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镁基复合材料

镁基复合材料

展望
镁基复合材料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已 经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备工艺、回收技术以及材料内部结构性能的各个 领域进行更多的原理研究及应用探索。 空间应用及交通领域 人类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各种超轻结 构材料对于老年人独立工作及日常生活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杜文博,严振杰,吴玉锋等. 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新工艺.稀有 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 38(3) [2] T W 克莱因. 金属基复合材料导论 . 余永宁,房志刚译. 北京:冶金工业 出版社. 1996. [3] 董 群, 陈 礼,清赵明久等. 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性能及应用发展概 况. 材料导报. 2004, 18(4) [4] 张修庆, 滕新营.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热加工工艺 2004, (3) [5]方信贤, 王 莹.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南京工程学 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6(2) [6 ]南宏强 ,袁 森 ,王武孝等.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进 展. 2006, 27(4) [7] 孙志强,张 荻,丁 剑等。原位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与原位反 应体系热力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2, 20(4) [8]胡连喜,李小强.挤压变形对SiCw/ZK51A镁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 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0,10 (5)
应用
应用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展望
研究方向
研究中的问题
展望
研究方向
组成及界面反应
增强相选择要求与铝基复合材料大致相同,都要求物 理、化学相容性好,润湿性良好,载荷承受能力强,尽量 避免增强相与基体合金之间的界面反应等。
制备及合成工艺
反应物的选择和反应工艺的控制。

《半固态搅拌铸造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半固态搅拌铸造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半固态搅拌铸造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属基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镁基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耐热等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针对半固态搅拌铸造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二、半固态搅拌铸造技术概述半固态搅拌铸造技术是一种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重要方法。

该技术通过在液态金属中加入增强颗粒,并在半固态状态下进行搅拌,从而实现颗粒与金属基体的均匀分布。

这种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增强效果显著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三、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建立为了深入研究半固态搅拌铸造过程中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建立半固态搅拌铸造过程的数学模型,包括流场、温度场、颗粒运动轨迹等物理量的描述。

其次,选用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对模型进行求解。

最后,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际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半固态搅拌铸造过程的数值模拟,我们得到了颗粒在镁基体中的分布情况、流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等信息。

结果表明,颗粒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镁基体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此外,我们还发现搅拌速度、颗粒粒径、颗粒浓度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适当提高搅拌速度和颗粒浓度,减小颗粒粒径,有利于实现颗粒在镁基体中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半固态搅拌铸造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半固态搅拌铸造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制备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2.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半固态搅拌铸造过程中的流场、温度场和颗粒运动轨迹等物理量,为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镁基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进展与展望

镁基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 要 简 要 介 绍 了 高 阻尼 镁 合 金 及 镁 基 复合 材 料 的研 究 进展 , 述 了应 变振 幅 、 率 、 度 、 处理 以及 合 金 成 叙 频 温 热 分 对镁 合金 阻尼 性 能 的 影 响 , 分析 了镁 基 复 合 材 料 的 阻尼 机 制 及 阻尼 设 计 。 对 高 阻尼 镁 基 材 料 的 重 要 发 展 方 向 进 行
阻尼 , 这种受低应变振 幅影响 的位错 阻尼 主要取决 于位错 密度 ^、 弱钉部分 的 距离 L (l c ) c T CAL 4 。K. i ia /] 现 , 。 N s yma 发 h 当
振幅提高 到一定程度 即高应变振 幅时 , 试样 表现 出与应 变振幅 有关 的阻尼性能 , 特别是 C 1 当应变振 幅达到 4 O , M3 , ×1 一 其阻
TAN emi ,S W i n HEN a d n ,ZHANG h n h n ,LU u h a Xio o g Z e zo g Ch n u ,XU o g i Zh n z
( ol eo aei sSineadE gnei , a j gUnv ri f c n lg , aj g2 0 0 ) C l g f tr l cec n n i r g N ni ies yo h oo y N ni 10 9 e M a e n n t Te n
维普资讯
镁基 材料 的阻尼 性能研 究进 展 与展 望/ 伟 民等 谭
・ 2 17 ・
镁 基 材 料 的 阻 尼 性 能 研 究 进 展 与 展 望
谭伟 民, 沈晓冬 ,张振 忠 , 陆春 华 , 仲梓 许
(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 , 南京 2 0 0 ) 1 0 9
de t n ted m pn rp ryo g e im l y sds u s d n h a igm eh ns sa d d mpn e inO in so h a ig p o e t fma n su al si ic se ,a d t ed mpn c a i n a igd sg f o m

(完整word版)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性能及应用发展概况

(完整word版)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性能及应用发展概况

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性能及应用发展概况摘要:镁基复合材料因其轻量化和高性能而成为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最富竞争力和最有希望采用的复合材料之一。

大致笔述了常用镁基复合材料研究概况、制备技术、性能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性能应用Fabrication,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M agnesium—matrix CompositesDONG Qun CHEN Liqing ZHAO Mingjiu BI Jing(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enyang 110016,China)Abstract Magnesium—matrix composites with lightweight and high performance are becoming one of themost competitive and promising candidates in the applications of high—tech fields.An overview is made on the fabri—ating techniques,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for the typical magnesium—matrix composites,and theresearch trend is proposedKey words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fabrication,properties,application. 0引言:镁基复合材料是继铝基复合材料之后又一具有竞争力的轻金属基复合材料【E1】,主要特点是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高温性、耐冲击性、优良的减震性能及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铸造性能等;此外,还具有电磁屏蔽和储氢特性等,是一类优秀的结构与功能材料,也是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最有希望采用的复合材料之一;在航空航天、军工产品制造、汽车以及电子封装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镁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镁合金基体和其他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等优点,但其在高温和腐蚀环境下的性能较差。

通过将其他增强材料与镁合金基体结合,可以改善镁合金的性能,并拓展其应用领域。

以下将详细介绍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一、航空航天领域镁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镁合金具有低密度和高比强度,可以减轻飞机和航天器的重量,提高其燃油效率和载荷能力。

同时,镁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

目前,镁基复合材料已经成功应用于飞机结构、发动机零部件、导弹和航天器等领域。

二、汽车工业镁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镁合金具有低密度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可以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行驶性能。

此外,镁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吸能性能,可以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

目前,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使用镁基复合材料制造车身和零部件,以实现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三、电子领域镁基复合材料在电子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镁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热传导性能,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器件和散热器等。

此外,镁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一些电子产品中已经开始使用镁基复合材料,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

四、医疗领域镁基复合材料在医疗领域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由于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以用于制造骨科植入物和修复器械等。

此外,镁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可以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目前,一些医疗器械制造商已经开始研发和应用镁基复合材料,以提高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还将不断拓展。

未来,随着材料制备技术的改进和材料性能的提高,镁基复合材料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测试和应用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以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镁基复合材料

镁基复合材料

低温反应自熔 ( RSM)
混合盐反应法 ( LSM ) 放热反应法( XD) 气泡法 (Gas-bubbling Method) 反复塑性变形法(Repeated Plastic Working)
镁基复合材料分类
按基体材料分类 铸镁、镁合金、镁化合物 连续纤维增强、 非连续纤维增强 、自生增强、层 板 外加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SiC颗粒
SiC的硬度高,耐磨性好,并具有抗热冲击、抗氧化等性能。镁没有稳定的碳 化物,SiC在镁中热力学上是稳定的,因此,SiC常用作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并
且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用其作为增强颗粒制备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
B4C颗粒
B4C为菱面体结构,高熔点、高硬度,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与立方氮化硼,是密 度最低的陶瓷材料,热膨胀系数相当低,价格也较便宜。
一种快速凝固法,包括喷射沉积法、熔融旋压法等。
熔体浸渗法 (M e lt In filtra tio n P ro c e s s )
将增强相预制成形,再通过压力,将熔融的基体金属渗入到预 制体间隙中,达到复合化的目的。熔体浸渗法包括压力浸渗、无压 浸渗与负压浸渗。
铸造法 (Casting tin g R o u te ) 铸造法 (C a s Route) 挤压铸造法(Squeeze Cast)是通过压机将液态金属强行压入增 挤压铸造法(Squeeze Cast)是通过压机将液态金属强行压入增 强材料的预制件中以制备复合材料的一种方法; 强材料的预制件中以制备复合材料的一种方法; 搅拌铸造法 (Compo-Casting)是靠机械、电磁或超声波等搅拌方 搅拌铸造法 (Compo-Casting)是靠机械、电磁或超声波等搅拌 方法,使增强颗粒充分弥散到镁基体合金熔体,最终浇注或挤压 法,使增强颗粒充分弥散到镁基体合金熔体,最终浇注或挤压成 成型的工艺方法。 原位生成技术(In-situ formation) 型的工艺方法。 原位反应自生增强法( In-situ Reaction Synthesis) 通过基体合金与反应物发生一定化学反应,在基体中原位生成 原位反应自生增强法( In-situ Reaction Synthesis) 所需的增强体来制备复合材料。 通过基体合金与反应物发生一定化学反应,在基体中原位生成 原位反应复合(In situ Reactive Process) 所需的增强体来制备复合材料。 通过放热反应,在基体内部生成相对均匀分散的增强体,增强 体与基体近似处于平衡状态,形成的低能界面使原位复合材料在 本质上处于稳定状态

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镁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镁基复合材料是一种以镁合金为基体,与其他金属、陶瓷、聚合物等材料进行复合加工而成的新型材料。

它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热性好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镁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是其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提高,要求材料具有较轻的重量、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镁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特性而备受关注。

它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燃料箱等,无形中减轻了飞机的自重,提高了航空器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对于航空航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镁基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今,人们对汽车的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以降低燃油消耗、减少污染、提升汽车性能和安全性。

而镁基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抗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中,可以制造车身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悬挂系统等。

相对于传统的金属材料,镁基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汽车减重,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排放,同时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在电子领域,镁基复合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制造中。

它可以用来制造手机壳体、电脑外壳、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外壳,使得产品更轻便、耐用。

镁基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可以帮助电子产品散热,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医疗领域也是镁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领域之一。

由于镁合金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因此被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

镁基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制造骨骼植入物、手术器械等,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不会对人体造成额外的伤害,并且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内降解吸收,减少了二次手术的风险。

镁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相信镁基复合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镁基复合材料热膨胀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展望

镁基复合材料热膨胀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展望

物 体 的 体 积 或 长 度 随 着 温 度 的 升 高 而 增 大 的 现
发 展 , 电 子 封 装 材 料 性 能 的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 样 传 对 这 统 的电子封 装材 料 已经 满 足不 了这 些 领域 的要 求 。
象 叫“ 热膨 胀” 。通 常是 指外 压 强 不 变 的 情况 下 , 大 多数物 质在 温度 升高 时 , 体 积增 大 , 度 降低时 体 其 温
理 论 预 测 模 型 , 对 今 后 的 发 展 做 了展 望 。 并
关 键 词 :镁 基 复 合 材 料 ;热 膨 胀 ;热 膨 胀 模 型
中 图 分 类 号 :T 3 l B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4 7 2 1 ) 30 0 — 5 6 4 6 5 ( O 0 0 — 0 10
du e i fy,a he t m pe a u e,t ol e f a to en or e e , r i f c m e r il ie,t e s pe o enf r e c d bre l nd t e rt r he v um r c in ofr i f c m nt e n or e ntpa tce sz h ha f r i o c —
m e aril ,he kid o en or e e r il n h a r a m e nd o he s ntp tce t n f r i f c m ntpa tce a d e t t e t nta t r whih n l n e t e he m a xp nso he c ifue c h t r le a in oft ma e i gn sum a rx c m ti om p ie r s rbe ost sa ede c i d. Thet e e ia r dc in m o lo he m a xp nso n r s c s o hef u e h or tc lp e ito de ft r le a in a d p o pe t ft ut r dv o e elpm e r ntodu e nta e i r c d. Ke r y wo ds:m a ne i g sum a rx c m p ie m t i o ost s;t r a xp son; m od lo he m a xp so he m le an i e ft r le an in

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镁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镁合金作为21世纪的绿色环保工程材料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综述了镁合金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介绍了耐热、耐蚀、阻燃和高强高韧等高性能镁合金材料的最新发展。

还介绍了镁合金成型技术的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高性能镁合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镁合金;高强高韧;成型技术;应用1.引言镁(Mg)是地球上储量最为丰富的元素之一,在陆地、湖泊和海洋中都广为分布,例如,其在地壳表层金属矿资源中的含量达2.3%,仅次于占8.1%的铝和5%的铁,居第三位;海水中的镁含量达到2.1×1015吨,可以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元素[1]。

此外,我国的白云石矿储量、菱镁矿以及原镁的产量位列世界镁资源储量首位[2]。

同时,随着当前钢铁行业中铁矿石等资源的日趋紧张,开发和利用镁作为替代材料是必然的趋势。

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绿色金属结构工程材料”的镁合金是目前所知金属结构材料中最轻的,与其他同类材料相比,它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较高,可以回收再利用且机加工性能优异,阻尼减震性好,电磁屏蔽效果佳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交通运输(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工业)、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但其使用量与铝合金和塑料相比还相当少[4]。

目前,从全球镁合金研发状况看,发展方向如图1所示[5],我国在镁合金材料的应用研究与产业化方面也己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从高品质镁材料生产到镁合金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为我国实现由镁资源大国向镁应用强国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1 镁合金的研发方向[5]Fig. 1 Directions of Mg alloy development2.镁合金的特点及分类通过在纯镁中添加其他化学元素,可显著改善镁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但镁合金同时存在着显著的缺点,下面对镁合金的优缺点进行简要的阐述。

2.1镁合金的优点[6 ~ 8]1)密度小、质量轻。

镁基复合材料

镁基复合材料

镁基复合材料镁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轻质高强材料,由镁合金作为基体,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制备而成。

镁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然而,由于镁合金的塑性和韧性较差,限制了其在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应用。

因此,将镁合金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以期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

首先,镁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增强相的添加来提高其力学性能。

常见的增强相包括碳纤维、陶瓷颗粒、纳米颗粒等。

这些增强相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同时不影响其轻量化的特性。

例如,碳纤维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可以显著提高镁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其次,镁基复合材料还可以通过表面处理来改善其耐腐蚀性能。

镁合金本身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仍然会受到腐蚀的影响。

因此,采用表面涂层、阳极氧化等方法对镁基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耐腐蚀性能,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例如,采用阳极氧化处理可以在镁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有效地阻止了腐蚀介质的侵蚀,提高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此外,镁基复合材料还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其综合性能。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调控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提高其强度、塑性和耐热性能。

例如,采用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镁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耐热性能,使其在高温环境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镁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良性能,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通过增强相的添加、表面处理和热处理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镁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推动其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镁基复合材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阻尼镁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高阻尼镁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w a na y e s a l z d.
Ke r s m a n s u ma rx c mp st ;d m p n c a i m ;i fu n ilf c o y wo d : g e i m t i o o ie a i g me h n s n l e ta a t r
Absr c :Th e e r h s a us o a ta t e r s a c t t fd mpi g c p ct fm a e i n a a iy o gn sum t i o p ie sbre l nt o ma rx c m ost s wa i fy i r — du e c d. The mir me ha s o gh d mpi a ne i m a rx ma e i l s r lt d wih d soc ton c o c nim fhi a ng m g s u m t i t ra s wa ea e t il a i m o e nta n e f c ss i a p ng me h nim ,a he i l e e o t i o v me nd i t ra e l d m i c a s p nd t nfu nc fma r x c mpo nt ,s y e nd ne s t l sa c nt nt fr i f r e e t o e s o e n o c m n s,i t ra e b t e t i nd r i o c me ,s r i mplt e,t m pe a n e f c e we n ma r x a enf r e nt t a n a iud e r— tr u e,f e e y,t e t nt p o e s s n d mpi g c pa iy o a ne i m t i omp ie s r — r qu nc r a me r c s e o a n a ct f m g su ma rx c ost s wa e s c i e y d s us e . Fi a l pe tv l i c s d n ly,ho t sgn a e e o i a p ng m a w o de i nd d v l p h gh d m i gne i m a rx c mpo ie su m ti o sts

2024年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是当前新兴的轻质高性能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机械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轻质高强材料的需求急剧增长。

相较于传统金属材料,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热导率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因此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航空航天领域,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发动机零部件等关键设备中。

其轻质高强的特性可以显著减轻飞机重量,提高燃油效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在汽车工业中,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车身结构、发动机零部件、底盘等。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于轻量化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而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抗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制造。

在电子设备领域,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对于更轻薄、高性能的材料需求也在增加。

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和电磁屏蔽性能,在电子设备的外壳、散热片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此外,在机械制造、船舶工业、建筑领域等,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也被广泛应用。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预计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现状与挑战虽然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且镁资源的提取与加工工艺较为困难。

因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在可焊接性、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材料制造商,也制约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大。

最后,镁作为一种化学活性金属,在氧化、腐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

因此,在存储、加工和运输等环节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镁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研究进展

镁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研究进展
i rr if re g e i m t x c mp st S e i w d i hs a e .D f rn a tr h h if e c e lp r r n e f e en oc d ma n su mar o o i s W S r ve e n t i p p r i e e tfc os w c n u n e w a" e o ma c s b i e i l f o g e im t x c mp s e a a z d,s c s n r l o d、 l i gv lc t 、 H n sa c 、 ek n frif re n fma n su mar o o i sw s a l e i t n y u h a o ma l a s d n e o i s d gd tn e t id o n o c me t i y i i h e n t sz 、 h p 、 r t t a d i ie s a e oi na in, d v l efcin i t x s e o a ou r t mar . n m o n i K e r s r l n ;m g e i m t x c mp s e ;w a y wo d :d y s d g a n s i i u mar o o i s e l i t "
中图分类号 :B 3 T 3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7—4 1 (0 8 0 — o 4— 3 10 4 4 2 0 ) 1 0 2 0
Re e o t e f i to an w e r pe f r a e fm ag e i ati c m p st s n w n h rc i n d a r o m nc s o n sum m rx o o ie
维普资讯

镁基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镁基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镁基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镁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材料,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材料研发,目前,镁基复合材料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合金化、
增强相选择、界面处理等方面。

通过合金化可以改善镁基材料的强
度和耐腐蚀性能,增强相的选择和界面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力
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2.制备工艺,针对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目前主要包括挤压、热压、粉末冶金等多种方法。

随着制备工艺的不断改进,镁基
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3.应用领域,镁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
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航空航天领域,镁基复合材料可以
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和发动机零部件,能够大幅减轻飞机重量,提
高燃油利用率;在汽车制造领域,镁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车身
结构件和发动机零部件,有望实现汽车轻量化,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电子设备领域,镁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轻薄的电子产品外壳,
提高产品的便携性和耐用性。

总的来说,镁基复合材料在材料研发、制备工艺和应用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界面反应控制、成本降低等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镁基复合材料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2024年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发展现状简介镁基复合材料是一种以镁为基体的复合材料,通常由镁合金作为增强材料和其他轻金属、陶瓷等作为填充材料构成。

镁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优良的热传导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不断扩大。

预计到2025年,全球镁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驱动因素1. 轻量化需求随着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对轻量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镁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轻质材料,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镁基复合材料相比传统材料来说具有更低的密度和更高的强度,可以有效减轻产品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2. 可回收性镁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和可再利用性。

与其他金属材料相比,镁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简单的熔化再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优良的热传导性能镁基复合材料的优良热传导性能使其在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高功率电子器件中,镁基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散热,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应用领域1. 汽车行业镁基复合材料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加。

由于其轻质、高强度和优良的冲击吸能性能,镁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如车身结构、底盘部件等。

这不仅可以减轻汽车自重,提高燃油效率,还可以提升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2. 航空航天行业镁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低密度和高比强度,镁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和导航设备等。

这有助于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和载荷能力,降低航空器的自重和运营成本。

3. 电子行业由于镁基复合材料的优良热传导性能,它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镁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电子散热片、电子封装材料和散热模块等,提高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市场挑战和机遇1. 高成本镁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应用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镁基复合材料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原位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原位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Mo e v r t e f t r r n so i g e im ti o o i s a e p e e t d r o e , h u u e te d fi st ma n su mar c mp s e r r s n e . n u x t
Ke y wor s: i—i d n st u;ma n su g e im;c mp sts omain me h ns o o i ;fr t c a im;me h nc lpo e y e o c a ia rp  ̄
1 前 言
镁合 金 作为 最轻 的工程 结 构金 属 材 料 ,具 有 许 多优 异 的独特 性能 ,尤 其 在轻 量化 方 面 ,具有 难 以替 代 的显 著优 势 ,因而在 汽 车 、通讯 设备 、航空 航 天 以 及 军 丁等
领 域具 有 良好 的应 用前 景 。
著 ,引起 人们 的 广 泛 兴 趣 ,但 是 制 备 工 艺 复 杂 ,而 且
第2 9卷
第 4期
中 国 材 料 进 展
M ATERI ALS CHI NA
Vo _ 9 No 4 l2 .
Ap . 材 料 的 研 究 进 展
王 慧远 ,姜 启 川
( 吉林 大学材料 科学与工程 学院 汽 车材料教 育部重点 实验室 ,吉 林 长春 10 2 ) 3 0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6 4—3 6 (0 0 0 0 1 9 2 2 1 ) 4— 0 7—0 6
The Pr g e si he Re e r h o n- iu o r s n t s a c f I S t M a n su a r x Co po ie g e i m M ti m st s

镁基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_胡茂良

镁基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_胡茂良

取决于基体镁颗粒之间 、增强体颗粒与镁颗粒之间 的结 合 情 况 以 及 增 强 体 颗 粒 在 基 体 上 的 分 布 情 况[9] 。球磨后的 Mg 粉达到很高的加工硬化程度 ,具 有较多的位错和孪晶亚结构 ,在试样制备过程中会 阻碍基体晶粒的长大 ,这样使镁基复合材料的屈服 强度提高很多 ,而抗拉强度 、伸长率及弹性模量变化 不大 ,热压可以使其性能更趋稳定[10] ,低温下晶体 缺陷在界面附近 ,但不影响材料的导热率 ,随着温度 升高 ,缺陷向基体扩展 ,减少了导热率[11] 。
金属基复合材料通过选配增强相的种类 、综合 增强相良好的性能 ,获得高硬度 、高弹性模量 、优良 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在航天航空 、汽车工业 、核 工业 、运动娱乐以及其他工程方面得到了实际应用 。
最近二三十年 ,很多国家对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在复合工艺和材料性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其性 能和工艺已逐步走向成熟 。而镁基复合材料受到制 约的主要因素在于纯镁易于燃烧 ,镁合金成本较高 。 随着近年来技术的进步 ,镁合金价格的下降 ,且镁基 复合材料的重加工 、回收性能好 ,具有极好的切削加 工性能 ,较好的耐磨性 、耐高温性 ,将是今后现代工 业产品应用增长速度最快的金属材料[1~3] 。
Abstract : A review on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is summarized , which includes reinforcing parti2 cle ,principal forming process and interface study. Reinforcing particle includes SiC , C , B4C , Al2O3 , Al18B4O33 and TiC . The mat2 ters needing attention are pointed out. Furthermore , the tendency of study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s approach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everal key points in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 reinforcing particle ; forming process ; interface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摘要: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优良的阻尼减震性能,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理想材料之一。

综述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力学以及阻尼性能,并展望了它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镁基复合材料,展望一、前言(材料背景)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耐疲劳、热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主要有长纤维、短纤维、颗粒和晶须等,其中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微观组织均匀、材料性能各向同性且可以采用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进行二次加工等优点,已经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正在向工业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发展。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基体有铝、镁钛、铜和铁等,其中铝基复合材料发展最快;由于镁的密度更低(1.74 g/cm3),仅为铝的 2/3,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而且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和电磁屏蔽等性能,镁基复合材料正成为继铝基之后的又一具有竞争力的轻金属基复合材料。

镁基复合材料因其密度小,且比镁合金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受到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及电子等高技术领域的重视.自20世纪8O年代至现在,镁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与连续纤维增强、非连续 (短纤维、晶须等)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力学性能呈各向同性、制备工艺简单、增强体价格低廉、易近终成型、易机械加工等特点,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商业生产的镁基复合材料。

二、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及其应用相对于传统金属材料和铝基复合材料,有关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研究目前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不够全面深入,力学性能数据分散性也比较大,仍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

材料工作者对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和疲劳断裂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围绕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物理性能做了一些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课程名称:金属基复合材料学生姓名:学号:班级:日期:2010/12/26——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摘要: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优良的阻尼减震性能,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理想材料之一。

本文综述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镁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基体合金和常用的增强相。

着重介绍了其制备方法、力学以及阻尼性能,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镁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基体镁合金;颗粒增强体;性能1.前言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高温、耐磨损耐疲劳、热膨胀系数小、化学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异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主要有长纤维、短纤维、颗粒和晶须等,其中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微观组织均匀、材料性能各向同性且可以采用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进行二次加工等优点,已经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正在向工业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发展。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基体有铝、镁钛、铜和铁等,其中铝基复合材料发展最快;由于镁的密度更低(1.74 g/cm3),仅为铝的2/3,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而且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和电磁屏蔽等性能,镁基复合材料正成为继铝基之后的又一具有竞争力的轻金属基复合材料。

镁基复合材料因其密度小,且比镁合金具有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受到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及电子等高技术领域的重视.自20世纪8O年代至现在,镁基复合材料已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与连续纤维增强、非连续(短纤维、晶须等)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力学性能呈各向同性、制备工艺简单、增强体价格低廉、易近终成型、易机械加工等特点,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商业生产的镁基复合材料。

2.制备方法2.1粉末冶金法粉末冶金法是把微细纯净的镁合金粉末和增颗粒均匀混合后在模具中冷压,然后在真空中将合体加热至合金两相区进行热压,最后加工成型得复合材料的方法。

粉末冶金的特点:可控制增颗粒的体积分数,增强体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制备温度较低,一般不会发生过量的界面反应。

该法工艺设备较复杂,成本较高,不易制备形状复杂的零件。

2.2熔体浸渗法包括压力浸渗、无压浸渗和负压浸渗。

压力浸渗是先将增强颗粒做成预制件,加入液态镁合金后加压使熔融的镁合金浸渗到预制件中,制成复合材料采用高压浸渗,可克服增强颗粒与基体的不润湿情况,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弥补。

无压浸渗是指熔的镁合金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不施加任何压力对增强颗粒预制件进行浸渗。

该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但预制件的制备费用较高,因此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增强颗粒与基体的润湿性是无压浸渗技术的关键。

负压浸渗是通过预制件造成真空的负压环境使熔融的镁合金渗入到预制件中。

由负压浸渗制备的SiC/Mg颗粒在基体中分布均匀。

2.3全液态搅拌法在保护气氛下,将增强颗粒加入熔融的镁合金基体中,再进行机械搅拌,最后浇铸成型。

此方法设备以及工序简单,成本也较低,但在搅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气孔,另外由于增强颗粒与基体的密度不同易发生颗粒沉积和团聚的现象:铸锭凝固后可以进行热挤压,可以改善基体和增强颗粒间的界面完整性以及增强相在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并且在挤压的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复合材料发生了明显的晶粒细化现象。

2.4半固态搅熔铸造法半固态搅熔铸造法是指将增强颗粒加入由机械搅拌的半固态基体中,待混合均匀后升至熔点温度浇铸,凝固后得到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此方法可以避免全液态搅拌法易产生气孔和发生颗粒沉积及团聚的现象。

该工艺较有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2.5喷射沉积法此工艺首先用高压的惰性气体流将液态镁合金雾化,形成熔融状态的镁合金喷射流,同时将增强颗粒喷入镁合金喷射流中,使颗粒和基体的混合体沉积到衬底上,凝固后得到镁基复合材料:该工艺所制备的复合材料颗粒在基体中分布均匀、凝固快、界面反应较少。

3.镁基复合材料常用的基体镁合金和颗粒增强体3.1常用的基体镁合金镁基复合材料要求基体组织细小、均匀,基体合金使用性能良好.根据镁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对侧重铸造性能的镁基复合材料可选择不含Zr的铸造镁合金为基体;侧重挤压性能的则一般选用变形镁合金。

这些基体镁合金主要有镁铝锌系(A731、AZ61、AZ91)、镁锌锆系、镁锂系、镁锌铜系(ZC71)镁锰系、镁稀土锆系、镁钍锆系和镁钕银系等。

纯镁的强度较低,不适合作为基体,一般需要添加合金元素以合金化。

主要合金元素有A1、Mn、Zn、Li、AS、Zr、Th、Ni和稀土元素等。

这些合金元素在镁合金中具有固溶强化、沉淀强化和细晶强化等作用,添加少量AI、Mn、Zn、Zr、Be等可以提高强度;Mn可提高耐蚀性;Zr可细化晶粒和提高抗热裂倾向;稀土元素除具有类似zr的作用外,还可以改善铸造性能、焊接性能、耐热性以及消除应力腐蚀倾向;Li除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外,还可以大大改善基体镁合金的塑性。

3.2常用的颗粒增强体根据镁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基体镁合金的种类和成分来选择所需的颗粒增强体.要求增强体与基体物理、化学相容性好,应尽量避免增强体与基体合金之间的有害界面反应,并使其与基体润湿性良好,载荷承受能力强等.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使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减少颗粒间的团聚,以改善材料受载时内部的应力分布,是保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性能的关键之一。

制备方法可分为外加颗粒和原位内生颗粒法两种。

外加颗粒法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但易造成颗粒表面的污染,基体和颗粒表面润湿困难,导致界面强度的降低。

原位内生法是增强颗粒在金属基体中通过原位反应形成的,因而热力学上稳定,颗粒表面无污染,增强体与基体润湿性良好故界面结合强度高。

原位增强体颗粒细小(通常为亚微米至微米级),因而与外加颗粒(通常为几十个微米)法相比,原位颗粒增强作用更显著。

但原位反应法的缺点是反应过程往往不彻底,反应过程中的中间相(亚稳相)有时会作为有害相残留在基体中(如Mg—Al—Ti—C体系中会生成脆性相TiAl3)。

①碳化物SiC颗粒SiC的硬度高,耐磨性能好,并具有抗热冲击、抗氧化等性能。

镁没有稳定的碳化物,SiC在镁中热力学上是稳定的,因此,SiC常用作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并且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用其作为增强颗粒制备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

SiC具有α-SiC、β-SiC两种晶体结构,α-SiC为密排六方结构,但α-SiC有许多变体结构(即c值不同),β-SiC为面心立方结构。

S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镁基复合材料之一,其制备方式主要是外加方式。

常用的制备方法除搅拌铸造法外,还有挤压铸造法、粉末冶金法、喷射沉积法、复合铸造法以及机械合金化法。

其中搅拌铸造法是制备SiC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一种典型工艺,已有几家公司采用搅拌铸造法成功地开发出S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1986年美国Dow Chemical公司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出SiC P/AZ91,并制备出皮带轮等样品零件。

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而挤压铸造法是目前制备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最成功的工艺之一。

其中,预制块中增强体的分布,预制块和模具的预热温度,浸渗压力大小均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表1给出的是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的铸态AZ91和铸态AZ91+10 vo1.%SiC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常温力学性能。

从表1可以看出与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延伸率下降,但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提高。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减小是因为铸态复合材料颗粒团聚,并带有一定量的气孔。

在拉应力作用下此处优先形成微裂纹,从而使强度降低。

表 1 铸态 AZ91、铸态 SiC/Mg复合材料的室温性能表 2给出的是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的铸态AZ91和 AZ91+20 vo1.%SiC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由表2可以看出,小颗粒(15μm)增强的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比大颗粒(52μm)增强的复合材料要好。

这是因为当体积分数相同时,增强相颗粒越小,粒子间距就越小。

表 2 挤压铸造法制备的AZ91、SiC/Mg复合材料的室温性能镁对 SiC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并且SiC/Mg复合材料界面光滑,无界面反应。

P采用铸造法制备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时,凝固过程对界面微观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性能。

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尤其是关于形核过程的研究较少。

镁不易形成稳定的碳化物,所以碳化物陶瓷颗粒在纯镁中是稳定的。

然而,在含有铝的镁合金(如AZ91)中。

如果接触时间足够长,则会在这镁合金中发生反应形成碳化物。

如 SiC与Al会发生如下反应:4Al+3SiC→Al4C3+3Si该反应生成的Al4C3溶于水,因而降低镁基复合材料的耐蚀-性能。

Al4C3的形成同时伴随Si的析出(与镁反应生成 Mg2Si),这就改变了基体合金的化学成分。

尽管 S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很多,但多集中于制备方法、组织和性能。

关于基础理论的研究较少。

应进一步开展对S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凝固理论研究。

B4C颗粒B4C为菱面体站构,高熔点、高硬度,硬度仅次于金刚石与立方氮化硼,是密度最低的陶瓷材料,热膨胀系数相当低,价格也较便宜。

B4C颗粒增强镁基复台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挤压铸造法、粉末冶金法、压力浸渗法、和只适用于Mg—Li基体台金的箔冶金扩散焊接法。

B4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TiC颗粒TiC为面心立方晶格,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及高温稳定性好等优点。

TiC与镁的润湿性好于与铝的润湿性。

且不和镁发生界面反应。

因此,TiC是作为镁的增强相的较佳选择。

TiC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搅拌铸造法、机械合金化、中问台金法和高温自蔓延法等。

②硼化物TiB2颗粒TiB2是一种新型的工业陶瓷原料。

具有硬度大,耐磨损,耐酸碱,导电性与稳定性好等优异特性,TiB2/Al复合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镁的晶格常数为a=0.320936nm,c=0.52112nm,c/a =1.6238;TiB2的晶格常数为a=0.303034nm,c =0.322953nm,c/a =1.066。

TiB2晶格排列方式与镁的排列方式极其相似,均为密排六方结构。

因此,作为增强相来说,TiB2在与镁的结合上有很大的有利之处。

TiB颗粒TiB具有高硬度、高熔点、良好的导电性、抗熔融腐蚀性等,是作为镁基复合材料增强相的较佳选择。

但是,遗憾的是对于TiB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报道很少。

有关TiB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还应继续开展。

③氧化物颗粒氧化物弥散强化机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过去研究者只限于制备小体积分数的MgO增强镁基复台材料现在已有研究者制备出大体积分数MgO增强镁基复台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