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设计共55页文档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1.城市轨道交通:城市中使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按相对于地面位置划分:地下铁路、地面铁路、高架铁路;按构筑物的形态(运营方式)划分: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市郊铁路、区域快速铁路;按运输范围及车辆类型范围划分: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交通、有轨电车、客运自动轨行车、自动导向交通、微型地铁、胶轮地铁、索道、磁悬浮铁路等。

特点:①运营速度快,运载能力大;②能源消耗低,对环境影响小;③安全与公平兼顾;④促进城市产业及经济加速发展;⑤可采用地下和高架敷设方式,占地面积小;⑥良好的环控体系和候车环境,乘车舒适性佳。

2.轨道交通系统构成:铁路线路,安全检测,轨道、路基、桥梁、隧道,动车组,运输控制,信号系统,牵引供电系统。

3.客运量:指一条或多条线路上各个区段上在单位时间内单程或往返运送的实际或预测客流量。

4.客流:客流又称客流量,是指在某一区段上,在单位时间内单方向或往返的实际旅客量或预测旅客量。

5.居民流动量:一年内每个居民平均乘行次数,表示居民流动频繁程度,用一年内城市的客运量除以居民总数所得。

6.运程:为每个旅客一次乘行的平均距离,取决于城市大小、形状、现有的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网总长度、结构形态、运输组织方式等因素。

7.客流密度:指每年经由每km双线线路的旅客总数,用“人/(km·a)”表示。

8.①车辆容量v—车辆容纳乘客的数目;②列车编组数n— 1列车包含的车辆(动车、拖车)数量;③列车容量V — 1列车能够运送的乘客数量,即V=v×n(人);④列车行车间隔I—为两列车发车的时间间隔,单位秒(s);⑤通过能力(通行能力)—以1h单方向通过的列车数来衡量,与列车行车间隔成反比,即N=3600/I(对/h)。

⑥输送能力C —为1h单方向所能运送的旅客数,也称运输能力或运能,由1列车的容量与线路通过能力的乘积来确定,C=V×N=v×n×N(人/h)。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参考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参考课件)
6
美国最早的通勤列车是1843年在Worcester 至Boston开通的。纽约、费城、芝加哥等 均建设了较大规模的市郊运输线网。
7
地铁的产生
地铁的产生源于将蒸汽列车引入市中心的构 想。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是1863年元月10日在 伦敦开通的6km长的一段线路。列车由蒸汽 机车驱动,火需要专门的力量来煽动,通风 也成问题。不过它运营几年后就电气化了。
世界上第一条由(第三轨)电力驱动的地铁是伦 敦1890年开通的。
世界上第一条电力高架线是芝加哥的都市西部 高架线,1895年5月6日运营,它用一台带有电 机的机车,可牵引一到二台无动力的拖车。
13
电动车组的出现
1897年,芝加哥南部高架铁路决定电 化,并设计发明了多单元动车系统, 它可使每辆车均有电机,但全部由第 一辆车的驾驶员操纵。
14
多单元列车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在不减少列 车牵引力的条件下增加列车编成,因为每辆 车均有动力。牵引力是重量与驱动轮数量的 函数,在多单元系统,几乎整个列车(而不是 机车)的重量都施加于驱动轮对,故对每辆车 来说,它有更大的加速度,从而可以增加列 车平均速度,减少运营费用。目前世界上所 有地铁列车的驱动均采用这种系统。
15
轨道交通发展的低潮
20世纪20年代以来,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交通被 机动巴士所取代。紧接着,有轨电车的发展促 进了居民区的发展。影响更大的是,私人轿车 的大量拥有鼓励了郊区化和城市在更大范围内 的分散化、多中心化。除了少数郊区线路外, 机动车在拥挤不堪的市中心同电车、巴士开展 了竞争。
16
电车被认为是过时的方式,而英国的反应则是 从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来几乎在所有城镇用巴 士取代电车,并于1946年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典型的事例是Manchester1946年、London1952 年完成了取代。Sheffield保持到1960年, Glasgow则维持到1962年。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专业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专业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专业资料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一章概述1.1 轨道交通发展历史1.1.1 城市交通发展概况1.早期的城市交通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公共交通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那时建立了一个地区性的车辆出租系统。

2.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1819年巴黎出现第一条公交运行线路。

美国的第一条公交线路是1827年纽约城产生的可载12人的改良马车。

由于城市人口的集聚,单纯依靠道路交通实际上将很难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因为道路交通方式本身所固有的交叉、冲突环节在拥挤、土地有限的市区难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1.1.2 轨道交通发展历史1.铁路蒸气铁路是19世纪发明的。

第一条城市间铁路服务开始于1830年英国的利物蒲至曼彻斯特。

它使得铁路主导着城市间运输达一个世纪。

从那以后人们每天乘火车上班。

由于需求良好,铁路开始经营通勤运输。

伦敦1838年开放了第一条严格的市郊运输线路,大量市郊线网的建设则是在1840到1875年之间,有些现在仍在使用。

美国最早的通勤列车是1843年在Worcester至Boston开通的。

纽约、费城、芝加哥等均建设了较大规模的市郊运输线网。

2.地铁的产生地铁的产生源于将蒸汽列车引入市中心的构想。

世界上最早的地铁是1863年元月10日在伦敦开通的6km长的一段线路。

列车由蒸汽机车驱动,火需要专门的力量来煽动,通风也成问题。

不过它运营几年后就电气化了。

更好的想法是将蒸汽列车放在高架的街道上行驶。

地下铁路主要是二十世纪的发展产物,尽管伦敦地铁始于1863年,第一条深挖电气化隧道则是在1890年。

3.轨道交通系统的产生美国第一条地下铁路是在1870年由Alfred Ely Beach(科学美国的创始者)在纽约城建设开放的线路。

世界上第一条由(第三轨)电力驱动的地铁是伦敦1890年开通的。

世界上第一条电力高架线是芝加哥的都市西部高架线,1895年5月6日运营,它用一台带有电机的机车,可牵引一到二台无动力的拖车。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城市交通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提高出行效率。

在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中,线路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意义和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制定出一条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轨道交通线路方案。

具体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城市发展需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应该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考虑城市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合理划定线路的走向和位置。

2.交通需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确保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尤其是连接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居民区等,方便城市居民的出行。

3.可行性: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应该在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具备可行性,确保线路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4.社会影响: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考虑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同时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要点和技术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对线路进行具体的细化和详细设计,包括线路走向、站点设置、结构设计等。

下面列举了几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要点和技术要求:1.线路走向设计: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交通分布情况,确定线路的起止点及中间站点,合理设计线路走向,尽量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

2.站点设置:站点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应考虑到周边交通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站址,方便地铁乘客的出行。

3.结构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设计包括路基、桥梁、隧道等方面,需要满足工程技术的要求,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换乘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线路之间的衔接,以及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合理设置换乘站点和通道。

5.安全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包括防护设施、紧急疏散通道、防火措施等,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PPT课件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PPT课件

7.2.1线路设计的技术资料
1.城市规划类 城市总体规划、分区 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路网规划、 客流预测、大型交通枢纽点规划、道 路规划红线、规划管线、规划人防设 施等。
第26页/共85页
• 2.现状资料 现状地形图、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水文气 象资料、文物保护及建筑物资料、主要构筑物及基础资料、市 政及人防设施资料等。
• 7)经过市郊铁路车站时,应设站换乘; 有条件时宜预留接轨联运条件。
第33页/共85页
2、主要技术标准
基本类型
正线
最小曲线半 辅助线
径(m)
车场线
正线
最大坡度 (‰)
辅助线 车场线
竖曲线半径 正 线
(m)
辅助线
钢轨
正线
(kg/m)
辅助线
道岔 (No/R。)
正线 车场
A 300~350
250 150 30~35 40 1.5
较短,乘客能同时上下车,可缩短停站时间, 减少费用。 • 缺点: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进路交叉,对行 车安全有一定威胁,客流量大时,可能会引 起站台客流秩序的混乱。
第50页/共85页
(2)站后折返 线
第51页/共85页
• 2)站后折返方式 • 站后折返由站后尽端折返线折返,可
避免进路交叉。此外,列车还可采用 经站后环线折返的方法。
• 了解:线路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线路敷 设方式,线路规划一般步骤。
• 理解:线路设计方法及相关技术标准。 • 掌握:线路走向与车站分布,线路平
纵断面设计原则和方法,相关的技术 规范与标准。
第1页/共85页
第七章 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
❖7.1线路总体设计 ❖7.2线路平纵断面设计 ❖7.3某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案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施工(ppt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施工(ppt文档)

任务二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线路设计
几个基本概念
1.线网:是指在一个城市中轨道交通线路所构成的路网状态。 2.线路:是指城市中把从甲地到乙地连接起来的某一轨道路径。 3.线网与线路的关系。线网与线路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若干条 线路构成线网。 4.线网规划:是指在一定线路数量规模的条件下,确定路网的形 态及各条线路走向的决策过程。 5.线路设计:是指在已经确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础上 ,研究某一条或某一段线路的具体位置,包括线路路由、敷设方 式及站位选择等的确定过程。 6.线网规划与线路设计的区别: (1)线网规划更注重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关系,属于宏观层面; (2)线路设计关注线路走向的优化、与沿线土地开发及地面交 通的协调,属于微观层面。
任务二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线路设计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内容 (2)线网构架规划研究
① 线网合理规模的确定; ② 线网构架设计; ③ 线网方案客流预测; ④ 线网方案综合评价。
(3)线网实施规划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本身的线路建设用地需要预留,同时沿线的建筑及 其他设施的建设需要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规划设计上协调配合,不 能影响将来线路的建设。
5.为城市轨道工程立项建设提供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大体分为: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工程 实施、运营接管、正式验收六个阶段。线网规划设计是立项阶段准备 的项目建议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引导城市交通合理结构和布局。
在既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础上规划其他交通方式,能确保这些交通 方式规划建设的合理性,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最终达到整个城市 交通系统的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和布局适当。
任务一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分析一、引言(字数限制:约500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本文将重点关注轨道交通系统的网络规划、线路设计、车辆配置以及站点布局等方面。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网络规划(字数限制:约500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网络规划是保证城市交通顺畅运行的基础。

在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人口分布、交通需求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本节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网络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不同规划策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字数限制:约500字)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是确保轨道交通系统运营高效和服务质量的关键。

本节将讨论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准则和原则,包括线路长度、站点设置、换乘设计等方面,以实现系统的高效运作和乘客的方便出行。

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配置(字数限制:约500字)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配置是确保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本节将探讨不同类型轨道交通车辆的特点和选择准则,以及车辆配置对乘客舒适度和线路能力的影响。

同时,还将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车辆配置的可持续性。

五、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字数限制:约500字)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对乘客的出行便利度和系统的运行效率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节将讨论站点布局的原则和策略,包括站点位置选址、站点设施规划以及站点间距设计等方面,以提供乘客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

六、结论(字数限制:约100字)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对网络规划、线路设计、车辆配置和站点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优化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乘客体验,为城市交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20.- 王五, 赵六.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与运营[M]. 交通出版社, 2019.- 陈七, 吴八.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配置与运维[M]. 交通出版社, 2018.- 杨九, 刘十.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管理[M]. 交通出版社, 2017.。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服务设施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服务设施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服务设施设计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合理规划和设计轨道交通站点及其服务设施对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居民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一、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设计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轨道交通站点布局和设计对于提高城市出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站点布局和设计可以有效地分流客流、减少换乘时间,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

同时,更为便利的服务设施设计也可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增加市民乘坐轨道交通的意愿。

二、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设计的原则1.便捷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应该尽可能靠近居民区、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区域,保证用户乘坐轨道交通的便捷性。

站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远,以减少换乘时间和行程距离。

2.环境友好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设计应该注重环境友好性,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和舒适的乘车体验。

同时,站点周边应建设绿化带和休闲设施,打造宜居的城市空间。

3.多功能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应兼顾不同出行需求,设计多功能性服务设施,如配套便利店、自助售票机、无障碍设施等,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同时,站点应设有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线路查询服务。

4.安全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设计应注重安全性,设置有效的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

站点出入口应合理布局,便于疏散和紧急救援。

三、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与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以北京市地铁为例,北京市地铁系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拥有多条线路和众多站点。

北京市地铁站点的布局和设计充分体现了便捷性、环境友好性、多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原则。

1.便捷性原则北京市地铁站点布局合理,站点之间的距离适中,乘客方便换乘。

例如,北京市地铁3号线和10号线在团结湖站实现无缝换乘,减少了乘客的换乘时间和行程距离,提高了出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7
目录
CONTENTS
•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理念 •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 •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系统设计
01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 主要特征的交通运输系统,通常包括 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成为城 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城市开始建设多条地铁线 路和轻轨线路,提高城市交通 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02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理念
人性化设计
乘客安全
确保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安全, 包括站台安全门、列车门控制等
安全设施的设计。
乘客舒适
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如合理的座 椅布置、照明、通风等设施,以及 方便的扶梯、电梯等无障碍设施。
车站结构与功能
车站结构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建筑要求,设计车站的主体结构,确保车站的稳定性和安全 性。
车站功能
明确车站的使用功能,如换乘站、终点站、中间站等,并根据功能需求进行相应 的设计。
车站环境与设备
车站环境
考虑车站的照明、通风、温控等环境因素,创造舒适的车站环境。
车站设备
根据车站规模和功能需求,配置相应的电梯、扶梯、安检设备、售检票机等设备。
1 2
控制系统概述
控制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关键部分, 负责列车的启动、加速、减速和制动控制。
控制方式选择
根据列车运行要求和线路条件,选择适合的控制 方式,如自动驾驶、人工驾驶或半自动驾驶。
3
安全保障措施
在控制系统中采取多重安全保障措施,如故障导 向安全、列车追踪等,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望通车。 3条分别通往顺义、昌平、良乡的市郊铁路也将于200383年
前通车。
2008年北京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
1号线苹果园-土桥
2号线西直门-北京站-西直门
4号线马家堡-北宫门
5号线东三旗-大兴影视城基地公园
8号线(奥运专线)奥运村-北辰路
9号线气象局-北京西站(未来延长到世界公园)
42
广州
2号线三元里至琶洲,南北走向,全长21.34km, 19站,9个地下,10个高架,2003年6月28日开通。 单线延长1m从9万元降为4.5万元,70%国产化, 造价约95亿元。
43
广州
3号线南北走向,主线北起广州东站,南到番禺 广场,全长28.5km,13座车站,平均站间距2.4k m,2002年开始兴建,计划于2006年建成。
30
地铁5号线南起宋家庄站,北至太平庄北站,线路经过南郊
工业区、天坛、崇外大街、东单、东四、雍和宫、地坛、
和平里西街、中日友好医院、经贸大学、北苑居住区等地
段。全长27.6km,其中地下线路长14.7km,地下车站15座,
地面及高架线长12.9km,高架车站8座,地面车站1座。全
线设车辆段一座(小营),停车场两座(宋家庄和太平
10号线火器营-宋家庄
13号线西直门-东直门
机场快轨(磁悬浮)东直门-首都机场
34
火车站地下联络线北京西站-北京站
2008年北京新增市郊铁路
四惠东-顺义区域 西直门-昌平区域 永定门-良乡
35
上海
• 目前上海共规划了一个较大规模的地铁网络 和一个轻轨网络。地铁网络由12条线路组成。 轻轨系统作为地铁系统的补充,线路5条, 全长780公里。
• 早期的城市交通 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公共交通可以追溯到 罗马时代,那时建立了一个地区性的车 辆出租系统。

3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设计

3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设计
上海轨道交通信 香港地铁站多种信息显示
息显示图(部分)
▪ 3)现代化服务手段的展示
• 自动售票机售票、进出站闸机、危险品检查仪等
▪ 4)文化氛围的展示
• 车站内可增加绿化布置、播放音乐,展示良好的企业文化
▪ 5)员工素质的展示
• 端庄的仪容、大方的仪表、得体的仪态
上海地铁-七宝站站厅
上海地铁-桂林路站站厅
▪ 其设计要求如下:
• 1)个性化 • 2)盈利性
3.服务有形展示设计
(1)车站服务有形展示的设计
▪ 1)车站外观的设计展示
• 既要考虑满足乘客出行需求,也要考虑整体形象,结合 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展示车站特色
广州地铁-广佛线地铁站
香港地铁-迪士尼站站台
▪ 2)信息的展示
• 揭示牌、双语平面引导系统、电子显示屏等
服务流程和服务方法
▪服务产品的社会推广方案
解决的问题
向乘客提供什么服务
怎样向乘客提供服务
服务产品怎样更快更好地得到社 会认可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设计
2、服务设计特点
(1)从服务的生产过程特点看,应该着重强调前台服务的 标准化与流程化,提高前台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
(2)从提供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看,要依据客流需求特点, 充分考虑客流高峰时期的服务需求量及服务设备利用率,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供需的平衡。
(1)乘客出行心理
工作客流和生活客流等
(2)客流的时间变化规律
客流量随季节、节假日、工作日、一日内的时间段变化等
2.与企业特点相关的影响因素
(1)经营理念
以服务乘客为中心,注重和关心乘客的需求和感受
(2)服务能力
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1.城市轨道交通及其分类定义: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列车或车辆以电力为动力,在钢轨上或沿导轨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常见类型: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市郊铁路、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等。

特点:多方式、不局限于钢轨钢轮系统2.城市轨道交通作用及发展作用:满足交通需求;支撑与引导城市发展;促进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发挥城市的辐射作用);轨道交通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1、车辆2、车辆段3、限界4、车站5、供电系统6、信号系统7、环控系统1.车辆特点要求:可靠、舒适、安全、美观、技术含量高、加速快、电力驱动。

1.车辆种类:地铁车辆基本车型为A型车、B型车,A型车车辆基本宽度3000mm,B型车2800mm,每种车型有带司机室和不带司机室、动车和拖车的区分。

2.车辆段车辆段是对车辆进行运用管理、停放及维修保养的场所。

主要设施:出入段线、停车库线、试车线、联络线、洗车库、维修线、办公用地作用:列车运用、定期检修。

布局:尽端式、贯通式修程:厂修、架修、定修、月修3.限界种类: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曲线地段限界加宽理由:内加宽、外加宽计算方法:内加宽、外加宽4.车站分类:按敷设方式、运营性质、站台形式划分运营性质:中间站、换乘站、中间折返站、尽端折返站站台形式: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岛侧混合站组成: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通风设备及风亭和附属建筑。

主体由乘客使用空间、车站用房组成。

乘客使用空间又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5.车站设置要求:1)处理好选址与城市规划、交通、地面(地下)建筑、管线的关系。

2)站间距依据具体条件和主要功能确定。

3)规模、形式、通道应优化设计,满足6min内疏散的需要。

4)规模考虑近期客流量和远期预测需求规模(很重要)。

5.供电系统电源方式:集中式:城市电网(100kv级)-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分散式:沿途城市电网(10kv级)-牵引变电所-接触网混合式:两种方式相结合,合理利用电网资源。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 线路规划PPT文档共87页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 线路规划PPT文档共87页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设计 线路规划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可编辑全文】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可编辑全文】

1、车体
特点 1)一般为电动车组,有单节、双节和3节式 等,有头车(即带司机室车辆)和中间车,以 及动车与拖车之分; 2)座位少,车门多且开度大,内部服务于乘 客的设备较简单; 3)重量的限制较严格,特别是高架轻轨车和 独轨车,要求轴重小,以降低线路的工程投资;
4)为使车体轻量化,车体承载结构和其他辅 助设施尽量采用轻型化材料;
6、车辆内部设备
服务于乘客的车体内部固定附属装置(如车 灯、广播、空调、座椅等) 服务于车辆运行的设备装置(如蓄电池箱、 继电器箱、主控制箱、风缸、电源变压器等)
7、车辆电气设备
各种电气设备及其控制电路 包括:主电路系统、辅助电路系统、电子控制 电路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电气部分主要是按功能和 系统以屏、柜及箱体的形式安装在车厢内及悬 挂固定在车体底部车架上。为了使车厢用于载 客部分的空间尽量多,电气箱柜绝大部分安装 在车体底下的空间。
最大宽度:
3000mm
轨顶面到车顶高度:3800mm
车钩水平中心线到轨顶面高度:720mm
轴距: 2500 mm
轨距: 1435mm
轮径: 840mm;
自重: 32t(拖) 38t(动)
坐席数: 62
最大载客数:410人
最高速度:
80km/h
起动平均加速度:
0.9m/s2,(六节编组)
1.0m/s2 (八节编组)
2.3.2 区间直线地段的限界
隧道建筑限界 在既定的车辆类型、 受电方式、施工方法及结构型式等基础 上确定的隧道的建筑限界。 它分为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圆形隧道建 筑限界、马蹄型隧道建筑限界三种类型。
在高架桥上,还有其相应限界。 在曲线、道岔区要考虑加宽、加高。
2.3.4 车站限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