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语言现象课件
2024年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颠倒歌》含课件
![2024年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颠倒歌》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ecc18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5.png)
2024年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颠倒歌》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语言世界》中的第二节《颠倒歌》。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颠倒歌的特点和趣味性,掌握颠倒歌的基本结构和创作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颠倒歌的定义、分类、创作原则以及相关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颠倒歌的概念,认识到颠倒歌的趣味性和独特性。
2. 培养学生运用颠倒歌的基本结构进行创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颠倒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颠倒歌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颠倒图片,引发学生对颠倒现象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颠倒现象。
(2)邀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颠倒现象。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颠倒歌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
(2)教师讲解颠倒歌的特点和创作原则。
(3)教师举例讲解颠倒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动物”,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颠倒歌。
(2)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创作。
(3)各小组分享创作成果,全班交流、评价。
4.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一首颠倒歌例题,如《小猫钓鱼》。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中的颠倒现象。
(3)教师讲解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教师布置一道创作题目,如以“植物”为主题创作一首颠倒歌。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练习成果,全班交流、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题目:《颠倒歌》2. 内容:颠倒歌的定义颠倒歌的分类颠倒歌的基本结构颠倒歌的创作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交通工具”为主题,创作一首颠倒歌。
答案示例:交通工具颠倒歌大轮船在水里游,小汽车在天上飞,飞机跑得比兔子快,船长开上了火车道。
有意思的谐音ppt课件
![有意思的谐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6305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b.png)
某旅游景点广告语“一览众山小(鸟 )”,将“小”字替换为“鸟”,既 表达了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的意思, 又突出了该景点是鸟类的栖息地,具 有生态旅游的特点。
如何创作有创意的谐音广告
深入了解品牌
第一需要对品牌进行深入了解 ,明确品牌的特点、定位和目
标受众。
寻找合适的谐音
在创作广告语时,要善于发现 和运用合适的谐音,使之既符 合品牌形象,又能引起消费者 的共鸣。
外语中的谐音
总结词
外语中也有很多谐音现象,这些谐音通常是由单词或词组中发音类似或相同的声 音引起的。
详细描写
在外语中,谐音有时会被用来创造新词或表达某种特殊的含义。例如,英语中的 “ice cream”(冰淇淋)和“I scream”(我喊叫),法语中的“pain”(面 包)和“pan”(平底锅)等。
文学中的谐音
总结词
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谐音来表达深层含义,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详细描写
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奇妙地运用谐音来转达特定的情感、描画人物形象或构建情节。例如,在 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利用谐音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或对自然的赞美。
艺术中的谐音
总结词
艺术作品中的谐音能够给观众带来特殊的审美体验,丰富作品的内涵。
方言中的谐音
总结词
方言中的谐音现象尤为突出,因为方言的发音和词汇与标准 语言存在差异,更容易产生谐音。
详细描写
在方言中,谐音常常被用来创造地方特点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例如,四川话中的“鞋子”(孩子),上海话中的“太太 ”(妻子)等。这些谐音不仅增加了方言的趣味性,也反应 了地域文化的特点。
03
谐音在文化中的体现
泛。
创意化表达
谐音的使用将更加重视创意和个 性,成为人们表达自我和创意的
有趣的语言现象
![有趣的语言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d4ffe210910ef12d2bf9e769.png)
有趣的语言现象
The Amazement of Language phenomena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精选课件
1
• 我今天讲的不是一个学术论题,而是一些 我觉得有趣的语言现象。学语言的,不管 学外语还是学自己民族的语言,对我们平 日所学、所用的语言都应该十分敏感。一 般人在使用或接触语言时,不会太过于注 意语言本身的表现,结果,一些有趣的、 令人惊奇、诧异的现象就感觉不出来,而 被轻易地放过了。
精选课件
13
• 当今,人际交际中流行的“姓氏+职务”恢复了。 如“王处长”、“李科长”、“陈书记”,对专
业人氏,用 “姓氏+职称” 如“张教授”等。
• 但不知谁带的头,对领导称呼竟然流行着只用职
务的第一个字来表示。于是出现“x处(长)”、
“x科(长)”;“x工(程师)”、“x总(经
理)”;“x博(士)”。这种叫法听多了也许不
在意,但仔细想想,就会觉得碍耳:“蓝厅
(长)”、“巫校(长)”、“殷部(长)”、
“何处(长)”、“黄总(经理)”、“洪总
(工程师)、“胡导(师)”、“吴工(程
师)”,等等。
精选课件
14
• “称谓”还有另一种现象,这就是以“专家” 二字作为称谓。我们通常会说“xx教授是 某方面的专家”,“xx医生是某个领域方 面的专家”,但从来没有在“专家”这个 词前冠以姓氏来当作称谓使用的。现在, 这种现象已出现在报章广告里了(《广州 日报》,2003/9/4,A18):
பைடு நூலகம்
精选课件
7
有趣的谐音课件
![有趣的谐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0ea2f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c.png)
网络环境对谐音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网络的匿名性和即 时性为谐音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网络上的 创意和个性追求也促进了谐音的创新和多样化。
谐音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
中文与外语的谐音
中文与其他语言的谐音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比较常见。例如,“me too”被 读作“米兔”,“cool”被读作“扣”,这些都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谐 音现象。
尾韵:以声音的相似性为特点
总结词
尾韵是英语和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使用相似 的语音或音韵来达到突出主题或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
示例
比如在英语中,“rise and fall”两个单词的末尾都带有/l/的音,形成了一种 尾韵的效果,让这两个单词的发音听起来更加和谐、有力。
押韵:以声音的相似性为特点
缺点:有时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
容易混淆概念
如果使用谐音不当,可能会导致学生混淆概念,影响学习效果。
不利于后期复习
谐音可能不利于学生后期的复习和考试,因为不是标准的术语和表达方式。
挑战:如何准确地传达信息
选择合适的谐音
在选择谐音时,需要尽量选择 与标准表达相近的音译,避免
产生歧义。
对谐音进行解释
在必要时,需要对谐音进行适当 的解释,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含义 。
谐音研究的深入发展
目前对谐音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未来可以加强对谐音现象的深入研究。例如,探 究谐音在语言演化中的作用、谐音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实 证研究方法,分析人们对谐音的接受程度和认知偏好。
06
其他有趣的谐音故事和案例
具有地方特色的谐音故事
华北地区
“大甩卖”和“大甩酷”的谐音。在一些华北地区,如天津 ,“大甩卖”的发音与“大甩酷”相似,让人们感觉到一种 时尚和现代感,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课件《颠倒歌》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课件《颠倒歌》](https://img.taocdn.com/s3/m/6dbf318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9.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课件《颠倒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语言世界》,详细内容为《颠倒歌》。
通过学习《颠倒歌》,让幼儿感受语言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背诵《颠倒歌》,提高他们的记忆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颠倒的方式描述事物。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创作自己的颠倒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颠倒的方式来描述事物。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录音机、磁带、《颠倒歌》歌词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颠倒歌》歌曲,引导幼儿关注歌词中的颠倒现象。
(2)教师邀请幼儿模仿歌曲中的颠倒动作,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PPT课件,讲解《颠倒歌》的歌词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歌词中的颠倒现象。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歌词,让他们感受语言的趣味性。
(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歌词中的颠倒动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词。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颠倒歌》歌词卡片,让幼儿自己尝试朗读并背诵。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颠倒描述”游戏,让他们运用颠倒的方式描述身边的事物。
4.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让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颠倒歌。
(2)幼儿在画纸上用彩笔、剪刀和胶棒创作颠倒画,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环节(5分钟)(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颠倒画,并让他们分享创作过程。
(2)全体幼儿共同欣赏颠倒画,互相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颠倒歌》歌词2. 颠倒描述示例3. 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首自己的颠倒歌,并绘制一幅颠倒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游戏、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了语言的趣味性和创意性。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会响的小路》课件.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会响的小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a2ee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d.png)
2024年小班语言优质课《会响的小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课程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然界》中的《会响的小路》。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故事导入,让幼儿感知和理解“小路会响”的奇妙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小路的特点,以及引发幼儿对自然界声音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觉和视觉,感知和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界声音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表达“小路会响”的原因。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界声音的探究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路图片、各种声音卡片、小鼓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通过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小路,激发幼儿对“小路会响”的探究兴趣。
2.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实地观察校园内的小路,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描述小路的特点。
3.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小路会响的现象为例,引导幼儿思考并表达“小路为什么会响”的原因。
4. 随堂练习:分发声音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声音,模仿并表达出来。
5.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合作完成一幅关于小路的画作,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响的小路》2. 板书内容:a. 小路的特点:会响、有趣、有很多声音等。
b. 小路为什么会响:因为有很多小石子、小树叶等。
c. 观察和描述小路的方法: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画笔记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描述一下自己家附近的小路,画一幅关于小路的画。
2. 答案:幼儿需在家长的引导下,完成作业,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业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生活中其他会响的事物,如会响的楼梯、会响的树叶等,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和观察力。
《动物说话》PPT教学课件
![《动物说话》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0415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d.png)
《动物说话》PPT教学课件•课程介绍与背景•动物发声器官及原理•动物语言特点及表达方式•动物行为观察与实验方法目录•动物说话现象解读与探讨•案例分析:典型动物说话实例剖析•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01课程介绍与背景动物说话现象概述动物语言定义简要介绍动物语言的定义,说明动物间交流方式与人类语言的区别。
动物说话现象举例列举不同物种的动物说话现象,如鸟类歌唱、昆虫鸣叫、哺乳动物声波交流等。
动物说话与人类语言比较分析动物说话与人类语言的相似之处和差异,强调动物语言的独特性和研究价值。
通过研究动物说话现象,深入了解动物行为背后的动机、情感和社交机制。
揭示动物行为奥秘促进跨学科交流探索人类语言起源动物说话研究涉及生物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推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对动物说话的研究,为探索人类语言起源和演化提供重要线索和启示。
030201研究目的与意义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说话现象的类型、特征、功能以及研究方法等。
课程主要内容概述课程的整体结构,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演示和课堂讨论等环节。
课程结构安排指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和可能出现的难点,提供学习建议和方法指导。
重点与难点课程内容与结构02动物发声器官及原理喉部发声器官鼻部发声器官口腔发声器官其他特殊发声器官动物发声器官类型01020304大多数哺乳动物,如人类、犬、猫等,通过喉部的声带振动发声。
部分动物如象、长鼻猴等,通过鼻部的特殊结构进行发声。
昆虫和部分鱼类通过口腔内的特殊结构,如鼓膜、鳔等产生声音。
如鸟类的鸣管、蛙类的声囊等,具有独特的发声功能。
共鸣作用动物体内的空腔,如胸腔、鼻腔和口腔等,对声音进行放大和共振,使声音更加洪亮和清晰。
声带振动当动物呼吸时,气流经过声带使其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的紧张度、长度和厚度等因素会影响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调制与过滤动物通过调整发声器官的形状和紧张度,以及利用共鸣腔的调制作用,产生不同的音调和音色。
汉字真有趣ppt课件完美版
![汉字真有趣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975c4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04.png)
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情
是画不出来的月。
龟
2.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区别是指事字含有 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 一点,以作标示; “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 “上” “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 号。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8. 一阳一阴,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明 9. 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七 10. 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 克 11. 多出一半。 岁 12. 一只小帆船,载着一粒米,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 迷 13. 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坐当中。 匹 14. 一人住在山旁边,从来没有见过面。 仙
15. 再会。 观
谐音拓展
★歇后语用谐音 老虎拉车—— 谁敢(赶) 四两棉花—— 谈(弹)不上 飞机上挂暖瓶—— 高水平(瓶) 裁缝不带尺—— 存心不良(量) 拿着扫帚上杏树—— 扫兴(杏) 膝盖上钉掌—— 离题(蹄)太远
★古诗用谐音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和假借六种。但严格说来,转注和假借属于用 字的方法。
1.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
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
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形性质增强,
做酒店招牌。
莲(怜)子心中苦
梨(离)儿腹内酸
【注解】对联字面上的意思是明显的,而金圣叹用“莲”与 “怜”、“梨”与“离”的谐音关系,含蓄地表达与儿子隔 离的凄苦、酸楚之情。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课件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a0e42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e.png)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语言活动以冬季为主题,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课程指导手册》第五章第二节“冬天到”。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儿歌《冬天到》的歌词学习、冬季常见现象的描述以及冬季活动的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演唱儿歌《冬天到》;2. 学会描述冬季的常见现象,如雪花、冰冻等;3. 能够分享自己冬季的活动经历,增进同伴间的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儿歌《冬天到》的歌词,能够正确演唱;难点: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冬季的常见现象,以及能够流利地分享自己的冬季活动经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音频设备、雪花贴纸;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播放冬季景象的PPT,引导幼儿观察并分享自己对冬季的印象;2. 儿歌学习:教唱儿歌《冬天到》,重点讲解歌词中的冬季现象,如雪花、冰冻等;3. 歌词实践:分组进行歌词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舞蹈等;4. 冬季现象描述:分发画纸,让幼儿用彩笔描绘出冬季景象,并可用雪花贴纸进行装饰;5. 分享冬季活动: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冬季活动经历,引导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反馈;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儿歌《冬天到》的歌词、冬季常见现象的关键词以及幼儿的冬季活动分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对冬季的现象描述,并尝试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记录;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儿歌《冬天到》的学习兴趣较高,能够积极参与歌词实践活动。
在冬季现象描述环节,大部分幼儿能够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但在分享自己的冬季活动经历时,部分幼儿表现出一定的紧张和害羞。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表述能力和自信心。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冬季主题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冬季DIY 等,让幼儿在家庭中感受冬季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解析本次语言活动以冬季为主题,通过学习儿歌《冬天到》,让幼儿认识并描述冬季的常见现象,并分享自己的冬季活动经历。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f1c8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a.png)
大自然语言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解读大自然语言,了解生物多样 性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生物多样性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利用大自然语言指导生态系统恢复和 重建工作,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可持续性。
应对气候变化
大自然语言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应对 气候变化,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
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是模仿生物形态和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创 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实用性的建筑作品,如模仿蜂巢结构 的建筑可以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承重性能。
仿生材料
通过模仿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研发出具有优异性能 的新型材料,如模仿贝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高强度 和轻量化的特点。
05 大自然的气味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种类
01
生物语言
动植物通过声音、行为、化学信号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和交流,如鸟鸣、虫鸣、动物求偶行为等。
03
02
非生物语言
自然界中的风、雨、雷、电等现象,以及地震、火山喷 发等自然灾害,都是大自然通过非生物语言传递信息的 方式。
人为语言
人类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和传播自 然界的信息,成为大自然语言的一种扩展形式。
种子传播
吸引传粉昆虫
植物释放芳香气味吸引蜜蜂、蝴蝶等传粉昆 虫,促进繁殖。
某些植物的果实散发出诱人气味,吸引动物 食用并帮助传播种子。
02
01
植物间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地下根系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实现植物间的相互合作或竞争。
04
03
气味语言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A
维持生态平衡
气味语言在食物链中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捕食 者和猎物之间保持平衡。
动物说话ppt课件
![动物说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6d80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4.png)
犬科动物身体语言
犬科动物通过身体姿态、尾巴动作等方式传递信息,如攻击、臣 服、友好等。
04
不同类型动物“说话”特 点
哺乳动物类
声音多样
哺乳动物通过喉咙发出各种声音,如喵、汪、哞、 咩等。
情感表达
哺乳动物的声音往往能够表达它们的情感,如喜 怒哀乐。
回声定位
某些动物如蝙蝠和海豚通 过发出声波并接收其反射 回来的回声来定位、导航 和捕食。
肢体动作交流
姿态
动物通过身体姿态来传达多种信息, 如猫的弓背表示生气、鸟的展翅表示 求偶等。
表情
触摸
动物之间通过身体接触来传递情感, 如猫之间的互相舔舐、大象用鼻子抚 摸同伴等。
一些动物如狗、马等,面部表情丰富, 可以传达出它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
社交交流
许多哺乳动物通过声音进行社交交流,如狼群的 嚎叫、猴群的呼喊等。
鸟类
鸣声悦耳
鸟类拥有独特的发声器官,能够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声。
领域标识
鸟类通过鸣叫来标识自己的领域,警告其他鸟类不要靠近。
求偶繁殖
许多鸟类在繁殖季节会发出特定的鸣叫声,以吸引异性进 行交配。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声音有限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声音相对较为有限,主要通过体态、气味等 方式进行交流。
化学物质交流
信息素
动物通过分泌信息素来传达求偶、 警告、标记领地等信息,如蚂蚁 留下的信息素可以引导其他蚂蚁 找到食物来源。
气味标记
一些动物通过尿液、粪便等气味标 记来宣告领地或吸引配偶,如狗在 树干上撒尿做标记。
腺体分泌物
某些动物如鼹鼠、鼹鼠等,通过特 殊的腺体分泌出具有特定气味的物 质来进行交流。
大班语言、科学《为什么会掉牙》ppt课件.ppt
![大班语言、科学《为什么会掉牙》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084d30a8114431b90dd82a.png)
活动过程:
师:噜噜别伤心了,你看小朋友们都在安慰你呢。 噜噜:可是我还是不知道我的牙齿为什么会掉,万一它一直掉,一直掉 ,最后掉光了怎么办? 师:嗯,这是一个难题,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助噜噜一起寻找答案吧, 到底为什么会掉牙呢。
二、幼儿分组探索掉牙的秘密。
A组:观看贝瓦故事视频《为什么会掉牙?》 B组:查阅家长收集的资源小书《为什么会掉牙?》 C组:作为小小记者,采访幼儿园里的成人《为什么会掉牙?》
知道乳牙掉落是为了给恒牙生长的空间,记录自己发现 的结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为什么会掉牙》视频/61/408?from=bao ,家长收集的资源小书《为什么会掉牙》,《为什么会掉牙》记录表、手偶小 人。
经验准备:会用线条记录自己发现的结果。
活动过程:
一、手偶故事导入。
我们的牙齿
牙齿的生长顺序
活动过程:
噜噜:真的吗?太好了,我要长大了,真是太棒了! 师:但是我们也要好好爱护我们还没有脱落的乳牙和新长出来的恒牙哦 ,恒牙掉了可是不会再长了。 噜噜:嗯嗯,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好好保护我的牙齿,谢谢你们帮我找 到掉牙的原因,小朋友们,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的乳牙和恒牙哦!
“呜呜呜......” 师:咦,是谁在哭啊? 出示小手偶:“我是你们的朋友噜噜。呜呜呜,我实在是太伤心了!” 师:噜噜你怎么啦? 噜噜:不知道为什么,我一觉起来,发现我的牙齿掉了一颗,你们看你 们看,丑死了,你们肯定会笑话我的。呜呜呜...... 师:你们会笑话噜噜掉牙齿了吗?如果有一天你的好朋友掉牙齿了,你 会怎么说?怎么做?
大班语言、科学活动:《为什么会掉 牙》
西湖明珠幼儿园 刘青霞
活动目标:
1 认真观察,知道掉牙是为了能使恒牙长出来的一种 正常现象。
中班语言课件《下雨了》教案图片PPT课件
![中班语言课件《下雨了》教案图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96b9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7.png)
学生自主创作雨天场景图画
创作引导
01
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创作雨天场景图画的思路,如可以画自己在
雨中的经历、想象中的雨天景象等。
绘画技巧指导
02
指导孩子们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雨天的景象,如运用不同的线
条和色彩来表现雨滴、雨水和光影等效果。
作品展示与交流
03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创作思路和表
图画描述技巧指导
1 2 3
描述顺序 指导孩子们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描述 图画中的景象,使描述更加有条理。
运用形容词 引导孩子们运用形容词来描述雨中的景象,如 “淅淅沥沥的小雨”、“湿漉漉的地面”等,增 加描述的生动性。
加入想象
鼓励孩子们在描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如 “雨滴落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好像是 在跳舞一样”。
01 02 03 04
准备道具
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需要,准备 相应的道具,如雨伞、雨衣、雨 鞋等。
表演呈现
每组幼儿轮流上台表演,呈现故 事中的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
分享交流,评价各组表现
分享感受
引导幼儿分享自在小 组合作和角色扮演过程
中的感受和收获。
互相评价
鼓励幼儿对其他小组的 表现进行评价,提出建
分享自己关于雨天的经历和感受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一个难忘 的雨天,描述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感 受。
鼓励学生用画笔或文字表达自己对雨 天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交流雨天带来的不同体验, 如听雨声、看雨滴落下、闻雨后的清 新空气等。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通过课件展示雨水对大自然的重 要作用,如滋润万物、净化空气
现技巧,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中班语言课件《贪吃的小猪》PPT课件
![中班语言课件《贪吃的小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6590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c.png)
PPT课件•故事背景与角色介绍•文本解读与赏析•互动环节: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创意表达:手工制作贪吃小猪道具目•拓展延伸:探讨现实生活中贪吃现象•总结回顾与课堂表现评价录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农场里,小猪和其他动物们过着平静而快乐的生活。
农场里有一个规矩,就是每个动物都要按时吃饭,不能贪吃。
然而,小猪却是个例外,它总是贪吃,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
《贪吃的小猪》故事背景故事的主人公,贪吃且无法自控,因此而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事件。
小猪农场主其他动物慈祥而严格,制定了农场的规矩,并时刻关注着小猪的状况。
农场的居民,各具特色,与小猪有着不同的互动和关系。
030201角色特点及关系梳理小猪经常偷吃其他动物的食物,引发动物们的不满和抱怨。
小猪不仅吃得多,而且吃得快,经常因为贪吃而撑坏肚子。
小猪还喜欢吃一些不应该吃的东西,比如垃圾和过期食品,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了隐患。
贪吃行为在故事中的体现通过描述小猪连续吃下多个食物,展现其贪吃的特点。
小猪贪吃的表现呈现小猪因贪吃而导致的后果,如肚子疼、需要看医生等。
小猪的后果通过妈妈的话,告诉孩子们不要贪吃,要适量饮食。
妈妈的教导关键情节回顾与解读语言风格及特点分析生动形象运用形象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使故事更加有趣。
简洁明了语言简单易懂,适合中班孩子的理解水平。
重复句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词汇,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通过小猪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适度饮食,不要贪吃。
适度饮食引导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注重饮食平衡和多样化。
健康生活教育孩子们要听取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听取教导传递的价值观探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安排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名幼儿,分别扮演小猪、妈妈、朋友等角色。
为每个小组准备相应的道具,如小猪的面具、食物图片等,以便更好地进入角色。
引导幼儿在小组内讨论各自角色的特点和行为,为接下来的表演做好准备。
请每个小组根据故事情节,结合角色特点,模拟表演贪吃小猪的情景。
笑话大全爆笑笑破你的肚子课件PPT
![笑话大全爆笑笑破你的肚子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efdf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5.png)
详细描述
这种笑话往往涉及低级趣味或黄色内容,可能会引起某 些人的反感。例如,“问:什么东西最容易让女人怀孕 ?答:男人的精子。”这个笑话涉及到性暗示,可能会 被认为是不恰当的。
幽默故事笑话实例
总结词
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发笑点的笑话。
详细描述
幽默故事笑话通常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发笑点。例如,“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面试官问他:‘你的缺 点是什么?’他答:‘我是个完美主义者。’面试官问:‘那你的优点是什么?’他答:‘我是个诚实的人。 ’”这个笑话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发笑点,让人感到幽默。
重复强调
结合实际
对于一些重要的笑点,可以适当重复强调 ,加深听众的印象。
将笑话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听众更容易 产生共鸣和记忆。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民间笑话是一种传统的幽默形式,它通常是由当地人民创作并流传下来的。这些笑话具有浓厚的地方 特色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民间笑话的语言风格和情节往往比较简单,但 它们却能够让人们捧腹大笑,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温馨。
名人笑话
总结词
名人笑话通常以名人为题材,通过调侃或模仿名人的言行来制造幽默效果。这些笑话通 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和娱乐节目中,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文字游戏笑话实例
总结词
出乎意料的结局。
详细描述
这种笑话的特点是先讲述一个情境或故事, 然后在结尾处给出出人意料的结局。例如, “小明去面试,面试官问他:‘你的缺点是 什么?’小明答:‘我是个完美主义者。’ 面试官问:‘那你的优点是什么?’小明答
:‘我是个诚实的人。’”
文字游戏笑话实例
总结词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优质课件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78eeb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8.png)
小班语言活动《冬天到》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季节与自然》,详细内容为“冬天到”一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幼儿感知冬季的气候变化,认识冬季的自然现象,学习与冬天相关的词汇,培养幼儿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冬天的基本特征,知道冬天天气冷、植物凋零、动物冬眠等自然现象。
2. 学习与冬天相关的词汇,如雪花、冰、雪人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幼儿对冬天的喜爱,激发他们观察自然、表达感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与冬天相关的词汇。
教学重点:让幼儿感知冬天的基本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与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冬天景象的图片、雪花剪纸、故事卡片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冬天景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他们在冬天里的所见所闻。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卡片,讲解与冬天相关的词汇,如雪花、冰、雪人等,让幼儿理解和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绘制他们心中的冬天景象,鼓励他们运用所学词汇。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讨论所画内容。
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作品和讨论成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冬天到》2. 内容:冬天的特征:冷、植物凋零、动物冬眠冬天词汇:雪花、冰、雪人、冬眠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冬天景象,并用所学词汇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雪花飘落,小河结了冰,孩子们在堆雪人,小鸟在冬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冬天的气候,观察冬季的自然现象,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如冬天的雪、冰等。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汉字真有趣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汉字真有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62c8c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e.png)
《哭象棋》 【明】王阳明 象棋在手乐悠悠,卒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起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山川逐波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相若心头为人揪。
嵌字诗是把特定的字嵌于诗篇的句首或句中,如人 名、地名,药名等。
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 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 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汉字
趣味故事
《施氏食狮史》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 赵元任先生于1930年代在美国写的一篇同音文,出自《语言问 题》。
赵元任
全文计94字(后扩充为103字,连同题目7字,共110字), 每个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
《施(shī)氏(shì)食(shí)狮(shī)史(shǐ)》 石(shí)室(shì)诗(shī)士(shì)施(shī)氏(shì),嗜(shì)狮(shī),誓(shì)食(shí)十(shí) 狮(shī)。 施(shī)氏(shì)时(shí)时(shí)适(shì)市(shì)视(shì)狮(shī)。 十(shí)时(shí),适(shì)十(shí)狮(shī)适(shì)市(shì)。 是(shì)时(shí),适(shì)施(shī)氏(shì)适(shì)市(shì)。 施(shī)氏(shì)视(shì)是(shì)十(shí)狮(shī),恃(shì)矢(shǐ)势(shì),使(shǐ)是 (shì)十(shí)狮(shī)逝(shì)世(shì)。
老去何堪节物催, 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 蚯蚓虾蟆也出来。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句:
春分
《春分日》 宋 徐铉
仲春初四日, 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 晴天断续云。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语言现象
9
• 再如,汉语有复指成分,英语不能照套:
• 我们的隔壁邻居,她是我朋友的妻子,进来闲谈了一会儿。 (*Our next-door neighbour, she is my friend’s wife, dropped in for a chat)你说的那个人,他已经死了。(*The man you have just mentioned, he already died.)
有趣的语言现象
3
• 一、英汉两种语言常见的矛盾现象
•
1)词汇意义矛盾
•
2)形态和词的组合矛盾
•
3)句子结构矛盾
• 二、词义、词的的废用和取代
•
2)缩略词语的大量出现
•
3)称谓的变化
•
4)词类混用现象
•
5) 修饰词语的有趣现象
•
6) 英语动词的时和体在使用中的新现象
有趣的语言现象
8
• 3)句子结构矛盾 • 英语表示部分否定的结构,在词序排列上同汉语的全体否定结构相似:
• All teachers of English are not experienced teachers.这句话的意思却是:
不是所有英语教师都是有经验的教师。
• Both children are not clever=不是两个孩子都聪明 • Everyone cannot do that well=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这件事。
有趣的语言现象
2
• 语用学是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的学问,它的任务之一是,研究 人们使用语言时语言本身到底有些什么值得我们注意的事情。所 谓语言现象,就是语言在使用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规律,它的习 惯表达方式。我们学习英语,除了注意英语的表现,也要注意我 们天天使用和接触的汉语。所以我今天讲的也就包括了英语和汉 语中有趣的现象。在需要的场合我还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使用中 的不同表现做一些对比。
有趣的语言现象
The Amazement of Language phenomena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有趣的语言现象
1
• 我今天讲的不是一个学术论题,而是一些我觉得有趣的语言现象。 学语言的,不管学外语还是学自己民族的语言,对我们平日所学、 所用的语言都应该十分敏感。一般人在使用或接触语言时,不会 太过于注意语言本身的表现,结果,一些有趣的、令人惊奇、诧 异的现象就感觉不出来,而被轻易地放过了。
有趣的语言现象
7
• 汉语及物和不及物动词与英语不尽相同。汉语的听、看、谈是及物动词,英 语却是不及物:listen to, look at, talk about;另一方面,serve是及物动词, 如serve the people,汉语却是不及物,说成“为人民服务”;
• 汉语说这是我的一本书,英语不说*This is my a book,英语说the famous Canadian doctor,汉语要说加拿大著名医生,这是汉、英语的词语修饰规律 不同导致的差异。
• 汉语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谓语,如门庭依旧,人面已非,英语不能只说The courtyard the same, but the faces different而必须加系词be的相应形式:is, are;
• 汉语的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连词,英语里找不到类似的合作关系,要 么although (though), 要么but;要么because,要么so。
• 反过来,汉语的全体否定结构,英语不用all,要用none或no one,不用both, 要用neither:
• 大家不会干得一个样子的=No one can do the same. • 大家都不是这样自私的=None are so selfish. • 他们俩都不聪明=Neither is clever.
者;但汉语里劳动者和工人并没有差别; • 汉语的黄昏指日落起至天黑,英语的evening指日落起至睡觉;
有趣的语言现象
5
• 汉语的上星期三指上周的星期三,英语的last Wednesday指最近 过去的星期三,可能在上周,也可能在本周。
• 汉语把书桌、饭桌统归桌子一类,但英语没有桌子这个笼统的类 别概念,要么是desk,要么是table;同样,汉语的笔是毛笔、钢 笔、铅笔的总称,英语要么是brush,要么是pen, 要么是pencil。
• 三、结构方面的有趣现象
•
1)类似句辨异
•
2)不定式的常用结构
有趣的语言现象
4
• 一、汉英两种语言常见的矛盾现象 • 1)词汇意义矛盾 • 汉语的表兄弟姐妹男女有别,英语统称为cousin; • 汉语长幼有序,兄和弟、姐和妹分得很清,英语统称为brother和sister; • 英语的pupil和student在汉语中都可以称为学生; • 英语的Labourer专指体力劳动者,而worker则兼指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
里的沙,湖里的水,英语这时偏偏要说the sands of the desert, the waters of the lake; • 汉语动词本身不表时间,只表动作,动作的时间要靠副词表示,如天天来, 今天来,今天来了,昨天来过了。英语动词既表时间又表进行方式(即动词 的时和体),如come, is coming,has come, came等。
• 汉语的午餐、晚餐不容混淆,英语虽有lunch和 supper之分,但 一天中最主要的一顿饭,不论是午餐或晚餐都叫dinner。
有趣的语言现象
6
• 2)形态和词的组合矛盾 • 英语语法中有冠词,汉语没有,这使我们观察语言现象时感到它不易捉摸(I
put the data into computer and ran the SPSS to analyze it); • 英语名词有可数与不可数,汉语的饼、面包,英语说成a cake和bread; • 汉语说许多沙、许多水,英语不说*many sands, *many waters;汉语说沙漠
• 英汉两种语言从词的意义变化、词与词的关系,直到结构方面都 有自己的特点,这些就是两种语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语言现象, 值得我们平时在学习时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