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教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父母的爱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父母的爱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有哪些表现,懂得感恩父母的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并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培养出健康的情感态度。
2. 教学重点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表现;学会用心感受父母的爱,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
3.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感情沟通。
4.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制、个体写作,通过多种方法开展教学。
5. 教学过程(1)导入1.利用PPT播放有关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视频,介绍一些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事情,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你们的父母对你们的爱有哪些表现?2.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看完视频后,看看同学们细心的发现了哪些细节,了解他们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感受。
(2)展示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一位同学,模拟一下同学和父母之间的日常对话,比如吃饭时间的简单交谈等。
这样可以鼓励孩子们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表现。
2.让学生分享并交流在模拟中学到的体验,进一步了解到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3)个案分析通过展示来自生活和阅读的个案,描绘了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可能出现的问题。
听取并分析这些案例,让孩子们了解到一些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原因,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实用建议。
(4)总结1.教师在教学结束时向学生再次提醒: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是孩子们心头最温暖的阳光。
然后让学生为自己的父母感受一下,并给出自己的感想。
2.让学生自己写下一句话以表达对自己的父母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并在班级中分享。
让所有的学生再次明白:他们深深鞠躬,致以最深切的感谢。
6. 课后作业1.回忆一件心中感动的关于父母的事,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试着与父母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关注,准备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父母。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精品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父母之爱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1.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内涵。
培养学生表达对父母之爱的能力。
1.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父母之爱。
如何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父母之爱。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展示父母之爱的场景。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之爱的话题或问题。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展示父母之爱的场景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父母之爱。
提问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欲望。
第二章:父母之爱的内涵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内涵,包括关爱、呵护、包容等。
培养学生表达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2.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内涵。
培养学生表达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父母之爱。
如何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2.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故事或事例,展示父母之爱的内涵。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之爱的话题或问题。
2.5 教学过程:2.5.1 讲解:通过讲解父母之爱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意义。
通过故事或事例,具体展示父母之爱的内涵,如关爱、呵护、包容等。
2.5.2 讨论:提问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表达对父母之爱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对父母之爱。
培养学生表达对父母之爱的情感。
3.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对父母之爱。
培养学生表达对父母之爱的情感。
3.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对父母之爱。
如何培养学生表达对父母之爱的情感。
3.4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关于表达对父母之爱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之爱的话题或问题。
3.5 教学过程:3.5.1 讲解: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对父母之爱。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1.2 教学内容:介绍父母之爱的概念,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父母的感受。
1.3 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分享。
1.4 教学步骤:a.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父母的感受,是否愿意分享一些关于父母之爱的故事或经历。
b.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分享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c. 集体讨论:邀请几名学生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感受,引导全班学生对父母之爱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第二章: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体现,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2 教学内容:分析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让学生举例说明。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个人分享。
2.4 教学步骤:a.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如关心、照顾、支持等。
b. 个人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认为父母之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鼓励其他学生也分享自己的经历。
c.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对不同小组和个人分享的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
第三章:父母的爱在困难时的支持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困难时的支持对他们的成长和信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2 教学内容:探讨父母在困难时对学生的支持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个人分享。
3.4 教学步骤:a.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父母在困难时对学生的支持方式,如鼓励、帮助、陪伴等。
b. 个人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亲身经历的困难时刻,以及父母对他们的支持方式和影响。
c.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对不同小组和个人分享的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认识到父母之爱在困难时的支持的重要性。
第四章:父母的爱在教育中的作用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了解父母的爱》附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了解父母的爱》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2.培养幼儿感恩父母的情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爱,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理解父母的爱,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父母关爱孩子的图片、视频2.纸质道具:心形卡片、小红花3.音乐:《感恩的心》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音乐《感恩的心》,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律动。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它让我们想起了谁?”2.感知父母的爱(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父母关爱孩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故事。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温馨故事。
3.活动一:心形卡片传递爱(1)教师分发心形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写下对父母想说的话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2)教师引导幼儿将心形卡片传递给其他小朋友,传递过程中分享自己的卡片内容。
4.活动二:感恩父母(1)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向其他小朋友讲述自己父母的工作和辛劳。
(2)教师引导幼儿为父母献上小红花,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如帮忙做家务、给父母揉揉肩膀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培养了幼儿的感恩意识。
2.在活动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温馨故事,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心形卡片传递爱和感恩父母的活动,让幼儿学会了表达对父母的爱,培养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5.不足之处: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表现出内向、不敢分享的心理,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部分幼儿,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了父母的爱,学会了表达对父母的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父母之爱综合实践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懂得感恩父母。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3.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珍惜与父母的相处时光。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2. 增进亲子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故事卡片、互动游戏道具。
2. 学生:准备好与父母相处的小故事或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父母之爱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
二、讲授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父母辛苦付出的画面。
2. 学生讨论: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哪些?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的爱?三、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通过猜父母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父母的辛苦”、“父母的关爱”等,用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2. 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二、讲授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如倾听、尊重、表达等。
2. 学生讨论:我们该如何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三、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亲情对话”活动,让学生与父母进行视频通话,表达自己的爱意。
2. 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沟通的心得。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心得体会,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关注学生在课后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增进亲子关系。
小学语文父母的爱教案
小学语文《父母的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深深爱意。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惜父母的关爱。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父母的爱。
2. 学会感恩父母,珍惜父母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爱。
2. 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并付诸行动。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在感受父母爱的过程中,学会感恩,珍惜父母的关爱。
五、教学准备1. 课文《父母的爱》文本。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3. 讨论卡片,用于学生分组讨论。
教案内容请继续补充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父母关爱子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爱。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父母的爱》,理解文章大意。
3. 精讲细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母的爱。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感悟到的父母的爱,并填写讨论卡片。
5. 汇报交流:选取部分小组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6. 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以及自己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七、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父母的爱》,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作文,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3. 开展“孝心行动计划”,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父母的爱,以及是否学会了感恩。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并学会感恩。
十、教学计划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活动名称:亲情分享会1.2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1.3 活动步骤:1.3.1 开场:教师简要介绍父母之爱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自己的付出。
1.3.2 学生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或经历。
1.3.3 讨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章:父母的爱2.1 活动名称:父母的爱有多深2.2 活动目标: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度,增强对父母的理解。
2.3 活动步骤:2.3.1 教师讲解:简要讲解父母之爱的无私和伟大,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自己的付出。
2.3.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体验父母的爱。
2.3.3 分享感受: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讨论父母之爱的深度。
第三章:孝敬父母3.1 活动名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3.2 活动目标: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3.3 活动步骤:3.3.1 教师讲解:简要讲解孝敬父母的文化背景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孝敬父母的方式。
3.3.2 故事分享:分享一些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或事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到孝敬父母的精神。
3.3.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孝敬父母的行为,并分享自己的实际行动。
第四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4.1 活动名称:有效沟通的艺术4.3 活动步骤:4.3.1 教师讲解:简要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沟通的方式和技巧。
4.3.3 分享感受: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沟通体验,讨论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第五章:行动表达爱5.1 活动名称:用行动表达爱5.2 活动目标:让学生学会通过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5.3 活动步骤:5.3.1 教师讲解:简要讲解行动表达爱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教案
《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意识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感受家庭的温暖。
2. 培养幼儿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
2. 培养幼儿表达对父母的爱。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爸爸、妈妈的爱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父母关爱幼儿的图片或故事。
2. 准备一首关于孝道的儿歌。
3. 准备一些亲子游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父母关爱幼儿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父母爱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照顾幼儿的生活起居、教育幼儿等。
3. 互动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
4. 表达爱意: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如拥抱、亲吻等。
5. 亲子游戏:组织一些亲子游戏,让幼儿和父母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6. 总结:让幼儿认识到父母的爱是伟大的,要懂得感恩和回报。
7.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如帮父母做家务、给父母捶背等。
8.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运用情感共鸣法,让学生产生共鸣。
3.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父母的爱。
4. 运用互动讨论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5. 运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
2. 演示: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3.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和父母的故事,增进彼此的了解。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父母爱的理解。
5. 实践: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受父母之爱的教案
的。
文章内容: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的爱无处不在,从照顾我们的起始,到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父母的爱都在不断地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作为职业教师,我们要学会教育孩子感知和体验父母之爱,让他们在成长中早日领悟到父母之爱的真谛。
教案设计:一、主题:感受父母之爱二、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的感知能力,增强其对家庭的关注和爱护。
2.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父母的爱的一些特点和形式。
3.培养幼儿感恩和孝顺的情感品质。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父母之爱2.父母之爱的表现形式3.孩子应该如何回应父母之爱四、教学方法:1.课前大型口语表演2.现场模拟演练3.座谈式讨论五、教学流程:一、口语表演本次课程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幼儿间的口语表演引导幼儿感受父母之爱。
我们会让一部分幼儿扮演父母,一部分幼儿扮演孩子,展示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照顾和呵护。
在表演过程中,我们会重点关注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感受到父母之爱。
二、现场模拟演练本环节将让幼儿进行一次现场模拟演练。
我们会让孩子们互相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父母给予孩子关心、照顾和呵护的情景。
期间,我们会用引导的方式引导幼儿加深对父母之爱的体会。
三、座谈式讨论在引导孩子感受到父母之爱之后,我们需要以座谈式讨论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父母之爱的一些特点和形式,并且通过相关案例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回应父母之爱。
我们会让孩子围绕一些问题展开讨论,例如:“你自己的父母为你做了哪些事情,你怎么样回报他们的爱情和关心?”“如果你的亲戚朋友问起你父母的好处,你会怎么回答?”“你的父母没有时间陪伴你,你会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六、课程准备:1.口语表演活动需要准备相关服装、道具、音乐和场所。
2.现场模拟演练需要准备相关实践工具,如模拟食品、医疗工具和玩具等。
3.座谈式讨论需要准备相关问题和辅助材料。
七、课程总结:本节课程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感受父母之爱”为主题指导幼儿体验和理解父母之爱的真谛。
本节课程尝试让孩子们理解和感恩,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尊重和回报父母之爱。
《父母的爱》教案设计参考.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父母的爱》。
课文通过三个生动感人的小故事,展示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深爱意,教育学生要理解、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回报父母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父母的爱是伟大、无私的,学会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父母的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互动,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学习课文,讲解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语感。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父母是如何关爱子女的?你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4. 分享感受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感受,引导学生学会感激父母的关爱。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父母的爱》板书内容:1. 父母的爱是伟大、无私的。
2. 学会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3. 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与父母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
2. 以“父母的爱”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明白了父母的爱是伟大、无私的,引导学生学会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与父母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感情。
或者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深化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了解父母的爱》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了解父母的爱》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付出。
2.帮助幼儿认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爱和帮助,培养孩子感恩之心。
3.启发幼儿关注父母的感受,提升幼儿的家庭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4.通过亲子互动,促进幼儿家庭关系的密切,增进家庭和谐氛围。
教学内容1.父母的爱是什么?2.父母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3.我们如何感知父母的爱?4.如何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教学准备1.板书:父母的爱是无私的2.素材:家庭图片、家人的照片3.相关故事、动画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4.幼儿乐器等亲子互动道具5.幼儿制作的父母节日贺卡或礼物等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1.热身活动:唱歌、跳舞,准备幼儿投入学习状态。
2.导入:通过观看家庭图片引导孩子们谈论自己家人,引入主题。
3.讲解父母的爱是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看法和感受。
4.讲解“父母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第二课时1.亲子游戏:进行家庭中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父母的爱。
2.讲解“我们如何感知父母的爱”,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自己的体会。
3.讲述或播放相关故事或视频,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第三课时1.制作父母节日贺卡或礼物:鼓励幼儿动手制作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2.讲解“如何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帮助幼儿展现出对父母的关爱。
3.家庭分享环节:幼儿可主动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分享对父母的看法和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应能初步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培养感恩之心,通过亲子互动增进家庭感情。
教师应在课后进行总结分析,关注幼儿对父母爱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及时调整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促进幼儿家庭关系的健康发展。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案内容,旨在帮助中班幼儿了解父母的爱,欢迎提出改进建议和补充内容。
父母的爱作文研究课教案及反思
一、父母的爱作文研究课教案及反思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八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父母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将父母的爱融入作文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五、教学内容:1. 父母爱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关心、照顾、教育等。
2. 写作技巧:如何将父母的爱融入作文,使之具有感染力。
3. 作文练习:以“父母的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讲解:讲解父母爱的体现,让学生明白父母的付出。
3. 分析:分析如何将父母的爱融入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4. 练习: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现场练习写作。
5. 展示: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6. 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改进建议。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母的爱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爱父母。
七、教学反思:1. 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作文练习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课堂互动是否充分,能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能否引起学生对父母爱的思考。
6.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开展“父母的爱”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
2. 举办“父母的爱”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文字记录父母的爱,提升写作能力。
3. 组织“父母的爱”主题实践活动,如为父母做一顿饭、给父母写一封信等,让学生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七、课后作业:1. 修改本次作文,提升作文质量。
2. 观察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记录下他们对你的爱,为下次写作积累素材。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受程度。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了解父母的爱》含反思
教案编辑专员:一、教案主题:《了解父母的爱》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中班四、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父母的爱是什么。
2. 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3. 教育幼儿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到父母的爱。
2. 难点:教育幼儿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准备:1.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关于爱的照片。
2. 音乐《感恩的心》。
3. 幼儿绘画纸和颜料。
七、教学过程:1. 引入:让幼儿展示和家长一起制作的照片,并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
2. 主体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 结束活动:让幼儿欣赏音乐《感恩的心》,并引导幼儿向父母表达感谢。
八、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父母表达感谢,并记录在日记本上。
九、教学反思:1. 幼儿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幼儿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 需要加强的是让幼儿更清晰地表达感谢之情。
十、拓展活动:1. 开展“父母的爱”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和父母的故事。
2. 组织“感恩父母”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亲手制作礼物送给父母。
十一、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家长反馈幼儿回家后的表现和变化。
十二、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多用实例让幼儿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十三、教学资源:1. 亲子关系教育视频。
2. 有关父母爱的故事书籍。
十四、教学计划:1. 下一课时将继续讲解父母的爱,让幼儿通过实例更加深入理解。
2. 计划进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十五、教学总结:1. 本节课幼儿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2. 幼儿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 今后需要加强的是让幼儿更清晰地表达感谢之情,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教案编辑专员:六、教学内容:1. 通过观看亲子关系教育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父母的爱。
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父母的爱》教案
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父母的爱》教案一、教学主题幼儿园亲子教育活动《父母的爱》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父母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最大的爱。
2. 帮助幼儿感受到父母之间的互相关爱,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诗歌朗诵:《父母的爱》2. 听故事:《小鸟买礼物》,了解父母之间的关爱和孝敬的重要性。
3. 合作游戏:父母间的传递游戏。
四、教学过程1. 诗歌朗诵:《父母的爱》教师先领读诗歌,并请幼儿跟读。
然后请幼儿分组,带领幼儿一起排队朗诵,每组都要朗诵3遍。
2. 听故事:《小鸟买礼物》教师讲述一个有关小鸟买礼物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到爱和孝敬的价值和意义。
然后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思考和解读,让幼儿对爱、孝敬的概念更加深入地理解。
3. 合作游戏:父母间的传递游戏教师组织幼儿参加传递游戏,游戏规则为两个家长互相传递物品。
例如,一个家长把纸团传给另一个家长,而另一个又把它传给第三个家长,直到所有的家长都参与了其中。
在游戏的过程中,各个家长可以彼此鼓励和帮助,幼儿也可以在旁边观看游戏过程,进一步理解到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合作。
五、教学评价1. 督促幼儿认真听故事和诗歌,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和言语表达,看是否表现出更多的感恩之心和理解。
3. 通过游戏的过程,检查幼儿在协作中的表现和互动是否良好。
六、教学反思在此课中,运用了多种教学形式,诗歌朗诵、听故事以及合作游戏,让幼儿在多个角度中学习、感受、领悟父母之间的互相关爱和感恩之心的重要性。
而在具体教学中,由于幼儿大部分还处在认知、感性的发展阶段,因此,需要在语言和词汇使用上更加简单易懂,使得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广泛收集素材,如漫画、图片、动画、电影等,加强幼儿对主题的领悟,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多的了解父母、感恩父母,从而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亲情的力量。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美德。
3.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
二、教学内容:1. 父母之爱的定义和特点2.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3. 表达对父母爱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的含义,感受到亲情的力量。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美德。
3. 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之爱,从而激发他们的孝心。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之爱的定义和特点,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谈话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爱。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父母之爱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孝敬父母,为什么孝敬父母很重要。
二、新课内容(10分钟)1. 教师讲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是对父母之爱的一种回报。
2. 引导学生学习表达对父母的爱的方式,如说“我爱你”、“谢谢您”等。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成员互相扮演父母和孩子,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表达对父母的爱。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展示,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提出疑问。
3. 教师给予解答,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口语交际中表达对父母爱的能力。
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考察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准备:1. 课件:父母之爱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 教学材料: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名言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8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8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篇一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2、掌握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二、能力目标1、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以及行文特点。
2、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3、区分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1、感受母爱和父爱的无私、博大与精深,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伟大。
2、由父母之爱联系周围其他多种形式的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培养自己博爱、仁义的情感。
1、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2、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1、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举例分析说明。
2、父母对自己世界的影响。
一、导入1、请看多媒体画面或张贴画:画面①,儿童跌倒,妈妈急忙扶起,呵护,询问。
画面②,父亲指导孩子如何学习,如何行事。
询问:画面①②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可能的回答:爱护、关心、体贴、教育……教师引导:本质是爱。
2、询问:能否列举若干父母爱自己的例子?生举例二至三个即可。
教师引导:上述都是具体可感的事例,那么,在理论上、哲学上,到底应该如何论述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哲学家艾·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
二、解题并介绍文章涉及的文化常识(知识目标)1、多媒体或者幻灯片展示艾·弗罗姆,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生于德国,1934年流亡美国。
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撰写了大量著作,主要有《爱的艺术》《基督教义的发展》《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伦理学》《让人占优势》《为自己的人》等。
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等。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等。
一颗温暖的心写父母的爱教案三年级
一颗温暖的心写父母的爱教案三年级。
1.引入:我会从父母日常所做的小事情入手,分享一些真实
案例给孩子们听。
我会用一张漫画图片来辅助说明这些事情。
在漫画中,爸爸妈妈经常忙于工作,但他们会在周末陪伴孩子们一起玩耍,定期为孩子们准备美食,照顾他们的生活等等。
2.讲述:当我们需要帮助和照顾的时候,父母总是会在第一
时间内站出来帮我们,他们的心始终是温暖的。
我想要跟孩子们分享一些示例,告诉他们父母的爱有多么重要。
例如:
-当你感觉孤独时,爸爸妈妈总是会在你身边给你分享他们的体验,为你提供支持和温馨的拥抱。
-当你受到了欺负时,爸爸妈妈总会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你,不断为你打气。
-当你感到疲劳时,他们会为你提供营养餐,给你巧妙地表达体贴和关爱。
3. 练习:在进行个案式练习之前,我会用视频来展示两位竞赛选手之间的比赛。
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两个人的冲突并没有被解决,而是因为世界杯而团结在一起。
我会请孩子们观看这个视频,然后请他们分享众多感想和灵感,试图让他们明白我们应该向他们父母学习,反复表示爱意,共同讨论和解决我们的问题,才能创造一个更加温馨温暖的社会。
4. 总结:上述案例考察了父母的爱,我们可以将这些实例用表格的方式来组织,给孩子们传达父母对于儿女的爱心那么深厚,这个爱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帮助他们更加感恩身边的父母,也更加珍惜这份美好的爱,感动大家。
这份教案的针对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目的是教育他们关爱父母的重要性,强化他们对于爱这种温暖的感受的理解。
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这些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父母对于他们的爱,以及如何在未来保持自己的爱情关系,更加温暖和亲密。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父母的爱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父母的爱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父母的爱;2. 意识到父母真正的爱意;3. 学习如何感受和表达父母的爱;4. 培养学生的感恩和爱的心理。
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是什么2.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3. 如何感受和表达父母的爱4. 学习感恩和爱的心理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播放欢快的音乐,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2)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候,并询问学生最近的情况和收获。
二、导入新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父母的爱。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从我们出生开始就一直关注我们的成长,培养我们学习、生活和社交的能力,给予我们最深沉的爱。
三、分组齐读课文1.出示课文——《父母的爱》,并安排学生分组齐读。
2.同步,教师讲解生对重点词汇和重要问题。
1. 父母需要为我们付出巨大的爱,并且不求回报。
2.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需要我们珍视和爱护他们。
3. 通过感恩和爱,我们可以更加幸福和快乐地成长。
四、讲解重点内容1.父母的爱是什么让学生听一首名为《父亲的信》的歌曲。
在歌曲结束后,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课堂占用时间约10分钟)。
- 听完歌曲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在歌曲中,父亲写给儿子的信是怎样的?- 在你眼中,什么是父母的爱?让学生讨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在侧面进行引导和概括,以及介绍一些重点知识,例如: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他们为孩子付出无数艰辛和汗水,而且付出的这些爱更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
2.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让学生列举出在平常生活中,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样子(课堂占用时间约10分钟)。
- 父亲妈妈哪些事情为你们做了?- 在这些付出中,哪些是你们最珍视的?教师可以在侧面进行引导和概括,重点介绍父母为孩子付出的种种,例如:生命的赋予、养育之恩、平安的保障、善良的言教、热心的照顾等等。
3. 如何感受和表达父母的爱安排学生一个个走上讲台,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爱的感受。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引言: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他们的爱和关怀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积极利用父母的爱来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父母的爱的教学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家庭支持。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父母爱的感激之情,并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3.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父母对孩子成长和学业的影响a. 父母的关爱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b. 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c. 父母的期望和期待能够促使学生认真学习,不断超越自我。
2. 学生对父母爱的感激a.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感激父母的经历和故事。
b. 提醒学生记住父母的辛勤付出,珍惜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3. 学生与家庭的联系a. 鼓励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互动。
b. 组织学生和父母共同参与课堂活动,增进家庭凝聚力和亲子关系。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父母的爱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业的影响,并通过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加深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2. 亲子活动定期安排亲子活动,邀请学生的父母参与其中,共同参与学校的体验活动、家长会议等,促进学生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亲子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3. 学生情感表达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画画、表演等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增强学生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分享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关于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的报告,并在班级中分享,鼓励学生用真情实感来感动他人。
2. 综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展现,综合评价学生对父母的爱的认识和感激之情。
结语:通过基于父母的爱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父母的爱对他们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动力。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精品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父母之爱的关注和思考。
2.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感受父母的爱。
2. 分享一些关于父母之爱的事例或故事,引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思考。
教学步骤:1. 开场提问:学生们从小到大,父母对他们说过哪些关心的话?做过哪些关心的事?2. 分享事例或故事:教师分享一些关于父母之爱的事例或故事,如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付出的努力等。
3. 学生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或感受。
第二章: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如关心饮食、照顾健康、辅导学习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并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步骤:1. 讲解父母的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教师讲解父母的爱如何通过关心饮食、照顾健康、辅导学习等方面体现出来。
2. 学生观察和记录:让学生观察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爱行为,并记录下来。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父母之爱,互相交流感受和体会。
第三章:父母的期望与支持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父母的期望和支持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内容:1. 探讨父母的期望和支持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应父母的期望和支持,以及如何感恩和回报。
教学步骤:1. 讲解父母的期望和支持的重要性:教师讲解父母的期望和支持如何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 学生思考和分享:让学生思考父母的期望和支持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感恩和回报: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的期望和支持,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四章:沟通与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与父母有效沟通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詹洪英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这次习作要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
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本着这样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时,我以情感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出父母的深情关爱、细心呵护、辛勤操劳、耐心教导,就是对他们的爱。
从细节入手发现爱,以小事为载体承载爱。
引领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提炼生活,抒写生活。
表达生活里点滴小事中蕴涵的父母之爱,并懂得珍惜父母给予的爱。
相信孩子们通过这次习作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会感恩父母并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等要求,本着这样的思想,我将本次习作教学目标定位为:
1、通过回忆、叙述一两件父母对自己的爱或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将学生引入到自然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情感倾诉与交流,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爱。
同时对学生渗透爱父母的教育。
2、引导学生把事情经过说清楚、写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意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习作,自改互改,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请看大屏幕,看看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画面?
2、课件出示图片,配乐《母亲》。
3、学生谈感受,说体会。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谁能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与大家交流交流?
(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学生简单描述图片内容,拓宽写作思路,出示思路图)
(二)忆父母的爱
1、引导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爱:现在让同学们闭上眼睛,伴随着这优美的音乐,打开记忆的闸门,想想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画面?把你记忆中最深刻的父母关爱你的事在脑海中浮现一遍。
2、小组交流:好了,现在就请你把想说的事情先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吧!
3、指名说:孩子们,从你们的表情中,我可以看到你们都感受到了父母对你的爱。
谁愿意把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事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其它同学注意听,想一想,他(她)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你能不能感受到她父母对她的爱?
4、师小结:父母对我们的爱真是道不完、说不尽!还有很多同学都想说,是吧?我相信,是因为你们真正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了!这样吧,让我们用笔把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事例写下来,好吗?
那怎样才能写好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习作要求)
5、出示习作要求,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要求。
(2)、明确习作要求:
从这个习作要求,你知道要写什么吗?(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要怎样写?(通过一两件事写出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写父母之爱
请同学们根据习作要求,根据下面的提示,把能表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事的一个片段写下来:
爸爸(妈妈),您对我的爱,我永远不会忘记。
记得……
(学生进行片段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交流,习作展示
1、指名上展示台。
(投影,请学生朗读习作)
师:谁愿意上来把你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提出要求:请你大声地把心里话读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父母的爱。
其他同学们认真听,从哪里感受到父母的爱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
2、师生评议,老师点评批注:写的什么事?有什么感受?有哪些好词佳句?
3、自荐展示。
4、老师带来一句话送给大家,来读读吧!(课件:朗读是修改的最好方法!)请学生把写得好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5、自改、互改习作。
(五)作业布置,扩展真情
1、小结,配以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父母之爱,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暖暖的。
同学们,今天,我被你们感动了,不是作为老师,而是作为一个母亲。
因为我感觉你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你们懂得珍惜父母的爱了,你们并在努力学习回报父母之爱。
2、回家后把作文写完整,并加个适当的题目。
3、习作完成后自己认真修改,再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爸爸妈妈的修改意见,再改一改,越改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