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机理及其发展(毛海峰)

合集下载

企业安全文化论文

企业安全文化论文

企业安全文化论文企业安全文化是指构建在企业文化基础上的一种重要的安全管理理念。

在企业管理中,安全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更可以保障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第一部分: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与意义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重要的安全管理理念,旨在倡导员工确保企业和个人安全的思想与行为,提高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具体来说,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通过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宣传和监管,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并倡导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的一种理念。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员工深入了解和认识到安全对企业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减少企业因许多安全事故而带来的损失。

3.提高企业安全形象和竞争力。

通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不仅能够增强企业自身的安全形象,还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全员参与原则。

安全文化的建设应该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从而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机制。

2.制度管理原则。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应该通过制度保障来规范和管理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

3.教育培训原则。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应该通过教育和培训促进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

4.持续改进原则。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应该经常进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和风险。

第三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措施1.制定并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通过制度化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确保企业安全。

2.开展员工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

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影响着企业安全,所以针对员工的不同工种和岗位,按照具体要求开展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化发展的思路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化发展的思路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化发展的思路毛海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100026,maohf@)[摘要]为了实现企业安全文化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展的目的,笔者提出:应该在我国大力开展“企业安全文化促进打算(ESCPP)”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ESCPP是一种有效促进企业安全文化连续进展而建立的系统化方法和工作体系。

完整的ESCPP至少应该包括:①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文化的评判指标体系;②利用评判指标体系对企业的安全文化现状进行评估;③确定企业安全文化进展的目标;④制定企业安全文化改进方案;⑤进行职员培训;⑥实施已制定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改进方案;⑦评估改进方案实施成效,连续改进。

本文对ESCPP的这七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安全文化;企业文化;企业安全the Systematic way of Boosting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MAO Hai-feng(Research Institut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CUEB,100026,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gressing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constantly towards higher-level,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should study and carry out the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Promoting Program”(ESCPP) in our country. ESCPP is a kind of system method of promoting continual development of safety culture. a perfect ESCPP includes following aspects at least: ①Establishing scientific assessment indicators of safety culture, ②Using these indicators to evelu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s safety culture, ③Drawing the ahead goal of the organization’s safety culture, ④Setting down the programmes of 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s safety culture, ⑤Training employee, ⑥Carring out the improving programmes mentioned above, ⑦Evaluating the result of improving programmes.key words: Safety culture Enterprise culture Enterprise safety1 引言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这说明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模版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模版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模版一、安全文化的起源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核能工业领域,当时美国核能工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故,这些事故引发了对安全管理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安全管理不仅仅是技术和设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塑造。

于是,安全文化的概念逐渐被提出。

二、安全文化的发展历程1.初期阶段:安全管理为主导安全文化的初期阶段集中在对安全管理的强调,强调设备和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

尽管在此阶段有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重视设备而忽视人的问题。

2.转折期:强调行为和意识随着安全管理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强调安全行为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了“零事故”和“人为原因”等概念,强调人的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3.现代阶段:全员参与,共建安全现代安全文化认为,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职责,而是整个组织的文化氛围需要共同培养和维护的。

这个阶段的重点在于全员参与,共建安全。

三、安全文化的概念模版1.安全价值观:将安全作为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和宣传安全相关的价值观,形成全员共同认同的安全观念。

2.安全信念与行为:通过对员工安全信念的培养和激发,引导他们形成与组织安全价值观一致的行为。

3.安全沟通与培训:建立有效的安全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传达安全相关的信息,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安全监督与考核: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与考核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力,并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审核。

5.安全奖励与惩罚:通过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和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安全活动,帮助形成安全的行为习惯。

6.安全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评估与管理,建立预警和应急机制,及时识别和解决安全隐患和风险。

7.持续改进与创新:将安全文化作为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基础,通过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以上是关于安全文化起源、发展及概念模板的简要介绍。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二篇)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二篇)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安全文化的命题是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核电站泄漏事故提出来的。

安全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际核安全领域的专家提出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被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行业的安全界所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例如在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道路、铁路、海上等)、建筑、化工、采矿等危险性较大的行业,甚至在军事、医疗等领域都普遍引入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方法。

2、国外工业领域安全文化发展现状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起源于核电工业。

由于核电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该行业仍然是当前安全文化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xx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xx年发表名为《安全文化》的报告(即INSAG-4)。

在INSAG-4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进行了定义,并且这一定义被世界许多国家的许多行业所接受,得到广泛的认同。

此后几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分析了全世界安全文化快速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在xx年(xx年进行了修订)制定出了用于评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ASCOT指南》(AssessmentofSafetyCultureinOrganizationsTeamGuidelines)。

该指南明确提出:在对安全文化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到所有对安全文化产生影响的组织机构的作用,因此除了核电运营组织自身以外,政府组织、研究和设计组织都应该被包括在考虑范围内。

因此,《ASCOT指南》给出了若干有关安全文化的表征(SafetyCultureIndicator),即:1)、政府组织①政府的安全承诺②法规的制定机构2)、运营组织(1)合作水平①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政策②在合作水平上的安全实践(2)工厂水平a、强调安全b、职责的确定c、经理人员的遴选d、工厂管理与规章制度的关系e、安全绩效的审查f、培训g、工作岗位的实践h、管理人员现场监督i、工作强度j、管理者的态度k、每个员工的态度3)、研究机构对安全分析的研究4)、设计部门①安全方面的设计规划②设计的评审过程为了使组织机构可以对上述的安全文化表征进行自我评估,在《ASCOT指南》中列出了一些问题,各组织机构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对照这些问题进行回答,从而确定安全文化的状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范文(二篇)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范文(二篇)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范文一、安全文化的起源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工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

然而,仅仅依靠技术手段不足以解决问题,人的行为和态度也是决定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于是,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始研究如何培养一种具有积极安全意识和行为的文化。

二、安全文化的发展1. 20世纪初-50年代:工作场所安全意识的觉醒这个阶段,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性,开始制定一些安全规章制度,提出“安全第一”原则。

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足,人们对安全规定的重视程度不高,事故频繁发生。

2. 60年代-70年代:安全管理的兴起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认识到仅仅依靠规章制度和技术手段不足以提高安全性,还需要进行安全管理。

出现了一些安全管理模式,如安全检查、事故调查、安全培训等。

这些管理模式为安全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80年代-至今:安全文化的概念确立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不仅强调规章制度和技术手段,更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对安全的认识、态度和行为的培养。

同时,安全文化也逐渐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重要管理理念,各种安全文化培养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三、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组织和社会环境下,以一种积极的安全态度为基础,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宣传教育、培训和日常行为等,培养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组织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使安全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习惯的过程。

安全文化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安全意识:指个体或组织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

2. 安全价值观:指个体或组织对安全的看法、认识和态度,形成对安全的正确评价和感受,使之成为一种行为准则。

3. 安全行为:指个体或组织在工作、生活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和规范行为,包括自我保护行为和对他人的安全关怀。

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机理及其发展(毛海峰)

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机理及其发展(毛海峰)

精选ppt
16
1.2 安全文化的无意识发展阶段
(公元前 ? 年——1986 年)
• 喻皓建造梵天寺塔和开宝寺灵威木塔 • 宋应星《天工开物》对挖煤的描述 • 各种象征安全的器物(塔、平安结、福娃) • 民间语言禁忌与祝福 • “安”字的解说
精选ppt
17
“安” 字解说——
•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 ~闲,~身立命,~邦定国
精选ppt
32
• 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安全文化”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 1986 年提出安 全文化的概念以后,包括其下属的国际核安全咨 询组(INSAG)在内,为使核能领域安全文化不 断向系统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
精选ppt
33
• 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安全文化”
1991 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 发表了 75-INSAG-4 报告:《安全文化》。
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从微小之事抓起,重视事物的苗头,使事故
和灾祸刚一冒头就及时被制止,为损失控制的有 效战术。
精选ppt

22
古人言论中的安全意识——
未雨绸缪——
出自《诗 • 幽风 •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 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尽管天还未下雨,也需修补好房屋门窗,以 防雨患。如要安全,也须如此。这不失为有效的 事故对策。
古人看来,蛇老了,脱一层皮就年轻了;鹿角每年
都萌生鹿茸;鸡爪的“鸡距”表明鸡的老嫩;马的
“牙口”可断其岁龄,等等。这些都是生命体的生
命信号,尤以蛇身为本,反映了古人祈求长寿的心
愿。
精选ppt
15
1.2 安全文化的无意识发展阶段
(公元前 ? 年——1986 年)

安全文化的标准定义

安全文化的标准定义

安全文化的标准定义第一篇:安全文化的标准定义安全文化的标准定义毛海峰教授在起草我国安全生产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时,对企业安全文化给出了一个较为简洁的定义,即“被企业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组成的统一体。

”此定义将企业安全文化描述为一种“统一体”,其含义与“整体”、“综合产物”、“总和”等说法相类似,都有“全部在内”的意思,但“统一体”比其他说法更强调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一致的关系,而不是简单地组合在一起。

例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必然会有与其相关的“态度”出现,这种关系具有统一性。

此外,这种“统一体”的表述也是中性的,并不含有好或坏、优或劣等的意思。

该定义还明确给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道德”和“安全行为规范”。

这四个部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经过深入研究、反复探讨,在国内外众多说法中筛选、总结出来的,以最精炼的形式对“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进行了概括反映,它们构成了存在于人的精神层面的一个统一体。

安全价值观——对安全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简单地说,就是在人的内心中怎样回答“安全对我重要吗?”这一问题。

安全态度——在安全价值观的“指挥”下,人对各种安全问题所产生的内在反应倾向。

简单地说,就是“我对安全问题关注吗?积极吗?”安全道德——在涉及他人安全利益时,衡量人的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

简单地说,就是“我对他人的安全有内在的责任感吗?”安全行为规范——为保障安全和健康,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行为举止要求和标准。

简单地说,就是“我面对安全问题应该如何采取行动?”摘自《企业安全文化:理论与体系化建设》第二篇:煤矿常用传感器定义标准煤矿常用传感器定义标准一、低瓦斯和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表示格式: ****(号)采煤面甲烷共三部分组成:**** 为工作面号,采煤面为传感器设置地点,甲烷为传感器类型。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7 页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一、安全文化的起源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但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仅仅是近十余年的事。

具体说,最初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和要求,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

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评审会”认识到“核安全文化”对核工业事故的影响。

当年,美国NASA机构把安全文化应用到航空航天的安全管理中。

1988年在其“核电的基本原则”中将安全文化的概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原则予以落实,并渗透到核电厂以及相关的核电保障领域。

其后,国际原子能机构在1991年编写的“75—INSAG—4”评审报告中,首次定义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策略。

我国核工业总公司不失时机地跟踪国际核工业安全的发展,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安全理念介绍到我国。

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书的中文版出版。

1993年我国原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同志指出:“要把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

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我国的安全科学界把这一高技术领域的思想引入了传统产业,把核安全文化深化到一般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领域,从而形成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从核安全文化、航空航天安全文化等企业安全文化,拓宽到全民安全文化。

二、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依据历史学,人类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生存而生存,伴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其发展可分为四大阶段。

17世纪前,人类安全观念是宿命论的,行为特征是被动承受型的,这是人类古代安全文化的特征。

17世纪第 2 页共 7 页末期至本世纪初,人类的安全观念提高到经验论水平,行为方式有了“事后弥补”的特征;这种由被动式的行为方式变为主动式的行为方式,由无意识变为有意识的安全观念,不能说不是一种进步。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范文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范文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范文一、安全文化的起源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工业革命初期,工厂的运营主要依靠机械和技术设备的运行,而对于安全管理的关注度较低。

然而,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和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二、安全文化的发展历程1.初期的安全管理最初的安全管理主要是基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工厂依靠法律和行政手段来控制人员的行为、设备的使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这种管理方式强调的是对规定的遵守和执行,而不太注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2.安全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安全技术和设备被引入到工厂中,用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这种技术导向的安全管理方式更加注重控制和预防事故的发生,但仍然忽视了人的因素。

3.人为因素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为因素逐渐被认识到对事故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安全管理开始重视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事故的影响。

这种管理方式注重人的行为和态度的改变,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局限性。

4.安全文化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们开始关注安全文化的概念并提出,认为安全不仅仅是依靠法律和技术手段,还需要建立一种安全的价值观和信念,形成一种安全的组织文化。

安全文化强调的是安全管理的全员参与和共同责任,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关注和关心安全。

三、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是指在一个组织或社会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安全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整个组织文化中的一部分,贯穿于组织的所有层面和方面。

安全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安全文化的特点包括:1.全员参与:安全文化要求所有成员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承担责任。

2.持续改进:安全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安全管理的效果。

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机理及其发展

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机理及其发展
科学管理理论:提出标准化和科学管理,关注生产效率和工人安全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安全文化:将安全视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全员参与和持 续改进
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
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标题
添加 标题
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企业安全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训、宣传和教育 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 能,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单击添加标题
企业安全文化的 机理
企业安全文化的 未来趋势
企业安全文化的 起源
企业安全文化的 发展历程
安全事故的推动
企业开始重视员工安全,安 全文化逐渐形成
工业革命后安全事故频发, 引起社会关注
安全事故案例成为企业安全 教育的素材
安全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受益 于安全事故的警示作用
管理理论的演变
工业革命时期:关注生产效率和利润,忽视工人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的重视程 度不断提高,企业安全文化逐渐成为企 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企业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企业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 命时期,当时工厂开始注重员工的安全 和健康,逐渐形成了安全规章制度和操 作规程。
企业安全文化的起源还与国家法律法规 的制定和实施密切相关,政府对安全生 产的要求和监管力度也是推动企业安全 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萌芽阶段
工业革命的兴起 企业开始注重生产安全 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安全组织的成立与活动开展
形成阶段
20世纪80年代: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提出
20世纪90年代:企业安全文化得到重视并开始发展
21世纪初:企业安全文化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企业安全文化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 体现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三篇)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三篇)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化进程的初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工业化进程加快了生产力的增长,但也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事故和职业病问题。

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技术手段和规章制度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还需要培养一种安全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

因此,安全文化的概念应运而生。

安全文化是指企业或组织中,员工对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以及安全行为的认同和传承。

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领导者的态度和行为对员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领导者本身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才能让员工有信心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要求。

领导者还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安全政策和制度来保障员工的安全。

其次,员工的参与和培训是安全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员工是企业或组织安全文化的主体,只有他们具备良好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

因此,企业或组织需要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并鼓励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安全文化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这包括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加强事故预防和紧急救援等措施。

通过建立这些制度和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行为,降低工作场所事故的发生率。

最后,安全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持续改进和监督的机制。

企业或组织需要不断地评估和分析安全绩效,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企业或组织还需要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总的来说,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它需要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员工的参与和培训,以及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和监督的机制。

只有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安全文化,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二)安全文化是一种以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基础的组织文化。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安全文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核电行业,当时人们意识到安全不仅仅是依靠技术设备,还需要建立一种安全意识和价值观的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文化逐渐发展,并在其它行业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核电行业的“安全文化运动”。

当时,美国核电公司感受到技术和设备的完善并不能完全保证核电厂的安全,意识到人的行为也是安全的重要因素。

因此,他们开始引入一种新的概念,即“安全与文化”。

这种概念认为,安全不仅是在日常操作中保证设备运转安全,还需要建立一种安全的价值观和意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文化逐渐在其它行业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20世纪80年代,安全文化的概念开始应用于航空领域,并融入到飞行员培训、维护保养和操作程序中。

此后,安全文化的观念也逐渐渗透到石油、化工、船舶、铁路等行业中。

无论是在核电行业还是在其它行业中,安全文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安全行为的推动。

安全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建立一种全员参与、共同关注和持续改进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它强调人们对安全的持续关注和关心,同时也强调全员共同参与和贡献。

安全文化不仅仅关注技术设备和程序,更强调人的行为和态度对安全的影响。

它强调个体责任和集体责任,认为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责任。

在安全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需要受到合适的认可和激励。

这意味着组织需要建立一套合适的激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和关注安全。

此外,安全文化还强调学习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人们应该保持对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也应该不断地改善和创新安全的做法和方法。

总之,安全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核电行业。

它的发展始于核电行业,后来逐渐推广到其它行业中。

安全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建立一种全员参与、共同关注和持续改进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它强调人们对安全的持续关注和关心,倡导个体责任和集体责任,并强调学习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企业安全文化第一讲

企业安全文化第一讲
实践操作
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实践操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
定期考核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安全培训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01
安全培训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通过安全培训,可以传播安全文化理念,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为构建
企业安全文化奠定基础。
02
安全文化是安全培训的升华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安全管理理念,它需要通过长期的安全培
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从而保障员工的生命 财产安全。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市场信 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0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的构成
01
02
03
安全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安全操作规程
教授员工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 因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应急处理措施
培训员工掌握应急处理措施,以便在 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
安全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理论授课
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安全知识。
案例分析
结合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让员工了解事故原因及后果。
安全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高级阶段
企业将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战略和核心价值 观中,形成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 体系,实现“我会安全”的文化境界。
中级阶段
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 ,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 质,形成“我要安全”的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企业可以形成一套科学、 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让“安全文化”之花美丽绽放--专访安全文化建设专家毛海峰教授

让“安全文化”之花美丽绽放--专访安全文化建设专家毛海峰教授

■特别报道让“安全文化”之花美丽绽放——专访安全文化建设专家毛海峰教授本刊记者伊林毛海峰教授简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教授,社会知名安全专家。

自1982年起在原北京经济学院从事安全工程与安全管理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涉足研究方向: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安全文化及其建设、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学基础、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等,AQ/T900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主要起草人。

个人特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经验丰富、创新进取。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毛海峰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您在今年5月的青岛中国机械工业安全卫生协会(简称中机安协)年度理事大会上进行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讲座,大家备受启发,但由于时间关系,大家均有意犹未尽之感。

特别是对机械制造企业如何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完成从“要我安全”的被动阶段到“我要安全”的自觉自主阶段的跨越,非常感兴趣。

毛海峰(以下简称毛):非常感谢中机安协给我机会和大家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话题的交流,也希望能为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体系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在生产中不只是停留在满足遵纪守法的底线要求上,而是奋起对行业安全绩效标杆的赶超。

在此过程中,很多企业也认识到,只有不断更新安全观念和理念,深刻把握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内涵,树立和强化正确的共享安全价值观,在企业领导的引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下,建立并有效运行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记:我们一直认为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能否说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优质安全管理的灵魂和阶梯?毛:基本上是的,但更准确的说法是: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是优质安全管理的灵魂。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个原因:其一,企业安全文化有优劣之分,只有优秀的安全文化才是优质安全管理的灵魂,而劣性的安全文化是劣质安全管理的根源;其二,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安全文化处于内在精神层面,安全管理处于外部现实层面,精神可作用于现实,而现实又可改变精神,其中,精神层面的安全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其优劣不同决定了现实层面的安全管理的好坏不同。

安全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安全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安全文化的历史与发展一、初期的安全文化概念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当时,核能发电厂事故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而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正是出于对核能风险的担忧。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安全文化定义为:“一个组织所有成员的价值观、信仰、态度、意识和行为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来实现核安全的目标”。

二、安全文化的发展和演变1. 1980年代-1990年代在这一时期,安全文化的概念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航空、交通、医疗等。

此时,安全文化被定义为一个组织中对安全价值观的共识,以及通过行为来体现这些价值观的方式。

此外,一些重要的安全文化特征被提出,如责任感、透明度、持续学习等。

2. 2000年代-2010年代在这个时期,安全文化的概念更加广为人知,并且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对安全文化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模型,以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安全文化的发展。

例如,Hudson(2001)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层次模型”,将安全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支持层和改进层。

此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安全领导力、安全思维等概念,并将其与安全文化相结合。

3. 2020年代至今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安全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许多组织开始探索如何将数字技术与安全文化相结合,以提高安全意识和行为。

例如,通过数字化培训和沟通工具,组织可以更加有效地传达安全信息,并提供实时反馈和指导。

此外,一些新兴领域,如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也给安全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三、安全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安全文化在组织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1. 提高安全意识和行为:安全文化可以帮助组织的成员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从而激发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沟通,组织可以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和行为模式。

2. 创建安全环境:安全文化的发展可以帮助组织创建一个积极的安全环境,使得员工能够自由地提出安全问题和意见。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5 页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从安全生产实践上升到企业安全文化,再由企业安全文化指导安全生产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推进的过程。

企业安全管理者通过对安全生产实践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安全管理思想和安全管理理念,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飞跃;通过对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和诠释,产生生动形象的安全文化效果,完成从一般到个别的飞跃,这是企业安全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辩证逻辑。

抽象概括——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途径抽象和概括,是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

引用到企业安全文化上,是指企业安全管理者根据企业内外部安全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企业安全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企业安全生产理念或价值体系,以之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

这些安全生产的理念和价值、方针和原则的总和构成了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来源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又高于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它的形成离不开企业安全管理者的抽象概括。

抽象概括在企业安全文化形成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决不是偶然的。

首先,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使企业内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引起企业安全管理对象,安全管理方法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企业安全管理的角度看,传统的“物化”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企业安全管理者必须从繁琐具体的安全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由以物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由对员工具体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约束,转变为安全观念的交流与沟通;必须善于整合企业内外、行业内外、国内外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等信息,并通过抽象思维和理性概括,形成个性化的安全管理思想和工第 2 页共 5 页作思路。

其次,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关注的主要是资本、劳动生产率、销售额、利润率,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物的调节与控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为关注员工价值、客户价值、市场价值以及品牌价值,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由对物的控制转到对人的管理,由物化安全管理转到价值安全管理上来。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

安全文化的起源、发展及概念起源安全文化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核能发电行业。

在这个行业中,人们意识到设备的安全并不完全依赖于技术,而还需要一种强调安全行为和价值观的文化。

因此,安全文化开始被定义为“对于安全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文化的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核能发电行业,而是逐渐被应用于其他行业和领域。

特别是在诸如石油化工、航空、铁路、医疗等高风险行业中,人们开始认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在发展过程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逐渐演变并得到进一步的丰富。

最初,安全文化主要关注技术方面,如设备的设计和操作规程等。

而现在,安全文化的概念已经变得更加综合,既包括技术因素,也包括组织文化、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

概念安全文化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或社会中对于安全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

它强调了个体和组织在安全方面的态度、行为和决策。

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保意识: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

2. 健康意识:重视个体和组织成员的身体健康,关心安全和健康问题,预防事故和职业伤害。

3. 风险意识:对潜在风险有敏锐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和减轻风险。

4. 责任意识:每个人都对安全负有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和推动安全工作。

5. 学习意识:持续学习和改进,不断提高个体和组织对于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安全文化的发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领导者的重要角色:领导者在安全文化的推动和塑造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应该树立榜样,注重安全,倡导安全价值观。

2. 整体性观念:安全文化不仅仅关注个体的行为,还包括组织和系统层面。

要真正建立和发展安全文化,需要考虑到组织的结构、流程和支持系统等方面。

3. 沟通和参与:安全文化需要所有人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参与机制,可以促进安全文化的发展和落实。

4. 持续改进:安全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

需要持续监测和评估,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摘要:安全是企业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由决策层倡导,最终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本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进入新时代,面对内外部不断变化的大环境,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实现本质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安全;安全文化建设1安全文化建设概述安全是人类生产生活永恒的话题,安全文化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核工业,其研究领域沿着“核工业→高危行业→一般行业→大众”的路线在逐步推进,煤矿、钢铁、医疗、高校、电力、海洋石油、石化等领域是近年来探讨的热点。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文化研究的重点,毛海峰将复杂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划分为要素维度、运行系统维度、安全文化载体维度、安全文化发展维度、安全管控维度、安全管理专业维度,并构建了基于以上维度的建设体系模式。

王秉全面分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格理论和杠杆原理,坚定了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马跃在对33家企业的1321名员工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模型,指出安全承诺、安全参与、安全责任、安全机构、安全实践活动、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安全业绩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

为能够评估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梁玉霞基于熵权-TOPSIS深度分析模型的企业安全文化评估系统。

施波从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面,阐述了企业安全文化认同的机理,指出员工认同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是企业主流安全文化,在企业主流安全文化向企业强势安全文化转变的过程中企业安全文化认同起到了关键作用。

就目前来看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的成功丰硕,但就研究对象而言,往往针对整个企业群体或企业文化总体领域。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特殊性。

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培训

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培训

2023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理论培训contents •企业安全文化简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目录01企业安全文化简介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定义以人为本、注重预防、全员参与、持续改进、促进和谐。

特点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起源20世纪80年代,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提出“文化为先”的理念,强调企业安全管理应从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培育安全行为入手。

发展企业安全文化经历了从强制管理到自主管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企业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安全第一将安全放在首位,优先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注重预防,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等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

企业各级员工都应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水平,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安全水平。

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提高企业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促进和谐全员参与0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1 2 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员工的权益,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保障员工权益03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推动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

01引导员工行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够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和习惯,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生产管理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还有特殊的规律和范畴,它离不开科学、系统化的安全管理。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更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就是说要在安全生产的全部工作和工作的全过程中,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单位全员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全员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这就是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安全文化是本单位全体员工安全价值观念、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和行为准则的总和,是单位与个人安全素质和态度总的体现。

企业安全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实践出发,经归纳总结形成,再用于安全生产实践。

因此,它在企业建设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现代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更为企业的安全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要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重视生产领域的安全,首先要从‘人’抓起。

人,是企业的主宰,所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水平,强化安全、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素养的主要表现手段。

企业的员工人数众多,在自身的修养方面各有差异,层次区分明显,因此对安全的理解深浅不一,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企业安全文化活动,可以引导员工关注安全、体会安全、共同提高。

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很有必要。

企业安全文化,抽象地来说,是指:企业安全管理者根据企业内外安全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企业安全生产理念或价值体系,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

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围绕企业安全生产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

曾经有不少的企业认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无非就是出几本宣传手册,组织一些员工开展开展文体活动、搞搞培训而已。

其实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远不止于此,这种形式上的工作也许可以使企业看上去欣欣向荣,但实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不大。

日本经营业先驱松下幸之助指出:“企业可以凭借自己高尚的价值观,把全体员工的思想引导到自身意想不到的高境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情和工作干劲,这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根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从微小之事抓起,重视事物的苗头,使事故
和灾祸刚一冒头就及时被制止,为损失控制的有 效战术。
古人言论中的安全意识——
未雨绸缪—— 出自《诗 • 幽风 •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
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尽管天还未下雨,也需修补好房屋门窗,以
防雨患。如要安全,也须如此。这不失为有效的 事故对策。
2.2 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安全文化的一种定义: 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 职工接受和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意识、 态度、作风、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合。
2.3 企业安全文化的特性
(1)发展的时代性 (2)目的的人本性 (3)活动的实践性 (4)建设的系统性 (5)形式的多样性 (6)管理的推动性 (7)系统的弥漫性 (8)相对的稳定性
以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为例:
内容
1. 安全文化的历史演
神话学家蔡大成对龙的认识:“龙在文化含义 中是一种生命的符号,象征着古人对生命的循环和 死而复生的愿望。”
龙的形象——蛇身、马头、鹿角、鸡爪等。在 古人看来,蛇老了,脱一层皮就年轻了;鹿角每年 都萌生鹿茸;鸡爪的“鸡距”表明鸡的老嫩;马的 “牙口”可断其岁龄,等等。这些都是生命体的生 命信号,尤以蛇身为本,反映了古人祈求长寿的心 愿。
3 从企业安全文化到全面安全文化
3.1 全面安全文化的概念 3.2 全面安全文化的特点 3.3 全面安全文化的表现
3.1 全面安全文化的概念
目前对在企业中建立“全面安全文化”的观 点正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 目前向其会员开设了“如何引导人们实现全面安 全文化”的研讨班。
但是目前还没有对 “全面安全文化” 的确 切定义。
该报告对安全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首次 对安全文化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引起全世界对安 全文化的关注。
2 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 特性、功能和层次
2.1 文化的概念 2.2 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 2.3 企业安全文化的特性 2.4 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 2.5 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 2.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1 文化的概念
2.5 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
安全精神文化 —— 安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与根本,指沉淀
于企业文化及职工内心的安全意识形态,如安全 价值观、安全态度、安全情感、安全思维方式、 安全道德观等。
2.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为什么强调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涉及 安全管理的缺陷和不足:
传统的安全管理,以规章制度、责任制等来 规范人的行为,以奖罚手段来调节人的活动。在 保障生产正常运作,促进安全生产方面有着无可 替代的优势,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其明显的缺 陷有以下几点:
毫无疑问,从领导到员工没有人不要安全。 但如何要?安全文化解决:
从 要我遵章守纪 到 我要遵章守纪
2.5 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
安全文化自身可以划分为安全物态文化、安 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这三个层 次既有其各自的特质特性,也有其相互之间相辅 相成的关系。
2.5 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
安全物态文化 —— 安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指可见
睡眠产生的梦境诱发了先民的“灵魂”观念。
• 原始宗教
他们认为举凡世上不受人体直接控制、不受人 的意愿随意支配的万事万物,都是受某种神灵驱使。 先民们祈祷神灵保佑平安,帮助自己战胜无法预料 又无力抵御的灾祸,原始宗教由此发端。
• 图腾崇拜
与自然崇拜相比,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 形式。
“图腾( totem)”是美洲印第安奥基华斯 部
“安” 字解说——
• 平静,稳定:~定,~心,~宁,~稳, ~闲,~身立命,~邦定国
•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慰,~抚
•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转危为~
“安” 字解说——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两层含义: • “家”中有“女”则“安” • “女”在“家”中则“安”
古人言论中的安全意识——
古人言论中的安全意识——
亡羊补牢—— 出自《战国策 • 楚策四》:“亡羊而补牢,
未为迟也”。 尽管已受损失,也需想办法进行补救,以免
再受更大的损失。古人云:“遭一蹶者得一便, 经一事者长一智。”故曰:“吃一堑,长一 智。”“前车已覆,后来知更何觉时。”谓之: “前车之鉴。”这些良言古训,不失为事故后必 须的良策。
• 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安全文化”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 1986 年提出安 全文化的概念以后,包括其下属的国际核安全咨 询组(INSAG)在内,为使核能领域安全文化不 断向系统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
• 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安全文化”
1991 年,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 发表了 75-INSAG-4 报告:《安全文化》。
“文化”一词,可以有多种理解。有人对 1871年至 1951 年 80 年间所收集的“文化”定义 作为统计,据说有 160 余种之多。
我国大体有三种说法: ① 广义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 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1 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可以有多种理解。有人对 1871年至 1951 年 80 年间所收集的“文化”定义 作为统计,据说有 160 余种之多。
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机理及其发展
毛海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内容
1 安全文化的历史演变与企业安全文化的 由来
2 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特性、功能和层次 3 从企业安全文化到全面安全文化 4 安全文化的当代发展
1 安全文化的历史演变与 企业安全文化的由来
1.1 安全文化的起源阶段 1.2 安全文化的无意识发展阶段 1.3 企业安全文化的产生
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 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即核电厂 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 重视。
2.2 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
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 (HSCASNI)对 INSAG 的定义进行了修正:
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 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 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
2.4 企业安全文化的功能
(1)安全认识的导向功能 (2)安全观念的更新功能 (3)安全心理的凝聚力功能 (4)安全行为的规范功能 (5)安全知识的传播功能
• 企业安全文化功能的本质
物的不安全状态 —— 技术措施 —— 基础条件 人的不安全行为 —— 管理措施 —— 强制约束 人的不安全观念 —— 文化措施 —— 根本改善
之于形、闻之于声的安全文化现象,是安全文化 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如企业的厂容厂貌、厂风厂 纪、安全生产条件、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等。
2.5 企业安全文化的层次
安全制度文化 —— 安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协调与保证,指与企
业的安全管理组织、制度、工作方法等相关的文 化,是员工安全行为准则的表现。如安全管理体 系、安全标准化规范、员工权利保障等。
我国大体有三种说法: ③ 更狭义说:仅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或运用语 言文字的能力,如“提高文化水平”、“学习文 化”等。
2.1 文化的概念
英文为“Cultrue”,中文一般译为“文 化”,但是该词还含有“教养、陶冶、修养、培 养”等意思。
2.2 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 询组(INSAG)在 75-INSAG-4 报告中对安全文 化的定义为:
• 工业化社会导致的恶性事故 举例:契尔诺贝利(chernobyl)核电站事故
• 在安全问题上的反思 • 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安全文化”
• 在安全问题上的反思
chernobyl 核电站事故给了人类什么启示?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安全技术的制约性 (2)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3)还有什么需要考虑和重视?
2.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1)制度的非完美性。制度是由管理人员制定 的,而管理人员由于受到自身的知识、实践经验 的限制,所制定的制度难免有不完善之处。 (2)制度的滞后性。制度一经制定,在一定时 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而生产的情况则是经常变化 的。若制度的制定跟不上生产的发展,则导致制 度不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
1.2 安全文化的无意识发展阶段
(公元前 ? 年——1986 年)
• 女娲补天 • 伏羲作《河图》 • 大禹治水与《洛书》 • 周易的卦与爻 • 李冰父子建都江堰
1.2 安全文化的无意识发展阶段
(公元前 ? 年——1986 年)
• 喻皓建造梵天寺塔和开宝寺灵威木塔 • 宋应星《天工开物》对挖煤的描述 • 各种象征安全的器物(塔、平安结、福娃) • 民间语言禁忌与祝福 • “安”字的解说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出自《左传 • 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
则有备,有备无患”。 正像孔子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古人言论中的安全意识——
长治久安——
出自《汉书 • 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
长治之业” 。 只有实现久安之势,才能成就长治之业。
古人言论中的安全意识——
防微杜渐—— 源于《元史 • 张桢传》:“有不尽者,亦宜
2.6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3)制度的强制性。制度硬性地规定工人应该 做什么,怎么做,否则受怎样的处罚。一方面容 易诱发工人形成逆反心理,另一方面抑制了工人 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使 人的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调动、主观能动性和 创造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结果:无人监督时无法保证制度的实行!
落的语言,意思为“它的亲属”或“它的标记”, 表示氏族的标志。
• 图腾崇拜
石器时代的先民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 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亲密联 系,因而以之作为氏族的崇拜对象和标志,这便是 “图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