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30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30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1.知识技能:
角边角公理及其推论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运用.
2.数学思想:“转化”思想的运用,A可以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得到.
一堂课下来,学生不应该只有知识上的收获,更要有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学习上的感悟,所以小结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总结.
3.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动手操作,感知问题的规律.
归纳:两角与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问题1:课本图11.2-8中,∠A′=∠A,∠B′=∠B,那么∠C=∠A′C′B′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总结如下: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C′B′=180°-∠A′-∠B′,∠C=180°-∠A-∠B,由于∠A=∠A′,∠B=∠B′,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44页第4、5、10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一、创设情境
二、探究新知
三、例题
四、学生板演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
2.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地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分析:图中的第①块玻璃只能确定三角形的一个角,是无法确定整块玻璃的大小和形状的;图中的第②块玻璃能确定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ASA),能够确定整块玻璃的大小和形状.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几何学习的积极性.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出一个△A′B′C′,使A′B′=AB,∠A′=∠A,∠B′=∠B,把画出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33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33

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2课时角的平分线性质(2)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刚才大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得出了做
法,我们进而从做法中总结出了新的结论:到角的两
已知:如图,点P在∠
垂足分别为点D,E,PD
求证:∠AOC=∠BOC.
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性质:角的内部到角的
第一步:尺规作图作出∠
第二步:在射线OP上截取
点就是集贸市场所建地了
例题如图,△ABC
求证: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思路点拨:要证点P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本着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宗旨;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八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

八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

八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本册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实数与函数(1) 实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2) 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3)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和性质。

2. 第二章:几何基础(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直线方程、圆方程;(3) 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4) 坐标系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数的运算、函数的性质、几何图形的判定与性质。

2. 教学难点:函数的图像、几何图形的复杂计算和证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数学概念;3. 利用数形结合法,培养学生直观的数学思维;4. 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性、书写规范性,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数学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八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二部分)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本部分共安排课时,具体分配如下:第一章:实数与函数:课时第二章:几何基础:课时第十五章:课时2. 教学计划:根据课时分配,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人教版八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辅资料:提供相应的教辅资料,辅助教学。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12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12
进一步巩固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觉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你是对比什么研究等边三角形的,这对你接下来继续学习其他图形的内容有什么启发吗?
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本节重要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小结,让学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老师指定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师]从同学们自主探索和讨论的结果可以发现:在等腰三角形中,不论底角是60°,还是顶角是6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个结论吗?
[生]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师]你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或受到了何种启示?
学生主动发言.
难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教师直接提出问题: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今天我们研究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拿出三角尺,做一做:
用含30°角的两个三角尺,你能拼成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
(演示课件)
承上启下,揭示二者的关系,为下一步探究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打下基础.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
让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印象与理解.
让学生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下列三角形:(1)有两个角等于60度;(2)有一个角等于60度的等腰三角形;(3)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4)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________.

2017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17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17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章知识点1.1 整数1.1.1 整数的概念•整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整数的正负性1.1.2 整数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整数的乘法•整数的除法1.1.3 整数的应用•整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2 分数1.2.1 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基本性质1.2.2 分数的化简和比较大小•分数的化简•分数的比较大小1.2.3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1.2.4 分数的应用•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3 代数式的基础知识1.3.1 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法•代数式的定义和表达形式•代数式的分类和性质1.3.2 代数式的运算•代数式的加减法•代数式的乘法•代数式的除法1.3.3 代数式的应用•代数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教学建议2.1 教学方法2.1.1 循序渐进法•以简单的知识为基础,逐步引入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2.1.2 同步讲解法•整体性地介绍历史、方法、技巧等•帮助学生综合理解知识点2.2 教学重点2.2.1 整数和分数的运算•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熟悉整数和分数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2.2.2 代数式的运算•帮助学生了解代数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能力2.3 教学建议2.3.1 理论学习•学生需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理论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基础2.3.2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解题思路2.3.3 考试模拟•模拟考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对考试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三章课程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本学期的数学课程内容。

通过对整数、分数和代数式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和方法。

同时,通过本章的教学建议,学生可以了解到课程重点和难点,并能通过理论学习、例题讲解和考试模拟等方式提高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34(免费推荐下载)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34(免费推荐下载)
由乘法分配律的公式推出结论(++)=++.
问题:尝试计算·(+),并说出你的根据.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最后班内交流.
问题:从上面解决的两个问题中,谁能总结一下,怎样将单项式和多项式相乘?
师生活动:学生发言,互相补充,教师点拨.
归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计算:()(-)(-);()()(-);
()·(-);()(-)·(-)·().
师生活动:学生读题,共同分析,第()题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
学生板演,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反思:通过以上练习,你认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运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通过,两题回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为下面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为后续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问题:三家连锁店以相同的价格(单位:元瓶)销售某种商品,它们在一个月内的销售量(单位:瓶)分别是,,.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它们在这个月内销售这种商品的总收入吗?
师生活动:
.让学生分析题意,可得出两种解法:
解法(一):先求三家连锁店的总销量,再求总收入,即总收入(单位:元)为:(++),①
解法(二):先分别求三家连锁店的收入,再求它们的和,即总收入(单位:元)为:++,②
请学生探究①和②表示的结果是否一致?由于①和②表示同一个量,所以(++)=++.
.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结论吗?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页 第题
【板书设计】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25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25
3.通过学习混合运算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计算下列题目:
(1) - ;(2) + ;
(3) ;(4) · .
(1)当走第二条路时,她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长时间?
(2)她走哪条路花费时间少?少用多长时间?
师:当小丽从甲地到乙地走第二条路时需要多少时间?用式子表示为?
生: .
师:小丽走哪条路花费时间少?怎么比较?
生:作差比较,用式子表示为
师:以上两个式子你会计算吗?涉及什么运算?
生:分式的加法和减法,现在还不会.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必做题:教材第146页、147页 第4,5,12题
选做题:教材第147页 第13,15题
【教学反思】
本设计的特点突出表现在:
(1)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组织教学,类比分数的加减运算,促成正向迁移,同化新知,巩固新知.培根说过:类比联想,支配发明.可见,指导学生学会类比将受益终生.
督促学生养成解题前仔细审题的习惯,为方法策略的选择提供判断的依据.
问题2:它们涉及的运算法则我们熟悉吗?说说看!并用公式表示.
都是我们已经熟悉的内容,它们涉及的运算法则有:
①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积的分母. · = .
②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和被除式相乘. ÷ = · = .
师顺势点题:那我们现在就来一起学习分式的加减.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31(免费推荐下载)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31(免费推荐下载)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目标】.已知斜边和直角边会作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斜边、直角边”,利用它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经历作图、比较、证明等探究过程,提高分析、作图、归纳、表达、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探究与交流,解决一些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探究的积极性.【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法——.难点:熟练选择判定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结论:、、、设置情景:根据这些条件,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的条件,还要满足几个条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复习旧知,可更快、更准确地解答下面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提问: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外,还要满足几个条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并思考回答)分析:.再满足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就可用“”或“”证全等了..再满足两直角边对应相等,就可用“”证全等了.提问:那么,如果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学生不能作肯定回答,只能作某种猜测)现在不要求马上给出结论.看看通过动手探究,你是否能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我们用△表示.思考:任意画出一个△,使∠=°,再画一个△′′′,使′′=,′′=,把画好的△′′′剪下,放到△上,看看它们是否全等.(课件出示题目,师生一起看题)(学生独立探究,动手作图)比较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与判定两个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异同点,感知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也能用已学的判定条件.激发学生挑战新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作图能力.让学生表述,培养归纳、表达能力,并能进一步理解“”这一条件.分析:画法直接由教师给出,而不安排学生画出,是考虑学生画图有一定的难度,况且作图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提问:()△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吗?()画好后,把△′′′剪下,放到△上,看它们全等吗?()发现了什么结论?(全等.)结论(板书):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注意:一是“”是仅适用于△的特殊方法;二是应用“”时,虽只有两个条件,但必须先有两个三角形是△的条件.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例题如图,⊥,⊥,=.求证:=.结合图形,先分析已知条件和求证.从这些已知条件中,我们能发现什么?结合所求证的,你又能发现什么?(留时间让生思考)……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对学生成果进行分析、引导.从这道题中可以看到,若已知几个垂直关系,我们可以试着找找△,看看这些△的关系.若能发现全等,那就能得出对应边、对应角相等了.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先独自证明,培养学生独自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请同学们想一想: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教材第页第、、题.【板书设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例题反思小结.三角形全等的几个判定方法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回顾全等三角形判定(除了定义外,已经学了四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特殊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加深他们对公理的多层次的理解.探索“”时,要求学生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强调从情景中获得数学感悟,注重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不足的方面:第一,启发性、激趣性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集中,课堂气氛不能很快达到高潮;第二,。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28(免费推荐下载)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28(免费推荐下载)
思路点拨:引导学生将∠放入三角形中,问题变为画一个三角形与该三角形全等,为方便作图,再将三角形变为等腰三角形,得到作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体会全等变换中的变与不变,进一步体会全等图形中对应元素相等.学生自己画图、编制题目,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取心.
进一步体会的应用,掌握基本的尺规作图方法,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目标】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动手实践.教师在课堂中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在把他们的结论互相比较之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画图的活动.
.例题教学也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在全等变换下构图,在观察图形中编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灵活和拓宽学生的思维.
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为了庆祝国庆节,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制作三角形彩旗,那么,老师应提供多少个数据,才能保证同学们制作出来的三角形彩旗全等呢?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边长和所有的角度吗?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本课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体会探索的过程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变式:.根据已知条件,你还能得到哪些正确的结论?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19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19
追问:观察(1)(2x+y-1)2、(2)(3a-2b-4c)(3a-2b+4c)与(1)[(2x+y)-1]2、(2)[(3a-2b)-4c][(3a-2b)+4c]有了什么变化?
归纳:后两式子添加了括号.
问题2: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回忆去括号法则.
(1)4+(5+2);(2)4-(5+2);(3)a+(b+c);(4)a-(b-c).
学生交流,讨论.
文字叙述: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符号叙述:(a+b)2=a2+2ab+b2;(a-b)2=a2-2ab+b2.
问题2:怎么验证这一规律?
1.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来验证;
2.如学生想不到通过面积法,教师提示上一节课平方差公式的面积验证过程,提示如何验证(a+b)2=a2+2ab+b2?
也是:遇“加”不变,遇“减”都变.
巩固:请同学们利用添括号法则完成下列练习.
在等号右边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项:
(1)a+b-c=a+();(2)a-b+c=a-();
(3)a-b-c=a-();(4)a+b+c=a-().
学生尝试或独立完成,然后与同伴交流解题心得.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同学.
总结:添括号法则是去括号法则反过来得到的,无论是添括号,还是去括号,运算前后代数式的值都保持不变,所以我们可以用去括号法则验证所添括号后的代数式是否正确.
添括号的学习结合去括号进行,加强对比,学生容易认可和接受,并且互相印证,互相检验,可减少应用中的失误.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x+2y-3)(x-2y+3);(2)(a+b+c)2;
(3)(x+3)2-x2;(4)(x+5)2-(x-2)(x-3).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3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3
问题3:利用这些方法得出的结论准确吗?
学生回答:不准确(或准确).
通过回顾小学所学知识,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对结论产生怀疑,从而引入证明,不但降低了难度,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运用更为严谨的方法进行探究.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观察三角形的构成,探索三角形的概念
问题1:如何用剪拼的方法验证△ABC的内角和等于180°?
本节的部分知识内容学生早在小学就已经学过了,而本节课是要对以前所学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推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以前所得结论的不严谨,还要让学生能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对已知结论进行论证.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开阔思路,让学生能够经历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2: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想出其他的解法吗?
学生讨论写出过程,教师查看并引导改正.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在小学就是通过剪拼的方法得出的,所以在这里仍以这种方法为主,引导学生从拼图中发现证明的方法.但需要强调的是:①证明定理时要自己画图,写好已知、求证和证明;②添加的辅助线要有利于解题;③添加辅助线时不用写“添加辅助线”这种字样,但要说明你所添加的辅助线的位置、名称和性质,这也是添加辅助线的“三要素”;④证明的每一步都要写理由,也就是在“∴”的后面写明得到这个结论的理论根据;⑤证明时要先理清证明的思路,再写过程.
此题的解法很多,以一种为主进行讲解,再让学生思考其他的解题方法,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对学生的每一种正确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先理清思路,再动笔写过程.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下列各组角中哪三个角是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11(免费推荐下载)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11(免费推荐下载)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页第、、题
设计了作业题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等腰三角形()
一、定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例题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变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猜想证明,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认知过程.使学生的思维由形象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演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最后,学生动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生:动手测量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后,发现=.
师:那么大家的这个结论是否成立呢?
通过师生共同动手作图,学生根据自己作出的图形进行猜测的方法引入本课,可以让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初步的感知,从而为学生更自然地接受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做铺垫.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问题:现在我们把这个问题一般化,那就可以变成: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会相等吗?(板书在黑板上)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活动:实践观察认识等腰三角形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图中虚线对折,并按教材要求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观察和有什么关系?
()上述过程得到的△有什么特点?
()回顾: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学过哪些重要线段?
活动:把活动中剪出的△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填入下表:
重合的线段
等腰三角形
第课时等腰三角形()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26(免费推荐下载)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26(免费推荐下载)
通过口答练习,在巩固上一节课幂的运算的同时,通过(),为后续新知的生长埋下了种子.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师:由前面的练习可知×-=,反过来就是,=×-,由这个形式同学们能想到什么?
生(不难想到):科学记数法.
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研究怎样把绝对值较小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请同学们首先完成以下练习:
分析:本题是有关指数的混合运算的题目,涉及指数、负指数、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等,是对幂的运算的大盘点.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评价,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页 第题
【板书设计】
整数指数幂
.幂的两个规定:
.幂的三类运算性质:
绝对值较小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能表示为×-的形式,其中,的取值一样为≤<,但的取值为小数中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所有的零的个数.
通过学生们的发言,完善科学记数法,这样,任何一个数根据需要都可以记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
整数指数幂
第课时负整数指数幂和指数幂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负整数指数幂和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知道负整数指数幂-=(≠,是正整数),了解幂运算的法则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数范围内的幂运算.
.在数学公式中渗透公式的简洁美、和谐美,随着学习的知识范围的扩展,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积极情感,形成辩证统一的哲学观和世界观.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尤其是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
难点:认识负整数指数幂的产生过程及幂运算法则的扩展过程.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1(免费推荐下载)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1(免费推荐下载)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学生回答:图中共有个三角形
它们分别是:△,△,△,△,△
问题:根据画高的过程说明什么叫三角形的高?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完善并归纳.
问题:在这些三角形中你能画出几条高?它们有什么
问题:如图所示,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
.类比探索三角形的高的过程探索三角形的中线
问题:如图,如果点是线段的中点,你能得到什么结
问题:如图,如果点是线段的中点,那么线段就称为△的中线.类比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中线?由三角形的中线能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画出下列三角形的所有的中线,并讨论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问题:如图,若是∠的平分线,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
问题:如图,在△中,如果∠的平分线交边于点,我们就称是△的角平分线
程,你能得到哪些结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角平分
第题图
第题图
.如图,已知,,都是△的角平分线,则∠=,∠==,∠=.。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18

[初中数学]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18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可能的说法有:
上面四个算式中每个因式都是两项;它们都是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
教师及时地肯定学生的发现,并引导计算,看还会有什么发现.
解:(1)(x+1)(x-1)=x2+x-x-1=x2-12;
(2)(m+2)(m-2)=m2+2m-2m-2×2=m2-22;
(3)(2x+1)(2x-1)=(2x)2+2x-2x-1=(2x)2-12;
(2)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
难点: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公式中的字母含义,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你能口答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2)998×1002;(3)403×397.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学生口答不出结果,教师引导,这三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征?
导出新课:今天我们将进行新的学习,通过学习你将能快速地计算出结果.
通过设置悬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问题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
追问1:通过以前的学习,二项式乘以二项式结果一定是四项吗?
追问2:你会计算(x+p)(x+q)型的结果吗?
追问3:(x+p)(x+q)与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公式(a+b)(p+q)=ap+aq+bp+bq一致吗?有什么特殊性?
这里是对前边进行的运算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鼓励他们发现这个公式的一些特点,如公式左、右两边的结构特征,为下一步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打下基础,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的能力.
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公式,它的得出可以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学生不易想到利用面积进行说明,教师要注意结合以前学习多项式乘法时面积公式进行类比,使学生设计出验证图案,一方面为后续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29(免费推荐下载)

2017年秋季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35份) 人教版29(免费推荐下载)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能灵活地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推理,并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通过测量池塘两端的距离这样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综合应用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体验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推理论证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证明书写.同时通过例题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审题、审图的习惯和能力.
此题目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要注意什么问题?证明线段、角相等有什么思路?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同时也释解心中的疑惑.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必做题:习题第、题.
()选做题:
图 图
如图,点在线段上,△,△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①△≌△;②如图,若将△绕点旋转任意角度后,△和△还是全等的吗?若是,请给予证明.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线段或角相等.
难点: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已知任意△,画△′′′,使′′=,′′=,∠′=∠.
分析:()作∠′=∠;
()在射线′上截取′′=,在射线′上截取′′=;
例 是不是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你能举例说明吗?

【同步教案】人教版 2017年秋季 八年级上册 数学全册教案(共35份)

【同步教案】人教版 2017年秋季 八年级上册 数学全册教案(共35份)

【人教版】2017年秋季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共35份)目录11.1.1 三角形的边问题1:根据右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三角形中,问题1:任意画一个△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点△ACB△CAB同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图形都可以用符号表示,目前只有角和三角形可以分别用“∠”和“△”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学生回答:图中共有它们分别是:△问题1:根据画高的过程说明什么叫三角形的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完善并归纳.问题2:在这些三角形中你能画出几条高?它们有什么问题3:如图所示,如果哪些结论?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问题1:如图,如果点问题2:如图,如果点就称为△ABC的中线么叫三角形的中线?由三角形的中线能得到什么结论?问题3:画出下列三角形的所有的中线,角形的中线有什么特点?问题1:如图,若么结论?问题2:如图,在△BC边于点D,我们就称索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过程,你能得到哪些结论?三角形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已知AD111.1.3 三角形的稳定性问题1:如图,在△平分线.那么△ABC的三边有什么关系?根据上述条件,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问题1:如图,在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学生讨论,得出各种结论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它的形状会改变问题4: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顶点连接起来,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它的形状不会改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本节课主要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制作一个几何模型,模型要体现三角形的稳定性11.2.1 三角形的内角问题1:如图,学生回答:∠A图②问题2:在图①、图②中,直线证明:如图,过点2=∠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理,∠3=∠5.∴∠1+∠4+∠∴∠1+∠2+∠即∠BAC+∠B+∠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基础问题2.如图,从A处观测C处时仰角∠视角∠ACB是多少度?11.2.2 三角形的外角问题1:如图,1和∠2的度数学生回答:由问题1:根据定义,学生回答:如图,可以画出问题2:这几个角有什么关系?求∠BAC的度数及三角形的外角∠学生回答:∠BAC=140°.已知:在△ABC求证:∠1=∠证明:∵∠ACB11.3.1 多边形学生回答: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问题2:学生回答:虚线代表的是“不止一条边”,所以这问题6:如图所示,.学生讨论回答,并得出结论,教师讲解并给出需要学生回答:它们的边都相等,它们的角也都相等问题2:像这样的多边形我们称为正多边形11.3.2 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1:如图,.12.1 全等三角形图(1) 图(2) 图(3)问题1:你能从图中找出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如图,△EFG≌△NMH3.3cm.(1)试写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1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边边边”观察两个三角形已经具备哪些全等的条件,还缺少什么条件,缺少的条件可以由哪个已知条件得出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2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分析:(1)作∠MB(2)在射线B′M例2 是不是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你能举例说明吗?如图,△ABC1 图21,点C在线段AB上,△ACM,△三角形.求证:①△ACN≌△MCB;②如图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师: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同学们,今天先请大家帮个忙,小明踢球时不慎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为两块,他要去玻璃店买一块大小相同的玻璃,那么:问题:(1)要不要两块都带去?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DEF.师生共同归纳规律: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例题如图,D在求证:AD=AE.学生自主证明,教师引导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提问: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外,还要满足几个条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件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并思考回答分析:1.再满足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就可用“例题如图,AC⊥结合图形,先分析已知条件和求证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角的平分线性质(1)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问题1:对这种可以折叠的角能用折叠的方法找到其平分线,对不能折叠的角怎样得到其平分线?例题有一个简易平分角的仪器,BC=DC,将两边放下,过AC画一条射线1图2问题3:(1)在已画好的角的平分线点P,过点P分别作图2),E.PE,PD的长度是∠例题如图,△,求证:点P思路点拨: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一2.验证猜想:3.角平分线的性质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角的平分线性质(2)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刚才大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得出了做法,我们进而从做法中总结出了新的结论:到角的两已知:如图,点P在∠垂足分别为点D,E,PD求证:∠AOC=∠BOC.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性质:角的内部到角的。

2017最新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17最新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1章三角形教材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

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

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

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www. 12999. com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本章小结………………………………………………………… 2课时11.1.1三角形的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重点难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符号表示,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是重点;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是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1章三角形教材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

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

这些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

最后结合实例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1、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3、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难点。

课时分配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课时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2课时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2课时本章小结………………………………………………………… 2课时11.1.1三角形的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重点难点]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符号表示,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是重点;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 [投影1-6]如古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交通标志,等等,处处都有三角形的形象。

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呢?二、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由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注意:三条线段必须①不在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接。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

三角形ABC 的顶点C 所对的边AB 可用c 表示,顶点B 所对的边AC 可用b 表示,顶点A 所对的边BC 可用a 表示.三、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探究2:[投影7]任意画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 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为什么?有两条路线:(1)从B→C ,(2)从B→A→C ;不一样, AB+A C >BC ①;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同样地有 AC+BC >AB ②AB+BC >AC ③由式子①②③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a b c (1)C BA四、三角形的分类我们知道,三角形按角可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我们把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统称为斜三角形。

按角分类: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那么三角形按边如何进行分类呢?请你按“有几条边相等”将三角形分类。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显然,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按边分类: 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五、例题例 用一条长为18㎝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4㎝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分析:(1)等腰三角形三边的长是多少?若设底边长为x ㎝,则腰长是多少?(2)“边长为4㎝”是什么意思?解:(1)设底边长为x ㎝,则腰长2 x ㎝。

x+2x+2x=18解得x=3.6所以,三边长分别为3.6㎝,7.2㎝,7.2㎝.(2)如果长为4㎝的边为底边,设腰长为x ㎝,则4+2x=18解得x=7如果长为4㎝的边为腰,设底边长为x ㎝,则2×4+x=18解得x=10因为4+4<10,出现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不能围成腰长是4㎝的等腰三角形。

由以上讨论可知,可以围成底边长是4㎝的等腰三角形。

五、课堂练习课本4頁练习1、2题。

六、课堂小结1、三角形及有关概念;2、三角形的分类;3、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及应用。

作业:课本8頁1、2、6;教后记⎧⎨⎩⎧⎨⎩⎧⎨⎩⎧⎨⎩底边 底角 底角11.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画图的过程,认识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会画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3、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重点难点〕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是重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的区别,画钝角三角形的高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三角形,也学过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除高外,还有中线和角平分线值得我们研究。

二、三角形的高请你在图中画出△ABC 的一条高并说说你画法。

从△ABC 的顶点A 向它所对的边BC 所在的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高,表示为AD ⊥BC 于点D 。

注意: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请你再画出这个三角形AB 、AC 边上的高,看看有什么发现?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如果△ABC 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现在我们来画钝角三角形三边上的高,如图。

AB COD E F D C B A D CB A 21D CB A显然,上面的结论成立。

请你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再画出它三边上的高。

上面的结论还成立。

三、三角形的中线如图,我们把连结△ABC 的顶点A 和它的对边BC 的中点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边BC 上的中线,表示为BD=DC 或BD=DC =1/2BC 或2BD=2DC=BC. 请你在图中画出△ABC 的另两条边上的中线,看看有什么发现?三角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如果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画图回答。

上面的结论还成立。

四、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画∠A 的平分线AD ,交∠A 所对的边BC 于点D ,所得线段AD 叫做△ABC 的角平分线,表示为∠BAD=∠CAD 或∠BAD=∠CAD =1/2∠BAC 或2∠BAD=2∠CAD =∠BAC 。

思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是一样的吗?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射线,是不一样的。

请你在图中再画出另两个角的平分线,看看有什么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如果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请画图回答。

上面的结论还成立。

想一想: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有什么不同?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而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五、课堂练习课本5頁练习1、2题。

六、课堂小结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和画法。

2、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及交点的位置规律。

七作业:课本8頁3、4;八、教后记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21D C B A[重点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及应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二、三角形的稳定性〔实验〕1、把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2)不会改变。

2、把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会改变。

3、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它的一对顶点连接起来,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不会改变。

从上面的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三、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的应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固然好,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也未必不好,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如:钢架桥、屋顶钢架和起重机都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活动挂架则是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四、课堂练习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长方形C直角三角形D平行四边形2、要使下列木架稳定各至少需要多少根木棍?3、课本7頁练习。

五作业:8頁5;9頁10题。

六、教后记11.2.1三角形的内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重点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在小学就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这个结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这个命题是不是真命题还需要证明,怎样证明呢?二、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回顾我们小学做过的实验,你是怎样操作的?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用量角器量出∠BCD的度数,可得到∠A+∠B+∠ACB=1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