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和意义
【0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0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考测点三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考点扫描]1.列举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2.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3.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4.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标志.5.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考点详解]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3.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4.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B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C 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发明,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引言:自18世纪末以来,工业革命一直在推动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生产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和化学工业发展,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而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数字化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对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还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标志一:物联网的崛起物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物联网将各种传感器、设备和物体连接到互联网,实现了实时数据交流和远程控制。
通过物联网,我们可以远程监控家居设备、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各个领域。
物联网的崛起使得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标志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是数字化革命的又一重要标志。
随着算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发展。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和推理来模仿人类的智能,并能够自动化地完成复杂任务。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在医疗领域做出准确的诊断,可以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等等。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在经济上有巨大影响,还对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
标志三:无人机的普及应用无人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无人机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人机可以进行航拍、农业植保、物流运输等任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同时,无人机也在人道主义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人机的普及应用使得我们对空中活动的认识和运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标志四: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区块链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安全性高等特点在金融和其他领域引起了巨大关注。
通过区块链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价值交换,避免了传统金融体系的中介环节,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
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为数字化社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三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特点
1从英国开始,向欧美扩展;2以机器发明使用为主要标志;3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范围更广;2有坚实的科学基础;3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不仅涌现大量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会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如何减少负面影响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意生存环境的影响;将科技造福于人类。
对中国影响得到பைடு நூலகம்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纵观三次科技革命,看到了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社会的狂飙式进步,谁抓住机遇,谁就强大。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其中科技是关键。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去建设创新型国家。
给社会根
本变化
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
建制度而巩固下来
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
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实现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
实现生产方式自动化,并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对世界格局影响
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属于西方
美、德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一、二位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格局的的变化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先后出现了三次意义深远的伟大变革,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十八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十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重要标志。
一、推动工业革命的机器——蒸汽机蒸汽机的诞生推动了世界工业革命,使能源和材料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人类摆脱了木材时代进入煤和铁的时代,使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主提起蒸汽机,人们常提到其发明者瓦特,其实这种说法不够确切。
早在瓦特前约五十年,英国有一个叫纽考门的工程师就已经发明了往复式的水,但是这种蒸汽机效率太低,无法大量推广运用。
经过瓦特的改良,原本只能作往复运动的蒸汽机变成了能作旋转运动的机械,效率一下子提高种机器的动力,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瓦特仍不失为蒸汽机的发明者。
瓦特是在1763年开始改进蒸汽机的,当时他受格拉斯哥大学委托修理一台纽考门蒸汽机模型。
在修理过程中,瓦特反复研究并请教布拉康教致命弱点在于浪费燃料,大量的蒸汽被用于加热已冷却的汽缸,热量被白白浪费。
能否使汽缸温度保持不变?瓦特作了反复试验。
1765年5月的一的高尔夫球场散步,同时思考如何改良蒸汽机,他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把另一个容器连接到汽缸上,将蒸汽导入这个容器(冷凝器)中,的,而冷凝器经常是冷的,冷热“结合”就能使蒸汽机连续运转。
瓦特按此想法重新设计方案,并经过七年努力,终于制成蒸汽交替进入活塞两侧汽机。
1784年他又借助联杆完成机械的平移动作。
至此能作旋转运动、高效率的蒸汽机才算大功告成。
蒸汽机发明后,英国煤年产量由260万吨增至3000万吨,铁年产量由1.7万吨增至100多万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此手工业生产一跃提高了二十倍。
许多新式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等都用蒸汽机来推动。
蒸汽机不愧为推动工业革命的机器。
二、震撼世界的发明——发电机1820年7月21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做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实验——电生磁实验,第一次揭示了电和磁的关系。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中部地区,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自英格兰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
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
随后的百年时间内,资产阶级通过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
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
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
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
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
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
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客观上确实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前提。
此外,工厂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从15世纪发现新航路起,许多欧洲国家在亚、非、美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
至18世纪,这些殖民地不仅为它们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场,还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为了满足因世界贸易所引致的庞大需求,人们便开始采用机器和其他方法来提高产量。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1.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只能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限,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提供了廉价而充足的动力。
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2、历史意义如下:(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标志:以电器的广泛应用作为标志,电器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
2、历史意义如下:(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1、标志: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2、历史意义如下:(1)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第三次次科技革命条件下,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2)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
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又经历了几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有三次,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以蒸汽机为代表。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以电力为代表。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而言,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
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介绍、历史意义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介绍、历史意义一、1765年至1840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历史意义: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历史意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三、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意义: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18〕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改变;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地联系更紧密;强化国家资本主义和科技竞争;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9〕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
三次工业革命ppt
三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
❖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 式。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
人之间的联系。
三次科技革命的消极影响
❖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 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 子弹。
a、德:西门子→发电机、有 轨电车;卡尔本茨→内燃机、 汽车。b、美:爱迪生→电灯 泡;贝尔→有线电话;莱特兄 弟→飞机;c、意:马可尼→ 无线电报
名 称 交通工具 新兴的部门 动力能源
第一次汽船(轮
科技革 船)、火
命
车
改良的蒸汽机 (蒸汽、煤炭)
第二次 电车、汽 石油化工、汽 发电机和电动机
科技革 车、飞艇、车制造、电力 (电力)、内燃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 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 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 络游戏等。
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进行现代化建设应改革不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环节,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 基本国策 (4)我们青少年要崇尚科学、热爱科 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 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肩负起时代赋 予我们的重任。
电子计算
机等
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
名称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第二次 (科技 革命)
第三次 (新的 科技革 命)
对生产方 进入的 式的影响 时代
实现了生 蒸汽时 产方式的 代 机械化
实现了生 电气时 产方式的 代 电气化
三次工业革命
最好列成表三次不能都称为工业革命,第三次应该为科学技术革命,前两次可以为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
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
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英国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欧洲其他国家虽然也有杰出能干的工人,也有具有发明精神的人,但这些国家缺乏发展机器工业所需要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以及保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文化等条件。
在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废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拿破仑当政后,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法国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此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加入工业革命的行列,到19 世纪末,这些国家先后都完成了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
最根本的原因:是18世纪时英国的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 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工业革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⑴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 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⑵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国内市场;(英国圈地运动)
社会影响 1.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 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 终形成;侵略方式的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国际关系,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世界各地联系更加 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英国圈地运动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 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 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 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贵族们纷纷 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甚至把他们的房屋拆除,把可 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被赶出家 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 当时著名的作家托马斯· 莫尔在一本叫作《乌托邦》的书中写 道:“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 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 市”。 圈地运动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种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为它准备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自由 的雇佣劳动力以及一定的国内市场。 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新贵族有两种人:第一是原来的 封建贵族,但是他们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种是资本 家,在发展起来后,后期被国王封为贵族。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机械化,即机器生产普遍取代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气化,即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自动化(数字化),即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兴起;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智能化(信息化),即信息技术的升级创新与应用。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的,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它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使社会生产力进入电力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
人类面临的这一新科技革命,将使世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它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时代。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
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绿色工业革命的目标首先是实现碳排放的“脱钩”,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促使已有的“黑色”或“褐色”能源“绿化”,即采用能耗更低、更清洁的方式使用化石能源,使单位能耗的污染强度下降;二是促使化石能源的使用与经济产出之间“脱钩”,尽量减少化石能源在经济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三是促进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的大幅上升,并促进这类能源的利用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世界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和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人类历史的三次
人类历史的三次“工业革命”标志以及即将来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3.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4.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5.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B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C 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能源(电力,石油)的发展和利用.(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和意义【最新】
①技术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取得胜利,美国积极研制新式武器。如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电子计算机等。这些都对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科学理论出现的重大突破,也是其技术基础,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②物质条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加强以及美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国内市场广大,有利于规模生产。③制度条件——美国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国家。社会政治的相对稳定,是其政治保障。④文化条件——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二战中,利用战争的交往形式,争夺到最多的科技人才,带动本国人才的培养。二次大战前后涌入一批优秀欧洲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⑤二战后以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直接促成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5.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深远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前提条件:①二战结束,世界局势的相对安定。②电子科学理论出现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③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学技术迫切需要的结果。发展特征: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没,使科研探索领域不断开阔。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④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
(1)第一次科技革命,既是一次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生产力上:改变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也改变了产业结构。①工业革命由手工操作向大机器生产过渡。②手工工场被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所取代。③纺织、冶金、采煤、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社会变革上:①引起了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物质产品的丰富,社会条件的改良与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要求使英国人口呈现出了爆炸性的增长。与此同时,英国社会的流动性也随着工业化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达而大大加速了,导致英国工业经济中心的扩散和城市化的浪潮。②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③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确立,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另一方面,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地冲击着这些地区的旧思想和旧制度。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④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自由主义改革的高潮,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强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产业革命):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标志: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这三次工业革命都叫做:技术革命1.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
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
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
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积累了经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④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⑤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
发展特征: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
③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④科学技术成就应用于工业,在三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新能源发展利用,b新机器新产品创制,c远距离通信⑤人们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交通运输新纪元到来。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前提条件:①二战结束,世界局势的相对安定。
②电子科学理论出现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③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学技术迫切需要的结果。
发展特征:①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没,使科研探索领域不断开阔。
③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
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④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
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
首先,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就生产方式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第三,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基础上的生产飞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得到了技术改造,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
第五,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六,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更趋明显和激烈。
4.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美国①技术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取得胜利,美国积极研制新式武器。
如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电子计算机等。
这些都对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科学理论出现的重大突破,也是其技术基础,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②物质条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加强以及美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国内市场广大,有利于规模生产。
③制度条件——美国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国家。
社会政治的相对稳定,是其政治保障。
④文化条件——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二战中,利用战争的交往形式,争夺到最多的科技人才,带动本国人才的培养。
二次大战前后涌入一批优秀欧洲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
⑤二战后以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直接促成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
5.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深远影响(1)第一次科技革命,既是一次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生产力上:改变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工具,也改变了产业结构。
①工业革命由手工操作向大机器生产过渡。
②手工工场被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所取代。
③纺织、冶金、采煤、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
社会变革上:①引起了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
物质产品的丰富,社会条件的改良与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要求使英国人口呈现出了爆炸性的增长。
与此同时,英国社会的流动性也随着工业化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达而大大加速了,导致英国工业经济中心的扩散和城市化的浪潮。
②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
③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
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确立,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另一方面,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地冲击着这些地区的旧思想和旧制度。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自由主义改革的高潮,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强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形成许多新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以及新兴的通讯产业。
②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随着生产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侵略以及争夺加剧,形成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④资本主义各国工人人数猛增,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逐步走向高潮。
同时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形成,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3)第三次工业革命: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它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
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的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⑤第三次科技革命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
⑥科技革命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6.三次科技革命的异同点相同点:①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
②都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变。
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变革。
③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④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①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延续至今。
②从发明者看,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劳动者,凭借经验或技能为先导,发明成果都是生产经验的总结;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③从发源地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英国,约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多源的。
④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军事工业为突破口。
7.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1)市场的扩大促进科技革命的开展:①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准备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②19世纪中期前后,美德日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由于殖民扩张的加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竞争激烈,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③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开始,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2)科技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加剧了各国对市场的争夺:①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殖民扩张加剧,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加速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间争夺市场的斗争加剧,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市场的垄断和反垄断的斗争也日趋尖锐。
8.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对中国的不同影响(1)第一次科技革命:一方面,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国强烈要求对外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推动他们对当时封建落后、闭关自守的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上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