在轻薄电子显示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增大屏幕面积和信息内容,具有触控灵敏、操作便捷等优点。

电容式触控屏为屏幕保护玻璃(俗称盖板玻璃)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对屏幕保护玻璃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满足轻薄化和高外观质量要求外,还应具有耐冲击、抗划伤的特性。

我国生产的超薄钠钙玻璃不能满足高端触控屏产品要求,且国外对我国实施严密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

项目组敏锐地意识到碱铝硅酸盐屏幕保护玻璃在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发展前景。

结合我国显示产业链关键上游材料被国外长期垄断,企业利润被掠夺,严重地影响信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项目组在2007年11月正式启动了该项目的研发工作。

四川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四川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技术发明奖序号一、项目名称粘度时变灌浆材料创制与复杂岩土体加固关键技术二、提名意见灌浆是增加岩土体强度、降低渗透性与提高稳定性的主要技术手段。

灌浆施工中常遇有复杂地层如:陡倾宽缝、高压涌突水、大体积溶洞、多通道架空土体及松散砂土等地层,存在“顺缝跑、灌不住、不吃浆”等质量问题。

项目依托我国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大型水电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灌浆难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及水电、交通、能源重大工程项目的支持下,历时13年,创制了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与复杂岩土加固关键技术,主要发明点有:(1)以水泥—聚合物化学动力学为基础,提出了水泥基灌浆材料水化过程的溶剂化膜理论,研制了适用流动时间可控、早凝、后期强度高的粘度时变灌浆材料;(2)以渗析凝聚和吸附胶结为理论依据,创制了强渗透、快胶凝、可降解的灌浆材料,并利用其抗风蚀、防水冲、保水好的特点,结合草灌(木)生态恢复手段,构建了化学加固—植物生长—化学降解—草灌群落的生态友好模式;(3)研发了浆液扩散测试装置、粘度时变灌浆施工设备及质量控制体系,增强了复杂岩土体灌浆地层适应性,提高了灌浆工程质量。

相关技术成果已申报专利103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0项;发表论文220篇(SCI收录65篇、EI收录58篇)。

“注浆扩散测试装置”获2013年中国专利金奖、2014年四川省专利特等奖;“粘度时变灌浆材料扩散与固结研究”获201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中国电建科学技术一等奖、2015年水力发电科学技术二等奖;“天山公路地质病害评价与防治擮研究”获2012年新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项目第一完成人获2016年第九届全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该项技术于2015年被国家发改委遴选为《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实施指南》(全国仅29项);成果编入国土资源部《矿山帷幕注浆规范》(DZ/T0285-2015);编写技术指南《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2015)和《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DL/T 5255-2010);粘度时变材料注册国家商标2个(SJP、双聚),已规模化生产。

拟提名2018年度四川科技进步奖项目

拟提名2018年度四川科技进步奖项目

附件:拟提名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项目一、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名称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提名单位意见经审查,该项目推荐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符合填写要求,已在主要完成单位完成项目公示,结果无异议,提名该项目申报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项目简介项目针对川东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以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为主线,以“品种创新、脱毒繁育技术创新、绿色高效栽培创新、推广机制创新”为重点,通过系统研究、创新和示范推广,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了川东北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创新优质多基因定向聚合高效育种技术和多生态育种鉴定选育方法,自主选育出突破性新品种达薯1号系列。

从国内外引进马铃薯新品种和资源材料350余份,创新“聚合特异亲本杂交、杂交种子高效育苗、生物组培脱毒快繁、高低海拔同步鉴选”的高效育种新方法,选育出川东北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马铃薯达薯系列新品种3个,优良新品系10个。

达薯系列品种的突出优点是高抗晚疫病,适应川东北早高温高湿气候,产量高而稳产性好。

达薯1号、达芋2号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主推品种。

同时,育种引种相结合,从引进的96个新品种中筛选出6个适宜川东北生态区栽培的马铃薯抗病品种,为川东北马铃薯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了科技支撑。

2、创新了马铃薯种薯规模化精准脱毒精细管理高效繁育新技术,实现了“种薯规模化高效精准脱毒、脱毒试管苗分阶段精细组培高效快繁、脱毒试管薯周年循环精细生产新工艺、雾化精细栽培五段管理、原原种立体混合双层基质精细栽培新方法”五大脱毒马铃薯繁育技术突破,创建了“试管薯G0-原原种G1-原种G2-生产种G3”川东北高质量高效率脱毒种薯繁育新体系。

从2010年至2017年,生产的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已连续15次抽检合格率达100%。

形成了可年产原种100万公斤、一级种1200万公斤、二级生产种7000万公斤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提名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奖
序号 16
项目名称经产良药益母草的多维评价与开发应用
提名意见
该项目针对益母草及其中成药制剂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应用复杂系统科学的研究思路,提出并构建“大中药、全产业链”多维评价的思路、方法和实践体系,开展益母草品种资源、物质基础、中成药制剂、质量标准以及上市药品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研究。

突破了益母草大规模人工栽培技术的难题,选育出益母草品种“川益1号”,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建立了唯一1个国家CFDA认证的益母草GAP基地;深入系统地阐明了益母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发现132个化学成分,创造了益母草研究的历次之最,并获得了益母草碱等创新药物成分,且正作为I类新药申报临床试验;成功研发了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益母草颗粒(无蔗糖);对已上市产品益母草注射液、益母草片、益母草颗粒进行了制药自动化生产、质量标准提升和上市后评价,保障临床用药的有效和安全,实现经济产值提高;开发的益母草中成药已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近4000家医院使用。

该项目中医药特色突出,思路清晰,方法先进,结果可靠,结论可信,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篇,SCI收录37篇;产品近3年产值累计20多亿元;带动了相对落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户增收致富,已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成果居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提名该项目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益母草及其制剂已成为妇产科销量最大、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但亟待解决野生变家种与规范化种植、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创新药物发现与现代制药、成药上市
后评价的难题。

因此,本项目遵循中医药的原创思维,首次提出“大中药、全产业链”多维评价和“品、质、制、性、效、用”系统中药学的思路、方法与技术体系,对益母草进行多维评价和开发应用。

品种研究与栽培技术突破:比较研究了全国19个省市益母草的种质资源,筛选出四川凉山州益母草为优质种质资源,选育出益母草品种“川益1号”;通过研究益母草种植土地的土壤性质、肥力情况、病虫害、土地耕作史和种子播种前处理、播种方法、播种密度、用种量,以及益母草的生长发育过程和采收、加工与储藏,发现益母草不同生长时期的发育规律,实现了将野生益母草驯化为人工产业化种植栽培的中药作物,攻克了益母草人工栽培技术的难题;并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建立了唯一一个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的益母草GAP基地。

品质研究与药效物质发现: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益母草的物质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132个化合物,含2个新骨架化合物和22个新化合物;发现益母草碱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效物质,正作为I类新药申报临床试验;益母草环肽类和生物碱类为缩宫的活性成分;益母草螺环型二萜具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半日花烷型降碳二萜具有明显的活血作用。

该研究获得的化合物总量、新化合物数量、创新候选药物均超过了以往历次针对益母草的研究报道。

制药研究与产品开发:完成了I类新药益母草碱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前研究,已在CFDA注册申报临床试验;已成功研发了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益母草无蔗糖颗粒;对已上市产品益母草注射液、益母草片、益母草颗粒进行了制药自动化生产、质量标准提高和上市后评价。

尤其按照WHO基本药物的要求,对益母草注射液进行了全背景分析、全成分研究、全程质量控制。

应用研究与上市后再评价:通过循证医学研究、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不良反应集中监测与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益母草及其产品临床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罕见。

经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使用,不仅能减少缩宫素的使用次数和剂量,而且在临床效果上更有优势,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该项目已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篇,SCI收录37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外400余家研究机构的人员广泛引用,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高度评价;经第三方评估,其研究居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该项目已获得国家专利16项,开发研究中成药产品6个,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多亿元;尤其在四川凉山彝族
自治州冕宁县实施GAP种植,不仅对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客观评价
1.科技查新报告
经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技查新,除本项目委托单位及协作单位研究人员所发表文献及对本项目成果的相关报道外,国内外未见以下文献报道:将野生益母草驯化为人工产业化种植的栽培品种;建立了CFDA 认证的益母草GAP基地;通过益母草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个新骨架化合物,并研究了舒张主动脉血管活性和促进凝血作用;研究发现益母草碱(Leonurine)对抗炎活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具有抑制作用;通过益母草化学成分研究和和舒张主动脉血管活性研究,发现3个新的二萜化合物对氯化钾诱导的大鼠主动脉收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采用大鼠、豚鼠离体子宫模型和在体子宫模型,研究益母草注射液主要成分收缩子宫的作用;研究了益母草注射液的水溶性总生物碱对子宫的收缩作用;从一般安全性评价、急性毒性研究、过敏性研究、遗传毒性研究四个方面对益母草注射液进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研究益母草注射液的临床适应症和给药方案;采用不良反应集中监测与危险因素巢式病例对照方法研究益母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2. 鉴定意见
经四川西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组织5位专家对项目进行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形成主要意见如下:该项目针对益母草及其中成药制剂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开展“经产良药益母草的多维评价与开发应用”研究,技术先进、创新性强、成果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主要体现于:(1)理论创新与实践:提出并建立了“大中药、全产业链”多维评价的思路与方法,揭示了大宗药材益母草及其制剂的物质基础、质量控制、生物效应和安全应用的规律,为常用大宗药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了示范。

(2)技术创新与成果:结合系统中药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化学、药剂学等现代多学科的先进技术,融合交叉学科,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如益母草人工栽培技术的突破、益母草新物质和创新药物的发现等。

并出版相关学术专著2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达100篇,其中SCI收录3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6项,其学术和技术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3)应用创
新与突破:利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优势,对益母草进行了应用开发,不仅建立了益母草GAP基地、还获得了多个益母草产品,近三年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多亿元,推动了益母草全产业链的发展。

总之,该项目研究系统深入、技术先进、创新性强、解决了益母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整个中医药行业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研究成果居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建议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励。

3. 引文证明
经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成都分中心检索,项目组发表相关论文100篇,其中SCI收录37篇,总引用频次1120次,最高引用次数达108次。

引用单位涵盖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爱荷华大学、澳大利亚依丹佛自然卫生学院、德国柏林大学医学院、英国索尔福德皇家医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意大利佩鲁贾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400余个国内外单位,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提出并建立了“大中药、全产业链”多维评价的新模式,被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宏模镇确定为重要研究成果,予以应用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的系列产品近三年产生经济效益20多亿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宏模镇建立的益母草GAP基地已建规范化种植600余亩,带动农户种植1000余亩,带动100余农户增收致富,对贫困地区药农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研究的益母草中成药被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吉林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长春市妇产医院、郑州人民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九江市妇幼保健院等三甲医院广泛应用,临床疗效确切。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第1完成人彭成、第2完成人朱依谆、第3完成人刘兴会、第4完成人王忠、第5完成人刘昭华、第6完成人李敏、第7完成人李幼平、第8完成人段涛、第9完成人熊亮、第10完成人刘忠良开展“经产良药益母草的多维评价与开发应用”项目的合作研究,共同完成了项目的研究目标,总结了项目研究报告,进行了成果登记(9512017Y1084);共同开展产业合作,完成“益母草注射液的系统研究与高值化开发”、“益母草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合作开发和应用产品,完成创新药物发现研究、现代制药研究、质量标准提升、产品应用。

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