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1.2铁及其化合物教案1
![高中化学第三章铁金属材料1.2铁及其化合物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8e5d13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6f.png)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1。
从分类的角度学习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2.分析并掌握Fe2+与Fe3+相互转化原理、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3.了解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重难点】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情境]铁是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4~5克),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仅次于结核病的全球患病率最高,耗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那铁元素在人体中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以Fe2+的形式存在.[师]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需服用补血剂,如常见的补血药物硫酸亚铁片。
[展示]展示一瓶硫酸亚铁片及说明书。
[学生活动]阅读说明书,获取硫酸亚铁的有关信息: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水溶液显绿色。
[设计意图]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常见补血药物硫酸亚铁片及说明书,认识亚铁盐的性质.2.新课讲授[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取除去包衣后的硫酸亚铁片,研碎后置于试管中,另取试管加入FeCl3溶液,分别在两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形成结论,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思考讨论]强氧化亚铁实际是白色的固体,为什么在实验中几乎观察不到白色,而最终沉淀又变成了红褐色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强氧化亚铁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追问]欲制取Fe(OH)2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实验时如何操作?[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总结]1、Fe2+极易被氧化,所以FeSO4溶液要现配现用。
2、为了防止Fe2+被氧化,配制FeSO4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和制备Fe(OH)2所用的NaOH溶液都要煮沸,尽可能除去O2。
3、为了防止滴加NaOH溶液时带入空气,可将吸有NaOH溶液的长滴管伸入FeSO4溶液的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4、为防止Fe2+被氧化,还可以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煤油或苯等有机物,以隔绝空气。
[教师活动]演示Fe(OH)2的制备。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铁及其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445f06a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03.png)
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实例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铁及其氧化物2023广东,T7;2023新课标卷,T7;2023上海,T11;2023年1月浙江,T4;2022全国甲,T13;2022广东,T6;2022年1月浙江,T8;2021全国乙,T9;2021河北,T1;2021广东,T15;2021山东,T5;2021湖南,T2;2020年1月浙江,T9;2020北京,T2;2020上海,T6;2019上海,T4;2019江苏,T3;2019全国Ⅰ,T7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运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描述铁及其化合物的变化;能联系铁及其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解释宏观现象;能根据典型实验现象说明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可能具有的性质,评估所作说明或预测的合理性。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教材中给出的问题设计制备氢氧化亚铁的简单实验方案。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提取铁的氧化物的性质,了解铁的氧化物的用途,并建立铁的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铁的氢氧化物2023重庆,T8;2021湖北,T5;2019天津,T2;2019年4月浙江,T28命题分析预测1.高考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等,以工艺流程题的形式考查铁的化合物的制备。
2.2025年高考仍会以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为真实情境,结合实验探究或工艺流程考查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另外,铁元素为过渡元素,结构特殊,也会在物质结构类试题中出现考点1铁及其氧化物1.铁(1)铁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特性[1]银白色固体或[2]灰黑色粉末良好[3]易被磁铁吸引(2)从原子结构角度认识铁的化学性质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4]四周期第[5]Ⅷ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反应中易[6]失去电子,故铁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有较强的[7]还原性。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18c90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2.png)
铁及其化合物教案篇一:高一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一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通化县七中张浩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了解检验Fe3+的方法(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与归纳,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在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进行设计、反思与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Fe2+、Fe3+的相互转化;Fe3+的检验难点:Fe2+、Fe3+的相互转化实验准备:仪器:试管、滴管、烧杯等药品:Fe2O3,Fe3O4,FeCl2溶液(加铁钉),FeCl2溶液(不加铁钉),FeCl3溶液,硝酸、还原铁钉、KI淀粉溶液、新制氯水、KSCN溶液等教学方法:通过魔术演示把学案探究法与讲授法相结合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Fe3+3OH=Fe (OH)3↓红褐色+-Fe2+2OH=Fe(OH)2↓白色4Fe(OH)2+O2+2H2O=4Fe (OH)3 + 2、Fe3的检验+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Fe2遇KSCN溶液不显红色3、Fe2+和Fe3+的相互转化《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1、观察含铁元素的试剂,并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质类别,填写下表....篇二:2015-2016学年优质课《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案《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b79921e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6.png)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教学内容: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铁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理解铁的性质、反应特性以及相关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铁的性质、反应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常见的铁化合物。
教学难点:理解铁在氧气和酸中的反应特性,掌握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学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铁的性质及制备方法1. 铁的性质:介绍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讲解铁的磁性、铁的稳定性等。
2. 铁的制备方法:简要介绍铁的提取方法,如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等。
二、铁的化合物及其性质1. FeO(氧化铁):介绍FeO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Fe2O3(三氧化二铁):讲解Fe2O3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颜料和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3. Fe3O4(亚铁氧化铁):探讨Fe3O4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三、实验环节1. 实验一:观察铁与氧气的反应产物,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二:用盐酸溶液浸泡铁片,观察反应产生气体,验证铁的酸性反应特性。
四、课堂讨论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铁在氧气和酸中的反应特性。
2. 探讨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为什么选择铁作为原料。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教材,了解更多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应特性和制备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同时,能够对铁的性质和化合物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学习化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404d1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1.png)
教学设计:考纲要求:1.理解Fe 的化学性质,铁的重要化合物。
2.理解以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
3.使学生掌握实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即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建立假说→检验论证→评价发展)通过小组讨论、口语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小组合作铁处于元素周期表中什么位置?画出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分析铁的原子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合价根据原子结构分析铁的常见价态26Fe 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 族通过原子结构分析化合价,加深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铁的主要化合价为+2、+3:Fe- 2e- = Fe2+Fe-3e- =Fe3+小组合作总结铁跟哪些物质反应能生成+2 价铁的化合物?跟哪些物质反应能生成+3 价铁的化合物?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找氧化剂还原剂找到常见的氧化剂分辨它们氧化性的相对强弱小组合作铁的重要氧化物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性质?从铁与氧气反应条件的不同得到反应产物不同,从而复习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物FeO Fe2O3 Fe3O4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色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磁性黑色Fe3O4+ 8H +=Fe2++2Fe3++4H2O 晶体,俗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小组合作 铁的氢氧氧化物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性质?Fe (OH )2 Fe (OH )3特别强调氢氧化亚铁的不稳定白色不溶固体 红褐色不溶固体 性,易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 4Fe(OH)2+O 2+2H 2O=4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实验探究 如何制取铁的氢氧氧化物? 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讨论研究讨论研究方法,设计实验方案方法, 设分小组谈论,然后小组评价计实验方案小组活动 如何实现Fe 2+和Fe 3+之间的相互 探讨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转化?还原性交流探究结果,总结相互转化关系合理选用氧化剂和还原剂交流探究如何检验溶液中Fe 2+ 和Fe3+的存在小组展示对学生总结的规律进行总结性描述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小组活动实验室中如何保存铁盐和亚铁盐?如何配制其溶液?小组展示亚铁盐:因Fe 2+易被氧化,其晶体应密封保存。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bf244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3.png)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针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铁及其化合物进行深入讲解,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铁的化学性质、铁的常见化合物及其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铁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规律,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铁及其化合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化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素养。
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铁的化学性质,但对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深入了解和应用尚显不足。
因此,本节课将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铁的化学性质,掌握铁的常见化合物及其化学式,了解铁及其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规律。
(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检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培养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化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采用以退为进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已知的铁的性质出发,逐步深入探讨铁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2)运用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讲解典型的铁及其化合物实例,帮助学生掌握铁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普遍规律。
(3)通过以动带静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4)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2)通过学习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4efd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a.png)
课题备课人:时间:课型: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以及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铁是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并且是具有可变价态的金属。
这一部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际的化学反应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1、能列举描述以及辨识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2、能设计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案。
3、能说出Fe2+、Fe3+的检验及其相互转化。
重难点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的转化规律授课流程、内容、时间双边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时间---1、如果人体缺铁,会出现什么症状?怎么办?2、铁元素都有那些常见化合价?不同价态能体现出什么性质?板书课题 2.3.3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二、出示学习目标:时间---1、能列举描述以及辨识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2、能设计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方案。
3、能说出Fe2+、Fe3+的检验及其相互转化。
三、出示自学指导:时间---阅读课本53-56页,填写学案中知识梳理部分。
四、后教:时间-----一、铁元素的存在1.铁的物理性质:地壳含量_____,纯铁为_____,熔沸点______,良好的____________。
2.存在形态:(1)_____态:0价(_______)(2)_____态:+2,+3价(矿石,如黄铁矿:_____赤铁矿:______磁铁矿:______、菱铁矿:_____)3化学性质:以及Fe + S加热条件下生成FeS,Fe +H2O (g)高温条件下生成Fe3O4和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铁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40c3e15901020206409c42.png)
教师活动教师:人类最早使用的铁,是来自太空的陨铁。
铁在自然界中可以像陨铁中的铁那样以单质形态存在,但主要是以+2价和+3价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矿石中。
(展示图片)教师: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居第四位。
教师:丹霞地貌的岩层因Fe 2O3而呈红色。
(展示图片)教师: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是甘肃灵台出土的春秋初年秦国的短柄铁剑,这说明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
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工具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用还原的方法把铁从铁矿中提炼出来。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认真倾听,配合书本记忆。
拓展知识面,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铁的单质教师:①有延展性和导热性。
②能导电,但其导电性不如铜和铝。
③能被磁铁吸引。
④熔点:1535℃;沸点:2750℃;密度:7.86g/cm3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思考讨论】观察下列反应式,查看铁的化合价变化有何异同。
做好笔记,和老师一起学习概念。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通过列点,帮助学生归纳记忆。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答案:第一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3;第二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2;第三个方程式: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0→+2.【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反应式中铁的化合价变成+2,有的变成+3?教师:在一定条件下,铁作为还原剂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酸和盐溶液反应。
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等)反应,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生成+2价铁的化合物。
Fe–2e-→Fe2+铁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如氯气等)反应,铁原子则失去3个电子生成+3价铁的化合物。
Fe–3e-→Fe3+【思考讨论】在钢铁厂的生产中,炽热的铁水或钢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
这是为什么呢?(提示:铁与水会反应吗?)论,思考问题。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高中化学必修1铁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1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3ad47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3.png)
高中化学必修1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铁的性质和特点;
2. 掌握铁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能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铁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 铁的常见化合物:氧化铁、碳酸铁、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等。
三、教学过程:
一、铁的性质
1. 实验:观察金属铁的外观和表面特点;
2. 讲解铁的物理性质:密度、熔点、导电性等;
3. 讲解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的反应、与水的反应等。
二、铁的常见化合物
1. 介绍氧化铁:性质、产地、用途;
2. 介绍碳酸铁:性质、制备方法、用途;
3. 介绍硫酸亚铁和氯化亚铁的性质和用途。
四、教学反馈:
1.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铁与氧气的反应;
2. 出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并进行分析解答。
五、总结与评价:
1. 总结铁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的特点;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作业:
1. 铁的性质和化合物的课后习题;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铁与水的反应。
七、拓展延伸:
1. 探索其他铁的化合物,如氯化铁、硝酸铁等;
2. 学习铁的提取和冶炼过程。
这份化学教案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铁的性质和化合物,让他们在理论知识上有所积累,同时培养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670404360cba1aa811daed.png)
高中化学《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高中化学《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从容说课本节教材可以分为两部分,即铁的性质和铁的重要化合物。
本节教材从人类使用铁的历史开始,简单介绍我国古代人民用铁、冶铁的成就及现代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以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献身科学的热情。
教材的第一部分是铁的性质,着重介绍铁的化学性质。
教材引导学生从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铁在地壳中的含量等知识,引申到铁的重要性。
对于铁的化学性质。
结合铁原子的电子构型、失电子情况和金属活动顺序,共介绍了4条主要性质,并安排了两个演示实验。
在教材的第二部分铁的重要化合物中,介绍了三种氧化物、两种氢氧化物和两种铁盐,其中较难理解的是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学习铁的化学性质时,结合讨论,边讲边实验。
首先要求学生回忆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根据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可初步判断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然后讨论铁跟非金属以及跟化台物的反应,进一步得出铁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的结论。
在进行铁的氧化物的教学时,可展示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的样品.通过观察、讨论,比较这三种氧化物的组成和性质。
铁的氢氧化物的教学采用边讲边实验的形式。
重点放在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和性质上。
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对Fe2+和Fe3+问的相互转化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基于此补充两个演示实验。
(1)在一支试管里加入2 mL新制备的l molL-1。
的FeCl2。
溶液,逐滴加入新制备的饱和氯水,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2 mL,1 molL-1的FeCl3溶液.加入2 mL 2 molL-1的盐酸酸化后,再加入少量还原铁粉或新的铁钉,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成浅绿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Fe2+和Fe3+间的相互转化.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Fe2+和Fe3+相互转化的内因和外因。
铁和铁化合物说课稿教案(优秀6篇)
![铁和铁化合物说课稿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4775a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2.png)
铁和铁化合物说课稿教案(优秀6篇)高一教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初二教案范文,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经验。
铁和铁化合物说课稿教案篇一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可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由于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
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
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
同时,逐项完成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三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
在实验课上,将三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并作扼要的介绍,以便使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教师的演示实验作比较。
2.实验中学生应分工合作。
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当每组2个学生中的1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另一个学生可以用酒精灯将水煮开,以便缩短实验的等待时间。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1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调试显微镜。
另外,在完成前2个实验时,1个学生洗刷试管、清洗玻片和整理显微镜,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进行后1个实验的操作。
3.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用手上提夹住试管的试管夹。
4.做鉴定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5.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铁和铁化合物说课稿教案篇二本节学习的内容比较的简单比较容易理解,重点在于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三个实验,着重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并掌握实验的具体方法。
素养为本《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素养为本《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62698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2.png)
素养为本《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铁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一年级学生应学习的重点内容。
铁元素是典型的金属元素,铁和含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通过学习,可以建立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预测和检验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发展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关联、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铁画的相关资料,掌握铁的氧化物和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化合价,了解它们的物理性质,知道它们的化学性质。
(2)通过+2价铁与+3价铁转化关系的认识过程,建立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认识含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模型。
(3)通过铁的化合物在生活中的用途的讨论过程,进一步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化学的热爱。
2.评价目标(1)通过对铁的不同价态的氧化物的分类学习,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铁的价态的认知水平。
(2)通过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实验和Fe2+和Fe3+的转化实验,诊断并发展学生基于物质中核心元素化合价研究物质性质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3)通过对FeCl3刻蚀铜板等生活实例的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三、教学流程【探究学习1】展示铁的重要氧化物的相关图片资料,交流讨论并归纳出铁的重要氧化物的性质。
【评价内容1】诊断学生的分类观和发展学生对铁价态变化带来性质改变的认识水平。
任务线问题线 展示铁画的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讨论铁的这几种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问题1:FeO 、Fe 2O 3、Fe 3O 4铁元素的化学式如何书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问题2:铁的这三种氧化物的颜色、溶解度、有哪些差异? 问题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根据资料卡片,推测FeO 、Fe 2O 3、Fe 3O 4的化学性质上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差异? 问题4:FeO 、Fe 2O 3、Fe 3O 4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用途?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引出本节课题:铁的重要化合物。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fb12d4915f804d2a16c133.png)
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铁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核心内容,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应学习的重点化学内容。
铁元素不仅是典型的金属元素,还是重要的变价元素。
铁及其化合物,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生活、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节的内容要求是: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含:了解Fe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认识Fe3+的氧化性和鉴别,掌握Fe2+与Fe3+的转化规律。
本节课铁及其化合物,以麦片含有铁粉引起大众惊慌这一新闻事件引入,以“麦片中是否含有铁粉”——“为什么麦片中添加铁粉”——“服用补铁剂的注意事项”——“补铁剂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为教学主线,将Fe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Fe2+与Fe3+性质和相互转化,以及Fe2+与Fe3+的检验鉴别等学科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发展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关联、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水平,并在不断应用中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化学及高一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具备了分类研究物质性质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了氧化还原理论和离子反应的概念。
因此,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但在严密性、完整性、科学性及逻辑推理等方面尚存在欠缺。
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核心元素的价态两个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逐步建立、完善和应用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视角和模型。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麦片中是否含有铁粉的实验探究,以及对加入还原铁粉作用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铁的性质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2.通过对Fe的化学性质的分析,以及Fe2+与Fe3+相互转化条件探讨和实验方案设计,诊断并发展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视角认识物质间转化关系认识的结构化水平及科学探究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
高中化学fe的教案
![高中化学fe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9d3d5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6.png)
高中化学fe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铁的基本性质;
2. 掌握铁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
3. 了解铁的用途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铁的基本性质;
2. 铁的常见化合物与性质;
3. 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器材:铁粉、氯化铁溶液等;
3. 教材和习题。
教学过程:
一、铁的基本性质
1. 展示铁的外观和性质,让学生了解铁的基本特点;
2. 讲解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思考铁的独特性质。
二、铁的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
1. 介绍铁的常见化合物,如氯化铁、硫酸铁等;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铁离子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反应,探讨其性质。
三、铁的用途
1. 讲解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制造钢铁、建筑材料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1. 结合课程内容,对铁的性质与用途做一个系统总结;
2. 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铁的基本性质、常见化合物及其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用途。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铁及其化合物(三)》教学设计
![1《铁及其化合物(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34f92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9.png)
存在,这是一种非常准确的检验方法。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结合成硫氰化铁。请注意,硫氰化铁是一种易溶于水但是难电离的物质,因此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呈离子形式。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含有亚铁离子的盐溶液遇到硫氰化钾溶液时没有颜色变化。那么,亚铁离子可以如何检验呢?
读题。本题选B。向溶液中滴加含亚铁离子的溶液后,没有明显变化,再滴加新制氯水,氯水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此时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有硫氰化铁生成,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原本存在着硫氰根离子。因此A选项正确。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氯气的氧化性比铁离子强,B选项错误。实验的第一步,在含有硫氰根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含亚铁离子的溶液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二者不能形成红色物质,C选项正确。加入氯水后,溶液变红,说明亚铁离子已经被氧化为铁离子了。D选项正确。
请同学们写出用氯化铁溶液腐蚀覆铜板时的离子方程式:
请思考,腐蚀覆铜板之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哪些阳离子?
请同学们思考1.如何检验使用后的腐蚀液中是否存在Fe3+?可以利用同学们刚刚学习的铁离子的检验方法,用KSCN溶液检验Fe3+。取少量使用后的腐蚀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其中还存在三价铁离子。2.如何检验使用后的腐蚀液中所含有的Fe2+?由于使用后的腐蚀液中一般会有三价铁离子残存,此时用我们刚刚学习的方法检验亚铁离子是否可行呢?先在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这个方法在这里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因为溶液中残留的三价铁离子会干扰亚铁离子的检验。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溶液中所含铁元素主要为+2价呢?由于使用后的腐蚀液中的主要成分应该是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残留的氯化铁,其中只有亚铁离子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我们可以取少量腐蚀液,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比如几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若溶液褪色,就可以说明其中含有还原性粒子Fe2+。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b51f3e168884868762d6f1.png)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二化学(必修加选修)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铁的知识,如铁的性质、几种铁合金、生铁和钢的冶炼。
在高一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碱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在本章第一节又学习了镁和铝两种金属元素的性质。
在这些知识基础上,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教材从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铁的发展史入手,介绍了铁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对于性质部分,主要是介绍铁的化学性质。
由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其失电子情况,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结合学生原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铁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适当加深和拓宽。
例如,在初中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介绍铁与酸的反应时不提具体跟哪一种酸反应,而是扩展到铁和氢离子的一般反应。
本节教材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铁跟水的反应时为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埋下伏笔。
另外,关于铁的有关知识的学习还对学生认识过渡元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教学对象分析(1)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金属,学生愿意更深入地学习。
在学习其它化学知识时涉及铁元素的化学反应非常多,学生对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在学习碱金属和镁铝有关知识时已初步掌握了主族金属元素的性质,但对像铁这样次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的过渡金属元素性质缺乏了解。
(3)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较好地完成一些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但由于是普通学校的学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比归纳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同时也需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过程中力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将原有知识进一步扩展、深化,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铁及其化合物》 说课稿
![《铁及其化合物》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737cb4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c.png)
《铁及其化合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铁及其化合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铁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元素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学生在初中阶段对铁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还能为后续学习电化学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铁的单质、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以及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等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铁的冶炼等基础知识,对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对于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还缺乏系统的理解。
(二)学习能力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自主探究和知识迁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学习态度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鼓励。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铁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3、学会用化学实验的方法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铁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2、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难点1、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条件。
高中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2e181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e.png)
高中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1) 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并分析铁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关系。
2) 了解Fe2+、Fe3+的检验方法。
3) 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生活出发――发现问题-大胆推测――搜索信息――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研究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体验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了解铁的化合物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2价和+3价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教学思路设计:铁元素重要性:补铁一张处方铁锅多吃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补铁药物Fe+2H+=Fe2++H2XXX:药品说明书的几点,铁与盐酸反应后的溶液Fe2+氧气Fe3+2+3+2+Fe溶液的保存2Fe+Fe=3Fe自主实验探究:2Fe2++Cl2=2Fe3++2Cl-,2Fe3++Cu=2Fe2++Cu2+教学过程:板书】: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引入新课】:1.讲解铁元素在实际生活和人体内的重要性。
2.展示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教师带领学生自测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
进入新课】:一位缺铁性贫血患者经诊断后,医生给了她这样的治疗方法:药剂:服用速力菲(学名琥珀酸亚铁)、VC片,2片/天。
建议:平时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例如肝脏,木耳,菠菜,葡萄、枣,并配合一定量的水果食用,以促进“铁”的吸收;可以使用铁锅炒菜。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这个处方。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个处方,展开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研究。
思考】:为什么使用铁锅(单质)就可以补充我们身体所需的铁元素呢?学生回答】:铁与胃酸(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在现场操作,并用化学语言表示这个反应过程。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773b8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f.png)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铁及其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是在学习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的基础上,以及在对化学反应和金属的性质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也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知识,也是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了解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学习的理论知识和金属性质进行补充和印证,又能为接下来介绍的下一节《金属材料》以及下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重要的基础,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教材内容突出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注意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从“物质分类”角度按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相应盐的顺序编写,有利于从一类化合物的性质中找出共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利于对同类其他化合物的认识和推断;另一方面与离子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衔接,从实际应用层面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落实,有利于模型认知以及社会责任等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有:①对化学反应和金属的性质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的基础;②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③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
学生未有:①对氧化还原知识还不能熟练运用;②实验设计能力有限。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初步形成基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和原子结构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和检验的认识模型;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预测、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认识铁与水蒸汽的反应,学习通过建立铁元素二维坐标图进行物质之间的转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依据物质类别,价态变化落实铁单质,铁的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性质及相互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和铁的化合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铁的物理性质,理解铁的化学性质
2、了解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3、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4、掌握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2、培养学生实事求事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铁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铁离子的检验。
三、教学难点: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
四、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铁的性质
[引言]我国的劳动人民在春秋时期就会冶铁,比欧洲早近2000年,并且我国铁矿石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从1996年开始我国年钢产量连续超1亿吨,居世界首位。
人类使用铁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目前已发现的金属虽然已有90种,但其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仍然是铁。
小到铁钉,大到桥梁、铁道、舰船、车辆和各种机械等,都需要大量的钢铁来制造。
就连动植物体内也含有铁,人体内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铁和铁的化合物。
[板书]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
[讲]首先大家回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呢?位于第二位的金属呢?地壳中铁含量为4.65%,位于金属中第二位。
[板书]一、铁单质
1.含量:4.65%
[讲]铁是我们天天都见的物质,那么铁在自然界中是以什么形态存在呢?她在自然界中可以以单质形态存在,更多的以+2价和+3价的化合态存在。
单质的铁主要以陨铁形式存在,化合态的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铁矿石的形式存在,如铁矿石(FeS2)、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
[板书]2.存在状态:单质:陨铁
化合态:铁矿石(FeS2)、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
[讲]根据你们所熟悉的铁制品,铁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板书]3.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是
7.86g/cm3;熔点1535℃;沸点是2750℃
4.特性:能被磁体吸引,具铁磁性.
[讲]我们日常见到的铁大多数为合金,而纯铁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能被磁体吸引,具铁磁性.
学习一种物质,我们不但要知道它的物理性质,更重要的是学习它的化学性质。
[板书]4.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如
①3Fe + 2O2 ==== Fe3O4(FeO·Fe2O3)②2Fe+3Cl2 ==== 2FeCl3
③Fe+S==== FeS
[思考题]比较O2,Cl2,S氧化性的强弱。
(根据铁的化合价高低判断Cl2>O2>S)(2)与酸反应(强调化合价)
与非强氧化性的酸: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Fe+2H+=====Fe2++H2↑
与强氧化性的酸:与浓HNO3浓H2SO4常温下发生钝化
稀HNO3过量时:Fe +4HNO3 (稀) ====Fe(NO3)3+NO↑+2H2O
2 Fe(NO3)3+Fe ====
3 Fe(NO3)2
(3)与水蒸气的反应:常温下不与水反应。
(铁生锈是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3Fe+4H2O(g)===== Fe3O4+4H2
(4)铁与盐溶液反应:(铁能将将金属性比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如:Fe+CuSO4===FeSO4+Cu
[板书]5.铁的冶炼原理
Fe2O3+3CO===2Fe+3CO2
[板书] 二、铁的重要化合物
[讲]铁具有+2价和+3价两种价态,那么铁在什么条件下,与什么样的物质反应生成+2价化合物,与什么样的物质反应生成+3价的化合物?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铁和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