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折弯的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板材折弯计算公式

板材折弯计算公式

一、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二、计算方法展开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1、 R=0,折弯角θ=90°(T<1.2,不含1.2mm);图一L=A+B-2T+0.4T2、R=0, θ=90° (T≧1.2,含1.2mm);图二L=A+B-2T+0.5T图一图二3、R≠0 θ=90°;图三L=(A-T-R)+(B-T-R)+(R+λ)*π/2当R ≧5T时λ=T/21T≦R <5T λ=T/30 < R (实际展开时除使用尺寸计算方法外,也可在确定中性层位置后,通过偏移再实际测量长度的方法.以下相同)4、R=0 θ≠90°;图四λ=T/3L=[A-T*tan(a/2)]+[B-T*tan(a/2)]+T/3*a(a单位为rad,以下相同)图三图四5、R≠0 θ≠90°;图五L=[A-(T+R)* tan(a/2)]+[B-(T+R)*tan(a/2)]+(R+λ)*a当R ≧5T时λ=T/21T≦R <5T λ=T/30 < R6、 Z折1;图六计算方法请示上级,实际计算时可参考以下几点原则:(1)当C≧5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2)当3T<C<5时:L=A-T+C+B+K(3)当C≦3T时<一次成型>;L=A-T+C+B+K/2图五图六7、 Z折2;图七C≦3T时<一次成型>:L=A-T+C+B+D+K图七。

6061折弯系数

6061折弯系数

6061折弯系数
折弯系数是指在金属板材折弯加工中,用来描述材料在折弯过程中的变形程度的一个参数。

折弯系数(K值)是由折弯长L 和折弯角度θ计算得出的,公式为K = L / (T × R),其中L 为折弯长度,T为板材厚度,R为折弯半径。

对于6061铝合金,其折弯系数与材料的机械性能有关,具体数值需要根据材料的具体性质来确定。

一般来说,6061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所以其折弯系数应该是较高的。

如果需要计算具体的折弯系数,可以根据上述公式以及材料的具体尺寸和折弯参数进行计算。

根据折弯系数计算板材尺寸

根据折弯系数计算板材尺寸

根据折弯系数计算板材尺寸
折弯模具按折弯工艺分为标准模具和特殊折弯模具。

在标准的折弯情况下(直角和非直折弯)折弯时一般都是用标准模具,折弯一些特殊的结构件(如:段差折弯、压死边等)时采用特殊模具。

另外折弯不同厚度板料时,对折弯下模具的开口尺寸“V”形槽尺寸选择有所不同。

一般所选用“V”形槽开口尺寸为板材厚度的6-10倍
(0.5~2.6mm为6t、3~8mm为8t、9~10mm为10t、12mm以上为
12t)。

当板材较薄时选择取向于小数,板材较厚时取向于大数。

如:折弯2mm板时可选用12mmV槽即可。

折弯尺寸计算方式:
1、折弯系数=板材厚度*0.35,小于45度折弯由于变形量大。

2、折弯系数=板材厚度*0.35,小于45度折弯由于变形量大。

3、折弯系数=板材厚度*0.18,折弯90度所以折弯系数就是0.35*2=0.7,展开L=98+98+0.7=196.7。

常用板材折弯计算公式

常用板材折弯计算公式

常用板材折弯计算公式折弯是一种常见的板材加工方式,通过在板材上施加力量使其沿一定角度弯曲。

在进行板材折弯计算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弯曲性质、板材厚度、弯曲角度、材料强度等因素。

下面是一些常用板材折弯计算公式。

1.板材受到弯曲力矩时,板材上任意一点的应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σ=My/I其中,σ是应力,M是弯曲力矩,y是板材上被测点到中性轴的距离,I是横截面惯性矩。

2.板材在折弯过程中,弯曲角度与板材长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θ=(L×180)/(π×R)其中,θ是弯曲角度,L是板材的长度,R是弯曲的半径。

3.半径为R的圆弧内弯曲的板材的位移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π×R×θ)/180其中,S是位移长度。

4.板材的弯曲弹性模量E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E=(F×L^3)/(4×W×y)其中,E是弯曲弹性模量,F是应用的力,L是板材的长度,W是板材的宽度,y是测点到中性轴的距离。

5.当板材受到以R为半径的圆弧内弯曲时,圆心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α=(S×180)/(π×R)其中,α是圆心角,S是位移长度。

6.板材的弯曲半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E×t^2)/(6×σ)其中,R是弯曲半径,E是弯曲弹性模量,t是板材的厚度,σ是应力。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板材折弯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实际应用中对板材的折弯进行计算和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材料的弯曲性质略有差异,因此在具体计算时需要使用相应材料的参数。

此外,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变形、伸长、压缩等因素,以及板材之间的接缝和连接方式等因素,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折弯压力计算公式

折弯压力计算公式

折弯压力计算公式折弯压力是指在金属板材折弯过程中所施加的力,用于模拟和分析金属板材的折弯行为和性能。

折弯压力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导和确定。

首先,需要明确折弯的基本原理。

在金属板材的折弯过程中,受到的内力主要有剪切力和弯曲力。

剪切力是指板材上存在的剪应力,而弯曲力则是由于板材弯曲引起的弯曲应力。

根据弹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到以下公式:F=(E×I×y)/(R×h)其中,F表示折弯压力,E表示材料的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惯性矩,y表示板材中心线与折弯轴线的距离,R表示板材的曲率半径,h表示板材的厚度。

接下来,需要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截面惯性矩。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单位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变,它是描述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的重要参数。

截面惯性矩是描述截面形状对于受力性能的影响程度的参数,它越大说明板材越容易抵抗弯曲变形。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获取。

此外,板材中心线与折弯轴线的距离和板材的曲率半径也需要确定。

板材中心线与折弯轴线的距离是指板材折弯过程中中心线位置的偏移情况,它直接影响到折弯压力的大小。

板材的曲率半径是指板材在特定折弯条件下呈现的曲率形状,它与折弯压力呈反比关系。

最后,结合上述参数,可以利用公式进行折弯压力的计算。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材料和板材的折弯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

总之,折弯压力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分析和研究折弯过程中所受力学原理推导得出的,其中涉及到材料的弹性模量、截面惯性矩、板材中心线与折弯轴线的距离和板材的曲率半径等参数。

这些公式和参数的选择和确定都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3mm钣金折弯系数

3mm钣金折弯系数

3mm钣金折弯系数
3mm钣金折弯系数
一、折弯系数及允许弯曲限度
折弯系数(k):用来表示折弯部件弯曲半径与试样长度之比值,它与弯曲应力息息相关,有一定的计算系数,早已规定用作计算折弯应力分步的依据,一般公式如下:
K = R / L
其中:K=折弯系数
R=弯曲半径(m)
L=试样长度(m)
允许弯曲限度:钣金折弯部件的允许弯曲限度,是指在满足弯曲容许值要求的情况下,弯曲半径与试样长度之比值在什么范围之内就不会引起折弯材料断裂或塑性变形。

二、3mm钣金折弯系数
3mm厚钣金折弯系数:根据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3mm厚钣金折弯系数的允许弯曲限度为:
1.铝合金板材:最大允许系数K<=0.5
2.不锈钢板材:最大允许系数K<=0.4
3.低碳钢板材:最大允许系数K<=0.4
4.其它材料:根据材料特性,由专业人员进行定制得出允许系数。

三、折弯系数计算公式
材料厚度折弯系数计算公式,折弯系数K=R/L,其中:
R=弯曲半径(m)
L=试样长度(m)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3mm厚钣金板弯曲所需要的折弯系数等参数。

各类板材折弯展开计算公式()

各类板材折弯展开计算公式()

1 目的
统一展开计算方法,做到展开的快速准确.
2 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3计算方法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备注:
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设计标准值.
b孔径设计值:一般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时除外,例:Φ3.80+0.050取Φ3.84.
c 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R=0展开.
附件一:常见抽牙孔孔径一览表
说明:
1以上攻牙形式均为无屑式.
2抽牙高度:一般均取H=3P,P为螺纹距离(牙距).
3.内径:M3 Φ2.75 M3.50 Φ3.20 M 4 Φ3.65 #6-32 Φ3.10。

各类折弯公式

各类折弯公式

3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4计算方法展开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4.1R=0,折弯角θ=90°(T<1.2,不含1.2mm)L=(A-T)+(B-T)+K=A+B-2T+0.4T上式中取:λ=T/4K=λ*π/2=T/4*π/2=0.4T4.2R=0,θ=90°(T≧1.2,含1.2mm)L=(A-T)+(B-T)+K=A+B-2T+0.5T上式中取:λ=T/3K=λ*π/2=T/3*π/2=0.5T4.3R≠0θ=90°L=(A-T-R)+(B-T-R)+(R+λ)*π/2当R≧5T时λ=T/21T≦R<5T λ=T/30<R<T λ=T/4(实际展开时除使用尺寸计算方法外,也可在确定中性层位置后,通过偏移再实际测量长度的方法.以下相同)4.4R=0θ≠90°λ=T/3L=[A-T*tan(a/2)]+[B-T*tan(a/2)]+T/3*a(a单位为rad,以下相同) 4.5R≠0θ≠90°L=[A-(T+R)*tan(a/2)]+[B-(T+R)*tan(a/2)]+(R+λ)*a当R≧5T时λ=T/21T≦R<5T λ=T/30<R<T λ=T/44.6Z折1.计算方法请示上级,以下几点原则仅供参考:(1)当C≧5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L=A-T+C+B+2K(2)当3T<C<5时<一次成型>:L=A-T+C+B+K(3)当C≦3T时<一次成型>:L=A-T+C+B+K/24.7Z折2.C≦3T时<一次成型>:L=A-T+C+B+D+K4.8抽芽抽芽孔尺寸计算原理为体积不变原理,即抽孔前后材料体积不变;ABCD四边形面积=GFEA所围成的面积.一般抽孔高度不深取H=3P(P 为螺纹距离),R=EF见图∵T*AB=(H-EF)*EF+π*(EF)2/4∴AB={H*EF+(π/4-1)*EF2}/T∴预冲孔孔径=D–2ABT≧0.8时,取EF=60%T.在料厚T<0.8时,EF的取值请示上级.4.9方形抽孔方形抽孔,当抽孔高度较高时),直边部展开与弯曲一致, (H>Hmax的圆角处展开按保留抽高为H=Hmax大小套弯曲公式展开,连接处用45度线及圆角均匀过渡,当抽孔)直边部展开高度不高时(H≦Hmax与弯曲一致,圆角处展开保留与直边一样的偏移值.取值原则供参考.以下Hmax当R≧4MM时:=4T 材料厚度T=1.2~1.4取Hmax=5T 材料厚度T=0.8~1.0取Hmax=6T 材料厚度T=0.7~0.8取Hmax=8T 材料厚度T≦0.6取Hmax当R<4MM时,请示上级.≦1.5T) 4.10压缩抽形1(Rd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当R≦1.5T时,求D值计d算公式如下:D/2=[(r+T/3)2+2(r+T/3)*(h +T/3)]1/24.11压缩抽形2(R>1.5T)d原则:直边部分按弯曲展开,圆角部分按拉伸展开,然后用三点切圆(PA-P-PB)的方式作一段与两直边和直径为D的圆相切的圆弧.>1.5T时:当Rdl按相应折弯公式计算.D/2={(r+T/3)2+2(r+T/3)*(h+T/3)-0.86*(Rd-2T/3)*[(r+T/3)+0.16*(Rd-2T/3)]}1/24.12卷圆压平图(a):展开长度L=A+B-0.4T图(b):压线位置尺寸A-0.2T图(c):90°折弯处尺寸为A+0.2T图(d):卷圆压平后的产品形状4.13侧冲压平图(a):展开长度L=A+B-0.4T图(b):压线位置尺寸A-0.2T图(c):90°折弯处尺寸为A+1.0T图(d):侧冲压平后的产品形状4.14综合计算如图:L=料内+料内+补偿量=A+B+C+D+中性层弧长(AA+BB+CC)(中性层弧长均按“中性层到板料内侧距离λ=T/3”来计算)备注:a标注公差的尺寸设计值:取上下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作为设计标准值.b孔径设计值:一般圆孔直径小数点取一位(以配合冲头加工方便性),例:3.81取3.9.有特殊公差时除外,例:Φ3.80+0.050取Φ3.84.c产品图中未作特别标注的圆角,一般按R=0展开.附件一:常见抽牙孔孔径一览表料厚0.6 0.8 1.0 1.2类型M3 3.5 3.7 4.0 4.2M3.5 3.9 4.2 4.4 4.7M4 4.4 4.6 4.9 5.1#6-32 3.8 4.1 4.3 4.6附件二:常见预冲孔孔径一览表料厚0.6 0.8 1.0 1.2 类型M3 1.2 1.5 1.5(1.8) 1.8 M3.5 1.2 1.5 1.5(1.8) 1.8 M4 1.2 1.5 1.5(1.8) 1.8 #6-32 1.2 1.5 1.5(1.8) 1.8 说明:1以上攻牙形式均为无屑式.2抽牙高度:一般均取H=3P,P为螺纹距离(牙距).3.内径:M3Φ2.75 M3.50Φ3.20 M4Φ3.65#6-32Φ3.10。

折弯计算公式

折弯计算公式

如果是简单的直角折弯,一般来说,算料的时候,数一下有多少个弯就行了,每个弯减一个板厚。

L=外形长-2*R/tan(α/2)+α/180**R其中,α为30度可者90度,R为弯曲半径展开尺寸是把每段相加,在减去你每道弯有1,8倍 SECC,SPCC和如果折弯数连续有4折以上的建议你先试样。

折弯件上面折边如果要开孔,一般将它们画出来,找到延长线(按照中线),按几何法计算:L=外形长-2*R/tan(α/2)+α/180**R ;其中,α为30度或90度,R为弯曲半径;如你折的是的板子,折弯件的宽度加高度再减折弯的刀数。

理论计算法:1,圆角很小(R<δ)的弯曲件展开法。

L=L1+L2+Kδ ,式中K——介于~之间,软料取下限,硬料取上限。

多角弯曲时:L=L1+L2+.......+Ln+K1δ(n-1),式中 L1,L2.....Ln——各直边的内线长度(毫米),n——直边的数量。

K1——在双角弯曲时,介于~之间;在多角弯曲时为(对于塑性更大的材料可减至).如何算折弯尺寸现在经常要算一些板金及铁线的下料,但碰到折弯的地方,算出来总会差1—2mm(一般用厚度来减),如果碰上角度问题,那就差更远了。

哪位师傅能帮忙讲解一下如何算?越详细越好!我也有个折弯公式,但不会用。

BA=P(R+KT)A/180算你问对人了。

我发明的一个最简单公式:L=k*+其中:L----圆弧部分的展开长度;mmk----圆心角除以直角的值;r----工件园角的内半径;mmt----工件板厚;mm计算板金下料时经常总是相差1-2mm,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1、可能你在计算长度时,不是用中性层来计算,因为板材在折弯时,里层组织受压,外层组织受拉,一定要用中性层来计算。

2、你可能没有考虑折弯时的变薄系数,系数可以《板金下料手册》中查到。

建议去买一本《板金下料手册》来看,里面有详细的介绍。

直角展开公司:0,28*1,57*t(料厚)角度展开公司:0,28*1,57*t(料厚)*角度/90度反折平:1,5t(料厚)以上为五金模具设计经验值。

折弯圆弧段计算方法

折弯圆弧段计算方法

折弯圆弧段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以下参数:
1.弯曲半径:即所需的折弯圆弧段的半径。

2.板料厚度:即所使用的金属板材的厚度。

3.弯曲角度:即所需折弯圆弧段的角度。

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步骤:
步骤1:确定金属板材的发育长度。

发育长度是指在底面铺开时,圆弧段所占有的长度。

用以下公式计算发育长度:发育长度=弯曲角度/360×圆周长
其中,圆周长=2×π×弯曲半径
步骤2:计算折弯圆弧段的开料长度。

开料长度是指在折弯过程中,金属板材两端之间的顶面距离。

用以下公式计算开料长度:开料长度=发育长度-π×弯曲半径
步骤3:计算折弯圆弧段的预弯线长度。

预弯线长度是指在折弯过程中,金属板材在预弯状态下的顶面距离。

用以下公式计算预弯线长度:预弯线长度=开料长度-板料厚度×π/2步骤4:计算折弯圆弧段的折弯角度。

折弯角度可以通过预弯线长度和发育长度之差来计算。

用以下公式计算折弯角度:折弯角度=(发育长度-预弯线长度)/发育长度×360
以上是一种基本的折弯圆弧段计算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折弯圆弧段的开料长度和折弯角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折弯过程中可能还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材料弹性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铁板折弯展开尺寸计算公式

铁板折弯展开尺寸计算公式

铁板折弯展开尺寸计算公式
铁板折弯展开尺寸计算公式如下:
钣金折弯展开图的计算是要用一个系数来计算的,这个系数一般都用1.645!
计算方法是工件的外形尺寸相加,再减去1.645*板厚*弯的个数,
例如,折一个40*60的槽钢用板厚3的冷板折,那么计算方法就是40+40+60(外形尺寸相加)—1.645(系数)*3(板厚)*2(弯的个数)=130.13(下料尺寸)
一般6毫米之内都是这样计算的了
一般铁板0.5—4MM之内的都是A+B-1.6T。

(A,B代表的是折弯的长度,T就是板厚.
例如用2.5mm的铁板折180mm*180mm的直角,那么你下的料长就是180mm+180mm再减去
2.5mm*1.6也就是4mm就好了,也就是356mm。

钣金折弯面积计算公式

钣金折弯面积计算公式

钣金折弯面积计算公式钣金折弯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折弯,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零件和构件。

在进行钣金折弯加工时,需要准确计算折弯面积,以确保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钣金折弯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钣金折弯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折弯面积 = (L + K × T) × B。

其中,L为折弯长度,K为折弯系数,T为板厚,B为板材宽度。

折弯长度L指的是折弯线的长度,即折弯部分的边缘长度。

折弯系数K是一个与材料性质和折弯角度有关的常数,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板厚T和板材宽度B则是材料本身的尺寸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钣金折弯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地计算出折弯部分的面积,从而确定所需的材料数量和加工工艺。

这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材料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钣金折弯面积的计算公式还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设计优化和工艺优化。

通过对不同折弯长度、折弯系数、板厚和板材宽度进行组合和调整,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折弯方案,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除了计算公式外,还需要注意一些与钣金折弯面积相关的技术要点。

首先,折弯长度L的测量需要非常准确,可以使用尺子或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其次,折弯系数K的选择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实际折弯情况进行调整,通常需要进行试验和验证。

最后,板厚T和板材宽度B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特性和实际加工情况。

在实际生产中,钣金折弯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与CAD软件、数控折弯机等设备和工具结合使用,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

通过输入相关参数,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折弯面积,并生成相应的加工程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钣金折弯面积的计算公式是钣金加工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地计算折弯部分的面积,优化设计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钣金折弯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动钣金加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90度带圆弧折弯展开计算公式

90度带圆弧折弯展开计算公式

90度带圆弧折弯展开计算公式引言在金属加工行业中,折弯是一项常见的工艺,而90度带圆弧折弯又是其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90度带圆弧折弯的展开长度以及相关的公式。

1.基本概念在进行90度带圆弧折弯展开计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折弯角度(A)-:指金属板材在折弯后的角度,本文中为90度。

带圆弧(R)-:指折弯处的圆弧,其半径用R表示。

折弯长度(L1)-:指金属板材在未进行折弯前,待折弯边缘之间的距离。

展开长度(L2)-:指金属板材在折弯后展开后的边缘长度。

2.折弯展开计算公式根据上述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得到90度带圆弧折弯展开计算的公式如下:L2=L1+π*R*(A/180)其中,π表示圆周率,可以近似取3.14。

3.实例演算为了更好地理解折弯展开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以一个具体的实例进行演算。

假设有一块长度为100厘米,宽度为20厘米的金属板材需要进行90度带圆弧折弯,圆弧半径为5厘米。

我们来计算其展开长度。

首先,根据公式,计算出折弯长度L1:L1=2*(100+20)-(2*5*π)=240-(10*3.14)≈206.86厘米接着,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展开长度L2:L2=206.86+(3.14*5*(90/180)=206.86+15.7=222.56厘米因此,这块金属板材在进行90度带圆弧折弯后的展开长度为222.56厘米。

4.注意事项在使用上述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角度单位-:公式中的角度单位为度,需要将角度转换为弧度进行计算。

圆弧方向-:根据具体的实际要求,圆弧的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或逆时针。

折弯边缘-:在计算折弯长度L1时,需要考虑折弯边缘的数量和长度。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90度带圆弧折弯展开的长度。

只要掌握了相关的公式,就能够准确进行折弯展开的计算。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在金属加工行业中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板材折弯计算公式

板材折弯计算公式

板材折弯计算公式
1.弹性计算公式:
在板材弯曲过程中,当受力初步产生变形时,如果受力不超过板材的
弹性极限,板材会产生弹性变形。

弹性计算公式用来计算板材在弯曲过程
中的弹性变形。

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截面惯量(I),计算板材的最大
应力(σ)和变形(δ)。

弹性计算公式为:
σ=E*y/r
δ=(E*y*t^2)/(6*r^2)
其中,σ是板材的最大应力;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y是中性面的距离;r是板材的曲率半径;δ是板材的变形;t是板材的厚度。

2.极限弯曲计算公式:
在板材弯曲过程中,当受力超过板材的弹性极限时,板材会产生塑性
变形。

极限弯曲计算公式用来计算板材在弯曲过程中的塑性变形。

根据计
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板材的截面模量(W)、弯曲应力(σ)和塑性变形(δ)。

极限弯曲计算公式为:
W=(b*h^2)/6
σ=(M*y)/W
δ=(4*M*y^2)/(E*W*h^2)
其中,W是板材的截面模量;b和h是板材的宽度和高度;M是弯矩;y是中性面的距离。

3.弯曲半径计算公式:
在实际工程中,板材的设计往往需要确定弯曲半径。

弯曲半径计算公式用来计算板材在弯曲过程中所需的最小弯曲半径。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最小弯曲半径(Rmin)。

弯曲半径计算公式为:
Rmin = K * t^2
其中,Rmin是最小弯曲半径;K是与材料特性相关的常数;t是板材的厚度。

以上是板材折弯计算的三种常用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材料和板材尺寸,选择适合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板材的应力和变形,从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生产。

折弯系数k因子计算公式

折弯系数k因子计算公式

折弯系数k因子计算公式
在金属加工领域中,折弯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它可以将平板金属材料弯曲成所需的形状。

在折弯过程中,需要考虑金属的弹性变形,以及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因此,为了准确地预测折弯后的形状和尺寸,需要使用折弯系数k因子计算公式。

折弯系数k因子是衡量金属弹性变形程度的参数,它的值取决于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板材厚度、折弯角度和半径等因素。

根据材料的不同,折弯系数k因子也会有所不同。

折弯系数k因子计算公式如下:
k = t / (2R + Kt)
其中,t表示板材厚度,R表示折弯半径,Kt是一个根据材料类型和板材厚度确定的系数。

在应用这个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折弯半径R应该大于板材厚度t,否则会导致金属材料过度弯曲,甚至产生裂纹。

2. Kt系数是由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板材厚度共同决定的。

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的板材厚度下,Kt系数的值也会有所不同。

3. 折弯系数k因子的值越大,说明金属材料的弹性变形越大,折弯后的形状和尺寸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4.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折弯系数k因子来计算折弯后的形状和尺寸。

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和实际测量值,可以判断折弯过程中是否存在误差,并对加工工艺进行调整。

折弯系数k因子是金属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只有在正确地计算和应用k因子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折弯后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碳钢板折弯下料计算公式

碳钢板折弯下料计算公式

碳钢板折弯下料计算公式在金属加工行业中,碳钢板是一种常见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在加工碳钢板时,折弯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通过折弯可以使碳钢板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在进行碳钢板折弯下料计算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板材的厚度、折弯角度、弯曲半径等。

下面将介绍碳钢板折弯下料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碳钢板折弯下料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折弯后的板材长度,二是计算折弯后的板材宽度。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个方面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折弯后的板材长度计算公式。

在进行碳钢板折弯下料计算时,需要根据折弯后的板材长度来确定原始板材的长度。

通常情况下,折弯后的板材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 = π× (R + K × T) × (A/180)。

其中,L为折弯后的板材长度,R为弯曲半径,K为K值(取决于板材的厚度和材料),T为板材的厚度,A为折弯角度。

在使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弯曲半径R的选择,不同的折弯机具有不同的弯曲半径范围,因此在进行折弯下料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的折弯机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弯曲半径。

2)K值的确定,K值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与板材的厚度和材料有关。

通常情况下,K值可以通过实验或查阅相关资料来确定。

3)折弯角度的选择,折弯角度是指板材在折弯时所形成的角度,不同的折弯角度会影响折弯后的板材长度,因此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准确选择折弯角度。

2. 折弯后的板材宽度计算公式。

除了计算折弯后的板材长度外,还需要计算折弯后的板材宽度。

通常情况下,折弯后的板材宽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W = K × T × (A/180)。

其中,W为折弯后的板材宽度,K为K值,T为板材的厚度,A为折弯角度。

在使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K值的确定,与计算折弯后的板材长度时一样,K值在计算折弯后的板材宽度时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板材折弯计算公式

板材折弯计算公式

一、展开计算原理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二、计算方法展开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1、 R=0,折弯角θ=90°(T<1.2,不含1.2mm);图一L=A+B-2T+0.4T2、R=0, θ=90° (T≧1.2,含1.2mm);图二L=A+B-2T+0.5T图一图二3、R≠0 θ=90°;图三L=(A-T-R)+(B-T-R)+(R+λ)*π/2当R ≧5T时λ=T/21T≦R <5T λ=T/30 < R (实际展开时除使用尺寸计算方法外,也可在确定中性层位置后,通过偏移再实际测量长度的方法.以下相同)4、R=0 θ≠90°;图四λ=T/3L=[A-T*tan(a/2)]+[B-T*tan(a/2)]+T/3*a(a单位为rad,以下相同)图三图四5、R≠0 θ≠90°;图五L=[A-(T+R)* tan(a/2)]+[B-(T+R)*tan(a/2)]+(R+λ)*a当R ≧5T时λ=T/21T≦R <5T λ=T/30 < R6、 Z折1;图六计算方法请示上级,实际计算时可参考以下几点原则:(1)当C≧5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要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2)当3T<C<5时:L=A-T+C+B+K(3)当C≦3T时<一次成型>;L=A-T+C+B+K/2图五图六7、 Z折2;图七C≦3T时<一次成型>:L=A-T+C+B+D+K图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材折弯的计算公式
*********************************************************************
1.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
2.计算方法(七种类型)
展开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
3.1 R=0,折弯角θ=90°(T<1.2,不含1.2mm)
L=(A-T)+(B-T)+K
=A+B-2T+0.4T
上式中取:λ=T/4
K=λ*π/2
=T/4*π/2
=0.4T
图一
*********************************************************************
3.2 R=0, θ=90° (T≧1.2,含1.2mm)
L=(A-T)+(B-T)+K
=A+B-2T+0.5T
上式中取:λ=T/3
K=λ*π/2
=T/3*π/2
=0.5T
图二
*********************************************************************
3.3 R≠0 θ=90°
L=(A-T-R)+(B-T-R)+(R+λ)*π/2
当R ≧5T时λ=T/2
1T≦R <5T λ=T/3
0 < R (实际展开时除使用尺寸计算方法外,也可在确定中性层位置后,通过偏移
再实际测量长度的方法.以下相同)
图3
*********************************************************************
3.4 R=0 θ≠90°
λ=T/3
L=[A-T*tan(a/2)]+[B
-T*tan(a/2)]+T/3*a
(a单位为rad,以下相同)
图4
*********************************************************************
3.5 R≠0 θ≠90°
L=[A-(T+R)* tan(a/2)]+[B
-(T+R)*tan(a/2)]+(R+λ)*a
当R ≧5T时λ=T/2
1T≦ R <5T λ=T/3
0 < R
图5
*********************************************************************
3.6 “Z”型折1.
(1)当C≧5时,一般分两次成型,按两个90°折弯计算.(考虑到折弯冲子的强度)
L=A-T+C+B+2K
(2)当3T<C<5时:
L=A-T+C+B+K
(3)当C≦3T时<一次成型>:
L=A-T+C+B+K/2
图6
*********************************************************************
*********************************************************************
3.7 “Z”型折2.
C≦3T时<一次成型>:
L=A-T+C+B+D+K
图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