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高血压临床路径
高血压临床路径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ICD10:I10 11)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进行诊断。
诊断要点1.症状:原发性高血压病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的患者。
发病隐匿,初期症状少,进展缓慢,多为非特异性的神经精神症状。
常见症状为头晕、头胀、失眠、健忘、耳鸣、乏力、多梦易醒、易激动等等。
2.体征:血压升高是诊断高血压病的主要依据。
指南标准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1级高血压:收缩压(轻度)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 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3.高血压病的危险分层(《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血压对人体造成危害除取决于血压本身外,还取决于其它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吸烟、高血脂、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50岁),指南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危险因素、心脏器官受损情况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和很高危险组。
低危组:高血压1级不伴有上述危险因素。
中危组:高血压1级伴有1-2个上述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1-2个上述危险因素。
高危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上述危险因素。
极高危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器官受损及相关的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
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进行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中西医结合)
口吸氧必要时
西医常规药物治疗
口服降压用药:口利尿剂 口ACEI或ARB 口B阻滞剂
口CCB 口α受体阻滞剂口其他
口静脉降压药物:
中医辨证治疗
口龙胆泻肝汤加减口天麻钩藤饮加减
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金匮肾气丸加减。
一般
治疗
口补液管理 口血糖管理 口血脂管理
口戒烟 口戒酒 口电解质,酸碱平衡管理
口同前1日
口更改:
口同前1日
口更改:
中医辨证治疗
口同前1日
口更改:
口同前1日
口更改:
一般
治疗
口同前1日
口更改:
口同前1日
口更改:
会诊
口合并症诊疗,相关科室会诊
口合并症诊疗,相关科室会诊
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
口住院基础护理
口心理护理
口随时观察病情
口住院基础护理
口心理护理口Βιβλιοθήκη 时观察病情如延缓出院 原因
监察
主管护士: 主管医生: 记录者:
执行人
临床
评估
口上级医师查房,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口血压水平 风险组别评估
口中医辨证分型(修正):
口完成病历记录
口向患者介绍下一步诊疗计划,适当给予心理治疗
口上级医师查房,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口血压水平 风险组别评估
口中医辨证分型(修正):
口完成病历记录
口向患者介绍病情
口确定护理级别
口完成首程及入院记录
口中医辨证分型:
口肝火亢盛证口阴虚阳亢证
口痰湿壅盛证口阴阳两虚证
口对危重或病情特殊患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
心血管科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门诊患者。
一、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订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订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8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无多种兼杂证候的门诊患者。
2.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级、2级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门诊患者。
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门诊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高血压3级、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坐立位双上肢肱动脉血压:坐立位均必须在非同日各测量3次,共计6次;(2)静息18导联心电图;(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4)尿微量白蛋白(定量);(5)24小时动态血压:如无相关检查设备,推荐动态监测至少2天以上的诊所血压和(或)至少3天以上的家庭自测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1. 引言1. 背景介绍: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较高的患病率。
2. 目的和重要性: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尽而清晰的指南,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2. 定义与分类1. 高血压定义及分级标准:- 血压正常值范围;- 分级标准(轻度、中度、重度);- 并存心脏或肾脏损害时如何进行评估。
2. 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区别:3.流行病学特征- 全球各地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 不同年龄段男女比例等情况;4.危险因素a) 可修改危险因素:i) 生活方式相关:饮食习惯,体力活动水平; ii) 心理社会环境:工作强度,精神紧张程度.5.预防与筛查a) 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措施;b) 筛查高危人群和常规体检中如何进行测量。
6.诊断标准及评估方法- 临床表现:头痛、眼部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肾功能测试等;7. 检测指南:i)家庭自动化BP监护;ii)24小时ABPM;8. 并发症及并存情况处理:i). 心脏方面:心力衰竭,缺氧性心脑综合征. ii). 肾脏损害.9.治疗原则-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调整、运动锻炼)- 药物治疗选择(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10.随访管理计划i.) 定义好不同级别患者的复诊时间点。
ii.) 不良反应/效果观察项目。
11. 变更历史记录:12. 引用文档列表:13 .附件清单:本文档涉及附件:1. 原发性高血压流行趋势图表2. 相关医学研究报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原发性高血压:指没有明确原因导致的慢性高血压。
2. 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已知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表单目的
本临床路径表单旨在指导医生在处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例时的诊
断和治疗过程,帮助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病患治疗效果。
表单内容
1.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 临床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心
脏听诊、肾脏功能评估等。
3. 实验室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血压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
液生化指标、尿液分析等。
4. 辅助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5. 诊断:根据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原发性高血压
的诊断。
6. 治疗计划: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
式干预等。
7. 随访与复查:设定随访频率,进行血压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
8. 预后评估:根据治疗效果和患者反馈,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使用注意事项
1. 本表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仍需结合医生的专业判断。
2. 所有信息在填写时应当准确无误,以保证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3. 表单应当及时更新,以符合当前的临床实践标准。
参考资料
1. 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
2. 相关研究文献和专业学术资料。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临床路径.docx
高血压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临床路径一、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 110. X02)(二)诊断依据。
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2007年ESC相关指南1 .临床特点: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及安静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即使血压已降至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
2.分类:按病因分类: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按高血压升高类型分类: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按特殊人群高血压分类:老年性高血压,青少年高血压,妊娠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2007年ESC相关指南1.危险度分层:首先进行高血压分级,根据血压水平分为正常、正常高值、高血压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 再根据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糖尿病和并存的临床情况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
对不同危险等级的高血压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2.基础药物治疗:对于高危和极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对高血压及并存的临床情况进行治疗:降压药物包括:嚷嗪类利尿剂,8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抗醛固酮拮抗剂。
3.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对所有高血压的患者都应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保持健康心态,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
4.控制心血管的其它危险因素及治疗靶器官的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
(四)标准住院日为W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110. X02高血压疾病编码。
2 .除外假性高血压。
3.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含患者版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含患者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原发性高血压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1.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特殊高血压(1). 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明显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明显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
(2). 难治性高血压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足量且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时,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
3.高血压水平分级(1).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 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4.简化的高血压危险分层(1). 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①. 危险因素指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②. 靶器官损害指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受损;③. 临床疾患指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原发性高血压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实用内科学(第15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八版)》(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1.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规范的血压测量方法及合格的血压计是诊断高血压的前提。
2.特殊高血压(1). 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明显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
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明显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患者可以有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
(2). 难治性高血压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足量且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时,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
3.高血压水平分级(1).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 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4.简化的高血压危险分层(1). 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①. 危险因素指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②. 靶器官损害指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增厚或斑块、肾功能受损;③. 临床疾患指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一、概述: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特发性高血压或原发性肾性高血压,是指没有明确的原因导致的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
本文档旨在提供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路径,以作为临床医生在诊断、治疗和管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的参考。
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1.病史采集:a.主诉和病史特点:患者主要就诊原因和症状表现。
b.相关疾病史:患者过去是否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史。
c.家族史:一级亲属是否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史。
d.是否存在危险因素:肥胖、高盐饮食、高胆固醇饮食等。
e.并发症:是否伴有靶器官损害。
2.体格检查:a.血压测量:正常血压范围为90/60 mmHg至120/80 mmHg,高于这个范围可判定为高血压。
b.心肺听诊:检查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异常表现。
三、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a.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b.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尿糖、尿白细胞等指标。
c.肾功能:测定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d.血脂测定: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e.糖代谢指标: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2.影像学检查:a.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像学检查。
b.脑部CT/MRI:检查脑血管情况,排除脑血管意外。
c.腹部B超:检查肾脏结构和功能,排除肾血管异常。
四、诊断标准:1.血压分类:a.正常血压: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 mmHg。
b.高血压分期:- 高血压1级:收缩压为130-139 mmHg,舒张压为80-89 mmHg。
- 高血压2级:收缩压为140-159 mmHg,舒张压为90-99 mmHg。
- 高血压3级:收缩压≥160 mmHg,舒张压≥100 mmHg。
2.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标准:a.常规血压检查:至少连续两次的血压测量结果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b.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通过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最新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年修订版)》。
2.证候诊断参照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窍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无多种兼杂证候的患者。
2.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 级、2 级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
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高血压3 级、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5.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要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案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 肝阳上亢主证:头晕目眩,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眩晕病(TCD-10编码: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ICD-10 编码:I10.x00- I10.x14)。
(二)诊断依据。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2、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郑筱萸.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7-122)、《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胡元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9:51-57)。
本病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性多虚实夹杂,虚多责之于肝肾阴虚,或阴损及阳;实多责之于肝火,阳亢,痰湿等上犯清窍。
证侯分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
(1)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2)阴虚阳亢证:眩晕,头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3)痰湿壅盛证:眩晕,头痛如裹,胸闷作恶,或呕吐痰涎,心悸失眠,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
(4)阴阳两虚证:眩晕,头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耳鸣,心悸气短,夜尿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5)冲任失调证:妇女月经来潮或更年期前后出现头痛,头晕,心烦,失眠,胁痛,全身不适等症,血压波动,舌淡,脉弦细。
(6)瘀血内阻证: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闷,心悸,手足麻木,夜间尤甚,舌暗,脉弦涩。
(三)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TCD-10编码:BNG070),无多种兼杂证候的住院患者。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2018)
2018 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住院患者。
一、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年8 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订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订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
2.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 2 级及以上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
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坐立位双上肢肱动脉血压;(2)静息心电图;(3)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4)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5)高血压五项;(6)超声心动图;(7)颈动脉超声;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3.1)尿微量白蛋白(定量);4.2)甲状腺功能;5.3)糖尿病三项;6.4)胸部正侧位片;7.5)颅脑CT或MR;(6)24 小时动态血压:如无相关检查设备,推荐动态监测至少 2 天以上的诊所血压和(或)至少3天以上的家庭自测血压。
眩晕 中医临床路径方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Z10.X09)。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订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订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无多种兼杂证候的患者。
2.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级、2级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高血压3级无靶器官功能衰竭者。
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高血压3级合并心、肾功能衰竭或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5.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检查项目:三大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肌酶学、C反应蛋白凝血四项、甲状腺功能尿β2-MG糖化血红蛋白(必选)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胸片彩超(肝、胆、脾、胰、肾等)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2.选择检查项目:血气分析、肌钙蛋白、血流变学、风湿三项、BNP、D-二聚体、尿17-羟、尿17-酮、HCY、高血压四项(立卧位) 、皮质醇(8am;4pm)、 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动态心电图、肾动脉彩超、肢体血管超声(双上肢、双下肢动静脉等)、颈椎X线片、肾上腺CT 、头颅CT等。
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 1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2.证候诊断参照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新世纪第二版《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窍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无多种兼杂证候的患者。
2.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级、2级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
3.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高血压3级、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
5.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要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心电图(4)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等。
八、治疗方案1.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阳上亢主证:头晕目眩,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xx1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修订委员会,2010)及JNC8与ESH相关指南。
1. 高血压的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
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收
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
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2.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
级和3级(见表1)。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
以较高的级别为准。
表1 血压分类水平和定义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120 和<80 正常高值血压120-139 和(或)80-89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和(或)90-99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和(或)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和(或)≥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和<90
3.寻找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按心血管风险分层(见表2):
表2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xx11)。
2.如患有其他非心血管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血生化(钾、钠、钙、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肌酐);估算的肌酐清除率或肾小球滤过率;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或口服糖耐量试验(当空腹血糖>6.1mmol 时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项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24小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眼底、胸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及踝臂血压指数(ABI)等、肾和肾动脉CT或超声。
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控制体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体育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规律及充足的睡眠。
2.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
此外,α-受体阻滞剂或其他种类降压药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高血压人群。
(2)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Ⅱ级高血压和(或)伴有多种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的人群,往往初始治疗即需要应用两种小剂量降压药物,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如仍不能达到目标水平,可在原药基础上加量或可能需要3种,甚至4种以上降压药物。
3.调脂治疗:首先应强调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当严格实施治疗性生活方式3-4 月后,血脂水平不能达到目标值,则考虑药物治疗,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选择药物种类,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患者一般首选他汀类药物。
4.抗血小板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心血管高风险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100mg/d)进行一级预防。
高血压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
100mg/d)进行二级预防。
5.其他药物:伴随疾病的治疗药物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
(八)手术日。
无。
(九)术后恢复。
无。
(十)出院标准。
1.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2.无其他需要继续住院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发现有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2.病情危重。
二、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0xx1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