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规划概述:概念与方法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多学科交叉协作和合理利用城市资源,以达到提高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结构、塑造城市形象等目的的活动。
城市规划涉及诸多领域,例如地理学、建筑学、交通工程学等。
本文将就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际中常用的方法进行概述。
一、城市规划的理论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城市规划初期阶段、城市规划现代化阶段、城市规划后现代化阶段。
现代化城市规划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和需求,注重提高城市的品质。
城市规划的理论主要涉及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等方面。
策划师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
例如,在考虑规划工程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一定的生态条件。
在制定城市规划策略时,亦应考虑城市社会公平与资源分配的公正性等因素。
二、城市规划的方法城市规划中,最难的是如何有效管理城市资源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需要准确掌握城市空间、功能和居民需求等信息,以制定适宜的规划方案。
城市规划的主要方法如下:1.城市分析法城市分析法通过利用城市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对城市进行全面系统的测算。
城市分析法可利用多种设备来分析一个城市的情况,从而制定具有鲜明特点的规划方案。
例如,对城市的人口、环境、经济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可以从中获取有关城市规划的重要信息,借以扶持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制定,或帮助制定单个地区政策,提高城市体质。
2.城市模型法城市模型法是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模拟城市未来发展,并预测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
城市模型法可把每一种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方案的特点用抽象符号表示出来,然后以计算机程序为基础进行模拟,以得到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预测。
例如,在“绿城”规划中,可运用城市模型法以模拟未来城市的生态环境,并预测城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的影响,从而预测未来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模型法可以为城市规划师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从而加快城市的发展和优化。
3.社区参与法社区参与法是通过整合社区居民的意见来制定城市规划方案的方法。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和城市居住区进行统筹、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期到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功能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城市规划包括土地使用规划、交通规划、住房规划、公共设施规划等方面,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2. 土地使用规划土地使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指明了土地在城市开展中的不同用途。
土地使用规划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绿地公园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使用,可以确保城市的有序开展,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3.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通过科学分析和合理设计城市交通系统,以满足城市开展和人们出行的需求。
交通规划包括道路网络规划、公共交通规划、停车设施规划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交通,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条件。
4. 住房规划住房规划是指针对城市居民住房需求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供高质量的住房供给。
住房规划包括居住区规划、房屋建设规划等方面。
通过合理规划和调控住房供给,可以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解决住房短缺和居住条件差的问题。
5. 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是指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和布局,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根本生活和社会效劳需要。
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体育场馆等,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公共设施,可以提供便利的社会效劳,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6. 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根底上,确保后代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开展方式。
城市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可持续开展。
可持续开展要兼顾经济开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为未来的世代留下更好的城市环境。
7. 居住区居住区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用于居住目的的区域。
居住区通常包括住宅建筑、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店等,以及公共绿地和交通设施。
城市规划名词解释
一、城市与城市化现代城市(2009):以非农产业人口为主,数量达到“城市社会”人口规模,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人类聚集场所。
城市性质(2006、09):一定地区,国家及更大范围内,城市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城市职能(2010):一定地域内,城市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规模(2014):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种指标。
城市的四个功能:(雅典宪章中)居住、工作、休憩、交通。
城市门槛:保证某种功能的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最低人口数量或最小服务半径。
城市四大系统:软质①社会系统②产业经济系统;硬质③资源生态系统④建设空间系统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生态、人口、心理、社会、技术、文化基础。
(城市形成是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品)卫星城: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有一定距离、密切联系、相对独立的城市。
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城市(城镇):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城市化(城镇化、都市化):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逆城市化: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非农人口向郊区流动、城市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
再城市化(再城镇化):针对逆城市化的应对过程,城市因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再度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的表现: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城市不断发展完善。
城市化水平(2011、12):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
中央商务区(CBD):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综合经济活动核心区域。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PPT资料54页
屋面材料、隔热、隔声材料、内外墙装饰材 料等。
(二)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类
(1)金属材料 (2)非金属材料 (3)复合材料
6、居住建筑密度,是指住宅建筑对居住用 地的覆盖率。即: 居住建筑密度居 居住 住建 建筑 筑用 基地 底面 面 (积 积%);
7、居住面积密度: 居住面积密度居住居建住筑面用积地面(积㎡/ha);
8、容积率(居住建筑面积密度): 容积率 居居 住住 建建 筑筑 用面 地积 面积(㎡/ha);
批后管理主要是按照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体系对 违章占地和违章建设的查禁工作。
第二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与技术经济指标
一、居住区的组成和规模 (一)居住区的组成
居住区的组成有用地和工程构成。 按居住区内用地性质划分: 1、居住建筑用地; 2、公共建筑用地; 3、道路广场用地; 4、公共绿地和体育场地 5、其它用地。
1、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
幅面代号
0
1
2
3
4
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C
10
10
10
5
5
A
25
25
25
25
25
Ai
A0
A1
A2
A3
A4
(2)图标和会签栏
设计单位全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审定 校核 设计 制图
工程名称
项目
图名
(首层平面图或结构扩初说 明)
2、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建筑 (2)砖混结构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第一章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管理和评估的过程,旨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这意味着城市规划必须考虑城市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传承和自然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一个具有合理性、健康性、可持续性和公正性的城市。
城市规划通常涉及到城市用地、交通、生活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城市规划的目标包括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交通、提高城市社会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出人们喜欢的城市。
第二章城市设计概述城市设计是一种文化和技术共同的综合体,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外观效果和空间秩序,达到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性的城市形态。
城市设计的发展需要从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从而理解城市空间设计、城市人文设计、城市功能设计等。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生态环保、适应性、可持续发展、传承性、开放性、公正性、灵活性、美观性等等。
同时,城市设计还必须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领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活需求。
第三章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在很多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城市规划首先要定义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功能规划,该规划需要在尊重城市基本功能的同时,适应城市环境和民众需求,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城市设计需要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反映城市的文化特色、地域文脉和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优美的城市形态和居住环境,并将这些元素带入城市规划过程中。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合作,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城市发展的效率和效果。
第四章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应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正确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能帮助城市更好地面向未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城市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应用包括:其一,建立适合城市规模和特征的城市规划策略,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城市的产生1.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剩余、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商品交换的需要而逐渐产生。
- 早期的城市通常围绕宗教中心、政治中心或商贸中心发展起来。
2. 城市产生的条件- 地理环境:水源、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兴起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 政治因素:国家的形成和政治权力的集中促进了城市的产生。
- 社会需求:人口增长、社会分工和文化交流的需求推动了城市的形成。
二、城市的定义1. 城市的定义概述- 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密集的、包含多种功能的聚落,它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 城市具有明确的行政边界,通常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2. 城市的特征- 人口规模:城市通常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较高。
- 经济活动:城市是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集中地。
- 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复杂,社会分工和职业多样化。
- 基础设施: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排水、电力等。
- 文化特色:城市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中心,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1. 古代城市- 特点:规模较小,以城堡或城墙为界限,政治和宗教功能突出。
- 代表:古埃及的底比斯、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城等。
2. 中世纪城市- 特点: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出现行会组织和城市自治。
- 代表:意大利的威尼斯、德国的科隆、法国的巴黎等。
3. 近现代城市- 特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出现城市病问题。
- 代表:英国的曼彻斯特、美国的纽约、德国的柏林等。
4. 当代城市- 特点: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趋势,城市发展呈现多样性。
- 代表: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上海等。
二、城市发展的动力1.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的转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内容概述:第一章城市规划的概念与方法- 城市规划的定义和目的-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 城市规划的组织机构与程序第二章城市发展与规划- 城市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与形成机制- 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城市功能布局的规划与调整第四章城市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用地规划的意义与目标- 城市用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用地规划的分类与方法-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与步骤第五章城市生活与社区规划- 城市生活空间的需求与特点- 城市社区的定义和功能- 城市社区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城市社区规划的实施与管理第六章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的发展与特点-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的控制与管理第七章城市环境与环境规划- 城市环境的问题与挑战- 城市环境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环境规划的评价与监测第八章城市景观与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的意义与价值- 城市景观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景观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景观规划的保护与管理第九章城市保护与保护规划- 城市保护的意义与目标- 城市保护规划的原则与步骤- 城市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保护规划的实施与监测第十章城市更新与更新规划- 城市更新的概念与动因- 城市更新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更新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更新规划的实施与评价第十一章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特点-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路径-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监测-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展望附录:国内外城市规划实例分析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设计思路及规划要点
城市规划设计思路及规划要点引言概述:城市规划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设计的思路和规划要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城市规划设计思路1.1 综合性思路:城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性,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因素,以确保规划的综合性和可持续性。
1.2 可持续发展思路:城市规划设计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
1.3 人本主义思路:城市规划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包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便利的交通系统、丰富的公共设施等。
二、城市规划设计要点2.1 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要点之一。
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土地资源的特点,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2.2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包括道路布局、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设施等。
2.3 绿地规划: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的绿地空间,包括公园、绿化带、景观等,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2.4 城市设施规划:城市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确保城市的基础设施满足居民的需求。
2.5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规划设计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等,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
三、城市规划设计的挑战3.1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设计需要适应城市化的需求和挑战,包括人口增长、土地利用压力等。
3.2 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3.3 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设计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
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一、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特定的时期内,对城市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从而达到调整和控制城市发展的目的。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协调城市各项建设工作,规范城市用地和建筑布局,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为了达到城市规划的效果,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1.切实顾及公共利益。
城市规划要以公共利益为中心,服务于广大市民,将城市建得更加美好、宜居。
2.科学合理规划。
要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科学规划,注重全局性、系统性和长远性。
3.社会经济可行性。
城市规划必须具备社会经济可行性,避免造成浪费和资源过度消耗。
4.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应着眼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5.调整与发展并重。
城市规划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支持经济改革和建设工作。
三、城市规划实践城市规划要从实践出发,促进城市持续发展。
例如,现代化城市规划思路需要以“居住、商业、交通、养老、文化、教育”为重点,实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协调发展。
实践表明,在城市规划中需要避免以下几个问题:1.治理能力不足。
在城市规划中,政府应当负担起担任城市治理的责任,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推进。
2.碎片化的管理模式。
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取消碎片化的管理模式,实行整体规划和集中管理。
3.战略性不够。
城市规划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工程,需要寻求长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4.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城市规划开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实践,同时充分利用理论指导实践。
四、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建设管理旨在更好地利用资源,营造全新城市生态环境,从而提供安全、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建设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1.健全城市设施建设。
城市建设管理需要合理安排住宅区和公共设施的布局,打造人性化的地方。
2.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建设管理需要着眼于生态建设,保护城市的绿色生态环境。
同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
3.推进城市综合治理。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城市设计概论第⼀章、城市设计概述⼀、概念及内涵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城市设计的内容----两种形式城市设计的层次----三个层次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1、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指⼈们为了某特定的城市建设⽬标所进⾏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2、城市设计的层次----三个层次A、整体环境城市设计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构造城市景观体系;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设计城市竖向轮廓。
B、重点⽚区城市设计重点⽚区的城市设计是以总体城市设计为依据,对城市的重点地区在整体空间形态、景观环境特⾊以及⼈的活动所进⾏的综合设计。
重点⽚区的城市设计重点对⽚区内的⼟地利⽤、街区空间形态、景观环境、道路交通以及绿化系统等⽅⾯作出专项性设计,对建筑⼩品、市政设施、标识系统以及照明设计等⽅⾯进⾏整体安排。
重点⽚区的城市设计应与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紧密协调,构成规划管理的依据。
C、城市重点地段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是对城市重点地段或重要节点的环境空间形态,包括建筑体量、建筑⾼度、建筑界⾯、容积率、公共开敞空间、建筑风格和⾊彩、绿化配置、树种选择,及⼈⽂活动等城市设计要素,进⾏深⼊研究和具体组织,为引导场地设计、建筑设计和环境整治,提出相应的开发与保护的控制要求和意象性⽅案及管理细则。
其主要类型包括:街道空间、城市⼴场、城市滨⽔空间、重要节点地块。
3、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开发型城市设计保护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社区设计⼆、“⾃下⽽上”----城市设计的形成1、“⾃下⽽上”的城市⼀般是以聚落为基础,从不⾃觉得⾃然村落逐渐发展到⼀定规模的城市;城市没有⼀个预先构想的⽬标与形态,依实际发展需要,在⾃然环境、客观规律做⽤下长期积累⽽成,因此也被称为“⾃然城市”。
2、特点:城市形态⾃由灵活、有机多变;体现出⼀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控制规律、“渐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其⾃由发展的程度也是相对⽽⾔的。
城市规划及其管理概述
城市规划及其管理概述1. 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开展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旨在调整城市的布局,改善城市的功能和环境,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
城市规划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土地利用、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概述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的根本概念、目标和方法。
2. 城市规划的根本概念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开展进行综合性、长远性的规划和管理,旨在提高城市的居住品质、经济开展和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均衡开展和可持续开展,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实现城市的优化和协调开展。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可持续开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开展、社会可持续开展和环境可持续开展三个方面。
经济可持续开展要求城市在开展过程中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可持续开展要求城市在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关注社会公平、社会福利和社会文化的开展。
环境可持续开展要求城市在开展过程中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4. 城市规划的方法城市规划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空间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等。
定量分析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对城市的开展进行量化和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空间分析是通过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确定城市开展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多目标决策是通过对城市开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城市规划和管理的优先级和权重,到达整体最优的效果。
城市规划的管理包括制定规划方案、实施规划和监督评估等环节。
制定规划方案是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根底上,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需要经过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审查和批准。
实施规划是指按照规划方案进行城市建设和开展,包括土地使用、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等。
监督评估是对规划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良。
6. 城市规划的挑战城市规划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包括经济开展的不平衡、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等。
城市规划知识点
城市规划知识点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布局、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而综合的规划工作,本文将主要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了城市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多个层面。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骨架,包括城市的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划。
总体规划的目标是使城市有序发展、优化布局、提高生活质量。
2. 详细规划: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细致的规划,包括道路、建筑、绿地、交通、住宅等方面的规划,以确保城市的功能完善、结构合理。
3. 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规划,如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
三、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和实践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下面将概述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1. 古代城市规划:古代城市规划主要侧重于城市的功能布局和防御功能,如古希腊城市的城墙布局和罗马城市的道路网络。
2. 现代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当时的城市面临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和变革。
城市规划开始对城市的功能布局、交通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3. 城市园林规划: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城市规划开始注重城市的美学价值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在城市中增加公园和花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4. 可持续发展规划:近年来,城市规划逐渐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平衡。
四、城市规划的重要知识点城市规划涉及众多的知识点,以下列举了其中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土地的分类、分区、开发与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2.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交通设施的规划、道路网络的设计以及出行模式的研究等。
城市规划建设培训资料
实际操作中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 法律法规,确保规划建设 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了解政策动态
及时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 发布的最新政策动态,以 便在规划建设中做出相应 调整。
加强沟通协调
在规划建设中,加强与相 关部门和利益方的沟通协 调,确保规划建设的顺利 进行。
城市土地利用往往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居 民生活质量。
空间布局调整原则和方法
整体协调原则
城市空间布局应与城市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协调,实现 城市整体功能的优化。
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空间布局应尊重自然生态,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
空间布局调整原则和方法
• 高效利用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 用地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计要点
非机动车道设计
01
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道,保障骑行者的安全;优化非机动车道
与机动车道的衔接,提高骑行便捷性。
人行道设计
02
确保人行道宽度适宜、连续性好,方便行人通行;完善人行道
设施,如座椅、绿化等,提升步行环境品质。
无障碍设施建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3
关注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加强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的建
巴塞罗那通过实施超级街区计划,将城市交通与公共空间相融合,提高了城市空间的可达 性和利用效率。
04
交通系统规划与改善措施
交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交通拥堵问题
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如道 路设计不合理、私家车增长过快
等,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
交通事故风险
研究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影响 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改善措
城市规划模板
城市规划模板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及发展的统筹和引导,旨在提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本文将按照城市规划的一般步骤,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背景与分析1. 城市地理位置、人口与面积2. 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3. 自然环境、气候特点4. 历史文化、城市形象二、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1. 规划目标的确定及背景分析2. 城市规划的总体原则3. 城市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4.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入三、城市功能布局1. 商业与市中心区规划- 商业设施的布局与定位- 交通便捷性与商业发展的关系- 建筑高度与旧城改造的平衡2. 居住区与生活配套设施规划- 住宅区规模与密度的合理设计-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健康、教育及文化设施的规划与建设3. 工业区与就业机会规划- 工业用地的选择与布局- 生产设施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就业机会的提供与疏导4. 公共交通与交通网络规划- 公共交通线路的设立与优化- 道路网络的规划与扩建- 骑行及步行交通的推广与改善四、城市空间形态设计1.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设计- 公园与休闲空间的规划- 文化遗产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2. 城市建筑风格与外立面规划- 城市建筑物的高度与体量控制- 建筑风格的选择与指导- 建筑外立面的统一性与艺术性3. 道路与交通空间设计- 道路宽度与交通流量的匹配- 行人道与自行车道的设置- 市区交通拥堵疏导策略五、城市环境治理1. 水环境治理与保护- 河流、湖泊及水源地的保护- 污水处理与排放标准的控制-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2. 空气质量管理- 工业污染的预防与治理- 交通尾气排放控制- 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措施3. 垃圾处理与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与收集措施- 处理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循环利用与资源回收经济六、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1. 旧城改造与历史遗产保护- 旧城更新的规划与设计-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传承与城市形象的提升2.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生态空间的划定与保护- 绿化水平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推广3. 社会公平与城市包容性- 社区规划与社会服务设施的配置 - 弱势群体的需求与关怀-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与多功能性七、城市规划实施与评估1. 规划实施时序与阶段目标2. 监测与评估指标的确定3. 规划实施中的法律与管理措施4. 规划调整与更新的机制结语本文按照城市规划的一般步骤,对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城市规划设计教案
城市规划设计教案一、教案背景介绍城市规划设计是指通过对城市的整体性安排和协调,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特色等因素,合理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建筑形态,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相关法律法规;- 掌握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解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和评价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活动;- 能够提出创新性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城市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城市规划设计概述- 城市规划设计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法律法规。
(2)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 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功能结构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建筑形态的规划与设计。
(3)城市规划设计的分析与评价-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分析方法;-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
(4)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活动- 实地考察与调研;- 规划方案的编制与表达;- 规划方案的改进与完善。
(5)创新性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城市规划设计的创新案例;- 创新案例的特点和启示。
2.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案例和资料;- 以问题引导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方式,讲解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2)案例研究- 组织学生对实际城市规划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引导学生提出创新性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类型与编制内容
城市设计
11
12
2、规划纲要的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研究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 体规划的依据。
第十二条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发展用地
选择 分析确定重大基础设施
道路为红线、河湖为蓝线、绿地为绿线、 历史保护区为紫线、重要交通及市政设
施用地为黄线
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 区、适宜建设区
•在优先进行控制、保护的基础上,引导用地开发的方向。
6
2、城市规划工作特点
综合性 法制性、政策性 地方性 长期性、经常性 实践性
7
第2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和基础资料
1、调研方法
外围城镇 包括梅林桥镇 :承担区域性特色服务功能及镇 域综合服务功能;
农村地区:突出地方风貌特色,发展旅游服务,手工业等特 色产业。
25
26
第70条 城市增长边界
本次规划湘潭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增 长边界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即:南到湘 江—涟水与湘潭县城相望,西到西二环,东至 株潭边界,北到九华和昭山组团边界,面积为 220平方公里左右。
17
“两轴”指城镇和产业聚集发展的复合走廊,包括 市域南北重点提升轴和东西集聚发展轴。
南北重点提升轴,主要沿湘江和107国道,由湘潭中 心城区、九华组团、昭山组团及湘潭县城、谭家 山、中路铺、茶恩寺等沿途各镇组成。向北对接 长沙,重点建设九华和昭山组团,集群发展现代装 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依 托沿湘江分布的大学高校、科技机构,提升自主创 新能力,重点建设昭山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基 地,串联沿湘江分布的昭山、法华山、金霞山、河 口、犁头嘴等生态休闲空间资源,提升发展旅游休 闲产业,实现与长沙暮云的整体联动发展。向南辐 射衡阳,着力加强谭家山、中路铺、茶恩寺等南部 城镇建设,加强在旅游、商贸领域与衡阳的合作。 通过自主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和城市服务功 能提升,成为湘潭示范“两型社会”建设和科技创 新发展的核心空间增长轴。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一、概述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区域规划是对一个较大范围的地理区域进行综合性的规划,而城市规划则是对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进行规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包括定义、目标、方法和实践等方面。
二、定义1.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对一个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进行综合性规划,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规划。
它旨在实现区域内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2.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进行规划,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它旨在实现城市内部各项要素的协调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目标1. 区域规划的目标:-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区域规划通过对区域内各项资源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 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规划通过确定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方向等措施,促进各地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 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区域规划要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 城市规划的目标:- 实现城市的空间优化: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配置,提高城市的空间效益和生活质量。
-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公共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 改善人居环境:城市规划要关注人居环境的改善,通过合理的绿地规划、环境保护措施等,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方法1. 区域规划的方法:- 综合分析:区域规划需要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区域的整体情况和问题。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指南
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指南第1章城市规划概述 (4)1.1 城市规划的背景与意义 (4)1.2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4)1.3 城市规划的层次与类型 (5)第2章城市规划前期研究 (5)2.1 城市现状分析 (5)2.1.1 地理环境与资源条件 (5)2.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5)2.1.3 城市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 (5)2.1.4 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6)2.1.5 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保护 (6)2.2 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6)2.2.1 发展定位 (6)2.2.2 发展目标 (6)2.2.3 发展战略 (6)2.2.4 发展路径 (6)2.3 城市规划范围与目标 (6)2.3.1 规划范围 (6)2.3.2 规划目标 (6)2.3.3 规划原则 (6)2.3.4 规划重点 (7)第3章城市空间布局规划 (7)3.1 土地利用规划 (7)3.1.1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7)3.1.2 土地利用分类 (7)3.1.3 土地利用布局 (7)3.2 道路交通规划 (7)3.2.1 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7)3.2.2 道路交通网络布局 (7)3.2.3 公共交通规划 (7)3.2.4 停车设施规划 (7)3.3 公共设施规划 (8)3.3.1 公共设施规划原则 (8)3.3.2 公共设施分类 (8)3.3.3 公共设施布局 (8)3.4 绿地系统规划 (8)3.4.1 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8)3.4.2 绿地分类 (8)3.4.3 绿地布局 (8)第4章城市专项规划 (8)4.1 城市给排水规划 (8)4.1.2 排水规划 (9)4.2 城市供电与通信规划 (9)4.2.1 供电规划 (9)4.2.2 通信规划 (9)4.3 城市燃气与热力规划 (9)4.3.1 燃气规划 (9)4.3.2 热力规划 (9)4.4 城市环保与环卫规划 (9)4.4.1 环保规划 (10)4.4.2 环卫规划 (10)第5章城市设计指导 (10)5.1 城市设计原则与目标 (10)5.1.1 设计原则 (10)5.1.2 设计目标 (10)5.2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10)5.2.1 空间布局 (11)5.2.2 功能配置 (11)5.2.3 景观设计 (11)5.3 城市建筑风貌设计 (11)5.3.1 整体协调 (11)5.3.2 历史文化传承 (11)5.3.3 创新与特色 (11)5.4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 (11)5.4.1 照明规划 (11)5.4.2 照明效果 (11)5.4.3 节能与环保 (12)第6章城市规划实施策略 (12)6.1 城市规划政策与法律法规 (12)6.1.1 政策体系构建 (12)6.1.2 法律法规框架 (12)6.2 城市规划管理组织与职能 (12)6.2.1 管理组织架构 (12)6.2.2 职能分工与协作 (12)6.3 城市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2)6.3.1 资金保障 (12)6.3.2 技术支持 (13)6.3.3 人才培养与培训 (13)6.3.4 公众参与 (13)6.4 城市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 (13)6.4.1 监测内容与方法 (13)6.4.2 评估制度 (13)6.4.3 结果运用 (13)第7章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 (13)7.2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13)7.2.1 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13)7.2.2 公共交通规划原则与目标 (13)7.2.3 公共交通线路与站点布局 (14)7.2.4 公共交通设施规划与设计 (14)7.3 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设计 (14)7.3.1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 (14)7.3.2 城市交通设施设计 (14)7.4 城市交通组织与管理 (14)7.4.1 城市交通组织 (14)7.4.2 城市交通管理 (14)7.4.3 智能交通系统 (14)第8章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4)8.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4)8.1.1 目标与原则 (14)8.1.2 保护范围与层次 (15)8.1.3 保护内容 (15)8.1.4 保护措施 (15)8.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15)8.2.1 评估与认定 (15)8.2.2 保护目标与原则 (15)8.2.3 保护内容 (15)8.2.4 保护措施 (15)8.3 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 (16)8.3.1 调查与评估 (16)8.3.2 保护原则 (16)8.3.3 保护内容 (16)8.3.4 保护措施 (16)8.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6)8.4.1 识别与评估 (16)8.4.2 保护原则 (16)8.4.3 保护内容 (16)8.4.4 保护措施 (16)第9章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 (17)9.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策略 (17)9.1.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7)9.1.2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17)9.2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17)9.2.1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17)9.2.2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策略 (17)9.3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规划 (17)9.3.1 水资源与水环境规划目标 (17)9.3.2 水资源与水环境规划策略 (18)9.4 城市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8)9.4.1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目标 (18)9.4.2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策略 (18)第10章城市规划实施与监管 (18)10.1 城市规划实施流程与机制 (18)10.2 城市规划变更与调整 (18)10.3 城市规划监管体系构建 (18)10.4 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价与反馈 (19)第1章城市规划概述1.1 城市规划的背景与意义城市规划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规划原理(1)城市规划概述:概念与方法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李 明 (博士、副教授)2009~2010第2学期2主要内容·城市规划的内涵解析·培养思路与学习方法·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的目标和作用·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城市规划学科知识结构·城市规划发展趋势与方向(注重公众参与,例)·课程主要讲授内容·课程教学总体目标3 1 什么是城市规划?·不同国家由于其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同,对于城市规划的定义和理解也各有差异·城市规划在不同国家及其城市的社会、经济、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同4 1 什么是城市规划?(续)·中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1)定义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特点界定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3)局限:仅明确出城市规划是“做什么”,缺乏对城市规划性质的解析。
5 1 什么是城市规划?(续)·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1)定义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涉及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与经济的需要。
(2)特点从方法论和规划的目的与作用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进行了定义,揭示出城市规划的主要属性,提出了城市规划的核心目的。
6 1 什么是城市规划?(续)·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定义为实现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合理目标,对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公园、公共设施,以及城市物质环境的其他部分所作的安排。
是为塑造和改善城市环境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一项政府职能,或一门专业技术,或者是这三者的融合。
7 1 什么是城市规划?(续)·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2)特点A. 强调了城市规划的内容集中在物质环境方面;B. 强调了城市规划的目标;C. 通过对社会活动、政府职能和专门技术的明确,揭示出城市规划属性及其在社会领域的地位。
8 2 培养思路与学习方法·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引导城市规划更偏向于文科,需要对认识论和方法论有较高的把握,具备较强的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多个知识领域方法的能力,这与理科的深厚理论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显著不同。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城市的复杂性,缺少相关体验难以深入理解抽象问题;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能激发学习热情。
将实际案例融入课堂教学。
9 2 培养思路与学习方法(续)·注重联系社会发展动态和前沿热点城市规划涉及的因素太广,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人文、政治等,城市规划需要动态应对这些因素的变化,使之与城市发展趋势相吻合。
·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成功的城市规划师需要较长时期的认识过程和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以及哲学、方法论的自觉锻炼。
10 3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城市建设活动的规划行为具有悠久历史,城市规划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甚至更早。
·古希腊时期建筑师希伯达姆(Hippodamus)提出了一种城市建设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典型案例:米利都(Milet)城市布局11 3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续)·案例:米利都城市布局城市结合地形成为不规则形状,棋盘式道路网,城市中心由一个广场及一些公共建筑物组成,主要供市民们集合和商业使用;广场周围有柱廊,供休息和交易使用。
12 3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续)·新石器时代根据20世纪考古研究,公元前7000至5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在许于克发现人类有意识规划居住的痕迹。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详细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制度,并对此后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和规划起决定性影响。
13 3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经过此后近半个世纪左右的理论探索和初步实践,现代城市规划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得以确定。
20世纪20~30年代,现代建筑运动促使现代城市规划全方位探讨和推进,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各国广泛实践,世界各国建立了自身的城市规划制度。
14 3 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和城市研究推进下,对原有城市规划体系进行全面改进,理论基础和实践过程均得到完善,构建了当今城市规划的基本范例。
15 4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合理安排城市的居住、商业、工业等各部分布局、用地和设施,使之各自实现其功能,互不干扰,并节约投资。
·有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对内、对外交通系统,使所有的交通方式获得最大便利。
·使城市各个部分居住区的用地大小、日照、绿地及商业的停车场和建筑间隔,都能达到最适宜的标准。
16 4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续)·提供多种类型的、能满足所有家里需要的安全、卫生和舒适的住宅。
·提供规模、位置和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标准的文体、教育、娱乐和其他社会服务设施。
·提供足够而经济的供水、排水、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
17 4 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的思考·城市规划是构建在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使用为主要内容基础上,土地和空间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实践对象,城市规划科学研究也集中在土地组合以及在此之上的空间使用规划。
·城市规划通过对土地使用进行调节,改善城市的物质空间结构和在土地使用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关系,以指导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
18 5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土地使用配置土地使用的配置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城市规划中必须纳入这些因素的思考,真正把握土地使用的状况本质,才能理解城市土地的分布状况。
土地使用配置与城市发展阶段及其影响因素有关,这需要认识与掌握城市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各相关因素的发展状况。
19 5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续)·城市空间组合反映出不同土地使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之间的功能匹配以及演化进程,土地使用塑造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
城市空间组合还涉及到土地利用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空间组合之间的美学关系等。
20 5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续)·实现手段与方法要实现城市土地配置和城市空间组合,需要不同的方式与手段,这些方式与手段构成了城市规划操作的主要内容。
“不论任何时代,城市都主要是为那一个时代的社会制度服务,体现出那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
城市规划的理论,一切城市规划的技术和艺术,无一不是在这个大前提下产生”。
21 6 城市规划的社会作用·城市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任何意识形态的国家都需要一定的可操作手段来维持和管理国家的运营,这些手段涉及社会的各个不同领域和层面。
城市规划与理性主义思想在社会领域的整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市场失灵”问题,需要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
国家对市场干预的手段多样,包括财政金融(财政预算、货币投放量、税收),行政管理(行政命令、法规),城市规划是其手段之一。
《城乡规划法》的实施。
22 6 城市规划的社会作用(续)·城市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市场经济下的运行机制:个人利益最大化,只要不损害他人利益就意味社会进步,帕累托最优法则(Pareto Optimum)。
市场失灵问题:谁来进行社会效益的公共环境投资?桥梁、道路、排水管道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的社会服务?国家必须保障资本从生产过程向非生产过程的转移,保障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3 6 城市规划的社会作用(续)·城市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西方国家政府如何运用城市规划工具达到宏观利益的调配和对市场的发展保护。
[案例1]20世纪80年代,英国伦敦Spaitalfields Market开发区,规划部门与开发商进行规划协商。
开发商:捐出12英亩土地给社区以获取开发合作机会。
社区进一步要求:4000万英镑作为社区发展使用,127套住房和一个就业训练计划(job training scheme)。
24 6 城市规划的社会作用(续)·城市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案例1]讨论英国社会制度下,通过规划过程进行协商和获得规划收益是规划过程中进行利益调配的重要手段25 6 城市规划的社会作用(续)·城市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案例2]20世纪80年代,美国旧金山的社会背景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结构调整和大规模建设时期。
旧金山一部法案规定每年将办公楼的开发面积限制在100万平方英尺,法案初期遭到政府官员和商业团体的强烈反对,最终城市议会通过并实施。
26 6 城市规划的社会作用(续)·城市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之一[案例2]讨论方案实施意图(1)由于大量办公楼建设供过于求,导致办公楼市场的租金大幅度下降,这种下降对此后的房地产市场也将产生极为不利的破坏作用。
(2)租金大幅度下降,对之前已经建设的办公楼的投资和使用者不公平,被剥夺了赢利的权利。
控制效果:城市办公楼空置率从1986年的18%下降至1991年的12%,当时正处于美国房产的萧条期,房价暴跌,而旧金山办公楼价格还有所上升。
政府控制缓解房地产业的萧条作用。
27 6 城市规划的社会作用(续)·城市规划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工具之一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关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决策涉及到城市的各个部门,城市规划有必要为这些各部门的决策提供背景框架和整体引导,保持决策在同一方向上、相互协同、发挥合力。
·城市规划作为未来空间结构的演变主体城市规划从城市土地使用的配置和安排出发,建立起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结构,成为国家意志和政策的延续,同时限定了城市中各项未来建设的空间区位和建设强度。
287 城市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城市规划涉及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信息技术、景观学等众多知识领域298 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全球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1)全球化的解析全球化是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最典型,也是影响最广的社会经济现象。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越来越相互依存,各种发展资源(如信息、技术、资金和人力)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扩大,而世界贸易所涉及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多。
全球化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08 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续)·全球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2)全球化对城市的影响全球化导致城市体系结构重组出现了整体性趋势,在垂直性地域分工体系的区位上出现了:1)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对于全球和区域经济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