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常见植物物候期调查

合集下载

大连市植被调查报告

大连市植被调查报告

资环专业课程实习大连市植被调查报告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2011级姓名:学号:大连市植被调查报告摘要:通过资料查询和野外调查的方法,对大连市植被种类和资源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全面了解了大连地区植物资源及主要植被类型,其中维管束植物隶属152科,678属,植被类型主要是乔木、灌木、草本和草丛群落。

大连植物区系主要隶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华北植物区,分析植物区系植被特点。

统计野生植物资源对于城市绿化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大连植被植被类型引言:为了了解大连地区植物资源现状,本文对大连植被类型、植物群落、野生珍贵花卉资源以及影响植物生长与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资料查询与统计,分析并得出结果,这对于掌握大连植被资源状况很重要,对以后人们对大连植被资源现状的认识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大连概况大连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大连市行政规划范围大连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最南端西隔渤海与华北区相邻,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南邻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相对峙。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8′20"~123°31′00″,北纬38°43′34″~40°12′30″;大连市辖6区1市3县。

6个行政区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市为瓦房店市;所辖3个县为新金县、庄河县、长海县。

6个区中: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为城市中心区;甘井子区为近郊区;旅顺口区和金州区为远郊区。

全市陆域总面积为12573.85平方公里(历史沿用数)1990年完成的1:1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面积为13578.35平方公里大连市辖区土地面积大连处于东亚季风范围,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

大连市具有绵长的海岸线,东起黄海北岸南尖子乡大邵村,向南西方向曲折延伸,绕过半岛南端老铁山,经金州湾、复州湾,直到渤海辽东湾东岸浮渡河口,陆岛海岸线1906公里,约占辽宁省海岸线总长度的73%,其中大陆海岸线1288公里,占辽宁省大陆海岸线的66%;岛屿海岸线618公里,占辽宁省岛屿海岸线总长度的93%。

沈阳市城—郊梯度上银杏和五角枫的物候特征研究

沈阳市城—郊梯度上银杏和五角枫的物候特征研究

沈阳市城—郊梯度上银杏和五角枫的物候特征研究作者:盛园菊回爽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16期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严峻的挑戰,而且加速了城市气候变暖的趋势。

银杏和五角枫是沈阳市的常用绿化观赏树种,在城中、城郊和郊区被大量种植。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不同区域的银杏和五角枫的物候期进行观测,探讨城市化进程对两个树种物候期的影响,以期为城市的美化和今后城市各区域园林植物的景观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城郊梯度;观赏树种;物候物候是指生物或非生物随着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形成的一系列生长发育规律,如植物破芽、叶生长、花苞绽放和叶枯萎等现象(竺可桢和宛敏渭,1980);因此,物候观测往往可反映出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状况(陆佩玲等,2006)。

尤其近年来在在园林绿化方面,通过建立物候观测模型预测公园内植物的花期及持续时间,以确定旅游活动的开展日期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张爱英等,2015);掌握植物物候变化可为提升城市的美感和品格、以及城市增添更多创新型的植物景观作品提供参考(杨国栋等,2000),同时也能适时地防控园林树木虫害的大规模发生(薛国红等,2013)。

随着我国近年来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近60年来增长了约50%(踪家峰等,2019),与此同时,这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严峻的挑战,热岛效应、气候变化、水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城市化的发展加速了城市气候变暖的趋势(敖雪等,2020)。

另一方面,城内不同的区域各自形成了小气候,使得城市不同区域的植物生长和发育形成了差异。

面对环境变化,植物的不同组织面响应十分敏感,被称作是气候变化的感应器。

因此,通过探讨城市不同区域植物物候的差异特征,掌握各区域植物物候期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城市的美化和今后城市各区域园林植物的景观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1.1 研究区概况沈阳市位于辽宁省的中部(北纬41°48′11.75″、东经123°25′31.18″),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和年降雨分别为6.2~9.7℃和600~800毫米,且降雨以夏季为主。

干寒地区桑树不同品种物候期与抗旱试验初报

干寒地区桑树不同品种物候期与抗旱试验初报

干寒地区桑树不同品种物候期与抗旱试验初报陈赞华【摘要】在吉林省白城市对向海1号、冀桑2号等7个桑树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和抗旱能力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向海1号桑抗旱能力最强,可在降雨量200 mm 的年份正常生长而基本未出现旱象;冀桑2号、辽育8号、辽鲁11号次之,藤选1号、龙桑1号、桲椤桑的抗旱性相对较差,但均未出现干梢、枝条枯死现象.向海1号桑的物候期和物候相均早于其它品种,桲椤桑、龙桑1号、辽育8号、冀桑2号次之,对当地气候均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期刊名称】《吉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0(039)006【总页数】3页(P12-14)【关键词】桑树;品种;抗旱;对比试验【作者】陈赞华【作者单位】白城市林业局,吉林,白城,1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8桑属(Morus L.)植物约有12种,产北半球温带或亚热带,我国有9种。

桑树品种是进行蚕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选用优良桑品种可以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增加蚕业生产经济效益。

我国桑树栽培历史悠久,桑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蚕业生产遍布全国。

目前全国各地保存的桑树品种资源多达3 000余份,是世界上桑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由于东北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桑树品种的抗寒、抗旱性就成为桑产业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

几年来,作者针对寒冷的气候开展了桑树良种引种选育和当地野生桑树的选优等研究工作,成功选育出了6个抗寒性强的桑树品种。

然而由于近几年气候干旱,尤其是东北西部地区旱情严重(一些杨树出现了枯稍甚至是死亡现象),因此,在桑树抗寒性研究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抗旱性对比试验,旨在筛选适宜干寒地区栽培的品种。

1 试验地点与自然条件试验地位于白城市林科院试验林场,地理坐标:44°55'~45°09'N,122°05'~122°31'E,年平均气温4.4℃,7月为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3.0℃,极端最高气温38.0℃,1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17.5℃,极端最低气温-39.2℃;年均无霜期135 d。

大豆物候期观测试验

大豆物候期观测试验

生殖生长并进时间较长, 导致花期也延后。7 月份 2. 2 物候期调查分析
表 2 大豆叶片数物候调查项目
出苗 年份 日期 播种至出
月 日 苗天数
2006 5 23
15
2007 5 25
17
2008 5 30
17
3叶 1 心( 复叶) 日期 出苗至3叶 积温
月 日 1 心天数
6 20
27 497. 5
2007 年活动积温为 2910. 9 , 无霜期 136d。4 ~ 5 月降水正常, 土壤墒情好, 大豆出苗整齐一致。 6~ 8 月降水量 157. 0mm, 比历年同期平均少112. 0 mm; 气温持续偏高, 平均气温 22. 3 , 比历年同期 平均高 1. 8 。夏季高温、少雨, 出现历史上少有的 旱情, 其中 6 月 7 日至 8 月 8 日降水只有 24. 1m m, 而且大部分为无效降雨, 旱情非常严重。7 月 17 日 进行喷灌一次, 6 月上旬的高温、少雨, 物候期延后, 尤其对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影响较大。营养生长与
生长一片复叶。进入 5 叶 1 心至 7 叶 1 心需要经历 5~ 11d, 2007 年 6 月 7 日至 8 月 8 日高温干旱, 但 对 5 叶 1 心至 7 叶 1 心的生长影响不大, 此间光照 充足, 温度较高, 适宜生长; 2008 年 6 月下旬至 7 月 初, 光照不足, 使大豆光合产物少, 吸收的热量不足, 使叶片生长过缓, 平均 3. 5d 长一片复叶, 正常 2d 长 一片复叶。7 叶 1 心至 12 叶 1 心需 13~ 26d, 进入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需要的温度、光照、 水分、热能都要充足, 2007 年和 2008 年 7 月下旬这 个阶段高温干旱导致 7 叶 1 心至 12 叶 1 心长达 24 ~ 26d, 温度过高, 水分过少, 使作物处于营养饥渴状 态, 导致物候期延后。这个阶段是脱离母体供给的 养分, 是靠自身的生长, 开始了依靠根吸收土壤养分

东北地区植物种类调研报告

东北地区植物种类调研报告

东北地区植物种类调研报告东北地区植物种类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东北地区是中国五个地理大区之一,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

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形特点,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东北地区的植物种类、分布及其生态环境。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地点进行植物调研,包括城市公园、湖泊边、森林等。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记录植物的名称、特征、分布地区以及其所适应的生态环境。

同时,我们还使用手机拍摄了一些植物的照片作为参考。

三、调研结果1. 辽宁省: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气候温和湿润,适合各种植物的生长。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些典型的植物种类,包括香樟、槭树、国槐等。

香樟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树种,具有优美的形态和芳香的香气。

槭树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叶片呈掌状,枝干粗壮,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国槐是一种常见的行道树种,树干挺拔,有利于城市绿化。

2. 吉林省: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寒冷,但也有一些适应寒冷环境的植物。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些典型的植物种类,包括杨树、柳树、莲花等。

杨树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要求光照充足,耐旱耐寒。

柳树是一种喜欢湿润环境的乔木,叶子垂下,形态优美。

莲花是一种水生植物,花瓣洁白,非常美丽。

3.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北部,气候寒冷,有着广阔的森林和湿地。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些典型的植物种类,包括松树、白桦、红杉等。

松树是一种常见的针叶乔木,木材坚硬,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白桦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叶片呈菱形,树皮白色,非常美丽。

红杉是一种高大的针叶乔木,吸水能力强,适应湿润环境。

四、结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东北地区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多样。

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东北地区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许多植物适应了这些环境并且繁衍生息。

植物的多样性为东北地区的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维持。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东北地区的植物资源面临一些挑战。

紫叶稠李在乌鲁木齐地区的物候期观测和生长量调查

紫叶稠李在乌鲁木齐地区的物候期观测和生长量调查

紫叶稠李在乌鲁木齐地区的物候期观测和生长量调查作者:王新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4期摘要对乌鲁木齐市紫叶稠李的物候期和生长量进行观测和调查,结果表明:紫叶稠李是蔷薇科稠李属植物,花期早,叶色从早春到晚秋由绿变为紫红色,观赏价值高,但生长量小,冬季能安全越冬,可以运用于乌鲁木齐市景观绿化。

关键词紫叶稠李;生长量;物候期;新疆乌鲁木齐中图分类号 S6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160-01紫叶稠李(Prunus wilsonii),是蔷薇科稠李属高大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30 m。

单叶互生,叶缘有锯齿,近叶片基部有2个腺体。

总状花序,花白色,核果。

初生叶为绿色,叶表有光泽,叶背脉腋有白色簇毛,进入5月后随着温度升高,逐渐转为紫红绿色至紫红色,叶背脉腋白色簇毛变淡褐色或消失,整个叶背有白粉,秋后变成红色,整个生长季节,叶子都为紫色或绿紫色,变色期长,成为变色树种。

花序直立,后期下垂,总花梗上也有叶,小叶与枝叶近等大。

花瓣较大,近圆形。

花期4—5月,开花较稠李稍晚近1周。

果球形,较大,果径1.0~1.2 cm,成熟时紫红色或紫黑色,果皮光亮,涩,稍有甜味,果熟期7—8月。

6—10月,随着果实逐渐成熟,果色由浅绿到淡黄再到橘红,秋季呈紫红色或紫黑色[1-2]。

1 紫叶稠李物候期观测2013年4月22日,乌鲁木齐市种苗场栽种紫叶稠李3 000株,种植在种苗场307条田。

从早春植株发芽抽叶至晚秋休眠生长停止,生长期间连续观测,结合本地区的气候资料,总结出紫叶稠李在乌鲁木齐市的生长物候期[3]。

1.1 物候观测方法1.1.1 观测时间。

从3月开始,每周观察记载1次,遇有物候相的转折时期每1~2 d观测记载1次,秋季落叶后观测结束。

1.1.2 观测的内容和标准。

物候期观测采用田间目测,萌芽期从田间5%以上植株开始萌发算起;展叶期以新梢迅速生长,树冠上10%的新生叶展开,呈平面状为准;开花期从5%植株开放到90%以上花谢为止;果实成熟期从5%植株果实成熟到90%以上果实成熟为止;枯叶期以观测树木的全株叶片有5%开始呈现为秋色叶时为准到全部变色;落叶期特征是树冠上10%的叶片脱落到90%以上的叶片脱落。

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时序变化

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时序变化

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时序变化俎佳星;杨健【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6(036)007【摘要】植被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植被物候可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北部,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研究该区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阐明陆地生态体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IMMS AVHRR遥感数据集得到了东北地区阔叶林、针叶林、草原和草甸4种植被25a(1982-2006年)的物候时序变化,得出4种植被春季物候都表现出先提前后推迟的现象,秋季物候的变化则比较复杂,阔叶林和针叶林整体上呈现出秋季物候推迟的趋势,草原和草甸则表现为提前-推迟-提前的趋势.应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回归分析了该区域植被物候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温度与阔叶林、针叶林和草甸春季物候负相关,前一年冬季温度与草原春季物候正相关,降水与植被春季物候的关系有点复杂;4种植被秋季物候与夏季温度均呈正相关,除草原外,其余3种植被秋季物候均与夏季降水负相关.植被春季物候可能主要受温度影响,而秋季物候很可能主要受降水控制.【总页数】9页(P2015-2023)【作者】俎佳星;杨健【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MODIS时序植被指数的植被物候空间格局 [J], 杨永民;冯兆东;龙爱华;邹松兵2.基于MODIS时序的陕西省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韩红珠;白建军;张波;马高3.基于MODIS时序数据北回归线(云南段)地区植被物候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响应分析 [J], 张艳可;王金亮;农兰萍;程峰;张云峰4.中国东北地区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对物候的响应研究 [J], 邱玥;范德芹;赵学胜;孙文彬5.基于时序指数西北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 [J], 杨光;宋戈;韦振锋;刘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十年中国东北森林植被物候遥感监测

近十年中国东北森林植被物候遥感监测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5 — 0 3 。 修订 日期 :2 0 1 3 — 0 9 — 1 3
1 研究 区与数据来 源
1 . 1 研 究 区 概 况
以中国东北 地 区 的森林 植 被作 为研 究对 象 ,包 括 黑龙
江 、吉林 、 辽宁三 省和 内蒙古 自治 区的 5市 ( 3 8 。 4 4 N ~5 3 。
林生长季结 束 日期 推 迟 ,阔 叶林 呈 现微 弱 提前 趋 势 ;李 明
等_ 9 ] 发现 1 9 9 9年 ̄2 0 0 8年长 白山林地生 长季开始 日期为第 1 O 0 ~1 2 0 天 ,结 束 日期在 2 7 5 ~2 8 5天 ,生长 季持 续 1 6 0 ~
1 8 0天 。 有关整个 中国东北地 区森林 植被 物候在 长时间序列 上 的时空格局 的专 门研究鲜有 报道 。 而且 , 据 夏传 福等l _ 1 0 _ 报
森林 物候 监测 的主要遥感数据源 。 中国东北 地区森林 类型 比较全 , 且季 节特征 明显 ,是森
绿 叶末期 以及绿叶面积达到最大值持续时间三个重要的物候 指标 ;国志兴等_ 8 ] 发现 ,受春 季温度 升高的影 响 ,东北森林
春 季生长季 开始 E t 期提前 , 受 降水影响 ,针 叶林 和针 阔混 交
感监测方法 ,基于森林植被的年 ND VI 时 间累积 曲线 , 利用 L o g i s t i c 模 型对 N DV I 累积曲线进行拟合 , 依据 曲率极值方法提取森林植被物候 期的关键 参数 ( 生 长季开始 日期 , S OS ; 生 长季结束 日期 , E OS ) , 并 对森林
2 6 0  ̄2 9 0天 , 森林 逐渐停 止生长 , 生长季结束 日期从北 向南逐 渐推迟 ,但在 十年问几乎 没变化 ;( 3 ) 与生长 季开始和结束 日期相对应 ,东北森林生长季长度集 中在 1 2 O ~1 6 0天 之间 , 但 存在空 间差异 ,大兴安 岭地区 森林生长季长度较短 ,集中在 1 2 0 ~1 4 0天之 间,小兴安岭 、长 白山 、辽东半 岛地 区的森林生 长季长度 可达 到1 6 0天 , 对整个研究 区来讲 , 近1 o年问变化 的区域仅 占研究 区的 1 4 . 9 , 变化 趋势集 中在 l d / 1 0年 。研 究结果与物候观测数据及 已有 的研究具有较好 的一 致性 , 说 明利用遥感 数据 动态监测 东北森林 植被 物候 期 具有一定 的可靠性 。

东北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东北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东北植物调查报告范文东北植物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植物分布情况,为保护和研究东北地区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时间本次调查于2022年5月份进行。

三、调查区域本次调查选择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作为调查区域。

四、调查方法1. 野外走访法:在各调查地点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植物的种类、株高、枝条情况等信息。

2.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东北地区的植物资源和分布情况。

五、调查结果经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我们总共记录到东北地区共计植物种类1000余种,分布在草原、森林和湿地等不同地貌类型中。

其中,主要的草原植物有白马鞍、贫瘠的被子植物、黑杂草等;主要的森林植物有红豆杉、白桦、山杨等;主要的湿地植物有芦苇、黑三棱、紫菀等。

六、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东北地区的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不同地貌类型在植物种类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草原植物种类较多,而湿地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推进,东北地区的植物面临许多威胁。

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开发、农业种植和工业污染等都对植物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的植物资源,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植物保护的认识,强调植物的生态重要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2. 建立保护区:在东北地区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划定禁止采伐、捕捞的范围,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3. 引入适应性物种:在适当的地方引入适应性强的植物物种,加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4. 加强科研和教育:加强对东北地区植物的研究和教育,提高植物学专业的培养和科研水平。

七、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全面了解了东北地区的植物资源情况。

东北地区的植物种类繁多,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

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的植物资源,应加强保护意识,建立保护区,引入适应性物种,并加强科研和教育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东北地区的植物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期遥感模拟与变化规律'

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期遥感模拟与变化规律'
( %’;’!’’" 和 %’()!!() ) 和国家 “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 "’’;M<2"’M’#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通讯作者 Z0HF7Q:SFC6[ 7TJ8L :C 收稿日期: "’’+0’;0!)$ $ 接受日期: "’’+0!’0’&
"T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态学杂志! 第 $# 卷! 第 " 期!
! ! 物候学主要是研 究 自 然 界 的 植 物 ( 包括农作 物) 、 动物和环境条件 ( 气候、 水文、 土壤条件) 的周 期变化 之 间 相 互 关 系 的 科 学 ( 竺 可 桢 和 宛 敏 渭, "### ) 。物候研究的目的是认识自然季节性现象变 化的规律, 以服务于农业生产、 全球变化、 生态学应 用、 人类健康等。物候现象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 $%%$ ) 。物候作为 域关注的热点 ( 方修琦和余卫红, 指示气候与自然环境变化的综合指标, 已被国际上 的许多环境变化影响评价项目广泛采用。植被物候 还是陆 面 过 程 模 型 及 全 球 植 被 模 型 的 重 要 参 数 ( &’()*, "##+ ; ,-./0 1 2/3456789 , $%%$ ) 。因此, 植 被物候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 的理解, 而且对提高气候:植被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 模型的模拟精度、 准确评估植被生产力与全球碳收 支具有重要意义。 ;<== > =?@AA、 B<2CD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 和 DE<F 等长时间序列的影像数据为遥感监测全球 植被绿波、 红波推移及季相变化提供了条件。基于 遥感观测植被物候和生态对环境时空变化的反应研 $%%G ) 。借助遥感影像 究日益重要 ( E*))54*..( !" #$% , 可以克服传统定点物候观测区域有限的缺点, 逐渐 发展起来许多确定植被物候期的遥感监测方法, 可 进行区域、 大洲、 乃至全球范围的植被物候监测。在 外文文献中基于遥感监测植被物候的主要方法有阈 值法 ( H/7)(I* !" #$% , "#JG ; K(7I’*4, "##L ; B-485M !" #$% , "##G ; N( !" #$% , $%%O ) 、 基于自回归滑动平均法 ( A**0 !" #$% , "##L ) 、 ;2?C 比 率 阈 值 物 候 方 法 ( &’()*, "##+ ) 、 空间平均分析方法 ( B*MP*. 1 K-3(: -M, , "### ) 、 最大变化斜率方法 ( Q/ !" #$% , $%%O ) 、 分 段式 N5R(7)(I 函数拟合的方法 ( S’-MR !" #$% , $%%O ) 等。近年来, 基于遥感方法亦监测了中国区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植 被物候, 如王宏等 ( $%%T ) 利用 D-6()P89:U5.-9 滤波算 法平滑时间序列影像, 基于经验正交函数 ( V<K ) 估 测了 "#J$ —"### 年中国北方不同纬度带的植被生 长季开始、 结束和长度。于信芳和庄大方 ( $%%T ) 应 重构每天的 ;2?C 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 ( @=;FD ) 时间序列数据影像, 采用动态阈值法获取了东北森 林物候期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本文选择分段式 N5: R(7)(I 函数拟合法提取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期, 分析东 北地区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 植被物候期的变 化趋势, 这对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全球 气候变化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doc】沈阳6种树木春季物候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oc】沈阳6种树木春季物候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沈阳6种树木春季物候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第24卷第1期2006年1月沈阳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JournalofShenyangNorw~alUniversity(Natural~'ience)V o1.24.No.1Jan.2006文章编号:1008—374X(2006)01—0096~04沈阳6种树木春季物候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韩亚东,于长文,李军林(1.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系,辽宁沈阳110161;2.河北省气象局,河北石家庄050021)摘要:分析了6种树木开花始期和展叶盛期与历年温度,积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山桃花开花前第二天日平均气温较低的年份,开花始期将推迟,二者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垂柳开花始期与开花当天平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山桃的花始期与3月,4月的平均气温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榆叶梅,金钟连翘和紫丁香开花始期与4月份的平均气温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除榆树外,其他5种树木开花始期与3~4月,4月,4~5月,4月下旬积温均呈负相关关系.榆树展叶期与其前第二天平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其他5种树木的展叶盛期与温度及积温的关系与开花始期相似.关键词:树木;春季物候期;温度中图分类号:Q142.2文献标识码:A0弓J言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现象同环境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通过观测一年中植物的生长枯荣,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变化的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在影响植物物候期的生态环境中,温度具有突出的地位,植物的物候节律往往是温度节律的反映.本文主要研究沈阳6种树木展叶盛期和开花始期与平均气温,积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在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好地选择树种,达到最优配置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本文选取6种树木的物候资料均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面表层系统研究室中国物候观测网.其中榆树物候资料为12年,垂柳的物候资料为14年,紫丁香的物候资料为27年,山桃的物候资料为21年,榆叶梅的物候资料为l0年,金钟连翘的物候资料为l3年.主要选取6种树木物候期中最具观赏性的两个物候期,展叶盛期和开花始期.文中的气象资料来自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应用气象系.在计算相关系数的过程中,把树木出现的物候日期转化成时问序列,以1月1日为l,依次类推,算取物候期对应时间序列与温度相关系数.2结果与分析2.1物候期现象的相关性不同树木开花始期出现的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树木开花始期出现的平均日期相隔愈近其相关系数愈大,相隔愈远其相关系数愈小(如表1所示),紫丁香,榆叶梅平均开花始期分别为4月29日和4月28日,他们的相关系数已达到0.86以上.因此我们可应用物候期的这种相关性,以某树木物候期收稿日期:2005.03.21作者简介:韩亚东(1969一),女,天人,沈阳农业大:}师,硕王=.第1期韩亚东等:沈阳6种树木春季物候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97的出现来判断另一种树木物候期到来的时间.此外,山桃展叶盛期与开花时期的相关系数达到O.62.说明同种树木的各个物候期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很显着.从表中还可以看出6种树木的开花始期标准差不同,介于2.55~4.79d之间,其中垂柳最小,说明其开花始期比较稳定.表1物候现象之间的相关系数2.26种树木始花期与温度的关系表2是6种树木的开花始期与各时间段的平均气温,活动积温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表中可以看出,榆树,紫丁香,榆叶梅的开花始期与其三天内的温度,即与开花当天日平均气温,开花之前第一天平均气温,开花之前第二天平均气温和这三天的平均气温均不显着.垂柳开花始期与开花当天平均气温和开花前的三天内平均气温相关显着,说明垂柳对开花当天的温度较敏感,开花当天,温度较低,开花将有所延迟.山桃则与开花之前第二天日平均气温相关显着,即开花之前第二天平均气温低,开花将会延迟,当气温升高1~2天后山桃花才会开放.这也是山桃开花始期与开花当天平均气温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的原因.作者在物候观测过程中也证明了这一点.除榆树和榆叶梅外,其他4种树木开花始期与3月份月平均气温呈显着性的负相关关系,而除榆树外,其他5种树木的开花始期与4月份月平均气温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从相关系数上看,4月份气温对开花始期影响较大,其次是3月月平均气温的影响.与5月份的月平均气温都不相关.从开花始期与各月积温的关系来看,除榆树外,其他5种树木与4月份的活动积温,3~4月的活动积温都达到O.2以上的显着水平.这说明3月份和4月份的活动积温对金钟连翘,紫丁香,榆叶梅,垂柳的开花始期的影响较大.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求出了6种树木的开花始期与最短时间段内活动积温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表中可以看出,榆树,榆叶梅,金种连翘的开花始期与始花前20d活动积温相关最显着,紫丁香开花始期与始花前15d的活动积温相关最显着,而山桃始花则与始花前天内的活动积温相关最显着.表2六种树木始花期与各个时期温度,积温的相关系数注:*表示在o.05水平下显着;**表示在0.O1水平下显着;#表示O.2水平下显着,以下同.沈阳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第24卷2.36种树木展叶盛期与温度的关系表3是6种树木的展叶盛期与各时间段的平均气温,活动积温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表中可以看出,其中垂柳,山桃,榆叶梅的展叶盛当天温度,展叶盛前1d温度,展叶盛前第2d温度及其这3d内的日平均气温相关均不显着.而榆树展叶盛与当天温度相关显着,说明榆树对展叶盛当天的温度比较敏感.其次金钟连翘,紫丁香展叶盛在O.2显着的水平下分别与展叶盛当天温度和展叶盛之前第2d温度也存在相关性.这也能说明对金钟连翘和紫丁香展叶盛是有影响的.表36种树木展叶盛期与各个时期温度,积温的相关系数从月平均温度上,除金钟连翘,垂柳外,其他4种树木的展叶盛期三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6种树木的展叶盛期与4月份平均气温相关极其显着,而与5月份平均气温都不相关.此外,从相关系数上来看,4月份的平均气温对6种树木展叶盛影响是最大的,而且都是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展叶盛期越提前,当年4月份的气温可能越高.6种树木的展叶与5月份平均气温都不相关.从积温上看,除垂柳,榆树,其他4种树木展叶盛期与4月份的积温相关关系极为显着.而6种树木展叶盛期与3~4月积温,4月下半月积温,4~5月积温都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知6种树木的展叶盛期到来与积温的关系是很大的.此外,对照表2和表3可知部分树木的展叶盛期与积温的相关系数要比开花始期与积温的相关系数大,这说明相同树木不同物候期对积温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3结论1)不同树木同一物候期的出现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前一种树木物候期到来的迟早同继后树木物候期出现的迟早密切相关,两两的相关系数较高,两物候现象相隔愈近,相关系数愈大,相隔愈远,则相关系数愈小.榆叶梅始花和紫丁香始花出现日期相差1天,其相关系数高达0.86247,金钟连翘始花和垂柳始花相差3天,相关系数为0.72145,榆树始花和紫丁香始花相差19天,其相关系数仅为0.10073.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如金钟连翘始花和榆叶梅始花相差7天,其相关系数为0.65924,垂柳始花和榆叶梅始花相差4天,其相关系数为0.58672.2)沈阳地区春季物候的早晚波动主要受气温影响,春季物候与春季气温高低相关,温度越高,物候期越早.无论是始花期还是展叶盛期,4月份(物候现象出现的月份)的平均气温的影响最显着.其次为4—5月积温(6种树木始花期),4月份的积温(6种树木展叶盛期),6种树木的始花期和展叶盛期与5月份平均气温都不相关,部分树木与3月月平均气温相关.这说明在物候期出现之前的月份,温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始花期或展叶盛期,而始花期或展叶盛期出现的早晚并不代表下一月份温度的高低.部分树木的展叶盛期与积温的相关系数要比始花期与积温的相关系数大,说明相同树木不同物候期对积温的敏感程度是不同,展叶盛期比开花期对积温的敏感程度要大.3)6种树木中,山桃始花期对其开花前第二天温度非常敏感,作者近年观察到本该开花的日期,若遇低温,将推迟至少卜一2天,这和多年的统计情况一致.山桃始花期与当天气温相关系数为正,是因为在花始期当天,气温已回升.垂柳开花始期与开花前一天和开花前第二天温度都呈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着程度,却和垂柳开花始期当天呈显着负相关,开花当天温度较低的年份,开花将有所延迟.6种树木第l期韩亚东等:沈阳6种树木春季物候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开花始期与开花前一段时问内活动积温之间的负相关程度很小.紫丁香开花始期和始花前10—25天积温呈显着正相关,对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紫丁香开始花期前一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偏低或气温波动较大,使开花日期一再拖后,导致到始花期时气温已较高,所以积温也偏高.榆树展叶盛期与其前第二天平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参考[1][2][3][4]56789101l文献:杨国栋,陈效逑.木本植物物候相组合研究[J].林业科学,2000,(3):39—46.杨国栋,陈效逑.论自然景观与季节节奏[J].生态,1998,(5):232—240. TUCKERCJ,SIJAYBACKDA,PINZONJE,eta1.Highernorthernlatitudephotosynthetic andgrowing8egtsontrendsfrom1982to1999[J].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meteorology,2001,45:184—190. 陈效逑,谭仲军,徐成新.利用植物物候和遥感资料确定中国北方的生长季节[J].地学前缘,2000,7(增刊):196—199.陈效逑,张福春.近50年北京春季物候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01,22(1):1—5.CRICKHQ,yingTrends[J].Nature,1999,3 99:423—424.邹效孟.农业物侯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王磊,汤庚国.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张福春.北京春季的树木物侯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学分析[J].地理研究所,1983.陈坤军.东营市园林树种物候观测[J].山东林业科技,1998,(增刊):12—15. RelationshipBetweenSixTreesSpringPhenophaseand TemperatureinShengyangHANY a—dong,y【,ang-wen,LIJunlin(1.CollieofAgronomy,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henyang110161,China;2.WeatherbureauofHebeiProvince,Shijiazhuang050021,China)Abstract:Thispapergives8nanalysi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emperatureandinitiatedfl oweringstageandpeakperiod ofexpandedleavesaboutsixtreesinShenyang.I'berelationshipsbetweenactiveaccumulate dtemperatureandinitiatedfloweringstageandpeakperio(1ofexpandedloxqvesatx)utsixtreesorestudiedtoo.Itshowst hattherelationshipsbetweenthe floweringstageofPrunusdavidianaFranchandtheaveragetemperatureoftwodaysbeforeflo weringstageisremarkablepositivecorrelation,therelationshipsbetweenthefloweringstageofSalixbabylonicaL.andtheavera getemperatureofthefloweringstagedayispositiveeorrehttion,therelationshipsbetweenthefloweringstageofPrunusdavl dianaFranchandaveragetemperatureofMarchandAprilareremarkableg~3sitivecorrelation.therelationshipsbetwe enthefloweringstageofSyringaOblateLindlandPmnostrilol~aIind1.V ar.plenaDipp,andForsythiaviridi~imaLindlvor.ko reanaRehdandaveragetemperatureofAprilarelmsitivecorrelation,thefloweringdateofUlmuspumilaL.hasnoapp arentrelationshipwiththemeantenlperaturemonthandothermeanmonth'stemperature.theotherfivetrees'initiatedfloweri ngdatehavepositiveeorrelativitywiththeactiveaceumu[atedaveragetemperatureofMarcht0April,April,Aprilt oMayandthelastten—dayofApril.TherelationshipsbetweenthepeakperiodofexpandedleavesstageofU1mtlspumilaL ,andtheaveragetemperatureof twodaysbeforepeakpericxtofexpandedIeavesstageisremarkablelmsitivecorrelation.ther elationshipsofother5trees'peakperiodofexpandedle,:qvesstagewiththemeantemperature,monthlymeantemperatureand activeaccumu[atedtemperatureoresimilartotheirinitiatedfloweringstage.Keywords:ttees;springphenophase;temperature。

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物候是指植物和动物在特定季节中出现和发展的生物学现象,它包括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落叶等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以及动物的迁徙、繁殖、冬眠等活动。

随着气候的变化,物候现象也会发生变化。

在中国,由于地域广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不同的地区的物候现象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不同地区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春季物候春季是植物和动物的活跃期,也是物候现象最鲜明的季节之一。

在东北地区,植物物候表现为早春地面开始融化,春雨缓缓降临,草木绿化,鸟类开始筑巢繁殖。

在南方,春季物候表现为梅花、杏花、桃花、樱花等各种花卉陆续开放,鹅黄、龙舌、江南百蔬等菜类也异军突起。

各种昆虫也开始露面,蝴蝶、蜜蜂等成为公众钟爱的春季景观。

夏季物候表现为多元化和丰富多彩。

在黄河流域,大豆、花生等作物进入生长期,华北平原的田园景色十分美丽。

江南夏季物候则表现为生长茂盛的稻田、青葱的水草,这也是夏季最具特色的景致之一。

此外,各种水果随着气温升高,陆续成熟,如荔枝、芒果、火龙果、西瓜等,成为夏季人们爱的食品。

秋季是破土而出的麦田香黄、枯叶飘飘的季节,也是收获季节。

北方地区,菊花盛开,此时的景象被称为菊月;南方地区则是秋意渐浓,向人们展现着金秋的美丽风光,阳光柔和,绿树浓荫。

温润地区的锦鲤也成群而行,漫天的红叶、颜色缤纷的彩叶成为秋季的另一道风景线。

冬季是植物和动物的休眠期,也是人们感受大地沉睡的季节。

北方地区的一片白雪皑皑,让人们感受到大地的沉睡。

随着寒冷天气的到来,各种动物也会进入冬眠状态。

此时,植物的生长几乎停滞,但南方地区的杜鹃花、木棉花等还在盛开,成为了冬季的一抹亮色。

总之,自然界的一年四季物候现象丰富多彩,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象。

我们应该爱护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让物候现象更加美丽多彩。

长春市10 种宿根花卉物候期及生长情况的观测报告

长春市10 种宿根花卉物候期及生长情况的观测报告

摘要:本研究通过观测法对长春市的10种宿根花卉进行物候期观测,分析了10种宿根花卉在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秋叶变色与脱落期出现的色彩、时间、形态的情况。

提出了3种适用长春市绿化中应用的植物景观组合模式:玉簪+常夏石竹+丛生福禄考;长药景天+常夏石竹+芍药+西洋滨菊+金娃娃萱草+剪秋罗;玉簪+射干+金娃娃萱草+西洋滨菊。

关键词:宿根花卉;物候相;生长观测中图分类号:S682.1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14.028刘正姗,姜秀丽(长春市动植物公园,吉林长春130022)长春市10种宿根花卉物候期及生长情况的观测报告shi yan yanjiu1概述1.1物候学研究现状物候知识起源于中国。

物候学是记录植物的生长,动物运动及成长的过程,例如,植物开花,刮风下雨、燕子归来等自然现象。

物候学对维护生物界平衡和城市绿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其不仅帮助人们与害虫进行斗争,还能够进行引种驯化和营造防护林,还可以根据物候学特性判断地方性气候。

所以,了解植物物候变化规律,对季节性景观建设有重要作用。

20世纪30年代初,竺可桢先生在我国进行了系统的物候观察,获得物候观测第一手资料。

目前,对于不同地区的物候观测很难做到整体性和连续性。

所以,在植物造景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其物候相的变化。

1.2研究的目标与意义城市绿化水平可以反映生态环境的质量,我国大多数城市存在绿地面积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效益的问题。

为了合理利用绿地资源,创造各种各样的园林艺术效果,以长春地区的10种宿根花卉为实验材料,进行了萌芽期、展叶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和秋季叶片变色期的调查研究,更深入的了解了常见的园林植物,熟悉园林植物的基本特性,掌握园林花卉的配置原则,为形成四季景观提供依据。

1.3研究内容本文对长春市地区的10种宿根花卉:丛生福禄考)、常夏石竹()、金娃娃萱草()、玉簪()、芍药()、西洋滨菊()、剪秋罗()、射干()、荷兰菊()、长药景天()主要物候学特征进行观测记录,以长春市动植物公园为定株观测地点,选无病虫害、无损伤、植株健壮的花卉为观测对象,观测时每个花卉调查3株。

黑龙江省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化响应分析

黑龙江省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化响应分析

黑龙江省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化响应分析作者:王春华蒋慧亮于璐王凤玲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3期摘要:本文利用黑龙江省农业气象观测物候资料,分析黑龙江省木本植物物候期对气候变化响应,指出对黑龙江省木本植物展叶始期影响最直接的因子是4月气温,4月平均气温每下降1.0℃,紫丁香的展叶始期推迟3.1天,旱柳推迟2.8天,榆树推迟2.2天,小叶杨推迟3.0天;地温对展叶始期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4月上旬和中旬,当年这两个旬的地温偏低,植物展叶始期则推迟。

木本植物绿叶期对年平均气温敏感,年平均气温每上升1.0℃,紫丁香的绿叶期延长11.7天,旱柳延长10.3天,榆树延长5.6天,小叶杨延长6.6天。

关键词:木本植物;物候期;气候变化;黑龙江省Abstract: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of phenological data in this paper, analysis of phenology of woody plant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points out that the factor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oody plant leaf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st direct impact is the temperature in April, the average April temperature decreases by 1 ℃, lilac fragrant leaf was delayed 3.1 days, Salix matsudana a delay of 2.8 days, 2.2 days of Populus simonii elm postponed, delayed 3 days; performance of leaf temperature was the most direct influence in the early and mid April, the year the two Dekad temperature is low, the plant leaf stage was postponed. Woody plant green period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1 ℃every rise, prolong the lilac leaves period of 11.7 days, Salix matsudana extended by 10.3 days, elm extended by 5.6 days, Populus simonii was extended for 6.6 days.Key words: woody plants; phenology; climate change; Heilongjiang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S164前言;物候是由环境因子驱动的动植物季节性活动的传统学科,已经发现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有密切关系。

物候期调查实验报告(3篇)

物候期调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物候期是指植物和动物在一年中生长发育的周期性变化,它与季节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

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校园内园林树木的物候期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其生长规律,为校园绿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校园内园林树木的物候期特点。

2. 掌握物候期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3. 分析校园内园林树木的生长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校园内园林树木(如松树、柏树、银杏、樱花等)。

2. 实验设备:直尺、温度计、放大镜、记录本、相机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地点选择:选择校园内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树木,如松树、柏树、银杏、樱花等。

2. 观察时间:从春季开始,每隔一周进行一次观察,持续到秋季。

3. 观察内容:- 芽萌动期:观察芽开始膨大,鳞片松动露白的时间。

- 展叶期:观察叶片展开的时间。

- 开花期:观察花朵开放的时间。

- 果实成熟期:观察果实成熟的时间。

- 落叶期:观察叶片开始脱落的时间。

4. 记录方法:- 使用直尺测量树木高度、胸径等生长指标。

- 使用温度计记录环境温度。

- 使用放大镜观察叶片、花朵、果实等细节。

- 使用记录本记录观察结果,包括日期、时间、天气、观察内容等。

- 使用相机拍摄观察到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松树:松树在校园内的物候期大致为:芽萌动期在3月底,展叶期在4月初,开花期在5月初,果实成熟期在6月底,落叶期在10月底。

2. 柏树:柏树在校园内的物候期大致为:芽萌动期在3月底,展叶期在4月初,开花期在5月初,果实成熟期在6月底,落叶期在10月底。

3. 银杏:银杏在校园内的物候期大致为:芽萌动期在3月底,展叶期在4月初,开花期在5月初,果实成熟期在6月底,落叶期在10月底。

4. 樱花:樱花在校园内的物候期大致为:芽萌动期在3月底,展叶期在4月初,开花期在4月中旬,果实成熟期在5月底,落叶期在10月底。

东北刺人参的物候观测

东北刺人参的物候观测

东北刺人参的物候观测葛江丽;刘芳;施汉玉;栾泰龙;刘瑰琦;郑焕春;崔巍【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00)002【摘要】[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的物候期.[方法]通过对东北刺人参物候期的观测,研究其与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的关系,掌握其生长规律.[结果]刺人参芽萌动期从5月7日开始,为期8d,日均气温15℃,空气湿度41%,地温8.5℃;展叶期从5月15日开始,为期9d,日均气温26℃,空气湿度43.5%,地温15.7 ℃.结实期从8月8日开始,日均气温26℃,空气湿度81%,地温26.7℃.落叶期从10月15日开始,日均温14℃,空气湿度53%,地温13.1 ℃.[结论]芽萌动期是5月7日,展叶期5月15日,结实期8月8日,落叶期10月15日.【总页数】2页(P663,685)【作者】葛江丽;刘芳;施汉玉;栾泰龙;刘瑰琦;郑焕春;崔巍【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5+1【相关文献】1.月季物候观测站点建立和物候观测方案设计 [J], 林磊;任义方;张建飞;周杰;陆琳2.东北刺人参人工栽培实验及物候观测初报 [J], 郑文杰3.东北刺人参总皂苷改善睡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J], 于爽;闫金铭;黄莉莉;罗煜婷;卞宏生;王艳艳;李廷利4.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J], 范明智;李学峰;吴晓晗;刘懿萱;李美兰;廉美兰5.东北刺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燕洁静;郝谜谜;赵薇;阮静雅;王涛;张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北主要珍贵阔叶树种物候观测初报

东北主要珍贵阔叶树种物候观测初报

东北主要珍贵阔叶树种物候观测初报
韩素梅;邹学忠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4(021)003
【摘要】本文报道了水曲柳、核桃楸、黄波罗、紫椴、赤杨这些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的各物候相及物候期,给林业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页数】4页(P88-91)
【作者】韩素梅;邹学忠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2.03
【相关文献】
1.东北刺人参人工栽培实验及物候观测初报 [J], 郑文杰
2.锡林郭勒盟树木园主要树种物候观测初报 [J], 斯琴;杨全胜
3.引种花椒苗期物候观测初报 [J], 吕皎
4.太白山几种常见植物物候观测初报 [J], 杨晓俊;郭继芳
5.科尔沁沙地刺榆物候观测初报 [J], 曹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