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化学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化学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机化学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编号:x2030471学时数:56其中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3.5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讲授了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单质及无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是后续化学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之具有自学无机化学书刊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之具有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气体及热化学基础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其应用、气体分压定律及其应用、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了解分压、体系、环境、状态、功、热及热力学能等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焓、焓变的概念,掌握状态函数和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概念。

2.重点:状态函数的概念及特点,标准生成焓的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分压定律的应用,运用盖斯定律和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应热。

3.难点:状态函数、焓及标准生成焓的理解。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要求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和反应级数的概念,理解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熟练掌握质量作用定律,了解速率理论,并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说明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要求学生理解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标准平衡常数ΘK 及其应用,掌握化学平衡的移动的规律,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及热力学第三定律,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组成的计算。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反应熵变和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熟练掌握ΘK 与Θ∆m r G 的关系,熟练掌握Θ∆mr G 和m r G ∆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转变温度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吉布斯函数判据,熟练掌握通过计算判断反应方向和反应程度的方法。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1.3 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的自发性;熵的初步概念;Gibbs自由能与ΔG;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ΔG=ΔH-TΔS应用。
5
2
第二章化学平衡
2.1 化学平衡常数: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定律;经验平衡常数与热力学平衡常数;转化率。
2.2 化学平衡常数和自由能变:等温方程;
化学平衡常数和标准自由能变。
2.3 化学平衡移动:压力、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9.3制备:单质制备、氧化物的制备、各类钡盐制备
9.4离子的配位性;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9.5专题:对角线规则;R-OH规则;离子性盐类溶解度的判断标准;盐类的热稳定性
4
3
第十章硼族元素、碳族元素
10.1硼族元素、碳族元素的通性:价层电子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10.2硼族缺电子性及成键特征:AlCl3的二聚与缺电子性;BX3的成键特点与路易斯酸性;硼烷的成键特点及反应性;缺电子化合物的加和性
二、教学基本要求
较系统、全面地学习各族元素重要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存在、制备、结构特点、性质及其规律性变化和重要应用。并在原理的指导下,了解化学变化中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初步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理解化学变化基本特征,掌握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溶解性、热稳定性、配位能力等特性及典型反应。要求同学们,学会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接受初步科学研究素养的熏陶,培养良好的科研态度,培养自学、探究的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会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4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12.5钠硫蓄电池;锂硫电池
12.6专题:S2-、SO32-、S2O32-、SO42-的分析鉴定;酸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氢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的热稳定性及氧化还原性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本科课程大纲课程名称英文名称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先修课程080027 开课学期学科类通修课程无无机化学〔一〕Inorganic ChemistryⅠ第一学期学分/周学时3/4选用教材 1.《无机化学》〔上册〕〔第 2 版〕宋天佑,程鹏,王杏乔等,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编,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 年9 月第2 版。

2.《General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Modern Application》第 8版, Ralph H. Petrucci,William S. Harwood,F.Geoffrey Herring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

主要参考书 1.《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其次版〕史启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现代根底化学》〔上〕〔其次版〕朱欲贞、顾达、黑恩成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3.《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其次版〕,徐家宁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无机化学是化学系主干根底课之一。

通过无机化学学习,使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大学化学的学习方法,培育自主学习力量、抽象思维和创性思维的力量,并为后续课程供给必要的理论根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与争辩,理解和把握原子构造和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构型、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响速率、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复原反响的特点和根本规律。

二、教学根本要求1.初步了解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响速率的根底学问和根本原理。

2.初步把握原子核外电子构型排布规律、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共价小分子构型推断、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3.运用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和氧化复原平衡的一些根本概念、原理进展相关计算。

三、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章或节主要内容学时安排绪论第一章化学热力学初步1.1热力学根本概念: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力学第肯定律。

1.2热化学:化学反响的热效应;恒容反响热Q和恒压反响热ρ1Q ;焓与反响焓变ΔH;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几种反响焓5ν的计算方法:盖斯定律、由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响焓、由燃烧热计算反响焓、由键能估算反响焓。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PHAR1129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程新大类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中药学、药学(普通方向)、生物制药等专业开课学期:第一学期总学时:54学时学分:3学分讲课学时:54学时主讲教师:刘玮指定教材:周为群、朱琴玉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6年参考书目1、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无机及分析化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张天蓝、姜凤超主编,《无机化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刘君,张爱平主编,《无机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4、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5、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宋天佑等修订,《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6、张祖德主编,《无机化学》(第2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7、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8、Petrucci R.H.,Harwood W. S.,and Herring F.G.,General Chemistry Principles and ModernApplications,8th Edition9、Housecroft C. E. & A. G. Sharpe, Inorganic Chemistry, 2nd Edition10、Cox P. A.,Inorganic Chemistry, 2nd Edition教学目的:无机化学是药学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与药剂学、药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药物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主要介绍基础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溶液与胶体、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化学原理,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等物质结构基础,以及电解质溶液和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化合物和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使学生在掌握基础化学理论基础上,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科研、工作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2024年《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2024年《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化学实践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运用无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潜能。

二、教学内容1.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化合物等。

2.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

3.无机化合物:包括元素及其化合物、无机酸碱盐、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等。

4.无机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无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无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四、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

2.理论教学:48学时。

3.实验教学:16学时。

4.课外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笔试,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笔试,占总成绩的30%。

六、教学资源1.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文献:《无机化学实验教程》、《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等。

3.网络资源:无机化学相关网站、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化合物等)。

2.第二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3.第三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

4.第四周:化学平衡、酸碱平衡。

5.第五周: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

6.第六周:无机酸碱盐、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

7.第七周:无机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等)。

8.第八周:无机化学实验(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等)。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药学、轻工、材料、纺织、环境、冶金地质等类有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提供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解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自学无机化学书刊的能力。

因此它是培养上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后继化学及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思维方法阐明问题,结合科技和学科发展的实际,适当反映现代无机化学的新知识、新领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基本要求大体划分三个层次:“了解”(或“学习” )、“理解”(或“熟悉” )、“掌握”(或“学会”、“能” ),这三个层次的要求依次提高。

三.教学内容1. 理论部分(1)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和反应级数的概念。

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概念说明浓度、分压、温度、催化剂对均相反应速率的影响。

了解影响多相反应速率的因素。

(2)化学平衡掌握化学平衡概念及平衡移动规律,理解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的必要性。

掌握弱电解质的解离度、稀释定律、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解离平衡(含分级解离平衡)、盐的水解、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溶解-沉淀平衡、溶度积规则、氧化还原平衡和电极电势、配位平衡等内容,并能分析多重平衡系统中的成分及其相互影响。

能用平衡常数(Kθ)进行有关计算。

能计算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组成以及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的pH值。

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溶解。

能用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能通过能斯特方程式计算说明浓度(含酸度)、分压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会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会应用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讨论元素的有关性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无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仪器操作和数据分析。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无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和项目任务。

三、教学内容1.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1.1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1.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3 离子反应与配位化学2.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2.1 酸碱与盐2.2 氧化还原反应2.3 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3. 无机化学实验3.1 基本实验操作技术3.2 常用无机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3.3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4. 应用无机化学4.1 无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2 无机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4.3 无机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与互动:通过教师讲解基本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实时互动答疑。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 讨论与案例分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问题解决思路。

4. 课外习题:布置课外习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占比: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等。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验评估:考察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无机化学》,作者:李傲然,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无机化学实验教程》,作者:张强,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科技学院
高等无机化学(06242)教学大纲
制订时间:2009年3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前沿领域,并对于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环境、材料、物理、医药、生命等科学与无机化学交叉领域有概括性了解;熟练掌握配位场理论;掌握有关配合物的反应机理和化学合成以及反应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能够运用群论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讨论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成键规律;了解现代无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相关化学理论水平,培养学生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期望对于学好化学化工、环境、材料等学科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分子对称性与群论初步(4课时)
第一节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
第二节点群
第三节群的表示和特征标
第四节群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重点: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分子点群
本章教学难点:群的表示和特征标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群论的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群论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4课时)
第一节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化学
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
第三节同分异构现象与同分异构体
本章教学重点: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同分异构体
本章教学难点: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同分异构现象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配位化合物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
3、掌握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第三章配位化合物的电子结构(4课时)
第一节晶体场-配体场理论
第二节影响晶体场分裂能的因素
第三节晶体场稳定化能和热力学性质
第四节自由离子的能级状态
第五节 d轨道能级分裂对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晶体场-配位场理论;d轨道能级分裂
本章教学难点:晶体场-配体场理论;d轨道能级分裂对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1、理解晶体场-配体场理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影响晶体场分裂能的因素;
3、掌握自由离子的能级状态和d轨道能级分裂对配合物性质的影响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4课时)
第一节取代反应
第二节电子转移反应
第三节反应动力学
本章教学重点: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
本章教学难点: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1、掌握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八面体配合物的取代反应和电子转移反应
2、了解测定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方法
第五章有机金属化学(2课时)
第一节金属羰基配合物
第二节金属-不饱和烃化合物
第三节金属环多烯化合物
第四节等叶片相似模型
本章教学重点:金属羰基化合物;等叶片相似模型
本章教学难点:等叶片相似模型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有机金属化学的现状与发展;
2、初步掌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3、理解等叶片相似模型
第六章原子簇化学(2课时)
第一节非金属原子簇化学
第二节金属原子簇化学
本章教学重点: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本章教学难点: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原子簇化学的发展
第七章生物无机化学(2课时)
第一节铁、锌的生物无机化学
第二节化学模拟生物固氮
第三节金属配合物在医学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重点:金属配合物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本章教学难点:化学模拟生物固氮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铁、锌的生物无机化学;
2、理解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原理;
3、了解金属配合物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八章超分子化学简介(2课时)
第一节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超分子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本章教学重点: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
本章教学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
2、了解超分子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第九章新型功能材料(8课时)
第一节储氢材料
第二节形状记忆材料
第三节功能陶瓷材料
第四节光功能材料
第五节磁性材料
第六节信息材料
第七节超导材料
本章教学重点:新型功能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新型纳米功能材料的特性
本章教学难点:新型纳米功能材料的特性
本章教学要求:1、了解新型功能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
2、了解新型纳米功能材料的结构、特征、制备、应用和发展前景
三、考核方式
考查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目和资料
1、《无机化学新兴领域导论》,项斯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88
2、《高等无机结构化学》,麦松威,周公度,李伟基,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
3、《高等无机化学简明教程》,金安定等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附表:
学时分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