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案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

合集下载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教案(陈志勇)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教案(陈志勇)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专题连接体问题)教学目标(1)知道连结体问题;(2)理解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动力学中的应用;(3)初步掌握连结体问题的求解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连结体问题。

教学难点:连结体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连结体问题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经常会涉及到相互联系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类问题为“连结体问题”。

连结体一般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联系的物体构成的系统。

1、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对系统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力。

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力。

2、解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当物体间相对静止,具有共同的对地加速度时,就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整体画受力分析图,列出整体的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当需要计算物体之间(或一个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就必须把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一个部分)隔离出来,画出隔离体的受力图,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3.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

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

对连接体解题原则:能整体不隔离,一般先整体后隔离或先隔离后整体。

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作用力。

题型一.先整体后隔离。

【例1】如上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细绳相连,在F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例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F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结论拓展【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块放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中间用细绳相连,在F 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块放在固定地面上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中间用细绳相连,在F 细绳的拉力为多大?【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斜面的摩擦因数为μ,中间用细绳相连,在F 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4】如图所示,质量都为m 12)【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连,在F 1、F 2(12F F >)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例3右做匀加速运动(空气阻力不计)时,则稳定时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题型二.先隔离后整体【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体的质量为M ,斜面与物块无摩擦,地面光滑,现对斜面施加一个水平推力F ,要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力F 应多大?接上题,若斜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其他条件不变,要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力F 应多大?拓展1.如图所示,粗糙斜面上放一个物体A ,当用水平力F 推动斜面使物体A 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一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A 总要受静摩擦力的作用;B .物A 受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 .物A 受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D .物A 受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与力F 大小有关拓展2.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斜面体,质量为M ,倾角为θ,其斜面部分是粗糙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在斜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含答案解析

专题03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必备知识】一、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整体叫作连接体。

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弹簧、细杆等连在一起。

2.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则系统之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为该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该系统的内力。

3.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1)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的方法。

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的影响,只考虑系统受到的外力。

(2)隔离法:把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的方法。

此时系统的内力就有可能成为该研究对象的外力,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一般选择将受力较少的物体进行隔离。

(3)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还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

求解连接体问题时,随着研究对象的转移,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

一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种方法求加速度,再用另一种方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或系统所受合力。

无论运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解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二、动力学的临界问题在动力学问题中,经常会遇到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情况(如恰好滑动、刚好脱离),这类问题称为临界问题。

临界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系统的某些物理量达到极值,临界点的两侧,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一般要发生改变。

1.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

2.临界问题的常见类型及临界条件(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间的弹力恰好为零。

(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是实际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张力为零。

3.3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连接体问题

3.3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连接体问题

3.3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连接体问题
受力分析合力加速度
运动学量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求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根据物体的运动特征,应用运动学公式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求力: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推断或求出物体的受力情况。

无论哪类问题,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是加速度。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受力分析要求(按比例)画出物体的受力图,需要正交分解的进行分解,标出角度来,并且标上加速度方向(正方向);运动分析要求根据物体所受合外力和初速度能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
不论哪类问题,都应抓住力与运动是通过加速度联系起来的这一关键枢纽.
专题一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加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有关运动的物理量.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②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求出合外力(大小和方向)共线力合成建立符号规则,把矢量运算变成代数运算;非共线力合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求解.。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二:连接体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二:连接体问题

科目:物理课堂教学导学案课题:专题:连接体问题高一年级主备人: 时间: 2020年12月29日任课教师【学习目标】:1.知道连结体问题。

2.理解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3. 初步掌握连结体问题的求解思路和解题方法。

【学习重点】:连结体问题。

【学习难点】:连结体问题的解题思路。

【主要内容】: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经常会涉及到相互联系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类问题称为“连结体问题”。

连结体一般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联系的物体构成的系统。

一、连接体的链接类型①用绳连接类②直接接触类③靠摩擦接触类二、处理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1、整体法:当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我们把整个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质量等于各物体的质量之和,当整体受到的外力已知时,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叫做整体法。

注意:此方法一般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的情况2、隔离法:求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这种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叫隔离法注意:此方法对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或不相同的情况均适用。

3、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求各部分的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的加速度或合外力时,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还要求各部分间的作用力,则用隔离法,要求哪个面上的作用力,就从哪个作用面将物体进行隔离;如果连接体中各部分加速度不同,一般都是选用隔离法。

4、处理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往往交叉使用,一般的思路是先用整体法求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三、关于连接体的两类问题1、连接体中各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例: 连接体匀速运动)2、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或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例: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例:A.B 的一起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运动)四、典例分析例1.连接体中各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例2、已知作用于A 的向右的推力大小为F=10N ,地面光滑。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3 连接体问题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3 连接体问题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案

考点三连接体问题基础点知识点1 连接体1.定义: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

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

如以下图所示:2.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要么先整体后隔离,要么先隔离后整体。

(1)整体法是指系统内(即连接体内)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具有相同加速度),可以把连接体内所有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考虑,分析其受力情况,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整体法可以求系统的加速度或外界对系统的作用力。

(2)隔离法是指当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力,从研究方便出发,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再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隔离法适合求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或各个物体的加速度。

3.整体法、隔离法的选取原那么(1)整体法的选取原那么假设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2)隔离法的选取原那么假设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假设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

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知识点2 临界与极值1.临界问题物体由某种物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所要经历的一种特殊的转折状态,称为临界状态。

这种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分界点就是临界点,此时的条件就是临界条件。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的问题中,当物体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等词语时,常常会涉及临界问题。

3教案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

3教案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

F – f = (m+M)a FN2 -(m+M)g=0 f= μFN2= μ (m+M)g
物块受力如图示: 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只能有向左的加速度a ,所以合力一定向左。
a
F
θ
(M+m)g
f
a
θ
FN1
由牛顿定律得:mg tanθ= ma
mg
所以a= gtan θ 代入得F=f+(m+M)a= (m+M)g(μ +tan θ)
思考质量为M的斜面放置于水平面上,其上有质量为m的小物 块,各接触面均无摩擦力,将水平力 F 加在 M 上,要求 m 与 M 不发生相对滑动,力F应为多大?
解:以m为对象,其受力如图,由图 可得:
F合 m g t a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 g t an m a........( 1) 以整体为对象 , 受力如图 ,则 F ( M m) a........( 2) 由(1)(2)有 F (M m) g tan
m
M
思考如图m1>m2,滑轮质量和摩擦不计,则 当将两物体由静止释放后,弹簧秤的读 数是多少?
4m 1 m 2 g m1 m 2
m1
m2
思考在气垫导轨上用不可伸缩的细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1 的 滑块上,另一端系在质量为m2 的钩码上,如图所示。设导轨 与滑块之间、细绳与滑轮之间无摩擦,求滑块的加 速度以及 细绳的拉力。
a
F
A.µmg C.mF/(M+m)
B.ma D.F-Ma
练习光滑水平地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B,质量分别为 mA=2.0kg、 mB=4.0kg,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A物体在 大小为F=12N的水平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求①B物体所 受摩擦力多大?②F多大时B将相对A滑动?(g=10m/s2)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连接体问题》教学设计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连接体问题》教学设计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应用—连接体问题》教学设计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沈蔡林学习目标:1.了解连接体情景的特点;2.熟练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解决一般的连接体问题;3.通过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学习难点:连接体中临界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案设计:本节是高三一轮复习课,整体法和隔离法,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近几年江苏高考都有体现.上课班级学生基础很好,但对整体法和隔离法缺乏针对性训练,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总结.因此课堂设计本着“先生后师”、“先学后教” 教学思想,循序渐进,设置成四个教学环节:情景回顾、思路探究、方法感悟、拓展应用.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连接体情景回顾,通过对常见连接体情景的回顾,帮助同学们了解连接体情景的特点和分类.为第二环节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提供基础.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连接体思路探究,在导学案中设置了三个情景,第一个情景是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第二情景是一个物体有加速度另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是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的一种特例);第三个情景是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前对三个情景进行分析,探究整体法和隔离法在这三种情景中的应用,体现“先生后师” 、“先学后教” 教学思想.在课堂上请几个同学上台展示自已的解法,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归纳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思想,把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来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在第三个环节连接体分析方法感悟中,主要体现“感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对第二个环节总结的处理思想的感悟,二是设置三个易错情景,并展示同学们的易错点(错误解法),请同学们当一回老师,改正错误,让学生在改正其他同学的错误解法的过程中感悟对象的合理选择和注意点,并请同学们及时做出小结.这体现“互学互助”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学生感悟到整体与隔离的一般选择依据之后,及时进行变题,变化成一个对象选择符合整体法思想应用的情景,但是真正使用整体法却有无法逾越的障碍,通过展示部分同学巧妙运用隔离法解答过程之后,让学生体会到方法不是固定的,得注意应用的策略,再次让学生“感悟” 应用的灵活性.第四个环节“连接体的拓展应用”中,主要体现“拓展”,设置两个临界情景,让学生体验连接体问题解决思想在临界问题中的应用,第二个情景是2013 年江苏高考试题,让学生对高考试题来个亲密接触,感受“连接体问题处理方法” 的重要性.教学过程:引入:整体法和隔离法,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近几年江苏高考都有体现,本节课复习牛顿第二定律中连接体问题.、连结体情景回顾□——□s连接体一般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构成的系统.1.按连接方式分类有:通过轻绳(轻弹簧)连接,通过轻杆连接,通过接触连接*o—F*2 •各物体按加速度关系分类有:对连接体分析一般从运动状态角度分为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和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两类.二、连接体思路探究(加速度和受力情况)同学们课前就两个情景自己研究了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下面提供一个机会,请你给同学们展示展示.情景1.倾角为9的静止的斜面上,相同材料的物块A和B用轻绳连接,质量分别为m和m,在B上施加恒力F,使两物块沿斜起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绳中张力.情景2.如右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猫,抓住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的质量为M 的垂直杆子•当悬绳突然断裂时,小猫急速沿杆竖直向上爬,以T 保持它离地面的高度不变•则杆下降的加速度为大?情景3 .倾角9 =37°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质量m=3kg的物块A和m=2kg的木板B叠放在斜面上,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卩=0.5 .从静止开始,A沿B表面向下运动,B在F=30N平行于斜面的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加速运动.已知sin37 ° =0.6,cos37 °=0.8,取g=10m/s,则此时物块A、木板B 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方法感悟由学生对刚才的举例进行方法总结并进行简单应用1 •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方法一: ______________方法二: ______________2•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方法一: 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______________整体法和隔离法应用过程有一些常见的错误,请同学们当一回老师,分析 分析错在哪里?易错情景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 A 和B 分别固定在一根,轻 杆的中点及端点,当杆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绕 0点匀速转动时,求杆的0A 段及 AB 段对球的拉力之比.易错情景1 •物体M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桌面一端附有轻质光滑定滑轮,对M 有:a .:某同学解法:I 1! ::设杆长为21,小球的角速度为3I II II II '! F oA=ml 32! ;I IF AB = m 21 3易错情景3.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a的楔形物A放在水平地面上, 质量为m 的B物体在楔形物的光滑斜面上运动,A物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多大?:某同学解法:I i•I:对整体有:1II II II I:N= ( M + m) g1I整体与隔离选择原则:一般原则:我的原则是:简单化原则,灵活运动变式.如上题,若AB接触面粗糙,B在斜面上加速下滑,(以下讨论,斜面体均保持静止不动).⑴试分析斜面体受到地面静摩擦力方向.⑵当m再受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物体仍在斜面上下滑时,试分析斜面体受到地面静摩擦力方向.四、拓展应用1 •如图所示,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下有一托盘,用托盘托着物体使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然后使托盘以加速度a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vg),试求托盘向下运动多长时间能与物体脱离?小结临界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3江苏高考题)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3)本实验中,m1=0. 5kg ,m2=0.1kg,=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 1m,取g=10m/€.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 =0.002m,人眼就能感知. 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小结:第三问分别研究砝码和纸板的运动,口诀是:各账各算找联系,体现了对象隔离分析的思想,对砝码的两个运动过程单独研究,体现了过程隔离的思想.课堂小结:通过学习知道隔离法与整体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相辅相成.所以,两种方法的取舍,并无绝对的界限,必须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无论哪种方法均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非待求量(即中间未知量的出现,如非待求的力,非待求的中间状态或过程等)的出现为原则.。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问题的类型物物连接体、轻杆连接体、弹簧连接体、轻绳连接体.2.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3.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4.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一般采用“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例1(多选)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图1所示,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同,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第1、5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则该动车组()图1A.启动时乘客受到车厢作用力的方向与车运动的方向相反B.做匀加速运动时,第5、6节与第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3∶2C.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成正比D.与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之比为1∶2答案BD解析 列车启动时,乘客随车厢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故乘客受到车厢的作用力方向与车运动方向相同,选项A 错误;动车组运动的加速度a =2F -8kmg 8m =F4m -kg ,则对6、7、8节车厢的整体有F 56=3ma +3kmg =34F ,对7、8节车厢的整体有F 67=2ma+2kmg =12F ,故5、6节车厢与6、7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之比为F 56∶F 67=3∶2,选项B 正确;关闭发动机后,根据动能定理得12·8m v 2=8kmgx ,解得x =v 22kg ,可见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选项C 错误;8节车厢有2节动车时的最大速度为v m1=2P8kmg ;8节车厢有4节动车时最大速度为v m2=4P8kmg ,则v m1v m2=12,选项D 正确. 例2如图2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 、C 两物体,A 叠放在C 上,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2m 、3m ,物体B 、C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 ,现用水平拉力F 拉物体B ,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图2A.此过程中物体C 受重力等五个力作用B.当F 逐渐增大到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 逐渐增大到1.5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D.若水平面光滑,则绳刚断时,A 、C 间的摩擦力为F T 6①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②轻绳刚好被拉断. 答案 C解析 A 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可知C 受重力、A 对C 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A 对C 的摩擦力以及地面的摩擦力六个力的作用,故A 错误.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a =F -μ·6mg 6m =F6m -μg ,对A 、C 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T-μ·4mg =4ma ,解得F T =23F ,当F =1.5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故B 错误,C 正确.水平面光滑,绳刚断时,对A 、C 整体分析,加速度a =F T4m ,隔离A 单独分析,A 受到的摩擦力F f =ma =F T4,故D 错误.。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和连接体问题课件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和连接体问题课件
习题课3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和连接体问题
动力学的图象问题 1.常见的图象形式 在动力学与运动学问题中,常见、常用的图象是位移图象(x -t 图象)、速 度图象(v-t 图象)和力的图象(F-t 图象)等,这些图象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 受力规律,而绝非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 2.图象问题的分析方法 遇到带有物理图象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图象,先从它的物理意义、点、 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了解图象给出的信息,再利用 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解题.
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 量为 m1=4 kg 的物块 P,Q 为一重物,已知 Q 的质量为 m2=8 kg,弹簧的质 量不计,劲度系数 k=600 N/m,系统处于静止,如图 3 所示,现给 Q 施加一 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 F,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 在前 0.2 s 时间内,F 为变力,0.2 s 以后,F 为恒力,求:力 F 的最大值与最 小值.(sin 37°=0.6,g 取 10 m/s2)
图3

思路点拨:①0.2 s 时 P、Q 两物块恰好分离.②两物块分离瞬间加速度 仍相同,而相互作用力恰好为零.
【解析】 从受力角度看,两物体分离的条件是两物体间的正压力恰好
为 0,从运动学角度看,一起运动的两物体恰好分离时,两物体在沿斜面方 向上的加速度和速度仍相等.
设刚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 x0.
思路点拨:①恒力 F 的方向不变,而摩擦力的方向随速度方向的改变而 改变.②v-t 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③v-t 图象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物 体的位移.
【解析】 (1)设物体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1,则由 v-t 图象得 a1=2 m/s2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解析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解析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1、动力学中的连接体模型,学会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

2、掌握动力学的临界分析。

一、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细杆等连在一起,在求解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为整体法与隔离法.2.整体法:把整个连接体系统看做一个研究对象,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它不涉及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隔离法:把系统中某一物体(或一部分)隔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将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容易看清单个物体(或一部分)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还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时,随着研究对象的转移,往往两种方法交替运用.一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种方法求加速度,再用另一种方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或系统所受合力.无论运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解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二、动力学的临界问题1.临界问题: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转折状态.2.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3.临界问题的常见类型及临界条件:(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或脱离)的临界条件是弹力为零.(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实际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上的张力为零.(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所受合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当所受合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对应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4.解答临界问题的三种方法(1)极限法:把问题推向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从而找出临界条件.(2)假设法:有些物理过程没有出现明显的临界线索,一般用假设法,即假设出现某种临界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与题设是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处理.(3)数学法:将物理方程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如二次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然后根据数学中求极值的方法,求出临界条件.题型1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例题1](2023秋•密云区期末)如图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

教案连接体问题

教案连接体问题

莘县职业中专高中部教学案一体高一物理 G113第19周第4课时总第71课时年1月6日学习内容教学补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求解“外力”问题,需先分析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确定系统的加速度,再对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外力”。

[例1]光滑水平面放有二木块,质量分别为M和m,紧靠在一起,且M>m,当用水平力F向右推M时,M与m间相互作用力为N1,当用水平力F水平向左推m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为N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N1>N2(B)N1<N2(C) N12(D) 无法确定分析:图1中,M与m均处于静止,M对m的压力N等于F,有人会认为力F经物体M传递给m,其实M 对m的作用力为弹力,仅在数值上恰好等于M受到的水平外力F.图2中M与m的共同加速度a =mMF+,则m受到的压力N1==mMm+F图3中,M与m的共同加速度a=mMF+,则m受到的压力N2==mMM+F,比较以上分析,会得到以下结果:N2>N1,选项(B)正确,且N1、N2均不等于 F.认为在加速系统中.学习内容教学补充[例2]火车每节车厢质量均为m,共40节,总牵引力为F,(火车受到阻力不计),求:(1)第30节车厢对第31节车厢的拉力(2)第31节车厢受到的合外力二、用正交分解法分析动力学问题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可利用正交分解法将物体受到的各个力分解到互相正交的两坐标上,再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例3]光滑斜面倾角θ=30°,斜面上放有质量m=1的物体,物体用劲度系数K=500的弹簧与斜面连接,如图所示,当斜面以a=3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运动时,m与分析:火车加速度a=mF40(1)后10节车厢质量为10m,所以第31节车厢受到的拉力F31=10m×a=10=4(2)第31节车厢受到的合外力与每节车厢受到的合外力都相同:∑F31==40.分析:对m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设弹力为Fθ-θ= (1)竖直方向:θθ-=0 (2)由(1)、(2)式可得F=3030sin30cos30tgmamgtg++=6.5N所以,弹簧伸长x==5005.6m=θθθ学习内容教学补充【练习】如图5所示,拉力F作用在重为G的物体上,使它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若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当拉力最小时和地面的夹角θ为多大?解析: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G、拉力F、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根据平衡条件有:cos=-NFμθsin=-+GNFθ解得:θμθμsincos+=GF设μφ=tan,则211cosμφ+=,代入上式可得:当φθ=时,1)cos(=-φθ,此时F取最小值。

动力学之连接体问题

动力学之连接体问题

例:如图所示,A物体质量为M静止置于光滑水平桌 面上,B物体质量为m,静止释放B物体,则A和B物体 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绳的拉、质量的关系”这一节 中,我们使用了下图装置,该装置中,我们假设 绳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钩码重力大小。 1.计算绳子产生的实际拉力,
2.并说明满足什么前提条件上述假设成立?
动力学之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过绳、杆、弹 簧相连,或紧靠,或叠放在一起的系统 2.解决连接体问题的方法: ①隔离法 ②整体法 例:如下图,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kg的m1和质量 为3kg的m2紧靠一起,用水平向左大小为15N的力F推m2, 问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m1对m2的作用力多大?
例:如图,天花板上用细线悬挂静止的质量都为 0.4kg的两个小球A和B,假若分别受水平向右和水平 向左大小都为3N的两力作用,稳定后,则可能为下 图中的( ) 求B球所受拉力大小和方向。
C
A
F
F F
F
F F
F
F
B
A
B
C
D
P77页: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a
m1 m2
F
推力F=895N,不考虑其他力, m1=3400kg,a=0.13m/s2,m2=?
小结:
1.若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可以用 整体法求系统的加速度和系统受的外力。 2.隔离法求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的作用力。
例:如图所示,吊车质量为20kg,人的质量为60kg, 绳的质量和空气阻力不计,要让人跟随吊车以2m/s2 的加速度下降,则人对绳的拉力为多少?人对吊车 压力为多少?g=10m/s2
a
F
m1 m 2
适用 原则
例:如下图,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kg的m1和质量 为3kg的m2紧靠一起,用水平向左大小为15N的力F推m2, 问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m1对m2的作用力多大?

高三物理复习学案:两类动力学问题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高三物理复习学案:两类动力学问题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第三章第2讲两类动力学问题、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学习目标】1、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失重现象3、对于连接体问题,学会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问题【目标一】两类动力学问题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

第二类:已知求物体的。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例1、水平地面上方A处有一小物块,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如图所示。

经过时间t到达B处,此时撤去力F,又经过2t时间物块恰好落到地面。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A处离地面的高度h=12gt2,忽略空气阻力,则物块的质量为()A.5F8g B.Fg C.3F8g D.F2g练1(2021·山东等级考模拟)如图甲所示,在高速公路的连续下坡路段通常会设置避险车道,供发生紧急情况的车辆避险使用,本题中避险车道是主车道旁的一段上坡路面。

一辆货车在行驶过程中刹车失灵,以v0=90 km/h的速度驶入避险车道,如图乙所示。

设货车进入避险车道后牵引力为零,货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

(1)为了防止货车在避险车道上停下后发生溜滑现象,该避险车道上坡路面的倾角θ应该满足什么条件?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结果用θ的正切值表示。

(2)若避险车道路面倾角为15°,求货车在避险车道上行驶的最大距离。

(已知sin 15°=0.26,cos 15°=0.97,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总结: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的关键点解题步骤【目标二】超重失重例2、(2020·北京丰台区期末)图甲是某人站在接有力传感器的平板上做下蹲、起跳和回落动作的示意图,图中的小黑点表示人的重心。

图乙是平板所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根据图像分析可知()A.人的重力可由b点读出,约为300 NB.b到c的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再处于失重状态C.人在双脚离开平板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D.人在b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于在c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练1、(2019·浙江4月选考)如图所示,A、B、C为三个实心小球,A为铁球,B、C为木球。

微型专题: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 学案(含答案)

微型专题: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 学案(含答案)

微型专题: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学案(含答案)微型专题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学习目标1.会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2.掌握动力学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会分析几种典型临界问题的临界条件一.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细杆等连在一起,在求解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2整体法把整个连接体系统看成一个研究对象,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它不涉及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隔离法把系统中某一物体或一部分隔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将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容易看清单个物体或一部分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还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时,随着研究对象的转移,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一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种方法求加速度,再用另一种方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或系统所受合力无论运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解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例1如图1所示,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mA10kg,mB20kg,F600N,求此时轻绳对物体B的拉力大小g取10m/s2图1答案400N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和单独对B受力分析,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mBgmAmBa物体B受轻绳的拉力和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TmBgmBa,联立解得FT400N.当物体各部分加速度相同且不涉及求内力的情况,用整体法比较简单;若涉及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时,必须用隔离法.整体法与隔离法在较为复杂的问题中常常需要结合起来运用,这将会更快捷有效.针对训练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彼此接触的物体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若用水平推力F作用于A物体,使A.B一起向前运动,如图2所示,求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图2答案解析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1m2gm1m2a所以ag再以B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ABm2gm2a联立得两物体间的作用力FAB.连接体的动力分配原理两个物体系统的两部分在外力总动力的作用下以共同的加速度运动时,单个物体分得的动力与自身的质量成正比,与系统的总质量成反比.相关性两物体间的内力与接触面是否光滑无关,与物体所在接触面倾角无关.例2如图3所示,装有支架的质量为M包括支架的质量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支架上用细线拖着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向左匀加速运动时,稳定后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车所受牵引力F的大小图3答案Mmgtan解析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它们的加速度相同,小车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小球的加速度方向也水平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合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小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mgta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tanma对小车和小球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联立解得FMmgtan.二.动力学的临界问题1临界问题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转折状态2【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3临界问题的常见类型及临界条件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间的弹力为零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是实际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绳上的张力为零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在变化的外力作用下运动时,其加速度和速度都会不断变化,当所受合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当所受合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对应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4解题关键正确分析物体运动情况,对临界状态进行判断与分析,其中处于临界状态时存在的独特的物理关系即临界条件例3如图4所示,矩形盒内用两根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m1.0kg的均匀小球,a线与水平方向成53角,b线水平两根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都是Fm15Ncos530.6,sin530.8,g取10m/s2求图41当该系统沿竖直方向匀加速上升时,为保证细线不被拉断,加速度可取的最大值2当该系统沿水平方向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为保证细线不被拉断,加速度可取的最大值答案12m/s227.5m/s2解析1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当a线拉力为15N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竖直方向有Fmsin53mgma 水平方向有Fmcos53Fb解得Fb9N,此时加速度有最大值a2m/s22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竖直方向有Fasin53mg 水平方向有FbFacos53ma解得Fa12.5N当Fb15N时,加速度最大,有a7.5m/s2例4如图5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图51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线对小球的拉力刚好等于零2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3当滑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为多大答案1g2g3mg解析1当FT0时,小球受重力mg和斜面支持力FN作用,如图甲,则FNcos45mg,FNsin45ma解得ag.故当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g时线上的拉力刚好为0.2假设滑块具有向左的加速度a1时,小球受重力mg.线的拉力FT1和斜面的支持力FN1作用,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方向FT1cos45FN1sin45ma1,竖直方向FT1sin45FN1cos45mg0.由上述两式解得FN1,FT1.由此两式可以看出,当加速度a1增大时,球所受的支持力FN1减小,线的拉力FT1增大当a1g时,FN10,此时小球虽与斜面接触但无压力,处于临界状态,这时绳的拉力为FT1mg.所以滑块至少以a1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3当滑块向左的加速度大于g时,小球将“飘”离斜面而只受线的拉力和重力的作用,如图丙所示,此时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4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cosma,FTsinmg,解得FTmmg.1连接体问题如图6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不计,在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则A和B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图6A.B.C.D.答案D解析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2mma,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ABma,即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选项D正确2连接体问题如图7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车上,使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为a,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在运动过程中图7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mgB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maC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D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Ma答案C解析把小车和木块看成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木块水平方向只受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故A错误;对木块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故B错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与f 大小相等,故C正确;对小车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车合Ma,故D错误3临界问题如图8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kg.mB2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若作用在A上的外力F由0增大到45N,则此过程中图8A 在拉力F12N之前,物体一直保持静止状态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N时,开始发生相对运动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两物体始终不发生相对运动答案D解析先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B运动是因为受到A对它的静摩擦力,但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所以B的加速度存在最大值,可以求出此加速度下F的大小;如果F再增大,则两物体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所以这里存在一个临界点,就是A.B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F的大小以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A受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则有FfmAa;再以B为研究对象,B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mBa,当f为最大静摩擦力时,解得am/s26m/s2,此时F48N45N,由此可知此过程中A.B间的摩擦力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A.B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故选项D正确。

2023年高中物理 第4章 专题强化6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和图像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3年高中物理 第4章  专题强化6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和图像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专题强化6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和图像问题
目标体系构建 课内互动探究 课堂达标检测
目标体系构建
【课程标准】 1.会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2.会分析物体受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会结合图像解答动力学问题。
【素养目标】 科学探究 探究生活中力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解析:在0~t0时间内,F减小,则物体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由牛 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逐渐减小,当F=0时加速度减至0,因为加速度 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a=0时,速度v最 大,故B、C正确,A、D错误。
课堂达标检测
1.如图所示,两个用轻线相连的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质量分
解析:对 m0 和 m 组成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0+m)a1, a1=m0m+gm,另一端改为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则 F=m0a2,a2=mmg0, 所以 a1<a2,C 正确。
探究 情景导入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个物体,质量m=1 kg,对物体 施加如图乙所示的水平外力作用,试说明水平外力的特点以及物体的运 动情况。
顿第二定律得 F1-F2=(m1+m2)a

对质量为 m1 的物块隔离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F3=m1a,

由①②两式得 F3=m1mF21+ +mm22F1,选项 D 正确。
2.如图所示,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且 m1=2m2。在用水平推力 F 向右推 m1 时,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解题策略 (1)弄清图像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的物理意义。 (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像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像与 公式”“图像与物体运动”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 断。

高三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3)连接体问题》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3)连接体问题》教学设计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三)连接体问题》教学设计一、知识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设定知识点知识类型认知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牛顿运动定律原理√√√√整体法与隔离法方法√√√√临界分析法方法√√√√1.知识目标①加深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②了解“轻绳两端的受力大小必须相等”③了解“绳子长度不可伸长”2.思维目标①学会利用临界假设法判断连接体的运动情况;②能合理选择整体法或隔离法对连接体进行受力分析;③能利用“绳子长度不可伸长”这一特点分析连接体中物体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关系;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利用理性思维缜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体会理性思维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启动核对上节课后作业答案,准备进入本节复习内容回顾上节内容,启动本节教学建构①例1.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 37°=35)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38,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计算:开始运动时,A和B加速度的大小。

1.体会临界假设法判断连接体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应用;2.学会根据受力分析列写动力学方程3.明确整体法的适用条件巩固①①μ1越大,BC一起加速下滑的可能性越大;μ1越小,BC分开加速下滑的可能性越大;巩固“临界假设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连接体问题动力学图像问题运动分析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分析物理情境动力学方程本节课所处位置起加速下滑【跟踪训练】01.如图所示,质量为m 1,m 2的物体叠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下滑时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已知m 1和m 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 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运动过程中m 1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A . μ1m 1gsinθ B.μ1m 1gcosθ C.μ2m 1gsinθ D .μ2m 1gcosθ 02.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A 、B 、C 三个物体堆叠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A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1,BC 间动摩擦因数为μ2,现对C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 ,求:(1)若物体间无相对滑动,AB 间和AC 间的摩擦力各是多少? (2)若F 从零逐渐增大,致使A 、B 中有一物体发生相对滑动,试问哪一个先发生滑动? 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

第四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

第四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

专题强化动力学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科学思维:1.会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2.掌握动力学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会分析几种典型临界问题的临界条件.一、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运动状态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细杆等连在一起,在求解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为整体法与隔离法.2.整体法:把整个连接体系统看作一个研究对象,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它不涉及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隔离法:把系统中某一物体(或一部分)隔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将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容易看清单个物体(或一部分)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4.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还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时,随着研究对象的转移,往往两种方法交替运用.一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种方法求加速度,再用另一种方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或系统所受合力.无论运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解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m A=10 kg,m B=20 kg,F=600 N,求此时轻绳对物体B的拉力大小(g取10 m/s2).图1答案400 N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和单独对B受力分析,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 A+m B)g=(m A+m B)a对物体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T-m B g=m B a,联立解得:F T=400 N.针对训练(多选)如图2所示,质量分别为m A、m B的A、B两物块用轻绳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拉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为了增大轻绳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图2A.减小A物块的质量B.增大B物块的质量C.增大倾角θD.增大动摩擦因数μ答案AB解析当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拉A,两物块沿斜面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对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m A+m B)g sin θ-μ(m A+m B)g cos θ=(m A+m B)a,-g sin θ-μg cos θ.得a=Fm A+m B隔离B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T-m B g sin θ-μm B g cos θ=m B a,则F T=m B g sin θ+μm B g cos θ+m B a=m B F,m A+m B要增大F T,可减小A物块的质量或增大B物块的质量,故A、B正确.连接体的动力分配原理:两个物体(系统的两部分)在外力(总动力)的作用下以共同的加速度运动时,单个物体分得的动力与自身的质量成正比,与系统的总质量成反比.相关性:两物体间的内力与接触面是否光滑无关,与物体所在接触面倾角无关.如图3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斜面的倾角θ=37°,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小钉子,质量m=1.5 kg的光滑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与小球将一起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图3(1)木块与小球的共同加速度的大小;(2)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2.0 m/s2(2)6.0 N沿斜面向下解析(1)选小球和木块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设木块的质量为M,共同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m)g sin θ-μ(M+m)g cos θ=(M+m)a代入数据得:a=2.0 m/s2(2)选小球为研究对象,设MN面对小球的作用力为F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F N=ma,代入数据得:F N=6.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大小为6.0 N,方向沿斜面向下.二、动力学的临界问题1.临界问题: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转折状态.2.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3.临界问题的常见类型及临界条件(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间的弹力恰好为零.(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是实际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张力为零.(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所受合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当所受合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对应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4.解答临界问题的三种方法(1)极限法:把问题推向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从而找出临界条件.(2)假设法:有些物理过程没有出现明显的临界线索,一般用假设法,即假设出现某种临界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与题设是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处理.(3)数学法:将物理方程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如二次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然后根据数学中求极值的方法,求出临界条件.如图4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图4(1)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右运动时,线对小球的拉力刚好等于零?(2)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3)当滑块以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上的拉力为多大?答案(1)g(2)g(3)5mg解析(1)当F T=0时,小球受重力mg和斜面支持力F N作用,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cos 45°=mg,F N sin 45°=ma,解得a=g.故当向右运动的加速度至少为g时线上的拉力为0.(2)假设滑块具有向左的加速度a1时,小球受重力mg、线的拉力F T1和斜面的支持力F N1作用,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方向:F T1cos 45°-F N1sin 45°=ma1,竖直方向:F T1sin 45°+F N1cos 45°-mg =0.由上述两式解得F N1=2m (g -a 1)2,F T1=2m (g +a 1)2. 由此可以看出,当加速度a 1增大时,球所受的支持力F N1减小,线的拉力F T1增大. 当a 1=g 时,F N1=0,此时小球虽与斜面接触但无压力,处于临界状态,这时绳的拉力为F T1=2mg .所以滑块至少以a 1=g 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3)当滑块加速度大于g 时,小球将“飘”离斜面而只受线的拉力和球的重力的作用,如图丙所示,此时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cos α=ma ′,F T ′sin α=mg ,解得F T ′=m a ′2+g 2=5mg .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B ,用两根等长的细绳1、2分别固定在车厢的A 、C 两点,如图5所示,已知两绳拉直时,两绳与车厢前壁的夹角均为45°.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图5(1)当车以加速度a 1=12g 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1、2两绳的拉力的大小; (2)当车以加速度a 2=2g 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1、2两绳的拉力的大小.答案 (1)52mg 0 (2)322mg 22mg 解析 设当细绳2刚好拉直而无张力时,车的加速度向左,大小为a 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cos 45°=mg ,F 1sin 45°=ma 0,可得:a 0=g .(1)因a 1=12g <a 0,故细绳2松弛,拉力为零,设此时细绳1与车厢前壁夹角为θ,有:F 11cos θ=mg ,F 11sin θ=ma 1,得F 11=52mg . (2)因a 2=2g >a 0,故细绳1、2均张紧,设拉力分别为F 12、F 2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2cos 45°=F 22cos 45°+mg F 12sin 45°+F 22sin 45°=ma 2 解得F 12=322mg ,F 22=22mg .1.(连接体问题)(多选)(2019·滨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6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 、B 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 和2m ,中间用原长为l 0、劲度系数为k 的水平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恒力F 向右拉木块B ,当两木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图6A .两木块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为F 3mB .弹簧的形变量为F 3kC .两木块之间弹簧的弹力的大小为FD .A 、B 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l 0+F k答案 AB解析 对A 、B 整体:F =3ma得a =F 3m,A 正确; 对A :F 弹=kx =ma =F 3得x =F 3k ,A 、B 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l 0+F 3k,B 正确,C 、D 错误. 2.(连接体问题)(多选)(2019·六安一中第一学期期末)如图7所示,用力F 拉着三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起运动,现在中间物体上加上一个小物体,在原拉力F 不变的条件下四个物体仍一起运动,那么连接物体的绳子上的张力F T a 、F T b 和未放小物体前相比( )图7A .F T a 增大B .F T a 减小C .F T b 增大D .F T b 减小答案AD解析原拉力F不变,放上小物体后,物体的总质量变大了,由F=ma可知,整体的加速度a减小,以最右边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知,F-F T a=ma,因为a减小了,所以F T a变大了;再以最左边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知,F T b=ma,因为a减小了,所以F T b变小了.故选项A、D正确.3.(临界问题)(2019·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8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两木块A、B,质量分别是m1和m2,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要把B从A下面拉出来,则拉力的大小必须满足()图8A.F>μ(m1+m2)g B.F>μ(m1-m2)gC.F>μm1g D.F>μm2g答案 A解析对A:刚要滑动时,μm1g=m1a对A、B整体:刚要滑动时,F0=(m1+m2)a解得F0=μ(m1+m2)g则拉力F必须满足F>μ(m1+m2)g,故选A.4.(临界问题)如图9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A、B 质量分别为m A=6 kg、m 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若作用在A上的外力F由0增大到45 N,则此过程中()图9A.在拉力F=12 N之前,物体一直保持静止状态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发生相对运动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两物体始终不发生相对运动答案 D解析先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由于水平面光滑,所以只要有拉力,两物体就会运动.B 运动是因为受到A对它的静摩擦力,但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所以B的加速度存在最大值,可以求出此加速度下F 的大小;如果F 再增大,则两物体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所以这里存在一个相对滑动的临界点,就是A 、B 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F f 的大小.以A 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A 受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则有F -F f =m A a ;再以B 为研究对象,B 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 f =m B a ,当F f 为最大静摩擦力时,解得a =F f m B =μm A g m B = 122m/s 2=6 m/s 2,此时F =48 N ,由此可知此过程中A 、B 间的摩擦力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A 、B 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故选项D 正确.一、选择题1.物块A 、B (A 、B 用水平轻绳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质量之比m A ∶m B =2∶1.现用大小为3 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物块A 上,如图1所示,则绳对B 的拉力等于( )图1A .1 NB .1.5 NC .2 ND .3 N答案 A解析 设物块B 的质量为m ,绳对B 的拉力为F ,对A 、B 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 = 3 N m +2m,对B 有F =ma ,所以F =1 N.2.(多选)(2019·黄山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如图2所示,材料相同,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A 和B 靠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推力F 向右推A 使两物体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时(图甲),A 和B 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1,加速度大小为a 1.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F 向左推B 加速运动时(图乙),A 和B 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F 2,加速度大小为a 2,则( )图2A .F 1∶F 2=1∶1B .F 1∶F 2=m ∶MC .a 1∶a 2=M ∶mD .a 1∶a 2=1∶1答案 BD3.(多选)(2019·长安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如图3所示,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m 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F 竖直向上拉着a ,使a 、b 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1;当用大小仍为F 的恒力沿斜面向上拉着a ,使a 、b 一起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2.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则有( )图3A .x 1=x 2B .x 1>x 2C .a 1=a 2D .a 1<a 2答案 AD4.(多选)(2019·菏泽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块1、2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水平轻质弹簧测力计相连,如图4所示,现在1物块左侧施加水平拉力F ,两物块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0 N ;若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拉力施加在2的右侧,稳定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 N .关于1、2两物块的质量,可能的是( )图4A .m 1=5.0 kg ,m 2=2.0 kgB .m 1=2.0 kg ,m 2=5.0 kgC .m 1=1.0 kg ,m 2=0.4 kgD .m 1=0.4 kg ,m 2=1.0 kg答案 BD5.如图5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物体A ,通过绳子与物体B 相连,假设绳子的质量以及绳子与轻质定滑轮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不可伸长且与A 相连的绳水平.如果m B =3m A ,则绳子对物体A 的拉力大小为( )图5A .mB gB.34m A g C .3m A g D.34m B g答案 B解析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 B g=(m A+m B)a,对物体A,设绳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 A a,解得F=34m A g,B正确.6.如图6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A、B两个物体,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为()图6A.μmg B.2μmgC.3μmg D.4μmg答案 C解析当A、B之间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力F最大,此时,A物体所受的合力为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A=μmg=μg,对于A、B整体,加速度a=a A=μ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3ma m=3μmg.7.如图7所示,质量为M、中间为半球形的光滑凹槽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光滑槽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球,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动凹槽,小铁球与光滑凹槽相对静止时,凹槽球心和小铁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小铁球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B.F=(M+m)g tan αC.系统的加速度为a=g sin αD.F=mg tan α答案 B解析隔离小铁球受力分析得F合=mg tan α=ma且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右,故小铁球加速度为g tan α,因为小铁球与凹槽相对静止,故系统的加速度也为g tan α,A、C错误.对整体受力分析得F=(M+m)a=(M+m)g tan α,故B正确,D错误.8.(多选)如图8所示,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4 kg、m2=1 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取10 m/s2,在水平力F的推动下,要使A、B一起运动且B不下滑,则力F的大小可能是( )图8A .50 NB .100 NC .125 ND .150 N答案 CD解析 若B 不下滑,对B 有μ1F N ≥m 2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 2a ;对整体有F -μ2(m 1+m 2)g =(m 1+m 2)a ,得F ≥(m 1+m 2)⎝⎛⎭⎫1μ1+μ2g =125 N ,选项C 、D 正确. 9.(多选)如图9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P 、Q 和R ,质量分别为m 、2m 和3m ,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用大小为F 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P ,若记R 、Q 之间相互作用力与Q 、P 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k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9A .若μ≠0,则k =56B .若μ≠0,则k =35C .若μ=0,则k =12D .若μ=0,则k =35答案 BD解析 三个物块靠在一起,将以相同加速度向右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 +2m +3m )g =(m +2m +3m )a ,解得加速度a =F -6μmg6m .隔离R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1-3μmg =3ma ,解得R 和Q 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F 1=12F ;隔离P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2-μmg =ma ,解得Q 与P 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F 2=56F .所以k =F 1F 2=12F56F =35,由于推导过程与μ是否为0无关,故选项B 、D 正确. 10.(多选)在小车车厢的顶部用轻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车厢水平底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当小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减速运动时,木块和车厢保持相对静止,悬挂小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30°,如图10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木块与车厢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0A .此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2gB .此时小车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C .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3Mg ,方向水平向右 D .若增大小车的加速度,当木块相对车厢底板即将滑动时,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大小为54mg答案 CD解析 小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选项B 错误.因为小球和木块都相对车厢静止,则小球和木块的加速度与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设加速度大小为a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合=ma =mg tan 30°,a =g tan 30°=33g ,选项A 错误.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 f =Ma =33Mg ,方向水平向右,选项C 正确.木块与车厢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木块相对车厢底板即将滑动时,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 1=μg =0.75g ,此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F 1=(mg )2+(ma 1)2=54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大小为54mg ,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19·湘西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如图1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两物块在水平推力F =6 N 的作用下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测出A 和B 在2.0 s 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是4 m/s ,已知A 的质量为1 kg ,求:图11(1)B 的质量;(2)A 、B 之间的弹力大小. 答案 (1)2 kg (2)4 N解析 (1)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a =ΔvΔt =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A +m B )a 解得m B =2 kg.(2)以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AB =m B a . 解得F AB =4 N.12.(2019·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1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光滑直角斜面体,倾角θ=30°,质量M =2.5 kg.平行于斜面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质量m =1.5 kg 的铁球相连,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Δl 0=2 cm.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现用向左的水平力F 拉着斜面体向左运动,铁球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当铁球对斜面体的压力为0时,求:图12(1)水平力F 的大小; (2)弹簧的伸长量Δl . 答案 (1)40 3 N (2)8 cm解析 (1)当铁球与斜面体一起向左加速运动,对斜面体压力为0时,设弹簧拉力为F T ,铁球受力如图甲,由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sin θ=mg F T cos θ=ma对铁球与斜面体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m )a 联立以上三式并代入数据得:F T =30 N ,F =40 3 N(2)铁球静止时,设弹簧拉力为F T0,铁球受力如图乙,由平衡条件得: F T0=mg sin θ由胡克定律得:F T0=k Δl 0 F T =k Δl联立以上三式并代入数据得:Δl =8 cm.13.(拓展提升)如图13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两物块A 、B ,质量分别为m 、2m ,A 放在一倾角为30°并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上,一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两端分别与A 、B 相连接.托住B 使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B 距地面高度为h ,轻绳刚好拉紧,A 和滑轮间的轻绳与斜面平行.现将B 从静止释放,斜面足够长,B 落地后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 .求:图13(1)B 落地前绳上的张力的大小F T ;(2)整个过程中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L . 答案 (1)mg (2)2h解析 (1)设B 落地前两物块加速度大小为a ,对于A ,取沿斜面向上为正;对于B ,取竖直向下为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g sin 30°=ma ,2mg -F T =2ma ,解得F T =mg .(2)由(1)得a =g2.设B 落地前瞬间两物块的速度为v ,B 自下落开始至落地前瞬间的过程中,A沿斜面运动距离为h ,由运动学公式得v 2=2ah ;设B 落地后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为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 ,则a ′=-g sin 30°,由运动学公式得-v 2=2a ′s .由以上各式得s =h ,则整个过程中,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L =s +h =2h .14.(拓展提升)如图14所示,矩形盒内用两根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m =1.0 kg 的均匀小球,a 线与水平方向成53°角,b 线水平.两根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都是F m =15 N .(cos 53°=0.6,sin 53°=0.8,g 取10 m/s 2)求:图14(1)当该系统沿竖直方向匀加速上升时,为保证细线不被拉断,加速度可取的最大值;(2)当该系统沿水平方向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为保证细线不被拉断,加速度可取的最大值.答案(1)2 m/s2(2)7.5 m/s2解析(1)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当a线拉力为15 N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y轴方向有:F m sin 53°-mg=max轴方向有:F m cos 53°=F b解得F b=9 N,此时加速度最大值a=2 m/s2(2)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竖直方向有:F a′sin 53°=mg水平方向有:F b′-F a′cos 53°=ma′解得F a′=12.5 N当F b′=15 N时,加速度最大,此时a′=7.5 m/s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cos (M m) g sin N (M m)a ①
θ
N F sin (M m) g cos 0 ②
对物体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m mgsin mgcos ma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出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
v a
θ
F
FMm
mF (cos sin ) M m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
连接体问题
一、连接体
定义: 一些通过斜面、绳子、轻杆、弹簧等相互连接在一起 的物体组(系统),物理上称为连接体。 规律:它们一般有着力或者运动两个方面的联系。
二、连接体问题的常见情景 1、按连接的形式分类
a、依靠绳子,橡皮绳或弹簧的弹力相连接
A B
F
θ
A
a
B
b、依靠接触面的相互的挤压(压力)相联系
F – f = (m+M)a FN2 -(m+M)g=0 f= μFN2= μ (m+M)g
物块受力如图示: 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只能有向左的加速度a ,所以合力一定向左。
a
F
θ
(M+m)g
f
a
θ
FN1
由牛顿定律得:mg tanθ= ma
mg
所以a= gtan θ 代入得F=f+(m+M)a= (m+M)g(μ +tan θ)
F合 m1a1 m2 a2 mn an
例1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M的长木杆一端拴着竖直悬杆, 杆上有一只质量为m的小猴。某时刻突然绳断了,在杆开始 下落时小猴同时开始沿杆向上爬,在下面两种情况下求杆 下落的加速度。 (1)小猴相对于地面静止 (2)当杆匀加速下落2米时小猴匀加速下落1米。
m1 m2 m2
m1
F
F m 1
m
2
c、依靠摩擦相联系(叠加体)
m1 m2
F
提醒:
实际中的连接体,可能是上述三种典型方式的某种 组合
2、按连接体中各物体的运动分类 a、有共同加速度的连接体问题
基本方法:整体法求加速度,再隔离分析
b、有不同加速度的连接体问题
①一个静止一个有加速度 ②两个均加速,但加速度不等
例2如图,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且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木板质 量为M=4kg,长为L=1.4m;木板右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质 量为m=1kg,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10m/s2) (1)现用恒力F作用在木板M上,为使得能从M上面滑落下来, 求F大小的范围(设fm=f滑) (2)其他条件不变,若恒力F=22.8N,且始终作用在M上,使 m最终从M上面滑落下来,求m在M上滑动的时间
a m1
m2
a
例10如图所示,所有接触面均光滑, (1)系统能否静止? 不能 (2)要使三个物体没有相对滑动,可以在大木块上加一水 平力F,如何加? 多大?
m2 g F (m1 m2 m3 ) m1
例1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 木块一起做加速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设 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和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 ,则 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m M
m
M
F
规律:T 的大小与运动情况无关 T 的大小与μ无关
变形题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体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在一 起,在水平拉力F1、F2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加速 度a向左运动,求弹簧的弹力。 F1 A B F2
解析:A、B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运动状态完全一样,可作为一个整 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其加速 度;再对A或B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求出弹簧的弹力。
θ
m
M
F
例3如图,两个叠放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 斜面上,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动摩擦因 数为μ1,B与A之间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是从静止开 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则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方向如何?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B整体的加速度
( M m) g sin 1 ( M m) g cos a ( M m) g (sin 1 cos )
A
F1 B F2
变形题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静止靠在一 起(如图) ,现对m1施加一个大小为F方向向右的推力作用。求此 时物体m2受到物体 m1的作用力F1
[ 解法一 ]:
分别以m1、m2为隔离体作受力分析 对 m 1有 : F – F 1 = m 1a 对 m 2有 : F 1 = m 2 a 联立(1)、(2)可得
解析:B物体的加速度由 什么力产生;若A、B两 物体不相对滑动,应满 足什么条件?
B A
F
思考:若水平力F作用在B 物体上,要使两物体分离, F要多大?
题型二:有不同加速度的连接体问题
当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时,一般情况下采用 隔离法,但也可以用整体法,可以使一些问题大大简化。 其正交分解法的表示式为: Fx=m1a1x+ m2a2x+…+ mnanx Fy=m1a1y+ m2a2y+…+ mnany 规律:运用此法时,要分析系统所受到的外力;分析系统 内各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建立直角坐标,分解力与 各物体的加速度。 若系统内有几个物体,这几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 m2,m3…,这个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F合,则这系统的牛顿 第二定律为:
(mA mB ) g sin (mA mB )a , a g sin ,
假设B受摩擦力如图所示,则对B,由牛顿 第二定律得,
y FAB a
fAB
mB g sin f AB mB a , f A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
x
θ mBg
例6物体M、N紧靠着置于摩擦因数为μ的斜面上,斜面的 倾角θ, 现施一水平力F作用于M,M、N共同加速沿斜面向上运动,求 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 F 解: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θ
设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对B物体
mgsin f ma ②
f 1mgcos
联立①②式解出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在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不明确时,可用假设法去分析.
例4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 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 运动时 ( C ) 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 解: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变形题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相同材料的m和M用轻绳连 接,在 M 上施一水平力 F( 恒力 ) 使两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两物体间细绳拉力正确的说法是( AB ) (A)水平面光滑时,绳拉力等于mF/(M+m); (B)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等于m F/(M+m); (C)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大于mF/(M+m); (D)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小于mF/(M+m)。

A
B C D
练习在上题中,如果共有6块相同的物块置于光滑 地面,请计算第2块对第3块的作用力.
F 1 2 3 4 5 6
例2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 动摩擦因素为μ。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 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用一水平力F推斜 面体,如图所示,此水平力的大小等于多少? FN2 解:整体受力如图示:
思考质量为M的斜面放置于水平面上,其上有质量为m的小物 块,各接触面均无摩擦力,将水平力 F 加在 M 上,要求 m 与 M 不发生相对滑动,力F应为多大?
解:以m为对象,其受力如图,由图 可得:
F合 m g t a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 g t an m a........( 1) 以整体为对象 , 受力如图 ,则 F ( M m) a........( 2) 由(1)(2)有 F (M m) g tan
(m1 + m2)g FN2 F1
m2F F1 = m1 m 2
m2g
粗糙时,求m1对m2的作用力大小。 思考用水平推力
对m2受力分析: F N
m1 m2 Ff m2g F1
F向左推m2,则m1, m2间的作用力与 原来相同吗?
0 0
F a m1 m2
m2 F F1 = m2 a = m1 + m2
a
F
A.µmg C.mF/(M+m)
B.ma D.F-Ma
练习光滑水平地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B,质量分别为 mA=2.0kg、 mB=4.0kg,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A物体在 大小为F=12N的水平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求①B物体所 受摩擦力多大?②F多大时B将相对A滑动?(g=10m/s2)
解: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M m) g sin N (M m)a

N (M m) g cos 0
对B物体

α
设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mgsin f AB ma

联立①②③式解出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f AB
mF mg cos M m
θ (M+m)g
例7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 略不计,挂钩吊着一重物质量为m,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 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 读数为( D )
A.
C.
mg
m0 F m0 m
B.
D.
m mg m0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