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血管解剖(静脉+动脉)
上腹部脏器解剖
![上腹部脏器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064522d2195f312b3169a55b.png)
三、解剖肝外胆道: 解剖肝外胆道: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解剖 肝外胆道。 肝外胆道。 左右肝管--肝总管 左右肝管--肝总管,与胆 --肝总管, 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 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经十二 指肠球部后内方下行至胰头与 十二指肠降部间, 十二指肠降部间,与胰管合并 构成肝胰壶腹, 构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 肝胰壶腹 肠降部的十二指肠大乳头。 肠降部的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 肝胆三角:右肝管-肝总管, 肝胆三角:右肝管-肝总管, 胆囊管及肝脏下面围成。 胆囊管及肝脏下面围成。
(二)胃的静脉:常与A伴行,均回流到肝门V。 胃的静脉:常与A伴行,均回流到肝门V
胃左、 胃左、右V 胃后V 胃后V 胃短V 胃短V 胃网膜左V 胃网膜左V 胃网膜右V 胃网膜右V 肠系膜上V 肠系膜上V 左肾V 左肾V 脾V 肝门V 肝门V
胃底静脉支与左肾上腺V 胃底静脉支与左肾上腺V汇合
胃左静脉是门腔静脉温和之间的重要侧枝循环; 胃左静脉是门腔静脉温和之间的重要侧枝循环; 幽门前静脉是幽门和十二指肠第一部的分界标志; 幽门前静脉是幽门和十二指肠第一部的分界标志; 胃底静脉支汇入左肾静脉。 胃底静脉支汇入左肾静脉。
肝的毗邻--脏面: 肝的毗邻--脏面: --脏面 沟分为四部。 被“H”沟分为四部。 沟分为四部 右叶:从前至后,结肠右曲、 右叶:从前至后,结肠右曲、 十二指肠降部上端、 十二指肠降部上端、右肾及肾 上腺; 上腺; 左叶:毗邻食管腹段及胃 左叶: 前壁; 前壁; 方叶: 方叶:毗邻胃幽门部及十 二指肠球部; 二指肠球部; 尾状叶:构成网膜孔上界。 尾状叶:构成网膜孔上界。
脾动脉中1/3段发胃后动脉 脾动脉中1/3段发胃后动脉, 1/3段发胃后动脉, 在后腹膜壁层深面上行, 在后腹膜壁层深面上行,沿胃 膈韧带至胃。 膈韧带至胃。供应胃体上部近 至胃 小弯侧之胃后壁。 小弯侧之胃后壁。 胃的动脉,除了上述6支以外, 胃的动脉,除了上述6支以外, 还有左膈下动脉( 还有左膈下动脉(发自腹腔动 发出的胃底支 胃底支, 脉)发出的胃底支,供应胃底 的内侧半。 的内侧半。
腹膜脏器及血管(二)
![腹膜脏器及血管(二)](https://img.taocdn.com/s3/m/5e8856357375a417866f8fd2.png)
上极动脉
脾静脉
• 脾静脉由脾门处的2~6条(常见为3条)属支汇集 而成,通过脾肾韧带,在脾动脉下方与胰腺后方右行, 在胰颈后方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成门静脉。 • 行程中接受胃网膜左静脉、胃短静脉、胰腺的小静脉 支及肠系膜下静脉。 • 脾静脉的管径常为脾动脉的两倍,在门静脉高压症时 更为增大,且其壁更加变薄。在巨脾切除术分离、结 扎脾静脉时,应仔细操作,以免破裂出血。 • 由于某种原因,脾静脉血运不畅或发生阻塞,将引起 充血性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
左肾上腺
脾肾韧带
左肾 胰腺 横结肠脾曲 脾结肠韧带
脾动脉
• 脾动脉起自腹腔干。 • 脾动脉在脾门附近分出1~3个一级分支,经脾门入脾实 质,称脾叶动脉。脾叶动脉再行分支,称脾段动脉,供应
相对独立的一块楔形脾段组织,楔形的底朝向膈面,尖朝
向脾门。 • 根据段动脉的支数,可将脾分为三段型、四段型和五段型, 以四段型为多,占94.8%。 • 脾动脉也可发出分支不经脾门而在脾上极或下极直接入脾 实质,分别称为上极动脉和下极动脉。
结肠的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回结肠动脉 右结肠动脉 中结肠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左结肠动脉 乙状结肠动脉
静脉
• 结肠静脉基本与动脉伴行
• 结肠左曲以上的静脉血分别经回结肠静脉、
右结肠静脉和中结肠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
• 左曲以下的静脉则经左结肠静脉、乙状结肠
静脉汇入肠系膜下静脉
• 最后均汇入门静脉
2、肝胃韧带
3、肝十二指肠韧带
肝门
1、 第一肝门 位于肝脏脏面的“H”形沟的横沟内,是 肝蒂进入肝脏之凹陷处。 2、 第二肝门 左、中、右三条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 入口处,被肝脏的右冠状韧带上层所遮盖。
3、 第三肝门 在下腔静脉窝下段,短肝静脉(来自右 半肝脏面的副肝右静脉及尾状叶的一些肝小静脉直接汇入 下腔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入口处。
腹部血管解剖课件
![腹部血管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4e35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5.png)
手术操作
在进行腹部手术时,了解腹部血 管的位置和分布对于手术操作的
安全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03 腹部主要血管介绍
CHAPTER
腹主动脉
01
02
03
定义
腹主动脉是人体腹部的主 要血管,负责将心脏的血 液输送到腹部器官和下肢。
功能
腹主动脉承担着向腹部器 官和下肢输送氧气和营养 物质的任务,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功能。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 的饮食习惯,多食用富 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
便通畅。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血 液循环,预防腹部血管
疾病的发生。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可以降低腹部 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谢谢
THANKS
肝动脉与门静脉
定义
肝动脉和门静脉是腹部重要的血管,分别负责向肝脏提供富含氧气 的血液和回收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
功能
肝动脉向肝脏提供富含氧气的血液,参与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门静脉回收富含营养物质的血液,参与肝脏的合成和分泌功能。
分支
肝动脉分出多个分支,包括左肝动脉、右肝动脉等;门静脉收集腹腔 内多个血管的血液回流,包括胃静脉、脾静脉等。
行代谢和过滤。
肝动脉与门静脉可能发生的病理情况包 括肝动脉栓塞、门静脉高压和肝血管瘤 等。这些病变可能影响肝脏的正常血液
供应,导致肝功能异常或肝损伤。
06 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CHAPTER
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腹部血管的形态、结构 和血流情 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和血栓形成等, 这些病变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 影响血液循环和器官功能。
腹部血管解剖
![腹部血管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ea4e94cdd5bbfd0a79567393.png)
脾动脉splenic artery
1.胰支
胰背动脉dorsal pancreatic 胰大动脉great pancreatic
2.胃短动脉short gastric
腹腔干及其分支
3.胃网膜左动脉left gastroepiploic 4.脾支
胃左动脉left gastric artery
肝总动脉common hepatic artery
1.肝固有动脉proper hepatic
(1)胃右动脉right gastric
(2)肝右动脉right hepatic
(3)肝左动脉left hepatic artery
2.胃十二指肠动脉gastroduodenal
(1)胃网膜右动脉right gastroepiploic (2)胰十二指肠上前和上后动脉anterior sup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3)十二指肠上动脉supraduodenal artery (4)十二指肠后动脉retroduodenal arteries
脾动脉splenic artery
1.胰支
胰背动脉dorsal pancreatic 胰大动脉great pancreatic
2.胃短动脉short gastric
腹腔干及其分支
3.胃网膜左动脉left gastroepiploic 4.脾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howimg2.jpg
(1)胃右动脉right gastric
(2)肝右动脉right hepatic
(3)肝左动脉left hepatic artery
2.胃十二指肠动脉gastroduodenal
(1)胃网膜右动脉right gastroepiploic (2)胰十二指肠上前和上后动脉anterior sup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3)十二指肠上动脉supraduodenal artery (4)十二指肠后动脉retroduodenal arteries
血管超声影像
![血管超声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7bcfce8a2b160b4e777fcf5d.png)
四肢静脉的结构特点 其内血流缓慢,压力低,管壁薄 管腔较相应动脉大 壁上有静脉瓣,是防止血液逆流的
重要结构 深浅静脉间有广泛的交通支
4、正常超声图像
二维超声表现 动脉
大动脉管壁分三层,内膜光滑,小动脉为 一层,呈线状高回声,腔内呈无回声,加压 探头管径变化小 。
内膜层—中等回声 中膜层—无回声 外膜层—强回声
颈内静脉及椎静脉
频谱呈双峰或三峰 波形,收缩期及舒张
早期、中期血液流向
心脏,形成较快的反 向双峰,舒张晚期, 心房收缩,血液逆流 ,形成较低的正向第 三峰
下腔静脉
四肢静脉
下肢深静脉频谱随呼吸变化,吸气屏气时 大中静脉内血流停止;挤压小腿后方松或 valsalva试验时,因血液逆流,可出现短小的 反向血流频谱
中层坏死颇为常见,发生主动脉夹层的机会也多) 主动脉夹层还易在妊娠期发生,可能是妊娠时内分泌变化使主动
脉的结构发生改变而易于裂开 合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者更易促使主动脉夹层的发生 外伤和感染等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常见
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外 伤和感染等因素,导致动脉内 膜或中层撕裂,在血流冲击下 ,内膜分离,形成两个腔,一 个是原有动脉的真腔,另一个 是动脉壁分离形成的假腔。假 腔内可见血栓形成
双侧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 全程分为4段,前三段位于颅外,第四段位于颅内
头颈部的静脉分为颈内静脉(深静脉)、颈外静脉(浅静
脉)。颈内静脉沿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的外侧下行,与同侧的锁 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颈外静脉由耳后和枕部的静脉与下颌 后静脉的后支汇合而成,注入锁骨下静脉
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超声检查适应症
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栓塞,动脉瘤 静脉系统—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动、静脉混合性—动、静脉漏,脉管炎
腹部外科血管解剖综述
![腹部外科血管解剖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d017381ec3a87c24028c415.png)
腹部外科血管走行解剖综述徐教邦(研究生院2011级7班局部解剖4组学号:21100714)摘要:腹部脏器血管走行复杂,变异较多,在进行腹部脏器手术过程中需要理顺血管走行,方可进行进一步治疗。
包括腹部浅层血管走行,脏器血管走行,各个脏器血管的交通情况,动静脉走行的的相同与不同,已经经常遇到的血管变异情况等这几个方面进行叙述。
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血管的走行,注意血管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注意一般,特殊,以及变异情况。
通过对解剖结构的充分了解,有利于手术过程中的处理各种情况的发生。
血管的走行,以及各种走行在人群中的分布还有待继续研究。
一,浅层血管走行动脉:脐平面以上的浅动脉大都较细小,多为肋间后动脉的分支脐平面下部的动脉:两条,均起自股动脉,其中腹壁浅动脉越腹股沟韧带中内三分之一向脐部走行。
旋髂浅动脉发出部常较腹壁浅动脉高出1cm,在浅筋膜浅深两层之间向髂前上棘走行。
静脉:上部:胸腹壁静脉,下部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分布与动脉相似,注入大隐静脉,也可以经深静脉进入髂外静脉。
胸腹壁静脉以及腹壁浅静脉相互吻合,在门脉高压时,血流经附脐静脉流入脐周静脉网,经胸腹壁静脉与腹壁浅静脉与体循环相交通,呈现出“海头蛇”状二:深部,器官脏器血管走行1.腹部下动脉,腹外前侧壁深层的血管:腹壁下动脉,腹壁下静脉:动脉起自髂外动脉,在近腹股沟中点内侧上方1cm左右发出髂外动脉,在腹膜外组织斜向内上,经半环线潜入腹直肌的深面与腹壁上动脉吻合。
2.旋髂深动脉:与腹壁下发自同一水平,在腹膜外组织内沿着腹股沟外侧半的深面斜向外上方,经过髂前上棘内侧,行向髂前上棘内侧,至髂嵴前部上缘,在此处分出数支进入髂嵴内唇,伴行有同名静脉。
阑尾切除术时,如需要向外侧延伸切口,注意勿伤及旋髂深动脉。
腹主动脉进入腹腔之后分支首先分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胃的血管总行:动脉:胃的血管大都来自腹腔干及其分支,先沿胃的大小弯形成两个动脉弓,在由弓上发出很多小枝到前后壁。
腹主动脉解剖及变异
![腹主动脉解剖及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199d064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8.png)
腹主动脉为人体腹部的中心动脉,腹主动脉为降主动脉的腹段,在第 12 胸椎平面,膈肌主动脉裂孔处续于胸主动脉,沿腰椎体左前方下行,至第4腰椎下缘平面分为左、右髂总动脉而终。
长度14~15cm,近段管径2.1~3.0cm,中段管径 1.6~2.2cm,远段管径 1.3 ~1.7cm。
腹主动脉的分支按其所供给的部位分为脏支和壁支两类,脏支远较壁支粗大。
一、壁支主要有膈下动脉、骶正中动脉和腰动脉。
腰动脉共4对,分布于腹后壁、脊髓及其被膜;膈下动脉,左右各1支,在腹主动脉起始端的前壁发出,分布于膈下面,并发出肾上腺上动脉;骶正中动脉,为一条细小的动脉,在骶尾和尾骨前面下行进入盆腔,分支分布于盆腔后壁的组织结构。
二、脏支数量多且粗大,可分为成对的脏支和不成对的脏支两种。
成对的脏支主要有肾动脉、睾丸动脉(男性)或卵巢动脉(女性)等,不成对的奇数脏支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一)肾动脉为腹主动脉一对短粗的分支,平第1~2腰椎椎间盘高度起于腹主动脉,横行向外,分前、后两干,经肾门入肾,分数支分布于肾。
肾除了由肾门进入的肾动脉供血外,还可由不经过肾门而从肾的上极或下极入肾的肾副动脉供血。
(二)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睾丸动脉又称精索内动脉,细长,在肾动脉起始处稍下方,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斜向外下方走行于腰大肌前方,越过输尿管,进入腹股沟管,参与精索组成,营养睾丸和附睾。
在女性为卵巢动脉,该动脉经卵巢悬韧带降入盆腔,营养卵巢和输卵管。
(三)腹腔干为一粗短动脉干,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由腹主动脉前壁发出后,行向前上方达胰和脾动脉的上缘,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3条分支。
营养胃、肝、胆囊、胰、脾、十二指肠、食管腹段等结构。
1.胃左动脉,较细,由腹腔干发出后,先向左上方行至胃贲门附近,沿胃小弯走行于小网膜两层之间,与胃右动脉相吻合。
胃左动脉有时发出迷走肝左动脉,分布于肝左叶。
沿途营养食管腹段、贲门和胃小弯附近的胃壁。
解剖指导:胃的血管
![解剖指导:胃的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2a02b25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2.png)
1.胃的动脉:胃是胃肠道中⾎供最丰富的器官,来⾃腹腔动脉及其分⽀。
沿胃⼤、⼩弯形成两个动脉⼸,再发出许多分⽀到胃前后壁。
(1)胃左动脉:起于腹腔动脉,是腹腔动脉的最⼩分⽀,⽽是胃的动脉。
左上⽅经胃胰腹膜皱襞达贲门,向上发出⾷管⽀与贲门⽀,然后向下沿胃⼩弯在肝胃韧带中分⽀到胃前后壁,在胃⾓切迹处与胃右动脉相吻合,形成胃⼩弯动脉⼸。
15-20%左肝动脉可起⾃胃左动脉,与左迷⾛神经肝⽀⼀起,到达肝脏,偶⽽这是左肝叶动脉⾎流。
于根部结扎胃左动脉,可导致急性左肝坏死,⼿术时应注意。
(2)胃右动脉:起源⾃肝固有动脉或胃⼗⼆指肠动脉,⾏⾛⾄幽门上缘,转向左,在肝胃韧带中沿胃⼩弯,从左向右,沿途分⽀⾄胃前、后壁,到胃⾓切迹处与胃左动脉吻合。
(3)胃膜左动脉:起于脾动脉末端,从脾门经脾胃韧带进⼊⼤膜前叶两层腹膜间,沿胃⼤弯左⾏,有分⽀到胃前后壁及⼤膜,分布于胃体部⼤弯侧左下部,与胃膜右动脉吻合,形成胃⼤弯动脉⼸。
胃⼤部切除术常从第⼀⽀胃短动脉处在胃⼤弯侧切断胃壁。
(4)胃膜右动脉:起⾃胃⼗⼆指肠动脉,在⼤膜前叶两层腹膜间沿胃⼤弯由右向左,沿途分⽀到胃前后壁及⼤膜,与胃膜左动脉相吻合,分布⾄胃⼤弯左半部分。
(5)胃短动脉:脾动脉末端的分⽀,⼀般4-5⽀,经胃脾韧带⾄胃底前后壁。
(6)胃后动脉:系脾动脉分⽀,⼀般1-2⽀,⾃胰腺上缘经胃膈韧带,到达胃底部后壁。
(7)左膈下动脉:由腹主动脉分出,沿胃膈韧带,分布于胃底上部和贲门。
胃⼤部切除术后左膈下动脉对残胃⾎供有⼀定作⽤。
胃的动脉间有⼴泛吻合⽀,如结扎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膜左动脉及胃膜右动脉四根动脉中的任何三条,只要胃⼤弯、胃⼩弯动脉⼸未受损,胃仍能得到良好⾎供。
2.胃的静脉:胃的静脉与各同名动脉伴⾏,均汇⼊门静脉系统。
远端脾肾静脉吻合术能有效地为胃⾷道静脉曲张减压,⾜以证明胃内⼴泛的静脉吻合络。
(1)胃左静脉:即胃冠状静脉,汇⼊门静脉。
(2)胃右静脉:途中收纳幽门前静脉,位于幽门与⼗⼆指肠交界处前⾯上⾏进⼊门静脉,幽门前静脉是辨认幽门的标志。
腹部血管解剖与变异
![腹部血管解剖与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e74512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b.png)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对于腹部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如使用 抗凝药物、溶栓药物等,可以缓解症状、预防血栓形成。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腹部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脉狭窄等,手术 治疗是必要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搭桥手术、内膜剥脱术 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导管等器械对 腹部血管进行扩张、放置支架等操作,达到治疗目的。
腹部血管解剖与变异
• 引言 • 腹部血管解剖 • 腹部血管变异 • 腹部血管疾病 • 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研究腹部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变异 情况,对于了解人体生理构造、 诊断和治疗腹部血管疾病具有重 要意义。
02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腹部 血管解剖与变异的研究得到了更 深入的探讨。
重要性
腹部血管变异是导致腹部血管疾病的 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腹部血管解 剖与变异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 。
腹部血管解剖与变异的研究有助于提 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手术 并发症和风险。
02
腹部血管解剖
腹主动脉
01
02
03
位置与形态
腹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 脉,位于腹膜后,脊柱前 方,上接主动脉弓,下连 髂总动脉。
如脾动脉分支异常起源等,可能影响脾脏等脏器的血液供应 。
肠系膜下动脉变异
肠系膜下动脉缺如
部分个体可能天生缺少肠系膜下动脉 ,导致肠道血液供应不足。
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异常
如左结肠动脉分支异常起源等,可能 影响肠道的血液供应。
04
腹部血管疾病
腹主动脉瘤
定义
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的永 久性、局限性扩张,通常发生 在腹部或盆腔的腹主动脉段。
人体腹部解剖实验报告(3篇)
![人体腹部解剖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878b0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7.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腹部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2. 掌握腹部器官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人体腹部解剖标本、解剖图谱、解剖学模型;2. 实验仪器: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针、解剖钩、解剖镜等。
三、实验方法1. 观察人体腹部解剖标本,了解腹部器官的总体形态和位置;2. 通过解剖刀、解剖剪等工具,逐一对腹部器官进行解剖;3. 观察并记录腹部器官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等特征;4. 与解剖图谱、解剖学模型进行对比,加深对腹部器官的理解。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观察腹部表面标志线:腹上角、腹下角、肋弓、髂嵴等;2. 解剖腹部皮肤和浅筋膜,观察脂肪组织的分布;3. 解剖腹直肌,观察腹直肌鞘和腹直肌腱;4. 解剖腹壁肌层,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横筋膜;5. 解剖腹膜,观察腹膜壁层和脏层,了解腹膜腔的形态和位置;6. 解剖肝脏,观察其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包括肝门、肝蒂、肝静脉等;7. 解剖胆囊,观察其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包括胆囊管、胆囊底等;8. 解剖胃,观察其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包括贲门、胃底、胃体、胃窦等;9. 解剖小肠,观察其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10. 解剖大肠,观察其形态、位置、毗邻关系,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11. 解剖泌尿系统器官,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12. 解剖生殖系统器官,包括男性生殖器官和女性生殖器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腹部表面标志线清晰,腹壁肌层结构完整;2. 腹膜壁层和脏层紧密相连,形成腹膜腔;3. 肝脏位于右上腹部,与胆囊、胃、十二指肠等器官毗邻;4. 胆囊位于肝脏下方,胆囊管与胆总管相连;5. 胃位于上腹部,与食管、十二指肠等器官毗邻;6. 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呈螺旋状分布;7. 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呈逆时针分布;8. 肾脏位于腰部,与输尿管、膀胱等器官毗邻;9. 男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10. 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腹部解剖_精品文档
![腹部解剖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399b56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7.png)
Formation of the inguinal canal in females
(四)睾丸下降与腹股沟疝的关系
腹膜鞘突 睾丸引带
腹膜 鞘突 闭锁
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睾丸鞘膜积液
Inguinal hernias
An inguinal hernia is a protrusion of parietal peritoneum and viscera such as part of the intestine through a normal or abnormal opening from the abdominal cavity.
(五)疝的修补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direct inguinal hernia
Femoral hernia
The fascial coverings of the spermatic cord
六、睾丸和精索被膜的层次与腹壁层次的关系
腹膜
腹横筋膜 腹横肌腹前外侧壁 腹内斜皮肌肤 精索外筋膜 腹外斜浅肌筋膜 提睾肌筋膜
第三节 腹腔脏器的血管和淋巴结
1. 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行程和分布。 2. 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行程、及其属支。肝门静脉与上、下腔
静脉的吻合及临床意义。
3. 熟悉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浴巴结的分布及收纳范围。 第四节 腹腔的重要脏器
1. 掌握胃的位置毗邻、血管供应和了解其淋巴回流。 2. 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及各部的毗邻。 3. 掌握胰腺的位置和毗邻。 4. 掌握肝的位置和毗邻,肝蒂的构成及其内各结构的位置关系。
腹精横索筋膜
联合腱
腹横肌
腹壁下 动脉
腹环 腹股沟
腹部血管解剖与手术方式
![腹部血管解剖与手术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d095afd04a1b0717fd5dded.png)
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肿瘤根治切除--腹部血管解剖与手术方式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前言: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包袱。
自19 世纪末,一批欧美优秀的外科医生先后开创了普通外科学的辉煌。
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大师们的业绩成为经典,许多仍是指导现代外科手术的标准。
近年来虽然涌现出器官移植和腹腔镜手术等新技术,但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肿瘤仍是一个不易逾越的障碍。
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肿瘤的治疗现状:腹部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而肿瘤是否彻底切除则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对侵犯腹腔主要血管肿瘤,受累血管的恰当处理与否,是影响肿瘤能否彻底切除及预后的关键。
国内多数医院都将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肿瘤列为手术的禁忌症,此类手术难度大,切除率低,总体上预后差。
那么:局部侵犯严重是否意味着无法根治切除?局部侵犯重要血管就一定有远处转移?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近年国外进展:血管外科技术为标志的一些外科手术技巧的改进和提高,以国外为主的一些外科学者在近年突破了这个手术禁区,对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肿瘤实施了有效的根治切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侵犯血管的胃癌根治性切除:进展期胃癌行左上腹脏器全切(全胃、胰体尾,脾脏),联合腹腔干动脉切除,5年生存率27.8%。
[古和洋,今村博司,龍田正眞行,等.進展期胃癌の他臟器合併切除. 消化器外科. 2006; 29: 1287-1293]侵犯血管的胆囊癌根治性切除:侵犯血管的胆囊癌联合血管切除,明显提高了手术切除率,2年生存率达32.7%,并出现了存活5年以上的个案。
[平野聡,近藤哲,矢野智之,等. 胆囊癌手術にぉける脈管合併切除の適応成績. 外科治療. 2006; 95(4): 380-386]侵犯血管的胰头癌根治性切除:侵犯血管的进展期胰头癌合并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 3年生存率19.9%,5年生存率6.6%。
[今泉俊秀,飛田浩秿,堂纍昌一,等.脈管合併切除を伴う膵癌切除術の意義.消化器外科.2005;28(2):189-199]侵犯尾骨的复发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局部复发的直肠癌行全盆腔脏器切除(直肠、膀胱、子宫、髂内动静脉)联合尾骨切除,5年生存率达42%。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腹部(结肠上区)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腹部(结肠上区)](https://img.taocdn.com/s3/m/3f8005500740be1e650e9ad6.png)
脏支:成对的直接注入 下腔V,不成对的汇合成 肝门V入肝后再经肝V回 下腔V;
腹 部 的 神 经
腹 部 的 神
经
1.从体壁转入内脏,学习的重点从层次,筋膜和筋膜间隙 转到重要脏器的毗邻、血供、神经支配和淋巴引流等。
2上腹部器官主要有
胃和十二指肠;肝和肝外胆道;胰和脾
3.上腹部脏器的血供主要来自腹腔干
3)肠系膜上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前、下 后动脉→胰十二指肠上前、上后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肝 动脉→肝
(二)静脉主要回流至门静脉 (肝静脉除外)
(三)结肠上区的神经支配
(1)交感神经:内脏大神经
内脏小神经
(2)副交感神经:
肝支
前干
胃前神经
迷走神经
胃后神经
后干
腹腔支
肝外胆道的形态,胆总管各段的毗邻
胃网膜右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3.脾动脉 走行于胰腺上缘;粗、弯曲,进入脾门。 ①胃后动脉—— 脾动脉中1/3段发出,走行于胃小弯后侧 的上份。 ②胃网膜左动脉 ③胃短动脉
数支,供应胃底部的左侧。
脾动脉
胃网膜左动脉
胃后动脉
肝胆三角
Calot三角的构成 与意义 又名肝胆三角。 由右肝管-肝总管,胆 囊管和肝脏面形成。胆 囊动脉行于此三角中。
1.胃左动脉
关于操作
①走行看,可分为升段---袢段(弓形段)---降段。发起处位于 后腹膜深面(胃胰襞)内,行于小网膜两层之间。
②袢段在贲门平面发出食管支; 也可能发出分支到肝门。来自支迷走前干胃前神经
胃后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丛
髂总静脉
②阴部静脉丛
2、 髂外静脉
股静脉
髂外静脉
髂外静脉收集下肢浅、深静脉,
并接受腹壁下静脉。
实用文档
(三)腹部的静脉
右睾丸静脉(或卵巢静脉)
左睾丸静脉(或卵巢静脉)
左右 下
腔
髂 总
静 脉
静
脉
左肾静脉和右肾静脉 左肾上腺静脉 右肾上腺静脉
1、成对 的静脉
髂髂 外内 静静 脉脉
肝静脉
肝血窦 2、肝门静脉
实用文档
肝动脉
3.肝左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者占70.54%90%。起自肝总动脉者占10%-18.75%。
实用文档
肝动脉
4.肝右动脉:肝右动脉为肝固有动脉分支者 占70.54%-92%,发自肝总动脉的占3%16.96%,起自其他动脉的迷走肝右动脉占 8%-20.5%,包括迷走替代性肝右动脉和迷 走副肝右动脉。迷走替代性肝右动脉半数 以上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其余的可自胃 十二指肠动脉、腹腔动脉、腹主动脉或胆 囊动脉发出。迷走副肝右动脉的起始多为 肝左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
实用文档
腹腔动脉
腹腔干
肝总动脉
实用文档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腹腔动脉
肝右动脉
胆囊动脉
肝左动脉 肝总动脉
肝固有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胃右动脉
腹腔动脉
实用文档
胃左动脉
脾动 脉 腹主动脉
腹腔动脉
胆囊动脉前支 胆囊动脉后支
胆囊动脉
肝固有动脉
胃十二指肠动脉
实用文档
肝右动脉
肝左动脉 腹腔动脉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肝总动脉
实用文档
一、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 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奇静 脉也注入上腔静脉。
头臂静脉 : 左、右各一,由 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为 静脉角。
颈内静脉
头 臂
左右
上 腔
锁骨下静脉
静 脉
静 脉
奇静脉
实用文档
二、下腔静脉系 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纳腹部、盆部 和下肢的静脉血。
上述器官的 毛细血管
肝门静脉 主要属支
肝门
肝毛细血管 肝静脉(2-3支) 下腔静脉
实用文档
(4)门静脉的侧支循环途径 主要有三条:
①门静脉
胃左静脉
食管静脉丛
食管静脉 奇静脉
上腔静脉
如果食管静脉丛破裂,会引起呕血。
②门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直肠上静脉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及肛静脉
髂内静脉
髂总静脉 下腔静脉 右心房
下腔静脉 最大,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
右心房
穿膈肌腔静脉孔
髂
下腔静脉
内
髂外静脉
静 脉
髂总静脉(左右)
髂外静脉 髂内静脉
实用文档
(二)盆部的静脉
包括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 1、 髂内静脉
壁支
属支
直肠下静脉
脏支
阴部内静脉
实用文档
门静脉系统
肠系膜下静脉 直肠上静脉
①
直
直肠下静脉
髂内静脉
肠
静 脉
肛静脉
阴部内静脉
实用文档
胆囊静脉
(2)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 :
①肠系膜上静脉
②肠系膜下静脉
肝 门
③脾静脉
静
④胃左静脉
脉
⑤胃右静脉
肝
⑥附脐静脉
毛 细
血
管
(
混
合
)
下腔静脉
肝静脉(2-3支)
实用文档
胃左静 胃右静脉
脾 静 脉
肠 系 膜 下 静 脉
(3)收集范围:食管下段、 胃、小肠、大肠、胆囊、胰 和脾等腹腔不成对器官的静 脉血。
如果直肠静脉丛破裂,会引起便血。
实用文档
③门静脉 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网
向上和向下两个途径:
分别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右心房
实用文档
第二、动脉
实用文档
主要内容
腹腔动脉(腹腔干) 肝动脉 胆囊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实用文档
腹腔动脉
腹腔动脉又称腹腔干,长约1.22.5厘米,外径8-9毫米,于第十二胸椎至 第一腰椎水平从腹主动脉左前壁发出最多, 占66%,从腹主动脉前壁正中发出者占33%, 腹腔动脉三大分支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 和脾动脉。上述三者外径从小到大依次为 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
实用文档
胆囊动脉 ----一条胆囊动脉变异示意图
胆 囊 动 脉 后支 起自
肝 右 动 脉,前支 为常见型
胆囊动脉
肝固有动脉
实用文档
腹部血管解剖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第一、静脉
实用文档
体循环的静脉
收集上半身的静脉血(包括头颈、上肢、 上腔静脉系 胸部但心除外),最后通过上腔静脉回
流至右心房。
收集下半身的静脉血(包括腹部、盆部 下腔静脉系 和下肢),最后通过下腔静脉回流至右
心房。
心静脉系 收集心本身的静脉血,通过冠状窦回流 至右心房 。
实用文档
肝动脉
示意图
迷走替代性肝右动脉 起自肠系 膜上动脉
注:
1、腹主动脉 2、腹腔动脉 3、肝总动脉 4、肝左动脉 5、迷走替代性肝右动脉 6、胃左动脉 7、脾动脉 8、肠系膜上动脉 9、胃十二指肠动脉 10、胃右动脉
---迷走肝右动脉
5
10
实用文档
4 3
12 6
7 9
8
胆囊动脉
胆囊动脉由肝右动脉或它的分支发 出,一般为1条(70.20%),分为深浅2 支,2条者占29.35 %,偶见3条者,占0.45%, 单支胆囊动脉起自肝右动脉或迷走肝右动 脉者占84%,而起于其他动脉者尽占16% (其中起自肝固有动脉占6.93%,肝中动脉 占2.67%,肝左动脉占3.48%,肝总动脉占 0.3%,胃十二指肠动脉占1.84%,肠系膜上 动脉占0.63%,腹腔动脉占0.15%,)。
肠系膜上动脉
肝动脉
1.肝总动脉:大多数起自腹腔动(96.1%), 少数起自肠系膜上动脉(3.9%),起自腹 主动脉者罕见,肝总动脉分为肝固有动脉 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者占78.8%,而无肝固有 动脉者占21.2%,。
实用文档
肝动脉
2.肝固有动脉:多数分为肝左、肝右和肝中动脉3条, 肝固有动脉缺如者占20%,此时肝左、右动脉直接 起自肝总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以外的肝动脉叫 迷走动脉,有2种情况:一种是作为肝左、右动脉 之一而存在,代替肝左、右动脉,叫迷走替代性 肝动脉;另一种是作为肝左、右动脉的附加支而 出现的,叫迷走副肝动脉。肝左、肝右动脉由肝 固有动脉以2支发出者占63.39%-77%,位肝固有动 脉呈三支型,终末为肝左、肝右和肝中动脉者占 2%-5.7%。
不成对 的静脉
实用文档
肝静脉
实用文档
2、肝门静脉hepatic porta1 vein
(1)肝门静脉的组成和位置
一条短粗的静脉干,长约 6─8cm, 由肠系膜上静 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进 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在 胆总管和肝固有动脉之间 的后方上行至肝门入肝。
特点:
两端均与毛细血管相连, 且缺少功能性的静脉瓣, 肝门静脉压力过高时,血 液易发生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