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能提出数学问题吗?我们选择一个.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学生列式: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同样的一幅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
其中“40+56"是用上午的路程加上下午的路程,“56+40”呢?(下午的路程加上上午的路程)
两道算式都表示把上午的路程加上下午的路程合起来,所以都等于?(96千米)
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屏示等式:40+56 =56+40)
2.观察等式,发现个案特点:
仔细看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验证,并简要表示规律.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当我们对这个发现有疑问时,怎么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举例进行验证.
生汇报交流(汇报时,教师在屏幕上输出学生举出的等式:)
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
追间: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屏示省略号.)
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交流一下.
师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刚才,我们用语言把加法中的这个规律表达了出来,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更为简洁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用汉字、图形、字母等写成等式,也能表示这样的规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吗?(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
4.用字母表示交换律:
刚才大家想出的等式都很好,不仅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而且比语言叙述更简洁.其实这个规律,是加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运算律.(板书:运算律)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加法交换律.
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a+b=b+a.
加法交换律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用过它?
5.巩固练习(抢答).(屏示:你能根据运算律填一填吗?)
出示:96+35=35+□204+□=57+204
37+□=59+□76+□=□+76
这4道练习都用到了哪个运算律?(加法交换律)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
回到操场,刚才是跳绳的同学,现在有什么变化?(屏示:23个踢毽子的女同学)
仔细看(屏示大括号),你看懂了吗?(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有三部分,你打算先求什么?(跳绳的有多少人?)(屏示动态结合过程)会列综合算式吗?(28+17)+23.
师:你给28、17加上了括号,表示什么?(先算28加17)先把跳绳的人数合起来,再加上踢毽子的人数.
还可以先求什么?(女生的总人数)(屏示动态结合过程)现在算式怎么列?
28+(17+23),现在括号加在了什么位置?表示什么?(先算17加23),也就是先把女生的人数合起来,再加上男生的人数.
两道算式都能求出参加活动的总人数,会计算吗?要求:一、二两组算第一题,三、四两组算第二题:
汇报:两道算式都等于68人,得数相同!
2.比较异同点,连成等式.(屏示:(28+17)+23,28+(17+23))
两道算式完全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第一道括号在前,表示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
第二道括号在后,表示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运算的顺序不同,为什么得数还相同呢?
——因为两道算式都是把28、17、23三个加数相加.
师:三个加数是相同的,就连先后的位置也相同,所以得数相同,连成等式!(动态屏示等式:)
3.感知众多案例,积累感性认识.
老师这里还有两道算式,注意看!(屏示:(13+45)+25,13+(45+25)) 猜一猜,它们的得数可能会怎样?悄悄告诉同桌!
同桌分工,一人算一道,看看结果怎样?
汇报:左右得数相同,连成等式!(屏示:“=”)
再看,(屏示:(36+18)+22和36+(18+22)).
仔细观察,大胆猜测,它们的结果又会怎样?
认为相同的举手!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都是这三个数相加,只不
过运算顺序不同,但得数还是相同的)口说无凭!(屏示:?)还得算算!左边?右边?得数确实一样,你们真厉害!(?消失)
猜得这么准,你们是不是隐隐约约发现什么规律了?能说说吗?(屏示三组等式)这三组等式中都是三个数相加,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都怎么样?(不变).
4.猜测规律,举例验证.
这个发现,会不会仅仅是一种巧合呢?如果换成其他的三个数相加,左右两边的得数还会相同吗?你能不能再举些例子来验证?同桌互相验证,全班汇报.
像这样举出的例子,被同桌证实和不变的举手!有没有同学举出的例子左右两边和不相同的?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屏示省略号) 5.归纳加法结合律.
看来,我们的发现不仅仅是巧合,三个数相加一定有规律!
师生共同小结: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师:这个规律又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现在需要几个字母?(3个,a、b、c)
你能用丰母把加法结合律表示出来吗?(板书:(a+b)+c=a+(b+c)) 6.小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