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广大附中 胡国良)

合集下载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鉴别及相互转化的常见方法;3.在实验探究、列表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对比实验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与酸的反应【教学过程】【活动一:我说你猜】它是制作面包的发酵粉、食用它可治疗胃酸过多、它可制作泡沫灭火器。

它是__________【活动二:分组探究实验1】比较Na 2CO 3和NaHCO 3物理性质的异同药品和仪器:Na 2CO 3和NaHCO 3固体、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活动三:探究实验2】比较Na 2CO 3和NaHCO 3的热稳定性233写在表格最后一列。

药品和仪器:Na 2CO 3和NaHCO 3固体、澄清石灰水、试管、酒精灯步骤:如左图所示,取2支洁净干燥的试管,将Na 2CO 3和NaHCO 3分别进行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这一反应可用于鉴别Na 2CO 3和NaHCO 3。

【活动四:分组探究实验3】比较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药品和仪器:Na2CO3和NaHCO3固体、稀盐酸、试管、胶头滴管233【思考与交流4】等质量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相同的稀盐酸反应,谁生成气体更多?为什么?【使用反馈】1、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不准确的是( )A.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C.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生成CO2的量一样多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2、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C.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取固体样品,滴加同浓度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
溶液颜色。
小结: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溶液碱性比NaHCO3溶液强
观看视频,思考
两位同学将盛有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气球同时、同步的加入稀盐酸中
分组实验:奇数组的同学把稀盐酸逐滴滴入2mLNa2CO3溶液的试管中,边滴边振荡;偶数组的同学把Na2CO3溶液逐滴滴2mL稀盐酸溶液的试管中,边滴边振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板书
探究实验
提问
热稳定性
与酸反应
设疑
与碱的反应
与盐的反应
鉴别和转化
总结
从苏打水、苏打饼干、苏打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入手导入新课,开门见山的指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布置实验方案
巡视、指导
通过实验,你对Na2CO3、NaHCO3的物理性质有什么认识?
播放实验视频
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将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试管中。邀请学生完成演示实验
CaCI2白色沉淀不反应
教学
反思
同时和酸反应,碳酸钠慢,为什么呢?
和学生分析,讨论并利用坐标来解释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与NaOH、
Ca(OH)2反应时的异同
讲述:Na2CO3与可溶性的钙盐、钡盐反应生成沉淀
指导、评价
侯德榜及侯氏制碱法
聆听、思索,初步了解钠盐的用途
分组动手实验
观察Na2CO3,NaHCO3外观上的细小区别;加入水比较溶解性;分别加2滴酚酞溶液,比较
课题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授课人源自朱春芳学校安图一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
2.理解Na2CO3和NaHCO3与酸反应为何存在差异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对照记忆相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学会定量滴定离子方程式的
书写。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教师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探究物质差异的一般方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学习,学生树立探究物质内部差异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培
养学生严谨的理性思考习惯。

【教学重点】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度、热稳定性、与盐酸反应的差异
【教学难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的本质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1、溶解度 Na
2CO
3
> NaHCO
3
溶液都呈碱性
2、热稳定性 Na
2CO
3
< NaHCO
3
2NaHCO
3△
Na
2
CO
3
+ CO
2
↑+ H
2
O
3.与盐酸的反应
NaHCO
3: HCO
3
-+ H+ = CO
2
↑+ H
2
O
Na
2CO
3
: CO
3
2-+ H+ = HCO
3

HCO
3-+ H+ = CO
2
↑+ H
2
O。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新教材中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金属在自然界基本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因此第一节介绍金属单质的性质后,第二节重点讲述了钠、铝、铁的化合物性质。

在这一节内容里,新教材安排了精彩的图片和丰富的实验探究。

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图画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活动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时,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突出实验引探功能;利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填写表格,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教学重点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教学设计思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部分内容,其性质并不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

教材的设计是以列表的形式提供信息,由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且实验都是简单易做,学生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

根据以上特点,我淡化了Na2CO3和NaHCO3化学性质的教学,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探究精神融入教学当中。

从生活引入,以实验探究、讨论式教学法的形式展开,特别是设计学案,辅助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辅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习题巩固。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引导-实验探究、对比的教学方法进行边讲边实验教学。

这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教案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教案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教案教案标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3. 能够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教学重点: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碳酸钠、碳酸氢钠、酚酞指示剂、醋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它们的用途和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向学生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如溶解性、酸碱性等。

2. 列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途,如烹饪调料、清洁剂、药品等。

三、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20分钟)1. 解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及其分子结构。

2. 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片展示,展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溶解度等。

四、实验操作(15分钟)1.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解于水中,观察其溶解性和酸碱性变化。

2. 使用酚酞指示剂和醋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观察反应现象。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

2. 提出拓展问题,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小结,或者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某一性质。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准确性。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深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2.1课时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课时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2.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例。
3.实物模型:展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微观结构。
七、教学策略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知识。
2.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
c. 碳酸钠常用于洗涤剂的制造。
d.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 填空题: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a. 碳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b. 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c.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纪律不够严格,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组织:在教学组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活动安排不够合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讲授法过于单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需要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文档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文档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教材分析: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我参考了三套教材并对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做了分析:人教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放在离子反应之后的。

设计了3个实验:(1)取固体分别溶解,滴加酚酞观察颜色;(2)分别加热;(3)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探究了3种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性、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二者与盐酸反应。

苏教版: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是放在离子反应之前的。

设计了3个实验:(1)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CaCl2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使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3)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用试纸);用碳酸钠溶液洗沾有油污的铜片,通过这三个实验探究碳酸钠中CO32-与Ca2+、H+的反应,以及其碱性。

探究了3种性质:碳酸钠与钙离子生成沉淀;碳酸钠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气体;碳酸钠溶液的碱性。

另外涉及到如何由碳酸钠制备碳酸氢钠。

鲁科版: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安排在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之后。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探究了3种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还涉及到如何由碳酸钠溶液得到碳酸氢钠,以及碳酸氢钠溶液如何得到碳酸钠。

三种教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见表1。

表1 三套教材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2.学生分析(1)高中生普遍具有的特点: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经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喜欢单纯记忆知识而不深入理解。

高中生对物质的兴趣不局限在表面,而是对更本质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

他们希望能够从更本质的角度去看问题。

而化学就是从分子、原子水平来研究物质的科学,因此我们从微观离子之间的反应来解释现象。

不喜欢盲目地做实验而没有一定的方法。

常常会遇到学生上课学得很好,但是一到实验室头脑一片空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教案标题: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2. 能够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3.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4.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试剂瓶、试剂盒、试管、酒精灯、试剂(碳酸钠、碳酸氢钠)、酚酞指示剂等;2. PPT或黑板、粉笔等;3. 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黑板,简要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用途,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黑板,详细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强调两者之间的区别,包括化学式、酸碱性质、溶解度等。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展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如碳酸钠的烧碱法和碳酸氢钠的中和法。

2. 演示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室安全知识。

四、实验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制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原因。

六、知识总结(10分钟)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2. 教师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补充。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任务,要求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撰写实验报告。

2.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理解。

教学反思:1. 在实验演示和实验操作环节,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2.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

3.能够进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操作,并能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

四、教学内容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和用途碳酸钠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是一种白色晶体或粉末状物质。

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纺织、造纸、化肥、洗涤剂等行业。

此外,碳酸钠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化学品,如碳酸氢钠、硼酸、过氧化氢等。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

它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面包、饼干、蛋糕等烘焙食品的发酵剂。

此外,碳酸氢钠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化学品,如碳酸钠、氯化钠、碳酸钙等。

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碳酸钠的制备方法碳酸钠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是氨法和索达法。

氨法氨法是将氨气通过食盐水溶液,使其与食盐反应生成氯化铵,再将氯化铵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钙,最后将氨气通过浓碱液,使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氨法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NH3 + 2NaCl + CO2 + H2O → 2NaHCO3 + 2NH4Cl索达法索达法是将石灰石和食盐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再将氯化钙与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最后将氯化铵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氨气和氯化钙,最终将氨气通过浓碱液,使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索达法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 + 2NaCl → Na2CO3 + CaCl2CaCl2 + 2NH3 + 2H2O → Ca(OH)2 + 2NH4Cl2NH4Cl + CaCO3 → CaCl2 + 2NH3 + H2O + CO22NH3 + CO2 + H2O → (NH4)2CO3(NH4)2CO3 + Na2CO3 → 2NaHCO3 + 2NH3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反硝化法和氨法。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教学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教学教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2.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推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反应;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2.在实验中观察和推测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1.实验设计;2.数据记录和观察。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外观和性质,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Step 2:实验设计与观察(2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试管,分别放入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

2.观察不同溶液的外观和颜色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3.利用酚酞溶液分别滴在两个试管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4.用酸碱指示剂纸测量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记录结果。

5.通过观察和数据记录,让学生推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是否存在化学反应,并解释。

Step 3:实验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回答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3.让学生归纳和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异。

4.展示学生总结的结果,并让他们互相核对。

Step 4:拓展实验(15分钟)让学生对比不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性质差异,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进一步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Step 5:实验报告(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报告的要求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Step 6:小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1.拓展实验:可以进一步比较不同温度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差异。

2.课外拓展:让学生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推测化学反应,培养了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拗口?别担心,我来给你讲讲这两个家伙,保证你听了之后不会再觉得陌生。

碳酸钠,咱们常叫它苏打,这个名字可亲切了,谁能不喜欢?咱们平时用的洗衣粉、肥皂里,都会有它的身影。

洗衣服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多放了点,衣服洗得可干净了,简直像新的一样,哈哈,真的是洗衣界的小能手。

碳酸钠可是个“多面手”,不仅能洗衣,还能做清洁剂,甚至在食品加工中也有它的一席之地,给面团添加一些泡腾的感觉,哎呀,那松软的口感,想想就让人嘴馋。

接着说说碳酸氢钠,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的别名更接地气,大家常叫它小苏打,听起来是不是可爱多了?它的应用可是无处不在,想想你那一大堆的烘焙食谱,小苏打可绝对是个“必备良品”。

烤蛋糕的时候,它可帮助蛋糕蓬松,轻轻一撒,蛋糕就像打了“气”一样,哎,简直是魔法。

还有在厨房里,万一锅子糊了,小苏打来帮忙,撒点儿上去,稍微搓一搓,污渍轻松搞定,真是居家必备的好帮手。

这俩兄弟,看似有些相似,实则各有千秋。

碳酸钠偏碱性,小苏打则相对温和一些,适合各种各样的场合。

比如说,咱们喝的苏打水,不就是碳酸氢钠的“功劳”吗?那种气泡感,让人喝了顿时觉得清爽无比,夏天的时候,来一杯,绝对是清凉解暑的神器。

对了,碳酸氢钠还能用来消灭口腔里的不速之客,刷牙的时候,如果加点儿小苏打,清新口气的同时,还能美白牙齿,简直是两全其美。

教学的时候,咱们得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孩子们,不能光说这些好处。

咱们得让他们明白,这两种化学物质,虽然用处多多,但也是得小心使用的哦。

毕竟,化学反应可是说变就变,搞不好就可能弄出点儿小意外。

举个例子,碳酸钠加水的时候,会发热,那可得注意别烫到手。

小苏打虽温和,但如果吃太多,也不是个好事儿,毕竟吃啥都得有个度,别让肚子遭殃。

怎么让孩子们对这两种物质产生兴趣呢?我觉得可以做一些小实验,像用小苏打和醋来做火山爆发,哇,那个反应可真是太有意思了!一开始把小苏打放进一个瓶子里,接着慢慢倒入醋,哇,泡泡立刻冒出来,像火山喷发一样,孩子们看得眼睛都瞪圆了,简直是乐翻了。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应用一、教材分析《钠的重要化合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应用》,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上一节钠的知识的理解,并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切实掌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鉴别和用途。

钠的化合物知识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用途及鉴别。

②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能够根据Na2CO3、NaHCO3的性质差异用多种方法加以鉴别,培养思维的开放性。

②学生能够对所观察的实验现象,做出正确分析,给出合理解释,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②通过亲身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③通过合作与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④通过课外阅读侯氏制碱法,发展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四、教学活动[由厨房中常用的面碱和发酵粉引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展示样品,用观察法使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状态、颜色等物理性质有初步的认识。

【实验1】学生观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描述相关的物理性质。

【学生小结,老师补充】填表格【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会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

而且通过图表的对比,更容易清晰地掌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PPT高中化学精选教学课件课件1(4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PPT高中化学精选教学课件课件1(4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他摇了摇头,我看他嘴角有些自嘲,心 里便明 白,也 不再多 问。 之后他主动跟我说,计算机不适合他, 他也请 教过他 的那位 堂哥, 几次过 后,他 堂哥对 他说: “你不 适合学 计算机 ,真的 。”
后来他大学并没有念完,我问他原因, 他说: “难, 太难了 ,刚开 始还好 ,到后 面越来 越力不 从心, 放弃了 。” “可惜了,混也要混个证啊。”
就比如男人会选择穿男性的服装,佩戴 男性的 首饰, 如果你 是高管 ,你可 能会选 择西装 革履; 如果你 喜欢并 热衷于 嘻哈和 流行舞 蹈,你 会选择 很前沿 潮流的 服装; 如果你 是一位 成功人 士,你 在大众 面前说 的每个 词一定 都会与 你的身 份相符 。 很少见到一位成功人士在大众面前说“ 卧槽” 。
盐是由离子基本微粒构成的,盐的 性质应该更多的从离子角度思考。
[教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盐,他们 在组成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写 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加深对 宏观实验的认识 。
[学生实验] ④向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 钠溶液中,分别滴加2滴酚酞。⑤再继 续加入稀盐酸
分别逐滴加入2mol/lHCl
谢鹏老师和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汪娜老师的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教材分析与 教学建议》中的部分观点和内容,还有高一 中心组老师的宝贵意见及建议,在此一并致 谢!
最近,我在网络上看到一条新闻, 一位中 学女生 的试卷 被同桌 偷看, 事后, 班主任 老师不 分青红 皂白, 当着全 班同学 的面严 厉批评 她考试 作弊, 这位女 生原本 就患有 轻微的 自闭症 ,听到 班主任 老师对 她的无 端指责 ,她又 羞又愤 ,感觉 比窦娥 还冤, 当即冲 出教室 ,从五 楼纵身 跳下, 一位花 季少女 瞬间命 安木在遇到何成的时候,何成早就已经 是一位 成功的 企业家 ,而当 时的安 木则还 在街头 给人家 画画, 靠此为 生;何 成被他 的画吸 引,对 安木的 天赋才 能大为 赞赏, 想要将 他留在 身边。 “你愿意跟着我吗?工资比你现在起码 高出十 倍。” “我愿意。” “来帮我管理分公司吧?” “好的。”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1.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酸碱性、与盐酸的反应、与氯化钙的反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热稳定性等化学性质.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化学性质与鉴别方法.2.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与分析总结的能力.1.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启示、诱导使学生体验实验的作用,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采用实验探索、列表比较的对照分析和讨论归纳,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1.通过实验引导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和欢跃,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验的科学态度.2.通过创设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识.本堂课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教师演示实验为辅,讲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通过对照分析得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不同性质和鉴别方法.步步深入,提高本次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邮票上有位名人 ,什么样的人可以印刷到邮票上呢?对 ,为社会、为国家、为全人类做出特殊贡献的人 .这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 .提到侯德榜就一定要讲一讲 "侯氏制碱法〞 .早在 18 世纪 20 年代,惟独英国苏维尔一家公司在我国卖纯碱碳酸钠,因为惟独一家,他们想涨价就涨价,最贵时一两## 换一两纯碱.为了不受制于人,##实业家 X 旭东邀请远在美国的侯德榜回国研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 ."侯氏制碱法〞应通过知识回顾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爱国主义教育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回顾并思量初中学习的有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知识.大屏幕上为大家展示的是一 X 邮票,我们看到的这 X运而生,结束了我国食用碱靠进口的时代.名人的事迹要代代相传 ,名人的精神要发扬光大 .对于高中生的我们首先要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什么 ,它们有什么样的性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研究物质的性质我们首先研究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我们知道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通过探索实验一完成下面关于物理性质对照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钠为白色粉末状固体,碳酸氢钠为白色细小粉末固体.通过分组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意 .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色、态溶解度苏打、纯碱溶解性:Na2CO3热效应:小苏打NaHCO3溶于水放热碱性:Na2CO31.看来碳酸氢钠要比碳酸钠用手摸要细腻一些,这呢是从她们的外观上的区别.我再分别在试管中加入 5 滴水,观察现象.2.看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要大一些 .再请同学们触摸一下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呢?3.碳酸钠试管底部发热 ,说明碳酸钠溶解在水中是放出热量的,看来碳酸钠还是要比碳酸氢钠热情一些.我们在继续向试管中加入 3mL 的水,用力震荡,观察她们溶液的怎么样?1.看来呀碳酸钠虽然外观没有碳酸氢钠细腻,但是溶解度大,溶解时放热,显然要比碳酸氢钠更合群、活泼一些 .我们再向两只试管中各加入 2 滴酚酞溶液,测测她们的酸碱性的1. 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钠加水结块变成晶体 ,碳酸氢钠加水无明显变化.2. 碳酸钠试管底部有些微热 ,碳酸氢钠试管底部没感觉.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钠全部溶解,碳酸氢钠部份溶解.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钠遇酚酞溶液颜色变红;碳酸氢钠遇通过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意 ,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锻炼学生总结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回答,吸引学生注意 ,让学生自主NaHCO3 碱性强弱.2.碳酸钠跟碳酸氢钠都虽然都是盐类 ,但是她们都显碱性 , 这也是为什么她们会被当做食用碱的原因.小结一下呢: Na CO2 3 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 ,溶解度比 NaHCO 大,溶液碱性比3NaHCO 的强.3 酚酞颜色变粉红色 .碳酸钠的碱性更强些.吸取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1.在前面,我们知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是显碱性的,那末它们与遇盐酸时 ,各自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接着进行下一步的探索.老师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3 mL 〔液柱高 3cm〕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等量的Na CO 或者 NaHCO 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2 3 3气球内的 Na CO 和 NaHCO 同时倒入试管中〔如下图所2 3 3示〕 ,大家观察试管中反应现象.2.从实验现象中我们得出呢:相同质量的 Na CO 和 NaHCO 与相同浓度相同2 3 3体积的盐酸,NaHCO 反应更剧烈,产生3CO 气体更多.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化学2反应更剧烈.3.请同学上黑板完成反应方程式二、化学性质1.与盐酸反应:Na CO +2HCl==H O+CO ↑+2N aCl2 3 2 2NaHCO +HCl==H O+CO ↑+ NaCl3 2 21.接下来我们再换另一种药品 CaCl2溶液看一下他们反应如何?下面各小组自主完成探索实验四.2.请哪组同学来回答一下:通过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现象得出的结论?3.得出结论碳酸根和钙离子更配呦!3. 2.与 CaCl 反应:Na CO + CaCl ==CaCO ↓2 23 2 3NaHCO + CaCl ≠不反应3 21.在初中我们就已经知道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碳酸氢钠是否也是一样?我们通过之前实验知道碳酸氢根与 CaCl 溶液不反应.2所以在加入氢氧化钠后我们要加入 CaCl 溶液证明碳酸2氢根是否还在?我们各小组完成探索实验五 <该条件下氢氧化钠和氯化钙不反应>2.试分析加入澄清石灰水什么现象?学生观察并回答:都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体积都膨胀,但 NaHCO3对应的气球膨胀得快且.学生分析: 1mol 碳酸钠需要 2mol 盐酸,1mol 碳酸氢钠只需要 1mol 盐酸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钠有沉淀析出 ,碳酸氢钠无明显现象学生分析: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而碳酸氢钠不反应学生观察并回答:加入氢氧化钠无现象 ,加入氯化钙浮现沉淀.学生分析:碳酸氢钠与之前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为了碳酸钠 .后与氯化钙反应通过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回答 ,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通过实验和化学方程式的对照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提高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理解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的反应原理的能力大3.与 NaOH 反应:NaHCO +NaOH==H O+Na CO3 2 2 31.接下来我们探索一下碳酸钠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观看视频完成探索实验六4.与 CO 反应: Na CO + H O+CO == 2NaHCO2 23 2 2 31.我们从外观、溶解度、酸碱性方面分析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一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那末它 们的热稳定性如何 呢?关键时刻,她们 谁更 HOLD 住呢,我 们接着进行更深入的 分 析 : Na CO 与 2 3NaHCO 的热稳定性3探索.老师已经连接 好了实验装置,我们各称取 5g 的样品进行加热,并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大家子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量这是为什么.2.看来呀碳酸钠热稳定性要比碳酸氢钠好的多 ,碳 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Na CO +H O+CO ↑3 2 3 2 2这个方法呢,也是我们最常用来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的方法,请同学们记下来.5.热稳定性:2NaHCO =Na CO +H O+CO ↑3 2 3 2 2蒸馒头时要放入碳酸氢钠是为了其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气体,是馒头变得蓬松 .大家能不能解释妈妈蒸馒头时 碱大了往往馒头蒸出来都是"开花〞的."侯氏制碱法〞 .在实验报告单的下面有该法的介绍.1.这节实验探索课完成的很好接下来同学们学生观察并回答:吹入 二氧化碳浮现沉淀. 学生分析:碳酸钠与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为了溶解 性小的碳酸氢钠.学生观察并回答:碳酸 钠受热没有明显现象不 发生反应;碳酸氢钠加 热后试管中有水滴产 生,分解了,并产生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 氧化碳气体.学生思量并重点笔记.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理解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的反 应原理的能力通过教师演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 ,吸引学生注 意,让学生自主吸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能力.学以致用 ,无处不化学 , 化学处处在爱国主义教育完成下面这道选择题2.课后作业是利用本节课学习内容完成碳酸钠如何转化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如何转化为碳酸钠?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1.与盐酸反应: Na 2CO 3+2HCl==H 2O+CO 2 t +2NaClNaHCO 3+HCl==H 2O+CO 2 t+ NaCl.4. 与 CaCl 2 反应: Na 2CO 3+ CaCl 2==CaCO 3 ↓NaHCO 3+ CaCl 2 ≠不反应 3.与 NaOH 反应: NaHCO 3+NaOH==H 2O+Na 2CO 3 4.与 CO 2 反应: Na 2CO 3+ H 2O+CO 2== 2NaHCO 3 5.热稳定性: NaHCO 3===Na 2CO 3+CO 2+H 2O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实验为基础、 以思维为核心、 以小组为单位, 以问题的形式,用对照的方法来开展教学的特点, 即以设计实验、 实验探索为主线, 以思维为核 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预、实验探索的积极性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1、教材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内容不多,也不难,如何呈现这节课的知识,使学生学 习兴趣高、体验深、学得快、记得牢,同时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呢?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索无疑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对碳酸钠和 碳酸氢钠性质的科学探索,了解了二者的性质,熟练了实验的基本操作;体验了科学探索的过 程,掌握了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2、要使实验探索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取得较好效果,教学内容就不能太多.所以本节课 的教学内容不包含铁盐和亚铁盐的内容 ,以确保学生设计实验和实验探索的时间 .不足之处 设计实验能力欠缺,实验操作有待提高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掌握科学探索的方 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能力.应让方法有可操作性,可迁移性.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 方法与能力的培养3、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是这堂课最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素材,要使这一好的教育 素材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光靠课堂还不行,还必须布置学生在课外去了解侯德榜的事迹、侯 氏制碱法,并写出小论文进行交流.Na 2CO 3 、NaHCO 3 、氢氧化钙的电离方程式Na CO == 2 3NaHCO == 3Ca 〔OH 〕2==Na 2CO 3 和 NaHCO 3 在水中的溶解性〔1〕在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分别加入 0.5 克的 Na 2CO 3 和 NaHCO 3,观察各自的颜色和状态并填 写下表:Na CO NaHCO 2 3 3颜色 状态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入 5 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底部并填写下表:继续向试管内加入 3 毫升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NaHCO3加入 3 毫升水 得出实验结论:Na 2CO 3 和 NaHCO 3 溶液的酸碱性NaHCO3滴入几滴水 手触摸试管底部Na CO 2 3Na CO 2 3.向分别 2mLNa 2CO 3 和 NaHCO 3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Na CO NaHCO 2 3 3滴加 1~2 滴酚酞溶液 得出实验结论:将盛有等质量 Na 2CO 3 和 NaHCO 3 的气球竖起来让药品落入盛有等量盐酸的试管中Na CO NaHCO 2 3 3产生气体快慢 产生气体多少 化学反应方程式 得出实验结论:向分别取 2mLNa 2CO 3 溶液和 NaHCO 3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CaCl 2 溶液,观察现象Na CO NaHCO 2 3 3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 得出实验结论向取 2mLNaHCO 3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NaOH 溶液,观察现象再滴加 CaCl 2 溶液,观察现象NaHCO 3先加入 NaOH 再加 CaCl 2 溶液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得出实验结论向取 2mLNa 2CO 3 溶液用导管吹入一定量 CO 2 气体,观察现象Na CO 2 3吹入 CO 2 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得出实验结论Na 2CO 3 和 NaHCO 3 的热稳定性套管实验: Na 2CO 3 在大试管底部的温度要大于 NaHCO 3 的温度Na 2CO 3 NaHCO澄清石灰水中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得出实验结论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也就是不少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侯德榜先生制纯碱〔Na CO 〕,就利用 NaHCO 在溶液中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所以先制得 NaHCO 再. 子,形成饱和氨水,再向其中通入在溶液 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 NaHCO 溶解度最小,所以32 3 3 3. 利用 NaHCO 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 NaCO 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 3.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者循环使用. 其化学方程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步反 应.<1>NH 3+H 2O+CO 2=NH 4HCO 3<首先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2>NH 4HCO 3+NaCl=NH 4Cl+NaHCO 3 ↓〔NaHCO 3 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 △<3>2NaHCO 3===Na 2CO 3+CO 2+H 2O<NaHCO 3 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容易分解〕。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教案-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结构和性质;2.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反应特点;3. 知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视频教学法:通过观看相关实验和生产视频,展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特性和应用;2. 演示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酸碱反应、溶解反应、加热反应等特性反应;3. 讨论交流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分享知识,提高互动式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首先,老师可以拿出一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让学生看一看,然后询问:你们知道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吗?有什么用途?Step 2 视频教学然后,老师可以播放相关实验、生产视频,让学生观看,以便更好地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特性和应用。

Step 3 理论讲解接下来,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结构和性质。

碳酸钠(Na2CO3)是一种无色、透明晶体,呈碱性,易溶于水,生成碳酸盐和氢氧化钠。

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酸性,也容易溶于水和醇,生成碳酸盐和二氧化碳。

Step 4 实验演示在讲解完理论之后,老师可以进行实验演示,展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特性反应。

例如:反应一:碳酸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反应将碳酸钠溶液倒入盛有少量盐酸溶液的试管中,会产生气泡,这是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反应二: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将碳酸氢钠放入锡箔纸中,然后用火烤约5分钟,会产生气泡和白色粉末,这是由于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碳酸钠。

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制造玻璃、洗涤剂、肥料、消防泡沫等。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结构和性质、反应特点以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的反应和听课时的反应,评估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基本认知;2. 观察学生在实验演示时的反应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认知;3. 收集学生分享的应用案例,评估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应用领域的认知,检验本次教学的效果。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3. 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及反应产物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教学难点: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典型反应及其机理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样品及实验仪器2. 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的PPT3. 相关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题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应用,如洗涤剂、小苏打等,引起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兴趣。

Step 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2.1 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

2.2 简要介绍每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情况。

Step 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3.1 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包括溶解性、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

3.2 通过逐步展示实验现象和相关方程式,引导学生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典型反应及其机理。

Step 4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4.1 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态和熔点等。

4.2 通过实验演示和展示相关实验数据,加深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的理解。

Step 5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应用5.1 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玻璃制造、纸张制造、食品加工等。

5.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这些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Step 6 小组讨论及总结6.1 分组讨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其他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应用。

6.2 讲解每组学生的讨论结果,加深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应用的理解。

6.3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Step 7 课堂练习及作业布置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概要: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地进行探究,必须大胆地进行问题的设计,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快乐学习,健康发展。

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差异,并能鉴别两者。

过程与方法:利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教学方法]对比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同学们都吃过刀削面和馒头吧,它们都是用面粉做的,但它们口感各有不同,这是因为它们在制作时,馒头加入了碳酸氢钠(发酵粉成分之一),使得馒头变软变膨松。

为什么碳酸氢钠能使面粉变膨松?在制作馒头时体现了碳酸氢钠的什么性质?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物理性质阅读:课本56页,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第一段。

[科学探究]Na2CO3和NaHCO3颜色状态、溶解性及溶液酸碱性完成学案:物理性质部分过渡:从物理性质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相似,不容易鉴别,利用化学性质能不能呢?下面我们重点来学习它们的化学性质。

[科学探究] 溶液酸碱性板书:化学性质(1)溶液的酸碱性:碳酸钠溶液碱性>碳酸氢钠溶液碱性[科学探究] 对比实验:相同质量Na2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相同质量NaHCO3与浓度、体积相同盐酸的反应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总结化学性质,完成学案中相关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设疑:(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2)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反应是否为离子反应?如果是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广大附中 胡国良)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教学设计(广大附中 胡国良)

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碳酸钠、碳酸氢钠》教学设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胡国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准确的描述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溶解性、状态)。

(2)正确书写Na2CO3和NaHCO3的电离方程式,准确判断能否与盐酸、石灰水、CaCl2反应,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书写方程式。

(3)准确描述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现象和书写方程式,正确书写Na2CO3转化为NaHCO3的方程式。

(4)归纳酸式盐代表物碳酸氢盐的结构和性质2. 过程与方法:(1)通过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的科学探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以Na2CO3和NaHCO3为载体,先观察外观,实验研究物理性质(状态、溶解性),再分析结构(组成、类别、化合价)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化学性质。

(2)通过Na2CO3、NaHCO3、H2CO3组成对比,理解NaHCO3的两性,并归纳出酸式盐代表物碳酸氢盐的性质。

(3)通过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实验,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预测和实验探究结果产生矛盾,感受化学魅力,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和鉴别方法教学难点:HCO3-的性质、通过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实验,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

三、本节承载的化学核心观念、化学思想和方法微粒观:盐是由离子基本微粒构成的,盐的性质应该更多的从离子角度思考。

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加深对宏观实验的认识。

对比法:将结构相似的物质从相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使共同点和差异更加突出,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陌生物质性质研究方法:陌生物质性质研究是由外观观察,实验研究物理性质(状态、溶解性),再分析结构(组成、类别、化合价)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化学性质;具体物质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碳酸钠、碳酸氢钠》教学设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胡国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准确的描述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溶解性、状态)。

(2)正确书写Na2CO3和NaHCO3的电离方程式,准确判断能否与盐酸、石灰水、CaCl2反应,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和书写方程式。

(3)准确描述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现象和书写方程式,正确书写Na2CO3转化为NaHCO3的方程式。

(4)归纳酸式盐代表物碳酸氢盐的结构和性质2. 过程与方法:(1)通过Na2CO3和NaHCO3的性质的科学探究,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以Na2CO3和NaHCO3为载体,先观察外观,实验研究物理性质(状态、溶解性),再分析结构(组成、类别、化合价)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化学性质。

(2)通过Na2CO3、NaHCO3、H2CO3组成对比,理解NaHCO3的两性,并归纳出酸式盐代表物碳酸氢盐的性质。

(3)通过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实验,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预测和实验探究结果产生矛盾,感受化学魅力,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和鉴别方法教学难点:HCO3-的性质、通过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实验,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

三、本节承载的化学核心观念、化学思想和方法微粒观:盐是由离子基本微粒构成的,盐的性质应该更多的从离子角度思考。

体验微观离子的反应过程,加深对宏观实验的认识。

对比法:将结构相似的物质从相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使共同点和差异更加突出,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陌生物质性质研究方法:陌生物质性质研究是由外观观察,实验研究物理性质(状态、溶解性),再分析结构(组成、类别、化合价)预测可能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化学性质;具体物质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变化观: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不同条件下化学变化可能不同,通过化学反应人们可以获得或消除物质。

CO32-和HCO3-的相互转化是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物与产物的互换,转化法可用于物质的除杂。

化学反应是有规律的,Na2CO3和NaHCO3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都遵循离子反应规律。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讨论实验方案[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Na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

在钠的诸多化合物中,有着小有名气的"苏氏三姐妹"。

我们首先来认识她们。

化学式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苏打碳酸钠Na2CO3说到苏打,他还有一个俗名叫纯碱纯碱和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讲解:侯德榜,杰出科学家。

他为祖国的化工事业奋斗终生。

并以独创的联合制碱工艺闻名世界。

1926年,他研制的"红三角"牌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

[学生]……[教师]这两个结构决定性质,学习分类法的时候我们了解到,类别相同的物质,性质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碳酸钠大家比较熟悉,我们可以由此推测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师]事实是否如我们所预测呢?请大家进行实验设计。

首先考虑物理性质,颜色、状态?都可以直接观察,那么水溶性呢?[学生]……[教师]化学性质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应该选择什么试剂?[学生]……[教师]所以我们应该挑选典型的酸、碱、盐分别去与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将要进行的实验。

教学环节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我们来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请大家观察所展示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颜色,状态,并通过实验去了解它们的溶解性。

化学性质我们先做一个钠盐与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请完成分组实验,并把你观察到的现象填在学案中。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投影分组实验)23323NaHCO3的溶解度是9.6g。

所以相同温度时,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于水。

(2) Na2CO3和Na2CO3·XH2O是两种不同的纯净物。

Na2CO3溶液结晶生成Na2CO3·XH2O:Na2CO3+ XH2O = Na2CO3·XH2O,Na2CO3·XH2O在空气中易发生风化变成Na2CO3粉末:Na2CO3·XH2O =Na2CO3+ XH2O(失水),属于化学变化。

[教师]小结:同为钠盐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化学性质上有不少相同之处,但是也略有差异。

(1)盐不一定都是中性的,为什么Na2CO3和NaHCO3这两种盐的Array水溶液会呈碱性?在选修4会进行研究。

(2)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从基本反应类型的角度看,它们都是复分解反应,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从微观上理解为什么现象会不同:H+和CO32-反应有阶段性,先生成HCO3-,红色变浅,HCO3-和H+再继续反应生成CO2气体,红色褪去。

如图所示。

教学环节三:学生演示实验[教师]盐除了可以与酸反应之外,还可以与碱、盐溶液发生反应,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一起研究。

[学生]演示实验①②[教师]小结:(1)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而碳酸氢钠溶液无明显现象,因为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碳酸氢钙是可溶盐。

(2)碳酸钠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碳酸氢钠和澄清石灰水混合,为什么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呢?该沉淀是什么呢?OH -+HCO 3-=CO 32-+H 2O, CO 32-+Ca 2+=CaCO 3由以上实验可知HCO 3-和H +、OH -不能共存,与Ca 2+或Ba 2+能共存课堂练习一.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它们的溶液B .向无色溶液滴加足量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无色溶液中一定有CO 32-C .Na +、Ca 2+、OH -、HCO 3-能大量共存 D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可与硫酸反应制备CO 2[教师]我们研究某种固体物质,除了从组成上研究通性之外,往往还要研究它的热稳定性,就是在受热的时候,该固体是否容易发生分解反应,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一起研究。

[学生]请一个学生上来加热固体,另一个学生观察现象并进行描述。

[教师]该实验表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较弱,2NaHCO 3 ===Na 2CO 3 + H 2O + CO 2↑,碳酸氢钠分解可以变成碳酸钠,碳酸钠在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成碳酸氢钠吗?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溶洞,CaCO 3+H 2O+CO 2=Ca 2++2HCO 3(1)写出Na 2CO 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此,为什么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等酸性气体时,用饱和NaHCO 3溶液而不用Na 2CO 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根据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各自不同的性质,二者有什么用途呢? [学生]归纳二者的主要用途:发酵粉、药剂、去污剂、灭火剂……提问:根据以上分析,请同学们根据Na 2CO 3和NaHCO 3性质的不同,设计出多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鉴别Na 2CO 3和NaHCO 3。

回答:方案一,方案二..........小结:根据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将鉴别Na 2CO 3和NaHCO 3的方法总结如下: PPt :(1):利用两者溶解性的不同讲解: 20℃时,称量约20g Na 2CO 3和NaHCO 3固体,逐渐加入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至不再溶解。

有固体剩余的是NaHCO3固体,全部溶解的是Na 2CO 3固体。

(2):利用两者水溶液pH 的不同用固体配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测定其水溶液的pH (3):利用两者热稳定性的不同采用如下装置(将装置课前准备好,放在讲台上),分别加热两种固体,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 3固体,没有变化的是Na 2CO 3固体。

(4):利用两者与酸反应速率的不同在小试管中分别加入Na 2CO 3和NaHCO 3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然后倒入稀盐酸,比较两者反应速率的不同。

反应速率较大的是NaHCO3固体,速率较慢的是Na2CO3固体。

(5):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因为Ca(HCO3)2可溶,所以NaHCO3不会和CaCl2反应生成沉淀。

故可以用CaCl2溶液来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方法:分别取样于两支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没有明显变化的是NaHCO3溶液。

教学环节四:总结规律[教师]本节课我们再一次按规律研究了两种物质,这个规律是什么?[学生]先研究物理性质,然后研究化学性质,分别从组成着手去研究通性和特性,最后研究用途。

[教师]本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碳酸氢钠的性质,请从组成上对比碳酸钠和碳酸,小结碳酸氢盐性质。

教学反思今年的市发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进度的原因,是在没有上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前提下,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提前上了。

于是这堂课作为元素化合物的第一堂课,承担了帮助学生理清研究陌生物质的思路的重要任务。

从上课情况看,整堂课的思路还是非常的清晰,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成的角度)——用途,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完整较系统的研究陌生物质的思路。

但是这样实验的容量比较大,40分钟的时间捉襟见肘。

课前学案能够让学生在知识基础方面进行较好的学前准备,但是从实验探究的角度来看,因为对学案的讨论不充分,学生依旧对实验设计没有太多的自主思考,课堂实验中还是有不少学生不清楚实验如何操作,药品应取何用量,究其关键还是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本身没有进行充分探究,有些赶鸭子上架。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方案设计时应考虑的实际问题,完善实验方案。

这次教学中已经渗透研究物质的思路,那么研究物质的基本思路在本节内容设计上属于观念的强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赋予其他的化学观念,适当建立宏观与微观的交互,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结构或形态的想象,有利于学生感性想象力的发展,从微观结构到宏观性质的推理,有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

向滴有酚酞的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立刻出现大量气泡,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先颜色变浅,再出现大量气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