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02010220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时: 36 学分: 2开课学期: 3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应用经济理论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必修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程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贸易政策与措施的含义及效应,掌握对国陁贸易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所必须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重点放在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介绍现代社会商品贸易的特点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运用。

一、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统计指标;2、理解主要国际贸易理论基本内容和主要结论;3、理解国际贸易放策的含义和类型,掌握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国际贸易政策的倾向与特点;4、了解关税措施、各种非关税探施和各种鼓励出口措施的基本内容;5、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各种组织形式及基本内容;6、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7、了解国际贸易发展战略。

二、课程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贸易政策与措施的含义及效应,课程的深广度表现在融汇经济理论和对国际贸易现实的分析。

三、整体课时分配四、课程内容安排(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研究的内容一、国际贸易理论二、国际贸易政策三、国际贸易实务四、国际服务贸易五、国际投资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分类一、按商品流向分二、按统计标准分三、按商品形态分四、按交易关系分五、按清偿工具分第三节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概念一、反映国际贸易规模的有关指标二、贸易差额三、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四、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五、贸易条件第四节国际贸易的发展、意义和作用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国际贸易问题,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主要对象和学习方法,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了解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及经营国际贸易应具备的条件。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国际贸易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培养他们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

三、授课内容:1. 国际贸易概述1.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1.3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 国际贸易政策和制度2.1 国际贸易政策的分类和作用2.2 国际贸易制度的组织和规则2.3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 国际贸易的要素和形式3.1 国际贸易的要素: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动力3.2 国际贸易的形式: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跨国公司4. 贸易壁垒与自由化4.1 贸易壁垒的类型和作用4.2 自由贸易的概念和原则4.3 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挑战和机遇5.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5.1 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点5.2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3 跨国公司的战略与管理6. 国际贸易实务和案例分析6.1 国际贸易流程和业务6.2 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6.3 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于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能力运用。

4. 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讨论质量等。

六、参考教材:1. 《国际贸易原理》作者:张三2. 《国际贸易实务》作者:李四3.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作者:王五七、备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课程教学大纲应在课程开设之前向学生公布,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馈。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

3、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的政策工具,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等,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4、引导学生理解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组织和协定,如世界贸易组织(WTO)。

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贸易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和效果。

(3)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作用。

2、难点(1)理解复杂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和推导过程。

(2)分析国际贸易政策对不同国家和产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和实例,如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跨国公司的经营情况等,引发学生对国际贸易现象的关注,从而引出课程主题。

2、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解释国际贸易的定义,强调它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

(2)介绍国际贸易的分类,如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等。

(3)分析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明白国际贸易面临的特殊问题,如汇率波动、贸易壁垒等。

3、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1)回顾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全球化贸易。

(2)探讨国际贸易发展的推动因素,如技术进步、交通和通信的改善、经济全球化等。

(3)分析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贸易不平衡带来的挑战。

4、国际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详细讲解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举例说明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如另一个国家,但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并从中获益。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贸易课程编码:见附件三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trade学时:18学分:2适用专业:课程类别:课程性质:通实课先修课程:教材: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宋体4号字加粗)国际贸易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涉外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具备涉外经济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

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国际贸易概论课程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课程类别为通实课。

1.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基础知识,掌握分析国际贸易和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能提出相应的见解。

3.跟踪当前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力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系统,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具体表现在:1.在教材选用上,采用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包括一般性的知识与理论,同时,其教材编排体系和内容上,有助于教师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往教师课堂上“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甚至争议的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强调概念及其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形式主义。

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贸易这一动态领域中令人振奋的理论进展和有趣的热点事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4.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以往教学中忽略课后练习或作业这一环节。

实践证明,每一章节内容的练习和作业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学习或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宋体4号字加粗):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

《国际贸易概论》实践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

《国际贸易概论》实践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

《国际贸易概论》实践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一、课程实践目的通过《国际贸易概论》课程实践,要求学生能及时了解国际贸易和中国贸易的形势,把握国际贸易和中国贸易的最新动态;了解国际贸易政策新动态,明确企业应对措施;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提高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及主要区域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当前组织活动情况。

(1)以工商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总结《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育教学经验,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并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2)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的了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经济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实践的基本要求1.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有关要求相一致,并服从学校的中心工作,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2.《国际贸易概论》任课教师是实践课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

3.要求学生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的形势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动,了解企业在出口中可能会遭遇的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有一定深度的分析。

4.要求在班级成员范围内,组建小组,成员8-10为宜,性别比例适中;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

5.课程实践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三、课程实践总学时:9学时四、课程实践任务实践任务1.国际贸易形势分析目标与要求:跟踪国际贸易发展,把握国际贸易方向,认清国际贸易形势,为外贸企业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提交时间:学完第一章后三周内。

题目:选择一个你比较熟悉的、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写一个1200-1500字的分析报告。

要求:在分析报告中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该企业的名称和企业所从事的主要对外贸易业务。

(2)该企业近3年的进出口情况,比如商品结构、地理方向等。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理论课)课程编号:N062003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后续课程:《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学分:3.5总学时:56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6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专科的一门修课。

国际贸易概论研究的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讲授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高等院校经济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使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掌握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要求: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专科的一门修课。

主要解答的问题是:国际贸易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会带来什么利益?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利益在各国间是如何分配的?等等。

在方法论上,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形势分析相结合,并用到初等的数学工具与经济学方法。

该课程为考试课程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

第一章概论基本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二、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三、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二节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三、西方关于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情况。

重点:1.国际贸易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2.对外贸易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中起了什么作用?3.怎么样理解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4.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贸易课程编码:见附件三英文名称: International trade学时: 18学分:2适用专业:课程类别:课程性质:通实课先修课程:教材: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宋体4号字加粗)国际贸易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涉外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具备涉外经济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

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国际贸易概论课程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课程类别为通实课。

1.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基础知识,掌握分析国际贸易和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能提出相应的见解。

3.跟踪当前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力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系统,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具体表现在:1. 在教材选用上,采用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包括一般性的知识与理论,同时,其教材编排体系和内容上,有助于教师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2. 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往教师课堂上“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甚至争议的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强调概念及其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形式主义。

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贸易这一动态领域中令人振奋的理论进展和有趣的热点事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4.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以往教学中忽略课后练习或作业这一环节。

实践证明,每一章节内容的练习和作业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学习或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宋体4号字加粗):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

(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2024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6
考核方式及标准
考核方式
采用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课堂表现 等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 果。
考核标准
明确各考核方式的评分标准,注重对 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运用和素质表现 的全面评价。
2024/3/26
7
02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Chapter
2024/3/26
8
国际贸易概念与分类
2024/3/26
合规经营
企业应按照政策法规要求开展合规经营,避免违规行为带来的风险 。
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包括风险评估、预警、防范和应 对等方面,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政策法规风险。
32
THANKS
感谢观看
税调整会影响企业进出口成本,进而影响产品 价格和市场竞争力。
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会限制企业市场准入,影响企业销售规 模和盈利能力。
法规变化
法规变化会影响企业合规经营,企业需要密切关 注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2024/3/26
31
如何应对政策法规风险
2024/3/26
了解政策法规
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的动态变化,及时了解和掌 握相关信息。
16
收付汇及风险防范
收付汇方式
介绍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收付汇方式,如电汇、信汇、票汇等,以及各种收付汇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
风险防范措施
阐述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信用风险、汇率风险、运输风险等,以及针对这些风险应采取的 防范措施。同时,介绍国际贸易欺诈的类型和识别方法,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024/3/26
2024/3/26
14
合同条款及履行流程
合同基本条款
介绍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条款,包括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检验、索赔、不可抗 力和仲裁等。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国际贸易产生发展的基本理论;2.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办法,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发展特点和规律,认识生产与交换以及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3.能够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具体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了解各种贸易政策与相关的理论,贸易条约和协定中的法律原则条款;5.掌握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的达成度通过课堂案例讨论、课后作业和期末闭卷测试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3、4的达成度通过课后作业、课后拓展和期末闭卷测试综合考评;(3)教学目标2、5的达成度通过课堂案例讨论、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综合考评;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课后拓展与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平时出勤。

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以此,将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

无故缺勤5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

2.课后拓展由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如有关关税、非关税壁垒的案例、具体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等,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归纳总结制作PPT在课堂上汇报并互相讨论。

3.一共布置3次课后作业,,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正确性为依据,每次满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

作业雷同处理办法:相互完全雷同的,作业全不予批解,返回重做新题。

4.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

考试占总成绩的80%。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建议教材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第五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2. 主要参考书(1)蔡玉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第二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3)高成兴、朱立南、黄卫平.国际贸易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制订人:审核人:2020年12月。

教学大纲范本

教学大纲范本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性质:专业课学时学分:48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是一门介绍国际贸易方面知识的课程,通过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的认识,掌握国际市场价格,国际服务贸易以及自由贸易政策和关税种类,对于今后从事外贸工作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课程的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贸易的相关基础知识,为学生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理解)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第二节:国际贸易分类与统计指标第三节: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关系(一)教学要求:要理解国际贸易的分类:统计指标,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关第,掌握国际贸易的分类与统计指标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理解)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分工第二节:世界市场第三节:国际市场价格(一)教学要求:正确理解国际贸易中心分工,以及世界市场的概况,要求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各类分工及国际市场价格第三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服务贸易(掌握)(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二节:国际资本移动第三节:跨国公司第四节:国际服务贸易(二)教学要求:要求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贸易发展的形势以及趋势,了解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发有,掌握跨国公司及无形贸易的内容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第三节:自由贸易政策第四节: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一)教学要求:要求能够正确认识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要求掌握不同的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五章:关税措施教学内容第一节:关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第二节:关税的种类第三节:关税的征收第四节: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教学要求:要求了解关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关税的种类,关税的征收,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要求掌握关税壁垒在外贸中的作用第六章:非关税壁垒措施教学内容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第二节: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第三节: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教学要求:要求了解非关税壁垒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主要种类影响要求掌握非关税壁垒对外贸的影响第七章:出口管理措施教学内容第一节:出口鼓励措施第二节:出口管制措施第三节:经济特区措施(一)教学要求:了解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熟练掌握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的具体措施,熟悉经济特区各种类型的本质特点第八章:国际贸易协定与组织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第二节:世界贸易组织(一)教学要求:要求了解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及及世界贸易组织掌握贸易条约的种在和主要法律待遇条款,掌握GATT,WTO的发展和基本原则,正确看待中国入世第九章:当前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教学内容第一节: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第二节:发展中国家或地我的对外贸易第三节:中国对外贸易(一)教学要求:了解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法1、考试方试:考试2、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五、学时分配表章节与内容学时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4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8第三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服务贸易 4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 4第五章:关税措施 4第六章:非关税壁垒措施 4第七章:出口管理措施8第八章:国际贸易协定与组织8第九章:当前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对外贸易 4 合计48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教材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国际贸易概论段治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二)推荐参考书参考书名称主编(著)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国际贸易教程帅瑞芳中国科学技术2006。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规律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将涵盖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贸易政策、贸易方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制定和影响。

熟悉国际贸易的各种方式和流程。

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实际贸易现象和问题。

具备制定和评估国际贸易政策的初步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国际贸易业务操作和风险防范。

能够分析和预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内容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2、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现代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3、国际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关税措施(关税的种类、作用和影响)非关税措施(进口配额、自动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鼓励出口和管制出口的政策措施4、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国际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等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6、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原则和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7、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8、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国际贸易术语(FOB、CIF、CFR 等)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结算(汇款、托收、信用证等)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体系。

2024年《国际贸易概论》教案

2024年《国际贸易概论》教案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一、课程简介《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和实践,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涵盖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贸易理论、贸易政策、贸易措施、贸易组织、贸易实务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和统计指标。

2.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等。

3.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实施方式,掌握关税、配额、补贴等贸易措施的作用和影响。

4.熟悉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贸易组织的基本职能、运行机制和主要协议。

5.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包括合同签订、支付方式、运输和保险等。

6.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分析能力、谈判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学时)(1)国际贸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和统计指标2.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4学时)(1)绝对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3)要素禀赋理论(4)规模经济理论3.国际贸易政策(4学时)(1)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和工具(2)关税的作用、种类和征收方式(3)非关税壁垒的作用、种类和影响(4)贸易政策的实施和评估4.国际贸易组织(4学时)(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职能和运行机制(2)WTO的主要协议和规则(3)区域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5.国际贸易实务(4学时)(1)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2)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3)国际贸易的运输和保险(4)国际贸易纠纷的处理6.国际贸易案例分析与实践(2学时)(1)国际贸易案例分析(2)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政策和实务。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际贸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理论体系。

3. 探讨国际贸易政策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4. 分析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因素,如商品、价格、货币、贸易方式等。

5. 认识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定义1.1 国际贸易的定义1.2 国际贸易的分类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2.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2.1 绝对优势理论2.2 比较优势理论2.3 国际贸易的规模报酬递增理论2.4 国际贸易的新古典理论3. 国际贸易政策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3.1 贸易政策的类型及目标3.2 贸易壁垒及其影响3.3 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4. 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因素4.1 商品因素4.2 价格因素4.3 货币因素4.4 贸易方式因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际贸易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国际贸易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国际贸易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析能力。

4. 课程论文:检查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国际贸易概论,最新版。

2. 参考书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国际经济学等相关书籍。

3. 网络资源:国际贸易相关的网站、论文和报道。

4. 案例材料:国际贸易案例汇编。

教学安排:1. 上课时间:每周四下午2:00-4:00。

2. 上课地点:教室301。

3. 教学周期:16周。

六、教学活动安排第1-2周: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定义第3-4周: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第5-6周:国际贸易政策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第7-8周: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因素第9-10周:国际贸易实务与操作第11-12周:国际贸易管理与协调第13-14周: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挑战第15-16周:综合案例分析与讨论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理论课)课程编号:N062003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后续课程:《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学分:3.5总学时:56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6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专科的一门修课。

国际贸易概论研究的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讲授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高等院校经济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使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掌握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要求: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专科的一门修课。

主要解答的问题是:国际贸易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会带来什么利益?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利益在各国间是如何分配的?等等。

在方法论上,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形势分析相结合,并用到初等的数学工具与经济学方法。

该课程为考试课程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

第一章概论基本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二、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三、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二节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三、西方关于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情况。

重点:1.国际贸易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2.对外贸易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中起了什么作用?3.怎么样理解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4.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5.说明1973年以前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及其原因。

6.说明1973年以前国际贸易的缓慢增长及其原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有哪些变化?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有哪些变化?第二章国际贸易利益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理论一、国际价值的形成二、世界市场上的价值规律三、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第二节相互需求原理和贸易条件一、相互需求原理二、贸易条件的条件三、贸易条件的计算第三节世界市场价格一、世界市场价格的概念和种类二、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基本因素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价格和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及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不等价交换的概念和形成不等价交换的原因;贸易条件的概念、主要种类及其计算;世界市场上价格的种类;相互需求原理;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2.说明世界市场上价值规律的作用。

3.简述不等价交换的概念和形成不等价交换的原因。

4.说明贸易条件的概念、主要种类及其计算。

5.世界市场上价格的种类有哪些?6.什么是相互需求原理?7.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本因素是什么?第三章国际分工基本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二、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几个阶段三、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第二节国际分工发展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二、国际分工的深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国际分工发展几个阶段的基本特点;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

重点:1.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如何?2.国际分工发展几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说明资本主义条件下国际分工的两重性。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如何?7.简述绝对成本理论。

8.简述比较成本理论。

9.简述要素禀赋理论。

10.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四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绝对成本理论第二节相对成本理论第三节H—O理论第四节里昂惕夫之谜(理论与解释)第五节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绝对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重点:1、贸易差额论2、绝对成本论3、相对成本论4、简要说明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思想?5、试述对比较成本论的评价6、国际需求方程式7、提供曲线8、里昂惕夫之迷9、人力资本10、要素密集型逆转11、试述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式12、试用有关知识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13、试述创新机制的三个层面14、试评价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第五章国际贸易条件基本内容:第一节贸易条件的涵义贸易条件的概念贸易条件指数第二节关于贸易条件决定的理论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马歇尔的提供曲线与均衡贸易条件战后贸易条件理论的多方面发展提供曲线与贸易条件的均衡第三节贸易格局与贸易条件的变动节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商品结构与贸易条件贸易政策与贸易条件技术贸易与贸易条件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贸易条件的概念、贸易条件指数、贸易条件决定的理论、贸易格局与贸易条件的变动。

重点:1、国际需求方程式2、提供曲线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基本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理论的演变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概念及种类二、保护贸易政策理论第二节当代国家的贸易政策一、战略性贸易政策二、全球竞争政策三、当代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概念及种类、保护贸易政策理论、当代国家的贸易政策、当代贸易保护主义思潮。

重点:1、国际贸易政策2、多边贸易体系3、自由贸易政策4、保护贸易政策5、试比较新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同。

6、试分析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支持7、二战后国际贸易政策是如何演变的8、试分析当代国际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9、试分析支持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第七章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基本内容:第一节关税一、概述二、几种主要的关税三、关税的征收方法一、征收关税的依据——海关税则二、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第二节非关税壁垒一、概述二、直接的非关税壁垒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第三节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的不同特点二、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三、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影响第四节其他对外贸易措施一、鼓励出口和管制出口的措施二、自由经济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有效保护率的基本计算方法;对进口原材料征收税时有效保护率的计算方法;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相比的特点;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的影响。

重点:1.有效保护率的基本计算方法是什么?2.对进口原材料征收税时有效保护率的计算方法是什么?3.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相比有哪些特点?4.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5.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对何影响?6.什么是出口信贷?7.什么是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8.商品倾销有哪几种?9.什么是工贸型自由经济区?它一般有哪些适用范围和不适用的例外?10.什么是最惠国待遇原则?它一般有哪些适用范围和不适用的例外?第八章国际贸易的政策协调第一节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一、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性质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立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三、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四、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和发展中国家五、合法背离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义务的例外第二节“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进程二、农产品贸易——“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矛盾焦点三、“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和前景第三节“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几个重要协议一、纺织品和服装协议二、海关估价协议三、政府采购协议一、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二、反倾销和反补贴协议三、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第四节世界贸易组织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基本原则和成员三、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四、酝酿中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含义、类型、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从GATT到WTO等。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性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立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的异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合法背离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义务的例外;农产品贸易——“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矛盾焦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基本原则和成员;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世界贸易组织和作为一个国际组织的关贸总协定的不同。

重点:1.简要说明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性质。

2.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成立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有何异同。

3.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是什么?4.合法背离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义务的例外有哪些?5.“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矛盾焦点是什么?6.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基本原则和成员是什么?7.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什么?同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了哪些进步?8.如何理解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回归?9.世界贸易组织对海关估价有哪些主要规定?10.按照《反倾销守则》的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就构成了倾销?应该如何确定正常价值?11.在什么情况下,进口国可以对进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12.世界贸易组织和作为一个国际组织的关贸总协定有何不同?第九章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基本内容: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一、跨国公司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垄断组织二、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和竞争手段三、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四、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始终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提供者和接受者,跨国公司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但发展很不平衡二、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也已跻身于建立跨国公司和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家的行列,其地位和作用正在提高三、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第三节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变化的原因二、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四节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形式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及其原因三、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四、三大经济区的出现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和竞争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变化的原因;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形式;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兴起的原因;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体化的进展;欧洲经济共同体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影响欧洲经济共同体目标实现的障碍;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基本内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经过和主要内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及其进展;重点:1.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和竞争手段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变化的原因4.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兴起的原因是什么?7.国际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有何影响?8.说明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体化的进展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