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脂质体的制备
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报告
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报告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报告引言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类物质构成的微小球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在药物传递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材料与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磷脂、胆固醇、药物(如硝酸甘油)、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无水乙醇等。
制备过程如下:1. 溶解磷脂和胆固醇:将所需量的磷脂和胆固醇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如氯仿和甲醇的混合物中,以获得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液。
2. 脂质体的形成:将药物溶解于混合液中,搅拌均匀,使药物与磷脂和胆固醇相互作用。
3. 溶剂挥发:将混合液转移到圆底烧瓶中,使用旋转蒸发仪将有机溶剂挥发,直到获得脂质体的混悬液。
4. 脂质体的稳定:向混悬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醇,使脂质体进一步稳定。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制备方法,我们成功制备了硝酸甘油脂质体。
观察到脂质体呈现微小球形状,粒径均匀分布。
此外,我们还对脂质体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
1. 粒径分析:使用动态光散射仪测定脂质体的平均粒径。
结果显示,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0-200纳米,符合药物传递的要求。
2. 药物包封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包封率。
结果显示,硝酸甘油的包封率达到了90%以上,表明脂质体在药物传递中具有较高的效率。
3. 药物释放性能:通过离心法和体外释放实验,研究了脂质体的药物释放性能。
结果显示,硝酸甘油脂质体具有缓释性能,能够持续释放药物,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硝酸甘油脂质体,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结果表明,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粒径分布、高包封率和缓释性能,适用于药物传递和治疗。
脂质体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传递系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进一步研究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脂质体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但对于药物传递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不同的制备方法和改进药物的包封率和释放性能,以满足不同药物传递的需求。
实验10脂质体的制备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技 术;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优 化脂质体药物载体;
了解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和生 物学特性;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实验 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重复性。
02 实验原理
脂质体的形成机制
脂质体的形成是磷脂分子在水和油界面自组装的结果,当磷脂分子被置于水油界 面时,由于疏水效应,磷脂分子会向油相倾斜,而头部则向水相暴露,从而形成 双层膜结构。
避免污染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室的清洁, 避免尘埃和微生物污染,以确保实验 结果的准确性。
安全防护
在实验过程中,要穿戴好实验服和化 学防护眼镜,确保实验安全。
05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展示
1 2
脂质体粒径分布
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得,结果显示脂质体粒径在 100-200nm之间,分布较均匀。
包封率
在一定条件下,磷脂分子可以在水油界面上完全排列成单层膜,形成封闭的球形 结构,即脂质体。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薄膜分散法
将磷脂和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 剂中,然后将有机溶剂蒸发,使 磷脂和药物在表面上形成薄膜, 再加入水进行搅拌,得到脂质体。
逆相蒸发法
将磷脂和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 剂中,加入水后搅拌,使药物和 磷脂在水/有机溶剂界面形成双 分子层,然后蒸发掉有机溶剂,
实验的未来发展与应用前景
实验方法改进
应用领域拓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 探索更加先进的制备方法和技术,以 提高脂质体的质量和稳定性。例如, 采用微流控技术、纳米技术等方法制 备脂质体,可以获得更小粒径、更高 包覆率的脂质体。
脂质体作为一种模拟细胞膜的结构和 功能的载体,在药物传递、基因治疗 、生物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 我们可以将脂质体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更多可 能性。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脂质体是一种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载体,它可以用于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等方面。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首先,膜溶解法是一种常见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磷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水相缓慢注入有机相中,通过超声或搅拌等手段使两相混合,形成脂质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分布较窄,适用于一些需要较为均匀粒径的应用。
其次,薄膜水合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磷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溶液旋转蒸发,形成薄膜,最后通过加入适量的缓冲液使薄膜迅速水合膨胀,形成脂质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结构较为稳定,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期保存的应用。
另外,脂质体凝胶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磷脂和胆固醇混合后,加入溶剂并加热,形成透明的溶液,然后冷却形成凝胶,最后通过加入缓冲液使凝胶水合膨胀,形成脂质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载药量,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期保存和高载药量的应用。
最后,脂质体膜内溶解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磷脂和胆固醇混合后,在有机溶剂中形成薄膜,然后将药物溶解在内水相中,最后将内水相缓慢注入有机相中,通过超声或搅拌等手段使两相混合,形成脂质体。
这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可以实现药物的高效载荷,适用于一些需要高效载药的应用。
综上所述,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选择制备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和实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以选择最适合的制备方法。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对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所帮助。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脂质体是一种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的微小囊泡,内部可以包裹
水溶性或脂溶性的药物。
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物传递性能,脂质体在药物输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脂质体
的制备方法。
首先,脂质体的制备需要选择合适的磷脂。
常用的磷脂有卵磷脂、大豆磷脂、磷脂酰胆碱等。
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可以根据需
要选择不同种类的磷脂来制备脂质体。
其次,将所选的磷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磷脂溶液。
常用
的有机溶剂有氯仿、甲醇、乙醇等。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
和溶剂的选择,以确保磷脂能够完全溶解。
接下来,将药物溶解在水相中。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选择应
当考虑其溶解度和药效学特性。
将药物溶液缓慢滴加到磷脂溶液中,并利用超声波或机械搅拌等方法使两相充分混合。
然后,利用旋转蒸发、薄膜超滤、凝胶层析等方法去除有机溶剂,得到脂质体悬浮液。
在此步骤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力,以
避免对脂质体结构的破坏。
最后,通过超声处理、高压均质等方法对脂质体悬浮液进行处理,得到均匀、稳定的脂质体悬浮液。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处
理时间和能量密度,以确保脂质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磷脂、溶解磷脂、药物的溶解和混合、去除有机溶剂以及最后的处理步骤。
在实际操
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条件,以确保脂质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脂质体制备实验报告
脂质体制备实验报告1. 引言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胆固醇等组分构成的微小球形结构,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简单的实验步骤,了解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特性。
2. 实验材料•卵磷脂(L-α-磷脂酰胆碱)•胆固醇•氯仿•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 7.4)3. 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脂质体的脂质溶液1.取适量的卵磷脂和胆固醇,按磷脂和胆固醇的摩尔比例混合(通常为10:1)。
2.将混合的脂质溶液置于干燥密闭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氯仿。
3.使用超声波仪器对溶液进行均匀混合,直到形成乳白色的透明溶液。
步骤二:制备脂质体悬浮液1.取适量的脂质溶液,将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
2.使用超声波仪器对溶液进行均匀混合,直到脂质体悬浮分散均匀。
步骤三:脂质体特性分析1.利用动态光散射仪(DLS)测定脂质体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
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脂质体的形貌。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制备得到的脂质体悬浮液呈乳白色,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通过DLS测定,发现脂质体的平均粒径约为100 nm,粒径分布较窄。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脂质体呈现球形结构,表面光滑。
这些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合适的粒径。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制备。
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被细胞摄取,并能够在细胞内释放药物。
因此,脂质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于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等方面。
5. 结论本实验通过简单的步骤制备了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了特性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药物传递等应用。
本实验为脂质体制备提供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脂质体奠定了基础。
6. 参考文献[1] Torchilin, V. P. (2005). Recent advances with liposomes as pharmaceutical carrier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4(2), 145-160.[2] Allen, T. M., & Cullis, P. R. (2004). Drug delivery systems: entering the mainstream. Science, 303(5665), 1818-1822.。
脂质体的制备
脂质体的制备脂质体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元素,它拥有独特的外型和内部结构,含有丰富的脂质和蛋白质,能够构成细胞的支架并且能赋予细胞丰富的功能。
脂质体也可以被用于制备有药效负载物质(如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的药物载体,有助于药物更好地穿越血脑屏障,从而更有效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因此,脂质体制备技术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1、脂质体制备技术主要有三种:溶胀法、过失法和双膜法,其中溶胀法是最常见的。
溶胀法的原理是利用热溶剂应力和化学应力使表面活性剂脂质形成脂质体。
过失法是利用热溶剂或难溶的脂质的溶解度的变化使其形成脂质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大量制备单组分微粒,但缺点是生成的脂质体不稳定,多组分混合也不利于微粒的形成。
双膜法是由水溶性溶剂和水不溶的溶剂混合之后,表面活性剂脂质分相聚合形成微胶囊,该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在稳定性上有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多组分混合。
2、脂质体制备需要一系列操作步骤,包括溶剂准备放入热循环搅拌器中,调整温度和搅拌速度,根据不同的技术,使脂质体形成并分离。
其中,调节温度和搅拌速度是关键步骤,必须在合理温度范围内,以保证溶液和混合能够有效完成,同时保证搅拌速度和时间,让脂质体形成并分离。
3、在实际操作中,应考虑实验室条件、材料特性和安全性,根据实验需要确定溶剂的比例,并保证材料的完整性及包覆物的质量。
另外,脂质体的安放也需要非常严格的管理,及时进行筛选试验,以保证其品质及有效投入使用。
脂质体的制备是一种微观尺度上的操作,通过合理的物理处理,可以使脂质体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可以承载药物和其它物质,发挥药物平台作用,比较安全有效地用于药物载体制备,为药物的有效穿越血脑屏障而打开新的立体思路。
脂质体的制备
实验十五脂质体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脂质体(liposome)在细胞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2.掌握采用超声波法、冰冻干燥法和冻融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并了解该技术在细胞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脂质体(liposome)的制备技术,一般采用超声波法、振荡法、乙醚蒸发法、去污剂透析法、冰冻干燥法和冻融法等。
制备方法不同,所得脂质体结构、大小不同,性质和用途也就不同(表15-1)。
种类制备方法大小(m)特性多层大脂质体(MLV)乙醚蒸发法、醇醚水法、振荡法、液相快速混合振荡法0.1~50易制备,包被物释放速度慢单层小脂质体(SUV)直接超声波法、溶剂超声波法、乙醚注射法0.02~0.05体积小,适合包被离子、小分子药物等单层大脂质体(LUV)递相蒸发法、去污剂(胆酸纳等)透析法、冰冻干燥法0.05~0.5 适合包被蛋白质、RNA、DNA片段、大分子药物及细胞融合单层巨大脂质体(GUV)冻融法5~30适合包被蛋白质、RNA、DNA片段,除菌处理较难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法、冻融法、冰冻干燥法三种不同类型的方法,超声波法的原理是:在超声波作用下,磷脂类双亲媒性分子被打碎为分子或分子团,并自动重新排布成类似生物膜的双分子层囊泡。
冻融法是在超声波法形成的小脂质体基础上,通过冷冻和融解过程使其破裂,重组为大体积脂质体,在通过透析时膜内外渗透压的变化而膨胀为更大体积的脂质体。
冰冻干燥法语原理与冻融法基本一致,只在处理条件上有所不同。
三实验用品1.器材超声波清洗机、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漩涡混合器、核酸蛋白检测仪、柱层析装置、冰冻干燥机。
2.试剂1)磷脂液:100mg经丙酮-乙醚法纯化的卵磷脂,57.2mg胆固醇,溶于1ml氯仿。
2)荧光液:钙黄绿素(calcein)47mg溶于100ml Tris缓冲液。
3)Tris 缓冲液:称取Tris 0.12g,EDTA0.288mg,溶于80ml去离子水中,用0.1 mol/L盐酸调Ph7.2,再加水至100ml。
脂质体制备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一、试剂、器材
主要试剂:
SPAN80
聚乙烯醇1750士50
天然大豆磷脂LIPoid s100
胆固醇
无水乙醚氯仿
TWEEN80
主要仪器:
AB204一N电子天平
MICROCOMPUTERPH/MV/TEMPMODEL
6171型pH计
R一201旋转蒸发仪
JY-92一H超声波细胞粉碎机(探头式超声仪)
KQ一100E型超声波清洗仪
二、制备方法
薄膜分散法一冻融法
按大豆卵磷脂(100.0mg):胆固醇:SPAN80:TWEEN80(质量比)=4:1:0.24:0.48的比例制备脂质体,加入100.00mL梨形瓶中,加10.00mL无水乙醚,振摇,于旋转蒸发仪上30℃蒸干成膜,然后加入适量TWEEN80、2.00mL干细胞提取物,3.00mLPBS缓冲液,旋转15min,使膜溶解,超声20min使溶液透明,最后补充pH=6.5的PBS至10.00mL,将此溶液于-20℃冷冻12h以上后取出,使其缓慢融化,再超声5min即得干细胞提取物脂质体混悬液。
其流程如图。
脂质体实验报告
脂质体实验报告引言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组成的微粒体,具有很强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性。
由于其在药物递送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脂质体的制备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制备脂质体,检测其粒径和稳定性,并评价其适用性。
材料和方法材料•卵磷脂•胆固醇•水相•甲醇•水解棕榈酰胺•氢氧化钠溶液•氯仿方法1.准备脂质体制备溶液:称取一定比例的卵磷脂和胆固醇加入甲醇中,并加入少量的水解棕榈酰胺,使其均匀混合。
2.制备脂质体:将溶液置于旋转蒸发仪中,在无菌条件下,以适当速度蒸发甲醇,形成脂质体。
3.超声处理:将脂质体溶液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进行超声处理,以促进脂质体的形成和稳定性。
4.离心:使用高速离心机将脂质体样品离心,以去除未形成的脂质体和其他杂质。
5.检测粒径和稳定性:使用动态光散射仪(DLS)测量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评估其稳定性。
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方法制备的脂质体样品,得到了粒径分布较窄且稳定的脂质体,其粒径大小为XX nm,Zeta电位为XX mV。
这表明制备的脂质体颗粒均匀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脂质体的粒径大小对药物递送和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较小粒径的脂质体能够更容易被细胞吞噬,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吸收率。
同时,脂质体的稳定性也是影响药物递送效果的重要参数。
因此,制备出具有较小粒径和高稳定性的脂质体对药物递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总之,通过本实验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较小粒径和高稳定性,为药物递送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出具有较小粒径和高稳定性的脂质体,并通过动态光散射仪对其进行了粒径和稳定性的测试。
这些结果显示,通过合适的材料比例和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具有较好性能的脂质体样品。
脂质体在药物递送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可以实现更准确和有效的药物输送。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开发和优化脂质体递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脂质体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药材学报, 2018, XX(X): XX-XX.[2] 王五, 赵六. 动态光散射技术在脂质体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测试技术, 2019,X(X): X-X.。
脂质体制备方法
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2.1 薄膜蒸发法该方法是将脂质及芯材(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将此溶液置于大圆底烧瓶中,再旋转减压蒸干,磷脂在烧瓶内壁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膜,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溶液(生理盐水),充分振荡烧瓶使脂质膜水化脱落,即可制得脂质体。
尽管薄膜分散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比较原始,所以尚存在较多缺点。
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脂质体的粒径较大且不均匀,为了使其粒径更小、更均匀,可通过超声波仪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脂质体的粒径,从而提高包封率。
如采用此法制备得到的细辛脑脂质体的包封率达54. 1%[5]。
2.2超声波法MLVs的混悬液经超声波处理,再通过Sepharose 2B或4B柱色谱仪可去除较大的脂质体和MLVs。
常用的方法有探针型和水浴型。
小量脂质悬液(高浓度脂质或黏性水溶液)需要高能量时用探针型。
水浴型更适于大量的稀释脂质。
郑宁等[6]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依托泊苷脂质体,按均匀设计的最优组合制备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61.58±0.83)% ,粒径均小于2μm,体外释药达到了长效缓释的作用,60Co灭菌后脂质体较稳定。
李维凤等[7]以薄膜-超声法和乙醚注入法制备硝苯地平脂质体,结果表明薄膜蒸发法和超声法综合使用,所得脂质体粒径均匀,粒度小,且多为单室。
2.3复乳法(二次乳化法)这种方法是先将脂质溶于有机溶剂,加入待包封芯材的溶液,乳化得到W/O初乳,其次将初乳加入到10倍体积的水溶液中混合,进一步乳化得到W/O/W乳液,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去除有机溶剂即可得到脂质体,其包封率变化较大,一般为20%-80%。
通过研究发现,在第二步乳化过程和有机溶剂的去除过程中,对脂质体的粒径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温度,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减小脂质体的粒径。
姚瑶等[8]采用二次乳化法制备的酪丝亮肽多囊脂质体,不仅稳定性好,80%的粒径分布在20-30μm,且包封率为92. 43%。
2.4反相蒸发法(逆相蒸发法)反相蒸发法最初由Szoka和Papahadjopoulos于1978年提出,这种方法适用于脂质成分中磷脂占有较大的比例,且芯材中水溶性成分较多的情况。
脂质体制备的方法
脂质体制备的方法脂质体是一种由脂质分子组成的微细粒子,主要用于制备及输送药物、基因和化妆品成分等。
脂质体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并且可以有效稳定和保护被包封的药物或成分。
目前,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包括薄膜溶解法、乳化法、胶束法、膜断裂法、气相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薄膜溶解法是一种利用脂质和溶剂溶解及薄膜形成原理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首先,选择适当的脂质和溶剂。
常用的脂质有磷脂类(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脂肪醇(如固体脂肪醇)、脂肪酸等。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二甲酚、甲醇和酯类溶剂。
然后,将脂质和溶剂溶解在一起,通过快速旋转薄膜机或制备配制机将溶液薄膜扩散到玻璃底板上,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形成脂质质体。
最后,通过超声处理或其他方法将脂质质体分散成脂质体悬浮液。
乳化法是一种利用乳化剂和脂质相互作用生成脂质体的方法。
乳化剂常用的有表面活性剂和共乳剂。
表面活性剂包括非离子型(如Tween系列)和阴离子型(如脂肪酸钠盐)。
共乳剂包括长链脂肪醇(如固体脂肪醇)、糖(如蔗糖、葡萄糖)和胆汁酸类。
首先,将乳化剂和脂质在适当比例下溶解在无水有机溶剂中。
然后,加入水相,通过机械剪切或超声处理将脂质和乳化剂形成乳液。
最后,通过去除有机相或冷冻干燥等方法获得脂质体。
胶束法是一种利用表面活性剂和脂质相互作用形成胶束后制备脂质体的方法。
首先,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如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等。
然后,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溶剂中,通过搅拌、超声处理等方法形成胶束。
最后,将胶束与药物或成分混合,通过快速稀释或其他方法获得脂质体。
膜断裂法是一种利用高压处理使脂质质体断裂形成脂质体的方法。
首先,通过之前介绍的方法制备脂质质体悬浮液。
然后,将悬浮液经过高压处理,使脂质质体断裂成小颗粒,形成脂质体。
最后,通过超声处理或其他方法除去未断裂的脂质颗粒,获得脂质体。
气相法是一种利用空气或氮气吹淋使脂质溶液蒸发形成脂质体的方法。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
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组成的微小球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溶剂挥发法和膜法。
溶剂挥发法是将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挥发溶剂的方法制备脂质体。
膜法则是将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通过膜的过滤和超声波等方法制备脂质体。
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准备:选择适当的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并将其溶于有机溶剂中。
2. 溶液制备:将材料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充分混合。
3. 制备脂质体: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选择相应的制备工艺,如溶剂挥发法或膜法等。
4. 脂质体的纯化:通过超声波、离心等方法将脂质体纯化,去除杂质。
5. 脂质体的表征:通过粒径分析、Zeta电位测定等方法对脂质体进行表征,确定其粒径、分散性等性质。
6. 脂质体的应用:将制备好的脂质体应用于药物传递、基因治疗等领域。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以获得高质量的脂质体产品。
实验10脂质体的制备
(二)实验射用大豆卵磷脂 胆固醇 无水乙醇 磷酸盐缓冲液
0.9g 0.3g 2-20m1 适量 制成约30m1脂质体
• 【制备】 • (1)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制 称取磷酸 氢二钠(Na2HPO4﹒12H2O)0.37g与磷酸二氢钠 (NaH2PO4﹒2H2O)2.0g,加蒸馏水适量,溶解并 稀释至1000ml(pH约为5.7)。 • (2)称取处方量磷脂、胆固醇于100ml(也可 以是250ml、500ml或1000ml )烧瓶中,加无水 乙醇1-2ml(根据情况可以加10ml或20ml ), 置于65-70℃水浴中,搅拌使溶解,于旋转蒸发 仪上旋转,使磷脂的乙醇液在壁上成膜,减压 除乙醇,制备磷脂膜。 • ( 3 ) 另 取 PBS 30ml 于 小 烧 杯 中 , 同 置 于 6570℃水浴中,保温,待用。
常见的磷脂分子结构中有两条较长的疏 水烃链和一个亲水基团。将适量的磷脂加至 水或缓冲溶液中,磷脂分子定向排列,其亲 水基团面向两侧的水相,疏水的烃链彼此相 对缔和为双分子层,构成脂质体。
用于制备脂质体的磷脂有天然磷脂,如大 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等;合成磷脂,如二棕 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等。常 用的附加剂为胆固醇。胆固醇也是两亲性物质, 与磷脂混合使用,可制得稳定的脂质体,其作 用是调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降低脂质体膜的 通透性。其他附加剂有十八胺、磷脂酸等,这 些附加剂能改变脂质体表面的电荷性质,从而 改变脂质体的包封率、体内外稳定性、体内分 布等其他相关参数。
量取02ml空白脂质体置于分离小柱顶部待柱顶部的液体消失后仔细用5mlpbs进行洗脱待液体滴尽即可3包封率的测定精密量取盐酸小檗碱脂质体0lml两份一份置10ml量瓶中按柱分离度考察项下进行操作另一份置于分离柱顶部按柱分离度考察项下进行操作所得溶液于345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下式计算包封率
脂质体的制备概要
实验十五脂质体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脂质体(liposome)在细胞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2.掌握采用超声波法、冰冻干燥法和冻融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脂质体的方法并了解该技术在细胞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脂质体(liposome)的制备技术,一般采用超声波法、振荡法、乙醚蒸发法、去污剂透析法、冰冻干燥法和冻融法等。
制备方法不同,所得脂质体结构、大小不同,性质和用途也就不同(表15-1)。
种类制备方法大小(m) 特性多层大脂质体(MLV) 乙醚蒸发法、醇醚水法、振荡法、液相快速混合振荡法0.1~50 易制备,包被物释放速度慢单层小脂质体(SUV) 直接超声波法、溶剂超声波法、乙醚注射法0.02~0.05 体积小,适合包被离子、小分子药物等单层大脂质体(LUV) 递相蒸发法、去污剂(胆酸纳等)透析法、冰冻干燥法0.05~0.5 适合包被蛋白质、RNA、DNA片段、大分子药物及细胞融合单层巨大脂质体(GUV) 冻融法5~30 适合包被蛋白质、RNA、DNA片段,除菌处理较难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法、冻融法、冰冻干燥法三种不同类型的方法,超声波法的原理是:在超声波作用下,磷脂类双亲媒性分子被打碎为分子或分子团,并自动重新排布成类似生物膜的双分子层囊泡。
冻融法是在超声波法形成的小脂质体基础上,通过冷冻和融解过程使其破裂,重组为大体积脂质体,在通过透析时膜内外渗透压的变化而膨胀为更大体积的脂质体。
冰冻干燥法语原理与冻融法基本一致,只在处理条件上有所不同。
三实验用品1.器材超声波清洗机、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漩涡混合器、核酸蛋白检测仪、柱层析装置、冰冻干燥机。
2.试剂1)磷脂液:100mg经丙酮-乙醚法纯化的卵磷脂,57.2mg胆固醇,溶于1ml氯仿。
2)荧光液:钙黄绿素(calcein)47mg溶于100ml Tris缓冲液。
3)Tris 缓冲液:称取Tris 0.12g,EDTA0.288mg,溶于80ml去离子水中,用0.1 mol/L盐酸调Ph7.2,再加水至100ml。
脂质体的制备
脂质体的制备及检测一.目的要求1.掌握注入法制备脂质体的工艺。
2.掌握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 60年代初,Begkan等发现磷脂分散在水中可形成多层囊,并证明每层囊均为双分子脂质膜且被水隔开,称这种具有生物膜结构的囊为脂质体。
1971年Rymen 等人提出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即将酶或药物包裹在脂质体中。
2. 脂质体系一种人工细胞膜,它具有洋葱似的封闭球形结构,可使药物被保护在它的结构中,发挥定向作用,特别适于作为抗癌药物载体,以改善药物的治疗作用,降低毒副作用等。
脂质体系由磷脂为骨架膜材及附加剂组成。
用于制备脂质体的磷脂有天然磷脂,如豆磷脂,卵磷脂等,合成磷脂,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等。
磷脂在水中能形成脂质体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磷脂具有两条较长的疏水烃链和一个亲水基团。
当较多的磷脂加至水或水性溶液中,磷脂分子定向排列,其亲水基团面向两侧的水相,疏水的烃链彼此对向缔合形成双分子层,形成椭圆形或球状结构一—脂质体。
常用的附加剂为胆固醇,它也是两亲性物质,与磷脂混合使用,可制备稳定的脂质体,其作用是调节双分子层流动性,减低脂质体膜的通透性。
其它附加剂有十八胺、磷脂酸等,这两种附加剂可改变脂质体表面电荷的性质。
3. 脂质体载药系统的优势:1.被动靶向:脂质体进人体内可被巨噬细胞作为外界异物而吞噬,主要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而摄取,形成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的被动靶向性。
2.缓释作用:将药物包封成脂质体,可减少肾排泄和代谢,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从而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
3.降低药物毒性: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有效地在肝、脾和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较丰富的器官中浓集,对心、肾有毒性的药物或对正常细胞有毒性的抗癌药包封脂质体后,可明显降低药物的毒性。
4.提高稳定性:一些不稳定的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可受到脂质体双层膜的保护。
4. 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注入法、薄膜分散法、超声波分散法、逆向蒸发法。
实验十 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实验十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脂质体的结构和性质;2.掌握脂质体的制备方法;3.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
二、实验原理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等成分组成的微粒囊,具有自组装、可逆组装、膜液相晶相转换、局部结构调整、聚合与解聚等一系列特性,同时具有高度转染能力、温和性及低毒性等优点,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对象。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机械法、物理化学法、电化学法等,其中以醇沉法等物理化学法常用于大规模制备。
脂质体的包封率是指在脂质体中包封的药物量与药物总量的比例,通常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53nm处测定DNA或RNA的含量,根据所加药物与总药物量的比值计算出脂质体的包封率。
三、实验步骤1.制备脂质体将2mg的脂质体乳剂溶解在500μL的氯仿中,并加入10μL的药物(如pDNA),搅拌均匀。
将药物与脂质体混合液滴加入10mL的去离子水中,经过30分钟的振荡均匀搅拌,然后使用转移管将上清液取出。
将上清液倒入50mL的角状离心管中,加入18%硝酸钠,离心6000r/min,弃去沉淀。
将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并用去离子水将沉淀重悬,最后得到脂质体的溶液。
将0.5mL脂质体溶液加入测试池,取另一个测试池作为空白对照。
在253nm处测定样品与空白的吸光度,并计算出脂质体的包封率。
四、实验注意事项1.脂质体的制备应在干燥、无风、无尘、无菌的条件下进行;2.药物与脂质体混合液的浓度应适当,以避免过度分散;3.在吸光度计测定时应注意对空白对照的处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制备得到的脂质体溶液,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253nm处的吸光度,计算出其包封率。
实验结果与所使用的药物种类和浓度等因素有关系,具体可参考文献资料。
六、实验思考题1.脂质体的结构及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
脂质体制备试验
实验十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的工艺。
2.掌握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
3.熟悉脂质体形成原理,作用特点。
4.了解“主动载药”与“被动载药”的概念。
二、实验指导脂质体是由磷脂与(或不)与附加剂为骨架膜材制成的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封闭囊状体。
常见的磷脂分子结构中有两条较长的疏水烃链和一个亲水基团,将适量的磷脂加至水或缓冲溶液中,磷脂分子定向排列,其亲水基团面向两侧的水相,疏水的烃链彼此相对缔和为双分子层,构成脂质体。
用于制备脂质体的磷脂有天然磷脂,如豆磷脂、卵磷脂等;合成磷脂,如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等。
常用的附加剂为胆固醇。
胆固醇也是两亲性物质,与磷脂混合使用,可制得稳定的脂质体,其作用是调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减低脂质体膜的通透性。
其他附加剂有十八胺、磷脂酸等,这两种附加剂能改变脂质体表面的电荷性质,从而改变脂质体的包封率、体内外其他参数。
脂质体可分为三类:小单室(层)脂质体,粒径为20~50nm,经超声波处理的脂质体,绝大部分为小单室脂质体;多室(层)脂质体,粒径约为400~3500nm,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尤如洋葱断面或人手指纹的多层结构;大单室脂质体,粒径约为200~1000nm,用乙醚注入法制备的脂质体多为这一类。
脂质体的制法有多种,根据药物的性质或需要进行选择。
(1)薄膜分散法:这是一种经典的制备方法,它可形成多室脂质体,经超声处理后得到小单室脂质体。
此法优点是操作简便,脂质体结构典型,但包封率较低。
(2)注入法:有乙醚注入法和乙醇注入法等。
“乙醚注入法”是将磷脂等膜材料溶于乙醚中,在搅拌下慢慢滴于55~65℃含药或不含药的水性介质中,蒸去乙醚,继续搅拌1~2h,即可形成脂质体。
(3)逆相蒸发法:系将磷脂等脂溶性成分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中,再按一定比例与含药的缓冲液混合、乳化,然后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即可形成脂质体。
该法适合于水溶性药物、大分子活性物质,如胰岛素等的脂质体制备,可提高包封率。
脂质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2. 探究不同制备方法对脂质体特性的影响。
3. 分析脂质体的稳定性及释药特性。
二、实验原理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球形囊泡,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靶向性强、载药量高等优点,在药物递送、基因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采用薄膜分散法、逆相蒸发法和超声波分散法制备脂质体,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
三、实验材料1. 脂质体制备原料: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二氯甲烷、橄榄油等。
2. 脂质体特性检测材料:荧光素、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方法1. 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1)将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2)将橄榄油加入上述溶液中,充分振荡混合。
(3)将混合液倒入蒸发皿中,于60℃水浴加热蒸发溶剂,形成薄膜。
(4)用适量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洗涤薄膜,收集脂质体。
2. 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1)将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2)将橄榄油加入上述溶液中,充分振荡混合。
(3)将混合液倒入旋转蒸发仪中,于40℃下蒸发溶剂,形成薄膜。
(4)用适量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4)洗涤薄膜,收集脂质体。
3. 超声波分散法制备脂质体(1)将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形成均匀的溶液。
(2)将橄榄油加入上述溶液中,充分振荡混合。
(3)将混合液倒入超声波处理仪中,于50℃下进行超声波处理,制备脂质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脂质体形态观察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脂质体形态。
结果显示,薄膜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呈不规则形状,粒径分布不均匀;超声波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
2. 脂质体粒径及粒径分布采用动态光散射仪测定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及粒径分布。
结果显示,薄膜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0±5)nm,粒径分布范围为(50~150)nm;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50±10)nm,粒径分布范围为(100~200)nm;超声波分散法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20±8)nm,粒径分布范围为(80~160)nm。
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报告
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报告《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探究脂质体在药物传递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实验中使用了不同的脂质体制备方法,并通过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脂质体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药物载荷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脂质体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脂质体;制备;药物传递;实验报告引言: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组成的微小囊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物载荷能力,因此在药物传递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旨在通过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探究不同制备方法对脂质体性质的影响,为其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卵磷脂、胆固醇、荧光标记药物等。
2. 脂质体制备方法:薄膜法、乳化法等。
3. 实验步骤:按照不同的脂质体制备方法进行实验,包括脂质体的制备、粒径测定、Zeta电位测定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等。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不同性质的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了性质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脂质体粒径和Zeta电位存在一定差异,薄膜法制备的脂质体粒径较小,Zeta电位较高,而乳化法制备的脂质体粒径较大,Zeta电位较低。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薄膜法制备的脂质体具有较好的荧光标记药物载荷能力。
这些结果表明,脂质体的性质受制备方法的影响较大,不同性质的脂质体适用于不同的药物传递需求。
结论:通过脂质体的制备实验,我们对脂质体的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药物载荷能力,为其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然而,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对其性质有较大影响,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脂质体在药物传递领域的应用,为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脂质体实验报告
脂质体实验报告脂质体实验报告引言: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组成的微小球状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脂质体在药物传递、基因治疗和化妆品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性质,以期为进一步应用脂质体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一: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一般来说,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薄膜溶解法、乳化法和胶束法等。
本实验选择薄膜溶解法制备脂质体。
实验材料:1. 磷脂(如卵磷脂)2. 胆固醇3. 乙醇4. 磷酸缓冲液实验步骤:1. 将磷脂和胆固醇按照一定比例称取,并加入乙醇中,制备脂质体溶液。
2. 将脂质体溶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磷脂和胆固醇充分溶解。
3. 将脂质体溶液转移到磷酸缓冲液中,使脂质体形成。
实验结果:经过制备,我们成功得到了形态规整、粒径均一的脂质体。
实验二:脂质体的性质研究为了研究脂质体的性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脂质体的稳定性我们将制备好的脂质体溶液放置在不同温度下,观察其稳定性。
结果显示,脂质体在室温下稳定性较好,但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相互融合。
实验二:脂质体的药物传递性能我们选择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并将其包载到脂质体中。
通过体外释放实验发现,脂质体具有较好的药物缓释性能,能够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
实验三:脂质体的细胞摄取能力我们将标记有荧光染料的脂质体与细胞共同培养,并观察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情况。
结果表明,脂质体能够有效地被细胞摄取,并释放荧光染料。
实验四:脂质体的毒性研究为了评估脂质体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细胞毒性实验。
结果显示,脂质体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形态规整、粒径均一的脂质体,并研究了其性质。
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药物传递性能和细胞摄取能力,并且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这些结果为脂质体在药物传递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性质,以期推动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药科大学 药剂学教学实验中心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的工艺。
2、掌握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测定脂质体包封 率的方法。 3、熟悉脂质体形成原理,作用特点。 4、了解“主动载药” 与“被动载药” 的 概念。
二、 实验原理 脂质体是由磷脂与(或不与)附加剂为骨 架膜材制成的,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封闭囊 状体。
• (4)取预热的PBS 30ml,加至含有磷脂膜的烧 瓶中,65-70℃水浴中搅拌水化10-20min。取出 脂质体液体于烧杯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室温 下,搅拌30-60min,如果溶液体积减少,可补加 水至30m1,混匀,即得。(整个过程也可在旋转 蒸发仪上完成,其它的脂质体制备也可在旋转蒸 发仪上完成。) • (5)取样,在油镜下观察脂质体形态,画出所 见脂质体结构,记录最多和最大的脂质体的粒径; 随后将所得脂质体溶液通过0.8m微孔滤膜两遍, 进行整粒,再于油镜下观察脂质体的形态,画出 所见脂质体结构,记录最多和最大的脂质体粒径。
脂质体检测结果
脂质体 类别
空白脂质体 被动法载药 脂质体 主动法载药 脂质体
形态
最大粒径 最多粒径 (m) (m)
备注
• 五、思考题 • 1. 以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特点。请讨 论影响脂质体形成的因素。 • 2. 从显微镜下的形态上看,“脂质体”、 “乳剂”及“微囊”有何差别? • 3. 如何提高脂质体对药物的包封率? • 4. 请问如何选择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本 文所用的方法与“分子筛法”、“超速离 心法”相比,有何优缺点? • 5. 请试着设计一个有关脂质体的实验方 案?本实验方案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inside acid pH
DH+ H+ຫໍສະໝຸດ DH+ H+
D
D
•
评价脂质体质量的指标有粒径、粒径分布 和包封率等。其中脂质体的包封率是衡量脂质 体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常见的包封率测 定方法有分子筛法、超速离心法、超滤法等。 本文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包封率。“阳 离子交换树脂法”是利用离子交换作用,将荷 正电的未包入脂质体中的药物(即游离药物), 如本实验中的游离小檗碱,通过阳离子交换树 脂吸附除去,包封于脂质体中的药物(如小檗 碱),由于脂质体荷负电荷,不能被阳离子交 换树脂吸附,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用以测定包 封率。示意图见下图。
• 【注意事项】 •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禁止用火。 • (2)磷脂和胆固醇的乙醇溶液应澄清,不能在 水浴中放置过长时间。磷脂和胆固醇的比例可 以采用4:1或5:1或6:1,如果磷脂和胆固醇 的质量不好,建议采用6:1 。 • (3)磷脂、胆固醇形成的薄膜应尽量薄。 • (4)60-65℃水浴中搅拌水化10-20min时,一定 要充分保证所有脂质水化,不得存在脂质块。
• 其他方法:冷冻干燥法 、熔融法 等。
•
在制备含药脂质体时,根据药物装载的机 理不同,可分为“主动载药” 与“被动载药” 两大类。所谓“主动载药”,即通过脂质体内 外水相的不同离子或化合物梯度进行载药,主 要有K+-Na+梯度和H+梯度(即pH梯度)等。传统上, 人们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被动载药”法。所谓 “被动载药”,即首先将药物溶于水相或有机 相(脂溶性药物)中,然后按所选择的脂质体制 备方法制备含药脂质体,其共同特点是:在装 载过程中脂质体的内外水相或双分子层膜上的 药物浓度基本一致,决定其包封率的因素为药 物与磷脂膜的作用力、膜材的组成、脂质体的 内水相体积、脂质体数目及药脂比(药物与磷脂 膜材比)等。
• ⑤吸收度的测定:以空白溶剂为对照,在 345nm波长处分别测定样品溶液与对照品 溶液的吸收度,计算柱分离度。分离度要 求大于0.95。 • 柱分离度 = 1-[A样/(A对×2.5) ] • 式中,A 样 —样品溶液的吸收度;A 对 —对 照品溶液的吸收度;2.5—对照品溶液的 稀释倍数。
• 注意:在进行柱分离度实验前,需要用 空白脂质体对分离小柱进行饱和,具体 操作如下:量取0.2ml空白脂质体,置于 分离小柱顶部,待柱顶部的液体消失后, 仔细用5mlPBS进行洗脱,待液体滴尽即 可。
• ②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①中制得的混合液 0.1ml置10ml量瓶中,加入95%乙醇6ml,振摇使 之溶解,再加PBS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初 滤液,取续滤液4.0ml于10ml量瓶中,加PBS至刻 度,摇匀,即得。 • ③样品溶液的制备:取①中制得的混合液0.1m1 至分离柱顶部,待柱顶部的液体消失后,放置 5min,仔细加入PBS(注意不能将柱顶部离子交换 树脂冲散),进行洗脱(约需2-3ml PBS),同时收 集洗脱液于10m1量瓶中,加入95%乙醇6ml,振 摇使之溶解,再加PBS至刻度,摇匀,过滤,弃 取初滤液,取续滤液为样品溶液。 • ④ 空 白 溶 剂 的 配 制 : 取 乙 醇 (95 % ) 30ml , 置 50m1量瓶中,加PBS至刻度,摇匀,即得。
• 对于脂溶性的、与磷脂膜亲和力高的药物, “被动载药”法较为适用。而对于两亲性药物, 其油水分配系数受介质的pH值和离子强度的影 响较大,包封条件的较小变化,就有可能使包 封率有较大的变化,首选“主动载药” 方法。
• 下图为“主动载药”中pH梯度法载药原理示
意图
oudside neutral pH
(二)实验部分
1.空白脂质体的制备(用于测定柱分离度用)
【处方】 注射用大豆卵磷脂 胆固醇 无水乙醇 磷酸盐缓冲液
0.9g 0.3g 2-20m1 适量 制成约30m1脂质体
• 【制备】 • (1)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制 称取磷酸 氢二钠(Na2HPO4﹒12H2O)0.37g与磷酸二氢钠 (NaH2PO4﹒2H2O)2.0g,加蒸馏水适量,溶解并 稀释至1000ml(pH约为5.7)。 • (2)称取处方量磷脂、胆固醇于100ml(也可 以是250ml、500ml或1000ml )烧瓶中,加无水 乙醇1-2ml(根据情况可以加10ml或20ml ), 置于65-70℃水浴中,搅拌使溶解,于旋转蒸发 仪上旋转,使磷脂的乙醇液在壁上成膜,减压 除乙醇,制备磷脂膜。 • ( 3 ) 另 取 PBS 30ml 于 小 烧 杯 中 , 同 置 于 6570℃水浴中,保温,待用。
• 【附注】 • (1)柠檬酸缓冲液 称取柠檬酸10.5g 和柠檬酸钠7g置于1000ml量瓶中,加水 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混匀,即得。 • (2)NaHCO3溶液 称取NaHCO3 50g,置 于 1000ml 量 瓶 中 , 加 水 溶 解 并 稀 释 至 1000m1,混匀,即得。
• 4.盐酸小檗碱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 (1)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柱的制备 取 已处理好的阳离子交换树脂适量,装于底 部已垫有少量玻璃棉(或多孔垫片)的 5ml注射器筒中(总量约4ml刻度处),加 入PBS水化过的阳离子交换树脂,自然滴 尽PBS,即得。 • (2)柱分离度的考察 • ①盐酸小檗碱与空白脂质体混合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3mg/m1盐酸小檗碱溶液0.1ml, 置小试管中,加入0.2ml空白脂质体,混 匀,即得。
• • • • • • •
2.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制备(被动载药法)
【处方】 注射用豆磷脂 0.6 g 胆固醇 0.2 g 无水乙醇 2-20m1 盐酸小檗碱溶液(1mg/m1) 30ml 制成30ml脂质体
• 【制备】被动载药法 • (1)盐酸小檗碱溶液的配制 称取适量的盐酸小 檗碱溶液,用磷酸盐缓冲液配成 lmg/ml和3mg /m1两种浓度的溶液。 • (2)盐酸小檗碱脂质体的制备 按处方量称取豆 磷脂、胆固醇置于100ml烧瓶中,加无水乙醇, 余下操作除将PBS换成盐酸小檗碱溶液外,同 “空白脂质体制备”,即得“被动载药法 ”制 备的小檗碱脂质体。 • 【质量检查】观察粒子形态,最大粒径与最多粒 径,药物的包封率。 • 【注意事项】同前。
•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多种,根据药物的性质或研究 需要来进行选择。 • (1)薄膜分散法 这是一种经典的制备方法,它可形成多 室脂质体,经超声处理后得到小单室脂质体。此法优点 是操作简便,脂质体结构典型,但包封率较低。 • (2)注入法 有乙醚注入法和乙醇注入法等。“乙醇注入 法”是将磷脂等膜材料溶于乙醇中,在搅拌下慢慢滴于 55-65℃含药或不含药的水性介质中,蒸去乙醇,继续搅 拌1—2h,即可形成脂质体。 • (3)逆相蒸发法 系将磷脂等脂溶性成分溶于有机溶剂, 如氯仿、二氯甲烷中,再按一定比例与含药的缓冲液混 合、乳化,然后减压蒸去有机溶剂即可形成脂质体。该 法适合于水溶性药物、大分子活性物质,如胰岛素等的 脂质体制备,可提高包封率。
常见的磷脂分子结构中有两条较长的疏 水烃链和一个亲水基团。将适量的磷脂加至 水或缓冲溶液中,磷脂分子定向排列,其亲 水基团面向两侧的水相,疏水的烃链彼此相 对缔和为双分子层,构成脂质体。
用于制备脂质体的磷脂有天然磷脂,如大 豆卵磷脂、蛋黄卵磷脂等;合成磷脂,如二棕 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等。常 用的附加剂为胆固醇。胆固醇也是两亲性物质, 与磷脂混合使用,可制得稳定的脂质体,其作 用是调节双分子层的流动性,降低脂质体膜的 通透性。其他附加剂有十八胺、磷脂酸等,这 些附加剂能改变脂质体表面的电荷性质,从而 改变脂质体的包封率、体内外稳定性、体内分 布等其他相关参数。
• (2)主动载药 准确量取空白脂质体2.0ml、药 液(3mg/m1) 1.0m1、NaHCO3 溶液0.5m1,在振摇 下依次加入10ml西林瓶中,混匀,盖上塞,70℃ 水浴中保温20min(定时摇动),随后立即用冷 水降温,即得。 • 【注意事项】 • (1) “主动载药”过程中,加药顺序一定不能颠倒, 加三种液体时,随加随摇,确保混合均匀,保证 体系中各部位的梯度一致。 • (2)水浴保温时,应注意随时轻摇,只需保证体 系均匀即可,无需剧烈振摇。 • (3)用冷水冷却过程中,应轻摇。 • 【质量检查】观察粒子形态,最大粒径与最多粒 径,药物的包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