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合集下载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谁唐宋八大家是指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八位文学家,分别出自唐代和宋代,他们的作品以才华横溢和创作精神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八位文学家。

第一位是唐代的白居易(772年-846年),他被认为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深的情感、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以及他幽默而直观的表达而闻名。

他的作品既包含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又表达了对爱情、友谊和人性的思考。

第二位是唐代的杜牧(803年-852年),他是唐代的一位古文名家。

杜牧的作品主要以散文和诗歌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他的诗词表达了对人世间繁华和人生苦短的感慨,思考了人的追求和欲望。

第三位是唐代的杜甫(712年-770年),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流露出对贫困、战乱、社会不公等现象的关注,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杜甫的作品充满激情和力量,他以真实表现社会百态为己任。

第四位是唐代的韩愈(768年-824年),他是唐代重要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

韩愈在文学创作上既追求形式美,又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和社会一致性。

他的散文、诗歌和文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五位是宋代的欧阳修(1007年-1072年),他是宋代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

欧阳修的作品以古文散文和辞章为主,风格独特、清新婉约。

他的作品涉及社会问题、教育思考、文学理论等方面,对宋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六位是宋代的苏轼(1037年-1101年),他是宋代文学史上极富创造力的一位文学家。

苏轼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婉约柔美的诗歌,也有奔放豪放的散文。

他的作品涉及了政治、社会、自然和人生等各个领域,对后世诗词的发展和影响巨大。

第七位是宋代的黄庭坚(1045年-1105年),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黄庭坚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豁达洒脱为特点,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深邃的思考而著称。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诗人和书法家都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一位是宋代的文天祥(1236年-1283年),他是一位重要的抗元英雄和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本文是关于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感谢您的阅读!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一、唐宋八大家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士。

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

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

主张文章应“明道”。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固。

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

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

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

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

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

任地方官多年。

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

苏辙(1039-1112)北宋时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位成都市西南)人。

字子由,号颖滨遗老。

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又有“小苏”之称。

仁宗(赵祯)嘉佑年间进士。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

嘉佑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唐宋八大家诗人介绍课程PPT课件演示

唐宋八大家诗人介绍课程PPT课件演示

称文章唐唐作定这
遂钞,的顺用型为 固》辑编之。和唐

定,为法的以流宋 下唐《选茅后传八

来宋唐了坤不起大 。八宋八根久了家
大八家据,一名
细 做
家大的朱推定称
之家文、崇的的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 头,像 一个做 了错事 的小姑 娘,害 羞地站 在那儿 。走在 田间的 小路上 ,抬头 望着高 高的天 空,便 体会到 秋高气 爽的含 义;一 阵阵秋 风扑面 而来, 使人感 觉心旷 神怡。 秋天在 广阔的 田野里 。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朝有几个,宋朝有几个一、唐宋八大家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天圣进士。

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

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

谥文忠。

主张文章应“明道”。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固。

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

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

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完全接受了欧阳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创作主张,而且比欧阳修更着重于道。

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

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

任地方官多年。

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

苏辙(1039-1112)北宋时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位成都市西南)人。

字子由,号颖滨遗老。

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又有“小苏”之称。

仁宗(赵祯)嘉佑年间进士。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子。

嘉佑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八大家,是我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八大散文家的统称,即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和苏三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和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

他们相继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旧貌换新颜。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轼、苏洵、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

故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括。

韩愈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冶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师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马说晚春春雪进学解石鼓歌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调张籍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1]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什么之一_苏轼苏洵苏辙合称

苏轼是什么之一_苏轼苏洵苏辙合称

苏轼是什么之一_苏轼苏洵苏辙合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苏辙之兄,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苏轼是什么之一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大家之一苏轼“唐宋八大家”有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以及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构成的。

唐宋八大家”并不是在那个时代就有的称呼,而是在明朝初期的时候才出现的。

“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是由着朱右首先提出的,然后到了明朝中期,叶唐也选了八个人编了一篇文集。

之后到了明朝末期,茅坤承这个人结合了前面两个人的说法,编选了一下,有了《唐宋八大家文钞》这一个书。

这个书在那个时候还是提供流行的,于是“唐宋八大家”就确定下来了。

“唐宋八大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唐宋的古文运动中占据中心地位的人,他们也都提倡散文以及反对骈文,并给了当时还有后世的文坛一个深远持久的影响。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实力是不容置疑的。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轼也是一个很出色的存在,有着很独特的文学观点,这使得他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名副其实的。

苏轼的文艺观是体现在他的创作中。

苏轼留下的词有着《水调歌头》、《江城子》、《浣溪沙》、《蝶恋花》这一些,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

这些都是给了后世很深的影响的一些文学作品。

苏轼的风格也是被无数的后辈模仿。

苏轼是因为足够厉害才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而不是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出名的。

苏轼苏洵苏辙合称苏洵、苏轼、苏辙被称之为“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不仅是“三苏”,这三位还都是“唐宋八大家”,在八个人里就占了三位,可见苏洵、苏轼、苏辙的有多么的厉害。

都是姓“苏”那么这三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还是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呢?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三苏”就是一家子。

“三苏”这个称呼是在宋朝开始的,有个名叫王辟之的人,写了一部《渑水燕谈录》。

在这本书中的卷四里有个“才识条”说:“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唐宋八大家诗人介绍动态ppt资料课件

唐宋八大家诗人介绍动态ppt资料课件

唐宋八大家
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那是别样的天空,那里的每一片云, 每一只 鸟,每 一束光 都寄托 着我的 乐,我 的愁, 我的哀 ,我的 悲。静 静仰望 ,那叫 做记忆 的幻灯 片在眼 前慢慢 的闪现 。静静 的仰望 ,静静 的遐想 ,回忆 ,感悟 。 那是别样的天空,那里的每一片云, 每一只 鸟,每 一束光 都寄托 着我的 乐,我 的愁, 我的哀 ,我的 悲。静 静仰望 ,那叫 做记忆 的幻灯 片在眼 前慢慢 的闪现 。静静 的仰望 ,静静 的遐想 ,回忆 ,感悟 。 那是别样的天空,那里的每一片云, 每一只 鸟,每 一束光 都寄托 着我的 乐,我 的愁, 我的哀 ,我的 悲。静 静仰望 ,那叫 做记忆 的幻灯 片在眼 前慢慢 的闪现 。静静 的仰望 ,静静 的遐想 ,回忆 ,感悟 。 那是别样的天空,那里的每一片云, 每一只 鸟,每 一束光 都寄托 着我的 乐,我 的愁, 我的哀 ,我的 悲。静 静仰望 ,那叫 做记忆 的幻灯 片在眼 前慢慢 的闪现 。静静 的仰望 ,静静 的遐想 ,回忆 ,感悟 。 那是别样的天空,那里的每一片云, 每一只 鸟,每 一束光 都寄托 着我的 乐,我 的愁, 我的哀 ,我的 悲。静 静仰望 ,那叫 做记忆 的幻灯 片在眼 前慢慢 的闪现 。静静 的仰望 ,静静 的遐想 ,回忆 ,感悟 。 那是别样的天空,那里的每一片云, 每一只 鸟,每 一束光 都寄托 着我的 乐,我 的愁, 我的哀 ,我的 悲。静 静仰望 ,那叫 做记忆 的幻灯 片在眼 前慢慢 的闪现 。静静 的仰望 ,静静 的遐想 ,回忆 ,感悟 。
称文章唐唐作定这
遂钞,的顺用型为 固》辑编之。和唐

定,为法的以流宋 宋八根久了家
大八家据,一名
细 做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位散文大家的并称,包括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两人以及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六人。

最初将这八个人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是明代初年朱右的《八先生文集》;后来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

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一百六十卷。

“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明代中叶对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和文风的提倡,是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的。

以明代“前七子”、“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垄断文坛,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散文创作中抛弃了唐宋以来文学发展的既成传统,走上复古的道路。

影响所及,致使一些文人学者在散文创作中一味以模拟秦汉古人为能事,其作品成为毫无灵魂的假古董。

作为前后七子的反对派而出现的文学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人,他们强调唐宋作家的散文作品是学习和继承秦汉古文优秀传统的典范,应该加以提倡,并着手编选和刊行唐宋作家的散文选集。

由于这八位作家都主张实用,反对骈体,其文学观点比较接近,兼以他们的散文创作水平都很高,因而“唐宋八大家”一经提出,便为后人普遍接受,成为文学史上的专有名词。

现在来看看这八位大家各自有哪些有名的作品:韩愈:以尊儒反佛为主的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马说》等,有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等。

曾巩:《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等。

苏洵:《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_唐宋八大家作品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改革新浪潮,使诗文进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你知道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的个人成就韩愈韩愈,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宪宗时,曾伴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

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韩愈是唐代有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

他和柳宗元政见很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提倡古文运动。

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由于进言佛骨一事,被贬袁州,即今江西宜春。

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育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

现宜春秀江中有一沙洲,名为状元洲,传奇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

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殊功绩。

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头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

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

他擅长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概,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颜色,造成奔雷掣电的壮丽。

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

当然韩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玩耍文字,是不足取的。

有名作品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更有《祭十二郎文》传世,与欧阳修的《陇冈阡表》以及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祭文。

柳宗元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此论相当中肯。

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

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这或者是由于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患病,还是志向、品德,都有相通之处。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一门三学士”之誉。

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唐宋八大家的由来“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

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故合称“韩柳”。

韩愈、柳宗元等人掀起的古文运动,使得唐代的散文发展到极盛,一时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辞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势。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王安石、曾巩也都曾拜欧阳修为师。

所以唐宋八大家又分为唐二家(韩愈、柳宗元)和宋六家(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唐宋八大家中有几个唐朝人

唐宋八大家中有几个唐朝人

唐宋八大家中有几个唐朝人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和宋朝时期的八位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是当时文坛的翘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其中有几位是唐朝人,成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下唐宋八大家中有几个唐朝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八大家的名单。

唐宋八大家包括唐朝的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以及宋朝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文天祥。

这些人的诗、文、词、赋等作品都被后世誉为经典,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唐宋八大家中到底有几位是唐朝人呢?事实上,根据历史记载和学术研究,可以肯定的是唐宋八大家中有四位是唐朝人,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洵和苏轼。

这四位文学家在唐朝时期都活跃于文坛,对唐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韩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身世低微,但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功地走上了仕途。

韩愈在唐朝时期的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散文和诗歌作品都有着深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他提出了“唐宋文治之际,器识之盛”这一观点,认为唐朝和宋朝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次,柳宗元也是唐朝的文学家之一,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不仅精通文学,还擅长哲学、历史等领域。

柳宗元的作品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性,他的散文《永州司马青衫泪》描写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士人境遇的关切。

柳宗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作品被称为“唐宋文化的瑰宝”。

第三位唐朝人是苏洵,他是苏轼的父亲,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苏洵在唐朝时期就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他的文章饱含着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苏洵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其豪放的文风和独特的写作手法著称,被誉为文言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最后,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中另外一位唐朝人,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传世之才。

苏轼的才华横溢,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文、词、赋等多个文学体裁。

他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常常表达自己对时事的关心和对人生的反思。

唐宋八大家都有哪几位诗人

唐宋八大家都有哪几位诗人

唐宋八大家都有哪几位诗人唐宋八大家都有哪几位诗人1、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2、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3、苏轼,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4、苏洵,四川眉山人。

年五十八岁。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乃悉焚所写*,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5、苏辙,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

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6、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醉翁一人),吉州永丰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

7、王安石,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汉族。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8、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秦代施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政策法家认为2022语文试卷

秦代施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政策法家认为2022语文试卷

秦代施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政策法家认为2022语文试卷1、1“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的合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5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当班主任宣布班委会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B.在“创建平安校园”活动中,学校专门开辟了“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有奖问答”等。

C.立志奋斗才能梦想成真,青年需要创造奋斗精神,在拼搏中放飞人生梦想。

D.惩戒权是教师所固有的一种权力,也是由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一种教育方式。

(正确答案)3、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句与原文不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果脯”的读音是“guǒfǔ”。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5、1《窦娥冤》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关联词选用:()怎么样,()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应该似的。

[单选题] *只有才不仅还不但而且不管都(正确答案)7、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写词人清醒之后漂泊江湖的感受,巧妙地用景写情,景语即情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成为名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61. 下列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A、欲穷其林。

穷:尽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B、欣然规往。

规:规定。

往来翕乎。

翕乎:轻快敏捷的样子(正确答案)C、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

D、矫首昂视。

矫:举。

曾不盈寸。

盈:满。

9、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槁暴pù輮使之然róu舟楫jì舆马yú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爪牙zhǎo(正确答案)C、镂金lóu 弩马nǔ洞穴xué生非异也xìngD、跂而望qì锲而不舍qì二螯áo 参省乎己xǐng10、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下一句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李白和杜甫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李白和杜甫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李白和杜甫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由于这八位作家的文学观点比较接近,都主张实用,反对骈体,他们的散文创作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因而“唐宋八大家”一经提出,便为后人普遍接受,成为文学史上的专有名词。

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

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至于称号的归属,评论文学家是看他到底在哪种文学形式上的贡献最大、成就最高。

李白的诗歌成就最大,他当然也有散文作品如《春夜宴桃李园》、《与韩荆州书》等但成就有限,不如诗歌为人称道。

像苏东坡就可以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甚至烹调方面称为家,是因为他在这些领域都有建树和贡献。

因此李白,杜甫并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李白为什么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是厉害的人都能在一起并称的,李白他们是写诗的,在诗的成就上无人能及,但散文和他们关系不大。

另外,再给你写关于八大家的知识,好好看看吧: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究竟起于何时?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

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

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李白杜甫主要是诗写的好,因此没有他们何况见仁见智,诗圣诗仙的称号也不比唐宋八大家的称号差啊。

求知报九年级语文答案

求知报九年级语文答案

求知报九年级语文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马厩(jì)嶙峋(lín)(正确答案)B、惬意(qiè)珍馐(xiū)C、钳制(qián)敕造(chì)D、搭讪(shàn)粜卖(tiào)2、1“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的合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公司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作为公司秘书的你说:“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你的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祥林嫂是孙犁《荷花淀》中的人物形象。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汗涔涔cén 伺候sì虐待nuèB、怜悯lián弥补mí谛听dì(正确答案)C、沉吟yíng惊愕è固执zhíD、仆人pú烦躁zhào 雪茄jiā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翻译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下一句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成语完形:()然开朗[单选题] *豁(正确答案)突天盲9、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 A.滑稽(jī)宽宥(yǒu)菡萏(hán)殚精竭虑(dān)B.门槛(kǎn)缄默(jiān)胸脯(pú)间不容发(fà)(正确答案)C.坍塌(tān)锃亮(zèng)怯懦(ruò)信手拈来(diān)D.盘桓(yuán)褴褛(lǚ)拾级(shè)舳舻相接(zhóu)10、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瓤肉(ráng)热忱(chén)颤抖(chàn)缅怀(miǎn)B、浓酣(hān)掮客(qián)斡旋(wò)画卷(juàn)C、罪愆(qiān)寂寥(liáo)盗跖(zhí)伺候(sì)(正确答案)D、裨益(bì)航程(háng)翌年(yì)轨道(guǐ)11、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 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强聒不舍(guō)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正确答案) 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12、1“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上一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朝及宋朝出现的八位文学巨匠、他们分别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宋朝文学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其中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明朝散文家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的名称从此流传于世,其文章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正统和权威。

韩愈代表作品:《早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其全文古诗如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翻译】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晚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其全文古诗如下: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翻译】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春雪》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

其全文古诗如下: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翻译】新年到了,还没有见到盛开的鲜花,二月初时才能惊讶地见到初生的草芽。

白雪嫌春光来得太晚,便故意像落花一样在庭中飞舞。

柳宗元代表作品:《江雪》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溪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

其全文古诗如下: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翻译】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a/badajia.html,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流派基础知识汇总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流派基础知识汇总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流派【屈宋】屈宋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他们都是“骚体”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诗人,代表作品有《离骚》等。

宋玉写有《九辩》《风赋》等。

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多用楚国方言,多依楚国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华美的风格。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不过,屈宋虽并称,也有共同之处,但成就的大小却不能相提并论。

【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三曹】三曹指汉魏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南朝三谢】南朝三谢是对南朝三位谢姓名士的称呼,分别是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元嘉三大家】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鲍照、谢灵运、颜延之,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元嘉是刘宋文帝的年号。

【竟陵八友】“竟陵八友”指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

八人中最有成就的是沈约与谢朓。

南北朝齐永明年间,有一大群文士集合于竟陵王萧子良左右,形成了一个文学群体,文学史上称“竟陵八友。

孩子必考的唐宋八大家,都整理好了!

孩子必考的唐宋八大家,都整理好了!

孩子必考的唐宋八大家,都整理好了!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八位大家,不仅在古文上的造诣备受后世推崇,诗词上的造诣亦令人惊叹。

唐宋八大家也是孩子必考文学常识,下面给孩子一次性把唐宋八大家的介绍跟名句都整理到一起,赶紧替孩子收藏起来吧。

01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明人推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韩愈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听颖师弹琴》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手踏明月。

——《知音者诚希》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

——《游城南十六首·遣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02柳宗元——文者以明道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渔翁》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溪居》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唐宋八大家资料简介

唐宋八大家资料简介

唐宋八大家资料简介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一、唐宋八大家之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二、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品有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

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代表作有《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四、唐宋八大家之苏洵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的代表作有《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唐宋八大家详细分析
阅读精选(2):
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唐:韩愈、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分别是谁?
阅读精选(1):
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之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
唐宋八大家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韩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笔”之美称。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世称柳河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
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

因为他是河东人,最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唐宋八大家之苏洵
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现江西永丰)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

天圣进士,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四川眉山人。

生于宋唐宋八大家之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岁。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苏轼(1037~1101)宋朝(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苏轼
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特,优异的成就,世人称为苏东坡。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唐宋八大家之苏辙
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

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
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汉族。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改革家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唐宋八大家之曾巩
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