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供参考)
文化常识练习题32道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一1.下面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五教, 是指、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那么, 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B.七出, 是指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不顺父母, 无子, 淫, 妒, 有恶疾, 口多言,盗窃。
又叫“七去〞、“七弃〞。
C.三从四德, “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D.伯仲叔季, 是古代兄弟之间依长幼排行时, 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
一般来说, “伯〞是老大, “仲〞是老二, “叔〞是老三, “季〞是最小的。
2.下面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五常, 即“五伦〞, 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五伦中君臣关系居于首位。
故叫“大伦〞。
“五行〞,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五行〞, 也指仁、义、礼、智、信。
B.三纲, 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标准。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 是一套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义。
C.太庙, 是天子的祖庙。
七庙, 是历代诸候为维护宗法制度, 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 太祖庙居中。
左三昭, 右三穆, 后以“七庙〞为诸候的代称。
D.期功, 古代丧服的名称。
期, 服丧一年。
功, 指大功和小功。
大功是九个月, 小功是五个月。
3.下面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丧服, 旧时居丧时穿載的服饰。
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 分为五等, 称作“五服〞。
习惯上以五服以内为亲, 五服以外为疏。
B.昭穆, 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
始祖庙在中间, 以下各代按辈分, 分别列于两侧一边为昭, 一边为穆。
后来也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C.考妣, 旧时父亲称为“考〞, 母亲称为“妣〞。
D.亲戚, 在古代, 只有儿女对父亲才可以称“亲〞。
“戚〞, 表示亲戚关系时比“亲〞疏远一些。
使用得也少一些。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
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高考语文常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常考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1.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上班叫“点卯”,点卯的“卯”是古代计时中的“卯时”,按照地支的顺序,相当于现在的上午7点到9点。
B.农历清明前的四个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谷雨;一季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仲春时节,山花烂漫。
C.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按传统说法是属鼠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08年是农历戊子年,也是属鼠人的本命年。
D.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分为五更。
其中“三更”大致相当于地支纪时法的丑时,也就是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
2.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
下列关于传统节日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在阴历七月十五日,以祭鬼为主。
B.七夕节,来自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习俗以女子乞巧为主。
C.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以吃元宵、赏灯、舞狮和未婚男女交往为习俗。
D.重阳节,亦称“重九节”,主要习俗为登高、赏菊,也有喝雄黄酒、插茱萸等。
3.下列诗句中包含的传统习俗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②缠彩遥分地,繁光远缀犬③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④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A.①赛龙舟②赏月③祭土神④观花灯B.①祭土神②观花灯③赛龙舟④赏月C.①祭土神②赏月③赛龙舟④观花灯D.①赛龙舟②观花灯③祭土神④赏月4.下列诗句所描述的风俗,不属于古代年俗的一项是( )A.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B.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C.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
D.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5.在“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一回中,贾政看到贾元春出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这个谜语的谜底是( )A.年兽B.爆竹C.宫廷净鞭D.算盘6.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无关的是( )A.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
2022语文专项对点练23古代文化常识题含解析
专项对点练23 古代文化常识题(时间:25分钟分值:23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曾樱,字仲含,峡江人。
樱持身廉,为政恺悌[注]公平,不畏强御。
织造..,起..中官李实迫知府行属礼,樱不从。
母忧归。
服阕故官.进按察使,分巡福宁。
十年冬,帝信东厂言,以樱行贿谋擢官,命械赴京。
士民以樱贫,为醵金办装,耆老数千人随至阙下,击登闻鼓...讼冤。
其后唐王称号于福州.令掌吏部,寻进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
(节选自《明史·曾樱传》)【注】恺悌:和乐平易。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织造,明设立的专局,掌管丝织品生产,供官府使用。
B.服阕,古礼规定,父母死后,须守丧三年,期满除服。
C.登闻鼓,设置在朝堂之外,让臣民击鼓诉说冤抑之情.D.文渊阁,即文渊阁大学士,是内阁长官。
A[织造是官署机构名称,也是官职名称,在文段语境中是指官职名称。
作为机构名称源自明代,当时朝廷在江宁、苏州、杭州各地设立专局,管理织造各项衣料及制帛诰敕彩缯之类,以供皇帝及宫廷祭祀颁赏之用。
作为官职名称,是指掌管织造的提督中官。
A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把官职名称和官署机构弄混了,二是把机构的功能说错了.]【参考译文】曾樱,字仲含,是峡江人。
曾樱保持自身清廉,施政和乐平易公平,不畏强暴。
织造宦官李实迫使各知府行下属之礼,曾樱不服从。
他因母亲过世返家.服丧期满,起用任原职。
晋升为按察使,负责分巡福安、宁清二府。
崇祯十年冬天,皇帝相信东厂的话,认为曾樱行贿谋求升官,就命令把他套上刑具送到京师.当地的士绅、百姓因为曾樱家里清贫,为他凑钱准备了行装,几千名年高德厚的人跟着他到京师,敲登闻鼓为他诉冤。
后来唐王在福州称帝号。
不久命令他掌管吏部,随即晋升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
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改巡山西。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文化常识专题训练(含答案)1.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泛指边关。
D.文中“谥忠介”的“ 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评价。
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1.B(3分)(解析: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也叫禅让制,,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2.C(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c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古代文化常识100题
(一)学校与科举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
“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
()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100含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文化常识100含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贾谊,东汉最富辞采的散文家、政论家,他开创了“史论”文学的先河。
所著的政论文《过秦论》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B.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豪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五陵年少指京城富家子弟。
C. 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D. 庠、序,都是学校。
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2.下列哪一项不是南京的别称?()A. 临安B. 建康C. 金陵D. 江宁3.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金帝国建立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令完颜希尹和叶鲁创造文字,他们“依仿汉人楷书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B. 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C.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汉字的“六书” 即六种构成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D.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
4.下面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项脊轩志》中的“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 《长亭送别》中“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的“鱼雁”,指书信。
C. 《报任安书》中“剖符丹书”指朝廷发给功臣及其子孙享受特权、免除罪责的契券。
D. 《陈情表》中提到“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汉朝时选拔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明清时期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省试,殿试。
5.下列关于句中划线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指爵位。
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分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等级。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训练50题(一)答案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训练50题(一)答案1.B(缮在此处意为修补,修缮铠甲兵器,准备作战。
)2.B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3.A(字是成年时才取的,名不是)4.B(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5.(3分)A(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6.C(“除”指任命、授予官职。
)7.C(“除”,任命官职。
)8.答案C。
“解职”与“致仕”词义相近。
9.D 宋代,除世袭爵位外,很多封爵只是终身爵,身死爵除。
10.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11.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12.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13.答案:A,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
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14.答案: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15.答案:C “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16.答案A【解析】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
“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17.答案.C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
践事:供职、充役之意。
践袭:蹈袭,沿用之意18.C 【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
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19.答案A “左迁”必是降职。
20.【答案】D。
【解析】皇帝的庙号。
21.C【解析】应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22.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23.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高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化之一,其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高考历史考试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1.中国古代的礼制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礼制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核心制度,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表达了尊卑有序的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提倡仁爱、诚实和道德修养,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国古代的诗词是文化的瑰宝。
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诗词的黄金时代,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等。
他们的作品抒发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感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的楷模。
3.中国古代的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千百年来,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艺术家的个性情感和审美追求,崇尚“神似”而非“形似”。
“写意”、“工笔”和“写生”是中国绘画的三大风格。
4.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古代音乐器乐有琴、瑟、筝、钟、磬等,乐曲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
中国古代音乐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传承至今仍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古代兵器制造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的兵器主要有剑、弓、箭、戟、枪、刀、盾等,其中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剑被视为武士精神的象征,同时也被赋予了道德和精神意义。
6.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代的建筑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如中国式的屋顶造型、琉璃瓦、斗栱、颐和园、故宫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作品。
7.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器、形,以及烹调技巧和餐具的搭配。
中国菜系有八大菜系,分别是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湘菜、徽菜、鲁菜和浙菜。
8.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古代服饰有汉服、唐装、宋装等,它们在材质、款式和用途上都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特点。
中华文化常识100题
中华文化常识100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文化传承,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
了解中华文化常识是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也是增进对中国人民的了解的一种重要途径。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华文化常识100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
一、历史篇1.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哪个?2.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3. 《尚书》是中国古代哪部重要的经典?4. 中国墨子提出的“非攻”思想强调什么?5. 著名的桃花源故事发生在中国哪个朝代?6. 春秋时期的“五霸”指的是哪五个国家?7.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政策?8. 汉武帝开创的制度叫什么?9. 唐代的“开元盛世”是哪位皇帝的时期?10. 三国演义中蜀汉的刘备与东吴的孙权是什么关系?二、语言篇11. 汉字的起源是什么时候?12. 汉字的基本构成是什么?13. 汉字有多少个基本笔画?14. 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分别是哪些书籍?15. 中国古代的古文体现了哪种语言特点?16. 宋代诗人苏轼的文学风格以什么闻名?17. 中国古代的“骈文”是指什么样的文体?18. 明清小说《水浒传》是谁写的?19. 中国古代的《红楼梦》是谁写的?20. 当代作家莫言获得了哪个国际文学奖?三、艺术篇21. 中国传统的四大发明有哪些?22. 中国传统的屏风绘画是什么?23. 中国传统的泥塑技艺是什么?24. 中国传统的算盘是用来做什么的?25. 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是什么?26. 中国传统的书法分为哪几种字体?27. 中国传统的地方戏剧有哪些?28. 中国传统的雕刻工艺有哪些?29. 中国传统的书画是指哪两种艺术?30. 中国传统的服饰有哪些特点?四、哲学篇31. 孔子被称为什么?32.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33. 道家的核心理念是什么?34. 墨家主张什么?35.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谁?36. 不管什么样的理念都无法超越谁?37. 以时间治国贯彻了谁的理念?38. 逸宋指的是谁?39. 孟子提出人心为善的观念是否正确?40. 扩权之政发展成了谁哲学结集?五、宗教篇41. 中国的主要宗教有哪些?42. 佛教的创立者是谁?43. 佛教中的三宝分别是什么?44. 道教的创立者是谁?45. 道教主张什么?46. 儒教主要强调什么?47. 佛教的四谛是指什么?48. 中国的基督教传教是在哪个朝代开始的?49. 回教是哪个民族的主要宗教?50. 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是属于哪种宗教?六、习俗篇七、建筑篇九、地理篇81. 中国的地形分布是什么样的?82. 中国的最高山峰是什么?83. 中国的最长河流是什么?84. 中国的最大湖泊是什么?85. 中国的最大沙漠是什么?86. 中国的北方平原在哪个方向?87. 中国的南海在哪个方向?88. 中国的东海在哪个方向?89. 中国的西部地区有哪个特点?90. 中国的九段线是指什么?十、政治篇通过学习这100个中华文化常识问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增进我们对中国的了解,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中国的艺术、哲学、信仰等方面的精粹。
文学常识类选择题答案 (1)
1答案: B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
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答案: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
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3\答案:A,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
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
此题难度较大4, 答案: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5、答案: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6、答案A【解析】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
“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7、答案.C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
践事:供职、充役之意。
践袭:蹈袭,沿用之意8.C 【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
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9 答案A “左迁”必是降职。
10.【答案】D。
【解析】皇帝的庙号11.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12 A(不是中午12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 时正)。
13.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
帝后的死当称为“崩”。
)14. A(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亚年间”)15. B吏部(管理文职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等事)兵部(负责军事,入军队编制、武官选授以及驻防、训练、检阅等政令)礼部(掌管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等)16. C晦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
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辰时即食时,又名早食等。
文化常识题汇编(1)
文言文第11小题——文化常识+重点虚实词题汇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求采无已”的“已”与《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的“已”词义相同。
B.掖庭,亦作“掖廷”,文中“掖庭”指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C.“出次发哀”的“次”指处所,与《兰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词义相同。
D.太牢,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券契,放债的凭证,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履约时拼而相合。
B.就国,指前往分封领地久住并对该地进行管理统治。
文中指孟尝君回到薛地。
C.顾,在文中意为回头看,与《荆轲刺秦王》中的"终已不顾"的"顾"含义相同。
D.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通常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士不设庙。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觞本意是古代的戒酒器,文中指饮酒,与《兰亭集序》中“一觞一咏”的“觞”用法相同。
B.阴指暗地里、悄悄地,与《苏武传》中“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的“阴”意义相同。
C.稽首指跪下拱手至地,头亦至地,是臣子拜见君主时行的跑拜礼,在九拜礼中仅次于顿首。
D.敝,文意是疲惫的,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因人之力而敝之"的"敝"意义和用法不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身而身不殆”与“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殆”字含义不同。
B.“乃屏钟鼓”与“钟鼓馔玉不足贵(《将进酒》)”中的“钟鼓”含义不同。
C.“除竽瑟”与“扶辇下除”(《苏武传》)两句中的“除”字含义不同。
D.“敢有谏者死”与“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敢”字含义相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文中指遍及、普遍,与《阿房宫赋》中“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意思相同。
2020高考语文5月复习:文化常识专练附参考答案
2020高考语文5月复习:文化常识专练(附参考答案)1.下列对文言文知识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答案:A,股指的就是大腿。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 “权” 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辞官。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答案:D二十四史之首为《史记》。
3.下面关于文言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唐肃宗时期州郡长官为刺史。
B.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
C.至德,唐肃宗在位时的一个年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
D.表: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用以陈说忠心和愿望。
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答案:C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始创年号元狩。
此后形成制度。
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辽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中华五千年文学常识200问,你和孩子答对了几个?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 A、齐桓公 B、蔡桓公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
A、杜甫
B、李白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 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
正确答案 BACBA DCBBB
41、“一 门 父 子 三 词 客 ,千 古 文 章 八 大 家 ”这 幅 对 联 中 提 到 的 “三 父 子 ”是 :( ) A、 曹 操 、 曹 丕 、 曹 植 B、 苏 洵 、 苏 轼 、 苏 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正确答案 ABABB CACAB
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文章
B、书法
72、河姆渡遗址位于江 流 域
73、《 诗 经 》是 我 国 第 一 部 诗 歌 总 集 ,《 诗 经 》里 面 包 括 多 少 首 诗 ?( )
A、三百首
B、 三 百 零 五 首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 “拱 手 而 立 ”表 示 对 长 者 的 尊 敬 ,一 般 来 说 ,男 子 行 拱 手 礼 时 应 该 :( ) A、 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 我 国 的 京 剧 脸 谱 色 彩 含 义 丰 富 ,红 色 一 般 表 示 忠 勇 侠 义 ,白 色 一 般 表 示 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 A、 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 A、戊 B、戍 C、戌
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 这一特点?( ) A、“白马非马” B、 “指鹿为马”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及解析集锦(含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及解析集锦(含答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及解析集锦1、右图是以“封”字为图案的百家姓图片。
“封”字在金文中写作或,从字形上来看,意思是植树为帜、划定疆界。
可是,图画内容则是以中华百家姓的姓氏出现的。
这说明封姓源于( A)A. 地名B. 植树的过程C. 战争D. 祭祀2、“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
君药指方剂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那么使药 (C) A. 辅助君药治疗主症,或主要治疗兼症(臣药)B. 配合君臣药治疗兼症,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僚佐)C. 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使药)D. 协助君药、臣药加强治疗作用 (指僚佐)相关知识:使者:奉使命办事的人。
各味药用途见题中解释。
3、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从材料看,在我国这一传统节日里,人们主要是祈盼(C)A. 婚姻美满B. 合家团圆C. 健康长寿D. 子嗣兴旺相关知识:九九重阳节,老人节4、如果要从《史记》中查阅有关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陈胜的相关历史资料,应查阅该书中的( B)A. 本纪B. 世家C. 列传D. 书相关知识:《史记》分本纪(以帝王为中心的历代大事记)、年表(帝王将相年表)、书(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方面制度)、世家(诸侯王的事迹)、列传(官僚、士大夫、名人的传记)。
全书的中心是本纪、世家、列传。
陈涉世家(农民起义领袖建张楚政权)、项羽本纪(推翻秦、西楚霸王)5、中国历史上纪年方式多种多样,直到中华民国时期才统一使用公历纪年。
《梅花岭记》中写道“顺治二年乙酉四月(1645年2月),江都围急。
”此处采用的纪年方式是 ( D) A. 天干地支纪年法 B. 帝王年号纪年法C. 王公年次纪年法D. 年号和干支兼用6、农历每月的十五,按照特定称谓纪日法叫做( B )A(朔 B(望 C(既望 D( 晦注: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阴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晦。
文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道)
文史常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 道〕导读:本文文史常识竞赛试题及答案〔50 道〕,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送点评和分享。
文史常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中国有23 个省、4 个直辖市、5 个自治区、2 个出格行政区。
2、中国的水力资源很丰富,在世界上是第一位。
3、人们把长江流过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段峡谷叫作长江三峡。
4、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 多千米,水力资源丰富。
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三峡工程。
5、长江从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 个省级行政区流过。
6、黄河从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自治区、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 个省级行政区流过。
7、著名的“壶口瀑布〞在黄河。
8、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河流,长江和黄河,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请问传说中的中华民族鼻祖黄帝的陵墓,是在黄河流经的地域9、新疆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
10、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11、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12、中国西部柴达木盆地矿藏非常丰富,被称为“聚宝盆〞13、“金陵〞指的是南京。
14 、中国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15、中国的“七大古都〞中,安阳、洛阳和开封都在河南省。
16、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
17 、中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重庆市目前西南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
18 、云南具有独特热带雨林风光和灿艳少数民族风情的乐土的处所是西双版纳。
19 、云南丽江建于南宋时的纳西族古城,现仍保留着传统的格局与风貌。
20、中国的人口总数约13 亿,占世界人口的22% 。
21、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22、中国珞巴族人口最少的民族只有2300 多人。
23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4 、中国当局中负责处置少数民族事务的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简称:国家民委)。
古代常识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古代常识知识竞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种货币制度?A. 刀币制度B. 圆形方孔钱制度C. 金银币制度D. 贝币制度答案:B2. “诗仙”李白的代表作《将进酒》中提到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下一句是什么?A. 奔流到海不复回B. 一去二三里C. 烟花三月下扬州D. 春风不度玉门关答案:A3. 唐朝时期,被称为“画圣”的艺术家是哪位?A. 吴道子B. 张择端C. 顾恺之D. 赵孟頫答案:A4.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最初是在哪个地方修炼成仙?A. 蓬莱仙岛B. 花果山C. 昆仑山D. 峨眉山答案:B5.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中,以“兼爱”和“非攻”为主旨的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__》,它包含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
答案:诗经2. 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能够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称为__________。
答案:候风地动仪3.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选拔出的士子,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进士4. 唐朝诗人杜甫被后世尊称为“__________”,以表彰其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答案:诗圣5. 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其中“礼”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
答案:尊卑有序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孙子兵法》的作者及其对军事战略的贡献。
答:《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该书总结了古代战争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众多著名的军事原则和战略思想,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描述秦始皇陵的规模和特点。
答: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
陵墓高约76米,周围有陪葬坑、马嵬等附属建筑。
其中最著名的是兵马俑坑,内有成千上万的陶俑和陶马,展现了秦朝军队的壮观阵容。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学问内涵。
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的设计和提供,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国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以下是一些精心准备的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供学生们参考和学习。
第一部分:经典诗词1. 题目:以下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A.《静夜思》B.《山居秋暝》C.《江雪》D.《登高》答案:B.《山居秋暝》2. 题目:以下哪句诗描写了长江之美?A. "黄河远上白云间"B. "白日依山尽"C. "万里悲秋常作客"D. "问君能有几多愁"答案:A. "黄河远上白云间"第二部分:古代文化常识1. 题目: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A. 春秋战国时期B. 商朝C. 秦朝D. 唐朝答案:C. 秦朝2. 题目:古代兵器中的“弩”是用来做什么的?A. 射击B. 舞蹈C. 游戏D. 做饭答案:A. 射击第三部分:经典故事1. 题目:下面哪个故事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内容?A.《白蛇传》B.《西游记》C.《红楼梦》D.《水浒传》答案:B.《西游记》2. 题目:《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出自哪个章节?A. 天命B. 教训C. 诚意D. 性理答案:D. 性理第四部分:名人名言1. 题目:以下哪句名言是孔子的教诲?A.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 "有志者事竟成"C. "知天命者,不可掌也"D. “中庸之道,至矣乎哉"答案:A.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 题目:以下哪个名人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A. 杨洪基B. 曹操C. 王安石D. 陆游答案:C. 王安石以上是一些小学国学试题及答案,通过学习掌握这些国学知识,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文言文专项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一)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_ _、_ _、_ _ 来称呼人。
A.郡望、爵名、号B.郡望、爵名、谥号C.官职、爵名、号D.官职、谥号、号2.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下列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命名方式为:A.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3.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
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
C.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如已死的皇帝为先帝,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D.“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词有令堂、令尊等;称自己的父亲时,谦词有家慈、家君、家尊等。
4.下列称谓中,全属谦称的一项是()A.孤足下不才 B.愚仆小子C.妾寡人臣 D.孤不谷竖子5.下列关于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而称宫殿台阶下,表示敬畏。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字、号。
B古人有一些表示特定关系的称呼。
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加以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
D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到了清代,才规定一帝一元,比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
7. 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都是指幼年儿童。
B “束发”、“及笄”分别表示男女15岁,而“结发加冠”则表示男子已经20岁了。
C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耳顺”,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
D古代作品可以地名、书斋名、谥号、名号、字号、官职年号来命名。
如《临川先生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杜工部集》就是分别以地名、谥号、官职来命名的。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 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C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明清改州为府。
D“道”“路”也分别是隋唐和明清的行政区名。
9. 下对列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辟”“拜”“除”“起”“夺”都是表示“授予官职”。
B“迁”有三种情况:一般情况下,“右迁”、“迁除”表示升职;“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
涉及“左”字的如“左除”“左转”“左授”“左宦”“左迁”均表示降职。
C “领”“判”表示兼职,“摄”“守”“行”“署”“权”“表示代理官职。
“视事”任职。
“下车”,官吏到任。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入仕做官。
D“悬车”“致仕”“乞骸骨”“乞身”“请老”表示辞去官职。
“移病”,上书称病,请求退隐。
10. 下列对古代官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词语有:举、辟、征、荐等。
B古代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选、除、授、赏、封等。
C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语有:免、罢、夺、黜、擢等。
D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语有:升、拔、迁、陟、加等。
11.下列对古代官职中表示官职调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转”是指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徙”是指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B“出”指从地方调出,来到京城为官。
“入”是指从京城调入地方为官。
C“调”指调动、调迁;“迁”指调动改派。
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
D“调”指变换官职,“转”指调动官职,“补”指补充空缺官职。
12.下列对古代官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辞”:告别。
B《后汉书》中“奉身于朝数十载,今已耄耋,请致政”。
“致政”:致仕,官员交还官职退休。
C范晔《后汉书.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视事:隐居退休,乞骸骨:年老请求辞职退休。
D《后汉书.刘宠传》中“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下车:官吏初到任。
13.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
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B明清科举制度发展已极其完备,它分四级科考,即乡试、会试、院试、殿试。
C明清四级科考考中者从低到高依次称为秀才(生员)、举人(第一名解元)、贡士(第一名会元)、进士(第一名状元)。
而“进士”又分三甲: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D古代学校又称“庠”“序”“太学”,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监(jiàn),入监读书的人叫监生,国子监掌管人员监祭酒、司业,教学人员称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14.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拨官吏制度。
B察举制又称举荐制。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容臣秀才”中的“察”、“举”指的就是察举制。
C科举制,是隋唐以后选拨人才的社科考试制度。
明清时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D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其中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二、三名分别称为状元、会元、解元。
15.关于古代学校与教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中“庠”、“序”是古代地方学校的叫法。
B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中“太学”是古代全国的最高学府。
C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博士。
D国子监掌管人员成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有教授、直进、助教等。
16.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如:《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以下对“阳”的方位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山之南、水之北B 山之南、水之南C 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1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中的“路”宋元时期是带有指行政区域和军区的性质。
B《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中“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华山。
C“江河”在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过秦论》中“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的“河”就专指黄河。
D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襟三江而带五湖”。
其中“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今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文言文专项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二)1.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称为“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为“亲”。
“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
B.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C.依宗法,继承大宗的是嫡长子,嫡长子也称为宗子。
宗子也是一宗之祖,故又叫“宗主”。
D.宗法是旧时以社会为中心,以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2.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庶子是封建宗法社会中小妾生的儿子。
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B.众子是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所生的庶子。
C.汉代以后,“亲”表外亲,“戚”表内亲。
“亲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
D.旧时父亲死后称为“考”,母亲死后称为“妣”。
3.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六亲泛指亲属。
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
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右,为昭。
B.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丧服分为五等,称作“五服”。
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C.《陈情表》里“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是古代的一种丧服,即“期服”的简称。
D.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
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4.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五常“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
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B.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C.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列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
一般来说,“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D.兄弟姊妹中年龄最大的称为“伯”,有时也称为“孟”,但二者有区别。
嫡长子称为“孟”,庶出长子称为“伯”。
5.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衅钟、衅鼓,是用牲血涂器祭祀。
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为衅钟。
B.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谷神叫“社”,土神叫“稷”。
后来就以“社稷”指称国家。
C.古代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祭祀用的牲畜体全叫“牲”,毛色纯一的叫“牺”。
D.古代给尸体穿衣下棺,叫“入殓”。
6.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坟墓是埋葬死人的地方。
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