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案例分析
关于浙江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浙江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浙江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情况考察报告一、引言浙江嘉善高铁新城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善县,是该县政府为了进一步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以及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项重要规划建设。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情况,评估其对于当地发展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背景嘉善县是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也是杭州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县区位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但是相对较弱的经济实力限制了其发展潜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嘉善县政府决定规划建设嘉善高铁新城,以打造一个现代化,宜居宜业的新城区。
三、规划建设情况1.地理条件:嘉善高铁新城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杭嘉湖平原的中部,东临杭州市,西依嘉善县城,南界太湖,北接海宁市。
地理上地处于杭嘉湖平原的交界处,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充足且水质良好。
2.基础设施: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包括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交通上,新建的嘉善高铁站成为嘉善县进入高铁时代的门户,全国各地与嘉善的联系更加紧密,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此外,高铁新城还规划了多个公交站点和地铁线路,方便市民通行。
在教育方面,新建的学校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了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
在医疗方面,新建的医疗机构现代化程度较高,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商业设施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各类商超、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不断涌现。
3.产业发展: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将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高科技、文创、金融等新兴产业。
新城内有多个研发中心和产业园区,以及一些科技龙头企业的落地。
这些举措有助于嘉善县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
四、影响与展望通过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对于当地发展已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方面,新城建设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投资和资源,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新城建设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商业服务,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高铁新城的生态化建设
高铁新城的生态化建设高速铁路在全国的建设与发展处于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阶段,这来源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成熟,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对各地方影响较大。
城市在面临这新的发展引擎时,为了融入到高铁发展机遇之中,都在高铁站区域规划建设城市新城或新区,从而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本文总结了邵阳高铁新城总体规划生态化建设所做的努力,从总体规划的视野下探求新城生态化建设的道路。
标签:高铁新城;生态化建设;城市总体规划1、引言高铁站主要考虑到城市交通功能的外延性、未来城市的扩容性及辐射带动性,通常采用新老站点分离模式,新老分离式的新站一般位于城市郊区。
区域处于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综合配套设施落后,通常通过一条区域性的快速通道与城市主城区相接。
在几乎未开发的新地块上,怎样引导高铁新城生态化方向发展,怎样设计才能指引高铁新城的空间布局结构走向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
2、邵阳高铁新城建设2.1 高铁新城建设的现状区位坪上镇位于新邵县域的北部,朗概山下,镇域面积228平方公里,其用地西邻大新乡,东靠寸石镇、潭溪镇,北与娄底冷水江市、涟源市接壤,南与严塘镇毗邻;湘黔铁路、沪昆高铁(在建)、G207国道均穿越其区域;东侧有邵坪高速公路连接线接入(在建),距新邵县城50公里,是新邵的北大门,地理位置颇为优越。
高铁新城位于坪上老镇区的西北部,沪昆高铁以南,为邵阳市及新邵县拟重点打造的新城区,规划总用地规模为12.52平方公里。
随着规划区用地北侧的沪昆高铁、娄新高速及其用地东侧的邵坪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建成,其交通区位优势将日益显著,将成为邵阳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镇。
2.2 高铁新城山水基底条件坪上镇位于资水下游,境内有峰水河、炉滩水库等河湖水系,峰水河属资水支流,其中峰水河位于坪上老镇区的西侧,水流充沛。
另境内有两处中型水库颜岭水库、炉滩水库。
现状中部及中北部有两处较大的山体,基底自然山水条件较好。
3、高铁新城规划建设的新思路3.1 山水园林城市理念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山水”指自然环境,“城市”指人工环境,两者协调发展,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
关于生态立体城市的城市设计探索 ——以惠州高铁南站新城规划设计研究为例
关于生态立体城市的城市设计探索——以惠州高铁南站新城规划设计研究为例摘要:南站新城是惠州环大亚湾新区的三个起步区之一,是珠江口东岸的专门化新兴服务业中心,是服务惠阳、大亚湾区和深圳东部地区的惠阳新中心区,是一个基于高铁站点TOD的新城片区开发,更是一个以土地整理为核心的更新改造。
要满足片区作为惠州高铁新城和环大亚湾新区启动区的角色,配置相关的职能、产业和服务。
本文针对南站新城的规划背景、规划原则以及设计策略等对其规划进行研究探讨关键词:南站新城;规划原则;规划策略;分区规划设计1项目规划背景淡水南站新城(以下简称“南站新城”)位于惠州市惠阳区东部。
惠阳紧邻深圳,属“深莞惠”都市圈,是惠州与深圳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热点地区。
伴随区域高速轨道交通网络的完善,深圳轨道14号线及惠州轨道1号线经过南站新城并设置相应站点,南站新城成为向北辐射惠城区、南部联通大亚湾的核心节点片区。
由此依托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珠三角的核心腹地将沿轨道交通线轴向拓展,依托厦深铁路高铁站形成的南站新城将进一步融入与深圳、厦门等城市的区域一体化进程。
南站新城是省和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项目,是环大亚湾新区的起步区,将打造成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及环大亚湾新区其它产业的区域级服务中心。
南站新城对加快惠州跻身珠三角发展“第二梯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粤东和粤北地区具有重大意义(如图一)。
2南站新城的规划原则 2.1区域统筹原则以区域统筹发展理念,注重南站新城片区与深圳、环大亚湾新区其他组团、惠阳中心城区等片区的协调发展,重点统筹功能定位、布局结构、综合交通体系等多个方面。
以区域统筹发展为目标,优化各类用地、设施,协调对内对外交通联系、合理分配开发建设时序和规模,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
2.2生态可持续原则片区与深圳、环大亚湾新区其他组团、惠阳中心城区等片区的协调发展,重点统筹功能定位、布局结构、综合交通体系等多个方面。
生态新城调研报告
生态新城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生态新城是指在城市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模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生态新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
调研目的:
1. 了解生态新城建设的整体情况和目标;
2. 探讨生态新城建设中的挑战和问题;
3. 提出促进生态新城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调研方法:
1.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生态新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
2. 实地调研:对生态新城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其环境、建设项目和居民生活等情况;
3.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并对生态新城的居民、政府官员和专家进行调查。
调研结果:
1. 生态新城建设的整体情况和目标:生态新城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
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生态新城建设中的挑战和问题:在生态新城建设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居民对生态新城的理解和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 促进生态新城建设的建议和措施:加强生态新城规划和设计,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工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结论:
生态新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然而,目前生态新城建设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和改进措施。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调研和分析能够为生态新城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高铁新区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高铁新区是指以高铁站为核心,周边特定范围内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或地区。
随着我国高铁网的逐步完善和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铁新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深入了解高铁新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高铁新区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进展情况。
2. 探索高铁新区建设对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高铁新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统计信息。
同时,我们还对高铁新区的管理层、企事业单位和居民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对高铁新区发展的观点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1. 高铁新区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进展情况:大多数高铁新区都有相应的规划和建设方案,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实力和基础条件不同,建设进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2. 高铁新区的影响:高铁新区的建设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入驻。
同时,高铁新区也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
3. 高铁新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些高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低下;部分高铁新区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特色产业,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
4. 对策建议:加强高铁新区的规划和管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培育和引进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促进高铁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高铁新区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高铁新区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只有这样,高铁新区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高铁新区也成为了各地发展的热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铁新区的情况,本次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此份报告,以便于更好地理解高铁新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先是对高铁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交流和调查,我们得知高铁新区的规划相当细致,不仅包括了高铁站的建设,还有相关的交通、住房、教育等配套设施,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等。
在建设方面,高铁新区的建设进展迅速,各种基础设施和建筑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其次,我们还对高铁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高铁新区因其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产业项目落户,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通过与当地企业的交流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高铁新区的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产业链也在逐步完善,未来有望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最后,我们还对高铁新区的城市规划和生活环境进行了考察。
高铁新区在城市规划和环境建设上注重了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建设,在新建的城市中心区,绿化率高,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良好。
而且,高铁交通的便捷使得新区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广阔的就业、学习和生活空间。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高铁新区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认识到了高铁新区在未来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我们期待未来高铁新区能够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高铁新区开发 调研报告
高铁新区开发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高铁建设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高铁网络不断完善的同时,有关高铁周边的新区开发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高铁新区开发旨在利用高铁交通优势,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新兴城市,提升区域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铁新区开发情况,本文对该话题进行了调研,并撰写该调研报告。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面向高铁新区开发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该领域的认知和了解。
同时,进行了多个高铁新区的实地考察,以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1. 高铁新区的定位与发展方向调查结果显示,高铁新区的定位主要是面向创新创业和现代化制造业发展。
新区通常具备优质的产业基础和无形资产,吸引大量科技创新企业和高端制造业落户。
同时,新区也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智慧城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2. 高铁新区的优势调查发现,高铁新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交通便利:高铁连接了新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提高了新区的通达性和联通性,方便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 人才吸引力: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落户,为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 投资环境优良:高铁新区的建设通常与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提供了优惠的投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3. 高铁新区的挑战调查结果还提示了高铁新区面临的一些挑战:- 产业布局:一些新区的产业布局较为单一,过于依赖某一领域或某一企业,缺乏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在产业布局上进行调整和优化。
- 社会配套:新区发展迅速,但社会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医疗、教育、居住等方面的供给不足,导致居民生活压力加大。
- 环境保护:随着新区建设的推进,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结合实地考察和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强化产业规划与布局:高铁新区应注重多元化的产业布局,鼓励发展绿色、智能、高端制造业,提升产业附加值。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高铁新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高铁新区也迅速崛起。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高铁新区的建设情况、经济发展、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参观高铁新区,了解其规模、布局和建设进展情况。
2. 口头访谈:与高铁新区的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和满意度。
3. 问卷调查:为高铁新区居民设计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于高铁新区的发展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高铁新区建设情况高铁新区占地面积较大,交通便利,规划整齐。
目前,新区已经修建了多条高铁线路,并建设了相应的车站和配套设施。
此外,新区还规划了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等,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2. 经济发展情况高铁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由于交通便利,许多企业纷纷入驻该区,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增长。
新区的产业结构也逐渐得到优化,高端制造业、科技研发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发展。
3. 生活配套设施高铁新区的居民对于生活配套设施的需求较高。
新区已经建设了多所学校、医院和购物中心等,但仍然有一部分居民反映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
特别是,医疗资源不足,居民往往需要到邻近城市就医。
四、调研结论1. 高铁新区的建设规模和进展令人印象深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 高铁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需要进一步吸引投资和优化产业结构。
3. 高铁新区的居民对生活配套设施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医疗资源的不足需要关注。
4. 高铁新区需要加强对居民的政策宣传和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建议1. 继续加大对高铁新区的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2. 鼓励高端制造业和科技研发等新兴产业进驻高铁新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3. 加强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增加医院数量和医生数量,提高居民的就医便利度。
4. 加强对高铁新区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政策的了解度,提供更好的服务。
六、总结高铁新区作为新型城镇的一种发展模式,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与策划方法探析
PPT文档演模板
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与策划方法探析
二、我国高铁新城发展特点
我国高铁站点规划考虑城市交通功能的外延性、未来扩容 能力及辐射带动能力,采用新老站点分离方式大多在城市 郊区,具有如下特点:
1、区域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综合配套均有待改善; 2、卫星城、副城市中心规划发展成为各地方政府努力 的主要方向; 3、区域产业规划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同质化严重,时 序相对混乱; 4、新城高铁发展加速城市升级扩容等城市化进程,并 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 5、新城的成功案例缺乏可借鉴性,我国在新城功能布 局及城市运营管理上的科学论证与方法目前处于探索阶段。
长沙武广新城位于雨花区东部,总用地面积约18.92平方公里,其中 核心区面积8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面积3平方公里;其整体定位为 长沙中部区域性核心交通枢纽,城市发展副中心,辐射“长株潭城市 群”的城市商务中心,规划居住人口约40万。
•武广新 城城市设
计Leabharlann PPT文档演模板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与策划方法探析
§ 因此,新型城市规划理论要结合商业、旅游、 产业,四规划同步进行,形成体现和谐发展 的新型理论,并从法律上规范规划实施,提 升城市的品质。
PPT文档演模板
高铁新城的城市规划与策划方法探析
四、深圳新摩尔公司服务长沙高铁东部新城的 案例简析
§ 2010年初,深圳市新摩尔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受长 沙县规划局、黄兴镇政府委托对长沙高铁东部新 城发展规划进行总体策划。新摩尔公司董事长,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杨宝民先生带领公司核心团队 深入黄兴镇区,结合长沙东城CBD、长春经开区 生活服务园区策划及多年来积淀的规划策划经验, 对高铁东部新城的规划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和严 密论证,提出了创新性、前瞻性的策划思路。
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为更好地发挥政协优势,服务XX新城战略工作大局,区政协三届十八次常委会议将XX新城规划建设工作作为主要议题。
9月9日,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邀请有关专家和部分政协老领导代表30余人,在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区政府党组成员的陪同下对XX新城规划区域进行了实地察看,并认真听取了同志代表区政府作的关于XX新城规划建设及推进情况的通报,并围绕会议议题进行了协商讨论。
视察组认为,随着全市城市新区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框架迅速南扩,湛河区已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顺势而谋,提出了“打造XX新城,建设新型城区”的“十二五”发展战略,XX新城概念性规划及构想理念新、气魄大,定位准、思路清。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发扬克难攻坚、连续作战的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准备工作,立项、土地、规划、征地拆迁等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XX新城建设工作开局良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就XX新城规划建设工作,视察组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建设XX新城是区委、区政府着眼全区长远发展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艰巨任务。
要加强规划、设计、建设、功能、定位、远景目标等全方位的宣传,要充分利用横幅、标语、网络论坛、媒体广告、投资说明、大型版面等多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凝聚社会广泛共识,吸引海内外关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新城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高起点规划。
我市城市南部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广阔,要坚持规划引领XX新城建设的科学发展要求,结合市、区实际,打造30年、50年不落伍的规划,真正做到起点高、立意新,突出品位,不留遗憾。
一要对新城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绿地等规划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相应规划,力争做成精品,发挥长期引领作用。
二要对XX新城核心区内待建项目实施分类指导,积极推进符合新城产业特色的项目建设,XX新城应形成“一极两区”的战略格局,即全市新的增长极、“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面小康社会先行区。
高铁新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高铁新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高铁新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高铁新城作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潮流。
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交通便利,还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高铁新城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高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状分析1. 高铁新城蓬勃发展:近年来,高铁新城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通过高铁的铺设,不仅大大减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还吸引了大量的商业和产业资源,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城市规划存在不足:然而,目前高铁新城的规划存在一定不足。
有的高铁新城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容易出现城市功能重叠、资源浪费等问题。
另外,部分高铁新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高铁的发展,给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困扰。
三、问题分析1. 规划方面存在问题:部分高铁新城的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
这导致一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功能重叠、资源浪费等问题。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高铁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
交通状况不理想,居民出行困难,给城市的发展带来阻碍。
3. 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在高铁新城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考虑缺乏,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同时,城市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四、建议措施1. 提升规划能力:加强高铁新城规划能力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
引入先进规划理念,确保高铁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高铁新城的交通、水、电、气等设施建设水平。
优化交通网络,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 加强生态保护:在高铁新城建设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推动生态建设。
加大绿化和植被覆盖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4. 强化社会参与:在高铁新城建设过程中,加强社会参与,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高铁新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铁新区的建设成为了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解高铁新区建设的情况以及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研范围包括了四个高铁新区:A市、B市、C市和D市。
三、基本情况高铁新区位于各自城市的重要交通节点,是全国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高铁新区还涉及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多个领域。
A市高铁新区规划面积约500平方公里,位于市中心。
该市通过建设高铁新区,希望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B市高铁新区规划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位于该市东部。
该市通过建设高铁新区,希望推动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C市高铁新区规划面积约700平方公里,位于市北部。
该市通过建设高铁新区,希望改善交通运输状况,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D市高铁新区规划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位于市南部。
该市通过建设高铁新区,希望打造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吸引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培育新兴产业。
四、问题分析和建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首先,高铁新区的规划和建设需要与周边城市密切合作。
目前,一些高铁新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连接不够便捷,缺乏共享资源和服务。
建议相关城市加强协同合作,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便利和支持。
其次,高铁新区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些高铁新区的道路、电力、水务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之处。
建议相关地方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
再次,高铁新区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一些高铁新区缺乏高端人才和技术工人,制约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建议相关地方政府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最后,高铁新区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一些高铁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某新城项目案例分析报告
某新城项目案例分析报告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城项目在我国各地兴起。
新城项目以其独特的发展理念和规划设计吸引了广泛关注。
为深入研究新城项目发展情况,本报告选取了新城项目为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规划建设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从而提供有益经验和启示。
一、历史背景及项目概况新城项目位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为XXX平方公里。
项目在XX年启动,经过XX年的规划与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商业、居住、文化等功能融合的现代化新城。
二、规划与设计1.创新理念该新城项目主要运用了人文、生态和科技等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绿色环保、智能化的城市。
2.空间布局新城项目追求合理的空间布局,将商业区、居住区、文化区等功能区域有机结合,形成紧凑而便利的城市结构。
同时,项目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使城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面貌。
3.环保措施为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该项目将绿色建筑、循环利用等环保措施纳入规划。
通过建设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设施,控制车辆尾气排放,实现低碳环保。
三、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新城项目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商业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驻,为城市带来了可观的税收和就业机会。
同时,新城项目的规划设计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促进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2.社会服务该项目注重人民的需求,提供了全方位的社区服务。
通过建设公园、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场所等社区活动设施也得到了完善,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3.生态环境新城项目注重生态保护,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措施,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新城项目规划了人车分离的道路系统,减少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四、问题与改进1.智能化发展虽然新城项目注重智能化建设,但仍有一些功能上的缺失。
应进一步提升项目整体智能化水平,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关于浙江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浙江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浙江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情况考察报告一、引言嘉善县是浙江省嘉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长三角区域,是长江三角洲腹地的沿海县城。
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嘉善高铁新城规划建设也逐渐展开。
本次考察旨在了解这一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进展和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
二、规划设计1. 规划目标嘉善高铁新城的规划目标是通过建设高铁新城,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城市形象。
该规划以高铁站为核心,以商业、产业、文化创意以及旅游等为支撑,形成一个综合性、现代化、生态友好的新城区。
2. 规划布局嘉善高铁新城规划总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按照"一中心、六区"的布局规划,核心区为高铁站周边一公里范围,包括商业区、文化创意区和高端住宅区;六个区域分别是科技创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新能源产业区、文化旅游区、生态保护区和生活服务区。
3. 设施建设高铁新城规划中,除了高铁站和相关站前广场、过街天桥、售票处等基础设施外,还包括了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公寓、别墅、学校、医院、体育馆、公园等配套设施。
同时,规划中还注重生态保护和绿化覆盖,规划了湖泊、绿化带和景观走廊等。
三、建设进展1. 建设规模根据规划要求,嘉善高铁新城规划总投资约为500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的招标和开工建设。
一期工程主要包括高铁站、商业区和文化创意区的建设。
2. 建设进程据了解,嘉善高铁新城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经过两年的规划论证和准备工作,于2020年正式开始实施建设。
目前,高铁站的地基基本完成,主体结构正在进行中。
商业区和文化创意区的土地开发和前期工作也已经启动。
3. 投资情况嘉善高铁新城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主要由政府资金支持,同时吸引了来自内外的社会资本参与。
目前,已有多家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表达了对该项目的投资意向,总投资金额超过规划目标。
四、影响评估1. 经济影响嘉善高铁新城的建设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吸引了外部投资和人才流入。
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案例分析
文献综述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专业资料1前言高铁新区的研究是城市对外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对外交通又往往与城市公共交通结合,这种引导城市发展的结合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铁路、公路、轨道交通、航空等交通方式中,铁路客运方式以其运最大、速度快、安全性高、运输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城市对外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其通达性虽高于航空客运方式,但仍旧较低,宾客流多需要其他通达性高的客运方式进行集散,所以铁路客运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亦多为主导交通方式。
而近年来铁路的发展带动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对铁路站区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速铁路新区能否带动城市新的发展仍旧是我们所探时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实行国家城市发展政策方面的“自利性”,地方政府的调控的偏差,产生了对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建设与发专业资料展的轻视性和盲目性并存的思想。
此外,我国还未有建成的高铁新城案例,有关高铁新城基本处子规划和理论研究阶段。
2相关理论2.1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我国正在快速推进的高铁建设将在2010—2014年进入全面收获时期,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旨在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
如此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为高铁通道上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高铁将对城市发展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放大效应,加速放大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高铁的建设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十分明显,它将城市自身竞争力优劣势放大,一方面它能够通过集聚作用稳固城市现在的等级地位,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时间距离的缩短促进新的城市网络形成。
这两方面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区域内的各个城市,带来城市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关系,同时区域内各城市的关联地区将显得更加交迭。
因此,如何趋利避害,成为沿线城市在自身竞争力优劣势均被放大的前景下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点。
专业资料(2)扩张效应,延伸城市功能的辐射范围高铁建设的一个明显的功能就是提供更高的可达性和连接程度,形成地理学理论中所谓“时空转换”。
新城设计调研报告总结
新城设计调研报告总结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新城设计在城市发展和规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城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宜居、可持续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新城设计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素。
设计应该关注社会公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以实现城市可持续性和人类福祉。
2. 引入自然元素:自然元素是新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可以融入景观、公园、河流等自然要素,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创造多样化的空间:新城设计应该创造多样化的空间,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活动。
例如,设计可以考虑到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文化活动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和兴趣的人群。
4. 交通规划和可达性:新城设计需要合理规划交通系统,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和步行环境。
这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减少污染,并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5. 社区规划和社交空间:新城设计应该有良好的社区规划和社交空间,促进社区互动和社交活动。
这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之间的联系,创造一个更和谐和幸福的社区。
总而言之,新城设计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
它应该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空间,
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活动。
通过合理规划交通和社区,新城设计可以实现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贺州市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任务书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广西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课题名称贺州市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高铁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学院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一、课题的内容和要求: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背靠大西南,面向粤、港、澳,处于桂、粤、湘三省(区)的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
随着洛湛铁路、广贺高速、永贺高速的通车及贵广高速铁路的建设,贺州形成“东靠西连,南北贯通”的交通大格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
2010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修编工作完成。
总体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调整,提出了新的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
作为贺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北火车站片区将打造一座具有丰富业态的生态新城,其发展是贺州市发展成功的关键。
生态新城位于城区西北部,是《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确定的市火车站组团的主要组成部分。
规划范围东至东胜路、竹山路,北至祥元路,西至西环快速路,南至八达西路,总用地面积19.41平方公里。
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3)《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1年1月1日);(4)《广西壮族自治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试行)》(2011年1月1日);(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2013版);(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0)《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11)其他相关现行的法律规范、规程规范;(12)规划范围现状条件的基础资料及有关技术资料。
高铁新城案例及竞争研究
案例分析
周边竞争研究
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模块:3
主题定位
总体概念定位
驱动力构成
功能构成
引爆项目
高铁新城具体定位是什么?如何引爆新城开发?
模块:4
空间布局规划
项目开发量初步评估
开发策略及时序
商贸产业纵向升级
核心功 能区
辅助功 能区
辐射功 能区
商贸产业纵向升级
核 商贸交易中心 心 功 商贸展示中心 能 商务会议中心 区
165万平方米 3500位大型停车场 40万平家居建材集散地
奥特莱斯
游乐场
物流 酒店 餐饮
商住 娱乐 购物
办公 休闲 公园
营东新城
营东新城起步区规划16平方公里,是营口打造沈阳、大连之间新都市的门 户,是未来营口主城区的形象代表,是老边区城市化的跨越平台
新城定位
• 建设标准最高、设施最完善的现 代化主城区
瓦房店新城
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属于中城市群 竞争分析:周边高铁新城以产业升级为主导的新城较少, 竞争较小 城市功能:瓦房店暂未规划以产业为主导的集聚区域 产业分析:瓦房店受大连市产业发展影响,产业急需升级 和拓展 站台条件:二等站,年客流量500万人次;距离市区20公里, 处于郊区
开发模式:产业升级(纵向)
缺乏,人气不旺 • 本片区为城市门户区,不适宜作为居住片区发展
产业分析
海城的产业和资源的三大优势:菱镁资源和加工;服装商贸和制造; 农业高科技区 • 菱镁产业链各环节已形成较成熟的发展模式,不适宜 • 农业产业对高铁依赖性较低,无法充分发挥高铁优势,不适宜 • 服装商贸产业在东北有较强影响力,但产业链发展不完善,有较
• 环境最优美、最适宜人居的生态 主城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专业资料1前言高铁新区的研究是城市对外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对外交通又往往与城市公共交通结合,这种引导城市发展的结合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铁路、公路、轨道交通、航空等交通方式中,铁路客运方式以其运最大、速度快、安全性高、运输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城市对外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其通达性虽高于航空客运方式,但仍旧较低,宾客流多需要其他通达性高的客运方式进行集散,所以铁路客运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亦多为主导交通方式。
而近年来铁路的发展带动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对铁路站区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速铁路新区能否带动城市新的发展仍旧是我们所探时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实行国家城市发展政策方面的“自利性”,地方政府的调控的偏差,产生了对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建设与发专业资料展的轻视性和盲目性并存的思想。
此外,我国还未有建成的高铁新城案例,有关高铁新城基本处子规划和理论研究阶段。
2相关理论2.1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我国正在快速推进的高铁建设将在2010—2014年进入全面收获时期,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旨在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
如此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为高铁通道上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高铁将对城市发展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放大效应,加速放大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高铁的建设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十分明显,它将城市自身竞争力优劣势放大,一方面它能够通过集聚作用稳固城市现在的等级地位,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时间距离的缩短促进新的城市网络形成。
这两方面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区域内的各个城市,带来城市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关系,同时区域内各城市的关联地区将显得更加交迭。
因此,如何趋利避害,成为沿线城市在自身竞争力优劣势均被放大的前景下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点。
专业资料(2)扩张效应,延伸城市功能的辐射范围高铁建设的一个明显的功能就是提供更高的可达性和连接程度,形成地理学理论中所谓“时空转换”。
一方面同样距离用更少的时间;另一方面,相同的时间到达更大的范围或者更远的点。
由此一来,高铁的建设,将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其一小时经济圈之内新城节点的发展,总体上提高沿线城镇群的经济规模和竞争力。
(3)第三产业效应,促进带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高铁自身服务的人群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最显著的效应就是进一步强化城市服务业相关职能的发展,包括商务办公、零售商业、住宅和旅游业等等。
一般来说,站场周边地区商务职能的增长是最快和最明显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商业、休闲、旅游等功能也会产生相应的增长。
高等教育聚集地区与高度发达的信息交流(商业、金融、房地产开发、旅游业)地区会出现较为明显增长,而对于传统制造业大量聚集的地区影响相对较小。
(4)调整优化效应,引起城市空间布局、发展模式和交通系统的变化专业资料高铁的建设增强了城市与外界的联系,其可达性效应使国际经济交往克服了地理界限,以垂直结构为特征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产业逐步向高可达性的城市转移,引导城市产业布局结构出现变化,从而导致城市空间结构重新构筑。
高铁的建设会使所在城市在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形成城市新的增长极,同时是否具有高效便捷的高铁配套交通系统是高铁能否对城市发生实质影响的关键。
高铁沿线城市往往在高铁建成期间,大规模地调整城市的交通系统。
2.2高铁规划圈层理论2.2.1高铁站区的“三圈层”结构根据Schutz(1998),Pol(2002)等人结合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三圈层”结构模型。
将高铁站的影响区域划分为:核心区/第一圈层(primarydevelopment zones),布置交通枢纽、商业、商务、贸易、办公设施等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约500米;影响区/第二圈层(secondary development zones),扩散影响区布置居住和公共服务用地混合功能,半径约1500米;外围影响区/第三圈层(tertiary developmentzones),半径1500米以外区域,布置对外服务功能以及主体功能配套的功专业资料能区。
2.2.2“三圈层”结构的特点每个圈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产业功能与用地空间布局各有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商业在“三圈层”中的核心区和影响区均有涉及,与高体站区枢纽作用的关联性也较高。
第一圈层内包括交通、餐饮、宾馆、旅游、商务、信息、办公等,此类功能与高铁站场枢纽作用关联性最高,用地空间及功能布局上受交通枢纽控制最大,是高铁站场交通服务区域。
空间和功能布局上具有一定的“刚性”,边界容易界定。
因此这个圈层是每个城市高铁站场枢纽的焦点规划地区。
重点是建立与城市一体化的道路交通网络,合理布局车站地区伴生的用地功能,最大限度地为客流提供各种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商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圈层是对第一圈层功能的补充和相关功能的延伸拓展。
用地包括办公、商务、居住,甚至文化、教育、工业等。
各类功能用地与车站关联性降低,逐步向常态的城市功能组织、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平衡过渡。
该范围是高铁站场枢纽直接拉动区域。
重点是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判断车站枢纽功能外延的位置和内容,发挥枢纽拉动效应,注重土地经济性的培育。
在此圈层内以专业资料商业和办公为主导的同时,住宅也开始出现,因此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他关联产业也有所布局。
第三圈层是间接催化区域。
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场枢纽关联性更弱,已经“恢复”正常的城市功能结构,或者说各种城市建设用地与车站枢纽需求没有直接关联。
规划重点是在更大范围内协调站场地区的交通组织,提高站场服务效率,保持站场地区与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协调,以实现城市区域地位提高、辐射能量扩大等战略目标。
“三圈层”发展区域的特征分析进入高铁站的可达性核心区最高,直接联系,5-10分钟步行影响区较高,间接联系,10-15分钟(乘车),通过多种交通方式2-3.5平方千米(不含核心区)相对较高较高外围影响区整个市域,甚至周边相邻城市部分地区平均规模1-1.5平方千米开放的城市区域建筑密度与高度发展动力均非常高高较高依赖于特殊功能适度专业资料主要影响方面道路、用地布局、功能、地价、商业地产邻接地块,边界清晰功能、人口、投资、房地产、无直接关联地价不直接体现在用地功能上,边界开放无直接关联边界界定周边街坊,边界弱化高度关联的功能餐饮、宾馆、商务、商务、办公、信息、居住、办公、信息、旅游文化、教育、工业3我国高铁发展现状我国的高速铁路是指时速为200-350km/h的铁路,分4个等级--“客运专线”、I、Ⅱ、Ⅲ级,时速为200-350km/h的铁路统称为客运专线。
客运专线的定义是以客运为主的快速铁路。
尽管广义上高速铁路包括货运铁路和客货混运的铁路,但因为我国高速铁路主要提供的是客运服务,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被视为同一个概念。
我国客运专线分为两类:一类是城际铁路,即指区域内短距离大城市间客运专线,如京津城际铁路;另一类是指除城际铁路之外的长距离高标准客运专线,如武广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石太客运专线等。
1997一2007年我国进行了六次全国铁路普通铁路的提速改造,第六次提速后,京广、京沪、京哈等干线上开始运行的动车组部分区段达到250km/h的时速。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专业资料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铁路发展以“四纵四横”为重点、构建快速客运网的骨架,形成快速、便捷、大能力的铁路客运通道,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
2008年11月我国正式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 年调整)》在原有的“四横四纵”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客运专线覆盖率。
高铁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之间的融合,当前发展高速铁路必须在稳定安全的基础上,高铁站区的发展要重视站区的配套设施的建设上,而不是一味地提高运营速度和运营量,高铁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水桶效应”的理论上。
我国新建高速铁路开始于2005年,线路有京津城际、武广客运专线、石太客运专线等。
出于安全考虑,我国建成高铁最高设计速度达到300km/h,高铁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铁路建设发展的同时,安全生产、运营管理也应同步提高,为配合安全生产,目前我国高铁普遍降速,但未来还是以高效快捷为发展趋势。
4高铁新区的概念界定4.1高速铁路枢纽新城的内涵交通枢纽又称运输枢纽,是集中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会处,是大宗客货中转、换乘、换装与散之地,能办理可获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是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环节。
交通专业资料枢纽形成的条件与影响因素有: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运输技术的进步,经济联系的方向与规模,交通网原有基础与发展条件,枢纽所在的城市的发展等。
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及大型河、海港口往往容易形成交通枢纽。
枢纽新城是指以交通枢纽为核心,以运输系统导向为发展理念指导建设的新城。
综合枢纽新城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在枢纽地区发展产业,安置人口,设置住宅、医院和文化、休想及商业中心,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枢纽新城。
由于新城未开发建设之前一般不可能同时开通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因此目前尚无此类枢纽新城的典型城市。
高铁枢纽新城是指位于原有中心城区外围,以高铁客运站枢纽为核心,带动周边土地开发形成的新的区域。
高铁枢纽新城的特点是对外交通带动用地开发形成新城区,由于其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导致其拥有风高层次的功能定位,根据去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考虑工业开发、商业开发、居住以及旅游、行政相结合发展的独立组团。
4.2高铁新区基本特征1.明显的层级划分(空间形态) 专业资料高铁新区一般以圈层的城市结构发展,具有明显的层级划分,各个层级由不同的交通方式到达时间来划定。
层级的用地布局和交通结构特点各有不同,这是高速铁路枢纽站为核心带动城市发展的明显特征之一。
2.放射型的路网衔接( 通达交通) 高铁新区一般位于中心城区边缘,庞大的客流量对其通达性的要求非常高,新区与中心区域以及其他组团的衔接是新区交通规划的基础,由于考虑高铁客站到达各个组团的途外附加时间需要达到平衡,高铁新区选址一般位于各组团之间,这就要求高铁新区采用放射型的路网结构。
另外,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的特殊性要求高铁枢纽站拥有多种混合交通模式,高铁新区的基本功能还是交通到发的集散中心。
因此,放射型的路网结构也是高铁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
3.紧凑型城市用地布局(土地利用) 高铁带来客流,同时带来商机,现今规划中的高铁新区,周边都会布置高强度的商业开发所示。
根据铁路客站的聚散效应,无论是大型的商务中心CBD的建设,还是特设的商业街区开发,都是利用高铁枢纽站产生最大限度人流量提高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站房周边5分钟可达区,是商业布局密集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