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探讨
关于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观点述评
关于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观点述评一、《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观点述评》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促进。
首先,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古代中国天灾频繁、人口庞大,导致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受到很大的制约。
其次,政治、宗教等因素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
最后,交通工具、市场经营等因素直接影响商品经济的扩展和发展。
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基础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市场经济的形成,古代中国的商品经济得以逐渐发展壮大。
2、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与萎缩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繁荣与萎缩也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
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例如唐朝财政官员的商业政策、元朝对商业经济的鼓励等。
其次,地理条件和交通运输的改善也直接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内河航运、海商贸易、陆路交通和邮政制度等缓慢完善,商品流通和交换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总体来说,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几个朝代之间多次起伏的。
3、《资本论》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资本论》是经济学最具代表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论》提出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深层规律,强调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
在中国的历史上,商品经济是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是古代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古代农民户籍制对商品经济的制约中国古代的农民户籍制度是对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限制。
农民户籍制度对人口的流动和市场的形成造成了阻碍,也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的空间。
尤其是在唐宋时期,这种制度的限制更为明显,随着时代变迁,这种限制也逐渐放宽,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新时代下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商品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市场信息更加透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和产业调整使得生产效益和市场需求得到更好的平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因素不断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对外开放。
中国转型时期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
广西 师范 大学 经济管 理学 院 副院长 陆奇岸 教授 主持 了 “ 名刊 主编 读者 交流会 ” 中 国社 会科 学 》 ,《 、 《 济研究 》 经 济理 论 与经 济 管 理 》 中国 工业 经 、《 、《
经济 》 经济学 动 态 》等 著名 期刊 的主 编 、副 主编 、《
陆奇 岸 (96 ) 男 ,广 西 上 思人 ,广 西师 范大 学经 济 管 理 学 院 副院 长 ,教 授 , 管理 16一
学博 士 ; 詹新 宇 ( 9 1 ) 1 8 一 ,男 ,安徽 太 湖人 ,广 西师 范大 学经济 管理 学院讲 师 , 中国人 民大 学 经济 学院博 士研 究生 。
长 ,但 同 时也 对地 区差 距 的扩 大起 到 了推 动 作用 。
自然 的逻 辑是 通过 政府 这只 看得见 的手来弱 化地 区 差 距 问题 。可是 , 区差距 的扩大 又 和政 府本 身 的 地
[ 收稿 日期] 2 1 一o 一l 02 7 2 [ 作者 简 介] 蒋 团标 (94 ) 男 ,广 西 富川入 ,广 西师 范 大 学经 济 管理 学 院 院长 ,广 西 师 范大 学 16一 西 南城 市与 区域 发 展研 究 中心 主任 ,教授 ;
就读 者关 心 的问题 ,进行 了详 细 回答 和交 流 。
在6 3 月 0日下午 “ 分组 讨论 ”单元 的 5 分会 个
《 中国社会科 学文 摘 》副主 编许 建康 研究 员 、 《 济 经 研究 》常务 副主编 郑红 亮研 究员 、 《 国工业 经 济 》 中 副主 编兼社长 李 海舰 研 究员 出席 开 幕式 。广 西 师范 大学 经济管理学 院院长 蒋 团标教授 主持开幕式 。 本届 论 坛 收到来 自全 国 10余 篇征 文 ,人选 会 1 议 的论 文有 5 5篇 ,南 京 大 学 、 中 国人 民 大学 、 中 山大学 、厦 门 大 学 、 四川 大 学等 近 6 高 校 和 研 O所 究机 构 的 20余 位专 家学 者参 加本 次会 议 。 0 广西 师 范大 学经 济管 理学 院 院长蒋 团标教 授 主 持 了大会 的主 题 演 讲 。杨 春 学 、许 建 康 、郑 红 亮 、 李海 舰 、方福 前 、刘 俊杰 等学 者 围绕转 型 时期 中 国
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探析
试 图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统一起来 , 行经济 体制改 进
革 。从政治 上看 , 发展 已经成 为党 和 国家 工作 的重点 ; 从指导思想 上看 , 开始 从 主观 主义 走 向尊重 经济 规律 ;
启动摸索阶段 ( 98—1 8 ) 17 9 8 为第 一个 十年 ; 革开放 全 改 面实行 阶段 (9 9~19 ) 18 9 8 为第 二个十年 ; 改革 开放 繁荣
的是 “ 高投入 、 高污染 , 高能耗 , 低效益 ” 的发展道路 。发
展没有从根本上做 到以人为本 , 较少 关注人 以及 人的 自
中国刚刚成立的背景下 , 受到西方 发达 国家的敌视 和封 锁, 而苏联 的发 展又 为我 国树 立 了榜样 , 这使 得这 种道
由、 德 、 道 健康 、 安全 等 非 物质 层 面 的发展 以及 社 会公
平、 正义与秩序的构建 。
路选择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 , 由于缺乏重工业与
[ 收稿 日期] 20 一 l- 2 o8 I_ 7 [ 作者简介】 李涛 (9 2 17 ~
)男 , , 湖北仙桃人 , 湖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 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
・
5・
3 全面进步导 向型 发展 观 (0 3年 以来 ) 0 3年 、 20 。2 0 l O月十六届三 中全会所提 出的 , 即要“ 坚持 以人为本 , 树 立全面 、 协调 、 可持续的发展 观 , 促进 经济社 会和人 的全 面发展” 以及《 中共 中央关 于完 善社会 主义 市场经 济体 制若干问题 的决定》 所提 出的“ 五个统筹 ” 。这 一表述 和 “ 五个统筹” 的提 出标志着第三代发展观 的正式形成 , 这
第2 9卷
刘易斯模式
刘易斯模式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刘易斯模式又称无限过剩劳动力发展模式或双元结构发展模式。
一种从经济结构上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
目录定义具体内容意义应用缺点编辑本段定义刘易斯模式又称无限过剩劳动力发展模式或双元结构发展模式。
一种从经济结构上探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
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1955年先后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中创立。
刘易斯从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观点出发,认定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具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一个是仅能糊口、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以土著方法进行生产的“自给农业部门”。
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低到零甚至负数生产率的“过剩劳动力”。
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
该部门中的劳动生产率远比农业部门要高。
按照刘易斯的定义“过剩劳动力”是劳动力的一部分,把这部分除掉后,即使其他投入要素并不增加,而产出总量并不减少甚至还略有增加。
这部分劳动力,形式上就业,实际上对生产并未起任何作用,或者只起极其微小的作用。
由于农业部门存在着过剩劳动力,而农业部门自身已不会再生出对这部分过剩劳动力的生产性使用,这样,使之向工业部门转移,对两个部门均有益,因为这一转移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使工业部门也得到了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要使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得以实现,必须使工业部门具备吸收这部分从农业部门中游离出来的过剩劳动力的必要条件,即新兴工业部门在早期是劳动密集的,有能力吸收过剩劳动力;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和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差额,正好足以支付较高的城市生活费用,并提供最低限度的诱因;通过教育和技术培训,使过剩劳动力转变为熟练劳动力;在工业部门,只有在达到边际产品与工资相等这一特定点时,劳动力才会被雇佣。
过剩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移动,其结果:劳动总产品在劳动力和资本家之间分配,分为对劳动的工资支付与资本家的利润两部分。
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研究: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
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研究: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研究问题及背景在当今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正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然而,创新的模式与机制在不同的国家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来寻找最适合各国和行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与机制。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既面临着传统型工业基地改造和升级的任务,又需要针对今后经济转型发展进行创新。
因此,研究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尤其是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案例研究以及数据分析。
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的研究现状,摸清国内外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不足之处。
然后,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模式与机制。
同时,也要注意选择一些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最后,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为研究问题提供定量支撑。
例如,可以从不同行业和地区收集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数据,并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结论和结果。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关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的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发现在某些行业中,创新驱动发展更加依赖于市场机制,而在另一些行业中,领导主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更为有效。
另外,通过对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些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与机制。
例如,创新合作和跨界合作在某些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企业内部的创新管理和创新文化在其他行业中更加重要。
结论与讨论根据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因国家和行业的不同而异;市场机制和领导主导都可以是有效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创新合作和创新文化在不同行业中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摘要】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他提出了“中国式经济”概念,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并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
他还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为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费孝通的学术影响和贡献在中国经济学界有着深远影响。
他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为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费孝通的学术贡献对于当代中国经济仍具有重要价值,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费孝通、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学术贡献、中国式经济、传统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路径、农村经济、学术影响、理论探讨、重要意义、深远影响。
1. 引言1.1 费孝通的生平简介费孝通(1910-2005),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当代社会科学的泰斗。
费孝通生于福建福州,早年曾留学美国,并在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费孝通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任教,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费孝通是中国经济学界的开拓者之一,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经济史、传统经济结构、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
他通过对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式经济”这一独特概念,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产生了深远影响。
费孝通一生致力于跨学科研究,从历史、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角度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
他的学术成果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具有重要价值。
费孝通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学风严谨的态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学者。
1.2 费孝通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意义费孝通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费孝通致力于探讨中国特有的经济发展路径,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中的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式经济”这一概念,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研究评述
— 达 国 家 的 发 展 之 路
依 然是 财 富 的增 长 , 不 关 注
伴 随着财 富 增 长 而 来 的越 来 越 严 重 的贫 富 两 极 分
化 ; 只注 重 于把蛋 糕做 大 , 而 没 有 关注利 益 的分享 。
另 一方 面 是 随 着经 济 发 展 出 现 的 社 会 的 畸 形 发
— 展
略 , 就 形 成 了发展 经 济学 的 基本 内容 ;要 么 , 是 直 接
运用 主流 经济 学 、 制度 经济学 、 行 为经 济学 理 论来分
析发 展 中 国家 的发 展 问 题 , 勾 画 出 种种 模 仿方式 。 所有这些 , 实 际上 都仍然 囿 于西 方 以所谓主 流 经 济
学 为 代表 的 “ 经 济人 ” 假 设前 提 下 的利 润 最 大化 价 值 观 和竞争 思维 与竞 争 战略 , 也 许 西 方 的 主 流 经 济学
积 累 的重 要 性 ; 强 调 计 划 化 的 重 要 性 ; 强 调 工 业 化 的
重要 性 。 但是 , 现代 发 展 经 济学 对于 发 展 中 国家 的
研 究 , 基 本上 是 一种 理 论 移 植 以及 模 仿式 或赶 超 式
战 略 的提倡 。 其 发 展 的 实 质 , 一 方 面 是 重 现 西方 发
过去 的经验 、 别人 的做 法可 以借鉴 , 但 只能 被作 为是 “ 参 照系 ” , 生 搬 硬 套 的 结 果 会 产 生 “ 范 式 移植 性 灾
难 ” 。 同时 , 和谐 社 会所 追 求 的发 展 , 是 广 大人 民群
众能 够分享 经济 发展 的利 益和社 会进 步 的成果 的发
展 , 而 不 是 西 方 社 会 那种 单 纯 的财 富 积 累 , 更 不 是贫
学习笔记:对中国式“二元经济”的理论探讨
的劳动力——“ 持生活的最低 工资就可 以获得无 限的 支 和工业化 问题 , “ 使 二元” 转化为“ 一元 ”传统经济完成 向 ,
12 0
劳动力供给”就足 以解决 现代经济部 门的资本积 累问题 ④ ( 石 川滋 :发展 经济 学的基 本 问题》 第 1 、7页, , 日) 《 , O2
②( 刘易斯 :劳动 力无限供 给条件 下的经济发展》 载 美) 《 ,
( 刘易斯 :二 元经济 论》 北京经济 学院 出版社 1 8 美) 《 , 99
年版 。
③H・ ・ My tD as dteIt n t gt n f n L A・ i , u lma 1 ne a I e a o U — n i n } rl n r i o
乔根森把 “ 二元经济”定义为农业 与工业两 大部 门并存
济” 特别是对 中国式“ 、 二元经济” 的理论探讨 , 文谨 以 本 学习笔记求教方家 , 并望与学者展 开交流 和讨论。 “ 二元经 济” 理论模型 , 是美 国著名 经济学家刘 易斯
等。 中, 其 费景汉——拉 尼斯的“ 二元模型” 已经很 重视农 业 ,并 提出工业应先采取资本 浅化政策 以吸收更 多的农 业 剩余 劳动力 , 劳动吸收速度必须大于人 口增 长速度 。 但 其 中农业剩余 只是在农 业过剩劳 动力移出后才 能实现 ,
中间环节 的角色 , 演了上下 纵横 、 扮 沟通 连接 “ 统 ” 传 与
元经济”理论 因很大程度上符 合发展中国家 “ 统与现 传 代” 经济并存的实际 , 因探讨的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 心的 如何实现 “ 经济现代化 ” 的问题 , 而被众 多国家作为诠 释
和研究经济发展 的重要理论工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通过市场经济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市场经济的定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市场经济的定义及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协调资源配置和分配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自由性、私有制、竞争性和有效性。
自由性意味着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主体享有自由的生产和经营权利。
私有制体现了市场经济下的资源归属关系是由私有产权决定的。
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通过竞争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有效性体现了市场经济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市场经济形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统一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市场与计划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和计划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而计划经济则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来引导和调控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和计划的关系是相互补充和统一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国家计划的引导作用。
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下总结历史经验并进行改革开放后探索形成的一种经济体制。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主要特点包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等。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市场经济方式实现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体系。
它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但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公有制主导等基本原则相一致。
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的崛起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人们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感到惊讶,而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独特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推动自身发展的。
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理论是对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而实践则是将理论付诸行动并取得实际成果的过程。
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指导社会发展,并且实践也会反过来验证和调整理论。
中国深刻理解并贯彻了这一观点。
二、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1. 经济发展:中国在经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这一理论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通过逐步改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2. 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领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政府提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核心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相结合,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3. 社会变革:中国的社会变革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例如,在扶贫领域,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并通过实地调研、试点实践等方式不断完善政策。
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扶贫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就,使上亿人口摆脱了贫困。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义1. 指导实践: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
只有有理论作为指引,实践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中国深知理论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实践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优化实践: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不断优化实践的过程和结果。
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能够更好地发挥效果,避免盲目行动和重复劳动。
3. 推动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创新的基础。
只有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验证,才能推动创新的发展。
中国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正是得益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四、展望未来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推动中国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2 0 1 3 年 第1 8 期I 科技创新与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经济发展模 式 的理论探讨
张 丽
( 黑 龙 江 省 中 医研 究 院 , 黑 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本 文讲 述 的重 点是 我 国城 市 乡镇 开展 的 改革 开放 发展 以及 建 设 , 归 纳 出最具特 点 的发 展之 路 。 同时提 出 了小城 镇 前进 方 式、 新工业发展方式、 区域经济前进方式、 经济带前进方式等发展模式建议参考, 这为更大的领导者也带来 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关键 词 : 中 国经济 发展 模 式 ; 理 论研 究 ; 重要 性 考察 不 能 只在 农 村进 行 ,由于 在 经济 形 式 上它 归 属 于城 镇 掌 管 , 不 1 中国工 业 化 的新 模 式 我 国在 召 开 的 十 一 届 三 中全 会 中提 出 了家 庭 联 产 承 包 的 政 策 对 掌管 的地 区进 行考 察 不利 于 看 清楚 农村 的样态 。 在思 想 观念 中来 更受 到 社会 经 济 文化 的磨 练 , 被 当 时 的 中国发 展状 态 所控 制 。 在 之后 , 农村务农的人们可以除了土地进行另外的工作获得收入 。农 讲 , 村 产 生 了 大 量 的 务 工者 ,为 乡 镇 工业 的发 展 和 前 进 提 供 了人 力 资 这方面存在一个发展基础和建筑上层 的关系 , 这里不论进行 怎样的 都 不 能真 正 的解 决 这个 现 象 。在 对 规模 比较 小 的城 镇 中 源 。我 国人 口众 多 , 建 立 的各 种 形 式 的企 业 不 能 都聚 集 在 为数 不 多 分 析调 查 , 的城市里面 , 应 该 尽 量 的 扩散 到众 多 的乡 镇 中去 , 这 就 是 所 说 的工 发 展 方 式进 行 对 比时 , 要 努 力 摆 脱 这 种方 式 的不 完 善 部分 , 要 用 敏 业 下 乡 。把工 厂 建 设在 广 大 的 乡镇 中 , 一 样 能 够 为 国家 带 来更 多 的 锐 以及 长 远 的眼 光进 行 分 析 , 对 于 个 别 的地 方 使用 微 观 的态 度 往 远 经济利益收入 , 同时 不 会 让人 口聚集 在 为 数 不 多 的 城市 中 , 也 不 会 处 看 区域 发展 的特色 。 让众多的农村务农者离开家乡。 从这方面开讲 , 促进了工农结合 , 缩 从各个发展方面不 同的立场去研 究在规模较小 的城镇发展 中 进行对 比使用的方法要慢慢 小 了城镇差距。在广大乡镇建设工业 、 城 乡结合 , 实现共同富裕 , 这 遇到的问题。要慢慢扩大考察 的范畴 , 和西方发达的工业 国家所走的道路是不一样 的, 却是最适合中国发 的深入 到实 际 , 慢慢 的提 高 自身 的 观点 。我们 在 对 规模 较 小 的城 镇 展 的 道路 。 进行研究时 , 慢 慢 从不 是 很 了解 的状 态 中分 出 了类 型 , 又 在 考 察 其 我 国农 民在农 业 繁 荣 的 基础 上 , 以 巨大 热 情 兴 办 集体 所 有 制 的 前 进方 向分 出 了其发 展 模 式 , 要从 不 同的 发展 模 式 中考 察 其共 同 的 乡 镇 工 业 。这 种 工 业化 的道 路 , 是农 民群 众 在 实 际 生 活 中 自己 的创 前 进方 向 。 造。 3 区域 经济 发展 模 式 开发 具 有 农村 特 色 的产 业 。社对 工 业 归 属 于市 场 调节 掌 控 , 但 在上 世 纪八 十 年代 中旬 , 社会 学 家 费 孝通 第 一 个说 出了 苏南 形 是一定要选择适合在农村的区域内建设 的企业 , 才可以施展农 村地 式 的思 想 , 是 以南 通 、 无锡 、 苏州 、 常州 这 些 地 区差 不多 一 样 的发 展 区 自身的优势 , 确保其稳定持续 的发展。社 队工业必须具备生产的 模 式 提 出 的此思 想 。这 四个 地 区都 处在 长 江 下游 地 区 , 都 是 因为 进 原材料以及打进市场的优势才能够稳定持续 的前进 。 农村建设的工 行 乡镇 企 业 的建 设 而进 入 工业 发 展 模 式 的 。在上 世 纪 八 十年 代 , 在 业 和 当 地 十一 生产 的农 副产 品综 合起 来 开 展 劳 动密 集 形 式 的工 业 , 实行 家 庭 联 产 方 式 的 时候 , 这些 地 区没 有 把 社 队企 业 废 除 , 而 是 更 发 展 地 方 风格 大 范 围开 拓我 国和 国 外 的市 场 , 这 些 是社 队工 业 能够 加 努 力 的建 设 发 展社 队企 业 。社会 学 家 费 孝 通 曾 经对 一 位 领 导 者 有更大发展前景必须实施的方式。 说: 你 的模式是做出来的 , 我的模式是写出来 的。 这是苏南模式最初 2小 城 镇 发展 模 式 的出处, 主要就是讲 的在苏南 区域内乡镇农民开办工厂的情况。改 小 城 镇是 农 村 政 治 、 经济、 文 化 中心 ' / J 、 城 镇 建 设 是 发 展农 村经 革 开 放 之后 , 首 先发 展 起来 的就 是 苏南 地 区 。针 对 苏南 地 区 这种 快 济、 解 决 人 口出路 的 一个 大 问题 。 离 土 不离 乡 、 离 乡不 背 井这 两 种方 速 发 展 的模 式 , 邓 小平 同 志 曾经 称 他们 为 异 军 突起 。江 泽 民同 志对 式, 应该作为解决我国人 口问题 的具体途径来进行研究 。“ 离土不离 这种 现 象也 给 予 了很 大 的赞 扬 和肯 定 , 这 是 中 国农 民又一 次 伟 大 的 乡” 与“ 离 乡不背井” ,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 阶段 的主要形式, 创造 。 所以, 对 苏 南地 区的 发展 模式 和 前进 模 式进 行 研究 , 是 很 有必 已经 发 挥 了重 要作 用 。 “ 离土 又 离 乡” 与“ 离 乡 又背 井 ” 则 是农 村 剩余 要 性 的 。 劳 动力 转 移 第 二 阶 段 的 主 要形 式 , 是加速城市化进程 、 加 速农 村 剩 费 孝通 教 授 提 出 “ 苏南 模 式 ” 在 我 国 具有 普 遍 意 义 。 当时 , 我 国 怎样 把大 量 的农 村剩 余 劳 动力 转化 为 余 劳动力转移 的重要途径。我 国存在城 乡二元结构和城乡“ 三大差 人多 地 少 的矛 盾越 来 越突 出。 别” , 费孝 通 教 授 主张 把 它们 和 农 民一 起 融合 在 小城 镇 里 。 生产 力 , 是经 济 发展 的关键 问题 。 实行 家庭 承 包 责任 制 , “ 这就 大 大地 应该做到以下的两方面: 第一 , 在 内陆 地 区 建设 这 种 以人 口为 调动 了农 民 发展 经 济 的积 极 性 , 他们 千方 百计 地去 开 辟 种 种 生财 之 主的蓄水水库 , 第二 , 是在人 口稀缺土地 比较广阔的边去发展能源 。 道, 农 民常称 它 为 ‘ 找活 路 ’ 。各 地农 民处境 不 同 , 条件 有 别, 所 找 到 的 因而 形 成 了农 村经 济 发展 的各种 发 展模 式 ” 。 对 于 在 规模 比较 小 的乡 镇建 设 人 口为 主 的蓄 水 水库 用 途 , 社 会 学 家 活路 多种 多 样 , 费孝通讲过一个很适合 的话 : 社 队工业的建设把一些人民的身份从 社会学 家费孝通说 出的另一种发展模 式就是 温州模 式 。在 农 民转 变 成 了工 厂 工人 , 城 镇 开 办 的一 些 工 厂也 招 用 了 一部 分 的农 1 9 8 6 年, 社 会 学家 费孝 通 在温 州 地 区 进行 考 察 时 发 现 , 温 州 人去 外 民工 。这代表着在现代社会 已经有很多农民变成了城镇人。 地发展 的人数 已经达到了二十二万人 ,其 中外出务工的人数 占一 有 关 向边 远 地 区疏 导人 口的问 题 , 现 在 的边 远 地 区 现在 面 临 两 半 , 外 出做生 意 经 商 的差 不多 有 十万 人 。 这是 温 州形 式 的 主干 。 温州 把赚 到 的钱 寄 回到家 乡 , 这 是 温州 发 展 种情况 , 留不住 当地 的 人才 , 另 一个 是 具 有手 艺 技 能 的人 才进 入 。 应 地 区 的农 民外 出 进行 务 工 , 该 恭 迎 这 些带 着 手 艺来 到边 远 地 区的人 民进 入 , 想 办 法把 他 们 赚 的 启 动 的第 一 批 资 金 ,然 后 通 过 广 阔 的开 放 市 场 营 销 自家 的作 坊 产 钱 留下 , 进 行 更 大 程 度 的投 资 。换 句话 说 , 就 是 对 他 们 实 行 开 放 对 品 。温 州形 式 其 中的 一个 发 展 特 色 : 小商 品、 大商场 , 个 体私 营 快 速 策, 把 他们 留下来 。 在 西 部大 开 发项 目中 , 就应 该 通 过人 才 的变 换 能 发展 , 所 占经济 比重很 大 。社 会 学 家费 孝 通 对 于温 州 的 发展 模 式用 够加 快 城 市建 设 , 通 过 人们 的互 相 串动 , 带 动 西 部 的地 区资 本方 面 、 了两 个 词进 行 了概 括 : 个 体所 有 制 、 家庭 所 有制 。 家庭 所 有制 对 温州 能 源开 发 、 物 流方 面 的发展 , 富裕 边 区 以及加 强 边 防 的稳 固 。 形式 进 行 了定 义 ,适 合苏 南 发展 的社 会所 有 制 极端 的另 一 种做 法 。 对 于 小城 镇 的发 展 , 先 讲述 一 个 成功 的例子 。 如: 在 江 南我 国经 社会 学 家 费孝 通认 为 : 其 实在 苏 南发 展 形 式 中 的社 会所 有 制 也是 另 济 最繁 荣 的地 区之 一 , 其 中 的吴 江 县 的 发 展 , 社 会 学 家 费 孝 通 曾 经 外一种意义上的家庭所有制 。社 队企业的发展 、 经营 、 招工 、 分配都 就 对 吴 江县 的小 城 镇 调 查 过 , 同时 开 展 了深 层 次 的分 析 , 触 及 到 了 是模仿传统 的大�
中国模式的特点、挑战及展望.精讲
中国模式的特点、挑战及展望六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有谁能料到,今天的中国能坐拥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贸易国、而且即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三十年前,又有谁能预想,今天的中国能将人成功送上太空,能举办有史以来最豪华的奥运会?毋庸置疑,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三十年来尤其在经济方面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让世界感到惊叹,也吸引了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模式”的强烈关注与深入探讨,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因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加之全球化时代休戚与共的国际关系,海外长期非常关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命运。
美国学者福山在冷战后提出了著名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苏联解体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一条道路。
他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从此之后,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不再进步了。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连福山本人最近也公开认为,“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进化的终点。
20年前,西方学者为拯救“拉美模式”提出了“华盛顿共识”,而在中国经济发展后西方开始有人提出基于中国发展模式而总结出的“北京共识”。
中国经济的强劲崛起,一方面使得西方世界不得不重新进一步分析中国发展的原因和挑战,另一方面,“中国模式”的有效性成为中国对外提升影响力,对内加深自我凝聚和认同的有力宣传利器。
除此之外,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对中国出口带来了沉重打击,但是因为“中国模式”的特殊之处,中国经济的已经率先复苏,许多发展中国家更将本国经济复苏希望寄托于中国。
这些都给“中国模式”提供了走入世界关注视野的背景和契机。
简单说,海内外围绕“中国模式”的讨论主要涉及总结、前瞻、推广三类。
中国三十年来年均10%的经济增长率主导了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经济革命,改变了四分之一人类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变革方式,所以归纳、总结、研究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点、贡献与挑战,成为海内外各大媒体、研究机构、智库的重要研究课题。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理论探讨及其启示
、
财政分 权与经济发展 的理论探讨
的竞 争有助于硬化他们 的预算 约束 ,提高经济运 行效率 。另外 , 财政分权有利于政府官员之 间竞争
所 谓 财 政 分 权 ,指 的 是 财 政 收 入 和 财 政 支 出 在 中央 政 府 和 地 方 政 府 之 间 的 权 限 划 分 ,在 中 央 政 府 总 是 强 势 于地 方 政 府 的 情 形 下 ,事 实 上 财 政
素 ( 其是 居 民 / 民 ) 尤 选 的完 全 自由流 动 和政府 对 选 民负责 是两 个最 重 要 的假设 。而 这两 个 假设对 不 发
济效率( ae ,9 5 。人 口流动性 以及地 方政府 H yk 14 ) 之间在提供公共 品方面 的竞争 ,使地 方公众与地
方 政 府 的偏 好 相 吻合 , 民通 过 “ 足 投 票 ” 选 居 以 来
指标 的运用 ,当政府在财政分权体制 下按块块组
织 , 不 是 在 中 央集 权 体 制 下 按 条 条 组 织 的时 候 , 而 指 标 竞 争 为政 府 官 员 提 供 的激 励 机 制 可 能更 有 效 ( 颖一 、 兰 ,97 。另 外 , 钱 罗 19 ) 中央 政 府 赋予 下 级 政
分权指 的就是 中央政府把 收人和支 出的权力划 分
到 地 方 政 府 。赞 同财 政 分 权 制 度 有 利 于 经 济 发 展 的观 点 认 为 ,好 的分 权 制 度 可 以更 好 地 体 现不 同
纳 税 人 的差 异 ,从 而 能够 更 好 地 实 现 纳 税 人 的需
府一些公共 服务职能有助于鼓励下级政府 的实践
因为受到 中央执政理念和官员 治理模式 的约束 而 未必不向下负责” 以, 晰 要弄清中国的财政分权是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梳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分析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逻辑框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界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本文将回顾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揭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以及国家宏观战略和政策导向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提出构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逻辑框架的思路和方法,包括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区域联动等方面。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逻辑框架,本文旨在为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形成全面开放、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其区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现状。
从东部的沿海发达地区到西部的内陆欠发达地区,再到中部的崛起地带,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早期的政策优势,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
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但由于历史、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转型新思维“中国模式”的再解读
经 转 新 维 济 型 思 中 模式 再 国 "的 解读
■ 艾尚乐 (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 究所 广州 5 0 3 16 2)
◆ 中 图分 类 号 :F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式 f 永 年 ,2 0 ) 郑 04 。
的计划经济体制面临解体 。为了能将苏东
国家的经济转型和体 制变革进程纳入西方
轨 道 。“ 盛 顿 共 识 ” 应 运 而 生 。 华
价值 ,并 以此展 望 其 对全球 经 济 和社 会
现代 化路 径 的 启 示意 义和 示 范作 用 。 关键 词 : 中国模 式
行 革 新 和 试 验 积 极 维 护 国 家 利 益 和 边
定 时 期 内 稳定 了拉 美各 国经 济 。但 正 如
注 。关于 中国发展道路与模式的讨论 无论 是 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激烈。相 比 “ 中国 威胁论” 中国崩溃论”等负面论调 ,“ 、“ 中
国 模 式 ” 的 提 出 和深 化不 仅 在 理 论 上 更 具
革 良方 ,涉及价格、产权 、金融等 ,已经 被拉美、俄罗斯 和亚洲的实践证 明是失败
的 ”( 恒 军 ,2 0 ) 张 05 。
从 上 述事 实 可 以看到 ,作为 一种 经
济 转 型 和 发 展 模 式 , 两者 在 实 践 运 用 中 的 效 果 和 影 响 却 不 尽 相 同 。 因 此 有 必 要 对 两 者 进 行 比 较 , 加 深 对 双 方 差 异 和 效 以 用 的理解 。
济 问 题 ,陆 续 开 出结 构 性 调 整 改 革 的 “ 药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学理论探讨
应对单边主义、逆全球化等复杂的外部挑战。习近 平总书记分别在 2020 年 5 月 14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 局常委会会议上和 2020 年 7 月 30 日的中央政治局 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 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快形成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2020 年 8 月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又进一步强调 “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装设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图形设计是商品包装 视觉传达的主要构成元素,是想象力同现实的完美 结合。要想实现一个个性鲜明、独具创意的品牌形 象设计,就必须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不断丰富其知 识储备,将图形设计同商品品牌形象进行有机结合, 进而通过独具创意的图案设计吸引更多消费者。
参考文献 [1] 张放 . 图形创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J]. 包装工程 ,
一、 大市场与规模经济效应:内部的可循环性 斯密经济学范式和马歇尔经济学范式在对大国 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上具有共性,两者都指出了大 国经济发展具有的规模性、多元性和内生性特征, 因此大国经济发展可以依托以上特征,走以内需为 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斯密经济学范式以专业化 分工和自由交换为理论基础,强调分工和交换是生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从大市场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当代国际贸
易理论三个角度阐述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学逻辑,分析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内需为主,国外国内
两个循环互为依托,双循环联动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对外开放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开发 具 有 农 村特 色 的产 业 。社 队工 业 归 属 于市 场 调节 掌 控 , 但 是一定要选择适合在农村的区域内建设 的企业 , 才可以施展农村地 区 自身的优势 , 确保其稳定持续 的发展。社 队工业必须具备生产的 原 材 料 以及 打 进 市场 的优 势 才 能够 稳定 持 续 的前 进 。 农村 建设 的工 业和当地生产的农副产品综合起来开展劳动密集形式的工业 , 发展 地 方 风 格 大范 围开拓 我 国和 国外 的 市场 , 这 些 是 社 队工 业 能 够有 更 大 发 展前 景 必 须实 施 的方 式 。 2小 城 镇 发展 模式 小城镇是农村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心 , 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 济、 解决人 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 。 离土不离乡、 离乡不背井这两种方 式, 应 该 作 为解 决 我 国人 口问题 的具 体 途径 来 进 行研 究 。 “ 离 土不 离 乡” 与“ 离 乡 不背 井 ” , 是 农 村 剩余 劳 动 力 转移 第 一 阶段 的主 要 形式 , 已经发挥 了重要作用。 “ 离土又离乡” 与“ 离乡又背井 ” 则是农村剩余 劳 动 力 转 移第 二 阶段 的 主要 形 式 , 是 加 速 城 市 化进 程 、 加 速农 村 剩 余 劳 动力 转 移 的重 要途 径 。我 国存 在 城 乡二 元 结 构 和城 乡 “ 三 大 差 别” , 费孝通教授主张把它们和农 民一起融合在小城镇里 。 觉得应该做到以下 的两方 面: 第一在 内陆地 区建设这种 以人 口 为主的蓄水水库 ,第二是在人 口稀缺土地 比较广阔的边 区发展能 源 。对于 在规 模 比较小 的 乡 镇建 设 人 口为主 的蓄水 水 库 用 途 , 社 会 学 家 费孝 通讲 过 一 个很 适 合 的话 : 社 队工 业 的建 设 把 一些 人 民的 身 份 从农 民转 变成 了工 厂工 人 , 城 镇 开办 的一 些工 厂 也 招用 了一 部 分 的农 民工 。这 代 表着 在 现代 社 会 已经 有很 多 农 民变 成 了城 镇 人 。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费孝通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中的重要学术贡献。
通过对费孝通的学术观点、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理论影响和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揭示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费孝通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支持和理论指导,影响深远。
文章旨在强调费孝通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以期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通过对费孝通的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的深入探讨,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费孝通,学术贡献,理论探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理论影响,理论实践,启示,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将围绕着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展开,通过对费孝通的学术贡献进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费孝通的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在中国经济学界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基于这一背景,对费孝通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贡献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费孝通作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化学家,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理论观点,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费孝通的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剖析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探讨其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中的重要性,以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费孝通学术思想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深化对费孝通学术思想的理解和应用,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 正文2.1 费孝通的学术贡献费孝通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学术贡献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的探讨中具有重要意义。
费孝通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的演变过程,提出了许多独特的理论观点,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三农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
三农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应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三农经济,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三农经济模式的发展。
一、三农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我国三农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的。
中国的三农经济模式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
其中,农业经济学主要关注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制度、农村经济组织等问题,为三农经济模式的理论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
发展经济学则更关注如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为三农经济模式提供了发展思路。
另外,社会学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农村劳动力等方面的研究,也为三农经济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我国对三农经济的实践应用近年来,我国对三农经济的实践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实施农业科技强村工程、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在农村经济脱贫方面,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如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效地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同时,我国还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三农经济模式的实践案例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小村庄,通过政府引导,在当地实施了“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
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帮助村民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订单农业也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这一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典范。
四、三农经济模式的特点三农经济模式有其独特的特点,既有政府推动,又有市场协调。
政府通过出台政策、资金支持等手段,推动三农经济的发展,引导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等领域的转型升级;市场则通过供需关系的调节,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的增收。
五、三农经济模式的优势三农经济模式有其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它有利于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再次,它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新时代的中国正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挑战。
在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面,我们需要思考和选择适合当前国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本文将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并论述其重要性和可能的变革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它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
党的领导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都体现着巨大的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广泛参与和管理,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权益和利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配置资源,同时发挥国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国情和时代特点,选择适合的路径,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1.坚持党的领导的核心地位。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石,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决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加强法治建设,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既注重经济增长,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通的一项重要学术贡献内容提要:费孝通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
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工业化新模式,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国家工业化模式的一个基本区别,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行道路;小城镇发展模式,认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 “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等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背景和现实发展道路;经济圈(带) 模式,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开发区,推进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沿欧亚大陆桥建设一条沟通东西、平衡南北的经济走廊等。
这些理论观点不仅启发了无数理论工作者,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决策咨询价值。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圈在过去二十多年中,费孝通教授的一项突出的学术贡献,是关于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费孝通教授经常深入基层, “到农村里、城镇里去观察,去思考”,追踪中国城乡改革开放与建设的实践,总结与概括各地富有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他提出的新工业化模式、小城镇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圈(带) 发展模式概念及其论述,不仅启发了无数理论工作者,而且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对于广大实际工作者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费孝通教授几十年如一日,经常深入基层实地考察,从沿海到边区频繁进行长时间、大跨度的系统调查。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当我翻开费老当年亲笔签名送给我的一本本论著,内心充满了敬意与怀念。
现特撰此文,希望理清费孝通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轮廓,作为对先生永久的纪念。
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发现从有限的责任田上大可腾出手来另找生财之道。
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是乡镇工业兴起和发展的内在因素。
费孝通教授指出,中国农民找到发展乡镇工业的道路是“逼上梁山”。
乡镇工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新的劳动手段与新的劳动对象相结合的产物。
但也有人对农民办工业很不以为然, “有人说社队工业挖了社会主义的墙脚,是不正之风,是资本主义复辟的温床,各种帽子都有,问题提得很严重。
”(注1)这种僵化与保守的观念,没有阻挡得了农民办工业的潮流。
他旗帜鲜明,明确支持社队工业的发展。
费孝通教授说过:“中国的草根工业如今长成参天大树,实在是亿万农民长期艰苦奋斗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作为一名社会学工作者,有责任对他们的实践活动做点理论性的分析和总结,并在舆论上给予支持。
”(注2)20 世纪80 年代初,费孝通教授通过对苏南等地的调查,发现社队工业是农民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
他指出:“我们应当提倡‘大鱼帮小鱼,小鱼帮虾米’,要求大中城市的工业帮助、促进农村社队工业的发展。
”他形象地指出,资本主义是“大鱼吃小鱼”,而我们社会主义却是“大鱼帮小鱼”,社会主义模式里还有“小鱼帮大鱼”的一面,说得更完整些是个“大小相辅相促”的模式。
(注3)他在《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指出:“在苏南地区,城市工业、乡镇工业和农副业这三种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区域经济的大系统。
这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系统,展现了中国工业化的新模式。
”(注4)1981 年,费孝通教授在三访江村时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应当都集中在少数都市里,而应当尽可能地分散到广大的农村里去,我称之为‘工业下乡’”。
工业下乡同样可以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增加工业的比重,但是在人口分布上却不致过分集中,甚至可以不产生大量脱离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在这个意义上,为具体实现工农结合,或消除工农差距的社会开辟了道路。
(注5)在农工相辅、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这可能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工业国家发展模式的一个基本区别,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行道路。
费孝通教授以苏南发展乡镇工业为例,指出了我国农村工业化模式的意义。
他说:“由于这些地方工业办得好,因而富裕起来的乡村,农副业收入所占的比例不断降低,这个事实应当大书特书,中国社会基层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而且又促进了农业发展,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这个特点的重要意义,只要和西方早年工业化历史相对照就容易看得清楚了。
欧洲工业化初期,在集中于都市里的机器工业兴起的同时,农村却濒于破产,农民失去土地,不得不背井离乡涌进城市,充当新兴工业的劳动后备军。
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工业的成长是以农村的崩溃为代价的。
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与此相比,我国农民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以巨大热情兴办集体所有制的乡镇工业。
这种工业化的道路,是农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自己的创造。
(注6)苏南乡镇企业发展受到了强有力的行政推动。
为什么当年从公社主任、镇长到县长,对办工业这样积极? 费孝通教授指出:“没有经费搞建设,他怎能不办工业!”“甚至连学校也要办工业。
学校添置设备,修理校舍,都要校长筹集经费,校长又到哪儿去要呢?”(注7)在苏南地区,村与乡镇领导增加行政、教育与福利经费的热情很高,因而对于乡镇企业的基层行政推动力十分强大。
费孝通教授的观点,反映了苏南农村工业发展的实际与历史背景。
苏南乡镇企业是由农民自己办起来的,当然也有它的不成熟性,例如,出现了分散化的现象。
说“村村办厂,队队冒烟”,有些夸张,但相当多的乡镇企业没有集中到城镇确是实情,造成了产业升级困难、要素聚集规模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当年个体企业与联户企业的兴起,对农村的集体企业有冲击力,一些地方采取了一些措施去抑制,费孝通教授认为,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以前,乡镇集体企业兴起的时候,曾受到一些抑制,现在联户企业与个体企业起来了,乡镇集体企业可不能当了“婆婆”,忘了做“小媳妇”的时候。
这一前一后的两次冲击,何其相似,里边一定有文章。
因此与其去抑制,倒不如回过头来总结分析一下集体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注8)他的这些想法很有道理,为了解决“二国营”的问题,20世纪90 年代中期江苏乡镇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和“二次创业”,成效显著。
当年农村社区集体企业,如今转变为股份制企业与私营企业,有些成为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企业。
费孝通教授主张发展农村特色工业。
他认为,在基本上属于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发展社队工业,必须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去确定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业方向,才能保持稳定性。
社队工业应当有原料和市场的主动权才能稳步发展。
农村工业的原料与农副产品衔接起来进行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生产,以地方特色拓宽国内与国际市场,这些无疑是社队工业选择发展方向应该遵循的普遍原则。
苏南地区相对集中地发展了一些有特色的乡镇工业,从而以这些特色工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形成了常熟招商城、吴江盛泽丝绸市场等一级批发市场。
费孝通教授把社会系统思想引入了乡镇企业研究。
他指出,成熟的乡镇企业应当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一方面,它要从城市输入大量的人才、信息;另一方面,它又要输出产品,投入市场,在交换中实现产品的价值。
企业是否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不仅要看人才、信息等外来资源条件,关键的一环还在于企业内部,取决于乡镇企业这一社会系统的结构合理性,即有效的、灵活的、科学的管理。
不论在实践中观察还是在理论上分析,都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一个高效率的社会系统总是开放性的,总是需要不断通过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交换来保持其稳定发展,从而使其高度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有目的和有效率地去影响周围的环境系统。
一个封闭的系统是不可能对外界发生影响的,而只有通过信息的不断反馈与传递,才能逐步使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信息是农村社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指出,苏南农村经济与上海市联系较多,与常州、苏州、无锡、南通等市的联系次之。
这就是说,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对苏南地区乡镇工业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起着中心的作用。
费孝通教授在新时期形成的经济发展观,核心是“志在富民”。
早在20 世纪30 年代,他在江村调查时就提出了“人多地少、农工相辅”的看法。
1957 年,他在《重访江村》一文中指出,这个地区人多地少,不搞副业,农民是富裕不起来的。
因此,他建议恢复发展农村副业和乡土工业,主张在村子里办小型工厂,希望促使农民尽快富起来。
20 世纪80 年代,他又指出:“中国要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要使老百姓富起来。
”(注9)他指出,富则安,安则稳。
富民思想是费孝通经济发展理论的中轴,他在江苏和其它地区的调查从未离开这个中轴。
小城镇发展模式从已有的基础上做起,这是费孝通教授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他曾说:“从已有的基础上做起,然后由点及面,找典型、立模式,逐步勾画出比较全面的轮廓。
”(注10)20 世纪30 年代,费孝通教授调查的村子是江苏省吴江县庙港乡的开弦弓村,他称之为“江村”。
江村调查是他已有的基础。
“江村”如何改变比较落后的面貌? 从内部来看,应是发展工业;从外部来看,应是发展小城镇。
正如他指出的那样:“有一股外来的力,在制约着村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这股力发自村子外边的镇。
”(注11)1982 年初,费孝通教授四访江村。
以后,他将研究视野由村转向镇,把小城镇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他指出:“当年,有些地区的小集镇破烂不堪,凄凄凉凉,正如胡耀邦同志所说的那样,要发展商品经济,小城镇不恢复是不行的。
如果我们的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市而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
”(注12)1983 年,他根据吴江调查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一文。
他说,小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
离土不离乡、离乡不背井这两种方式,应该作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途径来进行研究。
“离土不离乡”与“离乡不背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主要形式,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离土又离乡”与“离乡又背井”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是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宋林飞,1998) 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三大差别”,费孝通教授主张把它们和农民一起融合在小城镇里。
费孝通教授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认为具体需要做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库,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关于小城镇的“人口蓄水库”作用,费孝通教授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社队工业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转化为工人,县办和镇办工业的发展也招收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工。
这就是说现在已经有不少农民到小城镇里来了。
据调查,这五六年来,小城镇的实际聚居人口与户口在册的人口相比,普遍增加了1/ 3。