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守恒实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

学号指导老师

学科名称发展心理学实验名称守恒实验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2010年12月11日

摘要: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及其儿童智力发展理论,4至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

阶段的第二期,即直觉思维期。此时儿童尽管已经可以运用象征符号,但思维仍缺乏守恒性与可逆性的概念。通过对176位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到二年级的在此阶段的儿童进行糖果守恒实验测试和纽扣数量守恒实验测试,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通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会形成守恒概念。但是在4-7岁期间,他们对事物或事件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仍以事物最显著的知觉特征(表面特征)为基础,而不是经过逻辑或推理的思维过程。而且他们只能注意到事物单一维度上的差异,不能同时关注多个方面。

1、前言

幼儿的思维是在婴儿时期的思维水平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以语言发展为前提逐渐发展起来的。

2-7岁儿童处于皮亚杰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思维发展变化特别大,总体呈现以下特点:①主要以表象系统而非语言系统对客观事物作出反映,尚未真正形成概念②认知方式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到本阶段后期才逐渐放弃或解除;③思维尚未具有可逆性。④思维尚未具有守恒性。⑤思维尚未具有传递性。

但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图形、符号、语义、行为等思维加工材料及认知、记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评价等思维加工能力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幼儿思维活动中出现的次序也不是既定的,小班儿童也涉及行为思维,也可能有评价活动。

2、思维活动是一个整体,不同思维加工能力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不同思维加工内容之间也没有主次之分,我们在发展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希望他能对语义加工时并不是否定动作思维和对图像进行加工的活动,后者同样重要,只是运用的场合不一样而已。

所以在4-7岁期间的小孩,他们对事物或事件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仍以事物最显著的知觉特征为基础,而不是经过逻辑或推理的思维过程。而且他们只能注意到事物单一维度上的差异,不能同时关注多个方面。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不具备守恒能力,思维上具有中心化和非可逆性的特点。他们还没有认识到,当物体的表面现象发生某种改变时,其自身的某种特性(如容量、体积、数目等)仍会保持不变。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突出特点是自我中心思想。皮亚杰说:“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称为自我中心主义。”自我中心是儿童思维的核心特点,是儿童认知的潜在的出发点,表现在年幼儿童的思维逻辑、言语和关于世界的表象之中。这个阶段的儿童在大多数场合下认为外部事物就是他直接知觉到的那个样子,而不能从事物的内部关系来观察事物。这时期儿童的表像和言语,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太直接,因而他们紧紧地束缚在他们自己关于世界的观点之中,不能采取更加客观的观点。因此,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很多的错觉。而且,这中错觉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观点中,还表现在儿童的情感、言语和价值观之中。这种错觉典型地表现在“守恒”实验中。

皮亚杰的其中一个实验先向儿童呈现两排一模一样的钮扣,每排6个,在儿童确认两排钮扣的数量是一样的之后,将其中的一排钮扣间的距离拉大,问被试两排的棋子数是否相同?此时,儿童的回答就会因为年龄的不同显示出比较明显的区别。本研究旨在效仿皮亚杰的数量守恒实验而去系统的探讨4-7岁儿童的守恒观念的形成。

2、研究方法

2.1 被试的选取

在湛师附属幼儿园里选取138个儿童,他们的年龄都在4-7岁这间,其中男孩75人,女孩63人。

2.2 研究工具

10粒外观、大小类似的糖果和10粒外观、大小类似的纽扣

2.3任务设计和实验程序

(1)准备器具

在空桌面上将糖果分两横排均匀摆放,每排5粒,在被试视视角中如下:

O O O O O

O O O O O

主试用手指分别指着两个横排分别问被试这两个问题:“这两排糖果哪排多呀?”和“每排是几个呀?”

得到被试的答案记录下来之后再进行下面的步骤。

(2)比较I

主试把第一排糖果码放得更稀疏,在被试视视角中如下:

O O O O O

O O O O O

然后问:“我在做什么?”

主试再用手指分别指着两个横排问被试:“这两排糖果哪排多呀?”被试回答后,再问“为什么这排多呀?”或者是“为什么两排一样多?”

再问问题“这排有几个糖果呀?”回答后,把第一排糖果放回原状。

在被试视角中如下图:

O O O O O

O O O O O

再问“那现在哪排糖果多呢?”

主试得到答案记录下来之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

(3)比较II

主试把第一排糖果码放得更紧凑,在被试视视角中如下:

OOOOO

O O O O O

然后问被试:“我在做什么?”

主试然后用手指分别指着两个横排问被试:“这两排糖果哪排多呀?”被试回答后,再问“为什么这排多呀?”或者是“为什么两排一样多?”

再问问题“这排有几个糖果呀?”回答后,把第一排糖果放回原状。

在被试视角中如下图:

O O O O O

O O O O O

再问“那现在哪排糖果多呢?”

得出答案之后再提问,“为什么会觉得某排糖果多?”或者“为什么两排的糖果都一样多?”(4)主试得到答案记录下来之后收拾好糖果再进行下一个环节,去测试纽扣的数量守恒实验。步骤基本与进行糖果数量守恒实验的步骤一致,以下将不作叙述。

3、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中,总人数为138人,被试性别为男的人数有75人,被试性别为女的人数有63人,分别年龄层的人数如下图所示:

表1

而结果如下图表格所示:

表3

综合表2和表3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显示出儿童关于数量守恒的理解,4岁时做对两个守恒实验的几率还是不高,只有47.83%,而5岁时答对的几率增加至75%左右,而到6岁至7岁的阶段答对的几率上升很大,6岁时答对的几率高达81%以上,而到了7岁时更是达到了100%的正确率。

儿童关于数量守恒的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就很明显了:5岁半以下的儿童,认为摆出的东西只要一样长,其数目就相等5岁半至6岁的儿童认为两排东西一个对着一个,它们的数目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