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正歌剧
正歌剧名词解释

正歌剧名词解释
正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现代音乐剧形式,常常具有文学性、戏剧性和音乐性的特点。
以下是正歌剧常用的一些名词解释:
1. 唱剧:指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戏剧,是正歌剧的一种。
2. 布道剧:一种特殊的唱剧,主要是用宗教信仰和道德教育的方式进行表现。
3. 经典歌剧:指音乐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经过历史考验的正歌剧作品。
4. 剧本:正歌剧的剧本通常由剧作家编写,是整个剧目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身份的蓝本。
5. 音乐:正歌剧的音乐是整个剧目的灵魂,常由著名作曲家谱写。
6. 歌词:正歌剧中的歌曲通常由作词家编写,歌词的内容往往与剧情相呼应。
7. 乐谱:正歌剧的音乐通常以乐谱的形式出版,用于指导演奏和歌唱。
8. 芭蕾舞:正歌剧中常常会出现芭蕾舞蹈表演,是一种具有高度表现力和艺术性的舞蹈形式。
9. 配乐:指在正歌剧中用于配合对话和情节发展的背景音乐。
10. 歌剧院:正歌剧通常在专门的歌剧院上演,这种场馆具有专业的舞台设备和音响设备。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汇总

(三).民族乐派
1.出现
19世纪中后期,在欧洲的俄国和东欧出现了弦扬本民族特性的民 族乐派。
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 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 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 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既有独特艺 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他们通过自己的 音乐创作,热情地歌颂自己祖国、民族和人民,反映了他们的爱国 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2.19世纪欧洲歌剧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1)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 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2)法国比才的《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浪漫主义 色彩。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 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 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 且受到普遍的欢迎。 小仲马在《茶花女》里,以细腻的笔触、 深情的语言,抒写了作为一个人的妓女的思想和感情,希望和绝 望。书中写巴黎名妓玛格丽特被并不富裕的阿尔芒诚挚的爱情所 征服,双双坠入情网,正当这对热恋中的情人憧憬未来的美好生 活时,阿尔芒的父亲暗中迫使玛格丽特离开了阿尔芒。阿尔芒不 明真相,认为玛格丽特有意抛弃他,便不择手段,寻找一切机会 报复她。玛格丽特忍辱负重,在疾病和悲痛的双重折磨下,含恨 而逝。她的临终日记才使阿尔芒明白她为爱作出了怎样的牺牲。
●小约翰·施特劳斯 Johann Strauss
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 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 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他把 华尔兹这种原本只属于农民的舞曲 形式提升为了哈布斯堡宫廷中的一 项高尚的娱乐形式。创作了《蓝色 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艺术家的生活》《春之声》和 《安娜波尔卡》等120余首维也纳 圆舞曲。
歌剧经典的震撼

歌剧经典的震撼(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剧评)2012-10-03 周宇十一长假,难得的雅兴,大块的时间,带着被震撼的心情再一次看完整幕剧。
然后问自己,是不是该写点什么呢。
过去从来对歌剧没有兴趣,应该说二十岁之前从没接触过。
后来觉得品味影视文学如同品味香水一般,有人喜欢古龙有人喜欢六神一个道理,抱着这个心理尝试着接触了歌剧,首先就是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看过之后彻底明白了何谓经典、何为震撼。
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陷入哈罗德·普林斯的导演和安德鲁·劳伊德·韦伯的编曲设下的重重震撼之中。
歌剧(2004版,以下皆同)开头是黑白调调,当故人们走进那贝尼式巴洛克风格的歌剧院,仿佛有着一股暗涌在黑白色调下喷张。
而所谓巴洛克风格(Baroque,原意是不圆的珍珠,转意为非常规的美),正是在这样一种个人主义的背景下展开的。
用"争奇斗艳"来形容这一建筑是最合适不过的。
因为这一风格的建筑已经不代表人对于完美的渴望,也不是向上帝展示虔诚的告白,仅仅是突出"我"的房子而已。
它代表的是"我",是"我"的身份,或者说是我们phantom的暗喻吧。
哈罗德·普林斯选择这种建筑是有引申内涵的,歌剧院突出的圆形门廊颇似罗马的St Andrea教堂,深入穹顶之下,在雕塑中夸张情绪,在建筑中夸张结构,也似乎带着天才phantom 在秩序中的疯狂,这一切也许都是隐含暗涌。
当那尘封已久的吊灯重新燃起,思绪回转,往昔色彩席卷整个歌剧院。
在这看似平淡而又无比惊艳的震撼中,我们正式的走入了歌剧。
安德鲁·劳伊德·韦伯的歌曲贯穿整幕剧,phantom的唱腔和他的命运一样悲怆和苍凉,剧情的凸显伴着命运似乎幽怨的唱响,又显得phantom的命运是如此的鲜血淋漓暗黑阴湿,以至于听者的心被重重地深深地触动。
中国戏曲的美学风格

中国戏曲的美学风格音乐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用夸张、概括的写作方法,运用语言与肢体语言,通过色彩、声、光、电等手段来表现事物整个时间的形式。
它是完整的、起伏的,处处蕴涵着美,处处体现着美。
中国的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它体现了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传承。
中国的戏曲,古代和现代有很大不同。
古代的戏曲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称为戏曲。
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剧传奇以及地方戏。
现代戏曲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
戏曲文学作品都要反映社会中的矛盾,而且要求反映的更集中,更尖锐,这主要是受舞台演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剧作家经过选择、提炼、筛选、加工把其中的矛盾典型化,造成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由于人物性格、文化修养不同,对社会采取的态度不同形成不同的矛盾。
作者通过矛盾的过程用美学的视角,向人们讲述人生的悲欢离合,弘扬真善美。
一、中国戏曲的音律美与语言美戏曲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
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一般是散文,分对白、旁白、带白等;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戏曲语言较通俗,多用口语,使演员易于表演,听者容易接受。
雅俗共赏,蕴含音律之美,使人回味深远。
如《窦娥冤》中的(滚绣球)用了“怎生”、“葫芦提”等口语。
又如《长亭送别》的(叨叨令)用了大量的儿化词与叠音词。
又如二人台中常用“乃斯伊訞嗨”等民间口语风格。
另外,曲词讲究音韵美。
可以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外添加衬字,以加强声情或弥补语义。
语言多使用对仗句式,形式灵活多样。
有隔句对、连珠对、重叠对、首尾对、衬字对等许多名目。
例如:《哀江南》中(离亭宴带歇拍煞)共十七句,其中只有三句不对仗,其它句子都是对仗句。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

歌剧与音乐剧的区别武汉轻工大学(选修课论文)老师:王小莉时间很快,歌剧与音乐剧欣赏的课程即将结束,虽然自己本身不是学音乐的,但是通过不断地视听,似乎也有一些感觉。
下面就大众与个人观点谈谈歌剧与音乐剧的异同。
首先,谈谈何为歌剧,何为音乐剧?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
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
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音乐剧(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
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
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因此百老汇音乐剧这个称谓可以指在百老汇地区上演的音乐剧,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汇风格的音乐剧。
其次,谈谈二者的区别,即异同。
1、音乐剧主要是面向老百姓;歌剧的观众则大多都是贵蔟。
2、歌剧以流行音乐为主,以古典音乐为辅;音乐剧以美声唱法贯穿全剧。
3、歌剧以夸张的咏叹调与宣叙调表示内容,全剧侧重点为心理;音乐剧少了宣叙调和咏叹调,多了无伴奏对白,全剧以内容为中心。
4、音乐剧强调声乐的技术含量,而歌剧强调舞台效果。
因此,歌剧比音乐剧多了舞蹈的成分。
5、歌剧内容多以暗调为主,而音乐剧永远是高雅、愉悦的。
6、从唱法上,歌剧有通俗(如摇滚、蓝调、爵士、乡村、R&B等)、美声两种唱法,而音乐剧绝对只用美声唱法。
关于歌剧若干概念之我见

当代音乐2020年第3期MODERNMUSIC关于歌剧若干概念之我见居其宏㊀㊀[中图分类号]J617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3-0005-04[收稿日期]2019-12-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2018年度重大项目(18ZD16)ꎮ[作者简介]居其宏ꎬ男ꎬ郑州西亚斯学院特聘教授ꎬ南京艺术学院退休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ꎮ(南京㊀210013)㊀㊀前不久ꎬ我应邀参加了由郭文景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2019年度重大项目«中国歌剧重大问题研究»的开题论证会ꎬ并就相关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ꎻ如今王次炤教授又设立这个专门讨论 民族歌剧和原创歌剧 微信群并把我也拉了进去ꎬ看到大家都坦诚己见ꎬ对我很有启发ꎻ也想就相关问题说几点浅见ꎬ供郭文景教授㊁王次炤教授㊁课题组其他成员及业内同行参考ꎮ一㊁关于歌剧的定义何为 歌剧 ?歌剧是音乐作品还是戏剧作品?在歌剧多种艺术元素高度复杂而综合的本体构成中ꎬ应以音乐为主还是戏剧为主?我个人赞成瓦格纳对歌剧的定义ꎬ即歌剧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ꎮ需要指出的是ꎬ这个定义ꎬ在语法中属于典型的偏正结构ꎬ 用音乐展开的 是修饰性的定语ꎬ而 戏剧 则是被修饰的中心词语ꎻ也就是说ꎬ歌剧乃戏剧艺术之一种ꎬ与其他戏剧品种相比ꎬ它的特殊性就在于:音乐是其戏剧特性得以展开和呈现的主导元素ꎮ将这个定义延展开去ꎬ便可将舞剧定义为用舞蹈展开的戏剧ꎬ将话剧定义为用语言展开的戏剧ꎬ将中国戏曲定义为用歌舞展开的戏剧(与王国维定义戏曲 以歌舞演故事 的说法相近[1])ꎬ如此等等ꎮ同样是世界著名的歌剧大师ꎬ莫扎特的看法则与瓦格纳迥然不同ꎬ他竟然认为:在歌剧艺术中ꎬ戏剧应当成为音乐的 顺从的女儿 ꎮ尽管歌剧观念不同ꎬ但无论是莫扎特还是瓦格纳ꎬ都在各自的创作实践和经典剧目中实现了音乐与戏剧的有机综合和高度平衡ꎮ因此ꎬ不必过分在意作曲家在说什么ꎬ而是要看他们在作品中怎样做㊁做得怎样ꎮ然而ꎬ从事理论批评活动的学者则不同ꎬ尤其对历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各级项目的主持人而言ꎬ课题成果不单是其个人主张或艺术观念的直接宣示ꎬ更带有揭示歌剧艺术规律以及引导中国歌剧创作㊁表演㊁教学㊁管理与推广健康发展的使命ꎬ因此ꎬ我们从中得出的每一个结论ꎬ都必须从中国歌剧全局出发ꎬ必须切合中国歌剧家及其创作的一般情况ꎮ二㊁歌剧分类的必要性时至今日ꎬ依然有人纠缠于 歌剧意大利歌剧中国歌剧 乃至 民族歌剧 原创歌剧 等的含义和区别ꎮ其实ꎬ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学者ꎬ已就歌剧的定义及其分类等问题说了不少话ꎬ也写过一些文章ꎬ如今看来ꎬ收效甚微ꎮ歌剧要不要分类?有人说:根本无须分类ꎬ不论中外ꎬ一律统称歌剧ꎬ多么简单明确!但提请这位同行不要忘了ꎬ很荣幸得到你认可的这个歌剧 概念本身ꎬ就是分类学的产物 其一ꎬ是从 戏剧 这个大类中分出的一个小类ꎻ其二ꎬ是从 音乐 这个大类中分出的一个小类ꎮ分类学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ꎮ别的且勿论ꎬ单说艺术学 之成为门类学科ꎬ就是从 文学 中分类出来的ꎻ在 艺术学 之下的五大一级学科 艺术学理论 音乐与舞蹈学 戏剧与影视学 美术学 设计学 ꎬ哪个不是分类的产物?再说ꎬ在 音乐学 这个二级学科之下ꎬ还要分类出若干三级乃至四级学科ꎮ因此ꎬ关键的问题不在歌剧要否分类ꎬ而是歌剧分类所凭借的依据或标准是什么?在世界范围内ꎬ依据不同的标准ꎬ人们将歌剧分为如下几类:按国别分类ꎬ有意大利歌剧㊁法国歌剧㊁德国歌剧㊁英国歌剧㊁俄国歌剧㊁捷克歌剧㊁挪威歌剧㊁芬兰歌剧以及中国歌剧㊁日本歌剧ꎬ等等ꎮ按时期分类ꎬ有早期歌剧㊁文艺复兴时期歌剧㊁古典派歌剧㊁浪漫派歌剧㊁印象派歌剧和现代派歌剧ꎬ等等ꎻ按结构形态分类ꎬ有早期吟诵体歌剧㊁编号体歌剧㊁通连体歌剧ꎬ等等ꎮ即便在某一国家内ꎬ其歌剧也可按不同风格和体裁分类 在德国ꎬ有歌唱剧㊁乐剧和轻歌剧ꎻ在法国ꎬ有大歌剧㊁喜歌剧ꎻ在俄罗斯ꎬ有民族乐派歌剧和浪漫派歌剧ꎻ等等ꎮ三㊁关于 中国歌剧 概念现在该说到中国歌剧了ꎮ所谓 中国歌剧 ꎬ是中国艺术家将西方歌剧音乐戏剧表现体系的有益经验ꎬ与我国民间音乐㊁戏曲艺术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ꎬ用以表现中国人民现实生活㊁满足其新的审美需求而诞生的一种现代型(与传统型相对)㊁专业型(与民间型相对)综合舞台戏剧样式ꎮ因此ꎬ如果我们说ꎬ中国歌剧是中西合璧的产儿㊁人类歌剧艺术的一个分支ꎬ相信这个事实能够被绝大多数同行所接受ꎮ基于 中国歌剧是 中西合璧 的产儿 这个事实ꎬ必然得出以下两个结论:其一ꎬ从纵向(历史)的维度看ꎬ中国歌剧是五四新文化的一个品种ꎬ是中国艺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㊁由民间型向专业型战略转轨的产物ꎮ否认这一点ꎬ就必然否认中国歌剧的新文化特质ꎬ从而将中国戏曲艺术也误认作中国歌剧的源头和主流ꎬ从而导致中国歌剧概念的极度泛化ꎬ反而稀释乃至取消了中国歌剧的独立品格和价值ꎮ其二ꎬ从横向(世界范围)的维度看ꎬ中国歌剧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歌剧艺术一样ꎬ都是人类歌剧艺术的一个分支ꎮ否认这一点ꎬ就割断了中国歌剧与世界歌剧之间客观存在的血肉联系ꎬ从而导致中国歌剧界孤立主义的产生ꎬ关闭了本已敞开着的向西方歌剧有益经验学习借鉴的门户ꎬ中国歌剧的国际化便无从谈起ꎮ因此ꎬ在强调中国歌剧本土化㊁民族化的同时ꎬ也要强调中国歌剧的国际化ꎬ要为人类歌剧艺术提供中国作品㊁中国风格㊁中国创造ꎬ这是我们必须肩负的文化使命ꎮ当然ꎬ中国歌剧家的某些作品ꎬ先在国际上获奖再走回国内ꎬ也不失为一条中国歌剧走向国际化的可行途径ꎻ但我认为ꎬ就中国歌剧的整体而言ꎬ尤其是民族歌剧ꎬ我们若想真的走向世界ꎬ首先必须走进中国观众的心里ꎬ首先在中国站稳脚跟ꎮ因此ꎬ要有勇气和胆识承认ꎬ中国歌剧是人类歌剧艺术的一个分支ꎮ当我们在谈论中国歌剧㊁尤其是民族歌剧在一度创作中的某些弱点和不足并以西方经典歌剧举例时ꎬ心里不必紧张ꎮ因为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ꎬ其目的正是为中国歌剧实现 三精 统一标准㊁攀登中国乃至世界歌剧高峰提供强大助力和坚实支撑ꎮ中国歌剧既然作为中西合璧的产儿ꎬ在中国广大观众的歌剧生活中繁衍发展了将近100年的今天ꎬ看不到我们与西方经典歌剧客观存在的差距ꎬ非但歌剧审美视野日趋开阔的中国观众不答应ꎬ更何况谈攀登世界歌剧之巅ꎬ又遑论文化自信?中国歌剧必须联系实际ꎬ立足本土ꎬ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㊁多风格的原创歌剧的追求ꎬ作为当代歌剧家的创作导向和努力目标ꎮ在此基础上ꎬ还要令中国歌剧为人类歌剧艺术在21世纪的发展增添中国气派㊁中国经验和经典剧目ꎬ让各国同行和观众为中国歌剧由衷喝彩ꎬ才是中国歌剧真正走向世界之日ꎬ也是中国歌剧家 不忘初心ꎬ牢记使命 ꎬ为彰显新时代文化自信所做的一大贡献ꎮ四㊁中国歌剧家族及其分类前已说过ꎬ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ꎬ经过数十年的不懈探索和创演实践ꎬ不同审美追求和歌剧观念的歌剧家ꎬ根据其对歌剧综合元素㊁创作技法的不同运用ꎬ以及在体裁㊁风格和语言等方面客观形成的差别ꎬ历史地造就了由歌舞剧㊁歌曲剧㊁正歌剧㊁民族歌剧㊁新潮歌剧(按最早出现的年代先后排列)这样一个风格多样㊁和谐并存的中国歌剧家族ꎮ歌舞剧ꎬ即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演绎戏剧ꎬ抒发情感ꎬ塑造人物ꎬ以上世纪20年代黎锦晖儿童歌舞剧㊁延安秧歌剧㊁60年代的«刘三姐»㊁改革开放后的«米脂婆姨绥德汉»为代表ꎮ歌曲剧ꎬ即在话剧结构中插进若干歌曲的所谓 话剧加唱 式歌剧ꎬ以30年代聂耳的«扬子江暴风雨»㊁抗战时期的«放下你的鞭子»㊁改革开放后的音乐话剧为代表ꎮ正歌剧ꎬ即主要借鉴西方歌剧音乐表现体系和手法描写中国故事㊁刻画中国人物㊁彰显中国风格ꎬ以上世纪40年代的«秋子»㊁50年代的«草原之歌»㊁60年代的«望夫云»㊁改革开放后的«伤逝»«原野»«苍原»«钓鱼城»«骆驼祥子»为代表ꎮ民族歌剧(其基本特点下文再论)ꎬ以上世纪40年代的«白毛女»㊁50年代的«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㊁60年代的«红珊瑚»«江姐»㊁改革开放后的«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为代表ꎮ新潮歌剧当然也是中国歌剧家族的平等一员ꎮ它是自勋伯格以来ꎬ调性逐渐瓦解ꎬ泛调性和无调性㊁十二音㊁序列主义㊁新浪漫主义㊁新古典主义等各种现代作曲流派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歌剧界的产物ꎬ以郭文景的«狂人日记»和温得青的«赌命»为代表ꎮ所有这些不同风格或类别ꎬ只要有人创作㊁演出ꎬ有人看ꎬ就有存在的价值ꎬ就为中国歌剧添加了新的东西ꎬ都是中国歌剧家族中平等的一员ꎬ不应受到排斥ꎮ然而ꎬ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从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ꎬ民族歌剧一直是中国歌剧的主脉ꎬ它那众多的优秀剧目㊁高度的艺术成就和巨大而深远的社会影响ꎬ在中国歌剧史上的地位远远超过其他的歌剧类别ꎮ另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从上世纪80年代直至2017年ꎬ在我国歌剧家族中ꎬ正歌剧占据主流ꎬ新潮歌剧㊁歌舞剧和音乐话剧也有长足发展ꎬ唯独曾经光荣无限的民族歌剧却遭到冷落 改革开放以来ꎬ仅有总政歌剧团一家创演了«党的女儿»«野当代音乐 2020年第3期火春风斗古城»这两部优秀民族歌剧ꎬ这就是我常说的民族歌剧 一脉单传 ꎮ正歌剧㊁新潮歌剧㊁歌舞剧㊁音乐话剧及音乐剧的兴盛令人欣喜ꎬ应予充分肯定ꎻ然而请问: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民族歌剧在当下 一脉单传 的窘境ꎬ就能熟视无睹么?五㊁关于民族歌剧艺术特点的界定民族歌剧这个概念ꎬ以及民族歌剧这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歌剧类型ꎬ是在中国近代文化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应运而生的ꎬ是中国歌剧家植根于中国大地㊁中国国情㊁中国文艺传统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审美需要ꎬ在科学扬弃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基础上的独特创造ꎻ自上世纪40年代«白毛女»诞生以来ꎬ直至2005年«野火春风斗古城»首演ꎬ其间经过60多年创演实践的不倦探索和历史积淀ꎬ客观地㊁历史地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征和概念内涵ꎮ我们所谓之 民族歌剧 ꎬ是中外音乐戏剧艺术有机嫁接㊁高度融合的产物ꎬ既有人类歌剧艺术都具备的戏剧音乐性和音乐戏剧性这一共同特征ꎬ又具备其他优秀中国歌剧都应具备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ꎮ然而ꎬ它之大有别于西方歌剧和其他中国歌剧类型的鲜明特征和创新之处就在于:1 剧本创作自觉学习戏曲文学的舞台叙事法则ꎬ不懈追求情节的丰富性和戏剧冲突的生动曲折ꎻ不懈追求歌剧文学的音乐性ꎬ按照音乐戏剧性展开的需要设置结构㊁场面和唱段ꎻ不懈追求人物形象塑造的立体化ꎻ不懈追求剧诗创作的音乐性㊁诗意和个性化ꎻ不懈追求板腔体剧诗丰富的心理层次和结构铺排ꎮ2 音乐创作自觉向中国传统音乐和戏曲音乐学习ꎬ坚持以声乐和歌唱性为主㊁优美旋律至上ꎬ追求音乐语言和风格浓烈的中国神韵和气质ꎻ对民间音乐素材的使用更靠近音调原型ꎬ并运用独具中国特色的变奏㊁加花㊁缩减㊁展衍等方式加以贯穿与展开ꎬ以达到 既熟悉ꎬ又新鲜 的审美效果ꎻ尤为重要的是ꎬ运用戏曲板腔体思维和结构及专业作曲技法创作主要人物的核心咏叹调ꎬ以揭示人物复杂情感层次和内心冲突ꎬ刻画主人公的音乐形象ꎮ我认为ꎬ恰是这个用板腔体思维和板腔体结构创作咏叹调ꎬ与西方歌剧运用主题贯穿发展手法和戏剧性思维既异曲同工ꎬ又大异其趣ꎬ是中国作曲家对人类歌剧艺术的一大创造和贡献ꎮ3 表导演艺术歌唱以民族唱法为主ꎻ即便是其他唱法ꎬ必须自觉向民间歌手和戏曲演员学习ꎬ切实掌握歌唱中的吐字㊁声韵㊁润腔等复杂技巧ꎬ以彰显浓烈的民族风格和中国气韵ꎻ自觉向戏曲表演的虚拟美学学习ꎬ切实地掌握 四功五法 技巧ꎬ并根据作品内容需要和社会审美情趣的变化ꎬ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ꎻ强调演员与所演角色在外在形象和精神气质上的一致性ꎬ用以表现戏剧冲突㊁塑造人物形象ꎮ回顾我国民族歌剧60年全部历史以及从«白毛女»到«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所有代表剧目ꎬ都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上述艺术特征和概念内涵ꎬ客观存在于70多年来所有经典剧目的本体形态之中而无一例外ꎮ尤其是咏叹调创作中的板腔体思维和结构这一条ꎬ是中国作曲家对于人类歌剧音乐戏剧性展开的一个重大贡献ꎮ这是历代民族歌剧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ꎬ也是新时代歌剧家必须承认㊁必须尊重的历史存在ꎮ在当代艺术观念多元的语境下ꎬ你可以批评它的种种不足ꎬ可以在前人经验和既往历史基点上寻求创新和突破ꎬ更可坚守自己的艺术观和歌剧理想ꎬ另开通向世界歌剧金字塔的登顶之路ꎬ但你却无权否定它的存在ꎮ六㊁民族歌剧概念的历史演变民族歌剧 这个概念ꎬ并非生来就有ꎬ而是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ꎮ(一)20世纪40年代的 新歌剧1942年5月ꎬ在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ꎬ延安艺术家经过秧歌剧的成功实践ꎬ终于孕育了«白毛女»的横空出世ꎮ此后ꎬ延安文艺家将这一时期以«白毛女»为代表的歌剧类型统称为 新歌剧 ꎮ 新歌剧 之所以 新 ꎬ当时延安艺术家们是这样解释的:其一ꎬ与中国传统戏曲(当时也被称之为 旧歌剧 )相比ꎬ是新内容和新形式ꎮ其二ꎬ与20年代黎锦晖儿童歌舞剧㊁30 40年代国统区艺术家创作的各种歌剧(如40年代重庆首演的正歌剧«秋子»等)相比ꎬ是新内容ꎮ其三ꎬ是左翼新音乐运动(如以聂耳创作的«扬子江暴风雨»为代表)㊁延安革命音乐运动(如秧歌剧)的一个新创造和新发展ꎮ(二) 新歌剧 在20世纪50年代在整个50年代ꎬ中国歌剧界一直沿用 新歌剧 概念来称呼«白毛女»以及解放后相继出现的«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红霞»«洪湖赤卫队»这些歌剧作品ꎬ使之与同时期出现的中国歌剧其他类型相区别ꎬ并以一系列经典剧目 新歌剧 成为中国歌剧的主脉ꎮ但 新歌剧 概念也在歌剧界引起争论ꎮ如张庚同志就说: 新歌剧 的 新 ꎬ一方面给我们以光荣ꎬ另一方面也带来不少麻烦ꎮ当时ꎬ对 新歌剧 及其概念的质疑并未深入展开ꎮ其学术成果集中体现在«新歌剧问题讨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ꎬ1958)里ꎮ(三) 民族歌剧 概念在60年代首次提出到了60年代ꎬ作曲家胡士平发展了马可 新歌剧应向戏曲学习 的理论与实践ꎬ提出 歌剧戏曲化 理念ꎬ并将这个理念贯彻歌剧«红珊瑚»的创作和表演艺术中ꎻ同样也是胡士平ꎬ提出以 民族歌剧 概念代替 新歌剧 的主张ꎮ这一主张ꎬ得到马可㊁贺敬之㊁陈紫㊁张锐㊁张敬安等很多同行的赞同ꎮ此后ꎬ我国歌剧界均以 民族歌剧 这个概念来为居其宏:关于歌剧若干概念之我见«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红霞»«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等剧目做类型定位ꎻ至于其他类型的中国歌剧ꎬ则分别以 歌剧 (如«草原之歌»)㊁ 歌舞剧 (如«刘三姐»)为之定位ꎮ(四) 民族歌剧 在改革开放最初30年从1978年到21世纪最初10余年ꎬ由于发生了中西音乐观念的大碰撞㊁大融合ꎬ思想解放㊁观念多元ꎬ正歌剧㊁音乐话剧㊁歌舞剧很快成为中国歌剧创作的主流ꎬ新潮歌剧也得到较大的发展ꎮ相比之下ꎬ 民族歌剧 类型则受到不应有的冷落ꎬ主动创作民族歌剧的院团和作曲家越来越少ꎻ在此期间ꎬ真正创作民族歌剧的院团仅总政歌剧团一家ꎬ堪称优秀的民族歌剧作品ꎬ也仅«党的女儿»和«野火春风斗古城»两部ꎬ王祖皆㊁张卓娅夫妇成为中国民族歌剧血脉在新时期得以接续的代表人物ꎮ七㊁歌剧概念及其分类的科学性分类学必须讲精准ꎬ讲科学ꎮ然而ꎬ在艺术学领域ꎬ要求所有的分类必须做到绝对精准和科学ꎬ我看很难ꎮ比如 正歌剧 这个概念ꎬ科学吗?若细究起来ꎬ 正 与 反 或 邪 相对ꎬ是否还有 反歌剧 或 邪歌剧 ?其实ꎬ 正歌剧 之 正 ꎬ乃其主题或风格较为庄重严正之谓也ꎬ其本意是与 轻歌剧 和 喜歌剧 相对ꎮ再如 民族歌剧 这个概念ꎬ有人就说了ꎬ«原野»«苍原»«骆驼祥子»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歌剧吗?«狂人日记»«刘三姐»«扬子江暴风雨»不也是吗?这就有点儿故意抬杠了ꎮ有人主张以语言作为歌剧分类的标准ꎬ由此可以清晰分出意大利语歌剧㊁德语歌剧㊁英语歌剧㊁法语歌剧㊁俄语歌剧㊁汉语歌剧㊁日语歌剧等等ꎮ恰如郭文景教授所说ꎬ这种分法ꎬ也有其混沌之处 例如ꎬ谭盾的«秦始皇»㊁周龙的«白蛇传»ꎬ其语言都是英文ꎬ难道就不算作中国歌剧?再往大处说ꎬ在音乐学领域ꎬ还有很多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ꎬ如:与一般抒情歌曲相对的 艺术歌曲 ꎬ与民间音乐相对的 艺术音乐 ꎬ若用科学性来衡量ꎬ或细抠字眼ꎬ其实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就你们两个有艺术性ꎬ一般抒情歌曲和博大精深的民间音乐ꎬ难道就没有艺术性了吗?还有两个非常流行且经常挂在人们口头的概念: 严肃音乐 和 高雅音乐 ꎬ按约定俗成的理解ꎬ不过是与轻音乐㊁通俗音乐㊁大众音乐相对的音乐类型而已ꎬ犯不着用 科学性 标准去对 严肃 高雅 做学究式的追问ꎮ今天ꎬ人们之所以不再纠缠于这些概念的字面含义ꎬ而更注重于概念的实际所指ꎬ乃是因为ꎬ今日之几乎所有专业音乐家ꎬ对 艺术歌曲 艺术音乐 严肃音乐 高雅音乐 等的实际所指为何都有一个通约性理解ꎻ由此推及到中国歌剧ꎬ举凡说到 歌舞剧 ꎬ就是特指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㊁延安秧歌剧«兄妹开荒»㊁歌舞剧«刘三姐»㊁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这一类中国歌剧ꎻ举凡说到 正歌剧 ꎬ就是特指«秋子»«草原之歌»«原野»«苍原»«骆驼祥子»这一类中国歌剧ꎻ举凡说到 歌曲剧 ꎬ就是特指«扬子江暴风雨»«放下你的鞭子»以及改革开放后音乐话剧这一类中国歌剧ꎻ举凡说到 民族歌剧 ꎬ就是特指«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以及近年来«马向阳下乡记»«呦呦鹿鸣»«沂蒙山»这一类中国歌剧ꎻ举凡说到 新潮歌剧 或 先锋歌剧 ꎬ就是特指«狂人日记»«赌命»«白蛇传»这一类中国歌剧ꎮ还有一个概念ꎬ在我国歌剧中使用的频率很高ꎬ即 原创歌剧 ꎮ对此ꎬ张萌给出的定义很到位 所谓 原创歌剧 者ꎬ新写的歌剧作品是也ꎮ这个定义已成业界共识ꎮ但若从字面细抠ꎬ 原创 一词ꎬ其实并不含有新近创作之意ꎻ而所有的歌剧杰作ꎬ从莫扎特到贝尔格ꎬ从马可到郭文景ꎬ他们的哪部优秀剧目不是原发性和初始性的创造?我的意思很明白:对某些已有约定俗成理解的概念ꎬ不必过分纠缠于名实之辩ꎬ因为很容易将更为重要的㊁更具实质性的东西忽略了ꎮ八㊁歌剧分类与价值判断当前一些同行对文旅部重点扶持民族歌剧抱有一些不解和疑惧ꎬ担心政府重视民族歌剧而忽略了其他歌剧类型ꎬ甚或用民族歌剧挤压其他中国歌剧类型的生存空间ꎮ至少在我看来ꎬ这种担心是多余的ꎮ前已说过ꎬ改革开放以来ꎬ民族歌剧受到不应有的冷落ꎬ故原文化部以«白毛女»2015年版全国巡演为发端ꎬ设立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 ꎬ评选重点扶持剧目ꎬ意在恢复中国歌剧在新时代的多元健康生态ꎬ令民族歌剧与正歌剧㊁歌舞剧㊁歌曲剧㊁新潮歌剧一起得到平等的发展和繁荣ꎮ中国歌剧家族的不同类别ꎬ仅仅是体裁样式的不同ꎬ属于形式范畴ꎬ与作品的价值判断毫无关涉ꎮ谁都很清楚ꎬ无论哪一种歌剧类别ꎬ都有可能产生好作品或坏作品 例如近年来政府大力提倡的民族歌剧ꎬ甚或在 重点扶持剧目 或 滚动扶持剧目 里ꎬ不是也出现一些思想艺术质量相当低劣的剧目吗?在正歌剧领域ꎬ类似的情形并不少见ꎮ有鉴于此ꎬ我反复重申下面这两句话:其一ꎬ题材样式无优劣ꎬ 三精 标准见高低ꎮ其二ꎬ写什么ꎬ怎样写ꎬ固然重要ꎻ但写得怎样ꎬ则更为重要ꎮ注释:[1]近年来ꎬ一些作者又开始热衷于重弹 中国戏曲就是中国歌剧 的老调ꎬ并赢得部分同行喝彩ꎮ鉴于此说与本文主旨的关系不甚紧密ꎬ故暂且略而不谈ꎬ待来日有暇时再另撰专文与之讨论ꎮ(责任编辑:张洪全)当代音乐 2020年第3期。
正歌剧的名词解释

正歌剧的名词解释正歌剧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融合了戏剧、音乐和舞蹈,以表达情感和传达故事情节为目的。
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被广泛认可为西方经典艺术的大师作品。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正歌剧可能只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解释正歌剧的含义,并探讨其起源、发展以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正歌剧最初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并通过欧洲的旅行交流而传播开来。
在这个时期,大型音乐舞台的使用并不常见,戏剧、音乐和舞蹈是分开呈现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大利作曲家将这三个元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正歌剧这一新的艺术形式。
正歌剧通常由两个或更多幕组成。
它融合了歌唱、对话、音乐、舞蹈和舞台装置,以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和情感。
由于其跨学科的性质,正歌剧需要演员具备出色的歌唱和表演能力,同时还要精通音乐和舞蹈技巧。
在正歌剧中,音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歌唱和配乐,为表演增添了感情和戏剧性。
正歌剧的音乐通常由管弦乐队演奏,演员们则以优美的声音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对话。
这种混合了歌唱和表演的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除了音乐之外,正歌剧中的舞蹈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舞蹈在表演中起到了连接情节、展示故事发展的作用。
它通过优雅的动作和动态的编排,向观众传达着角色的情感和故事的发展。
正歌剧的舞蹈不仅需要舞者具备技术娴熟的舞蹈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演员的表演技巧,使舞蹈更加富有戏剧性和艺术性。
正歌剧的舞台装置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舞台上的布景、灯光和道具都为剧情的展开和情感的表达提供了支持。
通过舞台上的幻觉和创意,正歌剧能够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他们沉浸在角色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中。
正歌剧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和观众们的宠儿。
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还能够通过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它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然而,正歌剧在当前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演唱风格探究

当代音乐2017年第17期MODERN MUSIC 《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演唱风格探究姜一荷[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大量现代歌曲的出现,新鮮的歌曲内容以及新颖的歌曲形式不断冲击着 中国民族传统声乐脱离了原本所具有的浓郁的地区性、民族性的演唱风格和形式,同时,随着外国歌剧的传入,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形式逐渐与之融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演唱方法和演唱形式。
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演唱歌曲时,不会选择正确的演唱方法,或者只局限于简单模仿的阶段,而没有真正把握所演唱歌曲的方法以及歌曲内容的精华之所在,这导致了中国的传统音乐逐渐被现代音乐元素所同化,进而远离我们的生活。
鉴于此,我选择以中国经典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为例,通过对中国传统歌剧的介绍以及对选取作品的分析结合自己演唱的重难点,来阐述在演唱中国传统民族声乐作品时的方法及特征。
[关键词]中国传统民族声乐;中国经典歌剧;声乐演唱方法;《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 (2017) 17-0076-02_、中国民族歌剧(一) 何为中国民族歌剧歌剧是一种包括了戏剧、诗歌、声乐、器乐、美术、舞蹈等元素的综合性艺术,它表现的不是某一种元素,而 是一种全面的、极具表现力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中国歌剧 的发展历史时间并不是很长,特别是中国民族歌剧,它在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其起源于西方的歌剧。
在西方歌剧的 基础上,融合了本民族的音乐形式和特点,最终形成了具 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民族歌剧。
(二)中国民族歌剧的特点中国民族歌剧与西方歌剧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
相同 之处在于二者都起源于戏剧,都是音乐与戏剧相融合的艺 术;二者都是在不同的地区拥有着不同人文文化的背景下,表现不同的生活状态;都是将戏剧、民歌、舞蹈等元素结 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
西洋歌剧与中国歌剧相同,虽然 因为地域的差异,形成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总体的 风格上各自统一。
西方音乐欣赏

西方音乐欣赏如何欣赏古典音乐1. 分辨演奏乐器。
对于交响乐队的几十件乐器,必须有明确的分辨能力。
否则,乐队演奏起来很多乐器交织在一起,听起来就会十分混乱。
而且,由于乐器本身的音色特点,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会根据音乐的需要选择乐器,所以,分清乐器就可以大致了解音乐的基本内容。
这样的乐曲有很多,如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等等,乐曲详细介绍了每件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所描写的内容。
这种分辨乐器的练习要进行很多次,直至即使在很多乐器演奏的情况下也能分清某一件乐器,这是需要大量视听作品的。
2. 了解乐曲的音乐表现内容。
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是有一定的创作思路的,有些作品会具有明确的情节发展过程。
这项练习个人是很难进行学习的,必须有优秀的教师来讲解。
教师的讲解就像是一个翻译,将音乐中表现的内容,一边对比乐器、对比乐句,一边讲解。
这种方式可以最快地实现欣赏音乐的目的。
这类的作品有: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斯梅塔娜的《伏尔塔瓦河》、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等作品。
3. 分辨演奏者个人的演奏水平。
通过对音色、技术、音乐表现等方面的对比,听辨演奏者的个人演奏能力。
由于演奏者的个人性格和审美因素,使其在演奏中会带有一定的个人特性,比如:男性的坚定,女性的柔和,快速乐句的清晰,慢板速度的稳定等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辨,不仅可以准确判断演奏者的性别、性格,甚至为人习惯等特点也可了解;还可以根据高音音色的松、紧,整体音色的统一,音乐表现的方式,技术能力等对演奏者的水平进行鉴定。
通过鉴定可以有选择地欣赏演奏水平较高的乐曲。
4. 分辨指挥的风格特点。
这一点同分辨演奏者个人的演奏水平的方法相似,有些像足球运动员和足球教练的差别。
指挥就像是足球教练,优秀的指挥可以较好地控制和统一乐队的整体风格,使全体演奏员可以演奏出和谐的效果。
当然,指挥的个人特点和缺陷也会在音乐中有所表现。
性格随和的指挥在乐曲处理时经常出现旋律不够清晰的现象;性格坚定的指挥对柔美的处理就容易不到位,还有指挥个人的处理思路和风格等。
2015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西方音乐史之巴洛克时期音乐(2)

2015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西方音乐史之巴洛克时期音乐(2)【歌剧(opera)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一、历史的回顾古希腊悲剧--中世纪的宗教剧--文艺复兴时期幕间剧、田园剧、牧歌等等中吸取养分,到巴洛克时期形成了歌剧。
何为歌剧:它是一种由戏剧(脚本)、音乐、舞蹈、建筑和美术等综合一体的舞台艺术形式,其中戏剧和音乐是最重要的元素。
音乐形式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管弦乐队、主导动机、序曲、幕间曲,以及舞蹈等。
二、意大利早期歌剧的发展1.佛罗伦萨歌剧(1)第一部歌剧和作曲家:最早的歌剧是1597年上演的《达芙尼》(Dafne),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作曲。
但该作品的乐谱只留下残片。
所以,通常人们把1600年上演、保留完整由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优丽狄茜》(Euridici)作为第一部歌剧。
(2)早期歌剧的特征:①脚本以希腊神话为基础,以后则包括历史的、神话的与虚构的人物。
②音乐部分采用通奏低音形式,歌唱部分主要用吟唱的宣叙调形式,音域不宽,节奏自由,由少量乐器伴奏,也使用合唱。
2.罗马歌剧(1)代表人物及作品:卡瓦利埃里(E.Cavalieri,约1550~1602)创作的《灵魂与肉体的体现》(LarappresentazionediAnima,ediCorpo),于1600年2月上演,该剧为罗马歌剧奠下了基础。
实际上这部作品被史学界认为是第一部清唱剧,具有歌剧的雏形。
(2)罗马歌剧的特征:注重歌剧场面的壮观给人带来的愉悦,歌剧中加入了华丽的舞台设计、机关布景和芭蕾场面。
每幕都以合唱和舞蹈结束。
3.威尼斯歌剧(1)第一个歌剧院的建立:1637年建立了欧洲第一个歌剧院――圣卡西亚诺。
(2)代表人物及作品: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被歌剧史上称为第一部真正的歌剧。
(3)威尼斯歌剧的特点:在歌剧中大量采用咏叹调和二重唱,注重情感抒发,对美声唱法加以了重视,很少用合唱形式,管弦乐曲也不多,弦乐器家族首次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艺术类院校开设歌剧赏析的必要性

艺术类院校开设歌剧赏析的必要性摘要:歌剧赏析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类,对学生有诸多益处,特别是针对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但随着笔者的调查发现,在现目前的艺术类院校中,开设歌剧赏析课程的院校寥寥无几,学校没有意识到开设歌剧赏析课程的重要性,认为开设歌剧赏析课程是没有必要的。
本文就从歌剧在艺术中的地位与学校的联系入手,并进行简要分析,根据其现阶段艺术类院校在歌剧赏析课程这一区域的现状,列出一些开设歌剧赏析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希望能为艺术类院校在考虑是否开设歌剧赏析课程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歌剧赏析、必要性、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一、歌剧概述(一)歌剧的起源与发展歌剧诞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西方巴罗克艺术时代早期的一个产物。
它是一种把舞台戏剧、布景、情节和持续的音乐相结合,以歌唱和音乐交替进行下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艺术。
西方歌剧的早期来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教仪剧、神秘剧以及牧歌套曲和田园剧。
并逐步发展、壮大,从意大利风靡到整个欧洲,且衍生出如喜歌剧、正歌剧、大歌剧、轻歌剧等多种歌剧种类。
而这,也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西方歌剧最早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融合下,走出了独属于中国歌剧的发展道路:即民族化的发展道路。
中国歌剧的出现,不仅涌现出了像《白毛女》这样的新民族歌剧典范,出现了如《江姐》、《洪湖赤卫队》这样的优秀歌剧代表;而歌剧《原野》的出现,才让中国歌剧正式走出国门,于1992年1月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进行首演,并获得巨大反响。
这在中国歌剧的发展史上,无疑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歌剧与艺术类院校的联系歌剧作为艺术中的一类,自然也与艺术类院校紧密相连。
从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上来说,好的艺术往往是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与哲学价值,而歌剧正是如此。
优秀的歌剧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提高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水平,这与当下艺术类院校的培养目标与宗旨是相符合的,即两者的作用都能够提高与巩固学习主体的专业艺术修养与综合素质水平,特别是对音乐院校的学生而言,其作用更是不可小觑的,然而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艺术类院校都发现了这点。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

一·浪漫主义一词的来源“浪漫主义”一词的来源Roma:罗马神圣罗马帝国;Roman罗马人骑士:Romance 罗马人讲述的浪漫故事;Romantic:罗曼蒂克,浪漫的,虚构的;Romanticism: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简述浪漫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政治局势变幻频繁,思想领域百花齐放,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谁最先在文学领域提出浪漫主义纲领他有哪些代表作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全面提出浪漫主义纲领,反映了1830年革命前夕新兴资产阶级的民主要求.雨果的重要小说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与古典主义相比,浪漫主义音乐有哪些特征与古典主义相比,浪漫主义的特征:古典,理性至上,浪漫,情感至上;古典,尊重现实,浪漫强调幻想,理想;古典崇尚共性,浪漫,突出个性,特色;古典讲究规则,浪漫追求新颖,追求自由;古典营造和谐,浪漫反映矛盾,反映冲突.二·什么是艺术歌曲艺术歌曲Art song,盛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是一种具有浪漫主义气质,创作手法考究,情感表达细腻,内容与文学紧密相关的独唱性歌曲.·简述艺术歌曲的特性/艺术歌曲的特点:歌词:通常是着名诗人的作品,有较强的文学性;曲调:富于抒情性和变化,精致细腻;伴奏:通常用钢琴,形式完美,艺术性强,与声部分同等重要.·艺术歌曲的种类分节歌,通体歌,变化通体歌.·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曲家有哪些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马勒,理查·斯特劳斯.·什么是声乐套曲谁是最早开创了声乐套曲的体裁由若干首歌曲组成一部作品,每首歌曲间内容互相联系,表达共同的主题与思想.最先开创声乐套曲的是贝多芬,代表作是致远方的爱人.三·马勒的声乐作品与交响乐作品之间,有怎样的相互关系马勒的声乐作品与交响作品有着互相渗透的关系.他的歌曲全部采用交响乐队伴奏,具有强烈的交响性,而他的交响作品大多都加入独唱,重唱,合唱等各种声乐形式.·与浪漫主义音乐相比,勃拉姆斯的创作风格有怎样的特点作为浪漫主义后期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却与浪漫主义风格格格不入.他热衷于古典风格,忠实地继承古典主义传统,是贝多芬之后最具古典精神的作曲家.·马勒根据中国唐诗创作的作品是什么采用了哪几位诗人的诗歌表达怎样的思想马勒的歌曲创作主要来源于诗歌:交响组歌大地之歌是根据中国唐代古诗而创作,采用了李白、孟浩然、王维等诗人的诗,表现了愤世嫉俗、孤傲超脱的思想,悲剧色彩很浓.·舒曼首创的一种音乐体裁是什么其采用了怎样的原则有哪些代表作舒曼首创的一种音乐体裁是钢琴套曲.采用舒伯特声乐套曲的原则.代表作童年情景森林情景狂欢节等.·舒曼的声乐套曲有哪些与舒伯特声乐套曲相比,又有哪些特征受舒伯特影响,舒曼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其中包括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与舒伯特相比,舒曼的声乐作品更有主观性,更含蓄,描绘心理更细致深刻,也有更强烈的诗意因素.钢琴部分独特效果,以完美手法让二者互相配合,衬托出色彩,更强调心理的刻画,其钢琴伴奏本身就是一首完美的钢琴曲~四·何谓音乐会序曲第一部真正意义的音乐会序曲是什么作品音乐会序曲是专为音乐会而作的管弦乐作品.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称为是音乐史上第一部标题性音乐会序曲.·谁首创了标题交响曲他有什么代表作柏辽兹创造了新型的标题交响曲,幻想交响曲是他最重要的作品,表现出作曲家革新的热情和创造性思想.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描写一位失意青年的热恋和绝望.浪漫主义音乐形象的一切任性和忧伤、沉思和喧嚷的特征,都在其中表现出来.·标题音乐的种类标题交响曲,音乐会序曲,交响乐,标题组曲.·标题音乐的特点标题音乐的特点:描绘性绘画叙述性文学冲突性戏剧.·什么是标题音乐根据科林斯音乐词典的解释,标题音乐是“用音响描绘一则故事或形象的具体内容、形式受故事或形象制约的音乐,与纯音乐相区别.”再说简单一点,标题音乐就是作曲家先有了标题构思包括某种具体的内容或形象,再根据标题构思而完成的音乐.而纯音乐的创作室没有标题构思的.五·交响诗的定义特点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还包括“音诗”、“交响音画”、“交响童话”、“交响幻想曲”等变体~·李斯特为何被称为“钢琴之王”代表作李斯特有着常人难以达到的钢琴演奏技术,并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代表作有旅行岁月,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奏鸣曲,大量的钢琴练习曲和钢琴协奏曲等.此外,李斯特还将大量歌剧,交响曲,室内乐和艺术歌曲改编为钢琴曲使得这些作品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这些作品显示着惊人的钢琴技巧,甚至对钢琴本身的构造提出了挑战.他力求发挥钢琴各个音区的音色作用,追求不同音色间对比效果,,大大扩展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其有“管弦乐队”的宏大气势.·肖邦为什么称为“钢琴诗人”肖邦一生致力于钢琴音乐创作,几乎涉及钢琴领域的所有体裁,无论哪种体裁都渗透着他精神世界的个人体验.他继承和发展了波兰民族音乐传统,并创造性地吸收了古典和浪漫主义的音乐成就,开创了近代钢琴艺术创作的新天地,在挖掘和丰富钢琴表现力,扩展钢琴表现范围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是因为他的音乐充满诗意,包括气势宏伟的史诗,情感真挚的抒情诗,及情趣盎然的绝句小品.·肖邦音乐的主要特点波兰特殊的社会状况,赋予肖邦音乐一个重要的特点:在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中,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对祖国的思念,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忧虑,成了他感情抒发的主要内容.他是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天性敏感.热情.忧郁.自制,在他的音乐中,主观情感和幻想的表现非常突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民间风格的表现也充分体现~·李斯特交响诗的特点代表作李斯特首创了单乐章的标题交响诗,集中体现了他的艺术理想,他认为音乐的标题性与其他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有机的联系,强调文学与音乐的内在联系,用音乐概括体现诗的主要思想,音乐形象及其发展是与诗的意境或哲学的理想相联系的,用音乐的手法体现出诗意和诗的主导形象.代表作有前奏曲塔索哈姆雷特等.六·简要回顾19世纪之前以意大利歌剧发展的概况歌剧于17世纪初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作曲家佩里创作了最早的歌剧达芙妮和优丽狄茜 .17世纪上半叶,歌剧中心转移到了威尼斯,蒙特威尔第开创了意大利歌剧的体系.其后.拿波里的斯卡拉狄将意大利歌剧推到了艺术的顶峰,同时由于过度注重技术,而忽略了内容,又使意大利歌剧逐渐走向衰败.·19世纪歌剧发展局面19世纪,歌剧的发展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意大利歌剧以其百年功力,再造辉煌意大利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德国歌剧后来居上,席卷全球韦伯、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法国歌剧的华美艳丽,动人心魄梅耶贝尔、古诺、比才~·19世纪,谁第一个为意大利歌剧带来了新的希望他哪两部作品代表歌剧史上两座丰碑罗西尼是第一个给意大利歌剧带来新的希望的作曲家.他一生共创作38部歌剧,主要作品有:喜歌剧意大利女子在阿尔及尔、贼鹊、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正歌剧奥赛罗、摩西、湖边夫人、威廉.退尔.而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则分别是喜歌剧和正歌剧的两座丰碑.·谁将意大利歌剧重新推向了艺术高峰他的代表作有哪些其中标志他最高成就的作品是哪部威尔第对传统歌剧的种种陋习做了根本的改革,由于他的改革,将意大利歌剧重新推向高峰.代表作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啊依达奥赛罗等,其中奥赛罗标志着他的最高成就.·何为真实主义歌剧代表作曲家是谁19世纪末,受真实主义文学影响,意大利歌剧的创作,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题材,以下层小人物作为歌剧的主人公,以他们的生活作为舞台表现的中心,被称为“真实主义歌剧”.代表人物是普契尼,代表作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部女郎、图兰多、波西米亚人等.七·德国民族歌剧的创始人韦伯是德奥浪漫主义音乐奠基人之一,他创立了完整的德国民族歌剧体系,创立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并确立了德国民族歌剧的地位,对19世纪欧洲歌剧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代表作有自由射手又名魔弹射手、优兰蒂、奥伯龙.·瓦格纳将自己改革过的歌剧叫什么特点是瓦格纳把经过自己改革的歌剧称为“乐剧”,认为乐剧应该是诗歌、音乐、戏剧三者结合的综合艺术,首先要注意的是戏剧本身.题材大多取自神话故事;结构的发展是连续不断的,取消了场景之间与唱段之间的界限;管弦乐的地位往往超过声乐;他的歌剧犹如规模巨大的、极其戏剧化的、加入声乐的交响曲.·理查,斯特劳斯创作领域是哪两方面歌剧方面的代表作理查.斯特劳斯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交响诗和歌剧两个领域.交响诗代表作有唐.璜、死与净化、梯尔的恶作剧、查拉斯凸特拉如是说、英雄生涯、家庭交响曲、唐.吉珂德.歌剧代表作有埃列克特拉,沙乐美、玫瑰骑士等.·法国歌剧主要类型/代表人物分别是谁1、大歌剧,场面华丽,结构庞大,内容丰富,代表人物是梅耶贝尔;2、抒情歌剧,愁善感,旋律优美,情感真挚,代表人物是古诺;3、轻歌剧:轻松戏谑,比喜歌剧更注重抒情性代表人物是奥芬巴赫.·比才最着名的代表作改编谁的小说还有什么代表作比才最成熟的作品是歌剧卡门,根据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以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震惊法国歌剧界.但由于首演的失败,而导致了比才的英年早逝.所以比才的作品并不多,除卡门外,还有采珠者、培尔兹城的美丽姑娘,以及为都得的话剧阿莱城的姑娘配乐.。
歌剧之夜

何为歌剧?
• 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 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 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 戏剧)。 歌剧在17世纪,即1600年前后才 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 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 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 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作者介绍
• 贾科莫· 安东尼奥· 多米尼科· 米歇尔· 塞孔多· 马利亚· 普契尼 (1858年12月22日-1924年11月29日),意大利作曲家。 著名的作品有《波希米亚人》、《托斯卡》与《蝴蝶夫人 》等歌剧,也是世界上最常演出的歌剧之一。这些歌剧当 中的一些歌曲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化的一部份,其中包括了 《贾尼· 斯基基》的《亲爱的爸爸》与《图兰朵》中的《今 夜无人入睡》在内。 • 《图兰朵》(意大利语:Turandot)是贾科莫· 普契尼作曲 的三幕歌剧,剧本改编自意大利剧作家卡洛· 戈齐的创作。 普契尼在世时未能完成全剧的创作,在普契尼去世后,弗 兰科· 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根据普契尼的草稿将全 剧完成。[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首演 ,由托斯卡尼尼担任指挥。
• 深入探索阶段:(1956---)是遵循“百花齐 放,百鸟争鸣”方针,进一步大胆探索新 歌剧的创作经验的。这批新歌剧大致有三 个创作道路。一、紧靠戏曲的创作道路, 如:《红珊瑚》、《红霞》;二、基本上 坚持《白毛女》的创作道路,如:《洪湖 赤卫队》、《江姐》;三、音乐语言及风 格都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在音乐形 式创作手法上又借鉴西洋歌剧经验的创作 道路,如:《阿依古丽》等。
• 普契尼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但当时中国实 行闭关锁国政策。 • 一个在中国作大使(唯一进入大清的途径 )的朋友送给他一个八音盒里面的曲子就 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歌《茉莉花》。 普契尼就求知若渴的一直听啊听啊——然后 把调子写进了以中国为背景的歌剧《图兰 朵》中 。
戏曲歌剧

专曲专用
音乐在前、剧本在后 以 独 唱 为 主,却 有 崇 尚 多 声 部音乐的传统 全腔体共鸣 多声部大型乐队 以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来区分
谢谢
19世纪的歌剧
大歌剧:多采取历史故事,由独唱、重唱、合唱、 管弦乐以及芭蕾舞组成,不采用说白。
轻歌剧:短小轻快,取材于日常生活,偏重于讽刺、 揭露,音乐多采用当代流行的音调。
声部划分
男 男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 女 女低音、女中音、女高音
声乐部分:独唱、重唱、合唱。 器乐部分:序曲、前奏曲、间奏曲。 声乐样式:朗诵调、咏叹调、小咏叹调、 宣叙调等。
视频:青春版牡丹亭 《游园》
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花部诸戏的兴起,是又一次重要的变革,即由原来的联曲 体变成了板腔体,从此结束了戏曲史上的传奇时代,开始了
新的乱弹时期,从而使我国的戏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视频:梅兰芳《贵妃醉酒》
唱:唱腔技法 念:念白
1、四功
做:身段和表情
打:武打动作
戏 曲和空间处。
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 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
视频:《秋江》
戏 曲 艺 术 特 色
程式化
戏曲的表演程式不限于表演身段,
大凡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 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可泛称之为程 式。
二 何为歌剧
歌剧(opera)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 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中国歌剧:《江姐》、《洪湖赤队》; 西洋歌剧:《卡门》、《费加罗的婚礼》、《图 兰朵》等。
《达芙妮》1597年 利努契尼写脚本、佩里 作曲 《优丽狄茜》1600年 利努契尼写脚本,佩
里和卡契尼作曲
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初)
评张筠青教授著作《歌剧音乐分析》

·182·艺术研究评张筠青教授著作《歌剧音乐分析》汤 蕾(上海大学 音乐学院,上海 200444)摘 要:《歌剧音乐分析》是一本立足于音乐本体,深度解析歌剧音乐的书籍,详细地介绍了歌剧音乐的音乐形象塑造、戏剧构成方式等内容,完善地解释并分析了歌剧音乐独特的相关问题。
这本书以纵向为线索,概括歌剧音乐发展历史,并从横向角度解剖并分析了西方的一些经典歌剧音乐作品。
认真学习、仔细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够加强对歌剧音乐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与此同时,也能够强化对各类其他体裁、形式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并为创作带来新思路。
关键词:音乐;本体;戏剧;结构张筠青教授所著的《歌剧音乐分析》在2004年10月首次出版,两年之后二次印刷。
这本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是北京市精品教材项目之一,其中,一共有11章,之后有参考书目、后记、附录。
第一章歌剧概述,具体划分为三个小结:何为歌剧,歌剧社会意义,歌剧与其他音乐形式在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第二章主要解析通俗歌剧和严肃歌剧,还分析了它们的具体类别划分。
第三章讲解歌剧音乐的主要构成要素,重点阐述器乐与声乐内容。
第四章是这本书的重点,将歌剧音乐的戏剧结构方式引入,作者具体把歌剧音乐的戏剧结构方式划分为四个类型:歌谣体、综合体、连续体、分段体。
接下来,除了第五章对“歌剧中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宣叙性段落”相关内容作了全面补充之外,剩下第六到第八章都在具体论述歌剧音乐戏剧结构,对于每种歌剧音乐戏剧结构都举出了实际案例,并进行详细论述。
第九章以俄罗斯民族歌剧为例做解析。
第十章讲解20世纪歌剧。
第十一章是整本书的总结,具体介绍歌剧音乐获得成功的基础及其在未来发展阶段内的方向等。
交响曲与歌剧能够充分反映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音乐发展程度,在老百姓的艺术生活中占据关键位置。
与此同时,也是专业音乐学院在校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内容。
但事实上,在专业音乐学院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详细解析歌剧的课程,甚至此类课程为空白状态,即便是有相关课程,也仅仅是分析一些著名的歌剧音乐选段或片段,缺少对完整歌剧音乐的深度解析。
正歌剧名词解释

正歌剧名词解释
1.歌剧:一种表现艺术,通常用歌唱、对白和音乐来讲述故事。
2. 正歌剧:通常指意大利歌剧,以声乐为主要表现方式,使用古典乐器如管弦乐队。
3. 芭蕾舞剧:一种通过舞蹈、音乐和舞台设计来表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4. 独唱:一种只由一个歌手演唱的音乐作品。
5. 合唱:由多个歌手一起演唱的音乐作品。
6. 男高音:一种高亢、明亮的男性声音类型,通常用来演唱男主角。
7. 女高音:一种明亮、高亢的女性声音类型,通常用来演唱女主角。
8. 男低音:一种深沉、低沉的男性声音类型,通常用来演唱男配角。
9. 女低音:一种深沉、低沉的女性声音类型,通常用来演唱女配角。
10. 乐谱:一种音乐作品的谱子,包含了乐曲的音符、节奏和速度等信息。
- 1 -。
正歌剧的简介

正歌剧的简介正歌剧指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以神话及古代英雄传奇故事为题材的意大利歌剧,最初与意大利趣歌剧(喜剧)相对而言,后流传至西欧各国。
下面就跟随店铺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正歌剧的相关知识吧!正歌剧的概述正歌剧全剧往往只有三幕,由朗诵调及咏叹调连缀构成,人物只有六七个角色,其中仅三个人物是主要的,即女高音、男高音和男中音,有时再加一个第二女高音。
每幕又可分数场,每场有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情节,第二部分是角色的内心活动)。
音乐基本上由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组成(咏叹调庄严精致),剧本采用意大利语,很少使用重唱及合唱(重唱主要是二重唱),也不用芭蕾舞。
每个人物都有咏叹调,重要角色常由阉人歌唱家(又称阉伶,为了音乐目的,造就男性女高音和女低音而对男童实施阉割)演唱,采用ABA三段式的返始咏叹调。
正歌剧的特点1) 在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严肃,与喜剧相对。
2) 在结构形式上:由原先的五幕歌剧变为紧凑的三幕结构,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喜剧性的幕间剧(Intremezzo,在舞台口表演)。
由极具个性的序曲(快—慢—快的三段形式)开场,宣叙调(朗诵调)和返始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
另,含有一定喜剧因素的正歌剧,称为“半正歌剧”,并可用说白。
如W.A.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姻》(通常亦可归属于趣歌剧范畴)。
3) 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种是干念式的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另一种是带伴奏的宣叙调,它善于表达复杂的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的紧张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
4) 返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ABA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不再把再现的A段写出,而只在B段的结尾处标记da capo,意为从头反复,故作“返始”之意,并在结尾处标记Fine(意为结束)。
作曲家手中的正歌剧亨德尔特(德国作曲家)为18世纪初正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40几部作品大多用意大利文写就,均取材于神话,著名的有《阿格丽品娜》(1709威尼斯首演)《尤利乌斯·恺撒在埃及》、《帖木而》(1724)、《罗德琳达》、(1725)、《阿尔辛娜》(1735)、《薛西斯》(1738)。
赞歌剧《江姐》

作者: 何为
出版物刊名: 人民音乐
页码: 19-20页
主题词: 《江姐》;英雄形象;歌剧;人物塑造;舞台;表现手段;主要人物;战士;艺术形象;革命者
摘要: <正> 《红岩》是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一部革命小说。
书中主要人物之一的江姐,这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曾经激动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灵。
歌剧《江姐》(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沙作曲)的作者们,正是受了这一形象的鼓舞,怀着革命的激情,把江姐的英雄形象在歌剧舞台上树立起来的。
对于社会主义的、革命的新歌剧说来,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塑造革命的无产阶级先进人物的英雄形象。
歌剧《江姐》的创作在这方面是有成就的,它在舞台上为江姐这个人物塑造了色泽鲜明的艺术形象。
这个形象通过歌剧特有的表现手段,从几个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为正歌剧.喜歌剧.轻歌剧.趣歌剧,以及之间有什么差异和联系?
歌剧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它融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及美术于一体,把丰富多采的表现手段至善尽美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成为在本质上区别于其它舞台艺术的一种形式。
歌剧基本上分正歌剧与喜歌剧两种。
自17世纪初经长期发展又派生出多种类型,有正歌剧、大歌剧、喜歌
剧、轻歌剧、乐剧及清唱剧等。
正歌剧(opera seria)
这名词常指17世纪或18世纪早期的意大利歌剧,或者相类似的歌剧。
题材崇高,以神话人物、英雄骑士为主要角色、营造一种理想化了的纯美境界音乐风格崇高华丽、追求歌唱技巧的歌剧。
是和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相适应的,在形式上注重华丽的演唱技巧。
音乐包含序曲、咏叹调、有伴奏的宣叙调、重唱、合唱等。
正歌剧不仅盛行于意大利而且还流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作曲家也常采用意
大利剧作家的脚本写作正歌剧,用意大利语演唱。
喜歌剧
又称“谐歌剧”,和正歌剧相对立的歌剧种类。
盛行于十八世纪。
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
它包括这样一些常见的特点: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往往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用本民族语言等。
喜歌剧主要流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
这些国家的
喜歌剧有着不同的特色。
正歌剧:盛行于十七世纪,题材重大严肃、音乐风格崇高华丽、讲求歌唱技巧。
喜歌剧:盛行于十八世纪,取材于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
趣歌剧
属于喜歌剧的特殊重要类型。
一般分为两类:①意大利趣歌剧:指18世纪具有喜剧性内容的意大利歌剧,与正歌剧相对而言,常取材于现实生活,通常分为两幕。
剧中人物分正角与趣角两大类,后者以男低音为重要角色。
剧中无对白,多使用干朗诵调,有重唱,并常有小合唱的终曲。
意大利趣歌剧在19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
如G.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大利作曲家G.罗西尼的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②法国趣歌剧:19世纪法国喜歌剧的变种,是一种较轻松活泼的通俗音乐喜剧,部分对话使用说白,规模接近于独幕歌剧,也有分为两幕的,J.奥芬巴赫的《地狱中的奥尔甫斯》为其代表。
轻歌剧
源于喜歌剧和歌唱剧,因此它可以自由地运用对白。
剧本题材通俗轻松,内容大多抒情。
结构通常比较短小,大多为独幕剧形式。
剧中除独唱、重唱、合唱外,还有说白。
旋律流畅动听,配器色调鲜明,与正歌剧的严谨风格形成对比。
轻歌剧这一名称源自意大利文“operetta”,其原词意为“小型歌剧”,它是歌剧的缩小形式,因此,“operetta”又可译做“小歌剧”。
在一般意义的“轻歌剧”,是指法国的轻歌剧和维也纳
的轻歌剧,也把滑稽歌剧为轻歌剧。
歌剧分类及特点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12-11 08:00
提问者:讓愛七裏香- 一级最佳答案
正歌剧(opera seria)——盛行于十七世纪的题材重大严肃、音乐风格崇高华丽
讲求歌唱技巧的歌剧。
歌唱芭蕾剧(opera-ballet)——十七、十八世纪盛行于法国的歌唱与舞蹈并重的体裁。
喜歌剧(opera buffa)——又称“谐歌剧”,和正歌剧相对力的歌剧种类。
盛行于十八世纪。
题材取自日常生活。
音乐风格轻快幽默。
大歌剧(grand opera)——盛行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多采用历史题材,具有史诗性
音乐风格华丽恢宏,场面较一般歌剧大,常常插入芭蕾舞。
轻歌剧(operetta)——又称小歌剧,盛行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常常有对白,
音乐风格轻快幽默,有时又比较抒情。
乐剧(music drama)——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对自己歌剧作品的称谓。
他以此来表示他对乐队以及戏剧、舞台设计等因素的高度重视,强调歌剧的
“综合艺术”特性,而不像其他作曲家那样把歌唱放在首要位置。
音乐剧(musical comedy)——音乐剧,也称作“音乐喜剧”。
或者更确切地称为
“美国音乐剧”。
十九世纪末发源于美国百老汇(Broadway)。
美国纽约的娱乐中心,
戏剧活动的重要阵地)。
内容从轻松幽默的到严肃深刻的都有,但常常与现实生活
有密切的联系,音乐风格较为通俗,有时是融合了严肃和通俗音乐风格的混合体。
歌剧——清唱剧(opera-oratorio)——将歌剧和清唱剧(包括独唱、合唱和乐队的
一种古老的音乐体裁,与歌剧不用之处是静态的表演方式——演员没有戏剧性的动作,并且以宗教题材为主要内容)题材混合而成的体裁,近代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
对自己的作品《俄狄普斯王》的称谓。
……
除了以上的类型,还有巴罗克歌剧(Baroque Opera),古典主义歌剧(Classical Opera),浪漫主义歌剧(Romantic Opera),民族主义歌剧(Nationalist Opera),真实主义歌剧(Verismo Opera),印象主义歌剧(Impressionistic Opera)
表现主义歌剧(Eepressionist Opera)等类型
在实际作品中,歌剧的类型常常是混合的,因此有些作品不能简单的归与某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