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_苏教版(含解析)
二年级数学爬坡题

二年级数学爬坡题一、填空题。
1. 找规律填数:1,2,4,7,11,(),22。
- 解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相邻两个数的差在逐渐增加。
2 - 1 = 1,4 - 2 = 2,7 - 4 = 3,11 - 7 = 4,那么后面的数与11的差应该是5,所以这个数是11+5 = 16。
2. 把1 - 9这9个数字填入下面的□中,使等式成立。
(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 □□ - □ = □□×□ = □.- 解析:从乘法入手,在1 - 9中,只有2×3 = 6,1+7 = 8,9 - 4 = 5(答案不唯一)。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 一个西瓜重约5();小明身高135();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解析:根据生活常识,计量西瓜的重量用“千克”,计量身高用“厘米”,计量一节课的时间用“分钟”。
4.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和是(),差是()。
- 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一位数是9。
它们的和是100 + 9 = 109,差是100 - 9 = 91。
5. 按规律接着画:△〇□△〇□()()()。
- 解析:这组图形的规律是按照“△〇□”依次循环的,所以后面三个图形依次是△、〇、□。
6. 56里面有()个8;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
- 解析:56÷8 = 7,所以56里面有7个8;42÷6 = 7,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7。
7. 一个数除以9,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 解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数是9,所以余数最大是8。
8. 从45里面连续减去5,减()次后结果是0。
- 解析:45÷5 = 9,所以从45里面连续减去5,减9次后结果是0。
二、选择题。
1. 下面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吨的是()。
- A. 10瓶矿泉水 B. 25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 C. 1000枚1元硬币。
- 解析:1吨 = 1000千克,10瓶矿泉水的质量远远小于1吨,1000枚1元硬币的质量也远小于1吨,一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40千克,25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约为25×40 = 1000千克,也就是1吨,所以答案是B。
二年级数学爬坡题

二年级数学爬坡题一、长度单位相关。
1. 一根绳子长1米,第一次用去30厘米,第二次用去40厘米,这根绳子短了多少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解析:- 绳子短了的长度就是用去的长度之和。
第一次用去30厘米,第二次用去40厘米,那么一共用去30 + 40=70厘米,所以绳子短了70厘米。
- 因为绳子原来长1米,1米 = 100厘米,用原来的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就是剩下的长度,即100 - 70 = 30厘米。
2. 小明身高90厘米,他站在一个凳子上高1米30厘米,凳子高多少厘米?- 解析:- 先把1米30厘米换算成厘米,1米 = 100厘米,所以1米30厘米=100+30 = 130厘米。
- 小明站在凳子上的高度是130厘米,他自身身高90厘米,那么凳子的高度就是130 - 90=40厘米。
二、100以内加减法相关。
3. 二班有35人,二班有38人,两个班一起去看电影,一辆车能坐70人,座位够吗?- 解析:- 先求出两个班的总人数,二班35人加上二班38人,即35+38 = 73人。
- 因为73>70,所以座位不够。
4. 商店里有45个篮球,卖出20个,又运来15个,现在商店里有多少个篮球?- 解析:- 原有45个篮球,卖出20个后,剩下的篮球数量为45 - 20 = 25个。
- 又运来15个,现在的篮球数量就是25+15 = 40个。
三、角的认识相关。
5. 一个三角形有3个角,剪去1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解析:- 如果沿着三角形的一个角的顶点和这个角对边上的一点剪去一个角,那么剩下的图形是四边形,有4个角。
- 如果沿着三角形相邻两条边剪去一个角,那么剩下的图形是三角形,有3个角。
6. 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解析:- 对于简单的多边形,数角的个数可以按照角的顶点来数。
例如三角形有3个角,四边形有4个角。
对于不规则图形,要仔细数出每个顶点处的角的个数,注意不要重复数。
四、表内乘法相关。
7. 小明和他的5个同学一起去种树,每人种3棵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解析:- 小明和他的5个同学,那么总人数是1 + 5=6人。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能力拓展培优提升测评试卷(附答案及答题卡)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能力拓展培优提升测评试卷(附答案及答题卡)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亲爱的同学: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经过两周的认真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新的知识,你作好准备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微笑来挑战自己吧!相信你会做得很棒!记住:要细心哦!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
(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一本故事书有60页,第一天看了18页,第二天看了25页,第三天应从第页看起。
2.(2分)明明看一本书,共80页,看了两天,每天看32页,还剩页。
3.(2分)二年级一班有32人,二班有34人,两个班一起坐公交车去动物园秋游,已经有38人上车了,还有人没上车。
4.(2分)有条线段;有条线。
5.(2分)是由2个相同的形拼成的1个形。
6.(2分)有一堆糖,把这些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正好分完,而且每人分到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相等。
这堆糖一共有块,每个小朋友分到了块糖。
7.(2分)汉字“木”有4画,汉字“森”有画,词语“森林”一共有画。
8.(2分)△△△△△△△△△△△△把这些三角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列算式为:。
9.(2分)小丽折了15只纸船,小刚折了9只纸船,小丽给小刚只纸船,他们俩的纸船数同样多。
10.(2分)两个乘数都是6,积是;被除数和除数都是6,商是。
二、仔细思考,准确判断。
(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1.(2分)在计算36-17+21时,先算减法再算加法,结果是42。
(判断对错)12.(2分)算式6÷3=2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
(判断对错)13.(2分)1个小朋友做一套眼保健操需要5分钟,6个小朋友一起做一套眼保健操需要30分钟。
(判断对错)14.(2分)图中,一共有2个平行四边形。
(判断对错)15.(2分)把35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是7个。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8分)1.公园的门票是8元一张,小华有40元,买3张门票,应该找回多少元?列算式是()。
A.40-8×3B.(40-8)×3C.8×3-402.小军在计算60÷(4+2)时,把算式抄成60÷4+2,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差()。
A.8B.7C.53.一个汉堡12元,买3个汉堡,付了100元,应找回()元。
A.88B.36C.644.二(1)班有16名女生和20名男生,上体育课时需要站成4人一排的队伍,能站成几排?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
A.(20+16)÷4B.16+20÷4C.20÷4+16÷45.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组,可分成()。
A.7组B.8组C.9组6.从0、1、2、9中任意选两个数相乘,积最大是(),积最小是()。
A.18B.1C.07.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40÷8-3;40÷(8-3)B.90-18÷9;(90-18)÷9C.8×(70-63);(70-63)×88.算式“60÷(5-3)”的正确得数是()。
A.30B.0C.9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6里面最多有4个3。
()2.把3+5=8和8×4=32改成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是(3+5)×4。
()3.5+2×8=?这道题应先算加法,最后得数为56。
()4.比8个7多7的数是47。
()5.小花有40元钱,一支钢笔9元钱,她最多能买4支这样的钢笔。
()6.□÷7=4……△,□里最大填34。
()7.12-6×2和(12-6)×2计算结果相同。
()8.把18支笔,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的笔相等。
()三.填空题(共8题,共20分)1.27比4个6多();30减去6的差,除以4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从45里面连续减()个6就等于9。
A.7B.6C.52.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40÷8-3 40÷(8-3)B.90-18÷9 (90-18)÷9 C.8×(70-63)(70-63)×83.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40÷8-3;40÷(8-3)B.90-18÷9;(90-18)÷9C.8×(70-63);(70-63)×84.一本84页的课外书,小刚已经看了42页,剩下的想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A.84-42÷6B.(84-42)÷6C.42-84÷65.在计算49÷7+5时,要先算()法。
A.除B.加C.无法确定6.乐乐今年9岁,他爷爷今年的年龄差8岁就是乐乐年龄的10倍,爷爷今年()。
岁。
A.98B.82C.897.不能先算除法的算式是()。
A.18÷2+35B.6÷(50–47)C.40–35 ÷78.与计算7×8用同一句口诀的除法算式是()。
A.8×7B.56÷7C.65÷8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在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7÷5中余数可能是5。
()3.12-6×2和(12-6)×2计算结果相同。
()4.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比6个7多7的数是47。
()6.把18支笔,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到的笔相等。
()7.植树节,一共有48棵小树苗需要被种植,有6个同学,每个同学只要植8棵小树苗就可以完成任务。
()8.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72。
()三.填空题(共8题,共18分)1.芳芳今年7岁,妈妈今年35岁,妈妈今年的年龄是芳芳的()倍。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爬坡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例1】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棵大树高约8( ) 一本新华字典厚约3( )解析:在填单位前,先估计一下长度,再选择合适的单位。
测量比较小的物体,一般用厘米;测量比较大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做这类题时,不仅要看单位还要看数量的多少。
比如“一棵大数高约8( )”,数量是“8”,我们应该用米;如果给出的是“800”,我们就要用厘米。
解答:米 厘米【例2】在○里填上“>”“<”或“=”。
8米○8厘米 90厘米○1米解析:根据米和厘米直接的进率可知1米=100厘米,比较时,先观察长度单位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可以直接比较;如果不同,先把长度单位统一,再进行比较。
8米和8厘米的长度单位不同,先进行单位转换8米=800厘米,800厘米>8厘米,所以8米>8厘米;同理,1米=100厘米,90厘米<100厘米,所以,90厘米<1米。
解答:8米>8厘米 90厘米<1米【例3】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大约是多少米?解析:测量物体的长度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端点,尺子要放平,这样才能保证测量准确。
动手量教室黑板的长。
如果一次没有量完,量完一次要做好标记和记录,下一次从标记起继续量,最后把每一次的测量数据加起来。
解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例4】下面的长度单位全用错了,请你改正过来。
(1)森林里最高的银杏树高20厘米。
(2)丽丽栽了一株蒜苗,才三天就长到了5米高。
(3)村里新建成的大桥长40厘米。
解析:要想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可以熟记几种常见物品的长度作参考。
例如:大拇指宽约1厘米,课桌高约1米。
银杏树高约20厘米,和一支铅笔的长度一样,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银杏树的高应该是20米。
蒜苗高5米,比两扇门加起来还要高,不符合实际,因此蒜苗高5厘米。
大桥长40厘米,还不如课桌高,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大桥长40米。
解答:(1)森林里最高的银杏树高20米。
(2)丽丽栽了一株蒜苗,才三天就长到了5厘米高。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常考易错培优提升测评试卷(附答案)(A3版)(附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常考易错培优提升测评试卷(附答案)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经过两周的认真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新的知识,你作好准备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微笑来挑战自己吧!相信你会做得很棒!记住:要细心哦!4.转眼学期过半,四年级想举办一场“自然科学技术与历史文化”主题展,丰富学生生活,展示学习成果。
请你帮助同学进行活动策划,布置展厅,加油吧!一、选择题1.下面哪句口诀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A.一六得六B.五六三十C.四四十六2.车上原有27人,到站下去了15人,又上来了26人。
现在车上多了()人。
A.28 B.11 C.413.南瓜的个数是冬瓜的()倍。
A.2 B.3 C.44.一本笔记本4元;2本笔记本多少元?列式为()。
A.4×2=8(元)B.4+2=6(元)C.2+2=4(元)5.下面图形中平行四边形有()个。
A.2个B.3个C.4个二、填空题6.8个4相加的和是( );2个6相乘的积是( )。
7.摆一个平行四边形至少需要( )根同样长的小棒,摆4个独立的平行四边形至少需要( )根同样长的小棒,20根同样长的小棒最多可以摆( )个独立的平行四边形。
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 )=26+18 ( )+13=26+47( )-12=30-16 ( )+34=72+289.被除数和除数都是3,商是( )。
2个5相加的和是( )。
10.找规律填空。
(1)3,6,9,( ),( )。
(2)( ),( ),24,18,12。
11.10块月饼,每5块一份,可以分成( )份,写成算式是( )。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3( )3=6 4( )6=24 6( )6=128( )8=0 2( )3=5 5( )3=1513.一层楼房的高度是3米,笑笑乘电梯从一层到四层,上升了( )米。
14.小华今天读了17页故事书,亮亮今天读了22页故事书,亮亮比小华多读了( )页。
北师大(2022秋)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含解析)

北师大(2022秋)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含解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爬坡题-分一分与除法【例1】分草莓(圈一圈,填一填)。
【例2】根据“五六三十”这句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例3】认真审题,动手操作。
【例4】看图列式计算。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爬坡题-分一分与除法参考答案【例1】分草莓(圈一圈,填一填)。
解析:要点提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1)共有24个草莓,每个盘子装6个草莓,求需要几个盘子。
也就是把6个草莓圈一圈,圈成这样的4圈,故需要4个盘子。
(2)把24个草莓,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两个两个地分,全部分完,每人分得8个。
解答:(1)4(2)8【例2】根据“五六三十”这句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要点提示:乘法口诀的积作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是乘法算式中的一个乘数。
解析:当乘法口诀的乘数不相同时,根据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当乘法口诀的乘数相同时,根据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一道除法算式。
解答:30÷5=630÷6=5【例3】认真审题,动手操作。
要点提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析:(1)◇有10个,◇的个数是○的2倍,求○的个数。
也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2,选择除法列式计算,列式为10÷2,求出商是5,故○有5个。
(2)★有3个,△的个数是★的3倍,求△的个数。
也就是3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选择乘法列式计算,列式为3某3,求出积是9.解答:(1)○○○○○10÷2=5(2)△△△△△△△△△3某3=9【例4】看图列式计算。
要点提示:根据一幅情景图可以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解析:每行有5个☆,有这样的2行,求一共有多少个☆,也就是求2个5是多少,选择乘法列式计算,列式为2某5或5某2,根据乘法口诀二五(一十)求出积是10。
一共有10个☆,每行有5个,求有这样的几行,也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5,选择除法列式计算,列式为10÷5,根据乘法口诀(二)五一十,求出商是2;一共有10个☆,平均分成2行,求每行有几个,也就是把10个☆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选择除法列式计算,列式为10÷2,利用乘法口诀二(五)一十,求出商是5.解答:2某5=1010÷5=25某2=1010÷2=5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爬坡题-数一数与乘法【例1】每瓶有()朵花,共有()瓶,一共有()朵花,列加法算式是(),列乘法算式是()或()。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8分)1.()×4<30, ()里最大能填()。
A.7B.6C.82.从0、1.2.9中任意选两个数相乘, 积最大是(), 积最小是()。
A.18B.1C.03.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40÷8-3 40÷(8-3)B.90-18÷9 (90-18)÷9 C.8×(70-63)(70-63)×84.在计算9×(24-21)时, 要先算()法。
A.乘B.减C.无法确定5.算式50-6×8要先算()。
A.减法B.乘法C.无法确定6.在计算49÷7+5时, 要先算()法。
A.除B.加C.无法确定7.求2只手共有几根手指, 列式不正确的是()。
A.2×5B.5+5C.2+58.81-(28+□)=16, □中应填的数是()。
A.93B.69C.37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植树节, 一共有48棵小树苗需要被种植, 有6个同学, 每个同学只要植8棵小树苗就可以完成任务。
()2.比8个7多7的数是47。
()3.□×5<41, □里最大填7。
()4.比6个7多7的数是47。
()5.5+2×8=?这道题应先算加法, 最后得数为56。
()6.班里的座位是8排9列, 都坐满了学生, 学校给班里35张电影票, 那么班里有47个学生没有得到电影票。
()7.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8.在除法中,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2分)1.填上“+”、“-”、“×”或“÷”。
42()6=7 3()6=18 20()5=1535()5=40 49()7=7 48()8=62.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和5个皮球, 一共花了72元, 已知一个足球是32元, 一个皮球是()元。
3.9乘6的积是(), 再加上28得()。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二(1)班数学兴趣小组有男生15人,女生27人,平均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列式()。
A.(15+27)÷7B.15÷7+27C.(27-15)÷72.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40÷8-3;40÷(8-3)B.90-18÷9;(90-18)÷9C.8×(70-63);(70-63)×83.这幅画表示的意思()。
A.一共有6瓶,每2瓶一份,分成3份。
B.6里面有2个3。
C.一共有6瓶,平均分成2份,每份3瓶。
4.50比4与8的积多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50-4)×8B.50-4×8C.8×4-505.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A. B. C.6.小明沿着马路栽树,每隔9米栽一棵,从头到尾共栽了7棵,这条路一共长()米。
A.63B.54C.457.()×4<30,()里最大能填()。
A.7B.6C.88.算式“60÷(5-3)”的正确得数是()。
A.30B.0C.9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2×8=?这道题应先算加法,最后得数为56。
()2.有15米布,做一件上衣要用4米,这些布最多可以做3件上衣。
()3.一个数除以7,余数可能是6、5、4、3、2、1。
()4.当除数是7时,余数一定比7小。
()5.□×5<41,□里最大填7。
()6.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72。
()7.班里的座位是8排9列,都坐满了学生,学校给班里35张电影票,那么班里有47个学生没有得到电影票。
()8.比6个7多7的数是47。
()三.填空题(共8题,共23分)1.在○里填上“>”“<”或“=”。
30-15+9○34(25+7)÷4○1018+8×2○322.32÷(21-13)这道题里,要先算()法,再乘()法。
2022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能力提升)

2022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小明沿着马路栽树,每隔9米栽一棵,从头到尾共栽了7棵,这条路一共长()米。
A.63B.54C.452.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40÷8-3 40÷(8-3)B.90-18÷9 (90-18)÷9 C.8×(70-63)(70-63)×83.下面运算顺序一样的一组算式是()。
A.40÷8-3;40÷(8-3)B.90-18÷9;(90-18)÷9C.8×(70-63);(70-63)×84.42÷7=6,这道算式表示( )。
A.把42分成7份,每份是6B.42里面有7个6C.把42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5.乐乐今年9岁,他爷爷今年的年龄差8岁就是乐乐年龄的10倍,爷爷今年()。
岁。
A.98B.82C.896.算式50-6×8要先算()。
A.减法B.乘法C.无法确定7.不能先算除法的算式是()。
A.18÷2+35B.6÷(50–47)C.40–35 ÷78.50比4与8的积多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50-4)×8B.50-4×8C.8×4-50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班里的座位是8排9列,都坐满了学生,学校给班里35张电影票,那么班里有47个学生没有得到电影票。
()2.把3+5=8和8×4=32改成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是(3+5)×4。
()3.植树节,一共有48棵小树苗需要被种植,有6个同学,每个同学只要植8棵小树苗就可以完成任务。
()4.5+2×8=?这道题应先算加法,最后得数为56。
()5.比6个7多7的数是47。
()6.□×5<41,□里最大填7。
()7.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72。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重难点培优提升测评试卷(附答案)(A3版)(附答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重难点培优提升测评试卷(附答案)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亲爱的同学: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经过两周的认真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新的知识,你作好准备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微笑来挑战自己吧!相信你会做得很棒!记住:要细心哦!4.转眼学期过半,四年级想举办一场“自然科学技术与历史文化”主题展,丰富学生生活,展示学习成果。
请你帮助同学进行活动策划,布置展厅,加油吧! 一、选择题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下面的图( ). A .B .C .2.100-20-12的得数( )。
A .大于70B .等于70C .小于703.湖中有30只天鹅,飞走11只,还剩( )只天鹅. A .41B .30C .194.看图列式,★★★★ ★★★★ ★★★下面哪道算式是错误的?( )。
A .2×4+3B .3×4+1C .3×4-15.幼儿园老师有10支笔,分给3个小朋友,要想每个小朋友分4支,还要再买( )支笔。
A .3 B .2C .46.把5只关进2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能关同样多只吗?( )。
A .能B .不能C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7.数一数,图中共有( )个长方形,( )个三角形,( )个平行四边形。
8.学校舞蹈组有30人,美术组比舞蹈组少5人,美术组有( )人;书法组比舞蹈组多5人,书法组有( )人。
9.小军有8个彩球,芳芳有12个彩球,芳芳再给小军( )个,两人就同样多。
10.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他们一共折了( )个小星星。
11.摆3个〇,△的个数是〇的4倍,要摆( )个△,列式为( )。
12.根据“三四十二”这句口诀写出6道算式。
加法算式:( )、( )。
乘法算式:( )、( )。
除法算式:( )、(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8分)1.从右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A. B. C.2.()×4<30,()里最大能填()。
A.7B.6C.83.在计算9×(24-21)时,要先算()法。
A.乘B.减C.无法确定4.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组,可分成()。
A.7组B.8组C.9组5.被除数和除数都是8,商是()。
A.1B.16C.646.从0、1、2、9中任意选两个数相乘,积最大是(),积最小是()。
A.18B.1C.07.二(1)班数学兴趣小组有男生15人,女生27人,平均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列式()。
A.(15+27)÷7B.15÷7+27C.(27-15)÷78.乐乐今年9岁,他爷爷今年的年龄差8岁就是乐乐年龄的10倍,爷爷今年()。
岁。
A.98B.82C.89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2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搭几个三角形?列式22÷3=6(个)……4(根)。
()2.小花有40元钱,一支钢笔9元钱,她最多能买4支这样的钢笔。
()3.求9里面有几个3,列式为9×3。
()4.小明有51元钱,可以在玩具店里买5只9元的小玩偶。
()5.7÷5中余数可能是5。
()6.在除法计算中,每次除后余下的数不能比除数大。
()7.有15米布,做一件上衣要用4米,这些布最多可以做3件上衣。
()8.比8个7多7的数是47。
()三.填空题(共8题,共24分)1.算一算。
18+72÷9=()6×7-24=()8×(55-48)=()2.填一填,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形状。
3.()除以7的商是6,这个数再加上()是60。
4.校园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数等于松树棵数的4倍,校园里有杨树()棵。
5.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是(),积是54。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期末复习爬坡练习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例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解析:先看第一步的差是26,想个位上什么数减4得6,只有10,所以“6□”的□里填0,从十位退1。
十位数字6退1后,还剩5,5减几得2呢?5-(3)=2,所以,“□4”的□里填3。
再看第二步,十位上2+4=6,个位6加几等于9呢?6+(3)=9,因此“4□”的□里填3。
解答:【例2】☆、△、□分别代表几?☆+☆+☆=18△+☆=14△+□+□=18解析:根据第一道算式,可以想三()十八,三六十八,所以☆=6;根据第二道算式可以算出△=14-6=8;根据第三道算式,先从18中减去8,就得到两个□是10,想二()一十,二五一十,所以□=5。
解答:☆=6 △=8 □=5【例3】如果把3枝郁金香和2枝玫瑰合起来扎成一束,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玫瑰12枝郁金香15枝解析:15枝郁金香,每3枝分成一组,可以分成:15÷3=5组;12枝玫瑰,每2枝分成一组,可以分成:12÷2=6组。
因为3枝郁金香和2枝玫瑰扎在一起才算完整的一束,所以只能按少的算。
解答:15÷3=512÷2=6答:最多可以扎成5束。
【例4】李叔叔从1楼走到4楼需要12分钟,那么李叔叔每走一层楼的楼梯平均需要几分钟?解析: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最下面的一层叫1楼,所以,1楼是不需要楼梯的,李叔叔从1楼走到4楼,实际上只走了3层楼的楼梯。
解答:4—1=3(层)12÷3=4(分)答:李叔每走一层楼的楼梯平均需要4分钟。
【例5】放学后,笑笑准备过马路回家,等红灯时,两辆汽车从她分别疾驰而去。
你能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面三幅图排排顺序吗?解析: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在不同时间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
第三幅图车头在前面,说明这两辆车迎着笑笑开过来,然后是第一幅图这两辆车从笑笑面前开过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完整的车身,接着车继续向前行驶,所以笑笑看到的就是这两辆车的车尾。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_西师大版(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题提升爬坡题_西师大版(含解析)西师大版2年级数学上册-爬坡题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一)【例1】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5+5+5+5-5= × (2)8+8+8+4=×思路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改写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准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
认真观察每个算式的特点,可以发现(1)题可以理解为4个5减去1个5,也就是3个5,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5或5×3;(2)题是3个8再加上1个4,加数不相同,可以把1个8看成2个4,3个8就是6个4,再加上1个4就是7个4,所以这道题可以写成乘法算式4×7或7×4。
解答:(1)3×5或5×3 (2)4×7或7×4【例2】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怎样移动桃子可以列出两道乘法算式?思路分析:有3堆桃子,一堆2个,一堆4个,一堆6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因为3堆桃子的个数不同,不能列出乘法算式。
要想列出乘法算式,必须把这3堆桃子变成每堆个数都是相同的。
观察可知,从最右边一堆拿出2个,放到最左边的一堆中,这样3堆桃子每堆都有4个,这堆桃子的个数就是3个4,可以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解答:3×4=12 4×3=12 从最右边一堆拿出2个放到最左边的一堆中。
【例3】想一想,填一填。
思路分析:考查学生能否运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等量替换“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时,通过“等量替换”转化为求“几个几”的问题,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想乘法口诀求出答案。
看图可知,1壶水可以倒出5杯水,1瓶水可要点提示: 为了计算简要点提示:也就是求5个5米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解答:6-1=5(个) 5×5=25(米)【例7】找规律,填数。
思路分析:观察前两组数,可以发现3×5=15,2×4=8,也就是下面两个数的积等于上面的数,根据发现的规律,可以推算出后两组中缺少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2年级数学上册-爬坡题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例1】快要开学了,妈妈想给小美买一个文具盒和一个书包,另外还想给弟弟买一辆玩具坦克,她带了100元钱,够吗?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49元25元18元解析:方法一:先算出买书包和文具盒共需多少钱:49+25=74(元),再算出买完这两样东西后还剩的钱数:100-74=26(元),最后用26元与玩具坦克的价格进行比较:26元比玩具坦克的单价多26-18=8(元),所以100元足够了。
方法二:直接求出买书包、文具盒和玩具坦克共需多少钱,然后与100元进行比较,比100元多,则不够买,比100元少,则够买。
49+25+18=92(元),100元>92元,所以100元钱足够买这些东西了。
解答:49+38+18=92(元)答:妈妈带的100元够买书包、文具盒和坦克。
【例2】用26、27、28、29这四个数(每个数只能用一次),编一道加减混合等式。
解析:仔细观察这四个数,很容易发现中间两个数相加的和等于首尾两个数相加的和,这样就可以写出26+29-28=27,29+26-27=28,29+26-28=27……一共有8种答案。
解析:26+29-28=27 26+29-27=28 29+26-27=28 29+26-28=2727+28-26=29 28+27-26=29 27+28-29=26 28+27-29=26【例3】一本故事书一共9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25页,第二天看了38页,第三天应该从哪一页开始看?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第一天看了25页,第二天看了38页,可以先求出前两天一共看了的页数,因为第三天再看就要从下一页开始看,所以第三天应该从25+38+1=64(页)开始看。
解答:25+38+1=64(页)答:第三天应该从64页开始看。
【例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解析:先看第一步的和是62,个位上7加几得2呢?只有(5)+7=12,和的个位写2向十位进1,所以“3□”的□里填5;十位上3加进位的1得4,4加加几得6呢?4+(2)=6,所以“□7”的□里填2。
再看第二步的和是95,个位上2加几得5呢?2+(3)=5,十位上6加几得9呢?6+(3)=9,所以“□□”是33。
解答: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例1】下面四边形中有5只鸡,怎样在下图中再画一个四边形,把它们彼此隔开?解析:首先要知道有4条边的图形叫四边形。
在图中画一个四边形,就要画4条边,4条边把5只鸡隔开,可连接四边形的各边的中点,正好画一个四边形。
解答:【例2】判断:四边形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四边形含义的理解。
四边形不是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只要由四条边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
解答:×【例3】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个四边形。
解析:解答本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不仅要数单个的四边形,还要数由几个小四边形组合成的大四边形,不要出现了漏数的现象。
我们先数单个的四边形①、②、③、④共有4个;再数由两个四边形组成的大四边形,有①和②组成的1个,③和④组成的1个,共2个;最后数由4个四边形组成的最大的四边形,由①②③④组成的1个,这样共有4+2+1=7(个)四边形。
解答:7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例1】一共有多少只小狗?解析:要求有多少只小狗,可以用加法计算,因为每组都有2只小狗。
共有4组,就是4个2相加,是一道加数相同的加法题,即2+2+2+2=8(只)。
在算式2+2+2+2中加数都是2,所以2叫作相同加数,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即2×4=8或4×2=8。
解答:2×4=8(只)答:一共有8只小狗。
【例2】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4,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答;()六二十四相同的数字是6,用6的乘法口诀来解答;二五()相同的数字是5,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答。
解答:三四十二3×4=12 4×3=12四六二十四4×6=24 6×4=24二五一十2×5=10 5×2=10【例3】看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诀。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横着看上图,每行有6个苹果,有3行,可以看作“3个6”,列出的乘法算式是6×3=18(个);竖着看上图,每列有3个苹果,有6列,可以看作“6个3”,列出的乘法算式是3×6=18(个)。
根据这幅图写出的两道乘法算式,乘数都是6和3,积均是18,所以计算时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解答:6×3=18 3×6=18 三六十八【例4】他们一共买了多少本书?我和我的五个好朋友一起去书店买书,我们每人买了4本。
军军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共有几位同学去买书,根据题意可知,“军军和他的五位同学去买书”,也就是1+5=6(位),每人买4本,用乘法计算,6×4,想:四六二十四,所以6×4=24。
解答:6×4=24(本)答:他们一共买了24本。
【例5】□和○各代表几?解析:将这两个加法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也就是□×3=18,○×4=12。
想几乘3得18,三六十八,所以□=6;想几乘4得12,三四十二,所以○=3。
解答:□=6 ○=3【例6】计算:1+2+3+4+5=?解析:方法一:1+2=3,3+3=6,6+4=10,10+5=15。
所以和为15。
方法二:先把1和4合起来是5,2和3合起来是5,一共有3个5,3×5=15,所以和是15。
方法三:把3和4合起来是7,把2和5合起来是7,这样有2个7,2×7=14,14再加1等于15。
解答:1+2+3+4+5=15【例7】找规律,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解析:每个图形中都有三个方框,现在只有第一个图形里的三个数都填全了。
仔细观察第一个图形里的三个数:10、2、5,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不难发现:2×5=10。
所以这组图形中的规律是:下面两个方框里的数相乘,积等于上面方框里的数。
根据这一发现看第二个图形,已知下面两个方框里是4和5,要想:四五(),所以□里填20。
第三个图形要想()六二十四,□里填4。
解答: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例1】小猴摘了8个桃子,每2个装一盘,能装几盘?解析:方法一:要求能装几盘,可以通过操作直观得出。
就可以装几盘。
这个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列成除法算式写成8÷2,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先看除法算式中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因为除数是2,想2和几相乘得8,所以用口诀二(四)得八,得出商是8。
因此,8÷2=4。
解答:8÷2=4(盘)答:每2个桃子装一盘,能装4盘。
【例2】有12枝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枝。
解析: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时,先考虑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再看是全部分完,还是有剩余,要结合具体情况解决。
根据题意可知,一共有12枝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也就是平均分成3份,可以列式为12÷3,想3的乘法口诀,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3=4。
解答:4【例3】有16个苹果,正好是梨的4倍。
怎样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呢?解析:题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梨的个数,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算出梨的个数。
已知苹果的个数是梨的4倍,“四四十六”,所以,有4个梨。
把苹果和梨分别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4个苹果;4个梨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到1个梨。
解答:16÷4=4(个)4÷4=1(个)答: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苹果和1个梨。
【例4】有些一些草莓,个数比10个多,比20个少,分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些草莓有()个。
解析:要使分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可以想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要相同,也就是对应的乘法算中两个乘数相同。
这样的算式有:1×1,2×2,3×3,4×4,5×5,根据乘法口诀可知,积在10和20之间的只有“4×4”,口诀是“四四十六”,所以草莓的个数是16个。
把16个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4个,这样就使分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解答:16【例5】小明和5个小伙伴一起去植树,一共种了30棵树,平均每个人种了多少棵树?解析:要求平均每个人种了多少棵树,需要用植树的棵树÷植树的人数;一共植了30棵树,植树的人数是:1+5=6(人);所以平均每人种了30÷6=5(棵)。
解答:1+5=6(人)30÷6=5(棵)答:平均每人种了5棵树。
【例6】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解析:方法一: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画图帮助理解,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是一半,就是8米,再对折以后是8米的一半,也就是4米。
方法二:还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计算。
16米的绳子对折以后是把16米平均分成两份,可以列算式16÷2=8(米),再对折以后就是把8米平均分成两份,可以列算式8÷2=4(米)。
方法三: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是把绳子平均分成了两份,再对折,就是把这两份再平均分成两份,就是说把原来的绳子平均分成了4份,可以列算式16÷4=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