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电子地图概述

合集下载

10 数字地图——地图学课件PPT

10 数字地图——地图学课件PPT

2、特点
1、动态性 2、交互性 3、无级缩放 4、无缝拼接 5、多尺度显示 6、地理信息多维化表示 7、超媒体集成 8、共享性 9、空间分析功能
二、分类
按存贮介质分: CD-ROM电子地图 网络电子地图 PDA电子地图
按用途分: 导航电子地图 城市电子地图 旅游电子地图
按数据类型分: 矢量电子地图 栅格电子地图 失、栅混合电子地图
按表达形式分: 二维电子地图 三维电子地图
按功能分: 静态型 交互型 动态型 分析型Βιβλιοθήκη §2 彩色地图电子出版技术
地图电子出版技术以数字原图为主要信息源,以 电子出版系统为平台,使地图制图与地图印刷结合更 加紧密;它将地图编绘、地图清绘和印前准备融为一 体,给地图生产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硬件构成
有关电子地图概念的几种说法:
④电子地图与动态地图电子地图是地理空间数据或称数 字地图最主要的一种可视化,通常显示在屏幕上,计算 机屏幕或投影大屏幕。 ⑤存贮于计算机外存,以只读光盘、网络形式传播,以 桌面计算机或触摸屏计算机等形式提供大众使用。
数字地图是指用数字形式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定位和 关系信息的数据集合,是存储在计算机中可以识别的媒 体上的一组描述地理实体的坐标和属性标识的离散数据 的集合。
第十章 数字地图
§1电子地图概述
一、电子地图定义与特点: 1、定义 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于
计算机外存储器上,并能在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可视 地图。
有关电子地图概念的几种说法: ①电子地图具有地图的内涵,是数字地图在计算机屏幕 上的符号化显示。 ②电子地图制作必须具备数字地图数据、地图符号库及 一定的数学基础。 ③电子地图是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视的基于电子技术的屏 幕地图。

电子地图的特点

电子地图的特点

电子地图一般地意指多媒体地图,是可交互、多功能的空间信息多媒体可视化集成地图。

即电子地图的概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多媒体电子地图的定义是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集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一体的新型地图。

它增加了地图表达空间信息的媒体形式,从而以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表达空间信息。

电子地图与纸质地图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电子地图以计算机屏幕和投影大屏幕为媒介,而传统地图一般以纸张作为信息的载体。

(2)电子地图的制作、管理、阅读和使用能实现一体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能够方便实时地进行修改。

而传统纸质地图的生产、管理和使用都是分开的。

(3)电子地图显示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是可以随时调控的,而传统纸质地图的内容是固定的、不变的。

(4)电子地图能把图形、图像、声音和文字合成在一起,而纸质地图则做不到。

(5)电子地图的使用要依赖专门的设备,而纸质地图的使用则不需要。

(6)电子地图由于受计算机屏幕尺寸和屏幕分辨率的限制,整幅地图显示的效果受影响,以分块分层显示为主。

而传统纸质地图以图幅为单位整页出版印刷,幅面大,读图的整体印象深刻,地理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明白清楚。

电子地图技术的发展,使地图的特点与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1)由静态地图发展到动态地图。

动态显示使用户更容易、更直观地认识、理解时空数据,从各种参数的动态图像中发现潜在的规律或趋势。

2)由平面地图发展到立体显示的地图三维和可“进入”的地图虚拟现实技术。

3)从无声地图发展到有声地图。

用以调动人的各种感知功能,更好的理解和分析周围的环境与事物。

4)地图的使用者从被动接受上升为可根据自己需要定义地图的内容与表示方法。

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以上海市信息委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为指导,结合卢湾区的自身特点,整合区内相关部门的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形成全区统一、共享的空间地理数据。

同时针对地理数据量过大的特点,通过空间数据引擎ArcSDE对以基础地形图为基础的海量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按照地图的更新方法,建立一套电子地图的快速更新维护机制,整合相关部门的地图资源,形成全区统一共享的电子地图,并严格参照国家、各部委及上海市的现行标准规范建立全区统一的地理信息资源目录门户,通过权限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保密要求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全区各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机构、企业法人和社会公众服务的目的。

《学用电子地图》 说课稿

《学用电子地图》 说课稿

《学用电子地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用电子地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学用电子地图》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电子地图作为一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电子地图,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地图的概念、类型、功能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电子地图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地理知识储备。

但是,学生对于电子地图的了解可能还比较有限,在使用电子地图时可能存在一些困惑和不熟练的情况。

此外,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在发展阶段,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电子地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电子地图的概念、类型和功能。

(2)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地图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查询地点、规划路线、搜索周边信息等。

(3)学生能够运用电子地图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电子地图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生活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子地图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运用电子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理解电子地图中的地理信息和空间关系。

第七章 电子地图及地图的电子出版

第七章 电子地图及地图的电子出版

(3)与GPS的结合
GPS现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 航空、测绘、安全防范、军事、电力、通讯、 城市管理等部门。电子地图与全球定位系统 的结合产生了多种应用,如车辆、船舶的监 控、定位和导航等。 随着遥感技术应用的更加普及,航空航 天遥感技术将成为对地观测的重要有效 手段,同时遥感数据作为多媒体电子地 图集的主要数据源之一,在多媒体电子 地图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 按表达形式分: 二维电子地图 三维电子地图 • 按功能分: 静态型电子地图 交互型电子地图 动态型电子地图 分析型电子地图
5.电子地图系统
• 定义
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以地图数据 库为基础,能供进行空间信息的采集、存 储、管理、分析和显示的计算机系统。
• 组成
硬件
软件 操作系统 数据库软件 专业软件 其他应用软件
(4)与遥感RS的结合
(5)与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的结合
万维网电子地图是以万维网作为传播介质的新型地图, 它具有传统地图以及单机电子地图无法比拟的优点。 借助于计算机和因特网,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 限制,进行地图的浏览和查询,而且地图的现势性强, 更新速度快,系统的维护、更新方便。
地图数据库管理软件
• 构成
电子地图
生成模块
管理模块
分析模块
显示模块
电子地图 数据库
• 功能
地图构建功能
允许用户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内容、比例 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颜色等,生 产预想的地图,以满足需要。 电子地图中包含空间数据、属性数据 和时间数据,而且包含多种数据源的 数据,因此需要使用地图数据库管理 这些复杂、大量的数据。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检索信息,并以多媒 体的形式显示查询结果,包括:图形到属 性的查询、属性到图形的查询、图形、属 性综合查询、拓扑查询。

电子地图的内涵及其优势

电子地图的内涵及其优势

电子地图的内涵及其优势1电子地图的含义电子地图就是具有地图内涵能够通过电子设备进行传输,并能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屏幕上动态显示与实时处理的图像。

它通过把纸质地图(或航空、航天像片)上离散和连续分布的点、线、面符号及注记,按一定规则分离为一系列离散性的点,测出其空间位置,并按一定的编码、数据结构模式,描述它们的属性、位置和拓扑关系,使之变为电子计算机能够识别、存贮和处理的地形信息,即完成图/数转换;再依数据结构设计出逆反的数/图转换软件,使之能根据需要,在屏幕上集合生成以符号、注记表示的电子地图,或驱动绘图仪还原绘出纸质地图。

2电子地图的特点、分类2.1电子地图的特点(1)信息量大对于纸质地图,比例尺和制图综合控制了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在确定的比例尺地图中,地图的内容也是固定变的。

如果要了解某一地区更大范围更详尽的地理信息,就需要将这一地区周边的地形图拼接在一起,但拼接步骤比较繁琐,也不便于判读;而电子地图在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能一次性容纳一个地区的所有地图内容;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设定比例尺的大小,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可以任意无级缩放,并依据比例尺的大小,对地形信息进行详尽或概略的显示,这种多尺度的表达机制,科学地处理了显示比例尺和数据比例尺的关系,且不需要地图的分幅,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地图分幅和拼接引起的误差。

(2)形式多样纸质地图一旦印刷完成即已固定成型。

信息的存储与信息的显示是集于一体的,限制了对许多事物的直观表示,而电子地图的表现形式是建立在现代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实现了数据存储与数据表示的分离。

与纸质地图相比,其地图表现的形式更形象,更直观,可以以三维的形式来表现,也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来表现。

(3)交互性强可交互是电子地图独具的特征,在纸质地图上进行识图时,识图者首先必须要明确地图上各种信息所表示的含义。

这时,识图者的大脑就需要进行思考及加工处理,这个过程中,识图者与地图的交互是被动的、简单的。

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电子地图系统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能够进行空间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的计算机系统。

电子地图系统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等部分组成。

这里着重介绍电子地图的软件组成与主要功能。

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地图数据库管理软件、专业软件以及其他应用软件。

在电子网络地图系统中地图数据库管理软件是它的核心,它具有构建,管理,检索查询,数据更新等功能:地图构建功能:允许用户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内容、比例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颜色等,生产预想的地图,以满足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地图将成为新的地图制图平台,“地图制图平民化”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地图管理功能:除包含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时间数据外,电子地图还包含多种数据源的数据,因此需要使用地图数据库管理这些复杂、大量的数据。

检索查询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检索信息,并以多媒体的形式显示查询结果,包括图形到属性的查询,属性到图形的查询,图形、属性综合查询以及拓扑查询。

数据更新功能:能提供强有力的数据输入、编辑能力,以确保即时地更新数据,保证电子地图的现势性,并为再版地图创造优越的制图环境。

电子地图的图种较多,应用也非常广泛.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子地图家族里的导航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的特点及行业应用.1.导航图现代交通发展以后,出现了复杂的公路体系。

这种公路错综复杂、四通八达,而周围景象往往千篇一律,不容易辨识。

地图是开车行路的必备工具,因此电子导航地图应运而生。

一张CD一ROM能装下全国的所有大大小小的道路数据,开车时携带便携式计算机,就能随时查阅地图。

不过这种电子地图并不像用一张光盘替代一本地图集这么简单,它还有更多的功能,如路径选择:出发前想去哪里,先告诉电子地图,它会帮助选择出一条最快捷的路线。

不一定必须知道目的地在地图上何处,只要有个地址电子地图用地理编码技术就能够自动找目标到并精确定位。

还有详细的资料库能辅助决定旅行计划,如它会告知旅途中会路过哪些名胜景点。

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
荣成市实验中学
刘桂琴
电子地图是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 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呈现完整 地理信息的地图。电子地图除地 图和文字信息以外,一般还包含 有关的照片、图表等信息。 电子地图实际上是一种数字化的 地图,它展示了某一地区能够用 地图表示的多种信息。
衣食住行组
智能交通组
休闲娱乐组
政府决策组
城市规划
正在燃烧的区域
燃烧过后的区域
正常的区域
比较黄河三角洲的两幅遥感卫星图片,回答问题: 1.观察黄河入海口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分析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并推测黄河三角洲未来发展的趋势。
1976年12月1日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 1981年11月21日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
小区管理
排污路线
燃气路线
我动大使馆接到了一个重要的电 话,美国陆地卫星多次从黑 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过境, 发现大兴安岭北部有异样, 怀疑发生森林火灾。正是这 个电话,让我们及时发现灾 情,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遥感”一词,通俗的讲就 是“遥远的感知”准确的说 是地球表面事物电磁波特征 信息的载体。凡是只纪录各 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 (或相片),都称为遥感图 像,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 像片和卫星像片。 遥感的特点之一就是“站得 高,看得远”,即感知的视 野宽,范围大。

第一讲电子地图基本概念介绍

第一讲电子地图基本概念介绍

4.2图层分层结构
在实际应用系统中,每一类 特征数据都可以单独组成一 个图层如图所示,也可以将 若干类特征数据合并成一个 新的图层。而多个空间图层 的组合,构成能满足一定应 用需求的图层的集合称为图 层集。图层集包含有以下图 层信息:图层空间索引(大小 、标号、表名)、组成图层集 的图层引用(图层标号、层表 名)、图层坐标范围(坐标最 大、最小值)、图层是否显示 等信息。
2.1 国外研究现状
200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SAF-ETEA-LU法案,内容涉及交 通管理、公交管理、公路营运、货运管理、道路气象管理 、出行者信息、费用征收、事件管理等系统的改善和远程 传感器系统等领域,其重点放在了使用多样的智能交通系 统及增强多式联运。 1988年,由欧洲多国投资50多亿美元,联合推进一项完 善道路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DRIVE计划。这是欧洲 用于车辆安全的专用道路基础设施方案,这一计划己于 1994年完成第1阶段。目前欧洲各国正着手TELEMATICS的 全面应用研究工作,计划在全欧洲内建立专门用于交通数 据共享使用的无线通信网,使ITS系统中的交通管理、车 辆行驶和电子收费等都围绕这个无线通信网络展开。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5.1存在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技术、可视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的发展,使 得电子地图的制作越来越方便、越来越生动,也越来越具有 表现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子地图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还远远没有解决,对于它的表示内容、信息载负量、用户界 面、数据结构、数据组织、多媒体表达方式等方面,还没有 统一的格式、标准和规范,呈现杂乱无章的局面,这是地图 工作者在新时期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我国存在的问题:人才问题、缺乏统一的标准、中国地图产 业化问题。
4.2图层分层结构

导航电子地图简介

导航电子地图简介
导航电子地图简介
汇报人: 2024-01-06
目录
• 导航电子地图概述 • 导航电子地图的构成 • 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 • 导航电子地图的未来发展 • 导航电子地图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 导航电子地图案例分析
01
导航电子地图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导航电子地图是一种数字化的地图, 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显示和操作,为用 户提供实时导航和位置服务。
促进位置服务产业发展
03
导航电子地图是位置服务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推动了相关产
业的快速发展。
导航电子地图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随着车载导航系统的出现,导航电子地图开始起 步。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GPS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 ,导航电子地图逐渐发展壮大。
智能化阶段
手机导航具有便携、易用的特点,用 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路线信息,方便 出行。
步行导航
步行导航为步行者提供准确的路线规划和导航服务,帮助行 人找到目的地。
步行导航通常提供详细的街道地图、建筑物信息、公共设施 等,方便行人出行。
航海导航
航海导航是导航电子地图在海洋航行中的应用,通过电子海图和GPS定位技术, 提供准确的航行路线规划和导航服务。
05
导航电子地图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数据更新问题
总结词
数据更新问题是导航电子地图面临的重 要挑战之一,涉及到地图数据的实时性 和准确性。
VS
详细描述
随着城市发展和道路变化,地图数据需要 不断更新以保证导航的准确性。这需要地 图服务商持续投入人力和资源进行数据采 集和更新,以确保地图数据的实时性和准 确性。此外,还需要加强与政府机构、交 通部门等合作,获取更新的道路信息和数 据。

电子地图概论

电子地图概论

电子地图概论摘要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

电子地图储存资讯的方法,一般使用向量式图像储存,地图比例可放大、缩小或旋转而不影响显示效果,早期使用位图式储存,地图比例不能放大或缩小,现代电子地图软件一般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储存和传送地图数据,也有其他的信息系统。

本文讨论相关电子地图的概念、研究内容及方法、应用及其发展。

一、电子地图的概念电子地图是传统地图与计算机技术、GIS技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是地理信息的符号化表现,是空间信息与专题信息的结合,是传统测绘产业技术改造的结果,是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

突破了传统纸质地图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具有更丰富的信息含量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

1、电子地图的产生地图是一种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专门的符号系统,经过取舍和概括表现客观世界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及其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计算机的问世和数字测图技术的发展为空间数据的获取、表达、存储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计算机地图制图有了飞速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纸质地图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地图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

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延伸和发展。

空间可视化技术实现了多尺度、多维、多时态、多信息源的海量数据管理。

网络技术,尤其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 )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为地图服务进入千家万户提供了技术平台。

随着GIS不断融入主流IT技术,“eMap”迅速成为当今地理信息公众服务的热点。

2、电子地图的特点通常所看到的地图是以纸张、布或其他可见真实大小的物体为载体的地图。

内容是绘制或印制在这些载体上。

而电子地图是存储在计算机的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

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通过专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和分析。

电子地图上可以表示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地图,包括三大类别。

《学用电子地图》 说课稿

《学用电子地图》 说课稿

《学用电子地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用电子地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学用电子地图》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选自_____版地理教材_____章节。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子地图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电子地图的概念和特点,然后详细阐述了电子地图的常见功能,如查询地点、路线规划、导航等。

通过实际案例和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掌握电子地图的使用技巧,提高学生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点:1、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2、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践操作来获取知识。

3、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电子地图,但对其功能和使用方法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和系统。

基于以上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地图的使用技巧。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电子地图的概念和特点。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地图的常见功能,如查询地点、路线规划、导航等。

(3)学生能够运用电子地图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电子地图论文

电子地图论文

电子地图论文LT1、电子地图的概况1.1电子地图的含义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

通常所看到的地图是已纸张、布或其他可见真实大小的物体为载体的,地图内容是绘制或印制在这些载体上。

而电子地图是存储在技术及硬盘、软盘、光盘或磁带等介质上的,地图内容是通过数字来表示的,需要通过专门的计算机软件对这些数字进行显示、读取、检索、分析。

1.2电子地图的特点电子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所生成的地图,是基于数字制图技术的屏幕地图,是可视化的实地图。

“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视化”是电子地图的根本特征。

电子地图的特点有如下6个:(1)可以快速存取显示。

(2)可以实现动画。

(3)可以将地图要素分层显示。

(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地图立体化、动态化,令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

(5)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将电子地图传输到其他地方(6)可以实现图上的长度、角度、面积等的自动化测量。

1.3电子地图的功能与传统的地图相比,电子地图以其便利性、信息量大、实时性等优点显得功能更加强大。

具体而言,电子地图有一下的功能:第一,用来查找各种场所、各种位置;第二,通过地图查找一些出行的路线。

例如坐公交怎么坐,开车怎么走,选择什么路线等等;第三,了解其他信息。

在地图上除了可以看到地理位置外,还可以知道如电话、联系人,以及了解一家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信息;第四,在地图上发布信息。

对企业来说,电子地图也是一个可以发布广告的宣传平台。

2、电子地图在旅游中的应用2.1电子地图的应用范围电子地图就是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GIS技术实现一种新的地图服务方式。

电子地图没有了纸的质感,却重新诠释了人们心目中的地图概念。

电子地图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普通地图的内容进行任意形式的要素组合、拼接形成新的地图;可以进行任意比例尺、任意范围的绘图输出;容易进行修改缩短成图时间;可以很方便地与卫星影像、航空照片等其他信息源结合生成新的图种;可以利用数字地图记录的信息,派生新的数据,如:数字高程模型,将地表起伏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可以直观立体地表现地貌形态。

学用电子地图ppt 鲁教版

学用电子地图ppt 鲁教版

自主学习区
二、光盘电子地图操作指南
(以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电子地图》光盘为例)
三级,可⑧ 分级 进入 1. 功能键区索引目录:显示了该电子地图所包含的⑨ 图录 , 点击便可显示相应的地图 其他:⑩ 比例 、音乐、帮助、打印和退出功能
2.专题图区:显示不同的⑪ 专题内容 。点击主界面上的专题图区,
(5)小明准备乘火车到上海去旅游,第一站是外滩,但是他不知道上海
火车站至外滩的公交路线,请你为其设计利用网络地第二步:分别在起始点和终点输入上海火车站和外滩,选择“公交换乘”。 第三步:确定最佳行走路线。
互动探究区
1.概念:是建立在① 地理信息系统(GIS) 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呈现完 整地理信息的地图。是一种② 数字化 的地图,它展示了某一地区能够 用地图表示的多种信息。 2.特点: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展示方式灵活多样,可以附加多种 ③智能化 服务功能。能与互联网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相结合,及时 更新内容和拓展应用领域。
反思归纳
光盘电子地图的操作步骤(以《中国电子地图》为例)
功能键 专题图
互动探究区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区
1
2
3
4
5
对点训练一 电子地图及其应用
1.有关电子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地图与传统纸质地图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B.电子地图是一种数字化的地图
C.电子地图能够表示某一地区的所有信息 D.电子地图信息量大,但更新内容周期长
共享好。
在使用电子地图的过程中,选择多媒体功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的交流。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 电子地图的特点及应用
(2)如何利用查询中国地质博物馆的相关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dy Woodruff, 2011 / /
可视化问题的提出,
激发了数字化时代地图
数字地图
学的活力,开拓了新领
域,增加了新产品。数
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
释——四面体。
(高峻 院士,2002)
地图
读者
1.3 电子地图的定义
多媒体电子地图(Multimedia Electronic Map)
Taylor(1991)给出的多媒体电子地图的定义是: 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集文本、图形、图表、图像、声 音、劢画和视频等一体的新型地图。它增加了地图表达 空间信息的媒体形式,仍而以视觉、听觉、觌觉等感知 形式,直观、形象、生劢地表达空间信息。
虚拟丐界
现实丐界
Google Map现实(地理)世界的索引,Google Search是虚拟(网络)世界页面的索引。
1.1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学发展
数字地图学正受到两股丌同发展势力的 左右夹击:一方面是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库 内容丌经过整饰设计的可视化,另一方面是 计算机图形学中关于3维环境的增强现实和 仺真可视化(孙立秋,2006)
实地
地图数字化 数字制图
地图感受
空间认知 •••••• 直接应用 可视化应用 DM、VE 地理信息系统
••••••
DM
M
测图(航测) 地图投影 符号化 制图综合 基础数据库 影象数据库
U
••••••
R
地理知识 地理可视化 地学图谱
编辑与生产
••••••
专题数据库
••••••
••••••
数据获取
处 理 数据库
数字地图是指数字地图数据不感知方法的综合体,而感知 能通过比例尺测度,幵能被直观地或通过图例迚行觋释。
数Hale Waihona Puke 更新处 理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技术支撑 数字地图
可视化手段
传统地图 知 识 电子地图 VR、VE 定 位
直接使用
制导控制 分析计算 软 件
大 脑
决 策
电 脑
电子地图
应用—资源管理
应用—区域规划
应用—灾害监测
应用—环境评估
应用—作战指挥
应用—交通运输
应用—宏观决策
应用—商业金融
仍一幅地图上所得到的地图信
息量也是丌同的。
1.1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学发展
1、理论发展(cont.)
地图学理论的新进展:
地图学定义的改变
地图学定义的改变反映了学科内涵和外延上的变化,是地图学理论诸多转 变的体现。
地图学功能理论的改变
Kraak(1998)指出,“地图可视化正在由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
1.2 电子地图研究
多媒体电子地图中丌仅包括了图形、图表、静态图像 等静态地图符号和劢画、视频图像等劢态地图符号,而 丏包含了文字、声音、音乐等语觍类符号。这些多媒体 数据往往被一些GIS所忽视,丌久的将来这些数据在决 策方面将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觊色(Lewis,1991)。
GIS具有较强的数据管理能力,在扩展着制图功能, 而电子地图(系统)或制图系统也在逐渐发展为具有强 大分析功能的地图信息系统(CIS)(Kirst Artimo, 1994)。
1.2 电子地图研究
电子地图(集)作为一种新型的产品在信息时代扮 演着更重要的觊色(Taylor,1997) 。 在电子地图中,空间信息的显示不存储相分离开来 。这也使得空间数据的使用丌再仅仅为了地图生产这 唯一的目标,很多空间分析以及不空间相关的决策等 应用也成为可能(Andrew U.Frank,1991)。 基于新媒介的“虚拟地图”(Virtual Map)逐渐 代替了模拟地图,Koop(1995)将这这种信息传输 载体变化称为地图学的第三次技术创新。
电子地图可视化工程
蔡忠亮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第一讲 电子地图概述
Big Data → Mapping ?
电子地图意义
文字是地理学
地图是地理学
GIS是地理学
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
第三语言
陈述彭,1983
电子地图新价值
Google 地图
“我认为这是 Google 的核心资产。在 50 年内,Google 将是一个自动驾驶 汽车公司(由这个世界的深层地图驱 动),哦,另外,他们在某个地方还有 一个搜索引擎。”(科幻小说家 Robin Sloan)
1.2 电子地图研究
4.电子地图的多媒体信息组织的需要
电子地图系统应用的大众化和表达地理信息数据的多样 化对电子地图系统的交互方式和多源信息组织不可视化 提出了更高要求。 超媒体技术在表现多媒体信息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它 以“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式为读者不软件之间提供了 一种崭新的交互方式 。 多媒体电子地图系统的多维性、集成性、交互性、劢态 性、以及自组织、自适应、自导航的特征,对电子地图 数据结构、模型、组织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学信息论认为:输出信 息等于或小于输入信息;
地图信息论中,地图信息
的输入不输出之间幵丌是线性 关系,地图的输出信息可能大 于输入信息,丌同的地图读者
地图语觍学理论(map language concept)
地图语觍学理论认为,地图学是关于地图语觍的科 学,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地图是一认知传输种用 制图语觍系统编写的特殊文本。(语义学、句法学和语用学)
1.1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学发展
2、技术进步(cont.)
分发途径
通过计算机存贮介质交换,如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 通过计算机不通信网绚 通过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体
使用方式
“人-图” -> “人-机-图” “单张使用” -> “集成式使用” 多需求地图(详细程度、比例尺、与题内容、表现形式等)
地图学理解模型的改变
地图学的理解模型呈现三足鼎立之势
1.1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学发展
1.1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学发展
2、技术进步
产品模式
数字地图的出现打破了模拟地图一统天下的局面 产品模式可以表现为存贮介质、显示设备和内容三个方面的差别
生产技术
地图生产过程的全数字化 地图设计生产软件的发展 地图自动综合技术进展 多技术支持对地图学的推动(3S、计算机、多媒体、虚拟现实等)
1.2 电子地图研究
3.多源、多尺度空间信息集成的需要
多数据格式是多源空间数据集成的瓶颈,地理信息系统的发 展和广泛应用导致了空间数据多源性的产生。 比例尺的有限性和人们观察不分析区域的细节分层的多样性 之间的矛盾导致出现了GIS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空间数据 的“纵向无缝性”。以地图图幅为单位存储不使用和人们要 求对区域迚行无边界、无图幅显示、查询等之间的矛盾导致 了空间数据的“横向无缝性” 。 数字景观模型(DLM)适于GIS的空间分析,而数字制图模型 (DCM)则适于地图的可视化表达,两者相结合可以提高电 子地图的可视化效果和增强GIS分析等功能。
1.4 电子地图不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Digital Map)
普遍认同的概念是“数字地图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 带,磁盘,光盘等介质上的地图。”Kirsi Artimo(1994) 认为数字地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数字地图数据和可视 化(感知)方法,而这里所说的可视化包括了觌觉
(Tactual)以及声音(Sonic)地图,所以他给出定义为:
1.2 电子地图研究
2.数字环境下地图可视化表达的需要
地图可视化正在由供给驱劢(Supply-Driven)向需求驱 劢(Demand-Driven)转变(Kraak,1998)。 数字环境下地图可视化的理论研究对于探索新的地图可 视化知识、指导新型地图可视化产品的开发,乃至地图 学的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学发展
1、理论发展
三个最经典的理解模型是:
认知论(cognitive concept)
认知论认为,地图学是通过制图模型来认知周围真 实丐界的科学,地图是真实丐界的图形符号模型。
传输论(communicative concept)
传输论认为,地图学是空间信息表达的科学,是信 息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地图是一个信息通道,一 种传输的手段。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电子地图,幵其扩展GIS分析功能。
1.2 电子地图研究
2.数字环境下地图可视化表达的需要
数字化制图环境对现代地图学形成巨大的冲击,传统上 认为地图学只是关于地图的科学或信息表示的观念正在 逐渐被掘弃,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集劢态性、交互性、探 究性、超媒体结构等特征于一体的地图可视化工具(江斌 等,1995)。 可视化幵丌是一种简单的“图化”过程,可视化为地图 学展示了新的一面,它是一种使得制图在视觉传输不视 觉思维方面达到平衡的新方式(MacEathren,1994)。
应用—位置服务
应用—数字地球
应用— ……
应用— ……
应用— ……
1.1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学发展
正在发生的数字化革命对地图学的影响可以仍技术、理论
和实践三个方面体现(杜清运,2000): 理论发展-是针对数字化对传统理论迚行总结提高是目前 地图学的最大挑战; 技术迚步-是数字化革命为地图学发展带来的最大劢力; 实践提升-是保持地图学长久存在不发展的最终目标 。
1.1 数字环境下的地图学发展
Cartography is not Google Maps. It’s not OpenStreetMap. It’s not mashing up geotagged data from various APIs. It’s not rendering tiles. It’s not “geo” (“geo” is a stupid non-word and I wish it would die). It’s not GIS. Cartography is in the thoughtful design of maps, no matter how they are built or deliver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