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每课同步测试题汇编(含四套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测试及答案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单选题1.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除了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地球上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外,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有关的是()A.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行星B. 日地距离适中C. 地球表面坚硬D. 地球拥有卫星2.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已经到我们多远的星系()A. 1.496亿kmB. 9.4608×1012C. 140亿光年D. 4.2光年3.下列关于八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八大行星中温度最高的是火星B. 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天王星C.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周期和方向都一样D. 八大行星中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4.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是()A. 水星B. 火星C. 土星D. 木星5.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B. 地球﹣太阳﹣银河系﹣总星系C. 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宙D.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6.下列行星公转轨道与地球公转轨道相邻的行星是()A. 金星和火星B. 水星和火星C. 火星和木星D. 木星和天王星7.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天体可能是()A. 水星或地球B. 水星或金星C. 金星或木星D. 火星或地球(2)与地球相比,M天体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岩石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太高④没有卫星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8.仰望天空,我们看到下列哪些物体属于天体()①北极星;②陨石;③飞行的飞机;④彗星、流星体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二、综合题9.“地球在宇宙中”一节基本知识考察。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其存在生命,请完成下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10.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当某星球被其主恒星“锁定”,意味着这颗星球一面一直朝向恒星,而另一面则一直背对恒星。

由于其形状酷似眼珠,被形象地称为“眼珠星球”(下图)。

“眼珠星球”为寻找地外生命开辟了新思路。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眼珠星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主恒星指的是太阳B.地球不属于“眼珠星球”C.“眼珠星球”不属于行星D.“眼珠星球”没有自转运动2.“眼珠星球”之所以可能存在生命,根本在于( )A.适宜的温度B.肥沃的土壤C.适宜的大气D.安全的宇宙环境读海南省多年平均太阳能空间分布图。

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莺歌海、东方、海口三城市太阳能资源的比较,正确的是( )A.海口>东方>莺歌海B.东方>海口>莺歌海C.莺歌海>东方>海口D.东方>莺歌海>海口4.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能量B.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核裂变C.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强D.水力发电与太阳能无关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目前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完满结束。

灾害性的空间天气会对航天、卫星、通讯、导航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航天器发射及在轨运行提供空间天气预报及影响评估服务。

空间天气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20公里以上的空间领域,主要包括日地空间的太阳日冕、行星际、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等。

据此完成5~6题。

5.相比四子王旗着陆场,东风着陆场具备以下优势( )①邻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救能力强大②面积更大,降落预留空间更大③空气干燥,沙尘天气少,空气能见度高④戈壁荒凉,对环境的破坏更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最可能对卫星导航活动产生干扰的现象是( )A.太阳辐射增强B.磁暴现象C.太阳风暴爆发D.黑子消失“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 行星地球 同步测试题(四套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 行星地球 同步测试题(四套汇总)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选择题1.图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图1A.①地月系B.②银河系C.③太阳系D.④河外星系解析:考核正确认识天体系统的级别,答案选C2.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A3.下列天体系统中,最低的一级是:()A.总星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银河系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级别的高低,答案选B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11月上旬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回答第4、5题。

4.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A.到达河外星系B.始终在地月系C.到达银河系D.始终在太阳系5.火星与地球()A.表面温度相同B.公转方向相反C.同属类地行星D.都有液态水存在解析:利用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案例,对太阳系的范围进行考察,并考核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如何进行分类。

答案第四题选D;答案第五题选C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

据此完成5~6题。

(2010春季)5.资料中涉及到的天体系统层次有()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6.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A.是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解析:考核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的方面.答案第5题选B;答案第6题选D7.地球作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解析:考核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答案选B我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一。

据下表回答第8题。

8.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的相比()A.有相近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C.有相近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解析:考核学生阅读资料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根据资料,火星与地球的结构特征中相近的是距太阳的远近、表面平均温度和自转周期,答案选A综合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单选题据国外媒体报道,鲸鱼座T星距离地球仅为12光年,鲸鱼座T星有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T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鲸鱼座T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位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天文学家认为“鲸鱼座T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A.该行星的昼夜温差适中B.该行星上有厚厚的大气C.该行星的外观和位置特殊D.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下列哪一组行星的轨道之间()A.地球与金星B.金星与火星C.火星与木星D.木星与土星2021年3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由“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火星侧身影像(下图)。

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天问一号”在围绕火星飞行期间,与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不属于()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5.“天问一号”获取火星影像图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遥感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数字地球D.地理信息系统6.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内部圈层不包括地壳B.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C.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D.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莫霍面等深线示意图(单位:千米),甲为省会城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A.西高东低B.中间高、南北低C.中间深、东西浅D.西深东浅8.34°N附近等深线向东凸出,能够体现A.谷地的分布B.山地的延伸C.河流流向D.高原的分布长沙(28°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下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子,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A.23.5°B.28°C.66.5°D.55°10.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长沙B.重庆C.北京D.拉萨江苏省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但利用城市建筑物发展光伏电产业的潜力较大。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同步练习(解析版)(完整资料).doc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同步练习(解析版)(完整资料).doc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新华社巴黎2009年1月20日电: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存在的大量水冰纯度很高,这说明了( )A、人类很快就能移居火星B、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C、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有利于水的形成D、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2、任何天体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据此回答问题。

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的感觉,叙述正确的是( )①星光闪烁的是恒星②在星空中有明显移动的是行星③一闪即逝的是彗星④轮廓模糊的是流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在各种天体系统中,银河系是( )①最高一级天体系统②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③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④比地月系高两级的天体系统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4、2008年6月20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宣布批准将中山大学学生叶泉志发现的161 715号小行星命名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难者。

读“太阳系成员示意图”,回答问题:“汶川星”应位于( )A、①和②之间B、②和③之间C、③和④之间D、④和⑤之间5、以下不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共同特点的是( )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类地性6、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D、金星属于巨行星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关系的是( )A、B、C、D、8、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B、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D、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9、2008年12月1日傍晚,天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象奇观,金星、木星这对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与一弯细细的娥眉月相依相偎,远看犹如一张“笑脸”。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同步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宇宙中的地球+单元同步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单元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圆满着陆火星,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篇章。

据此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A.降落在火星上的“祝融号”火星车是天体B.与火星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地球C.火星属于地内行星D.绕火星运转的探测器属于卫星2.人类出现的时期属于()A.冥古宙B.侏罗纪C.新生代D.古生代2017年9月6日晚太阳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共爆炸等级打被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

完成下面小题。

3.“闪焰”发生于()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4.若2017-2018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下一个高峰年段可能约是()A.2028-2029年B.2022-2023年C.2019-2020年D.2006-2007年5.“闪焰”可能导致地球上()A.全国多地出现降水高峰B.无线长波通信中断C.信鸽迷途D.全球各地极光绚烂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A.由南向北递减B.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C.由北向南递减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7.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①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①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①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A.①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如图示意2008-202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据图推测,下列年份中太阳黑子数最少的是()A.2003年B.2025年C.2030年D.2036年9.受太阳黑子影响,2014年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北京频现极光B.有线通讯中断C.气候异常现象增多D.地震减少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送达空间站。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下图为“部分天体系统示意图”,P、Q是与地球紧邻的大行星,M是地球的卫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Q天体为( )A.太阳B.水星C.金星D.火星2.下列有关P天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八大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B.从结构特征看,属于类地行星C.表面温度适宜,有大量液态水存在D.其自然条件不适合生物的生存3.图中包括了几级天体系统( )A.一级B.两级C.三级D.四级4.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黄昏时看到的长庚星②飞行途中的飞机③坠落地球的陨石④中秋节时的圆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A.黑子出现B.核聚变反应C.“磁暴”现象 D.耀斑爆发下图为我国太阳辐射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四个城市最适合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是( ) A.拉萨B.北京C.重庆D.上海7.北京部分十字路口用太阳能交通信号灯。

某些时候,太阳能交通信号灯亮度变暗,主要原因为( )A.海拔低B.连续阴天C.电网供电不稳定D.交通流量大8.地球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体积质量适中B.日地距离适中C.自转周期适中D.大气厚度适中9.下列天体类型与其视觉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行星——星光闪烁B.流星体——一闪即逝C.星云——轮廓模糊D.彗星——拖着长尾10.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时候,会出现日食天象。

而太阳系其他的行星,只要有卫星,同样有可能出现日食天象。

火星有两颗天然卫星,它们同样有可能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

火卫一又叫福布斯,质量较小,不足以形成球体,外形看起来像个土豆。

下图为火星日食图。

与材料中发生的天体现象位置关系相符的是( )A.A B.B C.C D.D地球内部,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莫霍界面( )A.在地下平均90千米处B.以下横波的速度明显下降C.以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增加D.以下部分均为液态12.古登堡界面( )A.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增加B.纵波和横波的波速差异小C.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D.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13.火星和月球都属于( )A.卫星B.天体系统C.行星D.天体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代表性的地质事件,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8.该行星成为“黑炭行星”的主要原因有
①其地表物质组成是黑色的 ②其大气吸收了大部分可见光
③其光线被其它天体遮挡 ④其距离地球远,难以被观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若某地地下30 km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的游鱼,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2.组成“火星冲日”的天体为( )
A.卫星和行星B.行星和行星C.行星和恒星D.卫星和恒星
3.火星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距太阳近,表面平均温度过高
B.昼夜温差很大,缺少液态水
C.遍布尘埃,大风、沙尘暴现象频发
D.大气稀薄,氧气含量低
2017年2月23日,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e、f、g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TRAPPKT-1系统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A. B. C. D.
14.下列发电方式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有( )
①燃煤发电 ②地热发电 ③水力发电 ④风力发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5.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之一
19.下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①影响长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 ②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
③影响地球气候,影响农业收成 ④轰击高层大气,产生发光现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综合检测题一、单选题1.距太阳最近的卫星是()A.水星B.金星C.土星D.月球2.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2)地层④~①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爬行动物—鱼类、两栖类动物B.海生无脊椎—鱼类、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鱼类、两栖类动物D.爬行动物—鱼类、两栖类动物—海生无脊椎2022年3月16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学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具有甲类思龙化石骨架。

依据其头骨、脊椎和肢骨的特征,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有甲类恐龙属种,取名“科氏玉溪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科氏玉溪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可能是()A.古生代寒武纪B.古生代石炭纪C.中生代侏罗纪D.新生代第四纪4.“科氏玉溪龙”生活的地质年代()A.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B.海生脊椎动物繁盛C.裸子植物使陆地披上绿装D.出现灵长类及人类日照时数是指一天内太阳直射光线照射地面的时间。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夏季、冬季日照时数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甲、乙、丙、丁四地中日照时数冬季、夏季羞异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6.相较于夏季,影响该区域冬季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昼长C.云量D.海拔7.与甲地相比,丙地更适合发展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丙地()A.晴朗天数更多B.太阳能资源丰富C.距消费市场近D.毯空气湿度较小8.地球上永远见到月球的一面,其原因是()A.月球上正面和背面形态相同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C.月球背面朝向地球时,其月相为新月,故只见一面D.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大型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长三角地区D.华北地区10.下列现象与太阳对地球造成的影响相关的是()①岩浆喷发②“磁暴”现象③冰岛地热资源丰富④水的运动⑤树木生长⑥干扰有线电话接听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②④⑤11.某火山喷发冷凝过后,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二、判断题12.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大气层,产生“磁暴”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每课同步测试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每课同步测试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测试题2018年8月13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极大值,不少爱好者都扛着摄影装备走出城市,来到户外进行观测。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流星体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2.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C.减少了流星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4.甲天体的类型是( )A.恒星B.星云C.行星D.彗星下图为三颗行星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上图所示天体系统的公转中心是( )A.地球B.月球C.太阳D.银河6.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 )A.适宜的温度和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7.在学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时,许多学校的学生亲手制作了太阳系的模型(下图)。

下表显示了“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数据”。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距太阳(万千米)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赤道半径(千米)有无光环水星 5 791 0.05 0.056 2 440 无金星10 821 0.82 0.856 6 050 无地球14 960 1.00 1.00 6 378 无火星22 794 0.11 0.15 3 395 无木星77 833 317.94 1 316.00 71 400 有土星142 940 95.18 745.00 60 000 有天王星287 099 14.63 65.20 25 900 有海王星450 400 17.22 57.10 24 750 有(1)据资料,可以描述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是______,__ _____。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测试题一、选择题1. 月球属于()①宇宙② 地月系③ 银河系④ 太阳系⑤ 河外星系⑥ 总星系A. ①③⑤⑥B. ②④⑤C. ①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④⑤⑥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其普通性表现在()① 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很相似,自转周期较短②从结构特征看,地球属类地行星,没有明显特殊的地方③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④从结构特征看,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周期适中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②③3. 下列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了无边无际的总星系B. 太阳系在天体系统中的层次低于银河系C. 人们目前所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是最高一级天体系统D. 相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空间范围是相同的,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范围也有相同据新华社北京2022 年10 月17 日电:国际天文学家近期发现,太阳系中存在一对像彗星一样活跃的双小行星。

这对小天体一边相互绕转,一边向宇宙中喷射气体和尘埃。

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如此活跃的双小行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双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可能介于()A. 地球和金星之间B. 地球和火星之间C. 火星和木星之间D. 木星和土星之间5. 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且不.包含双小行星的天体系统是()A. 地月系B. 河外星系C.银河系D. 总星系“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的大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宜居带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行星的体积B. 宇宙辐射的强度。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英国一名科学家预测2030年太阳活动将剧减六成,进入休眠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发生在太阳的色球层B.耀斑的爆发会导致有线电话通信中断
C.太阳活动的强弱变化具有周期性D.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是日冕层
23.据材料判断,2030年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地球的气候状况比较平稳 ②极光的观测次数减少
②地球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
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
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7.太阳外部结构可分为三层,从里向外依次是( )
A.光球 日冕 色球B.日冕 色球 光球
C.光球 色球 日冕D.色球 光球 日冕
赫罗图(下图)是恒星的光谱类型与光度关系示意图,纵轴是光度与绝对星等,横轴是恒星的表面温度,其中太阳光度为1。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号航天器结束了长达13年的土星探测使命,以主动坠毁的方式坠入土星大气层。图1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卡西尼”探测器主要探测的行星是
A.甲B.丙C.己D.庚
11.对“卡西尼”探测器向地面传送信息易产生干扰的是
A.地球自转B.太阳辐射C.太阳活动D.昼夜交替
7.下图反映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性是( )
A.共面性、近圆性B.共面性、同向性
C.同向性、近圆性D.近圆性、周期性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AB.BC.CD.D
9.看上题中的D图,组成该山体的物质主要来自于( )
A.地表B.地壳C.上地幔D.下地幔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每课同步测试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每课同步测试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测试题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018年5月21日,中国发射了人类第一颗连接地月的通信卫星“鹊桥”,为年底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通信,这有利于揭开月球背面的秘密。

据此完成1、2题。

1.“嫦娥四号”要探测的月球属于( )A.卫星B.行星C.小行星D.矮行星2.工作中的通信卫星“鹊桥”属于( )A.彗星B.流星体C.行星D.人造天体2017年10月4日中秋夜20点左右,一道火光划过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千米处的德钦县上空,后经证实,这是一枚自太空坠落的“火流星”。

据此完成3、4题。

3.自太空坠落的“火流星”一般多属于( )A.巨行星B.星云C.恒星D.小行星4.在下列天体中,“火流星”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金星B.月球C.火星D.土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2018年的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完成5、6题。

5.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结构、运动特征具有( )A.特殊性B.唯一性C.差异性D.普通性6.地球平均气温为15 ℃左右,与此相关的是,地球( )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自转周期较短③大气层厚度适宜④地表为岩石⑤有卫星存在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2019年2月19日,年度“最大最圆月”现身夜空,与“元宵月”上演“巧遇”好戏。

我国民众可欣赏到一轮皎洁明亮的“超级元宵月”。

据此完成7、8题。

7.月球所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8.“超级元宵月”出现的日期是( )A.农历正月初一B.公历1月1日C.农历正月十五D公历1月15日下表为某四个行星基本数据表。

读表回答9、10题。

注:卫星数据资料截至2013年。

9.表中甲、乙、丙、丁四个行星中,最可能为火星的是( )A.甲B.乙C.丙D.丁10.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C.有相同的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C.16年周期D.28年周期
18.大约每隔2年会出现火星“冲日”现象,2018年7月27日的火星“冲日”,火星和地球距离几乎达到最近,称为火星“大冲”,是天文迷期待的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期。
下列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与火星“冲日”相符的是( )
A.AB.BC.CD.D
下图是沿29°纬线作的太阳年总辐射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下面小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B.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宇宙环境比较安全D.星球的表面可能存在大气层
10.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直射点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来回移动
②太阳总是直射于赤道上
③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加大
④世界各地无极昼极夜现象
A.可以影响地球气候
B.发射的电磁波会扰动地球大气层
C.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影响中高纬地区树木的生长
二、综合题
26.填出序号的圈层名称。
①②
③④
其中②圈层是指层以上部分组成的。最活跃的圈层是(序号),连续但不规则的是(序号),厚度最大的圈层是(序号)。
①太阳较稳定 ②大行星及小行星的公转方向不同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④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读下图“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完成下列各题。
24.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25.此图反映太阳活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1.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有一集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它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在它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题号 一 二 总分 分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中,黑点表示小行星,完成1~2题。

1.比上图中天体系统高一级,且不包含②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河外星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2.以③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 A .银河系B .太阳系C .地月系D .总星系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M 天体可能是( ) A .月球或水星 B .水星或金星 C .金星或木星D .火星或土星4.与地球相比,天体M 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①④“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

”结合谚语,完成5~6题。

5.该谚语体现了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 ) A .光热资源 B .生活能源C .生产能源D .水和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6.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B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气的燃烧C .太阳辐射大部分能量到达地球D .太阳辐射能是一种清洁且能量密集的能源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

据此回答7~8题。

7.一个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拔高低 B .阴晴状况 C .电网供电 D .交通流量8.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的城市是( )…○………………内………………○………………装………………○………………订………………○………………线………………○下图是“美国宇航局拍摄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图像”,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每课同步测试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每课同步测试题汇编(含四套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测试题2018年8月13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极大值,不少爱好者都扛着摄影装备走出城市,来到户外进行观测。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流星体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2.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C.减少了流星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4.甲天体的类型是( )A.恒星B.星云C.行星D.彗星下图为三颗行星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上图所示天体系统的公转中心是( )A.地球B.月球C.太阳D.银河6.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 )A.适宜的温度和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7.在学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时,许多学校的学生亲手制作了太阳系的模型(下图)。

下表显示了“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数据”。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距太阳(万千米)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赤道半径(千米)有无光环水星 5 791 0.05 0.056 2 440 无金星10 821 0.82 0.856 6 050 无地球14 960 1.00 1.00 6 378 无火星22 794 0.11 0.15 3 395 无木星77 833 317.94 1 316.00 71 400 有土星142 940 95.18 745.00 60 000 有天王星287 099 14.63 65.20 25 900 有海王星450 400 17.22 57.10 24 750 有(1)据资料,可以描述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是______,__ _____。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一、单选题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6日,2019年的最后一次日食在天空上演。

日食是指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恰好或几乎成一直线,太阳光被月球遮住,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表面上来,在月影区域内就看不见或看不全太阳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的天体属于的天体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A.星云、恒星、行星B.恒星、行星、流星体C.恒星、行星、卫星D.恒星、行星、彗星2.材料中的天体均不属于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下图示意太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行星带位于A.①③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⑤之间4.与①行星相比,⑤天体A.体积质量大B.赤道半径小C.公转周期短D.距离太阳近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机质。

美国太空总署发射探测器OSIRIS-Rex,计划用七年的时间前往贝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

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贝努小行星位于( )A.b、c轨道之间B.c、d轨道之间C.d、e轨道之间D.e、f轨道之间6.几年后,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7.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

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

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A.冰期B.间冰期C.温暖期D.寒冷期8.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地震波横波(S波)突然消失的界面是A.莫霍面B.内核与外核之间C.古登堡面D.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所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能,读图,完成问题。

9.图示甲、乙、丙、丁中,表示太阳辐射的是A.甲B.乙C.丙D.丁10.M表示的能源是A.地热能B.煤炭C.风能D.潮汐能11.关于太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使大气电离②干扰电子设备③产生极光④轰击高层大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2.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测试题2018年8月13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极大值,不少爱好者都扛着摄影装备走出城市,来到户外进行观测。

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流星体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2.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C.减少了流星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4.甲天体的类型是( )A.恒星B.星云C.行星D.彗星下图为三颗行星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上图所示天体系统的公转中心是( )A.地球B.月球C.太阳D.银河6.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 )A.适宜的温度和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7.在学习“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时,许多学校的学生亲手制作了太阳系的模型(下图)。

下表显示了“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数据”。

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行星距太阳(万千米)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赤道半径(千米)有无光环水星 5 791 0.05 0.056 2 440 无金星10 821 0.82 0.856 6 050 无地球14 960 1.00 1.00 6 378 无火星22 794 0.11 0.15 3 395 无木星77 833 317.94 1 316.00 71 400 有土星142 940 95.18 745.00 60 000 有天王星287 099 14.63 65.20 25 900 有海王星450 400 17.22 57.10 24 750 有(1)据资料,可以描述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是______,__ _____。

(2)利用图表资料,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存在的天体”的原因。

(3)请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评价该学生的作品,并提出修改建议。

参考答案【解析】1选B,2选C。

第1题,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它们都围绕太阳公转。

第2题,流星体在到达地面前在大气中燃烧掉,会减少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使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环境不遭受破坏。

读图,回答3、4题。

【解析】3选B,4选C。

第3题,图中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层次有太阳系,还有行星和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如地月系,共两级天体系统。

第4题,甲天体是围绕恒星(太阳)运动的天体——行星。

下图为三颗行星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解析】5选C,6选A。

第5题,图示表示的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是太阳。

第6题,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等。

强烈的太阳辐射会使地球上温度过高,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以及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不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7.【解析】第(1)题,位置描述主要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由材料可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地球周围的行星。

第(2)题,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能量的来源,由表格材料可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获得适宜的光照和热量;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因此地球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与大气成分;由图形材料可知太阳系中各行星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沿着各自的公转轨道围绕太阳运行,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第(3)题,太阳系模型应反映出:①太阳系的构成与主要天体的位置: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带、彗星等;②八大行星的运行方向;③公转轨道形状等。

“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数据”除表中所示内容外,还应包括自转与公转周期、卫星的个数、平均密度等。

答案:(1)距离太阳14 960万千米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第三颗行星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答出两点即可)(2)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获得适宜的光照和热量;太阳系中各行星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沿着各自的公转轨道围绕太阳运行,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3)优点:该学生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能够表示出太阳系的主要天体构成(恒星、八颗行星),以及八颗行星的相对位置、绕日公转轨道;列举了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数据。

不足:太阳及八颗行星的大小比例不准确,没有表现出行星有无光环,八颗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形状不准确,公转方向没有标出。

“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主要物理性质数据”还应补充自转、公转周期、卫星个数、平均密度等数据。

(答案合理即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测试题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

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出现B.水体的运动C.风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2019·济南高一检测)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①纬度低②海拔较高③云量少,晴天多④上空臭氧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2019·玉溪高一检测)读“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5、6题。

5.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①纬度较低②距海远,降水少③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④气候干燥,降水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黑子B.耀斑C.极光D.极昼《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8.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发电增产C.生活能耗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读下面20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9.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10.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耀斑频繁爆发B.赤道出现极光C.全球降水增多D.地球磁场增强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材料一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1)由材料一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是西部__________,东部__________;北方_____ ,南方__________。

内蒙古西部和_____ 地区最多,_____ 最少。

(2)由材料二分析全球太阳辐射总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 向_____ 递减。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有_____ 、_____ 、地面状况等。

B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下图为“某地区各月平均距离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地区的天文辐射受纬度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导致图中a线数值高于b线数值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和昼长B.地表状况C.天气状况D.人类活动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为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市区海拔1 800 m左右,水网密布,植被良好。

夏季上空经常有厚达1 000 m以上的高湿度层,天气“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称为“中国凉都”。

据此完成14、15题。

14.六盘水市夏季气候凉爽的主要原因是( )A.水网密布B.太阳高度小,光照弱C.森林覆盖率高D.海拔较高15.六盘水市夏季紫外线辐射较弱的原因是( )A.纬度低,昼长短B.臭氧层厚,对紫外线吸收作用强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D.植被的遮挡作用强二、非选择题(共20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各有不同。

辽宁省是我国太阳辐射能开发利用较早的省份之一,近年来,辽宁省许多大型企业加大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光伏发电的投资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下图为辽宁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

(1)分别指出辽宁省东部和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

(2)说明甲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分析乙地区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解析】1选D,2选B。

第1题,火山喷发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

第2题,由材料“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可知,上海常规能源短缺;上海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

【解析】3选C,4选A。

第3题,据图可知,太阳辐射丰富的区域包括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此外降水较少,云量较少,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丰富。

第4题,据图可知,柴达木盆地太阳辐射最丰富,最适宜建设太阳能电站。

(2019·玉溪高一检测)读“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5、6题。

【解析】5选D,6选C。

第5题 ,读图,甲地位于30°纬线附近,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①对。

图示不能判断距海远近,②错。

材料不能判断海拔高,大气稀薄,③错。

该纬度气候干燥,降水少,④对。

第6题,此时,乙地太阳辐射量为0,是极夜时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极光。

黑子、耀斑是太阳活动类型,乙地是极夜,看不到太阳。

【解析】7选B,8选D。

第7题,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第8题,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能耗、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读下面20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